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甘肃黄芩 苦参 金银花体外抑(杀)白色念珠菌试验研究



全 文 :论  著
甘肃黄芩 苦参 金银花体外抑(杀)白色念珠菌试验研究*
张美玲1 ,魏莲花2 ,田 洹1 ,王宏伟1 ,黄亚乐1(1.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兰州 730020;
2.甘肃省临床检验中心)
  【摘要】 目的 从甘肃黄芩 、苦参 、金银花中找出抑(杀)白色念珠菌的有效活性成分。方法 将甘肃黄芩 、苦
参 、金银花洗净 、烘干 ,粉碎成 80 目细粉 ,收集临床分离深部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 3 株 ,接种于 90 mm 沙保弱平板 ,
在无菌条件下用 6 mm 的打孔器在平板上打孔 , 每孔填入黄芩 、苦参 、金银花细粉 25.73 mg , 在药粉中滴加无菌蒸馏
水 3~ 5 滴。 35 ℃培养 24 ~ 48 h ,观察抑菌环大小。结果 黄芩细粉的抑菌环直径 15 ~ 17 mm;苦参粉和金银花粉
抑菌环为 0。结论 甘肃黄芩中含有抑(杀)白色念珠菌的有效活性成分 ,甘肃苦参 、金银花中没有。
【关键词】 黄芩; 苦参; 金银花; 白色念珠菌
中图分类号:R284.1;R37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9455(2008)02-70-02
Experimental study of extern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Radix Scutellariae, Radix Sophorae Flavescentis and Fols Lonicerae in
Gansu on Candida albicans Z HANG Mei-ling 1 , WE I L ian-hua1 , TIA N Y uan2 , WANG Hong-wei1 , HUANG Ya-
le1 .1.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 A f f iliated Hospital of Gansu College o f T 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Lanzhou 730020 , China;2.Gansu Center of Clinical Laboratory Medicine , Lanzhou 730000 ,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the activ e principle inhibiting(o r killing)Cadida albicans f rom Radix Scutella ri-
ae , Radix Sopho rae F lave scentis and fols Lonicerae in Gansu.Methods Radix Scutellariae , Radix Sophor ae Flavescen-
tis and Fo ls Lonicerae we re separ ately cleaned , to asted and g rinded to fine powder.Three strains o f Candida albicans
co llected in focus of deep myco tic infection w ere vaccina ted in 90 mm Sabouraud plate.On aseptic condition , ho les
were bo red on Sabouraud plate with the drilling instrument of 6mm diameter , and eve ry hole wa s filled with 25.73 mg
fine powder o f Radix Scutellariae , Radix Sopho rae Flavescentis and Fo ls Lonice rae , and 3 to 5 drops o f distilled wa te r
was added in medicinal powder.Under 35 ℃, the bacteria w ere cutured fo r 24-48 h , and the size o f bacterio static
ring w as obser ved.Results The diameter o f the bacteriostatic ring of Radix Scutellariae powder was 15-17 mm , and
the diameter of Radix Sophor ae F lavescentis and Fo ls Lonicer ae pow der w as 0.Conclusion There is the active princi-
ple inhibiting(o r killing)Candida albicans in Radix Scutellariae , but no that in Radix Sophor ae F lavescentis and Fo ls
Lonice rae.
【Key words】 Radix Scutellaria; Radix Sophor ae lavescentisi; Fols Lonice rae; Candida albicans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临床最常见 、致病性最强
的一种条件致病真菌 , 其临床分离率达 50%~ 60%以上[ 1] 。
由于真菌细胞结构与人体细胞结构非常相似 , 均属真核生物 ,
因此抗真菌药物对机体应无不良反应 , 但可供临床选用的很
少[ 2] 。为了寻找和开发无污染 、不良反应小 、安全有效 、特别是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真菌药物 ,本文选用了几种甘肃产
中草药———黄芩 、苦参 、金银花进行体外抑(杀)菌试验研究 , 以
找出其有效活性成分 ,为抗真菌药物的研发提供一些新的参考
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物来源 甘肃黄芩:为唇形科植物甘肃黄芩(scutellar-
ia rehderiana die ls)的干燥根和根茎 , 产自甘肃陇西;甘肃苦参:
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 a flav escens ait)的干燥根 , 产自甘肃
陇西;甘肃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叶藏花 (lo nicear a harmsii
g racln)的干燥花蕾 , 产自甘肃陇南。药材由本院中药制剂室
提供。
1.2 菌株来源 白色念珠菌由甘肃省临床检验中心微生物实
验室提供。
1.3 培养基 科玛嘉平板:采用法国 CHROMagar 公司干粉
(郑州博塞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配制;沙氏平板:采用杭州天
和微生物实验有限公司干粉配制。
1.4 菌液配制 先将菌株接种于沙氏琼脂斜面上 , 35 ℃生长
24 ~ 48 h , 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斜面 , 调至 0.5个麦氏单位。
1.5 药粉准备 将 3 种药材洗净 、烘干 ,粉碎成 80 目细粉。
1.6 方法 用无菌棉拭子蘸取配制好的菌液按 3个方向密涂
于沙氏平板上 ,静置 15 min ,待菌液浸透培养基后 , 在无菌条件
下用直径 6 mm 的打孔器在平板上打 7 个孔 , 孔中分别填入黄
芩 、苦参 、金银花的药粉 25.37 mg ,每种药物平行装 2 个孔 , 35
·7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年 1月第 5卷第 2期 Lab Med Clin , January 2008 , Vol 5 , No 2
*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GS064-A43-020-28)
℃孵育 24 ~ 48 h ,观察结果。
2 结  果
黄芩药粉抑菌环的直径为 15 ~ 17 mm ,说明黄芩生药粉中
含有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有效活性成分;金银花 、苦参药粉抑菌
环的直径分别为 0 , 说明金银花 、苦参生药粉中不含抑制白色
念珠菌的有效活性成分。
3 讨  论
黄芩为清热燥湿药 ,其有效成分为黄酮类 , 包括黄芩甙和
黄芩素 ,甘肃黄芩黄芩甙含量为 1.7%~ 2.5%,黄芩水煎剂对
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3] 。据文献报道 ,黄芩中对白色念珠
菌有抑制作用的是黄芩甙元[4] 。本试验观察发现 ,约 25 mg 黄
芩药粉抑菌环直径在15~ 17 mm ,说明甘肃黄芩中黄芩甙元含
量很高 ,而且所含黄芩甙元抑菌性很强。能否将甘肃黄芩中黄
芩甙元提纯用于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苦参为清热燥湿药物 , 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和黄酮类 , 苦参
1∶3水煎液能抑制多种皮肤真菌生长 ,如毛癣菌 、黄癣菌 、小芽
孢癣菌和红色表皮癣菌等[ 3] 。已有文献报道 ,苦参加入到许多
抗炎复方制剂中治疗白色念珠菌效果显著[ 5-7] 。本研究将苦参
单体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观察 ,结果显示对白色念珠菌无抑制作
用 ,将苦参水浸剂及乙醇浸剂进行抑菌试验均显示无抑制作
用 ,证明苦参单体中无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有效活性成分。
金银花为清热解毒药物 , 其主要成分为绿原酸 ,在临床上
有解热 、抗炎 、抗毒 、降脂 、影响免疫功能等作用 ,在体外对某些
皮肤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 如铁锈色小芽孢癣菌 、星形奴卡菌
等[ 3] 。据报道 ,其他省产金银花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抑制作
用[ 8] , 在临床实际应用中 , 金银花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具有
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作用[ 9-10] 。 本试验中甘肃金银花对白色念
珠菌无抑制作用 , 证明其药粉中无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有效活
性成分。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 ,王毓三 , 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M] .第 3
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06.874.
2 陈世平.真菌感染学[ 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0.5.
3 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 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204.
4 杨得坡 ,胡海燕 , 黄世亮 ,等.黄芩甙元和黄芩甙对皮肤真菌
与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J] .中药材 , 2000 , 23(5):272-274.
5 谭元生 ,胡宏 , 黄大香 ,等.复方苦参洗液的药效学研究[ J]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00 , 20(1):12-14.
6 杨凤英 ,彭清桂.一种中药复方消毒剂杀灭微生物效果的实
验研究[ J] .广东药学院学报 , 2001 , 17(2):107-109.
7 李文广 ,詹志农 , 周贞鉴.苦参泡腾片体外抗菌作用的实验
观察[ J]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01 , 7(2):68-69.
8 王小平 ,刘雅华.贵州省习用金银花抑菌作用初探[ J] .中国
民族民间医药学 , 1998 , 1(5):40-41.
9 王淑凤 ,董海燕 , 侯秀丽 ,等.含芦荟凝胶复方消毒液性能的
试验观察[ J] .中国消毒学杂志 , 2002 , 19(4):221-224.
10 薄玉霞 ,王歆宇 , 孟光 , 等.一种纯植物消毒剂性能的试验
观察[ J] .中国消毒学杂志 , 2004 , 21(2):98-101.
(收稿日期:2007-10-15)
(上接第 69 页)
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 防止耐药菌交
叉感染 ,控制医院感染等的发生 , 以及了解其流行趋势和防止
医院感染都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越.2002 年临床常见细菌耐药性监测[ J] .中华检验医学
杂志 , 2004 , 27(1):33-45.
2 王辉 ,陈昆钧.1994 ~ 2001 年中国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糖
细菌的耐药变迁[ J] .中国医学杂志 , 2003 , 83(5):385-390.
3 熊薇 ,孙自庸 , 申正义.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耐氟喹
诺酮机制的研究[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2003 , 13(3):
204-206.
4 张黎明.慢性阻塞性肺病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菌型与
防治[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1997 , 7(1):26-27.
5 李学如 , 孟涛.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J] .国外医
药抗生素分册 , 2004 , 25(3):105-108.
6 刘伣 ,付松柏.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析[ J] .哈尔滨医
药 , 2006 , 26(2):8-10.
7 谢芬 ,刘蓉 , 周黎明.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
药机制的初步研究[ 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 2005 , 27(3):
105-107.
8 吴永乐.铜绿假单胞菌主动泵出系统在多重耐药机制中的
作用[ 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 1998 , 19(1):46-47.
9 杨立军 ,张晶.金属 β 内酰胺酶与绿脓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
药[ 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 1999 , 22(2):127-128.
10 Cunha BA.Pseudomonas aerug inosa:resistance and the rapy
[ J] .Semin Respir Infect , 2002 , 17(3):231-239.
11 陈如 ,刘守桂.166 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分析[ J] .同济医
科大学学报 , 2000 , 29(6):602-604.
(收稿日期:2007-08-21)
·71·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年 1月第 5卷第 2期 Lab Med Clin , Janu ary 2008 , Vol 5 , N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