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474· 中草菊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8卷第3期2007年3月
留农药进行降解,结果无二次污染,降解速度快,且不破坏人
参中的原有成分,能保证人参外形特征。李欢欣等口3采用超
临界COz流体萃取法去除黄芪中残留的有机氯农药,残留农
药去除率达87.6%,脱除前后黄芪中甲营及相关组分没有显
著性变化。
5结语
目前我国中药的农药残留污染以有机氯农药为主,有机
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次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极少。
中药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具有以下特点:(1)检出率相当高,但
其残留量大多在相关的标准限量内,(2)相同产地不同药材、
不同产地相同药材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不同,(3)同一药材
的不同部位农残量有较大差别,地下部分的药材受污染机会
最大;有些药材栽培时间长,农药易在植物体内蓄积。药材中
农残量一般随栽培时间的增长而增长;(4)人工栽培药材的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比野生药材要高;(5)不同加工方式对中
药材农残量有较大影响,中成药的农残量一般较低。
References:
rljRongWG,GuoH,YangH.Currentresearchstatusin
Chinaonpesticideontaminationofplantmaterialusedin
makingChineseherbalmedicines口].Agrochemicals(农药),
2006,45(5):302—305.
[2]LeW,WuQN,WangYz,eta1.Studyonthe
organchlorinepesticideresidueinHrysanthemum[J].china
JChinMaterMed(中国中药杂志),2002,27(4)l298—300.
[3]weiYJ,KongxYWangYP,eta1.Currentsituationof
organchlorinepesticideresidueinPlatycodongra diflorum
anddistributionoverttsplantI1].Specwi£aEconAhim
P缸眦Res(特产研究),1999(3)l39.
[4]
[53
[6]
[7]
HuangGHY.Determinationoforga chlorinepesticide
residuein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bycGC—ECD[J].t,
ChinMedMater(中药材),2001,24(4);239—241.
ZhaoXS,LiXD,WangYJ,eta1.Analysisoforgan-
chlorinepesticideresidueinginseng口].CMngsengRes(人参
研究),1995(4):23.
HuangDJ,WangLL,NiuB。eta1.Determinationof
organchlorinepesticideresidueinSalviamiltiorrh如aTablets
etc.4kindsoftraditional[J].JFudanUnivlNatSci(复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6):875—879.
GuoSH.LiaoHJ.Determinationof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residue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manufac.
turedinFujianProvince[J].Chin7’r4ditPatMed(中成
药),2005。27(2):16l一164.
[83ChenJM。ZhangSM,LiuHL,eta/.Studyonthedeter—
minationoforganochlorinepest cider sidueanditsmaximum
residuelimitsin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J].Chin
Ph口mJ(中国药学杂志),2002,35(2):79-82.
[93WangL。XiaJ,JiS,eta1.Determinationof12organo—
phorouspe ticidesn刚iumSennaebyGC[J].ChinPierre
‘,(中国药学杂志),2004,39(11):861—863.
[103Xiangzx,zhanWJ。GaoSL,eta1.Determinationof11
kindsoforganophosphatepesticideresiduesinFlosLonicerae
bysolid—phaseextraction[J].JChinaPharmUniv(中国药
科大学学报)。2005,36(4):334-337.
[11]XieMY,WanYQ.Determinationoforga ophosphorous
pesticideresiduesintraditionslChinesemedwinesbycapillary
gaschromatography[J].JNanchangUniv:NatSci(南昌
大学学报:理科版),2003,27(4):339.
[12]wanYQ,LiYX.Measurementoforganophosphorousand
organonitrogenpesticideresiduesinChineseherbalmedicine
bygaschromatography-masss ectrometry[J].JInstrAnal
(分析测试学报),2005,24(3):90—94.
r13]LiangQ,YanQC.Determinationofmethylearbamate
pesticidesresidueinChinesetraditionalmedicineRadix
Astragalibycapillaryg schromatography[J].JlnstrAnal
(分析测试学报),1999,18(2):66.
[14]DongSL,HuJC,HeZQ,eta1.RP-HPLCDetermination
ofresidualamoutofAZdicarb,CarbofuranandCarbarylin
Chinesecruderugs[J].ChinJP armAnal(药物分析杂
志),2002,22(3)l178.
[15]GaoTB,ZhangSM,TianJG,eta1.Determinationof
residualamountofcypermethrin。fenvaleratea delta—
methrininChineseherbalmedicines(CGC—ECD)FJ].ChinJ
PharmAnal(药物分析杂志),1999,19(5):314.
[163LiuX,ZhongHN。YouWW,eta1.Determinationofthe
residuesofcypermethrinandfe valerateinninemedical
materials口].LishizhenMedMaterM dRes(时珍国医国
药),2006,17(2):154—155.
[17IWanYQ,YanAP,XieMY,eta1.Determinationof
organochlorineandpyr throidpesticideresiduesinChinese
herbalmedicine口].ChinJAnalChem(分析化学),2005,
33(5)I614—618.
[18]ZouFY,SunSY,SunOL,eta1.Studyonthedegradation
oipesticideresiduesinginseng[J].Agro-EnvirDev(农业环
境与发展),2002,4:25—26.
[19]LiHX。ZhaoCJ,ShenYX,eta1.Studyonpurifying
organochlorinepest cideinRadixAstragalibysupercritieal
fluidextraction[J].ChinPharmJ(中国药学杂志),2005,
40(17):1335—1338.
肿节风药材资源现状及其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潘心禾1,刘日林2,斯金平¨,黄文华4,朱观泉5,吕明亮·
(1.浙江省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浙江丽水323000’2.浙江省景宁县营林公司,浙江景宁323500;3.浙江林学院,
.浙江临安 311300;4.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5.浙江国镜药业有限公司,浙江龙泉323000)
摘要:了解我国肿节风药材野生及栽培资源现状,为肿节风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
采用访问、实地调查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相结合方法,分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表明肿
节风民间用药资源消长基本平衡,随着现代药理与毒理研究的深入,肿节风成为我国法定的常用中药材,工业化生
产的肿节风制剂大量应用于l临床,全国资源蕴藏量正在锐减,以前盛产肿节风的地区,现今甚至面临资源灭绝的危
险;人工栽培存在研究多、应用少、推广难等问题,目前还不能真正成为中成药生产企业的主要药源。提出加强野生
收稿日期:2006—08—12
基金项目:浙江省重点科技项目“肿节风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2006C23008),浙江省林业科技项目“肿节风资源收集及人工栽培技
术研究”(04A08)
*通讯作者斯金平E—mail:Issjp@163.cornTel:13506509058
万方数据
中草菊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8卷第3期2007年3月·475·
种质资源保护与管理、优良品种的选育、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建立肿节风GAP基地,是肿节风药材资源可持续利
用、肿节风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肿节风;草珊瑚;资源;可持续利用
中图分类号:R28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7)03—0474—04
Resourcepresentsi uationandsustainedutilizationo HerbaS rcandrae
PANXin_hel,LIURi—lin2,SIJin—pin93,HUANGWen—hua4,ZHUGuan—quan5,LUMing—lian91
(1.LishuiInstituteofForestrySciences,Lishui323000,China;2.Ying—LinCompanyofJ ngningCounty,Jingning
323500,China;3.Z.heiiangForestryUniversity,Lin’an311300,China;4.InstituteofMedicinalPl nt,
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ncesandPekingUnionMedicalCo lege,Beijing100094,China;
5.ZhejiangGuojingPharmaceuticalCo.,Ltd.,Longquan323000,China)
Keywords:HerbaSarc ndrae;thewholeh rbofSarcandraglabra(Thunb.)Nakai;resources;
sustainedutilization
肿节风(又名草珊瑚、九节茶、接骨木)为常用中药,系金
粟兰科草珊瑚属植物草珊瑚Sarcandraglatrra(Thunb.)
Nakai的全草,始见于《本草拾遗》,《植物名实图考》等历代本
草均有记载。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安徽、福建等省区。其味
辛、苦,性平,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通
经接骨等功效,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风湿关节痛、疮疡
肿毒、跌打损伤、骨折等。现代药理和毒理研究表明,肿节风具
有抗菌消炎、抑制流感病毒、抗肿瘤、促进骨折愈合及镇痛等
多种活性,而且肿节风及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全国现
有几十家企业以肿节风为原料生产中成药,产值达数亿元。由
于肿节风药材目前主要以野生为主,而且使用药材的全草,导
致资源大幅度减少,许多传统产区已经枯竭。为了保障肿节风
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笔者在浙江省科技厅和浙江省林业厅
的资助下,开展了肿节风资源调查及其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1研究方法
1.1文献查阅:先后查阅了浙江省情报中心馆藏资料库、中
国科技经济新闻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库、中国科技论文数
据库、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科技
成果数据库、重大成果(原科技成果)数据库、科技奖励项目
数据库、实用技术(原科技成果)数据库、火炬计划数据库、中
国发明专利数据库、农学(农艺学)文献数据库、中药学文献
数据库、农业基础科学文献数据库、农作物文献数据库等
1985年以来的文献资料。
1.2野外调查与访问: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2004—
2006年采用访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先后赴浙江、江
西、福建、安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湖南等10省
30余县市开展肿节风种质资源调查(《中国药典》规定肿节
风的原植物为S.glabra,但海南草珊瑚S.hainanensis
(Pei)SwamyetBailey与之相近,药用价值相当,为此在肿
节风资源调查时一并开展)。在实地调查前,向当地药材公
司、林业局、科技局、医院(卫生院)、肿节风中成药生产企业
等单位和老中医、老药农了解肿节风资源分布情况,资源蕴
藏量,保护与利用,以及近年来肿节风资源的消长情况。同
期,还先后查阅了浙江林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
究所等植物、中药材标本。
2结果与分析
2.1 种质资源与分布:草珊瑚自然分布从东亚即日本、朝鲜
南部至我国台湾和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华东、华中、华南至
滇、黔、桂)至中南半岛。其亚种S.glabrassp.brachystachya
分布于印度东北(阿萨姆)、那加丘陵(Nagaland)、梅加拉亚
邦(Meghalaya),孟加拉国(曼尼普尔)和印尼(爪哇)间断分
布。同属另一种海南草珊瑚与之相近,仅在我国华南南部、南
岭以南(南达海南)、滇南以及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喀拉拉
邦)和斯里兰卡分布,华南、海南在loo~1550m为前种的
替代种[1]。乔传卓等[21对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产的海南草珊
瑚生药学研究表明,其包括了一个变异极大的混合种群。在
对浙江、江西、福建、安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湖南
10省30余县实地调研结果表明,草珊瑚与海南草珊瑚之间
叶质、叶片大小、叶缘锯齿、果实形状等形态特征存在渐变现
象。吴永江等口3对江西、广东产肿节风HPLC指纹图谱进行
了研究,不同产地肿节风指纹图谱存在内在差异。上述结果
表明,肿节风分布较广,不同种质资源其形态标记、生化标记
均存在差异,这种广布性与差异的存在,对于直接利用野生
资源生产肿节风制剂来说,将很难满足实现中药现代化、国
际化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要求,但这种种差异也为
肿节风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潜力。
2.2资源蕴藏量:浙江省丽水、衢州、温州等地区是肿节风
分布的北缘,其所辖的缙云、龙泉、庆元、景宁、松阳、遂昌、开
化、泰顺等地均有分布。十几年前,当地常绿阔叶林、野生杉
木林下到处可见其群落的存在,但其开发利用不到20年资
源就基本枯竭。在上述县(市),除泰顺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
区外,其他地方均未发现肿节风群落的存在,由3人组成的
调查组每收集15株样本,通常需要花费4h以上。而在安徽
省,仅黄山市有肿节风分布,且主要集中在古牛降自然保护
区内,其他地方几乎找不到。在四川省(包括现重庆等市),李
江陵n3调查在川东√ff南、川西分布广泛,川北仅有零星分
布,蕴藏量在500t左右,但目前除一些保护区外,也很少有
野生分布。江西、福建、湖南是肿节风的传统产区,据资料记
万方数据
·476· 中草焉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8卷第3期2007年3月
载全省均有分布,但由于多年的连根采挖,以及生态环境的
破坏,资源蕴藏量迅速下降。在贵州省台江县排羊乡小江村
原来在村边山沟就长有很多肿节风,而现在5个人用了4h
才找到12株。课题组历时2年的调查表明,肿节风野生资源
蕴藏量正在迅速下降。许多传统产区已经无药可采,许多种
质资源正在消失。
2.3人工栽培情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肿节风需求
量的不断增加和野生资源日益桔竭,肿节风的栽培也引起了
有关部门和企业的重视。许多科研单位都相继开展了肿节风
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肿节风采种、育苗、栽植、管理和采收
等人工栽培的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5’6]。江西新干县黎山
林场1992--2000年在杉木纯林下栽培的67hm2肿节风长
势良好,浙江国镜药业有限公司2003年以来栽培的100hm2
肿节风已经开始逐步投产。但对其他3个中国科技成果库和
网络介绍的肿节风人工栽培基地实地调查后,发现肿节风的
人工栽培很不乐观。如中国科技成果库介绍,江西省××市
林业科学研究所开展了“草珊瑚栽培技术研究”,该项目通过
3年的研究,找刭了其人工栽培最佳适应环境,即在高海拔、
高郁闭度林下,掌握了简单易行的繁殖及人工栽培技术;摸
清了生产发育规律,为今后草珊瑚的大面积推广栽培提供了
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山区人民致富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但
经过实地调查该成果在当地根本没有推广。还有网络报道,
广西××县已经栽培肿节风6.7hm2,计划发展333hm2,经
实地调查,栽培面积不到0.1hm2,因技术问题。存活不足10
株。目前肿节风人工栽培,由于受到药材价格低,基地管理难
等问题的影响,实际上存在研究多、应用少、推广难等现象,
尚难以成为中成药生产企业的真正药源。
2.4肿节风开发利用情况:在肿节风分布区资源调查收集
时发现,所有分布区民间都在利用肿节风祛风除湿,如利用
鲜叶煎水治风湿,根泡酒治风湿,全草煮兔、猪脚祛风除湿
等,治疗跌打损伤,如利用茎叶的榨取物接骨、通经络、消肿
止痛等I也有用于治疗各种炎症、牙痛、痛经等症。现代药理
和毒理研究表明,肿节风具有抗菌消炎、抑制流感病毒、抗肿
瘤、促进骨折愈合及镇痛等多种活性I而且肿节风及其提取
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属实际无毒}动物
精子畸形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均为阴
性,未发现致突变。肿节风用于治疗肿瘤(胰腺癌、胃癌、直肠
癌、肝癌、食道癌等)、细菌性痢疾及多种口腔疾病均有较显
著效果。《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收载其作为法定药材使用,
同时以肿节风为原料的复方草珊瑚含片、肿节风片、肿节风
注射液、血康口服液也收入2005版《中国药典》;肿节风浸
膏、万通炎康片、新痰片、消炎片、三蛇胆JlI液均收入部颁药
品标准中。全国现有几十家企业以肿节风为原料生产中成
药,产值达数亿元。此外,草珊瑚牙膏等产品也走俏市场。
3肿节风资源发展与保护建议
3.I 加强野生种质资源保护与管理:导致肿节风全国资源
蕴藏量锐减,甚至面临资源灭绝危险的主要原因:一是过度
工业化利用。随着现代药理与毒理研究的深入,肿节风成为
我国法定的常用中药材,工业化生产的肿节风制剂大量应用
于临床,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一些企业正开展肿节风静注和
抗肿瘤制剂的研究,一旦开发成功,资源需求量将进一步加
大,如果继续任其“野生无主,谁采谁有”,若干年后种质资源
将会灭绝。二是肿节风适生地大幅减少。肿节风是林下耐阴
植物,光照强度大于25%就不能正常生长,近年来由于乱砍
乱伐,大量的常绿阔叶林被采伐,肿节风生长环境的破坏导
致分布区减小,资源蕴藏量下降。
要实现肿节风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产业可持续发
展,必须加强对野生肿节风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准确把握和正
确处理好保护、利用和发展的关系。一是严禁乱采乱挖野生肿
节风,对自然保护区和植物园内的资源更应作为种质资源加
以保护;二是必须改变采收方法,要采大留小,只采地上部分,
不采地下部分,停止肿节风地下部分人药。肿节风药材收购企
业、中成药生产企业停止收购肿节风地下部分和带根的肿节
风药材,以此强制药农改变采收方法,保护肿节风药材资源;
三是加强肿节风产地环境保护,保护产区的常绿阔叶林资源,
恢复和扩大肿节风的适生地;四是建立资源利用补偿机制,建
议国家有关部门,凡使用野生植物进行药品生产时,应按照国
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实施破坏资源应予补偿的原
则,在肿节风新药审批时征收资源保护费和资源恢复费,用于
资源保护、开发与监控,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
3.2加强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建立肿节风GAP基地:扩大
肿节风药材人工栽培面积,提高肿节风药材人工经营水平,
是保护和发展肿节风药材资源的根本保证。特别是随着中药
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药必须满足“安全、有效、可
控、稳定”的高要求,肿节风药材生产必根据《中药材生产质
量管理规范》,研究、制订既适合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肿
节风药材质量标准》,从产前(种子的品质标准化)、产中(生
产技术管理各环节标准化)、产后(加工贮运等标准化)规范
肿节风生产,建立肿节风GAP基地。生产肿节风注射剂的企
业,必须严格执行“新药中药注射剂应固定药材产地(GAP
基地),建立药材的指纹图谱标准,已批准生产的中药注射剂
的企业,应参照中药新药注射剂有关要求,否则将撤消其生
产批准文号”的规定,促使企业建立自己的药源基地。
3.3 充分利用肿节风种质资源,选育优良品种:种质资源是
药材生产的源头,是培育优良品种的遗传物质基础,在药材
优良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肿节风种质资源研究
初步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资源其形态标记、生化标记均存在
差异,说明肿节风遗传改良具有物质基础和潜力。加强肿节
风种质资源的调查与收集,建立种质资源库,选育出优质、高
产的品种资源以及发掘药材品种的基因资源,是提高肿节风
药材质量,实现肿节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发揭示其
变异规律,应进一步对其进行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研究。
References:
rl DeleetisFloraeR ipublicaePopularisS nicae,Agendae
AcademiaeSinicaeEdits.FloraReipublicaePopularisSinicae
(中国植物志)[M].Tomus27.Beijing:SciencePress.
1976.
[2]QiaoCZ,ZhangQH.Comparativestudi sontwonew
万方数据
中草蠢s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8卷第3期2007年3月·附1·
variationofSarcandragenuswithS.hainantnsis(Pei)
SwamyetBailey[J].ActaBotYunnan(云南植物研究),
1987。9(4)l407~411.
[3]wuYJ,HouXR,ChengYY.StudiesOnHPLCfingerprint
ofHerbaS rcandrae口].ChinadChinMaterMed(中国中
药杂志),2005,30(1):67—69.
[4]LiJL,ShUGM,YinGP.Theinvestigationonthemedical
plant
7
sresourceofSarcandraglabra(Thunb.)Nakaiin
S chuanProvirice[J].ChinHerbMedStudySichuan(四川
中草药研究),1995(37)l11—13.
[5]WuNS,LieXL,ZhongBL,群a/.Theplantingtech-
nologyoISarcandra∥abra(Thunb.)NakaiD].Jdiangsu
ForeSciTechnol(江苏林业科技),2001,28(3):40—41.
[6]LiuxW,LaiXW.Sarcandraglabra(Thunb.)Nakaiand
it’splanting[J].Chin胍膳PlantResour(中国野生植物资
源),1996,15(3);45—47.
银杏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金涛,齐岩,邹积宏’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银杏GinkgobilobaL.为银杏科银杏属多年生落叶乔
木,又名白果树,公孙树、鸭掌树、灵眼、佛指甲等,被世界古
生物学家称为“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
是我国特有的树种,拥有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银杏在
生长过程中很少受有害生物的侵害,这种防卫作用与其植物
各器官或部位所具有的次生代谢产物有关n]。银杏中含有多
种化学成分,如银杏叶提取物中主要有银杏黄酮、银杏内酯、
白果酸、白果酚等∞。本文对近年银杏中抑菌物质及其抑菌
作用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1银杳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宫霞等[33用银杏叶乙醇一水提取物制成不同浓度银杏提
取物的培养基,接种一系列常见病原菌进行抑茵活性实验,
发现银杏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变形杆菌、枯草杆菌、产气杆菌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最小
抑菌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8oA、大肠杆菌6oA、沙门氏菌6oA、
变形杆菌6%、枯草杆菌6%、产气杆菌5%,认为银杏提取物
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而且
抑制浓度低,热稳定性强。何克新等[4]进行了银杏叶提取物
对致龋变形链球菌抑制作用研究,对14个菌株采用含不同
浓度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培养基,菌种浓度为1mL培养基中
接种10s/mL的菌液0.1mL,结果对其最小的抑菌浓度为
62.5g/L,认为银杏提取物对致龋变形链球菌有很好的抑制
作用。
杨小明等口3对银杏外种皮的石油醚提取物进行提取分
离,经HPLC测定其主要成分为银杏酸,且银杏外种皮提取
物和银杏酸均有抑菌活性,对金葡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
菌、蜡样芽孢杆菌、耐青霉素金葡菌都有抑制作用。银杏酸对
金葡萄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比外种皮提取物好,但是
外种皮提取物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要强于银杏酸。在
实验中还摸索了银杏酸与青霉素联用对耐青霉素的金葡菌
的抑制作用,显示了良好的协同作用,在青霉素浓度624U/
mL,银杏酸浓度3.25}‘g/mL时,耐青霉素的金葡菌即不
生长。
杨小明等n1测定了银杏叶提取物和银杏酸对常见病菌
的抑菌活性,以及不同pH条件和热处理对银杏酸抑菌活性
的影响。结果银杏叶提取物中起抑菌作用的成分为银杏酸,
银杏酸对革兰氏阳性茵的抑菌效果较好,以对不溶血性链球
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为1.65pg/mL,对金黄色
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较差,
抑菌活性随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加强,并具有一定的热
稳定性;而对革兰氏阴性菌敏感性较差,当银杏酸质量浓度
达到200肛g/mL时,仍未产生抑制作用。
倪学文等[7]研究了银杏酚酸的抗菌活性。其主要抑制革
兰氏阳性菌,对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
球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而对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无抑
制作用,酚酸的烷基侧链在抑菌中起了重要作用。
2银杏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于平儒等[83对28种植物样品进行研究,其中银杏叶和
银杏外种皮的丙酮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如油菜菌核,
小麦赤霉、水稻纹枯、番茄灰霉等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
对小麦赤霉的抑制率最高,可达到71.7%。
王杰等口1从银杏外种皮提取物中筛选出具有明显抑菌
活性的组分,从中分离出氢化白果酸E,并用氢化白果酸E
进行了抑菌实验。氢化白果酸E在1000倍稀释浓度时对苹
果炭疽病菌和葡萄炭疽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8.8%和
91.8%。氢化白果酸E与白果酚C在结构上的差别是苯环
多一个羧基,说明羧基对供试果树病原菌的抑制活性具有重
要作用。赵肃清等01采用银杏外种皮乙醇提取液进行了室内
抑菌和盆栽抑菌试验,0.2g/mL的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对水
稻纹枯病、黄瓜炭疽病菌和番茄青枯病菌有明显的抑制生长
作用,在加入了银杏外种皮乙醇提取物浸润的滤纸片的培养
基上水稻纹枯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在48h内都不能生长。用
收稿日期:2006—05—24
作者简介:金涛(197忙),男,哈尔滨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制药和微生物学.Tel:13766969566
E—mail:jintaolfu8@yahoo.corn.cn
*通讯作者邹积宏Tel:(0451)88188228
万方数据
肿节风药材资源现状及其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作者: 潘心禾, 刘日林, 斯金平, 黄文华, 朱观泉, 吕明亮, PAN Xin-he, LIU Ri-lin,
SI Jin-ping, HUANG Wen-hua, ZHU Guan-quan, LU Ming-liang
作者单位: 潘心禾,吕明亮,PAN Xin-he,LU Ming-liang(浙江省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浙江,丽水
,323000), 刘日林,LIU Ri-lin(浙江省景宁县营林公司,浙江,景宁,323500), 斯金平,SI
Jin-ping(浙江林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黄文华,HUANG Wen-hua(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
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 朱观泉,ZHU Guan-quan(浙江国镜药业有限公司,浙江,龙泉
,323000)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7,38(3)
被引用次数: 1次
参考文献(6条)
1.Delectis Florae Rei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 Agendae Academiae Sinicae Edita 中国植物志 1976
2.Qiao C Z;Zhang Q H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wo new variation of Sarcandra genus with S.hainanensis
(Pei) Swamy et Bailey 1987(04)
3.Wu Y J;Hou X R;Cheng Y Y Studies on HPLC fingerprint of Herba Sarcandrae[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05(01)
4.Li J L;Shu G M;Yin G P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medical plants resource of 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 in Sichuan Province 1995(37)
5.Wu N S;Lie X L;Zhong B L The planting technology of 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期刊论文]-江苏
林业科技 2001(03)
6.Liu X W;Lai X W 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 and its planting 1996(0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方文洁.Fang Wenjie 草珊瑚扦插繁殖技术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
2. 黄亮.HUANG Liang 草珊瑚林间套种栽培研究[期刊论文]-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3)
3. 杨红梅.曾庆钱.钱磊.YANG Hongmei.ZENG Qingqian.QIAN Lei 林下套种草珊瑚的栽培技术[期刊论文]-湖南林
业科技2010,37(3)
4. 李鹏.陈阳.陈根顺.LI Peng.CHEN Yang.CHEN Gen-shun 草珊瑚药材最佳采收期考察[期刊论文]-江西中医学院
学报2010,22(4)
5. 范晖.林海 谈中药草珊瑚的栽培与开发应用[期刊论文]-现代园艺2006(11)
6. 蔡清楼.陈玲芳.CAI Qing-lou.CHEN Ling-fang 将乐县种植开发草珊瑚可行性分析[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10(20)
7. 蓝祖栽 草珊瑚人工栽培及其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概况[期刊论文]-大众科技2008(10)
8. 刘洪旭.邓思珊.马振菁.张韬.彭华毅.LIU Hong-xu.DENG Si-shan.MA Zhen-jing.ZHANG Tao.PENG Hua-yi 野生
与栽培草珊瑚中矿物元素比较[期刊论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5)
9. 蔡清楼.陈玲芳 草珊瑚的应用开发及市场前景探析[期刊论文]-海峡药学2010,22(10)
10. 何会流.李加海 缙云山野生草珊瑚的引种栽培试验及其园林应用[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8)
引证文献(1条)
1.刘日林.朱玉球.斯金平.高燕会.阙长生 肿节风扦插繁殖技术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学通报 2008(18)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70305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