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normalization of crude drug taken following its infusion with boiling water in decoction

汤剂中须冲服中药规范化研究



全 文 :中草焉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9卷第11期2008年11月· 743·
·综述·
汤剂中须冲服中药规范化研究
宋英1,朱 兰2,胡 原2,黄东萍2,钟亚玲2,陈超超2
(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2;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
擒要:汤剂应用中有许多须冲服使用的中药,在实际生产中制备工艺的随意性很大,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临床
疗效受到相应的影响。本课题对该类中药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和稳定性中涉及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研究,确定了
粉碎工艺和成型工艺参数,增加了粒径检验和冲调性检验方法,并对粒径大小与挥发油稳定性的关系有了新的认
识.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汤剂;冲服;粉碎}粒径检测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8)11—1743—04
Studiesonnormalizationofcruderugtakenfollowingitsinfusion
withboilingwaterindecoction
SONGYin91,ZHULan2,HUYuan2,HUANGDong—pin92,ZHONGYa—lin92,CHENChao—cha02
(1.AffiliatedHospitalOfChengdu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hengdu610072,Chinal
2.Chengdu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hengdu610075,China)
Keywords:decoction;crudedrugtakenfollowingitsinfusion;pulverization;particlesizedetection
中药冲服法是中药汤剂的一种特殊用法,不须煎煮,是
将药物粉末用药液或水调服或送服。汤剂中须冲服的中药主
要是一些贵重药和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药物[1]。《中国药典》
2005年版有20余种冲服使用的中药.如鹿茸、人参、三七、JII
贝母等,实际临床应用中冲服使用的药物更是不计其数,如
肉桂、全蝎、天麻、沉香等。然而冲服药物实际应用中随意性
很大,一般是医院将药材饮片粉碎成粉末,没有统一的炮制、
干燥、粉碎、包装[2],缺乏必要的生产条件;一些中药甚至需
要患者自己炮制加工成粉末,如全蝎等动物药,在没有专用
设备,缺乏制药知识的情况下,制备粉末的质量、贮存均得不
到保障,必然影响处方的疗效,使中药的应用受到限制。通过
相关课题的研究,发现需冲服中药应达到如下要求:①药物
的粒径珐。小于40pm,使口感细腻,无粗糙感,②适当加入辅
料,使药物在溶液中较易分散;③增加粒径检测和冲调性检
测方法,便于质量控制;④采用适当的包装,提高产品的稳定
性。本文对冲服药物的规范化研究进行总结,研究成果的实
施可以推动和引导冲服药物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
1制备工艺研究
冲服药物制备的问题主要有粉碎和成型,关键解决粉末
粒径和饮片冲调性。
1.1粉碎:中药传统的粉碎采用切、捣、碾、磨、筛等方法,一
般加工细度为80~120目,较少达到200目,常用设备有锤击
式、球磨式、流动式、截切式、滚筒式及万能粉碎机等,均存在
机械能转变为热能,造成一些物料受热而变黏、变软,影响粉
碎的正常进行,甚至使药效成分挥发、分解。影响疗效。超微
粉碎技术近年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发展较快,既可满足物料细
度,又可克服受热问题[3],因此粉碎问题主要围绕超微粉碎
展开。通过对10余种药物粉碎工艺的系统研究,形成了可行
的研究模式,获得了有用的粉碎参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粉碎条件的研究以三七为例,采用325目筛的通过率为
评价指标,结果入料粒度为粗颗粒即可(图1一A),人料水分
在4%~6%(图1一B).入料量对粉碎影响不大(图l-C),介质
填充率70%较为适宜(图1一D)。在该粉碎条件下,考察不同粉
碎时间对三七粒径的影响,根据人的咽喉感官对颗粒的敏感
性及实际服用测试,表明粒径D。o就在40岬以下,这与文献
报道中食品粒度要求一致n],采用粒径参数D。o为评价指标.
三七经30rain粉碎,D9。为39pm,平均粒径13vm(图2),达到
了粉碎要求。
1.2成型:粒度减小造成比表面积增大,表面能增大,使粉
末相互吸附,加上粉密度较小.使微粒在冲服时,形成团块浮
在水面,搅拌时聚集成团很快下沉,不容易打散,形成顽固性
团块,在水中冲调性差,直接影响药物的服用和有效成分的
溶出[“,加入改善粉体表面性质的辅料进行改性,可解决微
粉冲服时存在的这一问题。超细粉的润湿性和分散性决定了
收稿日期:2008—03—20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攻关课题资助项目(05SGOll一021)
作者简介:宋英(19,59~),男,四川省成都市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制
剂新荆型及新技术.Tel;(028)87783735E—mail:yy914@tom.conl
万方数据
·1744· 中草焉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39卷第11期2008年11月

j



I∞



萎∞

I∞
芝80


捌60

O 10 舶 轴 柏 ∞
,/rain
l∞


譬∞


O
l∞
芝 ∞


捌 60
∞ ∞ 舶 钟
,/rain
0 10 20 加40印010
,/rain
∞ ∞ 椰 锄
r/mm
圈I入料粒度(A)、入料水分(B)、入料量(C)和介质填充率(D)对粉碎的影响
Fig.1Influenceofparticlesize(A),moisture(B),exhibitionamount(C),a dmediafilling
rate(D)onpulverization
圈2粉碎时间对粒径的影响
Fig.2Influenceofpulverizationtime
onparticlediameter
药物冲服的难易。润湿性是指水吸附于微粒表面及内部的能
力,取决于微粒成分,表面性质与内部构造、粒子直径和粒子
密度等因亲}分散性是指微粒分散于水中的能力,即微粒离
开团块的能力L6J。
成型条件的研究以人参超微粉为例,取平均粒径为8.8
pm的人参超微粉,疏水性强,聚集性强,但在水中冲服时漂浮
于水面上,搅拌润湿后易结块.冲服进入体内后由于聚集也会
阻碍有效成分的释放。鉴于这些特点,通过添加润湿剂和分散
剂等辅料来改善微粉的润湿性和分散性,使其容易冲服。参考
食品工业‘中冲调性的评价方法,采用将冲调液滤过后,滤布截
留物质量来评定冲词性的[7]过滤率法进行测定,结果人参加
入泡腾剂或蔗糖后,300目筛上基本无残留,过筛率在99%以
上,加入聚山梨酯80、PEG一6000等表面恬性剂后,300目筛上
有大小不等的细小粉团存在,过筛率为60%左右。
2质量标准研究
冲服药物的质量标准基本同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相
应药材项下的内容,只是药材D。。在40肛m以下,其粒径属超
细粉范畴,药材显微特征已不可见。根据汤剂中须冲服药物
的生产和应用要求,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制定粉碎为超微细粉
的粒径检测标准Es3和冲调性检测标准,提高产品的可控性。
2.1 粒径检测标准的确定:粉末粒径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常根
据粉末的性质和粒径的范围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测定。超微粉体
粒度测量的方法有显微镜法、沉降法、电子传感器法和激光光散
射法等[9“⋯。激光光散射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为利用
粒子被光束照射时向各个方向散射以及一些光发生衍射的特
性,根据光的散射强度和衍射强度与粒子的大小及其光学特性
有关的原理来获得粒子的大小及粒度分布[1“。该法已经在粉体
加工、应用与研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特点是测试速度快、
测试范围宽、重复性和真实性好、操作简便,且能得出D。。、Z‰等
统计参数及其粒子粒径分布图。所以采用激光光散射法来测定
微粉的粒径,具有较好操作性,并且成本相对较低。
激光粒度检测的研究以鹿茸为例.包括分散介质(去离子
水、无水乙醇,10%甘油)的考察、超声预分散时问的考察、在
线超声搅拌时间的考察、不同粒径检测的考察。结果选水作为
分散介质,预分散时间为30rain,在线超声搅拌至少1rain,检
测试用的粉末粒径范围为1~100pm。测定步骤为取样品约
0.2g,加5mL去离子永使产品均匀分散,再加入45mL去离
子水,用超声波破碎仪(500W)超声分散3rain,边搅动边进样
到样品槽中,至激光束和钨灯的透光率在75%~90%,进行测
量即可。通过测定鹿茸超微粉碎过程中3、6、9、12、15、20、25、
30、40、50、60rain的粉末粒径分布,可清晰看出随粉碎时间的
延长,粒径分布从100pm以上向10肛m以下移动(图3),且测
量的重复性较好,说睨该铡量方法在其粒径测量范围内稳定
可行,可作为鹿茸超细冲服饮片的粒径检测方法。
万方数据
中草菊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9卷第11期2008年11月· 745·
圈3激光粒度检测圈
Fig.3Detectionofparticlesizbylaser
2.2 冲词性评价指标的确定;冲调性在国家食品标准
GB5410—1999、GBl0765~10767—1997、GBl0769~10770—
1997中都有明确规定。冲调性是粉末吸收水分排出颗粒中空
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体现了粉末的溶解度、润湿性、沉降性、
分散性的状况。目前在食品工业中主要采用感官指标.冲调液
目测、细筛阻塞法和滤过法几种评价指标进行评价[i2.is]。
汤剂中须冲服中药的使用方法与固体饮料相似,故把
。冲词性”这一概念引入到冲服饮片的制备工艺中来,结合本
品的特征,从冲服饮片的润湿性、分散性、冲调液沉降特征和
口感4个方面着手,制定评价标准并对样品的冲调性进行综
合评分。根据不同的中药特性,尝试建立相应评价方法,力求
控制粉末的分散程度,使药物易吞咽、易溶出。通过反复试
验,认为质量标准应选择客观易操作的分散性检查和冲调液
况降体积比检查。分散性检查方法为取~定量样品(彤),加
热水搅拌,用300目筛滤过.测定筛网载留物质量性为Q—m/M×100%}冲调液沉降体积比检查方法为取样
品,加热水搅拌,倒入具塞量筒中,用力振摇后静置5min,测
量上清波高度mt)、冲调浚总高度幔),冲调渡沉降体积比为
K=h。/h。采用上述方法,制定天麻超细冲服饮片的冲调性标
准为Q值不大于5%,K值不大于0.1)。
3稳定性研究
稳定性问题主要是保证粉末成分的稳定和阻止粉末吸
湿,传统饮片经粉碎后表面大大增加,药效成分暴露于空气
中。容易挥发或被氧化变质n“.因此成分的稳定与否,是药物
在存放期同保证内在质量的关键。
稳定性研究以肉桂为例,肉桂主要含挥发油,容易逸失,
磊密闭防潮。考察成分稳定性是以桂皮醛的量为指标,对不
同粒径的肉桂粉末常温留样考察6个月。由图4可见,样品粒
径越小,桂皮醛的损失率越小,由于超细粉比普通粉有更大
的表面积,吸附了油膜后.因表面张力及毛细管等的作用,使
粉末间的引力增强,产生聚结,降低了挥发。这可能与挥发油
在药材的存在形式有关,该研究结果提示一些含挥发油的药
物亦可考察粉碎成超细粉。另外考察包装材料也是以桂皮醛
的量为指标,在聚乙烯树脂塑料袋和镀铝复合膜袋的包装条
件下,对肉桂超细粉末的3批中试样品常温留样考察6个月,
由图5可见,采用镀铝复合膜袋包装可以有效减缓产品中桂
反醛的挥发。
4结语
通过实例对汤剂中须冲服中药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和
稳定性的研究发现,冲服中药在制备工艺中,应采用超细粉
承\

g

圈4部分样品6个月中桂皮醛损失率
Fig.4Lossingrateofcinnamaldehyde
insixmonthsofsomesamples





围5不同包装条件下桂皮醛的损失率
Fig.5Lossingrateofcinnamaldehyde
undervariouspackageconditions
碎工艺,以饮片粒径90%低于40弘m为粉碎标准,并加入相
应的辅料使其具有良好的冲调性;在质量标准中,增加了粒
径检验方法和冲调性检验方法,适应新工艺的要求;在稳定
性研究中,着重于关注挥发性成分,获得了新的发现,即挥发
油的损失率不一定随药物的粒径减小而增加。最终形成一套
完整、规范、系统的具有示范作用的研究俸系,可望从根本上
解决汤剂冲服药物长期存在的诸多问胚,有利于患者的健
康,从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艾宝.冲服法在汤刺中的应用[J].基层中药杂志.2000,
14(3)163.
[z]邢善东.冲服中药存在的问厝及解决问题的建议[J].中国
农村医学杂志,2005,3(4):19.
[3]李红菊,张向荣。李三鸣.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中药制荆中
的应用[J].中国药刺学杂志.2006.4(2):50.
[4]张瑞宇.超微细粉碎技术及其在食品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口].
重庆工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2):11—15.
[5]徐月红,王宁生.微粉化对三七质量影响的研究口].中国粉
体技术.2004,6:28—30,
[6]LeticiaE.WilsonR,WarrenHF,以aI.Effervescentdry
powderforrespiratorydrugdelivery[J]·Eur‘,pharm
Biopgarra.2007。65(3)I346-353.



b
m
5
O
万方数据
·1746· 中草菊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9卷第11期2008年11月
[7]孟旭,汤坚.方便豆腐粉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生产工艺
口].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4):58—65.
[8]李靖,杨永华.浅谈超细粉体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存在的
问题EJ].中成药,2006,28(5):718-720.
[9]温俊达,杨永华,杨瑛,等.三七等9种中药超微粉的粒径
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66—67.
[10]KlausW.Derivingthemeanprimary—particlendquantities
fromthesizedistributionandthegravimetricnlassofspark
generatednanoparticles[J].JNanopRes,2007,9(2):191-
200.
[11]袁玉燕,白华萍,李凤生.激光光散射法的原理及其在超细
粉体粒度测试中的应用[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24
(5):59—62.
[12]徐秋梅,王伟,王培忠,等.配方奶粉的冲词性与颗粒密度
的关系[J].中国乳品工业.2005,33(9):57—59.
[13]兰建丽,孙忠伟.王青云,等.乳粉冲调性检测方法的探讨
[J].中国乳品工业.2005,33(7):60—61.
[14]陈长洲,孙冬梅,周瑞玲,等.超细粉碎对沉香挥发油成分的
影响[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4):61—62.
几种纳米给药系统在改善中药ADME/Tox性质方面的应用
兰雪莲h2,贾晓斌1’孙,陈彦1,孙娥1,金晓勇1’2,李连这3
(1.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药新型给药系统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8I
2.江苏大学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f3.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
摘要:纳米制剂具有独特的微小体积和微观结构,与传统制剂相比,其显著优势在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药物
体内过程。根据药物生物药剂学性质及各纳米给药系统在改善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减低药物毒性
(Tox)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综合考察,进行选择性中药纳米给药剂型研发具有深远意义。重点以近年来国内外研究
较为活跃的纳米脂质体、微乳、自微乳、固体脂质纳米粒为例,与中药成分体内过程研究相结合。从ADME/Tox角
度,阐述各纳米给药系统在改善中药及其活性成分体内过程方面的应用,以期对中药纳米给药系统研究提供一定
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中药;纳米给药系统;ADME
中图分类号:R2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8)11—1746一03
Applicationofseveraln nometerdrugdeliverysystemstoimprovingADME/Tox
ofChinesemateriamedica
LANXHe—lianl”,jiAXiao—binl”,CHENYanl,SUNE1,jiNXiao—yon91”,LILian—da3
(1.JiangsuProvincialAc dem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iangsuProvincialKeyLaboratoryofNewDrugDelivery
System8LAppliedT chnologyofChineseMateriaMedica,Nanjing210028,China,2.CellegeofPharmacy,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212013,ChinaI3.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
Keywords:Chinesemat riam dica(CMM);nanometerdrugdeliverysystem;ADME
所谓纳米给药系统,为一系列粒径在纳米级的新型微小
给药系统的统称,包括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球、纳
米囊、微乳等,粒径一般介于10~500nm[1q]。由于纳米粒子
的微小体积和特殊结构,使其在改善药物吸收、分布、代谢、
排泄以及毒性(ab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
excretion/toxicity,ADME/Tox)特性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
优势。对于一些吸收差,或代谢、消除迅速,不能达到有效血
药浓度;分布范围广,在靶部位不能有效聚集,致使不良反应
突出[13的药物进行ADME/Tox特性研究,并在此指导下进
行纳米给药系统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功效及安全性问题,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受到越来越
多的关注。但目前大多数中药及其活性成分都是以原始的粗
制剂方式进行生产,对中药及其活性成分进行现代剂型研发
非常必要。近年来对中药活性分ADME/Tox的研究日益受到
重视。本文以中药纳米给药系统研发为立足点,从ADME/
Tox角度阐述近年来研究较为活跃的纳米脂质体、微乳、自微
乳、固体脂质纳米粒在改善中药活性成分体内过程研究方面
的应用,以期为中药纳米给药系统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纳米脂质体
纳米脂质体具有类似生物膜的结构,具有细胞亲和性和
组织相容性,安全性高。亲脂或亲水性药物均可设计制备成
脂质体口”],具有广泛适用性。药物包封后,可受到脂质双分
收稿日期:2008—06-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2372);江苏省医药高技术计划项目(BG2007614);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项目(2006)
作者简介:兰雪莲(1983一),女,江苏南京人,江苏大学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药新型给药系统。Tel:13815409629
E.mail:lanxuelian0105@163.corn
,it通讯作者贾晓斌Tel/Fax:(025)85637809E—mail:jxiaobin2005@hotmail.corn
万方数据
汤剂中须冲服中药规范化研究
作者: 宋英, 朱兰, 胡原, 黄东萍, 钟亚玲, 陈超超, SONG Ying, ZHU Lan, HU Yuan,
HUANG Dong-ping, ZHONG Ya-ling, CHEN Chao-chao
作者单位: 宋英,SONG Ying(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2), 朱兰,胡原,黄东萍,钟亚
玲,陈超超,ZHU Lan,HU Yuan,HUANG Dong-ping,ZHONG Ya-ling,CHEN Chao-chao(成都中医
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8,39(11)
被引用次数: 1次

参考文献(14条)
1.艾宝 冲服法在汤剂中的应用 2000(03)
2.邢善东 冲服中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2005(04)
3.李红菊;张向荣;李三鸣 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2006(02)
4.张瑞宇 超微细粉碎技术及其在食品领域中的重要应用[期刊论文]-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2)
5.徐月红;王宁生 微粉化对三七质量影响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粉体技术 2004(06)
6.Leticia E;Wilson R;Warren H F Effervescent dry powder for respiratory drug delivery[外文期刊]
2007(03)
7.孟旭;汤坚 方便豆腐粉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生产工艺[期刊论文]-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04)
8.李靖;杨永华 浅谈超细粉体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存在的问题[期刊论文]-中成药 2006(05)
9.温俊达;杨永华;杨瑛 三七等9种中药超微粉的粒径研究[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06(01)
10.Klaus W Deriving the mean primary-particle and quantities from th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gravimetric mass of spark generated nanoparticles 2000(02)
11.袁玉燕;白华萍;李凤生 激光光散射法的原理及其在超细粉体粒度测试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兵器材料科学与工
程 2001(05)
12.徐秋梅;王伟;王培忠 配方奶粉的冲词性与颗粒密度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国乳品工业 2005(09)
13.兰建丽;孙忠伟;王青云 乳粉冲调性检测方法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国乳品工业 2005(07)
14.陈长洲;孙冬梅;周瑞玲 超细粉碎对沉香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期刊论文]-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3(04)

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
1. 刘敏.党博军.周国华.LIU Min.DANG Bo-jun.ZHOU Guo-hua 检测中药掺假技术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药学与临
床研究2008,16(5)
2. 敖亚红 某县中医门诊患者服用中药依从性分析[期刊论文]-江西中医药2010,41(7)
3. 郝秀丽.刘春娥 探讨中药煎煮方法及服用方法与疗效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35)
4. 施志林.林香叶.陈仁实.Shi Zhi-lin.Lin Xiang-ye.Chen Ren-shi 中药汤剂服用方法有讲究[期刊论文]-光明
中医2007,22(7)
5. 何文芳 浅谈中药煎煮及服用的正确方法[期刊论文]-医学信息2009,22(8)
6. 廖桂华 刍议中药汤剂内服方法及服药后的观察[期刊论文]-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1)
7. 顾莉洁 《制药设备及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教学初探[期刊论文]-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1)
8. 雷然.付惠.LEI Ran.FU Hui 勿忘我花色素的性质研究[期刊论文]-云南化工2008,35(6)

引证文献(1条)
1.李巧如 湿法粉碎法制备中药汤剂及饮片剂型改革的设想[期刊论文]-陕西中医 2011(5)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81104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