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厚朴商品资源概述



全 文 :厚朴商品资源概述
初 敏,丁立文, 刘 红,李跃武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药材分公司,天津 300050)
  厚朴来源于木兰科落叶乔木厚朴 Mag nolia off icinalis
Rehd. et W ils. 和凹叶厚朴 M . biloba ( Rehd. et W ils. )
Cheng ,以干燥干皮、枝皮和根皮入药。厚朴为燥湿化痰、降
气除满的常用中药材, 应用广泛, 已知以厚朴为原料的中成
药配方在 200 种以上, 近期研究还发现厚朴具有抗菌、抗溃
疡、抗痉挛、抗过敏、抗肌肉松弛等功效。以前多为野生, 现基
本以种植品为主。厚朴和凹叶厚朴生长周期长,一般要到种
植后的 16~20 年方可采剥,甚至有理论认为厚朴的采收期
应在种植的 27年后。由于资源保护不利,野生厚朴已濒临枯
竭,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 就已被国家定为二类保护植物和
二类保护野生中药材。由于资源的减少, 大批生产年限不足
16 年的厚朴被提前砍伐, 造成厚朴商品整体质量下降, 《中
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厚朴有效成分——厚朴总酚的含量规
定也由 3% [1]降到了 2% [2] , 这种情况在国家标准制订的历
史中是罕见的。厚朴商品总体上说是资源不少, 好货难找。与
此同时, 厚朴的价格(合格品)也是稳中有升。
1 分布
  厚朴主要分布在湖北西部、四川西南部、陕南及甘南; 凹
叶厚朴主要分布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南、广西及广东北
部。在大部分地区二者混生。凹叶厚朴皮薄,厚朴皮厚。商品
厚朴主要有三大产区即鄂西、川东为中心的“川朴”产区; 闽
北、浙南为中心的“温朴”产区;湘南的“永道”产区。
2 资源及质量情况
  在温朴、川朴、永道和其他产区中, 习惯认为“川朴”最
优, “温朴”次之,其他较差。
2. 1 温朴产区:厚朴和凹叶厚朴混生, 以凹叶厚朴为主。产
区包括浙江龙泉、景宁、云和、松阳、庆云、遂昌、缙云等区、县
和福建蒲诚、松溪、政和、福安等县。构成全国最大的厚朴产
区,仅丽水市每年就提供全国 50%以上的厚朴商品。商品习
称“温朴”, 以“老山紫油贡朴”为极品。目前随着野生资源的
日渐枯竭, “老山紫油贡朴”品牌已名存实亡。著名的出口商
品产区、加工集散地龙泉市八都镇, 已基本不能生产厚朴或
提供出口规格厚朴, 也无人加工出口厚朴。八都、安仁、小梅
等传统出口基地现存的几百公顷厚朴大部分为幼龄树, 生长
年限较短, 品质难以达到出口标准。从整个浙江丽水来看, 景
宁、庆元、遂昌、松阳、缙云、云和、青田等地, 厚朴人工抚育生
产起步较早, 发展速度也较快,而且在 1988 年全国滥砍滥伐
时保留了部分资源, 目前基本弥补龙泉厚朴资源减少的缺
口。现在每年调供全国商品 600 吨左右, 保持了全国第一大
产区的地位。温朴的来源比较复杂, 厚朴、凹叶厚朴及几个变
种或变型均有, 来源需进一步考证与鉴定。树龄也由 1~30
年不等。目前浙江丽水现有较大的厚朴连片基地: 景宁县有
梧桐乡高演基地、标溪乡何庄基地、梅歧、大祭、澄照、英川、
张村山脚岭基地等。其中高演基地 ,树龄 15 年的厚朴约占
25% ;山脚岭基地树龄 12年左右的厚朴占一半。云和县有雾
溪乡的水竹洋基地、大源乡基地等。其中水竹洋基地由省、县
医药局和农民共同投资建成,树龄 15 年以上的约占 30% ,
属 族乡。大源乡基地由县移民局投资, 树龄7 年。龙泉市有
八都、小梅、安仁、城北、佳龙等, 其中八都后排岭镇多散种,
树龄近 20 年; 佳龙镇连片,树龄 20 年。龙泉临近闽北, 外来
人口多,加之地方管理不善, 每年几十吨被盗。庆元县有百山
祖、竹口、龙溪、合湖等, 仅百山祖乡黄皮树的厚朴, 树龄为
10 年, 其余均在 10 年以下。遂昌县有石练乡、焦川乡、三井
乡等,其中石练乡大茂坑村的厚朴树龄 15 年, 其余 3~12 年
不等。青田县岭根基地的厚朴, 树龄 5年。松阳县的玉岩、新
处、枫坪、谢村、三都, 均为 1994 年以后种植。缙云县有大洋
镇、括苍山林场、马鞍山、三溪等 ,其中大洋镇的厚朴, 树龄
15 年的占一半, 有林场、乡、村、农民各种所有制形式。这个
镇是一个反季节蔬菜出口基地, 厚朴种植高度在海拔 800~
900 m, 生态环境非常好,是原丽水市药材公司基地。
温朴产区的南方部分由于交通不便, 闽北的穷乡僻壤
里,尚存有 50~60 年的老树,厚朴林的树龄一般也较长。交
通方便的地方树龄一般不超过 12年。大面积连片的厚朴林
很少, 以凹叶厚朴为主, 大都由当地农民承包。盗伐现象严
重,与两湖、浙江形成强烈对比。照此情况看, 一旦闽北交通
条件改善,当地的厚朴资源又将面临一次大规模的破坏。
2. 2 川朴产区: 由湖北西部鄂西地区(古代习称“川东”, 包
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市、巴东、建始、鹤峰, 宜昌
市的五峰) , 陕西汉中、安康; 重庆市的万县、开县、城口、巫溪
等构成。截止 20世纪 80年代末, 可提供全国商品量的 30% ,
其中恩施州 20% ,其余各地 10%。商品习称“川朴”, 以恩施、
五峰、鹤峰出产的“紫油厚朴”为代表。商品来源为厚朴。“紫
油厚朴”原本是厚朴中的精品。按传统采收加工方法,一般树
龄要求达到 20 年方可采剥, 产出厚朴色紫、肉厚、味浓、渣
少。同时据浙江林业大学、丽水市林科所、景宁县林科所,历
经10 年研究发现,这 3 处厚朴种质明显优于其他产区[ 3]。但
这 3 处厚朴资源破坏严重,已无法大量、稳定的提供货源。
习惯认为川朴质量最优,故其资源破坏的也最严重。重
庆市的万州和开县资源已破坏殆尽;而川朴产区的巴东到重
庆一线,恰是三峡库区所在, 国家规定“三峡库区内一草一木
·附 14·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第 34 卷第 6 期 2003年 6月        
 收稿日期: 2002-12-05
均不可擅动”。因此,今后川朴的产区将缩小到五峰、鹤峰、恩
施一线。同时这一线的种质资源全国最优。恩施种植厚朴的
历史具说已有 500年, 以恩施市的双河乡较为集中, 有上坝
村、下坝村、中岭村等 9 个村办林场, 另外还有太白庙林药
场、硝坡洞林药场、省中医药研究院长岭岗实验场等大型种
植基地。可惜的是在 1988 年的大规模砍伐中所剩无几, 其中
长岭岗基地已荡然无存。现有厚朴林,大多为1990 年以后营
造。但据统计, 恩施每年出产厚朴 20万公斤。鹤峰县基本没
有大规模连片种植。农民一般是在自己的山地小规模种植,
保护得力。全县每年产出量不会少于 5万公斤,其中树龄达
到 12~15年的占 25%以上。
川朴的另一个产区是宜昌市的五峰县, 与鹤峰接壤, 县
内有原中国药材公司的一个川朴基地——香党坪林药场, 品
种以厚朴为主, 间有凹叶厚朴。立地条件好, 土层深厚; 为棕
壤和棕黑壤。树龄 3~20年不等, 树龄梯级分布合理, 现存最
大树胸径 40 cm 以上,皮厚 0. 8 cm(干货)。五峰县产区比较
集中, 大多在香党坪周边,年产厚朴 10 万公斤, 其中 15 年以
上树龄的 20%~25%。
湖北浠水厚朴多是计划经济时期湖北省的鄂东基地, 来
源为凹叶厚朴, 不属于“川朴”范围。四川都江堰等地也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开始发展的人工林,其来源为凹叶厚朴, 也
同样不属于“川朴”范围。
2. 3 永道产区:以湖南永州地区道县为中心, 产区包括永州
(冷水滩)、零陵、道县、双牌、江华、江永、宁远等县、区。商品
以“双牌”厚朴知名。品种是从广西引种的凹叶厚朴。是全国
厚朴资源最丰富的产区。而且近几年以每年几千亩的速度造
林。道县为国家计划经济时代六大厚朴基地之一,产品号称
“道州——老山紫油厚朴”。保护工作很好, 甚至在 1988 年全
国滥伐厚朴的狂潮中, 也未出现盗伐现象。最高年份生产干
货 17 万公斤( 1983 年)。存土面积占全国的 10% , 整个产区
每年提供商品量超过全国的 25%。据产区介绍,该省出产的
厚朴, 经湖南省有关部门检测, 总酚含量比其他产区高出
1. 7%~4. 89%。习用经验认为,湖南省厚朴品质普遍偏差,
但永道地区厚朴树龄普遍较长,对品质起了一定弥补。
2. 4 其他产区: 厚朴的其他产区两广、江西等地受地理位置
及气候、海拔等多方面影响, 商品在市场上和销区普遍不被
看好,认为品质最差, 资源蕴藏量也较少。大规模商品货源基
地不容易形成。
3 采收及加工
  川朴产区一般采用水绰发汗法,其他地区几乎均采用直
接发汗法。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民加工方法趋于简单化,
水绰发汗法几乎不用; 直接发汗法往往也是时间、温度达不
到要求。是商品品质下降的另一个原因。值得一提的是, “厚
朴环剥技术”曾在湖北浠水鄂东基地试验成功。但现在已废
弃不用。
4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解决目前厚朴商品质量普遍下降的问
题,可以从种质、生长年限和产地加工三方面着手。首先是优
化种质, 优育并推广优良品种 ;其次, 加强资源保护, 各产区
在采收时应有计划地控制采收年限,避免树龄达不到年限的
厚朴林的砍伐;第三, 开展产地加工方法对品质影响的研究,
因地制宜采用最适宜的加工方法,保证商品不会因加工不当
而降低质量。
References:
[1] Ch P (中国药典) [ S] . 1995 ed. Vol I.
[2] Ch P (中国药典) [ S] . 2000 ed. Vol I.
[3] S i J P. Off icinal Magnol ia (厚朴) [ M ] . Beijing : Ch ines e A-
griculture Press , 2000.
  (上接附 1页)
素,W 为样品的质量) ,结果见表 1。
表 1 样品中总黄酮及多糖的含量( n= 5)
Table 1 Detemination of total flavone and
polysaccharide in samples ( n= 5)
检测项目 含量/ %  RSD/ % 
总黄酮   2. 542   2. 637
多糖 11. 546 0. 719
3 讨论
微波技术应用于植物细胞破壁, 大大地加快了反
应速度,有效地提高了收率 [ 4]。本实验采用微波技术
从肉苁蓉中提取总黄酮和多糖, 并对其含量进行了测
定,结果表明反应时间缩短,提取效率提高。可望在有
效成分提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References:
[ 1] Editorial Commit tee of Chin ese Herbal Medicin e of Xinjiang.
The Chineses H er bal Medicine of X inj iang (新疆中草药 )
[ M ] . U rumg: Xinjian g Peoples s Pub lish ing Hou se, 1976.
[ 2] Ren A N, Ju J M . Determ inat ion of total f lavone in dif ferent
part s of Chry santhemum ind icum L. [ J] . Chin T radi t H er b
Dr ugs (中草药) , 1999, 30( 8) : 589.
[ 3] Zhou J, L i Y, Xue M , et al . Th e ext ract ion an d detemin at ion
of polysacch aride from Caly t et F ructus p hy sal is. [ J ] . J Math
Med (数理医药学杂志) , 2000, 13 ( 3) : 242.
[ 4] Zhan g D J , L iu C B, Xiu Z L, et al . M icrow ave technique ap-
plied in ext ract ion of act ive principle in cel ls of plant [ J] . Chin
T rad it H erb Dr ugs (中草药) , 2000, 31( 9) : S -v-vi.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 l and Herbal D rug s 第 34 卷第 6 期 2003年 6月      ·附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