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中药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



全 文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中药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
河北大学化学系 (保定 071002)  王德先  赵敬湘 杨更亮* * 张 婷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 ,为忍冬科植物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Thump. 的干燥花蕾。 其中绿原
酸为主要成分 [1~ 3 ] ,目前金银花的分析方法主要为
气相色谱 -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
等 [4~ 6 ] ,这些方法在应用上有一定局限。 CE是近年
来快速发展的一种重要分离分析技术 ,应用于中药
分析具有广阔的前景。 本实验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
( CZE)法测定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 ,实验
结果较好。
1 实验部分
1. 1 仪器和药品:美国 Waters Quanta 4000E毛细
管电泳仪 ,毛细管内径 75μm,柱长 60 cm ,有效柱长
52 cm (河北永年光纤厂 )。 NaH2 PO4 , Na3 PO4 ,
NaB2O7 , 95%乙醇均为分析纯。金银花购于河北安
国药材市场。 绿原酸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
定所提供。
1. 2 实验方法: 进样前 ,毛细管首先在室温下 ,用
0. 5 mo l /L的 KOH溶液冲洗 10 min,然后用蒸馏
水冲洗 5 min,再用背景缓冲液冲洗 10 min,最后施
加 16 kV电压 ,预平衡 10 min,每进样 5次后需清
洗毛细管 ,清洗步骤同上 ,样品采用重力真空进样 ,
214 nm紫外检测 ,实验前缓冲液用微滤膜过滤。
2 结果与讨论
2. 1 缓冲液的组成及 pH值对分离的影响: 毛细管
电泳中缓冲溶液的组成直接影响粒子的迁移和最后
分离 ,本实验分别考察了磷酸盐和硼酸盐对分离的
影响 ,结果表明 ,当缓冲溶液的组成为 10 mmol /L
的硼酸盐+ 19 mmol /L的磷酸盐时 ,可以获得较好
的结果。在此基础上 ,改变 Na H2 PO4的比例分别配
置 pH值为 8. 40, 8. 86, 9. 32, 9. 51, 9. 73的系列缓
冲液考察 pH值对分离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 ,绿
原酸的迁移时间随 pH值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 ,这
是因为较高 pH值下绿原酸的电离增大 ,从而与电
渗流反向迁移的原故。 但 pH值过大 ,造成电流、温
度升高 ,热扩散增加 ,重现性差。实验证明 , pH值在
8. 86左右时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分离。
2. 2 有机溶剂对分离的影响: 在 CE中 ,有机溶剂
作为一种改性剂 ,常加到缓冲液中 ,以改善分离。 本
实验考察了缓冲溶液中乙醇的含量从 5%到 30%对
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缓冲溶液中乙醇浓
度的增加 ,绿原酸的迁移时间呈现增长。这是因为有
机溶剂乙醇的加入 ,使得电渗流降低的原故。另外从
实验中还可看出 ,有机溶剂的加入增加了金银花样
品中某些峰的吸收。 但当缓冲溶液中乙醇含量高于
20%时 ,绿原酸的迁移时间达 20 min以上 ,这对于
快速分析不利 ,因此本实验采用含有 10%乙醇的缓
冲溶液 (即 10 mmo l /L的硼酸盐+ 19 mmo l /L的磷
盐+ 10%的乙醇 )作为最佳分析条件。
2. 3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适量的绿原酸对照
品 ,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在最佳分离条件下进
行测定 ,以绿原酸的校正峰面积对浓度作图 ,结果绿
原酸在 0. 236~ 2. 008 mg /m L范围内呈线型性关
系 ,线性回归方程为 Y = 0. 95+ 25. 175X , r =
0. 998。
2. 4 样品的测定: 精密称取金银花 1 g,索氏提取
2. 5 h,得提取液 50 mL。 将制得的样品试液在最佳
运行条件下测定 ,测得样品中绿原酸含量 ( g /g )为
2. 32% , RSD= 2. 98% (n= 5)。
3 结论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中药金银花中的有
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 ,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方法简
便、定量准确的优点。毛细管电泳应用于中药分析和
质量控制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 考 文 献
1 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辞典 . 上册 .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77: 2893
2 孙延波 ,等 .中国中药杂志 , 1996, 21( 4): 242
3 黄丽瑛 ,等 .中草药 , 1996, 27( 11): 645
4 丁一上 ,等 .石河子医学院学报 , 1997, 19( 1) : 1
5 张 玲 ,等 .中国药学杂志 , 1995, 30( 11): 651
6 陈永林 ,等 .基层中药杂志 , 1996, 10( 3): 11
( 1999-06-25收稿 )
·432·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0年第 31卷第 6期
河北职工医学院王德先 女 ,讲师 , 199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 ,现于河北大学化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主攻中草药分析化学。 所参加的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鉴定中药材”已通过鉴定。
* * 通讯联系人△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