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常 ,肝功能化验各项指标正常 , A /G比值接近正常 ) 21例 ;显
效 (腹水消失 ,饮食精神好转 ,肝功能化验部分项目轻度异常 ,
A /G比值接近正常 ) 10例 ;无效 1例 , Hbs Ag转阴者 4例。
王学平 [1]分别用膨胀 1, 2号方治疗肝硬化腹水 65例。 1
号方含黄芪、女贞子、黄精、枸杞子、潞党参各 15 g ,白术、茯
苓、赤芍、桃仁、柴胡、白芍各 10 g ,山药、丹参各 20 g ,土鳖虫
12 g ,蟾蜍、甘草各 5 g。黄疸明显加茵陈、栀子 ;腹胀、腹痛甚
加蒲公英、大腹皮、木香、元胡 ;胁痛甚加楝子、元胡 ;伴胸水、
咳嗽气急加葶苈子、白芥子 ;有出血加三七末 ( 3 g冲 )、黑栀
子、血余炭 ;肝昏迷且 HbsAg阳性者加虎杖、肉桂 ; Hbs Ag
阳性者加虎杖、蒲公英、地丁。 2号方含防己 20 g ,椒目 5 g ,
葶苈子、猪苓各 10 g ,大黄 6 g,厚朴、茯苓各 12 g ,泽泻 15 g ,
蟋蟀 7只 (焙研末冲 ) ,某遂末 0. 5 g (冲 )。初诊之日起服 1号
方 ,连服 7日 ,然后换服 2号方至腹水基本消退 ,再用 2号方
巩固。用药 1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显效 44例 ,好转 15例 ,无
效 6例。总有效率为 90. 77% ,对显效患者随访 1年 ,其中 36
例病情稳定。
3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观察
彭朝权等采用自拟方与西药相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 66
例 ,与单纯运用西药治疗 62例相对照 ,结果: 两组分别显效
44, 8例 ; 好转 20, 27例 ; 无效 2, 27例 ;总有效率 97% ,
56. 4% ;平均治疗 38, 62 d,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 <
0. 01)。自拟方为丹参、黄芪、三棱、莪术、三七、水红花、黄柏、
赤芍、木香、枳壳等。 鼻衄加白头翁、白茅根 ;腹泻加黄连、厚
朴 ;腹胀加鸡内金、草果 ;头晕目眩 ,心烦失眠加山萸肉、女贞
子。 胡义扬 [2 ]等采用扶正化瘀方 (本方含虫草菌丝、桃红、丹
参 ,制成胶囊 ,每料含量相当于生药 1. 6 g )每次 5粒 ,每日 3
次 ;每日配用维生素 C 600 mg、复合维生素 B6片 ,并对症治
疗 23例 ,对照组 20例单用西药 ,治疗 3个月 ,结果表明: 本
组血清白蛋白含量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 0.
05) , r球蛋白有所下降 ,与对照组比例有显著差异 , T含量有
回升趋势 , T3rT含量下降 , T3 / Rt3比例回升 ,治疗前后比较
有显著差异 (P < 0. 05) ,本组尿 17-KS上升 ,对照组下降 ,两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提示本方对本病患者部分
激素紊乱有调节作用。
4 结语
在我国 ,以病毒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最为常见 ,经观察 ,中
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 ,因此早期发现 ,尽早治疗 ,对预
防肝硬化腹水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治
疗 ,在疗效判断上缺乏统一标准 ,且一些药物作用模糊 ,故有
待进一步。通过以上资料显示出中药在肝硬化腹水治疗中具
有广阔的前景 ,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References:
[ 1] Wang X P. Clinical observ at ion of Pengzhang No. 1, 2 used
in t reat ing 65 cases of asci tes d ue to liv er cirrh osi s [ J].
Henan Tradi t Ch in Med (河南中医 ) , 1991, 11( 6): 27.
[2 ] Hu Y Y. M odulation of Fuzh eng Huayu Decoction to end-
ocrine disorder of pat ients wi th liver cir rh osi s [ J ]. China J
Tradi t Chin Med Pharm (中国医药学报 ) , 1992, 7( 5): 27.
应注意木通类中药的鉴别与使用
施新吉 1 ,李水福2
( 1. 浙江省缙云县药品监督检验所 ,浙江 缙云 321400; 2. 浙江省丽水市药品检验所 ,浙江 丽水 323000)
众所周知 ,近来国内外关于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的研讨
及采取的措施极其激烈。 特别是关木通 ,其含有的马兜铃酸
虽具有抗感染和增加吞噬细胞活性作用 ,但其对肾脏有较强
的毒性 ,可以损害肾小管功能 ,导致肾功能衰竭。龙胆泻肝丸
(组方中有关木通 )引起的不良反应已引起药监部门、医院医
师及患者的广泛重视。 2003年 2月 28日 ,国家药品监督管
理局在《关于加强对龙胆泻肝丸监督管理的通知》指出: 在对
此药依法进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基础上 ,决定自 2003年
3月 1日起对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严格按处方药管理 ,在
零售药店购买必须凭医师处方 ,患者就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
适应症服用 ;又于 2003年 4月 1日出台了《关于取消关木通
药用标准的通知》 ,将处方中的关木通替换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药典》 (简称药典 ) 2000年版 2002年增补本中收载的木通
(木通科 )。
笔者根据药典等有关药品标准规定 [1 ]、药籍文献和最近
几年的专业杂志等资料 ,再结合药品市场现状和笔者实际工
作经验对木通类中药的鉴别与使用进行综述。
1 药源追索
木通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 ,为龙胆泻肝丸中的臣药。 历
代所用木通为木通科木通 ,包括木通、三叶木通及其变种白
木通 ,并非马兜铃科关木通。但是在 20世纪 30年代 ,东北出
产的关木通首次进入关内 ,并逐渐占领了市场 ,到了 20世纪
80年代已被全国广泛应用 ,于是白木通退出市场 ,难以寻
觅。几百年来 ,龙胆泻肝丸使用木通科木通 ,就很少出现不良
反应 ,由于误用关木通 ,所以会出现以上问题。
其实 ,木通类有三大类中药 ,由于来源不同 ,其所含化学
成分各异 ,功能及毒性也有所不同 ,需认真鉴别。目前使用最
广的是关木通 ,其次是川木通。 而具悠久使用历史的木通科
· 附 28·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 l Drugs 第 34卷第 10期 2003年 10月
收稿日期: 2003-05-23
植物木通却仅在部分地区作木通作用。
1. 1 木通: 为木通科植物木通 Akebia quinata ( Thunb. )
Decne.、三叶木通 A . trifoliata ( Thunb. ) Koidz.或白木通
A . trifoliata ( Thunb. ) Koidz. va r. australis ( Diels) Rehd.
的藤茎。此三者均为落叶木质缠绕藤本 ,长 3~ 15 m。木通主
产于华东地区 ,掌状复叶 ,小叶片 5,倒卵形或椭圆形 ,长 3~
6 cm;三叶木通主产于浙江等地 ,三出复叶 ,小叶卵圆形或长
卵形 ,长宽变化很大 ,边缘浅裂呈波状 ,白木通主产于四川等
地 ,三叶木通的变种形态 ,但小叶全缘 ,质地较厚。
1. 2 川木通: 为毛茛科植物铁线莲属小木通 Clematis
armandii F ranch. 或绣球藤 C . montana Buch. - Ham.的藤
茎 [1] ,均为木质藤本 ,长 6~ 8 m,茎圆柱形 ,有纵条纹 ,小枝
有棱和短绒毛。叶对生 ,均为三复叶。绣球藤主产于四川、西
藏、云南 、贵州、台湾等地 ,叶片卵形、宽卵形或椭圆形 ,长
2~ 7 cm,宽 1~ 5 cm,先端急尖或渐尖 ,三浅裂 ,边缘有锯
齿 ;小木通主产于陕西、甘肃、福建等地 ,叶皮革质 ,卵状披针
形、卵形或披针形 ,长 4~ 16 cm,宽 2~ 8 cm,先端渐尖 ,基部
圆形或浅心形 ,全缘。
1. 3 关木通: 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 Aristolochia man -
shuriensis Kom.的藤茎 ,又名东北木通。 东北马兜铃主产于
东北、陕西、甘肃、山西等地 ,木质藤本 ,茎具灰色栓皮 ,有纵
皱纹。 叶互生 ,叶片圆心脏形 ,长 10~ 20 cm,宽 15~ 23 cm,
基部心形 ,全缘或微波状。
2 真伪鉴别
2. 1 性状鉴别: 三者的历史、化学成分、性味及功能和性状
区别见表 1。
表 1 3种木通的区别
Table 1 Distinction of A. manshuriensis , Caulis Clematidis Aruandii and Caul is Akebiae
历史 化学成分 性味及功效 性状区别直径 表面颜色 表面特征 体质 横断面 气味
关木通 历代本草未收
载 , 1907 年
后地方可用
收 录。 1963
年版《中华人
民共和国药
典》以关木通
名收载
含马兜铃酸 A,
D, B, IV 及
青木香酸 ,齐
墩果酸 ,常青
藤苷元、马兜
铃苷、木兰碱
和 β-谷甾醇
味苦 ,性寒 ,有清
心火、利不便、
通经下乳的功
能。 用于口舌
生疮、热淋涩
痛 ,心烦尿赤 ,
水肿 ,经闭、乳
少、风湿痹痛。
服过量煎剂导
致急性肾功能
衰竭并有的致
死
1~ 6 cm 灰黄色或
棕黄色
有浅纵沟及
棕褐色残
余粗皮的
斑 点 , 节
部 稍 膨
大 , 有 1
枝痕
体轻、质
硬、不
易 折
断
黄色或淡黄色 ,皮
部薄 ,木部宽广 ,
导管多数呈针孔
状 ,或多层同心
环状排列 ,与类
白色射线相间如
蛛网状 ,髓部小 ,
狭条状
气微、味苦 ,摩
察残余粗皮 ,
有樟脑样臭
川木通 始见于《植物名
实图考》
皂苷、植 物甾
醇、内酯、香
豆精类及糖
类
味淡、苦 ,性寒 ,
有清热利尿、
通经下乳的功
能。用于水肿、
淋病、小便不
通 ,关节痹痛、
经闭乳少
2~ 3. 5 cm黄棕色或
黄褐色
有纵向凹沟
及 棱线 ,
节处多膨
大 , 有叶
痕及侧枝
痕 ; 残存
皮部易撕
裂
同上 边缘似波浪状不整
齐 ,淡黄色初生
射线木部 (浅黄
棕色或浅黄色 )
分成若干大小相
间放射状排列的
木质束 ,束内布
满导管小孔 ,中
心有小髓
无臭 ,味淡
木 通 始载于《神农本
草经 》 ,自南
唐、金元、明
以来均用此
种 , 现 已 不
用 ,而日本仍
用此种
多种皂苷、木通
皂苷为主
有清热利尿、通
经活络、镇痛、
排脓、通乳的
功能。 用于泌
尿通感染、小
便不利、风湿
关节痛、月经
不调、红崩白
带、乳汁不下
等
2 cm以下 暗褐色至
灰褐色
皮部易
与木部
剥 离 ,
木部灰
白色或
黄白色
有纵横切裂
纹 , 突起
皮孔及剥
裂 状 栓
皮 , 时有
芽痕
同上 不平 ,纤维状 ,有黄
白与灰白相间呈
放射状排列的纹
理 ,中央髓部圆
形而大
气清香 ,味苦
2. 2 显微鉴别
2. 2. 1 关木通的横切面显微特征 [2]:有残留木栓层 ;中柱鞘
部位有微木化的纤维群 ,继续环列 ;初生韧皮部扁压的筛管
与韧皮薄壁细胞相同呈层排列 ,次生韧皮部类圆形 ,排列紧
密 ;形成层环明显 ;木质部宽广 ,约占横切面的 3 /5~ 4 /5,大
型导管与小型导管相间形成明显的轮层 ,髓部常压缩成条
状 ,薄壁细胞和射线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关木通粉末显微主
要特征: 导管碎片较多 ,巨大导管直径可至 370μm,具缘纹
孔居多 ;木纤维主要为纤维管胞 ,多成束 ,个体呈长梭状 ,直
径 10~ 20μm,壁有明显的具缘纹孔 ,纹孔口斜裂缝状或相
交成十字形 ;分隔纤维直径 21~ 42μm,斜纹孔明显 ;石细胞
少见 ,壁较厚 ;管胞较少 ,棱形 ,端壁常斜尖 ,直径在 40μm,
具缘纹孔疏列 ,草酸钙簇晶直径 15~ 50μm。
2. 2. 2 川木通的横切面显微特征 [2 ]: 弧形纤维束包围于中
柱以外 ,韧皮部有纤维束 1~ 2层 ,纤维均木化 ,部分筛管群
颓废压扁 ;束间形成层不明显 ,束内形成层明显 ;木质部被初
生髓射线分隔成众多木质部束 ,一大一小相间排列 ,木质部
束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组成 ,细胞壁全部木
化 ,大型导管常围绕中心呈同心环状排列 ;初生髓射线 25~
26条 ,宽 6~ 8列细胞 ,壁薄 ,常有小纹孔 ,木化 ;髓部薄壁细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第 34卷第 10期 2003年 10月 · 附 29·
胞类圆形 ,壁具小纹孔 ,微木化。 川木通粉末显微主要特征:
导管主为网纹 ,直径 36~ 152μm ,并有具缘纹孔导管 ,直径
28~ 49μm,木纤维壁厚、木化 ,壁孔有单纹孔、十字形纹孔及
密集网状纹孔 ,少数木纤维有中隔 ;韧皮纤维长棱形 ,胸腔狭
小 ,少数较大且具中隔或单纹孔 ,石细胞壁厚木化 ,胞腔狭
小 ,管胞为具缘纹孔 ,直径 17. 5~ 25μm,壁多木化。
2. 3 理化鉴别
2. 3. 1 关木通 :详见药典 [1]。
2. 3. 2 川木通 :详见药典 [1]。
2. 4 其他品种
木通类还有同科不同属植物鹰瓜枫 Hoboellia coriacea
Diels.。 川木通类除川木通项下收载的小木通和绣球藤两种
外 ,还有同科植物女萎 C . apiifolia DC.、钝齿铁线莲 C . ob-
tusidentala ( Rehd. et Wils. ) Hj. Eicholer.、小蓑衣藤 C .
gouriana Roxb. ex DC. 和粗齿铁线莲 C . argentilucida
( Lé v l. e t Vant. ) W . T. Wang等 20余种。关木通还有同科
属植物木香马兜铃 Aristolochia moupinensis Franch.。 其他
伪品还有防己科毛防己 Sinomenium acutum ( Th unb. ) Re-
hd. et Wils. va r. cinereum ( Diels) Rehd. e t W ils.、木兰科
异型南五味子 Kadsura heteroclita ( Roxb. ) Cr aib、木通科五
风藤 Holboellia latifolia Wall.和小花五风藤 H . parvif lora
( Hemsl. ) Gagn.等 20多种。
3 讨论
3. 1 建议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所有中药均不用关
木通 ,药品标准均不收载关木通 ,在调研清楚的情况下可用
木通科的木通代替。
3. 2 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除关木通以外 ,还有广防己、细
辛、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等 ,含有这类药物的中成药还有
冠心苏合丸、排石冲剂、耳聋丸等。这些中成药的使用均需引
起高度的重视 ;同样 ,也涉及到这些药材和饮片能否药用均
须高度重视。
3. 3 中药名称问题也应举一反三 ,根据药材性状命名的规
则尽可能减少 ,如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 川木
通为毛茛科植物铁线莲属绣球藤或小木通的藤茎 ,与木通科
的木通没有任何关系。 真正木通科的木通却不用 ,反而用毫
不相干并且有毒的关木通。 建议尽可能规范中药的命名。
3. 4 建议药品标准及有关药籍尽快收集木通科植物木通、
三叶木通和白木通 3种原植物的干燥藤茎作木通 ,并参考有
关资料 [2 ]将性状项主要鉴别特征、显微鉴别的横切面和粉末
显微特征 ,理化鉴别中的 TLC法、 UV法和 HPLC法等现代
仪器、高科技方法及其他质量控制方法收录 ,并注意收录的
内容及项目应与关木通和川木通形式相同并有鉴别意义。
References:
[1 ] Ch P (中国药典 ) [M ]. 2000 ed. Vol I.
[2 ] Ins ti tu te of Medicinal Plan t Develpoment , CAM S. Chinese
Mater ia Medica (中药志 ) [M ] . Beijing: People s Medical
Publi shing House, 1994.
新癀片的临床应用
郭 芳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193)
由厦门中药厂生产的“鼎炉”牌新癀片具有清热解毒、消
炎止痛、散瘀消肿的功效 ,经临床长期应用对多种疾病均有
显著疗效。 安全可靠 ,物美价廉 ,值得推广 ,现就其在各科的
应用分述如下。
1 内科
陈振东等用新癀片治疗胸腹部肿瘤术后疼痛 144例 ,并
予西药镇痛药治疗 100例作对比观察 ,结果表明: 新癀片对
胸部、腹腔术后轻度疼痛的止痛作用明显优于阿司匹林 ;对
中度疼痛 ,新癀片和可待因的总有效率相近 ;对重度疼痛 ,新
癀片的效果虽不如美施康定 ,也有部分患者有效。 尤其值得
指出的是 ,新癀片因不良反应被迫停药的比例明显低于西药
止痛药 ,这对需要长期用药维持无痛的癌症患者十分重要。
此外 ,买合木提。 艾再孜等用口服新癀片 4片 ,每天 3次 ,配
服连翘败毒丸每次 1袋 ,每天 3次 ,同时外敷新癀片治疗带
状疱疹 153例 ,结果表明 ,新癀片内服、外用药效直达病灶 ,
疗程短而可靠 ,实用方便且无不良反应 ,对带状疱疹的治疗
有一定效果。秦友平等 [1 ]采用新癀片治疗多种原因导致的粒
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 46例 ,发现新癀片退热效果良好 ,而且
不影响白细胞的生成 ,还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为治疗粒细
胞减少伴发热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完全有效的退热药物。
2 喉科
新癀片对慢性咽炎、喉炎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在
临床研究中 ,吴禹等 [2]将 722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 3
组:新癀片组、新癀片加抗生素组、抗生素组。 新癀片组 256
例 (单纯性 144例 ,肥厚性 112例 ) ,新癀片加抗生素组 248
例 (单纯性 130例 ,肥厚性 118例 ) ,抗生素组 268例 (单纯性
143例 ,肥厚性 125例 ) ,新癀片组每次含服新癀片 2片 ,每
天 3次 ,共 7 d。新癀片加抗生素组口服新癀片同时加服氨苄
青霉素胶囊 ,每次 2粒 ,每天 3次 ,共 7 d。 抗生素组 ,只口服
氨苄青霉素胶囊 ,每次 2粒 ,每天 3次 ,共 7 d。均于治疗后第
· 附 30·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 l Drugs 第 34卷第 10期 2003年 10月
收稿日期: 200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