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pplication of superfine powder technology in TCM

超细粉体技术在中药行业中的应用



全 文 :·综述·
超细粉体技术在中药行业中的应用
罗付生1,韩爱军1,杨 毅1, 李凤生1, 庄宏波1, 郑梁元2
a
( 1.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省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94; 2. 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 广东 珠海 519020)
摘 要 对超细粉体技术作了简要的概述, 对在我国中药行业中引入超细粉体技术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并介绍
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今后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关键词: 中药;超细粉体;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 B384; R282. 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10 0941 02
Application of superfine powder technology in TCM
LUO Fu-sheng 1, HAN Ai-jun1, YANG Yi1, LI Feng-sheng 1, ZHUANG Hong-bo 2, ZHENG L iang-yuan2
  ( 1. Jiang su Super fine Pow der Center o f Engineer ing & Technolog y , Nanjing Univer sity o f Sciences and T echnolog y ,
Nanjing Jiangsu 210094, China; 2. National E & T Cent er of T r 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dernization, Zhuhai Guang-
dong 519020, China)
Key words: tr 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TCM ) ; super fine pow der ; application
  中药是以生药或中药提取物制成相应的剂型供给临床
需要。传统中药基本以生药入药, 生药的主要有效成分通常
分布于细胞内与细胞间质, 且以细胞内为主, 若细胞破壁, 则
有利于生药有效成分在体液中的溶出; 同时由于细胞破壁,
药材细粉粒度很小,均在微米级, 大大提高药材细粉的比表
面积, 促进有效成分的扩散和吸收, 尤其对被动转移的药物
(多数药物为被动转移)以及难溶性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由于
药物吸收状态的改善, 减少有些药物的剂量仍可保持生物等
效, 这对于贵重药物和资源匮乏的药物品种具有特殊意义。
根据这些理论, 在中药业中引入超细粉体工程是中药发展的
必然。
1 超细粉体工程
超细粉体技术是从 20 世纪 70 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 并
成为各国研究重点的一门新技术。对超细粉体至今尚无严格
的统一定义。目前国外对粒径小于 3 Lm 的粉体称为超细粉
体[ 1] , 超细粉体通常又分为微米级、亚微米级及纳米级粉体。
通常粒径大于 1 Lm 的粉体称为微米材料, 粒径小于 1 Lm 大
于 0. 1 Lm 的粉体称为亚微米材料, 粒径处于 0. 001~0. 1
Lm(即 1~100 nm)粉体称为纳米材料。超细粉体技术是指
制备与使用超细粉体及其相关的技术。其研究内容包括超细
粉体的制备、分级、分离、干燥、表面改性、粒子复合、粒度测
量、制造及储运过程中的安全技术等。
超细粉末的优良特性使之作为一种新材料在航天、电
子、冶金、化工、生物工程、食品、医药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
用前景。技术涉及到物理、化学、化工、机械力化学,胶体等多
种学科, 其综合性强, 涉及面宽, 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新领
域[2]。
2 中药业中引入超细粉体技术意义重大
在中药中应用超细粉体技术是中药现代化的要求。中药
汤剂的历史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延伸了几千年, 中药汤
剂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于煎煮, 水溶性
成分基本可以得到, 但脂溶性成分溶出很少, 热敏成分容易
被破坏, 这不但造成药材的大量浪费, 同时导致药材活性成
分的药效发挥不够完全以及给患者使用有诸多不便。随着中
药提取分离技术的发展,中药从传统汤剂发展到今天以中药
提取物为主。中药提取物的使用,在减少制剂的生药量、有效
使用药材、对中药活性成分研究方面有划时代的意义, 现代
剂型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提取物剂型也有其致命的
缺陷,中药与中医是一脉相承, 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提
取物的使用难以体现中医特色, 尤其在中药复方研究上, 中
药强调药物协同和全成分入药,这是中药复方发挥药效的前
提和关键。在中药业中引入超微粉碎技术,一方面可使药材
细胞破壁(图 1) , 另一方面又可大量地节约药材, 较为充分
地发挥药效,使全成分入药成为可能。这与国际上回归自然
的用药趋势及“科学草药”理论有很好的共识。推广、完善超
微粉碎技术可以大大促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3 中药业中超细粉体技术介绍
可以入药的中药材生药品种众多, 从植物根、茎、花、果、
·941·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 l and Herbal D rugs 2001 年第 32 卷第 10期
a 收稿日期: 2001-02-23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发展基金项目资助,编号 BF97002;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编号: 98010211A作者简介:罗付生( 1972-) ,男,江西萍乡人, 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超细粉体的制备及复合技术。T el : ( 025) 4315696  
E-mail : luof s@ yeah. net
破壁前        破壁后
图 1 山茶花粉(放大 1 000 倍)
籽到动物角、皮、骨以及矿物盐、土、砂等等。其中大部分是干
性、具有一定脆性的物料,但也有不少属于韧性、柔性、粘性
及刚柔混合型的物料。面对五花八门的中药材,如何选择合
适的设备和工艺是十分关键的。中药材的超细粉碎从工艺流
程上可大致分为如下几个加工单元(图 2)。
预处理包括挑选出杂质、清洗、干燥等过程。破碎过程主
要针对大块、大片状的生药进行切片、斩段、锤碎等处理, 确
保处理后的物料径长小于 2 cm。粗粉碎及预应力处理可使
物料进行常规粉碎并使物料内部出现微裂纹,有利于下一步
超细粉碎工序的进行。粗粉碎后的物料要进行筛分,一般用
60~120 目的筛网即可, 料头重新粉碎直至通过筛网, 因为
超细粉碎设备对进料的细度都有较高的要求,过筛的目的是
确保超细粉碎工序的顺序进行。超细粉碎过程的关键是根据
生药的物理特性判断合适的粉碎力场从而选择最有效的超
细粉碎设备, 因为能进行超细粉碎的设备品种很多, 最常见
的有气流粉碎机、高速旋转式粉碎机、介质搅拌式碾磨机、辊
碾式粉碎机以及最近开发的液流式粉碎机和激波粉碎机等。
一般来说,粒度较大或中等的坚硬物料采用压碎、冲击
的方式,粉碎工具具有形状不同的结构; 粒度较小坚硬的物
料采用压碎、冲击、碾磨的方式, 粉碎工具的表面无齿牙, 是
光滑的; 粉状或泥状的物料采用剪切、压碎、碾磨的方式; 韧
性材料采用剪切或快速打击的方法;多成分的物料采用冲击
作用下的选择粉碎,也可将多种力场组合使用。
目前我国超细粉体工程正处在向中药业引进、推广的阶
段,其中已经得到较好解决的技术是: 1)针对各种物性不同
的生药, 纤维型、刚柔混合型、粘性和韧性生药的不同特性,
选择合适的手段,有效解决粗碎和超细粉碎问题。2)粉碎安
全技术, 因为对于植物根茎类生药, 粉料中有大量的植物纤
维、淀粉等易燃物, 在静电火花以及摩擦火星引发下容易发
生粉尘爆炸 ,一定要加以控制 ,以及对那些具有一定毒性的
药物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粉碎过程的污染和扩散。( 3)超细
粉碎后药材粉体的研究,药材微粉化后在制药作业中将带来
一些不利因素,如粉尘的飞扬, 粉体的团聚和流动性问题等,
这些都基本上得到有效解决。今后粉体工程在中药业中发展
的重点是药粉的复合和如何有效地使用粉体, 发挥药效。据
国外文献报道药物微粉通过粒子复合以后可以具有很好的
缓释效果[ 3, 4] ,粉体处理还可使一些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性增
强[5]。“粒子设计”是目前国际粉体界的热点, 通过粒子设计
可使粉体具有各种功能,从而可使药物粒子具有缓释、靶向
性、控释等诱人的功能。
4 结束语
中药超细粉体技术的引入将带来中药传统剂型的革新
和发展。以生药入药的传统剂型有汤剂、丸剂、丹剂、膏剂、散
剂等, 随着超细粉碎技术的应用,可以拓宽以生药入药的剂
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软膏剂、吸入剂、膜剂等, 也可促
进先进制剂技术(如固体分散技术、药物缓释技术等)在这些
“生药”剂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凤生 . 超细粉体技术[ M ]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0.
[ 2] 胡黎明,古宏晨,李春忠 . 化学工程的前沿——超细粉末制备
[ J] . 化工进展, 1996, ( 2) : 1-12.
[ 3]  Makio Naito, Akir a Kondo, Toyokazu Yokoyama. Applica-
t ions of comminut ion tech niques for the su rface modif icat ion
of pow der m ater ial s[ J] . ISIJ Intern at ional, 1993, 33( 9) : 915-
924.
[4] Koishi M , Ishiz aka T . A new method for cont rollin g release in
ph arm aceut ical [ J ] . Appl Biochem Biotech, 1984, ( 10) : 259-
263.
[ 5 ] 小石真纯 . 难溶性物质N 处理方法[ P] . 日本专利:平 2-
115030, 1990-04-27.
蜂毒素的研究新进展
李绍祥,李 琦,凌昌全
a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中医科, 上海 200433)
摘 要:  蜂毒素是一种昆虫抗菌肽, 具有抗菌、消炎、抗辐射、抗关节炎及对心血管方面等作用, 论述了近年来在
研究蜂毒素的结构、构效关系及抗肿瘤、抗病毒作用等诸方面的最新进展。
·942·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 l and Herbal D rugs 2001 年第 32 卷第 10期
a 收稿日期: 2000-11-04作者简介:李绍祥( 1968-) ,男,河北省邯郸人,现职称为医师。1992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获学士学位,从事临床 4年后于
1996年考取河北医大组胚专业研究生, 1999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考取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课题方向为肝癌防治。T el : ( 021) 25072108; 25070720  E-mail: s hxli@ 263. n 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