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羊踯躅花蕾中的二氢查耳酮



全 文 :s ) , 7. 8( 1H, dd, J= 1. 9, 8. 8 Hz) , 7. 7( 1H, d, J=
1. 9 Hz) , 7. 1( 1H , d, J= 8. 8 Hz) , 9. 5( 1H, Br)。查
阅有关文献[ 2] ,与异泽兰黄素的光谱数据基本一致。
化合物Ⅲ: 无色柱状结晶, mp 183~186 ℃
( CH3OH)。IR、EI-M S、1H-NMR、13C-NMR数据与
文献[ 3]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光谱数据一致。
化合物Ⅳ: 淡黄色粉末, mp 72~73 ℃。EI-M S
( m/ z ) : 224 ( M
+
)、181、167、141、115。 1H-NMR
( CDCl3 , ppm) : 6. 64( 1H, dd, J = 15. 5, 10. 7 Hz, H-
9) , 6. 35( 1H, dq, J= 15. 7, 7. 0 Hz, H-2) , 6. 12( 1H,
dd, J = 15. 0, 11. 0 Hz, H-10) , 5. 88 ( 1H, dt , J=
15. 1, 7. 1 Hz, H-11) , 5. 80( 1H, m , H-6) , 5. 63( 1H,
d, J= 15. 3 Hz, H-3) , 5. 50( 1H , d, J= 15. 5 Hz, H-
8) , 4. 97 ( 1H , dd, J= 17. 1, 1. 8 Hz, H-17) , 4. 90
( 1H, dd, J = 10. 3, 1. 0 Hz, H-17) , 2. 13( 2H, dt , J=
6. 5 Hz, H-12) , 2. 03 ( 1H , dt , J= 6. 5 Hz, H-15) ,
1. 79( 3H, dd, J= 7. 0, 1. 7 Hz, H-1) , 1. 38( 4H, m,
H-13/ 14)。 13C-NMR ( DM SO-d6 ) : 144. 5 ( C-9) ,
143. 0( C-2) , 139. 1( C-11) , 138. 6( C-16) , 129. 2( C-
10 ) , 114. 2( C-17) , 109. 1( C-3) , 107. 0( C-8) , 81. 1
( C-4) , 80. 7( C-7) , 75. 0( C-5) , 72. 1( C-6) , 33. 6( C-
15) , 32. 7 ( C-12) , 28. 4 ( C-13) , 27. 3 ( C-14) , 19. 8
( C-1)。查阅有关文献 [ 4] ,与十七烷-2E , 8E , 10E , 16-
四烯-4, 6-二炔的光谱数据基本一致。
化合物Ⅴ: 淡黄色粉末, mp 97~99 ℃。EI-M S
(m/ z ) : 200. 3( M
+
)。1H-NMR( CDCl3 ) : 6. 41( 1H ,
dd, J= 16. 1, 6. 9 Hz, H-12) , 6. 33 ( 1H , dd, J=
15. 4, 4. 6 Hz, H-3) , 5. 94( 1H, dd, J = 15. 4, 2. 2 Hz,
H-4) , 5. 54( 1H, dd, J = 16. 1, 1. 7 Hz, H-11) , 4. 49
( 1H , m, H-2) , 4. 20( 1H, dd, J = 11. 7, 2. 9 Hz, H-
1) , 4. 05( 1H, dd, J= 11. 7, 6. 6 Hz, H-1) , 1. 84( 3H,
dd, J = 7. 3, 2. 2 Hz, H-13)。13C-NMR( DMSO-d6) :
143. 5( C-3) , 140. 1( C-12) , 112. 5( C-11) , 108. 7( C-
4) , 82. 5 ( C-10) , 80. 7( C-5) , 76. 9( C-9) , 75. 8 ( C-
6) , 73. 4( C-7) , 73. 0( C-8) , 68. 1( C-2) , 62. 4( C-1) ,
17. 7( C-13)。查阅有关文献[ 4] ,与 Safynol的光谱数
据基本一致。
4 细胞毒活性评价
将分得的化合物以 10 mg/ mL 的浓度溶解在
DMSO 中。HL-60和K-562细胞培养于含10%小牛
血清的RPM I-1640培养基中。取对数生长期的HL-
60和 K-562 细胞以每孔 1×104 个细胞 100 L 接
种于 96孔板。将溶解在 DMSO 中的待测化合物用
培养基稀释为 20 g / mL,取 100 L 加到第一排孔,
然后依次倍比稀释。继续培养细胞48 h,加入 5 mg /
mL 的 MT T 10 L,继续培养 4 h。2 5000 r/ min 离
心 10 m in 后小心的弃去上清夜,每孔加入 200 L
DMSO 震荡溶解10 min后测吸光度( A )值。其中化
合物Ⅳ和Ⅴ有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性, 对 HL-60 和
K -562 细胞的 IC50值分别是 2. 3、5. 6 和 4. 7、6. 0
g / mL。
References:
[ 1] Wang J P, Hui Q S, Qin H Y, et al . Studies on chem ical
const ituen ts of Bidens bipinnata [ J ] . Chin Trad it H er b
Dr ugs (中草药) , 1992, 23( 5) : 229-231.
[ 2] Informat ion Center of Chinese Herbal M edicine, State
Pharmaceut ical Adminis t rat ion of Ch ina. H andbook of A ct iv e
Const ituents in P hy tomedicine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 [ M ] .
Beijing: Peoples M edical Publ ish ing House, 1986.
[ 3] Cu i Z, Yuan D, J ian g Y R, et al. Ch emical cons tituents of
the sponge Tylote lla sp. [ J] . Chin Pharm J (中国药学杂
志) , 1995, 30( 9) : 524.
[ 4] Redl K, Beru W , Davis B, et al . Ant i-inf lammatory act ive
polyacetylenes f rom B id ens campy lotheca [ J] . P lanta Med ,
1994, 60( 1) : 58-62.
羊踯躅花蕾中的二氢查耳酮
王素娟,杨永春, 石建功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北京 100050)
  羊踯躅 Rhododend ron molle G. Don为杜鹃花
科杜鹃花属植物。其花序具有驱风、除湿、定痛功
效[ 1]。其主要镇痛活性成分为木藜芦烷型的二萜类
化合物,笔者在分离羊踯躅花蕾中有效镇痛成分的
同时,分离得到了一系列的二氢查耳酮类化合物。二
氢查耳酮类化合物作为植物中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
产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糖尿病、抗菌及雌性激
素样作用等多种生物活性[ 2]。本文报道羊踯躅花蕾
·21·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 rug s 第 36 卷第 1 期 2005年 1月
 收稿日期: 2004-03-14作者简介:王素娟( 1975- ) ,女, 2002年于沈阳药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 T el : ( 010) 83154789 Fax: ( 010) 63017757 E-mai l: sujuanw ang@ imm . ac. cn
中的 5 种二氢查耳酮化合物: 4′-O-甲基根皮苷
(Ⅰ)、根皮素 4′-O-葡萄糖苷(Ⅱ)、根皮素(Ⅲ)、4′-
O-甲基根皮素(Ⅳ)和 6′-O-甲基根皮素(Ⅴ)的分离
和结构鉴定。化合物Ⅱ~Ⅴ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
分离得到。
1 仪器和材料
熔点用 XT 4型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温度未校
正) ; 1H-NMR ( 300 MHz)和13C-NMR( 75 MHz)用
Varian - 300 型 核 磁 共振 仪 测 定。EIMS 用
Auto spec- U lt ima ETOF 型质谱仪测定。柱色谱硅
胶( 160~200 目)及薄层硅胶 GF254均为青岛海洋化
工厂生产,所用溶剂均为分析纯,由北京化学试剂厂
生产。
实验药材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宋万志
研究员鉴定为杜鹃属植物羊踯躅 R . molle G. Don
的花蕾,标本保存于本所标本室。
2 提取与分离
干燥花蕾 4. 7 kg , 95%乙醇回流提取 3 次, 回
收乙醇后的浸膏, 加水后分别用石油醚、醋酸乙酯萃
取。醋酸乙酯层浸膏( 390 g ) ,经过硅胶柱色谱分离,
以氯仿-甲醇( 60∶1→1∶1)进行梯度洗脱,薄层色
谱检查合并相同流分。流分 22析出无色针晶, 滤过
后得到化合物Ⅰ: 流分 26经过中压反相柱色谱分离
纯化后得到无色针晶, 为化合物Ⅱ。流分 9经过凝胶
柱色谱(石油醚-氯仿-甲醇= 5∶5∶1)和制备薄层
色谱(氯仿-丙酮= 4∶1)分离得到化合物Ⅳ和Ⅴ。流
分 25重结晶得到化合物Ⅲ。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Ⅰ: 无色针晶(甲醇-水)。mp 135~136
℃。IR KBrmax cm- 1 : 3 383、1 626、1 597、1 516、1 211、
1 097、1 082、814。positive FABM S ( m/ z ) : 451
[ M + H ]
+、359、331、317、289、274。 1H-NMR
( DMSO-d6 ) : 2. 79( 2H, t, J = 7. 2 Hz, H-) , 3. 37
( 2H , t , J= 7. 2 Hz, H-) , 6. 12 ( 1H, br. s, H-3′) ,
6. 28( 1H, br. s, H-5′) , 7. 02( 2H, d, J = 8. 4 Hz, H-
2, 6) , 6. 63( 2H, d, J = 8. 4 Hz, H-3, 5) , 5. 00( 1H , d,
J= 6. 0 Hz, Glc-1)。13C-NMR( DMSO-d6 ) : 204. 9
( C= O) , 45. 2( C-) , 29. 0( C-) , 131. 3( C-1) , 129. 1
( C-2, 6) , 114. 9( C-3, 5) , 155. 1( C-4) , 106. 1( C-1′) ,
164. 8 ( C-2′) , 95. 1 ( C-3′) , 165. 0 ( C-4′) , 93. 5 ( C-
5′) , 160. 1( C-6′) , 100. 7( Glc-1) , 73. 2( Glc-2) , 76. 8
( Glc-3) , 69. 7( Glc-4) , 77. 4( Glc-5) , 60. 7( Glc-6) ,
55. 6( OCH3)。经查阅文献,该化合物与4′-O-甲基根
皮苷氢谱数据基本一致 [ 3]。该化合物的氢谱数据、碳
谱数据经过HMQC 和 HMBC 确证归属。
化合物Ⅱ: 无色针晶 (甲醇-水)。mp 128~
130℃。IR KBrmax cm - 1: 3 369、1 626、1 608、1 518、835。
Posit ive FA BM S ( m/ z ) : 437 [ M + H ] + , 359、346、
331、316、275。1H-NMR( CD 3OD) : 3. 35( 2H, t , J =
7. 5 Hz, H-) , 2. 82 ( 2H , t , J= 7. 5 Hz, H-) , 7. 01
( 2H, dd, J = 8. 8, 1. 8 Hz, H-2, 6) , 6. 62( 2H, dd, J =
8. 8, 1. 8 Hz, H-3, 5) , 5. 90 ( 1H, d, J= 2. 1 Hz, H-
3′) , 6. 13 ( 1H, d, J= 2. 1 Hz, H-3′) , 6. 13( 1H , d,
J = 2. 1 Hz, H-5′) , 4. 98( 1H, d, J= 8. 1 Hz, Glc-1)。
13
C-NMR ( CD3OD) : 206. 6 ( C= O ) , 47. 0( C-) ,
30. 8( C-) , 133. 9 ( C-1) , 130. 4( C-2, 6) , 116. 1 ( C-
3, 5) , 156. 3( C-4) , 106. 8( C-1′) , 165. 9( C-2′) , 98. 3
( C-3′) , 167. 5 ( C-4′) , 95. 4 ( C-5′) , 162. 3 ( C-6′) ,
102. 1 ( Glc-1 ) , 74. 7 ( Glc-2) , 78. 4 ( Glc-3) , 71. 1
( Glc-4) , 78. 5( Glc-5) , 62. 4( Glc-6)。经与文献对
照[ 4] ,发现原文献对 C-2, 6和 C-3, 5的碳信号归属
倒置,但氢谱、碳谱数据基本一致,因此鉴定该化合
物为根皮素 4′-O-葡萄糖苷。
化合物Ⅲ: 无色针晶(甲醇)。mp 263~265℃。
鉴定该化合物为根皮素。经与文献对照[ 5] , IR、EI-
M S、1H-NMR、13C-NMR光谱数据一致。
化合物Ⅳ: 无色针晶(甲醇)。mp 160~162℃。
IR KBrmax cm - 1: 3 300、1 635、1 601、1 514、818。EI-M S
( m/ z ) : 288[ M ]
+
, 269[ M - OH]
+ 、167、140、120、
107。1H-NMR( CD3OD) : 3. 27( 2H, t , J= 7. 5 Hz,
H-) , 2. 83 ( 2H , t , J= 7. 5 Hz, H-) , 7. 03( 2H, d,
J = 7. 8 Hz, H-2, 6) , 6. 69( 2H, d, J= 7. 8 Hz, H-3,
5) , 5. 92 ( 2H , s, H-3′, 5′) , 3. 75( 3H, s, 4′-OCH 3 )。
13
C-NMR ( CD3OD) : 205. 6 ( C= O ) , 46. 3( C-) ,
30. 2( C-) , 132. 7 ( C-1) , 129. 1( C-2, 6) , 114. 9 ( C-
3, 5) , 115. 3( C-4) , 104. 8( C-1′) , 164. 4( C-2′, 6′) ,
93. 1( C-3′, 5′) , 166. 3( C-4′) , 54. 7( 4′-OCH3 )。经与
文献对照[ 6] , 氢谱数据基本一致, 鉴定该化合物为
4′-O-甲基根皮素。氢谱和碳谱信号经 HMQC 和
HMBC确证归属。
化合物Ⅴ:无色针晶(甲醇)。经与文献对照[ 6] ,氢
谱数据基本一致,鉴定该化合物为 6′-O-甲基根皮素。
References:
[ 1] J iangsu New Medical Collage. Dict ionary of Chinese Mater ia
Medica ( 中药大辞典 ) [ M ] . Sh angh ai: Sh angh ai People s
Publ ish ing House, 1977.
[ 2] Hu Y Q, L iu D L, Zh ou Y C. Bioactivit ies of natural
dih ydrochalconoids [ J ] . W orld P hy tomed (国外医药·植物
药分册) , 2002, 17( 6) : 241-244.
[ 3] M abry T J , Sakakibara M . Asebot in and it s aglucone f rom
·22·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 rug s 第 36 卷第 1 期 2005年 1月
three species of R hod od endron [ J] . Phytochemist ry , 1975,
14( 5-6) : 1448-1450.
[ 4] Isao K, Akik o M . Isolat ion of an ins ect-ant ifeedan t ,
phloret in 4′-O--D -glucopyranoside, by rotation locular
counter-curr ent chromatograp hy and determination of it s
preferred conformation in solut ion by nu clear mag net ic
res onan ce analysis [ J] . C hem P harm B ull , 1985, 33 ( 9 ) :
3817-3820.
[ 5] El-Nagg ar S F, E l-Feraly F S , Foos J S , et al . Flavon oids
f rom the leaves of K almia latif olia [ J ] . J Nat Prod, 1980,
43( 6) : 739-751.
[ 6] M Izuo M, Hiroyuk i K, T oshiyuk i T , et al . Ph enolic con s-
t ituents f rom seeds of Copt is j ap onica var . di ssecta [ J] . Phy-
t ochemist ry, 1987, 26( 7) : 2071-2074.
无毒棉花籽中黄酮苷化学成分的研究
袁珊琴,杨 明, 赵毅民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北京 100850)
  无毒棉花籽为农作物棉花(锦葵科 Malvaceae,
棉属 Cossyp ium L. )经选育得到的含低量棉酚的变
种棉花的种子 [ 1]。文献曾报道无毒棉花子的水提物
有较强的 5HT 受体结合活性[ 2]。为寻找生物活性成
分,笔者对无毒棉花籽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采用
聚酰胺色谱技术的分离方法,从中分得 4个黄酮苷,
经光谱数据鉴定, 分别为山柰酚-3-O--D-芹菜糖-
( 1→2) -[-L -鼠李糖( 1→6) ] --D-葡糖苷 (Ⅰ)、槲
皮素-3-O--D-芹菜糖-( 1→2) -[ -L -鼠李糖( 1→
6) ] --D-葡糖苷(Ⅱ)、山柰酚-3-O--D-芹菜糖-( 1→
2) -[-L -鼠李糖( 1→6) ] --D-葡糖苷(Ⅲ)及槲皮素-
3-O--芹菜糖-( 1→2) --D-葡糖苷(Ⅳ)。其中化合物
Ⅲ为山柰酚型黄酮苷, 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化合物Ⅲ:淡黄色粉末, mp 168~170 ℃, [] 25D
- 39°( c, 0. 18, H 2O) , M g-HCl 反应呈阳性, Ⅲ按文
献酸水解后[ 2] ,在纤维素T LC 上检出有葡萄糖。UV
( M eOH) 在 266. 5 nm ( log 4. 28) , 348. 9 nm ( log
4. 19)处有强吸收, 具有 3-O-取代黄酮醇特征[ 3]。
( + ) ESI-M S 给出 m/ z : 581( M + H ) ,确定其相对分
子质量为 580, 结合元素分析, 确定其分子式为
C26H28O15 , 分子不饱和度为 13。MS/ MS 谱中有
287、449、133、115碎片峰,其中强碎片峰 287为苷
元信号,结合1H-NMR和13C-NMR谱中苷元数据,推
定其苷元为山柰酚, 再结合 UV 光谱数据推定Ⅲ为
3-O-取代的山柰酚 [ 2, 4, 5]。MS 碎片峰 449( M + H-
132) , 133( 132+ H)及 115( 133- H2O)表明,Ⅲ分子
中含 1个五碳糖, 且该糖位于糖链末端 [ 6] , 提示该分
子中的苷元及五碳糖分别与葡萄糖相连。将Ⅲ的
1
H-NMR和13C-NMR数据中糖环上的端基碳、氢信
号与文献值比较 [ 2, 7] , 表明两个糖分别为 -D -葡萄
糖及 -D -芹菜糖。
图 1 化合物Ⅲ化学结构
Fig. 1 Chemical struc-
ture of com-
pound Ⅲ
通过 HMBC 谱进一
步确定了Ⅲ分子内糖的连
接方式。HMBC 数据显
示, 葡萄糖端基氢信号
( 5. 62 ) 与 苷元 3 位碳
( 132. 70)相关; 芹菜糖端
基氢质子信号( 5. 35)与
葡萄糖 2 位碳( 77. 05)相
关, 表明芹菜糖连接在葡
萄糖的 2 位, 而葡萄糖的
端基与苷元 3-O-位相连。
至此确定了Ⅲ的结构为山
柰 酚-3-O--D-芹 菜 糖
( 1→2) --D 葡萄糖苷,其化学结构式见图 1。
综合分析Ⅲ的 GCOSY ( 1H-1H COSY, 1H-13C
COSY 和 HMBC 谱, 得出Ⅲ的1H-NMR、13C-NMR
信号全部归属(表 1) ,与推定的结构相符。将以上光
谱数据与文献报道的山柰酚-3-O--D -芹菜糖-( 1→
2) -[ -L -鼠李糖( 1→6) ] --D-葡糖苷对照, 两者完
全相符[ 7]。
1 仪器与试剂
熔点用RY- 1型熔点测定仪测定,温度计未加
校正。比旋度用PE- 243B型旋光计测定,紫外光谱
用 Cintra- 20型紫外可见光谱仪测定, 甲醇为溶
剂。核磁共振用 INOVA - 600型仪测定, DM SO-d6
为溶剂, T MS 为内标。质谱用 API- 3000质谱仪测
定。柱色谱所用聚酰胺( 60~90目)为江苏临江试剂
·23·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 rug s 第 36 卷第 1 期 2005年 1月
 收稿日期: 2004-04-14基金项目:“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 2002 AA2 Z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