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六味地黄纳米颗粒的显微结构及丹皮酚的测定



全 文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9期2005年9月·1335·
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已经正式收载了该方
法。
一个新的中药品种是否可以采用细菌内毒素检
查法,首先要证实该样品本身是否存在干扰因素,进
行干扰试验的目的就是要确定该品种在什么样的有
效稀释浓度范围内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时既可以克
服干扰因素,又能客观地反映其所含内毒素的量是
否符合规定的限值;本实验在确定注射用苦参素的
细菌内毒素限值为1000EU/g后,应用2个厂家不
同灵敏度的鲎试剂对3批注射用苦参素进行了细菌
内毒素检查的干扰试验,动态浊度法定量试验及普
通凝胶法鲎试验均证实样品在稀释至500mg/L或
更低浓度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说明可
建立该品种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References:
1-1]ChP(中国药典)[s].VolI.2005.
[2]LiuJ,McIntoshH,LinH.Chinesemedicinalherbsfor
chronichepatitisB:a ystematicreview口].Liver(肝脏),
2001,21(4):280—286.
[3]XiaoGN,OuX,LuHW,eta1.Studyoftachypleus
amebocytel satetestforbacterialendotoxinsinpropafenone
hydrochlorideinjection口].ChinPharmacolBul (中国药理
学通报),2004,20(2):226—229.
[4]XiaoGN,WuzD,GuanYY.Quantitativestudyofkinetic
turbidimetriclimulustestforbacterialendotoxinsincisplatin
injection[J].ChinPharmacolBull(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
19(4):435—437.
六昧地黄纳米颗粒的显微结构及丹皮酚的测定
马培艳1“,傅正义1,张金咏1,王玉成1,王为民1,张清杰1
(1.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jE武汉430070;
2.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应化系,湖北武汉430070)
六味地黄作为一种滋补肾阴的传统复方药物已
被使用了几千年,近年来,六味地黄因具有抗癌、提
高人体免疫作用口3而备受关注。虽然它的药效明显,
但由于煎煮时问长,味苦,同时较低的溶出率也抑制
了六味地黄中成药的发展。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领
域的迅速发展对中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受到矿物
中药的启示,徐辉碧教授发现药物的药效不仅取决
于药物组成,与药物制备时的状态也有关。当药物颗
粒达到纳米级别时,药物会呈现出常态时不具有的
新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据此提出了纳米中药的概
念。目前已有一些纳米药物和专利的报道[2~5],这些
研究都表明了纳米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矿物中药的药
效。本实验采用高速离心剪切粉碎机制备了纳米六
味地黄颗粒,对所得纳米颗粒进行了粒度分布测定
和红外光谱分析,并测定了指标成分丹皮酚,为研究
纳米粉碎对六味地黄化学成分的影响奠定基础。
1仪器与试剂
HSCS粉碎机(日本NARA机械制造有限公
司);111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
DEGASSER在线脱气机(美国);QuatPump,DAD
(美国);Analyst色谱数据工作站;ZetaPALS粒度
分析仪(美国Brookhaven公司);药材从湖北省中药
材公司购得,经湖北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中心鉴定。
丹皮酚对照品(质量分数99.92%)由中国药品生物
制品检定所提供;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纳米六味地黄的制备:药材清洗、干燥,均匀粉
碎后过80目筛,得六味地黄细粉。取该细粉适量投
入到HSCS粉碎机的投料罐中粉碎,即得。
2.2粒度和粒度分布:粉末用ZetaPALS粒度分析
仪进行粒度分析,见图1。六味地黄粉碎后的平均粒
径为161.9nm,并且曲线分布较窄,说明通过纳米
粉碎技术可以得到均匀分布的纳米六味地黄粉末。
2.3 红外光谱分析:将六味地黄纳米粉末用KBr
压片法进行红外光谱的测试,六味地黄细粉用同样
的方法测试。结果见图2。纳米粉碎前后六味地黄无
论峰的位置还是峰的形状都相差不大,说明纳米粉
碎后六味地黄主要成分的基团结构并没有发生
变化。
2.4丹皮酚的HPLC测定
2.4.1 色谱条件:色谱柱:C。8柱(150mm×4.6
mm,5肛m);流动相:乙腈一水(55:45);体积流量:
收稿日期:2005—04—15
蕹喜器界:雪耄皂答雾差考冬誉器凳炅:聱瑟:臀至:薪凳努高为纳米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T。l:(027,62581510作者简介 马培艳(1974一),女,河北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纳米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Tel:)
万方数据
·1336·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9期2005年9月
0.8mL/min;检测波长:
230nm;柱温:25℃。
2.4.2 对照品溶液的制
备:精确称量10mg丹皮
图1纳米六黄地黄的 度,测定时再稀释100倍。
粒度分布 2.4.3 供试品溶液的制
Fig·1Particlesizdiver一备:取0.4000g六味地黄
sionofnanoL‘uw。‘ 细粉(或纳米粉)置于50
D油uangPa。‘‘。1的 mL烧杯中,用55%甲醇
B
4咖3姗30002 500 2000】瑚1000 500 0.10003 5003咖2瑚2咖】500J咖瑚0
波数/cm-1
图2 六味地黄细粉(A)和纳米粉(B)的红外光谮图
Fig.2FTIRspectrumofLiuweiDihuangparticles(A)
andnanoLiuweiD huangparticles(B)
超声提取20min。滤过,残留物再次提取20rain。合
并上清液,水浴蒸干,用50mL甲醇溶解残渣,然后
用0.2btm滤膜滤过,即得。
2.4.4标准曲线的制备:精确称取10。mg丹皮酚
置于50mI。量瓶中,加入流动相溶解至刻度,分别
得到0.3325、0.400、0.6665、0.8000、1.333、
1.9995肛g/mL对照品溶液。每次取样20肛L,进行
峰面积的测定。以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
标,绘制标准曲线。所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一
163.80519+10004.21653X,r一0.99994,表明
丹皮酚在0.3~2.0肛g/mL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2.4.5稳定性试验:精密称取同一六味地黄细粉和
纳米粉供试品溶液,进样20弘L,分别于配制后0、4、
8、12、24h测定峰面积。结果表明六味地黄细粉和
纳米粉供试品溶液在24h内基本稳定,细粉中丹皮
酚峰面积的RSD为1.30%,纳米粉的RSD为
1.28%。
2.4.6精密度试验:精密量取同一六味地黄细粉和
纳米粉供试品溶液,进样20弘L,重复进样6次,测
定峰面积。结果细粉供试品溶液中丹皮酚峰面积的
RSD为1.32%,纳米粉供试品溶液的RSD为
1.35%。
2.4.7重现性试验:分别称取5份六味地黄细粉和
纳米粉,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峰面积。结果六味地
黄细粉中丹皮酚峰面积RSD为1.10%,纳米粉的
RSD为1.30%。
2.4.8回收率试验:采用加样回收法。精密称取六
味地黄细粉和纳米粉约0.4000g(含丹皮酚分别约
19、23弘g),分别加入丹皮酚对照品23.3弘g,制备供
试品溶液,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六味地黄细粉和
纳米粉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RSD为
0.14%)、101.7%(RSD为1.99%,咒一6)。
2.4.9丹皮酚的测定:分别吸取丹皮酚对照品溶液
和六味地黄细粉、纳米粉供试品溶液各20弘L,进
样,测定峰面积,计算丹皮酚的质量分数。色谱图见
图3,结果见表1。
A
B
} _|
i|! ^
J㈠ /m、~·,~一L一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I C
jl}h。量~孟l~、.一⋯人一..一一.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t|rain
*一丹皮酚
*一paeonol
图3丹皮酚对照品(A)、六味地黄纳米粒
(B)和细粉(C)的HPLC图
Fig.3HPLCchromatogramsfpaeonolreference
substance(A),nanoLiuweiD huang
particles(B),andparticles(C)
表1 六昧地黄细粉和纳米粉中丹皮酚测定结果(n一3)
Table1 PaeonolinLiuweiD huangparticles
andnanoparticles(n一3)
编号
丹皮酚/(rag·g-1)
细粉 纳米粉
结果纳米六味地黄中丹皮酚的质量分数为
0.058mg/g,明显高于六味地黄细粉的质量分数
0.047mg/g。说明了在相同的时间内,纳米六味地
黄有效成分溶出的量要多于六味地黄细粉。
2.5显微结构的比较:六味地黄细粉和纳米六味地
黄的光学显微照片见图4。当药物被粉碎到纳米级
V
、、V
≥j
、、V
万方数据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9期2005年9月·1337·
图4六味地黄细粉(A~D)和纳米颗粒(E)的显微特征
Fig.4MicroscopicharacteristicsofLiuweiD huangparticles(A—D一)andnanoparticlesr(E)
别时,植物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完全被破碎,有效成分 因此HSCS是提高有效成分提取率的新技术。
可以直接溶出,而六味地黄细粉细胞膜和细胞壁大 References:
部分仍是完整的,有效成分的溶出必须经过扩散和 E1]NieW,ZhangYX,RuXB,et“lEvaluation。f
mmuno-
渗透作用,因此溶出速率较慢。:掣茗nwgi。a。c黧芝』:∞=?:髦£篆≥∑≥荔
3 结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英文版),1998,18:287—289.
本实验中通过HSCS超细粉碎技术制备了纳米[2]YangXL,XieCX,XuHB,甜al·Preparationofnan
六味地黄颗粒,并采用IR进行有效成分的分析, [3]CXieoncchaxH,4篙i荽?x01。10H66879,‘。2。’nf.20。;兰篓。ion。f。。。。
HPLC进行丹皮酚的测定,结果红外光谱和高效液 Rea91。,[P].001133643.9,2001—11—07.
相色谱测试结果说明六味地黄纳米化后,有效成分 [4]XuHB,XieCX,YangXL,etal·Preparationofnano
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箸xtI-BP,]Xi.0R11G06,6L8ioz.6L,,2以00。0z-?鬻。Ⅲi。。。f。。。。叫。i。les
该纳米技术通过将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破碎以 Realgarp。。d。,。EJ].Ph。JChi。PLA(解放军药学学报),
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率,使得丹皮酚的提取率增加, 2002,18(3):129—134·
粉防己碱缓释片体外释放度试验
刘产明1,卢 宇2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院,江苏常州213003;2.常州市药品检验所,江苏常州213003)
粉防己碱(汉防已甲素,tetrandrine)是从防己
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tetr ndraS.Moore的干
燥根中提取的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具有抗心
律失常、抗高血压、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在心血管、
免疫系统及抗肿瘤等领域的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
前景[1’2|。近年来,为了研究粉防己碱降压、逆转血管
重构作用,笔者根据粉防己碱的性质、治疗目的、给
药途径和患者重要的生理病理因素,研制了粉防已
碱缓释片。本实验对粉防己碱缓释片进行了体外释
放度研究。
1仪器与试药
ZRs一4型智能溶出试验仪(天津大学无线电
厂),7520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UV一
3200分光光度计(日立)。粉防己碱缓释片(自制),
粉防己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方法与结果
2.1紫外吸收图谱的比较
2.1.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样品10片,研细,精
称适量药粉(相当于1片质量),置1000mL量瓶
中,加0.1mol/L盐酸适量,超声15min,加0.1
mol/L盐酸至刻度,摇匀,用滤膜滤过。精吸续滤液
2.5mL,置10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至刻
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I。
取样品10片,研细,精称适量药粉(相当于1片
质量),置1000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80
mL,超声15min,加0.2mol/L磷酸钠溶液30mL,
加磷酸盐缓冲液至刻度,摇匀,用滤膜滤过。精吸续
滤液2.5mL,置10mL量瓶中,加磷酸盐缓冲液至
收稿日期:2004—1卜01
作者简介:刘产明(1961一),男,江苏省常州市人,副教授,副主任药师,从事中药制剂研究和临床药学研究。Tel:(0519)8133125
万方数据
六味地黄纳米颗粒的显微结构及丹皮酚的测定
作者: 马培艳, 傅正义, 张金咏, 王玉成, 王为民, 张清杰
作者单位: 马培艳(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武汉理工大学理
学院,应化系,湖北,武汉,430070), 傅正义,张金咏,王玉成,王为民,张清杰(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5,36(9)
被引用次数: 1次

参考文献(5条)
1.Nie W;Zhang Y X;Ru X B Evaluation of immunomodulating activity of the Liuwei Dihuang Decoction
during the Step Wise Fractionation 1998
2.Yang X L;Xie C X;Xu H B Preparation of nano Concha Haliotidis 2001
3.Xie C X;Yang X L;Xu H B Preparation of nano Reagler 2001
4.Xu H B;Xie C X;Yang X L Preparation of nano magnet 2000
5.Wang X B;Xi R G;Li Z L Preparation of nanoparticles Realgar powders[期刊论文]-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2(0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陈国华.孟祥凤.沈守祥.潘光辉.吴建文.卢映 益寿饮颗粒对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模型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期
刊论文]-山东中医杂志2006,25(4)
2. 张丽杰.姚丽娜 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颗粒中马钱苷的含量[期刊论文]-黑龙江医药2008,21(4)
3. 文红梅.过科家.杏文龙.卞慧敏.WEN Hong-mei.GUO Ke-jia.XING Wen-long.BIAN Hui-min 六味地黄方在大鼠及
家兔体内的吸收入血成分的研究[期刊论文]-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2)
4. 肖子曾.戴冰.黄开颜 六味地黄汤颗粒剂配方与汤药煎剂药理作用的对比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4,11(1)
5. 郭忠奎.胡嵘.张辉 HPLC测定六味地黄颗粒中马钱苷的含量[期刊论文]-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4)
6. 赵鑫.全哲明 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期刊论文]-黑龙江医药2009,22(6)
7. 赵静 基于甘草酸和iPA单抗的免疫检测技术及基因工程抗体研究[学位论文]2007
8. 臧力铭 人参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物理化学特性和佐剂作用研究[学位论文]2005
9. 肖林林.李丹.吴坚 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颗粒中丹皮酚的含量[期刊论文]-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27(6)
10. 曾常青.曾宇.黄应起.陶曙红.赵越 经光合细菌作用的六味地黄汤成分变化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
学杂志2007,13(8)

引证文献(1条)
1.姚丽萍.梅兴国.何永志 六味地黄方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医学研究杂志 2009(7)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50902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