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 ] 曹正中 ,俞家华 ,陈 萍 . 黄芪注射液中黄芪甲苷的薄层光密
度测定 [ J] .药物分析杂志 , 1998, 8( 3): 176-177.
[3 ] 丁晨光 ,赖建忠 ,陈雨安 ,等 . TLC-浓硫酸比色法测定黄芪及
其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 J] .药物情报通讯 , 1994, 12( 1): 52-
53.
[ 4] 刘俭健 ,汪卫华 ,范晓峰 .黄芪注射剂中黄芪总皂苷的含量测
定 [ J ]. 上海医药 , 1997, 18( 7) : 34-34.
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稳定性的考察
王丽君 ,张 伟 ,卿可光* * ,姚崇舜 ,陈济民
(沈阳药科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15)
摘 要: 目的 考察莪术油 -β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稳定性。方法 制备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 ,稳定性实验
采用光照、加温加速实验法。 结果 搅拌时间增加可提高莪术油 -β -环糊精包合物的收率 ;加速实验结果表明 ,包合
物胶囊在 40℃、相对湿度 75%条件下存放 3个月 ,其相对含量仍在 90%以上。结论 莪术油 -β-环糊精包合物胶囊
剂的稳定性较莪术油有所提高。
关键词: 莪术油 ;莪术油 -β-环糊精包合物 ;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TQ461, R927.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04 0314 03
Investigation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stability of zedoary turmeric
oil-β-cyclo 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
WAN G Li-jun, ZHAN G Wei, Q ING Ke-guang , YAO Cong-shun, CHEN Ji-min
(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 er sity , Shenyang Lia oning 110015, China )
Key words: zedoary turmeric oi l; zedoary turmeric oil-β -CD inclusion; stabi li ty
莪术油是由姜科植物郁金的根茎经水蒸气蒸馏
而得的挥发油 ,呈浅黄或棕黄色 ,具有很强的挥发
性。莪术油的药理实验研究表明 ,莪术油具有抗肿
瘤、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功能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
用 [1~ 3 ]。多种莪术油制剂现已成功地应用于临床。
莪术油具有不溶于水 ,生物利用度差 ,味苦、不
易于口服的缺点 ,这就限制了莪术油的应用。故本研
究运用了 β-环糊精 (β -CD)制备莪术油 -β -CD包合
物 ,来矫臭矫味 ,防止莪术油挥发 ,增强莪术油的稳
定性 ,增大其水溶性 ,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并进行了
稳定性实验 ,考察包合物胶囊剂的稳定性。
1 实验材料
β-CD: 纯度 95%以上 ,江苏苏州味精厂 ;莪术
油: 浙江温州 ; DF-101B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 浙
江乐清县乐成电器厂 ; DS-1高速组织捣碎机: 上海
标本模型厂 ;挥发油测定仪:沈阳药科大学玻璃细工
室制作。
2 方法与结果
2. 1 莪术油 -β-CD包合物制备工艺考察: 采用饱和
水溶液法 [4, 5 ] ,称取一定量的 β -CD,以 27. 5 mL /g
比例加水 ,加热溶解 ,冷至室温。加入莪术油 ,用磁力
搅拌器或组织捣碎机搅拌 ,取出放入冰箱中冷却 1
d。 离心 ,滤渣在常温下干燥 2 d,即得莪术油 -β-CD
包合物。由表 1可见 ,适当延长搅拌时间可增加包合
表 1 莪术油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考察结果
β-CD (g ) 莪术油 ( m L) 搅拌时间 ( min) 包合物产量 ( g ) 包合物收率 (% ) 含油率 (% ) 油利用率 (% )
1 4. 0 1 搅 30 4. 0 80. 7 9. 41 39. 4
2 4. 0 1 搅 30 3. 9 78. 7 9. 23 37. 7
3 4. 0 1 搅 60 4. 2 84. 7 9. 29 40. 8
4 4. 0 1 搅 60 4. 4 88. 8 11. 49 52. 9
5 8. 0 2 组 5 8. 8 88. 8 9. 84 45. 3
6 8. 0 2 组 5 8. 7 9. 47 41. 6
·314·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4期
收稿日期: 2000-07-31作者简介:王丽君 ( 1971-) ,女 ,湖南邵阳人 ,学士学位 ,现在沈阳药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主要研究药物剂型及药物动力学。 联系电话:
( 024) 23843711-3263
* 沈阳药科大学集琦制药有限公司 * * 本校 96级学生
物的收率。
2. 1. 1 样品液制备及测定方法:样品液制备:精称
( 220± 0. 1) mg的包合物 ,置于 50 mL分液漏斗
中 ,分次加乙醇 30, 20, 20 mL,在 ( 37± 1) ℃下萃取
3次 ( 1次 /天 ,定时振摇 )。将上清液并于 100 mL容
量瓶中 ,加乙醇至刻度 ,振摇混均 ,即得样品液。
空白液制备: 同上。
测定时分别吸取空白液及样品液各 0. 5 mL置
于 10 mL容量瓶中 ,以 0. 2%香草醛硫酸溶液加至
刻度 ,于 20℃~ 25℃放置 1 h,在 520 nm处测定其
紫外吸光度。
2. 1. 2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称 50. 0 mg莪术醇置
于 10 mL容量瓶中 ,加乙醇至刻度 ,取此溶液 2 mL
于 10 mL容量瓶中 ,以乙醇稀释至刻度 ,即得 1 mg /
m L的莪术醇乙醇标准原液。 以移液管分别吸取上
述标准原液 40, 60, 80, 100, 120μL于 10 mL容量
瓶中 ,依次加乙醇 460, 440, 420, 400, 380μL。 再以
0. 2%硫酸香草醛溶液加至刻度 ,摇匀 ,即得莪术醇
标准液。 空白液:取 0. 5 mL乙醇至 10 mL容量瓶
中 ,用 0. 2%的硫酸香草醛溶液加至刻度 ,摇匀 ,即
得空白液。样品液和空白液在 20℃~ 25℃放置 1 h
后 ,在 520 nm处测定其吸光度。 结果见表 2。
表 2 浓度与吸光度的对应关系
标准液浓度 (μg /mL) 4 6 8 10 12
吸光度 0. 268 0. 414 0. 539 0. 672 0. 818
回归方程 A= 0. 067 9C- 0. 001, r= 0. 999 7。
2. 2 莪术油 -β -CD包合物的稳定性: 将莪术油-β -
CD包合物装胶囊进行实验 ,囊重 ( 120± 10) mg。包
合物分解情况的薄层考察: 取少量在 40℃ , 60℃ ,
80℃及光照条件下保存数天的包合物样品 ,以石油
醚溶解 ,振摇 ,点醚样于硅胶 G-CMC板上 ,展开 ,展
开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 9∶ 1) ,显色剂为 0. 2%香
草醛硫酸溶液。 同时对照点样莪术醇和莪术油标准
品。 结果如图 1。
自左至右: 莪术油 ,莪术醇 ,包合物: 40℃ 5 d,
10 d; 60℃ 5 d、 10 d; 80℃ 5 d、 10 d; 40℃ 1
月、 3月 ; 光照 10 d、 0 d
图 1 莪术油包合物分解产物 TLC图
结果表明 ,莪术油 -β -CD包合物放置基本无分
解产物 (能与显色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物质 ) ,由此推
测莪术油 -β-CD包合物的稳定性较好。
2. 3 莪术油 -β-CD环糊精包合物中莪术油的含量
测定方法确立
2. 3. 1 紫外测定波长的选择: 取 100 mg包合物 ,
加乙醇 50 mL萃取。取萃取液 1 mL于 10 mL容量
瓶中 ,加 0. 2%香草醛硫酸溶液至刻度 ,于 20℃~
25℃放置 1 h,做紫外扫描。如图 2-1。由图可知 ,萃
取液的最大吸收波长 λmax= 508. 8 nm;莪术油乙醇
液最大吸收波长 λmax= 508. 8 nm ,见图 2-2;莪术醇
乙醇液最大吸收液波长λmax= 523. 2 nm ,见图 2-3。
综上所述 ,选用 520 nm作为本实验的测定波长。
2. 3. 2 影响因素试验: 1)光照实验 :将莪术油 -β -
1-包合物萃取液 2-莪术油乙醇液 3-莪术醇乙醇液
图 2 莪术油的紫外扫描图
CD包合物置于光照箱中 ( 3000 lx )放置 10 d,分别
于 0, 3, 5, 10 d取样并测定莪术油含量 (见表 3)。结
果表明 ,包合物胶囊对光较稳定。 2)高温实验: 结果
见表 4。对实验数据作 C-t; logC-t图。见图 3, 4。由
图可知 ,温度越高 ,线性越差。这说明各样品在高温
实验中内部发生了复杂的变化 ,而不是单纯的零级
表 3 莪术油光照实验结果
时间
(d )
外观 莪术油气味 吸光度
包合物含
油率 (% )
分解
产物
浓度
(% )
0 微黄 微有 0. 723 10. 66 无 100. 00
3 微黄 微有 0. 710 10. 47 无 98. 22
5 微黄 微有 0. 700 10. 32 无 96. 81
10 微黄 微有 0. 694 10. 24 无 96. 06
·315·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4期
表 4 莪术油高温实验结果
时间
( d)
外观 莪术油气味 吸光度
包合物含
油率 (% )
分解
产物
浓度
(% )
0 白色 微有 0. 723 10. 66 无 100. 00
40℃ 3 白色 微有 0. 720 10. 62 无 99. 62
40℃ 5 白色 微有 0. 715 10. 54 无 98. 87
60℃ 10 白色 微有 0. 707 10. 43 无 97. 84
60℃ 3 白色 微有 0. 688 10. 15 无 95. 22
60℃ 5 白色 微有 0. 682 10. 06 无 94. 37
60℃ 10 微黄 微有 0. 627 9. 25 无 86. 77
80℃ 3 微黄 微有 0. 680 10. 03 无 94. 09
80℃ 5 深黄 微有 0. 637 9. 40 无 88. 18
80℃ 10 深黄 微有 0. 697 10. 28 无 96. 44
图 3 莪术油 C-t图 图 4 莪术油 logC-t图
或一级反应 ,因此 ,不应按常规的方法求算有效期。 3)
加速实验: 结果见表 5。 结果表明 ,包合物胶囊在 40
℃ ,相对湿度 75%条件下存放 3个月后 ,其相对含量
仍在 90%以上。按美国 FDA标准 ,具有上述实验结果
的包合物有效期在两年以上。 ( FDA规定:固体药物在
37℃~ 40℃、相对 75%或更高的情况下 ,其有效成分
仍在规定范围内 ,则有效期可定为 2年以上 )。
3 讨论
3. 1 本研究数据均为数次测试后的校正值 ,为防止
仪器的影响 ,配制罗勒重铬酸钾液来校正由仪器引
表 5 莪术油的加速实验结果
时间
(月 ) 外观
莪术油
气味 吸光度
包合物含
油率 (% )
分解
产物
浓度
(% )
1 微黄 微有 0. 697 10. 24 无 96. 06
2 微黄 微有 0. 667 9. 84 无 92. 31
3 微黄 微有 0. 683 10. 07 无 94. 47
起的误差。
3. 2 高温实验的温度越高 ,C-t或 logC-t图的线性
关系越差 ,这表明在高温实验中包合本身发生了复
杂的变化 ,可能是如下原因:①成分的不流动性 ,使
一些变化只停留在固体表面 ,以致变化表里不一 ;②
系统的不均匀性。固体制剂并不象液体制剂那样是
一种均相系统 ,虽然其亦为单相系统 ,但由于粒度不
一等原因也会导致不同取样的理化常数不一 ;③剂
型的多相性 ,包合物本身就是由气相 (空气、水气、挥
发油 )、液相 (吸附的水分、油 )和固相组成的多相系
统 ,在组成和状态发生变化时 ,对稳定性的观察就会
发生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 1 ] 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辞典 [M ]. (上册 ) . 上海:上海科技出
版社 , 1986.
[ 2] 许俊杰 ,陈育光 ,孟庆棣 .莪术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形成
的影响 [ J ]. 中药材 , 1992, 15( 5): 33-36.
[3 ] 南勋义 . 中药治疗阴茎硬结症 [ J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1991,
12( 2): 139-141.
[ 4 ] 陈星灿 ,陈济民 ,姚崇舜 ,等 . 莪术油 -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 J] .中草药 , 1990, 21( 8): 11-13.
[5 ] 奚念朱 .药剂学 [M ] .第三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4.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榄香烯乳剂中 β-榄香烯的含量
傅 迎 ,韩 颖 ,满洪升
(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27)
摘 要: 目的 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榄香烯乳剂中 β -榄香烯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 PEG-20M弹性石英毛
细管柱为分离柱 ,正十四烷为内标物 ,正己烷为萃取剂和定容剂。 结果 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 98. 4% ,变异系数小
于 6. 32%。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 ,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β -榄香烯 ;乳剂
中图分类号: R927.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04 0316 02
Determination of content of β-elemene in elemene emulsion by CGC
FU Ying , HAN Ying , M AN Hong-sh eng
( Dalian Univ e 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Dalian Liaoning 116027, China)
Key words: capilla ry g as chroma tog raphy ( CGC) ; β -elemene; emulsion
·316·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4期
收稿日期: 2000-06-12作者简介:傅 迎 ( 1961-) ,女 ,北京人 ,副教授 ,硕士。 198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 ,获硕士学位。 1988至今于大连医科大学检验系任教 ,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是药物的分析及微量元素的分析。 电话: 0411-4720092 0411-47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