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香菇多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概况



全 文 :的抑制作用弱于皮质酮 。 抗炎作用机制与其
抑制 IL 一 1a 的作用有关 〔‘们 。
3 讨论
辛夷传统上主要是以其复方治疗鼻渊 ,
国外也有应用 , 如辛夷清肺汤对于缓解慢性
鼻窦炎的自觉症状和缩小鼻息肉有效 〔‘5〕等 ,
但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还未探讨 。 近年来对其
化学成分的研究表明辛夷含双环氧类木脂素
成分 。药理研究显示 , 该类木脂素具有多种生
理活性 , 包括免疫 、降压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
作用 、抗菌和抗病毒 、抗衰老 、杀虫和抗真菌
作用等〔‘6〕。 从辛夷中分离出的单体显示 出一
定药理活性 。在冠心病 、高血压 、抗炎 、抗类风
湿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 目前国内对于
辛夷的药理研究还很不足 , 应注意化学和药
理研究的紧密结全 , 并结合中医中药的传统
经验 ,对辛夷进行综合开发 。
参 考 文 献
1 1
l 2
1 3
1 4
1 5
1 6
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辞典 .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 8 6
:
1 1 5 7
武祖发 , 等 . 中草药 , 1 9 9 3 ; 2 4 (2 ) : 6 5
方洪拒 , 等 . 药物分析杂志 , 1 9 8 ; 8 (5 ) : 26 6
徐植灵 , 等 . 中国中药杂志 , 1 9 89 ; 14 (5 ) : 38
马玉良 , 等 . 中国中药杂志 , 1 9 9 5 ; 2 0 (2 ) : 1 0 2
陈雅研 , 等 . 药学学报 , 1 9 9 4 ; 2 9 (7 ) : 5 0 6
顾国明 , 等 . 中草药 , 1 9 94 ; 2 5 (8 ) : 3 9 7
周大兴 , 等 . 中草药 , 1 99 1 ; 2 2 (2 ) : 8 1
王有详 .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1 9 91 ; (4 ) : 2 53
Y u Sh e u

m e e i
, e t a l
.
E u r J Ph a r m a e o l
,
19 9 0 ; 1 8 7 (l )
:
3 9
韩双红 , 等 . 中药材 , 1 9 9 0 ; 1 3 (9 ) : 3 3
Che n C C
,
et a l
.
Pla n t a M e d
,
19 8 8 ; 5 4 (5 )
:
4 3 8
T e n g C he

m in g
, e t a l
.
T h r o m b R e s
,
1 9 9 0 ; 5 9 (l )
:
1 2 1
K o b ay a
s
hii 5
. 国外医学 一中医中药分册 , 1 9 9 7 ; 1 9 (4 ) :
5 l
加藤昌志 . 国外医学 一中 医中药分册 , 1 9 9 6 ; 1 8 (1 ) : 27
周迎新 , 等 . 中草药 , 1 9 8 8 ; 1 9 (9 ) : 3 5
(1 9 9 7

1 2

1 7 收稿 )
香菇多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概况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2 1 0 0 0 2) 宋炳生 带 杨玉龙
摘 要 香菇多糖是从香菇子实体中提取的一种葡聚糖 , 作为一种优良的免疫调节剂 已用 于肿瘤
的免疫治疗 。 作者概述了对香菇多糖抗肿瘤活性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香菇多糖 抗肿瘤活性 作用机理 免疫调节
香菇为担子菌纲伞形科真菌 , 味甘性平 ,
健脾益气 , 扶正祛邪 ,调和阴阳 , 食药兼用 。它
具有抗环磷酸胺 (C y )致变 〔‘〕和抑制二 甲基
苯蕙化学致癌的作用 〔2〕。 其主要活性成分为
香菇多糖 (le n t in a n , L N T ) , 是一 以 p一D 〔1 ~
3〕葡萄糖残基为主链 , 〔1~ 6 〕葡萄糖残基为
侧链的葡聚糖 , 分子量约 50 万 。 L N T 在
1 9 6 9 年最 先由日本学者 C hi har a 等人从香
菇子实体中提取 、分离 、纯化获得 , 并证实有
抑制小鼠 5 1 8 。肉瘤生长的作用 〔3〕 。 作为优良
的免疫调节剂 , L N T 自 1 9 7 8 年进入临床 , 用
于肿瘤的免疫治疗 , 国内于 1 9 8 8 年引进并实
现 国产化 。 我们就近年来国内对 L N T 抗肿
瘤活性研究的情况作一概述 。
1 抗肿瘤活性
在果蝇伴性隐性致死 (S L R L )试验中 、
L N T 表现出显著的抗诱变活性 。 以强诱变剂
甲磺酸 甲醋 (MM S) 处理的果蝇 , 致死率达
带 A d d r e s s
宋炳生 卖言译毕n g sh e月生 ,n g , N a n jin g江苏省金坛南京总 医院药剂科副主任 、 副主任药师
M ilit a r y R e g io n G e n e
r al H o s
市人 , 1 9 6 5 年 9 月参军 , 毕业
p 一t a l, N a n jin g
于海军高等医学专科学校药学大专班 。 现任南京军区
今从事中魏
、 、江苏省药学会社药学分会委员 、南京市药学会药剂分会委员等职、西药的调剂 、制剂 、药检等工作 , 先后发表论文 20 余篇 , 获军队科技进步四等奖 1 项 。

1 9 6 6 年 6 月起至
.
4 9 2
·
9. 94 %
, 而 加 入 L N T 后 致 死 率 仅 为
3
.
0 4 %
〔4〕。 对体外培养的 5 1 8。细胞和 K 5 6 2细胞
增殖 , L N T 无抑制作用 〔5〕 , 但对 B 2 2 、 H e p 和
H
2 2等移植瘤小鼠 , 给予 LN T 可产生较好的
抑瘤作用〔6 , 7〕。 如腹水型 5 1 5。和 H 2 2小鼠每只
给予 4 . 35 m g , 抑瘤率分别达 47 %和 40 % 。
生存期前者由 (2 0 . 0 士 4 . 2 ) d 延长 至 (2 8 . 3
士 9 . 5 ) d , 后者 由 (2 0 . 0 士 4 . 2 ) d 延长 至
(3 0
·
3 士 5 · 5 ) d 。 L N T 对 5 1 8。和 E C 小鼠抑瘤
作用不 明显 , 而对 Bz Z小鼠和 H 印 小鼠抑瘤
作用显著 。 前者给予 6 . 6 m g /( k g · d) 义 10
的 LN T 抑瘤率为 42 % , 后者给予 5 m g / (k g
·
d ) X I O 的 L N T 抑 瘤率为 43 % 〔8〕。 临床
LN T 单用无明显疗效 。 13 例胃癌患者每周
静脉给予 L N T 2 m g , 6 周一 8 周 。 虽多数患
者自觉症状改善 ,但客观评价总有效率 , 按完
全缓解 (C R )+ 部分缓解 (P R )为 。〔9〕 。
LN T 与化疗药物合用能 明显提高化疗
的抗肿瘤效果 。 30 例晚期癌症患者应用化疗
加 L N T , 症状明显改善率 、C R 十 PR 和 生存
期依次为 7 6 . 7 % 、 3 3 . 3 %和 1 5 . 3 个月 , 而单
纯 化疗组 (3 例 )分别为 16 . 7 % 、 n . 1 %和
9
.
5 个月〔, 0〕。 李振等报道〔‘, 〕 , 2 0 例晚期癌症
患 者采 用化疗 加 L N T 疗法 总 有效 率 为
5 2 %
。其中对肺癌 (6 例 )和 胃癌 (5 例 )的疗效
较明显 , 总有效率分别为 1 0 %和 40 % ;而对
肝癌 、胰腺癌及乳腺癌等其它肿瘤疗效较差 。
吴昌平等〔, ’〕也证实 , 化疗加 L N T 疗法对 胃
癌和肺癌的疗效显著高于单纯化疗 。 8 例胃
癌 、责门癌患者经联合化疗加 L N T 治疗后 ,
CR + PR S 例 , 总有效率为 63 % 。单纯化疗组
10 例 , C R + P R 3 例 总有效率只有 3 0 % 。 7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联合化疗加 L N T 治
疗后 , C R + PR 3 例 , 总有效率为 43 % , 而单
纯化疗组 8 例中 C R + PR 仅 1 例 , 总有效率
为 12 % 。 化疗加 L N T 疗法对恶性淋 巴癌及
鼻咽癌的疗效与单纯联合化疗相 比没有显著
差异 。 蔡月娥等 〔13 , 对 30 例晚期肺癌患者采
用联合化疗加 L N T 治疗 , C R 十 PR 20 例 , 总
有效率为 6 6 . 7 % ; 单纯化疗组 34 例 , C R +
《中草药 》1 9 9 8 年第 29 卷第 7 期
PR 1 8 例 , 总有效率为 5 2 . 9 % , 二者有显著
差异 。 潘良熹等〔14j 对 10 例晚期 胃癌患者应
用联合化疗加 L N T 疗法总有效率达 60 % ,
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8 例 )的 15 % 。 孙卫国
等 〔‘5〕得类似结果 。 胃癌患者化疗加 L N T 组
3 1 例 , C R 7 例 , p R 1 3 例 , 总 有效 率 为
6 1
.
3 % ; 单纯化疗组 3 0 例 , C R 4 例 , P R S
例 , 总有效率为 40 . 0 % 。
2 作用机理
L N T 是一有效的免疫调节剂 〔‘卜 2 。〕 。 它
能促进小 鼠体 内 T 淋 巴细胞的转化 ; 对佛波
醋和卡西霉素 A 2 3 1: 7协同诱导 的人血淋 巴细
胞分泌 IL 一 2 与其受体 (IL 一 ZR )表达 , C on A
诱导小鼠脾 T 淋 巴细胞增殖反应与 I- 一2 分
泌 , C y 诱导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细胞溶血
素抗体的生成 , 以及 L P S 诱导的小鼠腹腔巨
噬细胞 (M 中)释放肿瘤坏死因子 (T N F )等均
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并呈浓度依赖性双向调
节作用 。在适当剂量范围内 , L N T 能使 C y诱
导的免疫亢进或低下状态恢复正常 ;与 Il- 一 2
合用能增加 自然杀伤(N K )细胞活性 。
动物与临床研究结果表明 , L N T 无直接
的细胞毒作用 。 其抗肿瘤作用是通过提高机
体的免疫功能来实现的 。
5
7 9肉瘤小鼠腹腔给予 12 m g / (k g · d)
X l。的 L N T , 抑瘤率达 43 . 7 % 。 抑瘤率的增
加与免疫活性的增加呈正相关 。 随抑瘤率增
加脾重 /体重百分比增高 , 脾中淋 巴小结数和
红髓内 M中增多 , 表明脾脏的增 长和分化被
促进 ;同时 , 腹腔 M中活性增强 , 吞噬百分率
和吞噬指数相应增高约 35 %和 7 % 〔2lj 。 大
鼠腹腔给予 4 m g / (k g · d) x 30 的 L N T , 其
腹腔 M中吞噬中性红的功能提高近 2 倍 〔川 。
M中的吞噬功能在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中
均起重要作用 。 以 5 ‘C r 释放率法和‘2 5 1一u d R
法分别测定 M中对肿瘤细 胞的损伤和增殖
抑制作用 。 结果表明 , 给予 L N T 的小 鼠 , 其
腹腔 M中对子宫颈癌 U , 4细胞有一定损伤作
用 , 5 ‘C r释放率为 (3 2 士 3 . 2 5 )% , 显著高于对
照组的 (2 6 . 85 士 2 . 5 7) % ; 其对大肠癌细胞增
·
4 93
·
殖 有抑制 作用 , ‘25 1一 u d R 掺入 率为 (3 7 1 士
2 6 7 ) e p m
, 显著低于 对照组的 ( 1 0 2 1士 5 4 1 )
cP m
。 给予 L N T 的小鼠 , 腹腔 M中内的酸性
磷酸酶 (A C P )和精氨酸酶 (A rg )的活性均较
对照组显著提高 〔洲 。 在大 鼠上也得类似结
果 , 且 L N T 也显著增强大鼠腹腔 M中 内乳
酸脱氢酶 (L D H )的活性 〔川 。 A CP 是 M中溶
酶体的标志酶 , A rg 是 M中抗肿瘤作用的物
质基础 , L D H 酵解葡萄糖提供 M 中吞噬过程
中所需能量 , 是 M 中激活的标志之一 。 三者
活性的提高增强 M 中的活性 , 从而提高机体
的免疫功能和抗肿瘤活性 。
磷脂酞肌醇 (PI )在 其激酶作 用下 产生
Pl 转换 , 生成磷脂酞肌醇 一 4 一磷酸 。 癌细胞中
Pl 转换明显增强 。 有资料表明 , 抑制 PI 转换
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 获荃多糖和刺五加多糖
对 PI 转换有抑制作用 , 而 L N T 则 无t24 〕 , 说
明 L N T 的抗肿瘤活性与 PI 转换机制无关 。
许多学者研究了 L N T 对临床癌症患者
免疫状态 的影响 。 证实 L N T 与化疗合用可
提高 化疗疗效 , 增加淋 巴细胞转化率 、N K 细
胞活性和 T 4 zT S 比值 〔‘, , ‘3 , ‘4 ; 。
周振英等〔2 5一”〕以 LD H 释放法测定了癌
症患者和正常人的 N K 活性 。结果表明 , 癌症
患者的 N K 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 。 正常对照
组 (45 例 ) N K 细 胞 和 大 颗 粒 淋 巴 细 胞
(L G I

)的比率分别为 (3 . 7 士 8 . 7) %和 (1 7 . 2
士 9 . 0) % , 而癌症患者组 (78 例 )二者分别为
(1 4
.
8 士 1 0 . 0 )%和 (1 1 . 6 士 7 . 9 )% , 且随临床
分期的增加降低得更多 。
化疗进一步降低癌症患者的 N K 活性 。
17 例癌症患者经单纯化疗后 L G L 和 N K 细
胞比率分别由疗前的 (13 . 6 士 8 . 9) %和 (17 · 6
士 1 2 . 8 )%降 至 ( 5 . 5 士 3 . 8 )%和 ( 8 . 3 士
7
.
4) %
。 而化疗辅以 LN T 治疗组 ( 17 例 ) ,
L G L 和 N K 细胞 比率均较疗前显著提高 , 二
者分别由疗前的 (n . 0 士 6 . 3) %和 (13 · 7 士
6
.
4 )%提 高 到 ( 1 8 . 2 士 7 . 6 )%和 (2 1 . 9 士
8
.
1) %
, 且二者增加的例数 (分别为 2 0 / 2 3 和
1 5 / 2 3 )显著多于单纯化疗 (6 / 2 0 和 2 0 / 2 0 ) 。
.
4 9 4
·
这表明应用 L N T 的癌症患者 自身 N K 活性
显著提高 , 从而增强了 N K 细胞对 T 淋 巴细
胞的应答能力及其本身杀伤癌细胞 、抑制转
移的作用 。
采用单纯化疗或化疗加 L N T 治疗的患
者 , 治疗前后 T 细胞亚群分布均无显著变
化 〔2 7〕 。 但对手术治疗的中晚期癌症患者的测
定表明 , 单纯手术组 (2 例 )术后 3 d 外周血
T 3

T 4 和 T 4/ T S 分别 为 (50 . 9 士 6 . 6) % 、
(2 3
.
8 士 7 . 7 )%和 0 . 7 5 士 0 . 1 5 , 分别低于术
前的 (5 8 , 1 士 4 . 9 )% 、 (3 0 . 7 士 6 . 7 )%和 0 . 9 2
士 0 . 2 2 , 术后 14 d 才恢复到术前水平 , 且所
有被测患者术后的 T 4 / T S 均出现倒置 。 而手
术加 L N T 治疗组 (21 例 )术后 3 d 三者分别
为 (6 0 . 8 士 6 . 0 )% 、 (3 2 . 8 士 6 . 5 )%和 1 . 0 6 士
。. 24 , 略高于术前 , 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 。 对
两组患者随访 6 个 月一 8 个月 , 单纯手术组
半年和 1 年生存率分别为 54 . 5 %和 13 · 6 % ,
而手术加 L N T 治疗组患者分别为 76 . 2 %和
42
.
9 %
。 表 明 LN T 可通过提高癌症患者术
后免疫功能对预后产生积极影响〔2 8〕 。
3 结语
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虽不是肿瘤发
生的原因 , 但可促进肿瘤的发展 。手术切除和
化疗是治愈肿瘤的有效方法 , 最终可解除肿
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 。 但手术和化疗最
初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会进一步抑制机体的免
疫功能 。 因此 , 在癌症的治疗中 , 既杀伤肿瘤
细胞又重建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同等重
要的意义 。 I廿N T 是植物多糖家族中的一个重
要成员 , 为一毒副作用小 、安全 、有 效的免疫
调节剂 〔2 9〕。 它通过改善癌症患者因荷瘤 、化
疗及手术治疗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发挥抗肿瘤
活性 。 因而 , 在肿瘤的生物学治疗方面具有 良
好的应用前景 。
参 考 文 献
1 宋为民 . 中国食用菌 , 2 9 9 1 ; 10 (2 ) : 7
2 薛 颖 , 等 . 营养学报 , 1 9 9 6 ; 1 8 (3 ) : 3 3 8
3 Ch
l n a r a G
, ‘t a l . N a t u r e , 1 9 6 9 ; 2 2 2 : 6 8 7
4 黄 国城 . 等 . 中华预防 医学杂志 , 1 993 ; 2 7 (2) : 124
5 伶 丽 , 等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1 9 9 4 ; 1 4 (8) : 4 82
67
8
9
l 0
1 l
l 2
l 3
l 4
1 5
l 6
1 7
l 8
龚俊涛 , 等 . 药学实践杂志 , 1 9 9 6 ; 14 (1 ) : 2 3
马占好 , 等 . 实用肿瘤学杂志 , 19 6 , 10 (4 ) : 7
白润江 , 等 . 兰州医学院学报 , 19 。; 1 6 (1 ) : 10
吴孔明 , 等 . 河南肿瘤学杂志 , 19 9 4 ; 7 (3 ) : 24 2
李玉升 .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 4 ; 7 (4 ) : 2 07
李 振 , 等 . 中国肿瘤临床 , 1 9 9 4 ; 2 1 (9 ) : 6 9 5
吴昌平 , 等 . 新药与临床 , 19 9 6 ; 15 (1 ) : 2 9
蔡月娥 , 等 . 肿瘤 , 1 9 9 6 ; 1 6 (5 ) : 5 5 4
潘良熹 , 等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1 9 9 5 ; 1 1 (4 ) : 9
孙卫国 , 等 . 中原医刊 , 1 9 9 6 ; 2 3 (9 ) : 6
刘振英 , 等 . 兰州医学院学报 , 1 98 ; (1 ) : 54
杜泽英 , 等 . 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 , 1 9 4 ; 6 (l ) : 40
周爱武 , 等 . 中国药理学通报 , 1 9 9 5 ; 1 1 (2 ) : 1 5 7
1 9 王格林 , 等 . 药学学报 , 1 9 9 6 ; 3 1 (2 ) : 8 6
2 0 李金锋 , 等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1 9 9 6 ; 1 6 (4 ) : 22 4
2 1 蒋谷人 , 等 . 中草药 , 19 8 6 ; 1 7 (6 ) : 4 1
2 2 陈国荣 , 等 . 温州 医学院学报 , 1 9 9 6 ; 2 6 (4 ) : 2 2 6
2 3 陈国荣 , 等 . 温州 医学院学报 , 19 94 ; 2 4 (1 ) : 3
2 4 黄添友 , 等 . 中国中药杂志 , 1 9 9 5 ; 2 0 (1 1 ) : 6 9 2
2 5 周振英 , 等 . 江苏医药 , 1 9 9 5 ; 2 1 (9 ) : 5 5 0
2 6 王 苏 , 等 . 江苏中医 , 1 9 9 6 ; 1 7 (9 ) : 4 1
2 7 周振英 , 等 , 上海免疫学杂志 , 2 9 9 5 ; 1 5 (3 ) : 16 2
2 8 彭俊平 , 等 . 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 , 1 9 97 ; 9 (1 ) : 28
2 9 邱淑玉 , 等 . 福建医药杂志 , 1 9 8 9 ; 1 1 (5 ) : 3 1
(1 9 9 8

0 2

0 9 收稿 )
海蛇的药用研究现状及进展
湛江市临床医学研究所(5 2 4 0 3 7) 周少雄 寮 肖桂花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海蛇约有 90 种 , 均为毒蛇 ; 除蛋氨酸 、色氨酸未检出外 , 有 6 种为人体必须氨基
共同的生物学特征是尾扁平 , 鼻孔位于吻背 , 有发达 酸 , 含量均高于陆生蛇 (平均每种高 1 4 . 4 % ) ; 海蛇
的毒腺和细短的毒牙川 。 东南亚海域游移的海蛇有 体含多种微量 、痕量元素 , 如 Z n 、C u 、 Fe 、 Se 、C a 、 M g
9 属 15 种 , 主要集中于南中国海 , 较常见的有 7 种 , 等 , 所含重金属元素如 C d 、 A l、A s 等符合中国食品
分别是青环海蛇 2乃,d ro P从: cy an oc inc tus 、 黑头海蛇 卫生标准 ;海蛇体所含总氮量高达 9 . 9 % , 比陆生蛇
H
·
m el a no
c
eP h al us
、淡灰海蛇 H · or na tus 、 平颊海蛇 多 1 . 0 % , 而蛇脂和灰分含量却较陆生蛇少 〔3 〕。
加Pe m ls ha rd w ic kli 、长吻海蛇 尸el a m is p la tur uLc 、海 海蛇体的药用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以海蛇干
蛙 I,r ae sc ut at o ri Pe ri na 、 小头海蛇 Mi c ro c eP h al oP hl : 为主药配伍当归 、豆豉姜等活血理气药制成复方海
g ra cl l
: , 前两种为该海域优势蛇种 〔‘, 幻 。 海蛇药用始 蛇制剂如复方海蛇注射液〔‘, 5 , 、复方海蛇胶囊〔的 、海
载 于中国唐代药书《本草拾遗 》, 继后中国历代医书 蛇祛风胜湿灵胶囊【7〕等 , 二是以鲜蛇浸酒或在其中
均有记载 , 其功能祛风燥湿 、通络活血 、攻毒 , 主治风 加入中草药制成蛇药酒如海蛇天麻酒等即 。 治疗病
湿痹痛 、 四肢麻木 、关节酸痛 、疥癣恶疮等 。 海蛇全身 种属中医痹症范围 , 主要包括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
都能入药 巨营养丰富 , 深入开展海蛇药用研究是开 节炎 、腰腿痛等 。 疗效机理 目前包括 : 1) 海蛇体含高
发海蛇这 一 珍贵中药材的根本途径 。 现将海蛇各部 浓度组氨酸 , 有抗炎 、抗菌 、抗病毒作用 , 口服对风湿
分的药用研究现状及进展概述如下 。 性关节炎有肯定疗效川 。 2) 海蛇制剂有促皮质和雄
l 海蛇体 性激素样作用 , 对改善垂体一肾上腺 、性腺轴功能有
传统中医多采用将活蛇除去内脏晒 干或烘干而 明显作用 〔7〕。 3) 口服海蛇乙醇浸出物能抑制胶原诱
成的蛇干 , 或将蛇除去内脏和 头部 (也用活的全蛇 ) 导的关节炎患鼠产生抗胶原抗体和发生迟发型超敏
浸酒制成的蛇酒 。 80 年代初 , 福建中药研究所对全 反应 。 目前也探讨了海蛇体制剂治疗痹症之外的疾
省海蛇资源进行了全面的开发利用研究 , 表明海蛇 病 , 如中 、老年人记忆减退 (健忘症 )等哪 , 并取得了
原生药使用安全 、无毒 ;海蛇体含 16 种人体氨基酸 , 一些进展 。
‘ 周 少雄 男 , 1 9 9 1 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 , 获血液内科硕士学位 ; 1 9 9 1 年~ 1 9 9 4 年在广东医学院血液研究所从事血液病实验临床研究 , 主持研究课题 (a 球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和血液学研究》, 发表有关论文 5 篇 , 获市级成果奖 1 项 ;
1 9 9 4 年后在湛江市临床医学研究所从事医药生物技术开发应用研究 , 主攻方向为基因工程药物的发酵和下游纯化 、鉴定 ,迄今参与卫生部基金课题 3 项 , 主持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课题 1 项 , 参与省级科研开发课题 7 项 , 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10 篇 ,参与编 ‘, j( 生物技术临床应用手册 》一书 , 获湛江市科技进步奖 2 项 。
帝中草药 》1 9 9 8 年第 29 卷第 7 期 · 4 9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