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vicissitudes of Amomum L. and its production area

砂仁产地与品种变迁的研究



全 文 :·药材·
砂仁产地与品种变迁的研究
刘佑波 1 ,吴朋光 2 ,徐新春 3
( 1. 深圳市平湖医院 ,广东 深圳  518111;  2. 广东梅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广东 梅州  514011;  3. 深圳
市平湖镇人民政府 ,广东 深圳  518111)
摘 要: 目的 为弄清砂仁药材种植的历代和现状。方法 查阅历代文献 ,深入实地调查访问 ,综合分析。结果 历
史所载砂仁 ,含国产品和进口品。 国产品素来以广东阳春为主产区 ,后引种到阳春周边县市及广西、云南、福建等
地。 90年代末期 ,砂仁主产地由广东转移至云南省。进口品产自东南亚的越南、缅甸、泰国、老挝等国。国产砂仁主
要品种为姜科植物阳春砂 Amomum villosum Lour. ,后发现有绿壳砂 A . v illosum Lour. va r. xanthioides ( Wall.
ex Bak. ) T. L. Wu et Senjen和海南砂 A . longiligulare T. L. Wu。 云南省主流品种为从广东阳春引种的阳春砂
A . v illosum Lour. 进口品特指绿壳砂 A . v illosum var xanthioides ( Wall. ex Bak. ) T. L. Wu et Senjen。结论 古
今所用砂仁产地与品种变化较大 ,国产品与进口品并存 ,国产砂仁主产地为云南省 ,主流品种为从广东阳春引种的
阳春砂 A . villosum 。
关键词: 砂仁 ;产地 ;品种
中图分类号: R282.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03 0250 03
Studies on vicissitudes of Amomum L. and its production area
L IU You-bo1 , WU Peng-guang2 , XU Xin-chun3
   ( 1. Shenzhen Pinghu Hospital, Shenzhen Guangdong 518111, China; 2. Meizhou Institute o f Fo rest ry Science in Guang-
dong Prov ince, Meizh ou Guangdong 514011, China; 3. Shenzh en Pinghu People s Gove rnment, Shenzhen Guangdong
518111, China)
Abstract: Object  To trace the histo ric changes and the present sta tus in the cultiva tion of Amomum
v illosum Lour. . Methods  By li terature ret riev al, on the spo t field study and interview ing vetern herba l-
ists. Results  Acco rding to histo ric reco rds, commercia l species of Amomun L. consisted of both nativ e
and impo rted products. The main source of the nativ e product w as f rom Yangchun, Guangdong Province,
w hich g radually ex tended to i ts v icinal cities and thereafter to loca li ties as far as Guangxi, Yunnan and Fu-
jian Provinces. Until the late 90 s, the main production area was finally transferred f rom Guangdong to
Yunnan. The imported products came from Southeaster n Asian countries including Viet Nam, Burma,
Thailand and Laos. Before the 50 s, the main commercial product was A. vil losum , later new species such
as A . v 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 ( Wall. ex Bak. ) T. L. Wu et Senjen and A. longiligulare T. L. Wu
w ere discovered. Cur rent ly, the main product f rom Yunnan is A. v illosum originated f rom Yangchun. The
A. v illosum var. xanthioides i s pa rticularly referred as the impo rted goods. Conclusion  Time has brought
g rea t changes to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 f A . vil losum. At present , bo th domestic and foreign products
a re in current use. The main source of domestic product is f rom Yunnan, o riginated f rom Yangchun.
Key words: Amomum vil losum Lour. ; production a rea; species of Amomum L. ( Zingiberuceae)
  我国著名“南药”砂仁 ,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
泻、理气安胎”等功效 [ 1] ,为消化系统的良药 ,古称
“缩砂 ”。目前市场流通的砂仁来源较多 ,品种、产
地混杂 ,为如实反映砂仁的历史与现状 ,特作如下考
核。
1 我国自唐代以来就有砂仁药用史
砂仁始载于唐· 甄权《药性本草》 ,原名缩砂
[2 ]。此表明我国从唐朝开始就有砂仁的史载 ,民间
已作药用 ,并能描述其性味。 在广东的阳春、高州两
县 ,在唐朝时期就有砂仁出产 [3 ]。
2 砂仁产地的变迁
唐· 甄权《药性本草》称“缩砂 出波斯国 ,味苦
·250·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3期
收稿日期: 2000-03-17作者简介:刘佑波 ,男 , 37岁 ,学士 ,现为深圳市平湖医院主管药师 .主要从事药品质量、药事管理、用药安全性及新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曾发表论文 6篇。
辛” [2 ] ,五代· 李 《海药本草》谓“缩沙 ,生西海及
西戎诸地。味辛 ,平 ,咸” [4 ]。波斯国即西戎 ,指我国新
疆以西的波斯湾各国 ;西海 ,即今印度洋、波斯湾、地
中海一带地区 ,具体产地为越南、泰国、柬埔寨、老
挝、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 [5 ]。 这说明我国唐代所用
砂仁 ,除广东有出产外 ,还从境外东南亚等地进口 ,
二者同期存在。
到了宋代 ,宋· 刘翰、马志《开宝本草》则记为
“生南地” [6 ]。苏颂《本草图经》记载为“今唯岭南山泽
间有之” ,并附有清晰逼真的新洲缩砂 图一幅 [7 ] ,
新洲 ,即今广东新兴县 [8 ]。
元朝至明、清三代的本草对砂仁产地的描述均
无多大变化 ,同引述为 “产波斯国”、 “出岭南”
等 [9~ 16 ]。
陈仁山《药物出产辨》称砂仁“产广东阳春为最 ,
以蟠龙山为第一” [17 ]。证明这之前所产砂仁 ,均出于
广东阳春县。 1949年广东砂仁留存面积 200余 hm2
( 3 000多亩 ) [3 ]。
近年有较具体的阐述 ,阳春砂 Amomum villo-
sum Lour. 主要产于广东、海南 ,广西、云南少部分
地区亦产。 绿壳砂 A . v illosum va r. xanthioides
T. L. Wu et Senjen主产于越南、缅甸、泰国 ,以越南
产者为佳 ,国内产于云南。 海南砂 A. longiligulare
T. L. Wu主产于海南、广东和云南 [ 18~ 20]。
古代国产砂仁多为野生品 ,广东阳春、高州、信
宜和新兴等县 50年代前后所产砂仁也多处于半野
生状态。自清·道光年代起 ,阳春就有较为详尽的砂
仁种植记载。 20世纪 40年代 ,广东两阳县圭岗公社
地主麦奕良曾雇用农民种植阳春砂 ,但只种不管 ,产
量低下。 50年代起 ,栽培管理技术逐步成熟 ,产量也
逐年增加 ,最高产量超过 7 500 kg /hm2 [21, 22 ]。 70年
代 ,广西的那波、靖西、德保、隆安、武鸣、邕宁、龙州、
凭祥、宁明和防城等县区也有栽培 [23 ]。当代阳春砂
引种成功的生长地已北移至福建省南平市 (北纬
26°) [ 24]。
《云南中药资源名录》较详细地记载了云南境内
所出砂仁的具体产地和品种 ,有野生也有栽培
者 [25 ]。 阳春砂主要栽培于西双版纳、德宏、文山、临
沧、红河、保山和怒江等地 ;绿壳砂主要分布于西双
版纳、德宏、思茅和临沧等地区海拔 600~ 800 m的
阔叶林下 ;海南砂则在勐腊、景洪等县有栽培。 说明
云南已大量出产砂仁。
80年代 ,全国年均产砂仁共 280~ 300 t ,其中
广东有 190 t,广西 20 t,云南 15 t ,进口 900 t[26 ]。其
时主要靠进口 ,国产品主产地仍在广东。
但到了 80年代中后期云南年产砂仁量急增 ,占
全国总产量的 65. 5% ,跃居为首位。90年代后期 ,笔
者再次走访云南中医学院、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研
究所云南分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植物所、
云南药材公司、广东省药材公司、广东部分市县药材
营销部门等多家单位 ,证实了砂仁产地质的变化 ,即
今国产砂仁主产地已由云南省取代广东省而居全国
之首。其原因分析大致可为几点:一是广东农村经济
结构的调整 ,以往固有的计划经济模式被市场经济
所取代 , 50~ 60年代盛行的包种包管包收包购包销
的统一模式已不复存在 ,部分地区群众重商轻农、重
工轻农现象突出 ,加上药材市场变化不定 ,有种无
收、有收难销现象普遍 ,这些都严重打击了药农的生
产积极性 ,以前连片栽培的农场、农地被丢荒 ,生态
环境也不断遭破坏 ,毁林开荒、占用农田、弃耕丢荒
等现象突出 ,严重威胁砂仁的生长和发育。二是发达
地区与省内山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山区交通、信
息、服务等行业较落后 ,很多年轻劳动力为了生存而
转向工厂或外输 ,导致砂仁产量连年下滑。三是财力
所限 ,各级政府部门暂时还顾不上对药材生产部门
的投入、监管 ,药材从生产到销售未有统一的规范 ,
市场较为混乱 ,使生产、科研得不到保障而走下坡
路。劣质阳春砂冲击优质正品阳春砂 ,从而极大地挫
伤了药农的生产积极性而放弃栽种。如广东砂仁产
县阳春 , 60年代年产砂仁达到 150~ 200 t ,如今却
不足 2 t;广宁、佛冈等县亦然 ,也从 30年前的年产
100 t下挫至现在的 1. 5 t。 1986年全省共产砂仁
150 t [26 ] ,以后逐年萎缩。 原因之四是砂仁不能进行
自花授粉 ,要依靠虫媒进行授粉 ,云南省境内地理条
件优越 ,森林覆盖率高 ,土壤质地良好 ,彩带蜂、小酸
蜂、排蜂等昆虫多 [27 ] ,这些因素恰好满足了砂仁生
长的要求 ,使该地区砂仁结果率较高 ,产量也高。 大
面积栽培推广获得较大的成功 ,加上云南因地理位
置关系 ,目前仍以农业、旅游等为主导产业 ,农民生
产积极性大 ,使砂仁总体产量逐年上升 ,仅 1985年 ,
云南产砂仁就占了全国砂仁总产量的 65. 5% ,远远
超过广东 ,而跃居全国砂仁产量之首。
3 砂仁品种的变化
古代本草所载砂仁含国产品和进口品。 起初记
载的砂仁为外国引进品 ,后出现本国出产品。
唐代《药性本草》等仅指出砂仁“味苦辛” [2 ] ,并
未对其性状多加描述。
宋代刘翰等称砂仁“苗似廉姜 ,子形如白豆蔻 ,
·251·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3期
其皮紧厚而皱 ,黄赤色 ,八月采之” [6 ] ,苏颂则描述为
“苗似高良姜 ,高三、四尺。 叶青 ,长八九寸 ,阔半寸
许。三月、四月开花 ,在根下。五六月成实 ,五七十枚
作一穗 ,状似益智而圆 ,皮紧厚而皱 ,有粟纹 ,外有
刺 ,黄赤色。 皮间细子一团 ,八隔 ,可四十余粒 ,如黍
米大 ,外微黑色 ,肉白而香 ,似白豆蔻仁。七、八月采
之” [7 ]。 这里所记砂仁均为产“岭南者”即国产品 ,从
其描述及所附插图分析 ,所指砂仁与今广东阳春砂
A. vil losum 尤为相似。
清· 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今阳江产
者 ,形状殊异 ,俗呼草砂仁” ,这里指明了清代砂仁有
出自广东阳江地区的。 然其所描绘的图形与现实砂
仁出入较大 ,叶面短小 ,果又长于地面枝条上 ,系误
载 [28 ]。
80年代中期 ,国内市场曾对云南所产砂仁品种
与品质产生质疑 ,据石汝明等学者调查 ,云南砂仁出
现味酸泛甜、内仁粒数过多等“品质”问题的主要原
因是 ,生产过程中采收过晚、加工控温不当造成的 ,
而其优越、独特的生长环境又促使砂仁内仁粒数超
过药典规定值 ,这并非其品种问题影响其品质 ,而是
广东阳春砂引种至云南特殊地理条件下的结果 [29 ]。
表明云南产砂仁 ,其主流品种仍是阳春砂 A. villo-
sum 。
徐鸿华等将阳春砂 A. vi llosum 习称为砂
仁 [30 ] ,《广东中药志》称历代所指缩砂 为进口砂或
绿壳砂 A. vil losum va r. xanthioides[31 ]。
现代文献则将公认的砂仁药材正品定义为 3大
类:即阳春砂 A. villosum、绿壳砂 A. vil losum var
xanthioides和海南砂 A. longil igulare [1 ]。
4 小结
追溯砂仁用药的历史可知 ,从古至今 ,市场上所
用砂仁药材 ,国产品与进口品并存。
关于砂仁的产地 ,唐代多从东南亚进口 ,唐末宋
初有国产砂仁出现 ,均产自广东阳春 ,后逐渐引种到
阳春周围及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到 90年代末 ,砂
仁产地发生根本变化 ,主产地已由广东转移至云南。
清代以前 ,人们都将进口砂仁和国产砂仁习称
为“缩砂 ” ,史载国产砂仁为广东阳春砂 Amomum
v illosum Lour. ,后发现绿壳砂 A. villosum va r xan-
thioides T. L. Wu et senjen和海南砂 A. longil igu-
lare T. L. Wu等品种。现时云南主产区所产为阳春
砂 A. v illosum Lour.。进口砂仁特指绿壳砂 A. v il-
losum va r. xanthioides T. L. Wu et Senjen。
参考文献:
[1 ] 中国药典 [ S] . 1995年版 . (一部 ) .
[2 ] 甄 权 ,尚志钧辑校 . 药性论 [M ]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7.
[3 ] 中国药材公司 . 中国中药区划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5.
[ 4 ] 五代· 李  ,尚志钧辑校 . 海药本草 [M ] . 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 , 1997.
[ 5 ] 江苏新医学院编 . 中药大辞典 [M ]. (下册 ) . 上海:上海科技
出版社 , 1995.
[6 ] 宋· 刘 翰 ,马 志 ,尚志钧辑校 .开宝本草 [M ] . 合肥:安徽
科技出版社 , 1998.
[ 7 ] 宋 . 苏 颂 ,尚志钧辑校 . 本草图经 [ M ] . 合肥:安徽科技出
版社 , 1994.
[8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 [M ].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98.
[9 ] 元· 王好古 ,扫 麝 ,尤 荣辑点校 .汤液本草 [M ] . 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 , 1987.
[ 10 ] 明· 缪希雍 . 夏魁周 ,赵 瑗校注 . 神农本草经疏 [M ] . 北
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997.
[ 11 ] 明· 陈嘉谟 . 王淑民等点校 . 本草蒙筌 [M ] . 北京: 人民卫
生出版社 , 1988.
[ 12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 [M ] . (校点本 ,上册 ) . 北京: 人民卫
生出版社 , 1991.
[ 13 ] 清· 黄宫绣 ,席与民 ,朱肇和点校 . 本草求真 [ M ] . 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 , 1987.
[14 ] 清· 吴仪洛 . 本草从新 [M ].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58.
[15 ] 清· 汪昂原 ,王效菊点校 . 本草备要 [M ]. 天津: 天津科技出
版社 , 1993.
[ 16 ] 清· 黄 辑 . 神农本草经 [M ] . 北京: 中国古籍出版社 ,
1982.
[ 17 ] 陈仁山 . 药物生产辨 [ M ] . 广州: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 ,
1930.
[18 ] 张前德 ,李铁君 ,傅 雷 ,等 . 草木春秋 [ M ] .北京: 人民卫生
出版社 , 1992.
[ 19 ] 张贵君 . 常用中药鉴定大全 [M ] . 哈尔滨: 黑龙江科技出版
社 , 1993.
[20 ] 罗天诰 . 森林药物资源学 [ M ] .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1994.
[ 21 ] 林举雄 . 两阳县圭岗公社 1959年春砂仁试验获得丰产 [ J ].
中药通报 , 1960, 5( 2): 277.
[ 22 ] 广东省地方志编委会 . 广东省阳春县志 [M ] . 广州: 广东人
民出版社 , 1996.
[23 ] 徐乃良 ,岑丽华 . 名贵中草药高产技术 [ M ] .北京: 北京医科
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1993.
[24 ] 吴耀阁 ,黄国捷 . 春砂仁北移试种成功 [ J] . 中药材 , 1990, 13
( 11): 48.
[ 25 ] 云南省药材公司编 . 云南中药资源名录 [M ] . 北京: 科学出
版社 , 1993.
[ 26 ] 朱圣和 . 中国药材商品学 [M ]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0.
[27 ] 王修竹 . 对砂仁理想授粉蜂类昆虫的筛选 [ J ]. 中药材科技 ,
1983, ( 2): 4-5.
[28 ] 清 .吴其浚 . 植物名实图考 [M ] . (第二十五卷 ) . 北京:中华
书局 , 1963.
[29 ] 石汝明 . 对云南砂仁品质问题的初步调查 [ J ] . 中药通报 ,
1987, 12( 4): 14-15.
[30 ] 徐鸿华 ,蔡永光 ,徐祥浩 ,等 . 热带药用植物栽培 [M ].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 1986.
[ 31 ] 《广东中药志》编委员编著 .广东中药志 [M ] . (第一卷 ) . 广
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1994.
·252·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