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黄连生长状况及生物碱含量的个体差异



全 文 :黄连生长状况及生物碱含量的个体差异
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学院 (南 京 1 2 0 03 ) 8
江 苏省 中国科学 院植物研究所
璞社班
张宇和
许翔鸿
周雪林
摘 要 报道 了黄 连 C o P t :。 hi肥 n s行 Fa r nc h.不 同单株生 长状况 (叶片数 、 花茎 数 、 根茎 重 、 须根
重 、 叶片重 、 花茎重 ) , 生物 碱 (药根碱 、 表小 聚碱 、 黄连碱 、 巴马 汀 、 小聚碱 ) 含量及 叶片性状 (裂片质
地 、 花斑 、 光泽 、 叶形 ) 的个体差 异 , 为选 育黄连 良种 提供 了一些依据 。
关键词 黄连 生长状 况 生物碱含量 叶片性状 个体差异
黄连 G 功 t i s c h i n e n s i s F r a n e h . 为毛莫科
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 有清热燥湿 、 泻火解毒
之功效 。 江苏 自 60 年代起开始黄连的引种工
作 ,现 已摸索 出一整套在江苏低海拔地 区栽
培黄连的技术与经验 , 〕 , 其产量与质量稳定 ,
达到了国家药典规定川 。
黄连虽然栽培 已久 ,但在选 育方面很少
注意 ,仍是一个混合群体 。笔者拟从黄连不同
单株生长状况 , 生物碱含量及叶片性状等方
面 ,说明黄连群体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 , 为
选育黄连 良种提供了一些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1
.
1 材料 : 新鲜黄连采 自江苏省植物研究所
黄连引种区 , 株龄从播种起以实际栽培年限计
算 。 生药黄连为这些新鲜黄连材料的烘干品 。
1
.
2 方法
1
.
2
.
1 生长状况测定 : 将分层随机抽样所得
新鲜黄连清除泥土 ,按根茎 、 须根 、 叶片 、 花茎
4 部位分开 , 计数叶片 、 花茎数 。 将各部位置
于 8 0 C 烘箱中烘 4 h 后 , 置于干燥器 中冷却 ,
分别称取干重 。 此烘干品亦用于生物碱含量
测定 。
生长状况指标 以 叶片数 、 花茎 数 、 根 茎
重 、 须根重 、 叶片重 、 花茎重计 。
1
.
2
.
2 生物碱含量测定 (薄层扫描法 ) : 参照
陆蕴茹等川的方法 。 所不同的是 : 层析板采用
硅胶 H S G 25 ; 薄层预制板 (山东烟台化工研究
所生产 ) ; 薄层扫 描条 件 入S 为 3 4 5 n m , 从 为
4 5 0 n m
,狭缝 1 0 m m 只 1 m m ; 标准品盐酸小
聚碱 、 盐酸 巴马汀 、 盐酸药根碱购 自卫生部药
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硫酸黄连碱 、 硫酸表小粟
碱由湖北武汉药检所提供 ; 因甲醇毒性较大 ,
换用 乙醇提取样品 ,配制标准品 。
2 结果与分析
2
.
1 叶片性状 : 黄连基生 叶 , 具 长柄 , 三全
裂 , 中央 裂片稍呈菱形 ; 侧生裂片斜卵形 , 比
中央裂片短 , 呈不等二深裂 , 裂片再作羽状深
裂川 。 但作者 田间观察 , 无论是在主产区的四
川石柱 、 湖北利川 , 还是 在引种 区 的江苏南
京 , 所有黄连不同单株除皆具如上特征外 ,还
有一定的区别 。 仅就叶片的差异 ,从大量的南
京 14 年生黄连 中 , 即可显然分 为 5 种类 型
(表 1 ) 。 而同一单株则具有 同一类型 的叶片 。
表 1 黄连叶片性状的个体蓬异
类型 裂片质地
薄 而疏细
花班 光泽 叶形
厚而 宽


明显
扩散状

较不明显
较明显
明显
明显
不 明显
宽而较 短
长而 窄
宽而短
长而窄
长宽相等
厚薄
ACBDE
2
.
2 生长状况 : 测定南 京生长 的 3 年生黄
连 、 1 4 年生黄连的生长状况 , 发现随机选择
的在同样条件下生长 的植株有明显差异 ,结
果见表 2 、 表 3 。
从表 2 、 表 3 可 以看出 ,不同单株生长状
A d d r e s s
:
P u S h e b a n
,
C e l l e g e o f C h i n e s e M a t e r i a M e d i e a
,
C h i n a P h a r m a e e u t i e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ji n g浪社班 男 , 1 9 8 6 年毕业 于吉林农业大学 药用植物专 业 , 获农学学 士学位 ; 1 9 8 9 年毕业于江苏省植物研究 所植物学专业经济植物引种驯化研究方向 , 获理学硕士学位 。 现任中国药科大学助理研究员 , 从事药用植物 资源的保护再生 、引种栽堵
和开发利用工作 , 先后在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 《中国中药杂志 》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 。
《中草药 》 1 9 9 9 年第 3 0 卷第 5 期 . 3 7 5 .
表 23 年生黄连 生长状况的个体差异
株号 总数 (片 ) 茎 数 (个 ) 根茎 须根 叶片 一 花茎 总计
1 41 21
.
3 1
.
6 5
.
3 1
.
9 5
.
7
1 2 0 2 0 2
.
63
.
9 1 0
.
3 01 6
.
8
3 3 9 1 0
.
3 6 0 5
.
2 0
,
3 4
.
6
4 3 6 1 0
.
8 0
.
7 4
.
1 0
.
5 :6 l
5 35 1 0
.
6 0
.
5 3
.
0 0
.
4 4
.
5
6 18 0 0
.
3 0
.
4 1
.
3 0 2
.
0
7 3 1 3 0
.
6 0
.
3 3
.
0 0
.
5 4
.
4
8 50 1 0
.
9 0
.
5 4
.
6 0
.
1 6
.
1
9 4 9 1 1
.
7 2
.
0 8
.
7 0
.
8 1 3
.
2
1 0 ] 0 1 1 2
.
0 1
.
4 8
.
3 0
.
1 1 1
.
8
平均数 5 0 1 1 . 1 1 . 2 5 . 2 0 . 4 7 . 9
极 差 8 4 3 2 . 3 3 . 6 9 . 0 1 . 5 1 4 . 8
( 1 8一 1 0 2 ) ( O~ 3 ) ( 0 . 3一 2 . 6 ) ( 0 . 3 ~ 3 . 9 ) ( 1 . 3一 1 0 . 3 ) ( 0一 1 . 5 ) ( 2 . 0一 1 6 . 8 )
样本标准差 2 8 . 5 1 0 . 8 8 0 . 7 4 1 . 1 2 2 . 95 0 . 4 6 4 . 7 3
变异系数 ( % ) 5 6 . 8 7 9 . 6 6 5 . 1 9 4 . 9 5 7 . 0 10 9 . 3 5 9 . 8
衰 3 14 年生黄连 生长状况的个体差 异
株 干重 ( g )

n口OQùdQ.…
总一43521株号 茎 须根
…ILO`q乙
叶片
10
.
0
9
.
5
1 0 3
花茎
J任1,dC一1勺J月ql
.…只勺JAS
根一260
月胜0一
勺n月件
1 5
.
7
9
.
2
1 0
.
5
1 1
.
1
1 0
.
2
1 0
.
3
8
.
6
l ~ 15
.
7 )
2 2 0
2 1
.
4
0
.
9
1
.
8
2
.
9
1
.
1
1
.
6
2
.
0
( 0
.
9 ~ 2
.
0
.
7 0
4 4
.
9
19 7
5 6
.
6
3 8
.
4
4 0
.
1
4 3
.
5
4 0
.
0
3 7
.
2
3 6
.
9
9 ) ( 1 9
.
7~ 5 6
.
6 )
10 50
2 8
.
3
一OCn自气1.2Ll匕内卜 一hnj.32
乃J八j
.2.3
卜37
总数 (片 )
7 6
13 4
1 0 7
1 2 3
1 2 0
3 3 5
1 4 7
1 4 0
1 6 7
1 0 5
1 4 5
2 5 9
( 7 6 ~ 3 3 5 )
7 1
.
2 2
4 9
.
0
茎数 (个 )
9
1 8
l 4
9
l 2
3 l
9
l 2
2 4
l 2
l 5
2 2
( 9 ~ 3 1 )
7
.
3 2
4 8
.
8
6
.
9
1 3
.
6
9
.
9
3 7
.
4
2 5
.
8
2 4
.
7
2 6
.
9
2 6 4
2 2 1
3 0
.
5
( 6
.
9 ~ 3 7
.
4 )
9 0 5
4 0
.
9
( 1
.
8 ~ 5
.
1 ) ( 7
样本标准差
变异系数 ( % )
2 l
况差异十分明显 。 如 3 年生黄连单株根茎最
轻者仅 0 . 3 9 ,而最重者达 2 . 6 9 ; 14 年生黄连
单株根茎最轻者 6 . 9 9 , 最重者达 37 · 4 9 , 是
最轻者的 5 倍 多 , 14 年生黄连单株叶总数从
76 片到 3 3 6 片不等 。 其它生长指标也有明显
的差异 。
2
.
3 生物碱含量 : 从叶片性状和生长状况的
差异可 以看出 ,黄连的个体差异很大 。 为了提
供更多 的依据 ,本试验还测定了上述 14 年生
黄连 8 个单株根茎中 5 种原小聚碱 型季按生
物碱含量 (株号与表 3 一一对应 )( 表 4 ) 。 5 种
生 物 碱 为 药 根碱 ( ja t r o r r h i z i n e ) 、 表 小 聚 碱
( e p ib e r b e r i n e )
、 黄 连碱 ( e o p t i s i n e ) 、 巴 马 汀
( p a l m a t i n e ) 和小璧碱 ( b e r b e r i n e ) , 分别缩写
为 j 、 e 、 c p 、 p 和 b , 5 种生物碱含量总和 以 艺表
不 。
黄连 生物碱含 t 与总 t 的个体差异
株号
l
3
4
5
6
7
8
l 0
平均数
极差
j ( % )
样本标准差
变异系数 (% )
0
.
8 7
1 3 2
0
.
8 2
0
.
9 9
0
.
7 7
1
.
1 0
0
.
7 7
0

8 3
0
.
9 3
0
.
5 5
( 0
.
7 7 ~ 1 3 2 ) ( 0
.
0
.
1 9
2 0
.
7
表 4
e (% )
0
.
9 1
0
.
5 7
0
.
4 2
0
.
5 5
0
,
4 7
0
.
5 9
0
.
4 3
0

4 9
0

5 5
0
.
4 9
4 2 ~ 0
-
0
.
1 6
28
,
4
e p ( % ) p ( % )
0
.
8 5 1
.
70
0
.
8 3 2
.
12
0
.
6 7 1
,
5 8
0
.
6 4 1
.
6 6
0
.
4 2 1
.
5 1
0
.
5 7 1
.
6 6
0
.
5 9 1
.
7 0
0
.
5 8 1
.
2 8
0
.
6 4 1
.
6 5
0
.
4 3 0
.
8 4
9 1 ) ( 0
.
4 2 ~ 0
,
8 5 ) ( 1
.
2 8 ~ 2
.
0
.
14 0 2 4
2 2
.
0 1 4
.
3
b (写 )
9
.
9 1
1 3
.
6 4
1 1
.
9 2
8
.
8 4
6
.
8 8
8 7 7
1 0
.
2 0
7
.
15
9
.
6 6
6
.
7 6
1 2 ) ( G
.
8 8 ~ 13
.
6 4买10 .
0
.
2 9
23
.
7
艺( 写 ) 生物碱总量 ( g )
14
.
2 4 3 8 2
18
.
4 8 1
.
2 8
1 5
.
4 1 2
.
5 0
1 2
.
6 8 1
.
2 6
10
.
0 5 3 7 6
1 2
.
6 9 3 2 7
1 3
.
7 8 3
.
4 0
1 0
.
3 3 2
.
7 3
1 3
.
4 6 2
.
7 5
8
.
4 3 2
.
5 6
0 5 ~ 1 8
.
4 8 ) ( 1 2 6 ~ 3
.
8 2 )
2
.
7 3 1
.
0 2
2 0
.
3 3 7
`
l
从表 4 可 以看 出 , 不 同单株根茎 中生物

3 7 6
-
碱含量差异也十分明显 。 小粟碱含量最低仅
6
.
8 8%
, 最高达 13 . 6 4% , 相 差近 1 倍 , 但 这
种差异较根茎干重的差异为小 。 比较表 3 与
表 4 的数据 ,发现根茎最重的单株达 37 · 4 9 ,
而 其生 物碱含量总和最低 , 仅 1 0 . 0 5% ; 根茎
最轻者仅 6 . 9 9 , 而生物碱含量总和最高 , 达
1 8
.
4 8%
。 计算根茎干重与生物碱含量总和的
相关系数为一 0 . 73 9 ,呈负相关 。 曾庆梅川报
道小聚碱 的含量有小株不如大株的趋势 , 同
是 10 月份采得的根茎 ,一级品含 10 . 1% , 二
级品含 9 . 9% ,三级 品含 9 . 0 % 。 所报道的大
株 、 小株为大的单株 、 小的单 株 , 即商品黄连
中不同等级的精连 。 本试验还计算 了根茎干
重与生物碱总量的相关 系数为 0 . 7 8 8 , 呈正
相关 。故如果进行选种 , 不能因小株生物碱含
量高就选择小的单株 ,从经济效益上讲 ,仍是
大 的单株生物碱总量高 ,收益高 。
3 讨论
通过对江苏引种生长状况 的测定 、 生物
碱含量 的分析和 叶片性状的观察 , 发现单 株
之间差异极为明显 ,说 明从选种来提高现有
主产区 、 引种区栽培黄连的产量和质量 ,有着
很大的潜力 ,这也是在黄连主产区及 引种 区
比较容易提 高单位面积产量 , 增加经济效益
的措施之一 。
曾有 过黄连无性繁殖困 、 组织 培养川和
无土栽培川研究的报道 , 如能结合这些方法 ,
运用有关技术 ,是很有可能培育出高产优质
的黄连品种 。 目前 , 当务之急首先是选种 ,特
别是优 良单株的选择 , 这一工作应从选择标
准和早期鉴定技术方 面做好准备 , 如重视对
生物碱含量等数量性状的研究川 。
参 考 文 献
l 周雪林 , 等 . 中国中药杂志 , 1 9 9 3 , 1 8 ( 8 ) : 4 6 9
2 淮社班 , 等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19 95 , (2 ) : 24
3 陆蕴茹 , 等 . 药物分析杂志 , 19 8 5 , 5 ( 5) : 2 9 0
4 成都中医 学院主编 . 中药鉴定学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 , 1 9 80 : 6 9
5 曾庆梅编著 . 黄连的人工栽培 . 武汉 : 湖北科 学技术出
版社 , 1 9 8 3 : 7 3
6 刘赞先 ,等 . 中药通报 , 19 8 5 , 1 0( 5) : 8
7 T 葆祖 ,等 . 中草药 , 1 9 8 4 , 1 5 ( 1 2 ) : 2 8
8 张 丽萍 ,等 . 中草药 , 1 9 9 5 , 2 6 ( 7 ) : 3 8 7
9 罗译伟 . 生物数学学 报 , 1 9 8 8 , 3 ( l ) : 9 0
( 1 9 9 8

0 6

2 9 收稿 )
椒目的生药研究
辽 宁省中医研究 院 (沈 阳 1 1 0 0 3 1)
沈阳飞龙保健 品有限公司
辽宁省药 品检验所
王月敏 `
郝延军 赵余庆
王怡君
摘 要 对 芸香 科植物 花椒 Z a n t人。拟 l u ,、 占u n g 尸 a n u m M a x im . 和 香椒 子 Z · s c h i n ifo li u m S i e b · e t
Z uc
o
. 的种子进 行 了生药研究 。 结 果表明二者在植物形态 、 性状 、 显微 和理化特性方 面有 明显 区别 ,
为椒 目药材合理 应用提供鉴别依据 。
关键词 花椒 目 青椒 目 药材性状 组织 构造 鉴定
椒 目为 芸香 科 植物 花 椒 Z a nt h o xy lu m
bu ng
e a n u m M ax im
· 的干燥成熟种子 。 为花
椒人药后弃去的部位 。 该药味苦 、 辛 , 性寒 ,有
毒 , 具有行水消肿的作用川 。 在古代椒 目用于
水肿胀满 ,痰饮喘逆等症图 。 其 同属植物香椒
子 2 . : c h i n l’fO l i u m S i e b . e t Z u e e . 的种子也
做椒 目使用川 。 笔者将这两种椒 目分别称花
椒 目和青椒 目 。 虽然椒 目具有较好的药用价
值 ,但迄今为止 ,对椒 目的研究还很少 。 我们
对两种椒 目的形态 、 组织 、 薄层 , 进行了研究 ,
A dd r e s s
:
W a n g Y u e m i n
,
L i a o n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n e s e M e d i e in e
,
S h e n y a n g
《中草药 》 1 9 9 9 年第 3。 卷第 5 期 3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