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8期2005年8月·1159·
超临界C02流体萃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研究
韩志慧,陈俊英,张景伟,刘国际。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目的研究超临界CO。萃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工艺条件。方法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
流量、夹带剂类型及用量对熊果酸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z萃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适宜条件,并将超临界
CO。萃取法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超I临界萃取最优条件:萃取压力35.0MPa,萃取温度318
K,选择无水乙醇为夹带剂,夹带剂体积分数为4%,萃取时间3h,CO:流量为8kg/h。结论超临界C0z萃取法提
取熊果酸比传统提取方法收率高,安全有效。
关键词:山茱萸;熊果酸;超临界流体CO。萃取
中圈分类号:R284.2;R286.0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3—2670(2005)08—1159一04
SupercriticaifluidCOzextractionofurosolicacidfromCornusofficinalis
HANZhi-hui,CHENJun—ying,ZHANGJing-wei,LIUGuo—ji
(CollegeofChemicalEngineering,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 udythetechnologyofsupercriticalfluidC02extraction(SFEC02)on
urosolicacidfromCornu$officinalis.MethodsTheff ctsofpre sure,temperature,time,C02flowrate
types,andvolumeof ntrainero theurosolicacidextractsweretudied.TheoptiumconditionsforSFE
C02wasdetermined.ThetechnologyofSFEC02wascomparedwiththatoftraditionals lventxtraction.
ResultsTheoptiumextractionconditionswereasfollows:pressure35.0MPa,temperature318K,
absoluteethyla coholentrainer,content4%, ime3handflowrateofC028kg/h.ConclusionSFE
CO,excelsthetraditionals lventx ractioninyield,safetyndefficiency.
Keywords:CornusfficinalisSieb.etZucc.;urosolicacid;supercriticalfluidC02extraction(SFE
CO,)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fluid
extraction,简称SFE)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
门新的分离技术,由于其具有传质速度快、溶解能力
强、选择性高、低温操作、无溶剂残留、节能等优点,
引起国内外有关专家及学者的普遍关注。随着中药
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超临界CO。萃取技术提取天然
产物有效成分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山茱萸临床
上习惯以其成熟果实去核后入药,具有补益肝肾、涩
精固脱之功效。山茱萸果实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各种
氨基酸、环烯醚萜苷类、皂苷、熊果酸、齐墩果酸等药
用及营养保健成分。本实验采用超临界CO。萃取技
术提取山茱萸中有效成分熊果酸,对于合理开发利
用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仪器与试药
Agli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DAD检测器
及色谱工作站;KQ一50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淀
山湖检测仪器厂);R201旋转蒸发器(上海申生科技
有限公司);索氏提取装置。
HL一(10+1)/40MPa+1L/30MPa一Ⅱx型超
临界萃取仪由杭州华黎泵业有限公司设计制造。根
据实验需要CO。和夹带剂可以同时进入萃取釜。两
者体积比由调频器、计量泵控制。从钢瓶出来的CO:
气体,经过滤器进入制冷机中冷却液化,然后经过计
量泵泵人管道,同时夹带剂由夹带剂泵泵入管道,两
者在混合器中混合后进入萃取釜(在恒温水浴内保
温)。达设定条件后,开始闭循环动态提取分离。含
溶质的CO:气体经过针阀降压进入分离器I、Ⅱ,
溶质分离,CO。循环使用。
乙腈、甲醇、乙酸铵(色谱纯);乙醇、乙醚(分析
纯);水(二次重蒸水);熊果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
制品检定所,批号742—200111)。
山茱萸取自河南省西峡县当年采收干制的山茱
收稿Et期:2004—10-16
基金项目: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523020300)
作者简介:韩志慧(1970一),女,河南省南阳市人,郑州大学化工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超临界流体原理和应用方面的研究。
Tel:(0371)3887503E—mail:zhihuihan@ZZU.edu.cn
*通讯作者刘国际Tel:(0371)67781101E—mail:guojiliu@ZZU.edu.cn
万方数据
·1160·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8期2005年8月
萸肉,经河南农业大学朱长山教授鉴定为山茱萸
ComusofficinalisSieb.etZucc.的成熟果实,除去
果核及梗,333K干燥6h,粉碎,过40目筛备用。
2方法与结果
2.1熊果酸的测定
2.1.1 色谱条件:色谱柱:ZorbaxSB—C,8柱(200
mm×4.6mm,5肛m);流动相:乙腈一甲醇一水一乙酸
铵(70:16:14:0.5);体积流量:0.7mL/min;柱
温:室温。HPLC谱图见图1,熊果酸色谱峰的保留
时间约为18.3rain,分离度大予1.6。
O 5 lU 15 200 5 10 15 20
t/min
*一熊果酸
*一urosolicac d
图1 熊果酸对照品(A)和超临界CO:
萃取物(B)HPLC色谱图
Fig.1HPLCchromatogramsofu osolicacidreference
substance(A)andxtracteofSFE—C02(B)
2.1.2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熊果酸对照品
11.28mg,用甲醇溶解于10mL量瓶中。吸取该液
0.01、0.02、0.04、0.1、0.2mL置1mL量瓶中,甲
醇定容,进样10肚L,测定。以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峰
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A一
0.00761+2211.90812C,r一0.99989,线性范围
11.28~225.6/-g/mL。最小检出限(信噪比≥3)为
0.028pg。
2.1.3测定:取各溶液进样测定,采用外标法计算
熊果酸的质量分数。
2.2 超临界CO。萃取条件的选择:每次投料
120.00g,分离釜I、Ⅱ的压力均为5MPa,温度323
K,在此实验条件下,重点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
力、夹带剂的种类和用量、萃取时间和CO:流量对
萃取收率的影响。
2.2.1萃取温度的选择:无水乙醇为夹带剂,夹带
剂的体积分数为4%,动态循环3h,分别考察了
25.0、35.0MPa压力下温度对萃取收率的影响。结
果见图2。318K为最佳萃取温度。表明温度影响超
临界萃取的二重性:一方面温度升高,溶质挥发度增
大,在CO。中的溶解度增大;另一方面温度升高,
CO:密度下降,溶剂的溶解能力下降。
o
’∞
曲
g
嵇
母|∈
蹬
310 315 320 325 330
r/K
1—35MPa2-25MPa
图2温度对熊果酸收率的影响
Fig.2Effectsof emperatureonurosolicacidyield
2.2.2萃取压力的选择:318K下压力对熊果酸收
率的影响见图3。结果表明:在20.o~35.0MPa,压
力升高,CO。密度增加,熊果酸收率增加极为明显,
超过35MPa后,熊果酸收率随压力升高,增加不太
明显,所以最佳压力选为35MPa。
,
钿
南
g
甾
眺
22
1.8
1.4
1 0
2U 2, 30 35 40
P/IVIPa
图3压力对熊果酸收率的影响
Fig.3Effectsofpressureonurosolicacidyield
2.2.3夹带剂种类的选择:CO:是一个极性较弱的
Lewis酸,对极性较强、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
萃取效果不够理想。若在萃取时加入结构中含有低
溶解度参数、低极性或电子给予作用的Lewis碱性
基团的夹带剂,则对CO:表现出极大的亲和性。含
有这些特性的亲CO。官能团包括硅氧烷、全氟醚、
全氟烷烃、叔胺、脂肪醚、炔醇和炔二醇等。这些化合
物的存在可有效地促进其他有机物在超临界CO:
中的溶解。人们在寻找高效的夹带剂的研究中还发
现胺类及含有一OH、一C一0等基团的夹带剂能有
效地增大酸、醇、酚、酯等溶质在超临界CO。中的溶
解度。原因在于夹带剂与溶质形成了分子间作用力
较强的氢键,氢键的形成对萃取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预试验发现在不加夹带剂的情况下,只有少量的熊
果酸被提取出来。在萃取压力35.0MPa、萃取温度
318K时,实验选择不同的有机溶剂作为夹带剂来
万方数据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8期2005年8月·1161·
考察其对熊果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乙醚作
为夹带剂时,熊果酸的收率太低,而无水乙醇、甲醇、
无水乙醇一乙二醇(95:5)作夹带剂时,收率较高。考
虑到甲醇和乙二醇的毒性,夹带剂选定为无水乙醇,
见表1。
表1夹带剂的种类对熊果酸收率的影响
Table1 Effectsofvariousentrainero urosolicacidyield
夹带剂 熊果酸/(mg·g_1)
无水乙醇
无水乙醇一乙二醇(95:5)
甲醇
95%乙醇
乙醚
丙酮
2.2.4夹带剂用量的选择:萃取压力35.0MPa,萃
取温度318K,无水乙醇为夹带剂,夹带剂的用量对
熊果酸收率有非常明显的影响,见图4。结果表明夹
带剂体积分数为4%的用量是最合适的。
2 3 4 5 b 7 8
5D胍
图4夹带剂的用量对熊果酸收率的影响
Fig.4Effectsofentrainervolume
onurosolicacidyield
2.2.5萃取时间的选择:每隔30min取样1次,实
验发现萃取3h后,熊果酸的增加极为缓慢,故确定
最佳萃取时间3h,见图5。
,
印
∞
E
甾
田硭
龊;
图5萃取时间对熊果酸收率的影响
Fig.5Effectsofextractingtimeonurosolicacidyield
2.2.6CO。流量的影响:CO。流量的变化对萃取效
率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流量太大,溶解平衡
远不能达到,不利于萃取率的提高,且过大流量易带
走微细粉尘,堵塞高压管道;另一方面流量太小,萃
取时间延长,不利于设备工作效率的提高。综合两方
面,C02流量为8~10kg/h是合适的。
2.3各提取方法的比较
2.3.1SFE—CO:法:取120g备用原料装入萃取釜
中,萃取压力35.0MPa,萃取温度318K,以4%无
水乙醇为夹带剂,动态萃取3h,CO。流量为8kg/
h,进行超临界萃取。合并分离器I、Ⅱ萃取物,转移
0.5g至50mL量瓶中,乙醇定容,超声溶解,0.45
肛m微孔滤膜滤过,取滤过液测得山茱萸中熊果酸
的质量分数为2.39mg/g。
2.3.2超声波提取[1]:精密称取1.0002g山茱萸
粗粉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40mL无水乙醇浸泡过
夜,超声波振荡30min(水温过热换水),滤过,置50
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微孔滤膜滤过,测得山
茱萸中熊果酸的质量分数为2.13mg/g。
2.3.3 索氏提取[2]:精密称取1.0008g山茱萸粗
粉于索氏提取器中,加75mL无水乙醚,水浴回流4
h,提取液回收至干,用石油醚(30~60‘C)浸泡2
min,倾去石油醚,残留物加无水乙醇微热使溶解,
移至50mL量瓶中,并加乙醇至刻度。微孔滤膜滤
过,测得山茱萸中熊果酸的质量分数为1.81mg/g。
2.3.4醇提法[1]:精密称取1.0007g山茱萸粗粉,
置圆底烧瓶中,加40mL无水乙醇,浸泡过夜,水浴
回流提取2h,趁热滤过至50mL量瓶中,加乙醇至
刻度。微孔滤膜滤过,测得山茱萸中熊果酸的质量分
数为2.08mg/g。
2.3.5酸解醇提法[3]:精密称取1.006g山茱萸粗
粉,加10%硫酸溶液水解4h,滤过,残渣用水洗至
中性。加入40mL无水乙醇,水浴回流2h,乙醇定
容至50mL量瓶中,0.45弘m微孔滤膜滤过,测得
山茱萸中熊果酸的质量分数为2.68mg/g。
3讨论
3.1 超临界CO: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适宜工艺
条件为:萃取压力35.0MPa,萃取温度318K,以无
水乙醇为夹带剂,夹带剂体积分数为4%,动态萃取
3h,C02流量为8kg/h。
3.2几种提取方法相比,酸解醇提法中熊果酸较
高,说明部分熊果酸以苷的形式存在,超临界CO:
萃取法中熊果酸略低于酸解醇提法,避免了无机酸
与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具有成本低、杂质少,提取
完全、环境良好等优点。
3.3超临界CO:提取物的HPLC图提示:在30和
55min左右出现两个很大的未知峰,这在其他几种
溶剂提取中是没有的。为寻找新的植物化学组分提
万方数据
·1162·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8期2005年8月
供了新的方法。
3.4溶剂提取后的原料只能丢弃,超临界CO。提
取后,原料的性状、结构、形态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可
以继续提取超临界不适合的组分,为中药资源的合
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方法。
References:
EliXuDR,DingQ,WangzT.Determinationofurosolicacid
andoleanolieac dinZhibaiD huangPillbyHPLCEJ].Chin
TraditHerbDrugs(中草药),2002,33(11):996—997.
E23ChP(中国药典)[s-I.Vol.2000.
[3]XieY,HangTJ,Chenz.Determinationofoleanolicac dand
urosolieacidinChinesetraditionaldrugsbyHPLCEJ].China
JChinMaterMed(中国中药杂志),2001,26(9):615—616.
纳米黄芪粉的显微结构和有效成分溶出的研究
马培艳1’2,傅正义1,苏艳丽1
(1.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2.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 要:目的 对黄芪药材进行纳米级粉碎的研究。方法 采用HSCS超细粉碎机进行纳米粉碎,ZetaPALS光散
射粒度分布及电位分析仪进行粒度分析和Zeta电位测定,并采用显微观察法对药物组织结构进行显微特征的观
察。结果纳米黄芪悬浮液中固体颗粒平均粒径为81.7nm,大部分细胞壁被破碎,黄芪皂苷和多糖直接进入水中。
结论 黄芪纳米化后可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
关键词:蒙古黄芪;纳米粉碎;显微特征;皂苷
中图分类号:R286.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3—2670(2005)08—1162—03
Microscopicharacteristicsandeffectivecomponent
7
Sdissolutionofna oparticles
ofAstragalusmembranaceusvar.mongholicus
MAPei—yanl“。FUZheng—yil。SUYan—lil
(1.StateK yLaborataryofAdvancedTechnologyforMaterialSynthesisandProcessing,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
Wuhan430070,China;2.SchoolofScience,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Wuhan430070,China)
Keywords: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ungevar.mongholicus(Bunge)Hsiao;nano-
pulverization;microscopiccharacteristics;saponin
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飞速发展对传统
中医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纳米雄黄、纳米石决明等
药物已被制备出来[1~4],但是草药由于多纤维而使
其纳米化成为难题。日本奈良机械所研制的HSCS
超细粉碎机采用先进的超细粉碎方式,通过高速自
转的粉碎环获得传统粉碎机粉碎介质所得不到的强
大离心力和剪切力,在短时间内将植物粒子粉碎成
亚微米的超细粉末。该仪器的密闭磨腔外套有水冷
却装置,使整个粉碎过程在接近室温、无污染环境下
操作,保证了药物在粉碎过程中活性成分不被破坏。
黄芪为豆科植物,具有强心利尿、降血压等作
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药对心血管系统、血液系
统、肾功能、物质代谢及肿瘤均有良好的作用。有研
究表明黄芪有增强机体非特异免疫和增强机体抵抗
力的功能[5]。其主要的化学成分为黄芪皂苷和多糖。
本实验通过HSCS超细粉碎机将黄芪粉碎到纳米量
收稿日期:2004—11—25
级,并研究了粉碎前后药物的显微特征的变化,为研
究纳米技术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生物利用度的
影响提供参考。
1仪器与材料
HSCS超细粉碎机(日本奈良机械所),Zeta
PALS光散射粒度分布及电位分析仪(美国Brook
haven公司),Orthoplan偏光显微镜(西德莱茨公
司)。黄芪药材购于武汉街道口中药店,经湖北省中
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中心鉴定为蒙古黄芪
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ungevar.
mongholicus(Bunge)Hsiao的干燥根;所用试剂均
为分析纯。
2纳米黄芪粉体制备和表征
2.1纳米黄芪粉体的制备:将黄芪洗净烘干,常规
粉碎,过180目筛,得黄芪细粉。取10g细粉,加蒸
馏水作分散剂,投入HSCS超细粉碎机的投料罐中
万方数据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研究
作者: 韩志慧, 陈俊英, 张景伟, 刘国际, HAN Zhi-hui, CHEN Jun-ying, ZHANG Jing-wei
, LIU Guo-ji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5,36(8)
被引用次数: 5次
参考文献(3条)
1.Xu D R;Ding Q;Wang Z T Determination of urosolic acid and oleanolic acid in Zhibai Dihuang Pill by
HPLC[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2(11)
2.中国药典 2000
3.Xie Y;Hang T J;Chen Z Determination of oleanolic acid and urosolic aci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drugs by HPLC[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01(09)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吴琳华.杜霞.刘红梅.WU Lin-hua.DU Xia.LIU Hong-mei 超临界流体萃取广西莪术挥发油中β-榄香烯[期刊论
文]-中草药2006,37(3)
2. 杨晓强.任华荣.何力.孙继红.Yang Xiao-qiang.Ren Hua-rong.He Li.Sun Ji-hong 灵芝微粉动态提取技术初探
[期刊论文]-齐鲁药事2005,24(12)
3. 杨晓强.任华荣.何立 红参微粉动态提取工艺初探[期刊论文]-中成药2006,28(5)
4. 李琼.梁成满.吴婷.LI Qiong.LIANG Cheng-man.WU Ting 超临界CO2萃取法去除橘红中重金属Cu、As、Pb的研究
[期刊论文]-中草药2006,37(7)
5. 杨林.何丹.YANG Lin.HE Dan 白术中白术内酯Ⅰ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2006,37(9)
6. 牛立新.李章念.李红卷.张延龙.NIU Li-xin.LI Zhang-nian.LI Hong-juan.ZHANG Yan-long 超声波提取卷丹鳞
茎中总黄酮研究[期刊论文]-中药材2007,30(1)
7. 徐中海.曾栋.格桑索朗 甘青青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挥发油成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会议论文]-2009
8. 张晓丹.刘向前.姚金鹏 半仿生提取法提取中药复方银翘散的工艺研究[期刊论文]-中成药2007,29(12)
9. 冯怡.傅荣杰 黄酮类组分微波萃取与传统水煎提取的比较[期刊论文]-中成药2005,27(10)
10. 朱梅.陈斌.程兵.邢旺兴.吴玉田 SFE-CGC法测定脑立清丸中薄荷脑与冰片的含量[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02,27(7)
引证文献(5条)
1.闫荟.钟蕾.杨锋.李平华 超临界CO2法与乙醇回流法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含量的比较[期刊论文]-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7(1)
2.喻世涛.李路军.韩凤梅.陈勇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中华雪胆中齐墩果酸的研究[期刊论文]-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6(10)
3.刘丛彬.彭代银.刘竹青 HPLC法测定连钱草CO2超临界提取物中熊果酸的含量[期刊论文]-安徽医药 2010(2)
4.于冀勇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油脂化工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食品与机械 2006(2)
5.于冀勇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油脂化工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6(6)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50801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