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PREPARATION macroporous resin solid dispersion preparation sustained release medication

试论中药剂型改进的思路



全 文 :试论中药剂型改进的思路
屠梅芳1, 施顺清2
a
( 1. 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温岭 317500;  2. 浙江中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摘 要:  讨论中药剂型改进的思路: 认为必须遵循中医理论, 努力提高疗效,引进新剂型, 并采用高新技术, 研制
新型辅料, 加强质量检测工作。
关键词: 中药;剂型; 辅料;质量检测
中图分类号: R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10 0956 03
Discussion on thought for improving dosage form of TCM
T U Mei-fang1, SHI Shun-qing 2
  ( 1. Wenl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 rovince, Wenling Zhejiang 317500, China ; 2. Zhejiang Co lleg e of
TCM , Hang zhou Zhejiang 310053, China)
Key words: tr 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TCM ) ; dosage form; adjuvant ; quality det erminat ion
  凡药物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都必须制成一定形式
的制剂, 也就是说将药物制成某一种剂型方能用于临床。选
择剂型的基本依据是: ¹ 满足医生临床用药的要求;º参照
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 适应生产、贮藏、运输、携带与应用
等方面的需要。药物剂型与制备工艺、生产流程、给药途径、
给药剂量、给药间隔、血药浓度、生物利用度,直至临床疗效
都有密切关系。只有剂型选用得正确、合理, 药物才能被机体
充分吸收、利用, 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这就说明药物本身的
药理效应固然重要, 然而剂型因素对药效的发挥也不可忽
视, 有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总而言之, 剂型决定着制剂的有
效性、安全性、适用性和精密性等。可以说,剂型是药物应用
于临床的桥梁。
“回归自然”的思潮正席卷全球, 天然药物倍受重视, 为
中药新药的开发研究带来机遇。1996- 1999年 4 年间申请生
产的中药新药共计 443 个, 包括 28 种剂型, 其中:胶囊剂 156
个 ( 35. 2% ) ,颗粒剂 76个 ( 17. 2% ) ,合剂 70 个( 15. 8% ) , 片
剂 49个( 11. 1% ) , 洗剂11个( 2. 5% ) ,丸剂 11个( 2. 5% ) ,注
射剂 9 个 ( 2% ) , 软膏剂 9 个 ( 2% ) , 贴膏剂 8 个 ( 1. 8% ) , 滴
丸剂 7 个( 1. 6% ) , 散剂 6 个( 1. 4% )等。中药传统剂型仅有
散剂、丸剂、茶剂和膏药 4 种, 其余均为现代普通剂型。较新
的剂型有凝胶剂、湿敷剂和灌肠剂[1] , 说明现代剂型取代传
统剂型是大势所趋。中药新药的研制开发可以通过多种途
径, 其中,将至今仍以汤剂或其它传统剂型应用的经典名方、
古方、经验方等进行剂型改进, 使之成为一种中药新药是一
条重要途径。
现就中药剂型改进问题提出几点思路,供大家讨论。
1 保持中医药特点
中药复方制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用药的基本形式, 也是中
医辩证论治、理法方药等理论的具体体现。中药复方制剂的
应用, 既不是药物作用在数量上的简单相加, 也不是毒副反
应相互间机械地抵销,而是通过药物合理配伍产生出整体综
合效应。例如:葛根汤由七味药组成, 其中任何一味在原剂量
单用时均无解热作用 ,然而葛根汤却具有良好的解热效应。
八珍汤是由四物汤(补血 )加四君子汤(补气 )组成, 在对急性
贫血状态动物的促红细胞增生实验中证明八珍汤比四物汤
作用更显著, 而四君子汤并无促红细胞增生作用。这就说明
四君子汤促进四物汤的补血作用也符合中医气血双补的治
则。在四逆汤中,尽管干姜、甘草无强心作用, 由于配伍关系,
附子与干姜、甘草起协同作用, 其强心作用增强、持久, 且毒
性下降 4. 1 倍。上述例子共同说明: 按中医药理论组建的一
批中药方剂具有独特功能。遵循和运用中医药理论, 在中药
剂型改进中对组方选药、设计剂型和制定工艺方面均具有重
要指导意义。
2 以提高疗效为中心
剂型改革应以提高疗效为中心, 改进后的剂型比原剂型
的疗效更好, 至少疗效不低于原剂型又增加其他方面的优
点。例如由六味药组成冠心苏合丸改制成仅二味药组成的苏
冰滴丸。经研究表明,溶出速率快( T 50为 168 s) ,服用剂量小
(为原剂量的二分之一) , 起效迅速,临床疗效好。由安宫牛黄
丸剂改成清开灵注射液, 用于流脑、重症肺炎等引起的高热、
抽风、昏迷或上感所致的持续高热, 奏效迅速, 已用于抢救重
症病人。
3 引进适用的新剂型
中药剂型改进的核心是将药物制成更适用、更有效、更
科学的剂型, 使原有药物发挥更好的疗效。建国以来,中药剂
型改进的成果丰富了中药剂型的类型,促进了中药制剂的发
·956·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 l and Herbal D rugs 2001 年第 32 卷第 10期
a 收稿日期: 2001-05-23作者简介:施顺清( 1932- ) ,男,浙江金华人,浙江中医学院药学教授,浙江维康药业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主要工作:中药药剂学教学、中药剂型改进与新药研究。
展。随着医药技术的进步, 应结合中药制剂的特色还需引用
一些新剂型。例如:中药的有效成分不少是挥发油或油脂,可
制成乳剂有多种优点,以薏仁米油为原料制成的康莱特乳剂
就是成功的范例。此外脂质体( lipo some)在癌症治疗中显示
明显的优越性 ,黄芪多糖脂质体可提高稳定性, 增加免疫活
性[ 2] , 也研制了冬虫夏草多糖脂质体[ 3]、银杏叶有效成分脂
质体等。骨架型制剂是指药物和一种或多种固体骨架材料通
过压制或融合技术制成片剂、小粒或其它形式的制剂。骨架
制剂主要用于控制药剂的释药速率,达到缓释、控释的目的。
还有微囊、微球、微孔膜包衣片、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脉冲式
和自调式释药系统, 经皮、口腔、眼、鼻与直肠给药新剂型、以
及植入型给药系统等, 都可结合中药制剂特点加以研究, 移
植应用, 以丰富中药剂型[4]。
4 采用高新制药技术
结合中药制剂生产特点, 逐步引进先进的技术、工艺、设
备与仪器, 使中药制剂的生产全过程均采用高新制药技术,
能提高中药制剂与新剂型的水平。如:采用超声粉碎、超低温
粉碎等现代超微细加工技术, 可将原生药从传统粉碎工艺得
到的中心粒径 150~200 目的粉末( 75 Lm 以下) , 提高到 5~
10 Lm,此时药材细胞的破壁率≥95% ,从而药材的有效成分
直接暴露出来,溶出和起效更加迅速、完全。半仿生提取法、
超声提取法、超临界 CO2 萃取法、旋流提取法、加压逆流提取
法、酶提取法等先后在中药提取中应用。一些新的分离纯化
技术: 絮凝沉淀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超滤法、高速离心法等
被采用。中药提取物绝大部分是膏状物和粘稠物料, 宜采用
流态化技术、喷射技术、惰性载体技术、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
燥法进行干燥。如采用喷雾通气冻干新技术,即利用冷空气
或氮气作介质 ,迅速流经冻结物使水升华, 喷雾冻干制得的
产品微粒小、干燥快、时间短、均匀、流动性好,并具良好的速
溶性[ 5]。
固体分散技术是指药物以微粒、微晶或分子状态分散在
某一载体中的工艺。以水溶性或亲水性强的物质作载体,则
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增加药物口服后的
生物利用度。如以 PEG6000 与卵磷脂为载体制成的青蒿素
固体分散物能显著增加青蒿素的体外溶出速率[ 6] , 苏冰滴
丸、香莲滴丸、复方丹参滴丸等是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制剂
中的典型应用。B-环糊精包合技术制备冰片和蟾酥包合物取
代冰片与蟾酥制成的六神丸。实验证明, 用 B-环糊精包合物
制成的六神丸较好地保存了挥发性的冰片,减少蟾酥的刺激
性, 且体外溶出较好,质量优于原工艺制备的六神丸[ 7]。中药
片剂、丸剂存在吸湿性强、易裂片、霉变的不足, 而薄膜包衣
工艺是解决此难题的新途径。将妇科十味片[ 8]、心可舒片[ 9]、
妇科千金片[ 10]用Ⅵ号丙烯酸树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进行薄
膜包衣, 与糖衣片对比实验表明, 薄膜包衣工艺简便、工时
短、成本低, 且无粉尘、成品增重少, 防潮性能好, 药物稳定性
及生物利用度均优于糖衣片。
5 研制新型的药用辅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能否生产出高质量的制剂, 能否开
发成功新剂型, 有时就取决于药用辅料的配套供应。其实,药
用辅料的发展往往反映出一个国家药剂生产的水平。例如:
选择适用的成膜材料成为制备高质量脂质体的关键之一。在
储库型或骨架型经皮给药系统中, 除主药之外, 必须还有经
皮吸收促进剂、溶剂、控释膜或控释材料、粘附用压敏胶、背
衬材料及保护膜等药用辅料。因此, 经皮给药系统的主药确
定后, 药用辅料——高分子材料的选用就成为开发经皮给药
系统的主要工作。其中,有些新辅料可在中药制剂中大力推
广应用, 如:甲壳胺安全性好, 用途广泛, 在日本、意大利、芬
兰已被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 11]。
6 加强质量检测工作
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测工作客观上存在许多困难, 必须采
用先进的精密检测仪器和科学的分析方法才能确保内在质
量稳定、可信。HPLC 法在中药分析中适用范围很广,对生物
碱、苷类、黄酮、有机酸、酚类、木脂类等均可采用[ 12~19]。
HPLC-MS 联 用, 采 用 LC/ MS / MS 联 用 仪 ( PE -SCI-
EXAPI365 型)对成分复杂的中药可以直接分离, 且不需提
纯, 根据质谱参数可以确定出结构。如从泻心汤沉淀物(大
黄、黄连、黄芩)中鉴定出含有黄连中的 4 种生物碱 (小檗碱、
巴马丁碱、黄连碱和药根碱) , 操作简便、快速[ 20]。复方中药制
剂成分复杂, 若能研究出该制剂专属的、特征明显的、重现性
好的指纹图谱,生产的批批制剂指纹图谱都一致, 也就意味
着药品质量稳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颁布了“中药注射
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21]。在中药质量标准研
究中采用色谱指纹图谱的基本目的有二:首先是药品质量可
控, 让用药的医生与服药的病人都知道该药为何物, 有哪些
成分; 其次, 就复方中药制剂而言, 可选取多种含量测定对
象, 反映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例如: 对麝香保心丸利用气相色
谱指纹谱 GC-FPS 鉴定了冰片、麝香、苏合香和桂皮; 利用
HPLC 谱指纹谱 ( HPLC-FPS)鉴定了蟾酥; 同时还实现了麝
香酮、龙脑、异龙脑等 10 个成分的含量测定[22]。
总之,对传统中药剂型进行合理、有效的改进是完全必
要和现实可行的 ,一定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
效益, 将促进中药药剂事业的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 1]  田恒康,何燕萍 . 1996-1999年申请生产中药新药剂型统计与
分析[ J] . 中成药, 2000, 22(9) : 658-659.
[ 2] 邓英杰、刘素琴、韩丽梅,等 . 黄芪多糖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研究[ J]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1996, 13( 1) : 1-3.
[ 3] 吴淦桐,赵明珠, 徐端正 . 虫草多糖脂质体对小鼠肝损伤的保
护作用[ J] . 中成药, 1995, 17(2) : 26-27.
[ 4]  陆 彬 .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M ]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 5] 郭胜民,范晓雯 . 高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J] . 中国
药房, 2000, 11( 6) : 241-243.
[ 6] 李国栋,周 全, 赵长文 . 青蒿素固体分散物的制备及体外溶
出研究[ J] . 中国药学杂志, 1999, 34( 7) : 415-416.
[ 7] 王晓平,廖工铁,侯世祥,等 . B-环糊精在六神丸中的应用[ J ] .
中国中药杂志, 1993, 18( 7) : 415-417.
[ 8] 曲彩虹,陈茂礼,刘雪芬 . 妇科十味片薄膜包衣工艺[ J ] . 中成
药, 1998, 20( 1) : 11-12.
[ 9] 董万法 . 心可舒片胃溶薄膜包衣工艺研究[ J] . 中成药, 1995,
·957·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 l and Herbal D rugs 2001 年第 32 卷第 10期
17( 11) : 7-8.
[ 10] 刘建武 . 妇科千金片薄膜包衣的工艺研究[ J] . 中成药, 1994,
16( 9) : 4-5.
[ 11 ] 安富荣, 张楠林,王平金 . 甲壳胺作为药用辅料的应用发展
[ J] . 中国药房, 1999, 10( 6) : 281-283.
[ 12] 赵志春,俞惠琴, 陆克平,等 . 中药制剂中川芎嗪含量的高效
液相色谱法测定[ J ] . 中国中药杂志, 1991, 16( 12) : 729-730.
[ 13] 俞曼雷,谢德峰, 胡 馨,等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制
剂中黄酮甙含量[ J ]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8, 9( 1) : 46-
47.
[ 14] 宋 莉,李康乐, 马耀忠,等 . 克泻灵片中苦参碱类生物碱的
HPL C分析[ J] .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998, 15( 6) : 38-39.
[ 15] 苏流坤,胡英杰,符林春,等 . 反相 HPL C法测定鱼腥草及其
制剂中槲皮甙的含量[ J] . 中国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9, 10
( 4) : 232-233.
[ 16] 项 进,郭 萍 . 小柴胡汤颗粒剂中柴胡皂甙的高效液相色
谱分析[ J ] .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998, 15( 1) : 38-40.
[ 17] 赵 岚 .H PL C法测定凉鲜感冒合剂中牛蒡子苷的含量[ J ] .
现代应用药学, 1997, 14( 1) : 47-48.
[ 18] 洪 馨,宓穗卿 . 心脉安颗粒剂质量标准研究[ J] . 中药新药
与临床药理, 1999, 10( 4) : 228-230.
[ 19] 王桂芳,张守尧,朱素琴 . 北细辛中非挥发性成分芝麻脂素和细
辛脂素的含量测定[ J] . 药物分析杂志, 1999, 19( 4) : 251-253.
[ 20]  薛 燕,周同惠,王小民 . 用 LC/ M S/ MS 和 RP-HPLC 法对
泻心汤煎煮产生的沉淀物的研究 [ J] . 药物分析杂志, 1999,
19( 4) : 224-226.
[ 2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
[ J] . 中成药, 2000, 22( 10) : 671-675.
[ 22] 洪筱坤,王智华 . 色谱指纹谱在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中的应用
[ J] . 中成药, 2001, 23( 3) : 157-159.
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在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检测中的应用
寿国香,刘 冰, 郝连淑a
(天津市药品检验所,天津  300070)
中图分类号: R282. 0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10 0958 02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Evapor tiv e L ight Scatter ing Detec-
tor , 简称 ELSD )是一种通用检测器, 首先是由澳大利亚的
Union Carbide研究室开发的, 80 年代后期广泛用于 HPLC
色谱、超临界色谱和逆流色谱中。ELSD最大的优越性在于
能检测不含发色团的化合物, 因而极大地拓宽了 HPLC 在
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检测中的应用。作为新一代通用型检测
器, 与示差折光检测器相比较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灵敏度
高, 能排除流动相的干扰; 2)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也就消除
了流动相因温度波动而产生的误差; 3)可进行梯度洗脱。
ELSD在我国应用于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检测是在 90 年代后
期。1994年邓海根等[ 1]介绍了该仪器的其本结构和工作原
理。冯埃生等[ 2]考察了 ELSD 检测的基本因素。
1 应用实例
1. 1 人参皂苷类的测定: P ark[ 3]用带有 ELSD 的 HPLC 分
析人参皂苷。将样品(白参或红参)以甲醇回流提取6 h, 真空
蒸干溶剂残渣用乙醚和水分配, 水层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
取, 正丁醇部分真空干燥, 残渣溶于甲醇用于 HPLC 分析。
人参皂苷的分离用 NH2 柱,梯度洗脱程序为 A[ CH3CN-水-
异丙醇 ( 80∶5∶15) ] 和 B [ CH3CN-水-异丙醇 ( 80∶20∶
15) ] : 0~7 min, 80% A + 20% B; 7~25 min, 从 80% A +
20% B 至 10%A + 90% B 线性梯度: 25~40 min, 10% A +
90% B。流速为 1. 0 m L / min。最佳的漂移管温度为 145 ℃,
洗脱在 35 min 内完成。本法在灵敏度和分离方面优于
HPLC-UV 法,最重要的优点是以梯度洗脱在一次操作中可
分析所有主要的人参皂苷。
汤俊等[ 4]测定西洋参中拟人参皂苷 F11 含量。色谱条
件: P lat inum C18色谱柱,乙腈-水( 30∶70)为流动相, 并优化
选择了 ELSD 参数: 最佳的漂移管温度为 107 ℃,最佳的流
速为 2. 26 L / min, 结果拟人参皂苷 F11 在 2. 192~10. 96 Lg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 ( r= 0. 999 2, n= 5) , 回收率为( 102. 6±
4. 1) % , 该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
江英桥等[5]测定三七中人参皂苷 Rg1 的含量。色谱条
件: CLC-ODS( 6. 0 mm×150 mm)色谱柱,乙腈-水( 30∶70)
为流动相, 柱温 45 ℃,流速为 0. 5 mL / min, ELSD 参数: 漂
移管温度为 90 ℃, 载气压力为 0. 20 MPa。该定量法简便,准
确回收率为 100. 50% , RS D 为 1. 44%。
1. 2 银杏内酯的测定: 田南卉等[6]测定了银杏叶提取物中
内酯的含量。色谱条件: A lltech P la tinum-ODS( 4. 6 mm×
250 mm) 5 Lm 色谱柱, 流动相:水-甲醇-四氢呋喃( 75∶20∶
10)为流动相, 柱温为室温, 流速: 1 mL / min, ELSD参数;漂
移管温度为 105 ℃,载气流速为 2. 75 L / min。采用上述色谱
条件,银杏苦内酯 A, B, C 及白果内酯可得到很好的分离。结
果表明, 不同的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苦内酯 A, B, C 及白果
内酯的比例和其总量均存在较大的差别。
1. 3 黄芪甲苷的测定: 赵灵芝等[7]以黄芪甲苷(Ⅰ)为对照
品,对黄芪(Ⅱ )中的Ⅰ进行 HPLC 分析, 色谱条件: ELite
ODS 色谱柱, 流动相:乙腈-水( 36∶64)为流动相, 流速: 0. 8
m L / min , ELSD参数: 漂移管温度为 100 ℃, N 2流速为 2. 74
·958·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 l and Herbal D rugs 2001 年第 32 卷第 10期
a 收稿日期: 2001-03-27
* 为天津医科大学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