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药直肠给药的研究动态



全 文 :· 综述与专论 ·
中药直肠给药的研究动态
苏州市中医医院 ( 2 1 50 0 3) 赵稚萍 .
摘 要 综述中药直肠给药的作用与机理的实验研究 、 生物利用度 、 科学质控标准和制剂工艺等 ,
并分析展望了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
关键词 中药 直肠给药 生物利用度
直肠给药是祖国医学的传统外治方法 。
这种给药方式使药物不经过胃 、肝脏而直接
进入血循环 , 既防止了 胃酸及各种酶对药物
的破坏作用 , 又避免了肝脏的首过作用 , 具有
独特的治疗效果 。 然而 , 由于测试技术问题和
中药成分的复杂 , 影响了直肠制剂疗效的科
学评价 。
近年来 , 现代医学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中
药直肠给药人体生物利用度 的研究 , 探讨直
肠给药作用机理 , 进而确立科学的质控标准
和制剂工艺 , 为中药直肠给药展示了可喜的
发展前景 。 现将近年来直肠给药研究取得的
进展和成果综述如下 。
1 作用和机理的实验研究
直肠给药是将制剂注入直肠或乙状结肠
内 , 药物经肠壁周围丰富的血管 、淋巴管进入
体循环 , 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 中药直肠给药的
剂型有栓剂 、微型灌肠剂和液态灌肠剂 。 它们
一般有两种治疗作用 , 一为局部作用 , 另一则
为全身作用 。 前者 主要治疗肛肠疾病 , 如痔
疮 、 肛裂等 ; 后者的治疗范 围则较 广 , 涉及到
内 、 外 、妇 、 儿等各科 。 直肠给药的疗效不亚于
或优于 口服药物的疗效 , 且未见不 良反应和
毒副作用 。 但有关直肠给药的治疗机理 、安全
性等问题也是 目前中医药研究的前沿课题 。
其中以急腹症 、 抗休克 、 改善微循环 、 解热抗
惊厥等方面治疗机理的实验报告居多 。
1
.
1 急腹症 : 《伤寒论 》经方大承气汤 由大
黄 、 芒硝 、 积实 、 厚朴四药组成 , 具有峻下热结
的功效 。 临床常 口服治疗阳明腑实证 。 在动物
实验中 , 发现大承气汤灌肠后 30 m ni 排便次
数比对照组平均增加 3 次以上 。 泻下作用强
于一般灌肠剂 。 用于临床治疗热毒型 、 蕴热型
急腹症的研究表明 , 可使肠蠕动增加 , 促使排
便 。 当灌注更大容积中药时 , 促使肠 内积聚之
热结一举排出 , 达到通腑泄下目的 。 这种对肠
道运动增强的作用 , 是 由于大承气汤对肠壁
平滑肌直接兴奋的结果 。 急腹症主要病机为
腑气不通 , 采用大承气汤直接灌肠 , 给药方
便 , 药物可直达病灶 , 吸收完全 , 取效迅速 。 对
阑尾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 、 弥漫性腹膜炎肠
麻痹初期 、气结型肠梗阻或痕结型肠梗阻早
期无血运障碍等症 , 均可使用 l[] 。
1
.
2 抗休克 : 近代临床常用 四逆汤 治疗休
克 。 四逆汤 由甘草 、 干姜 、 附子组成 。 为了观察
其抗休克作用以及在休克时对肠道的保护作
用 , 将 16 只健康的雄性家兔制作成晚期失血
性休克的实验模型 , 并将此模型分为给药组
和对照组 。 给药组按照 1 2 . 5%浓度从十二指
肠疹管处灌注 四逆汤 40 m L , 对照组亦从该
处给予生理盐水 40 m L , 结果两组脱离休克
率有显著性差异 (尸< 0 . 0 5 ) 。 实验时 ,两组的
·
A d d r e s s
:
Z h a o Y a p in g
,
S u z h o u HO
s p i t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n e s e M e d i ePel
,
S g z ho
u
赵雅萍 女 , 42 岁 , 19 8乏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中医大专班 。 现任职于苏州中医院 , 主治医师 ,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专业研究方向为新技术在中医妇科的应用 、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 曾发表 “ 妇科中药外治法的新进展 ” , “ 调经与消症 ” , “ 月经前后诸症案 ” 等数篇论文 。
《中草药》 1 9 9 8 年第 29 卷第 1 期 , 5 1 .
最初放血量和最大放血量基本一致 , 但实验
后 , 给药组的剩余血量显著多于对照组 , 输血
后血压亦有显著性增高 , 且血压一时间曲线显
著高于对照组 。 提示给药组休克代偿程度较
轻 。 失血性休克代偿时由肠给予四逆汤煎剂 ,
可使失代偿明显减轻 , 并提高回输血液的疗
效 。 在进一步的 SM A O 休克模型上 , 阻断肠
道血流后灌肠给药 , 在恢复肠道血流前洗去
药液 , 并与盐水灌肠对照组比较 , 休克程度发
生轻 , 肠粘膜损伤也轻 , 血性腹腔渗液减少 。
四逆汤持续灌肠对 S M A O 休克的疗效可进
一步提高 , 从而证明了四逆汤经肠道给药确
实具有保护休克小肠 、 阻止休克不可逆发展
的作用 〔幻 。
1
.
3 改善微循环障碍 : 用 Y A G 激光诱发家
兔皮管透明窗内单根微血管损伤 , 造成微循
环水平的血疲动物模型 。 将 20 只此模型兔平
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 实验组肛门给予中
药脑血康栓剂 , 对照组则给予空白对照栓剂 ,
经各项指标检测 , 表明脑血康组比对照组在
通血血管面积 、 毛细血管数几何均值和血流
速度上占优势 , 尤其在血癖消散时间上更为
显著 , 比对照组提前了整整 10 d 。 实验组用的
脑血康栓剂主要成分为水蛙 , 具有较强的活
血化痪 作用 , 通过 肠道给药 , 效果更 为显
著 [ 3〕。
1
.
4 解热抗惊厥 : 对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微
型灌肠剂羚龙清热液 (由羚羊角 、 地龙 、 茵陈
等组成 )进行了镇静抗惊厥作用 的研究 。 表明
羚龙清热液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组小 鼠的睡
眠时间 ;加强硫贵妥纳组小鼠的催眠作用 。 显
示该药具有明显的催眠镇惊作用 。 而对士的
宁 、 戊四氮致惊的小鼠组 、 士的宁致惊的家兔
组 , 给予羚龙清热液后 , 能明显延长惊厥的潜
伏期和存活期 , 并对惊厥率和死亡率无影响 ,
表明该制剂安全 、 可靠闭 。 对该制剂的解热作
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 , 表明它可对
抗内毒素的致热作用 ,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非
常显著的差 异 , 对血浆 c A M P 含量和 CA /
C G 比值升高也有显著抑制作用阁 。

5 2
·
羚龙清热微型灌肠剂体外试验有抑菌作
用 , 但在体内动物实验中 , 对整体动物无抗感
染作用 , 也不能明显降低 小 鼠内毒素中毒的
死亡率 。 实验推测该制剂的速效 、高效解热机
理可能是通过某种途径 、 影 响中枢递质或直
接影响 c A M P 的合成 , 从而引起 c A M P 浓度
变化 , 然后抑制下丘脑体温中枢调定点上移
而发挥其解热作用 。
上述研究表明 , 直肠给药的作用和机理
与辨证论治 、 所选药物的药理因素 、药物对直
肠壁的影 响 、 直肠粘膜对药物的吸收程度等
有关 。 这些都是直肠给药能否取得疗效的关
键所在 。
2 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中药直肠给药必须科学地测定其制剂给
药后血药浓度形成 、 维持 、 消退的全过程 。 近
年来 , 研究者多采用紫外光度分析仪 、 高效液
相 、 气相色谱 、 薄层扫描等项技术 , 建立直接
荧光分析法 , 进行血药浓度检测 。
从单味药厚朴入手 , 以厚朴有效成分厚
朴酚的血药浓度为指标 , 采用 L ; ( 2 , )正交表
设计了厚朴直肠给药的最佳制剂工艺 , 并分
别按 口服和灌肠两种途径给药 , 将实验兔给
药前后血清变化的 C 一 T 图作为参照 。 图形表
明直肠给药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较 口服组
快 , 药峰浓度较 口服给药高 28 . 6% 。 上述方
法作为 中药直肠给药体 外实验也 是可行
的困 。 除了对单味药进行研究外 ,还开展了复
方研究 。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 对以双花 、黄
荃 、连翘三味药组成的双黄连注射剂 、 栓剂 、
微型灌肠剂进行了人体生物利用度的深入研
究 。
取身体健康的 巧 位受试者分静脉点滴
组 、 栓剂组 、微型灌肠组 , 分别给药 。 据分析 ,
给药前后血清浓度随给药方式而不同 。 在剂
量相同 、 体清除率不变的条件下 , 静脉注射剂
与栓剂间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不存在显著差
异 ;而栓剂与微型灌肠剂则存在显著差异 。 栓
剂中黄芬贰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86 % , 绿原
酸为 76 . 28 % ; 而微型灌肠剂的黄琴贰绝对
生物利用度为 3 1.6 %, 绿原酸为 3 2 . 5 % 。 显
然 , 栓剂在吸收量上优于微型灌肠剂 。
从药物吸收速度方面分析 , 栓剂 和微型
灌肠剂差异不显著 , 但从吸收 量与吸收时间
方面 , 微型灌肠剂的血清浓度峰值与静注 、 栓
剂的峰值间存在显著差异 。 栓剂组各峰值明
显高于微型灌肠剂 , 静注组与栓剂间峰值则
不存在显著差异 。 微型灌肠剂由于相对吸收
量小 ,所 以吸收速度慢 。 这可能与其药物浓度
过大 , 过于粘稠 , 在直肠 内释放困难有关川 。
3 确立科学的质控标准和制剂工艺
影响直肠给药制剂质量的因素很多 , 如
药物之 间的合理配伍 、 提取方式 、 p H 值 、 直肠
吸收促进剂的选择等等 。 为综合考虑上述因
素 , 近年来常选用正交实验设计法 , 以确认最
佳提取工艺 , 确定科学的质控标准 , 提高制剂
质量 。
对以熟大黄 、 蒲公英 、 丹参 、 牡蝠组成的
肾衰灌肠剂中熟大黄的提取工艺 , 分别按煎
煮法和水温浸法进行提取 。 试验结果经计算
和薄层层析法比较 , 表明水提法煎 出率较水
温浸法高 。 在 9 种丹参提取工艺方案中 ,对丹
参酮 一 I A 的含量和 9 种熟大黄合提工艺 , 结
合经基葱醒含量的各种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
析后 , 排除了各种不利因素 , 优选出合理简
化 、 能高效提取有效成分的制剂工艺 。 还分别
从性状 、悬浮性 、 沉降距离 、 p H 值等方面进行
了物理鉴别 , 表明均在规定指标内 。 在化学成
分分析方面 , 将灌肠剂和 空白样品置于同一
条件下进行薄层层析定性 , 在 25 4 n m 紫外灯
下显示出橙红色和浅黄色斑点 , 对制剂的有
效化学成分进行了验证和控制 。 在正交试验
时 , 把生药煎出率与以丹参酮 一 I A 和大黄结
合经基葱醒成分测定分别为正交设计指标进
行对照 , 二者结果相同 , 进一步表明设计准
确三8」。
以给药后的兔血清中秦皮甲素 、 秦皮 乙
素薄层斑点扫描积分值为指标 , 按照 L 4 ( 2 3 )
正交表的设计要求 , 分别考察了 p H 值 、 提取
方法和吸收促进剂对秦皮煎液的影响 , 结果
《中草药》 1 9 9 8 年第 29 卷第 1 期
秦皮直肠给药的最佳制剂工艺为秦皮煎液加
2%氮酮 , 因其不利因素最少 , 药效最优 。 动物
实验也表明 : 秦皮煎液加 2 %氮酮灌肠组的
兔血清浓度是单纯秦皮煎液灌肠组 的 2 . 9
倍 ,是 口服组的 7 . 6倍闭 。 说明在中药直肠给
药制剂中 , 添加直肠 吸收促进剂 , 可以加速吸
收 , 增加疗效 。
4 结语
目前 , 中药直肠给药的研究开发及 临床
应用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 主要有 a) 药物及剂
量的选择 : 现在临床应用 的直肠给药制剂多
数是根据医 (药 )师的经验而定 , 药味有单味
到数十种之多 , 剂量差异较大 。 众多药物和剂
量是否有浪费和重复 ? 剂量与疗效有无直接
的关系?药味是否越多越好 ? b) 直肠给药的用
药时间 : 口服给药有 1一 3次 / 日的 , 而大多数
直肠给药一般仅为 1 次 / 日 , 这样能否达到治
疗要求?维持有效血浓度 ?直肠给药的半衰期
是多少 ? c )中药直肠给药制剂的新品开发 : 中
药直肠给药制剂大都由研究者自行配制 , 院
内使用 , 缺乏统一的新品开发计划 , 可供流通
的正式品种太少 , 难以满足各病种的治疗需
求 。 如妇科临床上治疗盆腔炎只有康妇消炎
栓 1 个品种 , 直肠给药治疗痛经 、 盆腔肿块 、
小儿高热 、 前列腺炎 、 肾衰 、 急腹症等各种疾
病的制剂几乎为零 。 品种稀少严重影响了直
肠给药的临床应用 , 也难以开拓市场 , 因此多
品种全面开发直肠制剂为当务之急 。
中药直肠给药疗效可靠 , 尤其对需长期
服中药的慢性病患者 , 不仅可避免煎煮中药
的种种不便 , 还可解决 口服中药味苦排 胃及
疗效缓慢问题 。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环
境中 , 这一点更显得重要 。 而对慢性盆腔炎 、
慢性阑尾炎 、前列腺炎 、 肾衰等需经常服用抗
生素者 , 大力开发高效速效中药直肠制剂 , 则
可减少抗生素带来的各种副作用和 不 良反
应 。
参 考 文 献
1 张超良. 新中医 , 1 9 8 0 , 2 2 ( 4 ) : 3 5
2 唐朝枢. 中医杂志 , 19 8 2 , 2 3 ( 2 1 ) : 7 3

5 3

翼向东 , 等 . 中医杂志 , 19 9 2 , 3 3 ( 6 ) : 5 1
俞丽霞 , 等. 中国中药杂志 , 19 95 , 2 。 ( 7 ) : 4 3
沈梅贞 , 等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19 95 , 6 (2 ) : 3
谭毓治 , 等 . 中国中药杂志 , 1 99 5 , 2 0 ( l ) : 3 0
徐凯建 , 等 . 中成药研究 , 19 87 , 9 ( 2 ) : 1
彭 梅 . 中成药研究 , 19 9 4 , 1 6 ( 4 ) : 5
谭毓治 , 等 . 中国中药杂志 , 19 95 , 2 0( 2 ) : 92
( 1 9 9 7
一 0 5

0 8 收稿 )
胡黄连研究进展
海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南京 2 1 0 0 9 9) 吉文亮 ` 张朝晖
摘 要 胡黄连主要含有环烯醚菇类 、葫芦素类和酚贰类 3 种化学成分 , 具有明显的保肝利胆作
用 , 有望开发为新一代保肝利胆药 。
关链词 胡黄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胡黄连为常用中药材之一 , 始见于《唐本
草 》 ,具清热凉血 ,燥湿消疮作用 。 用于小儿惊
痈 、疮积 、 泻痢 、 骨蒸劳热 、 自汗 、 盗汗 、 吐血等
症 。 1 9 6 3 年以前 , 《中国药典 》收载的胡黄连
均为主 产印度的胡黄连 尸 ci or hr i za k u~ oa
R o y l e e x B e n t h
. ,
7 0 年代以前 , 我 国胡黄连
药材一直依赖进 口 。 1 9 6 5 年在我国西藏东南
部及云南西北部发现了同属植物 尸 . cs r op h u -
za r i a e f l o r a P e n n e l l
, 定名为西藏胡黄连 。 通过
与印度胡黄连的比较 , 证明两者在生药形态 、
组织 、 水浸出物 、 醇浸出物及苦味度等方面非
常相似 , 可以代替印度胡黄连药用 [lj 。 1 9 7 7一
1 9 9 5 年 , 《中国药典 》收载的胡黄连品种均改
为西藏胡黄连 。 《中药大辞典 》中胡黄连的来
源为印度胡黄连和西藏胡黄连两种 。 现将有
关胡黄连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的报道作一综
述 。
1 化学成分
胡黄连 主要含有三大类成分 , 分别为环
烯醚菇类 、 葫芦素类 、 酚贰类 , 另外还含有少
量的芳香酸和 D 一甘露醇 。
1
.
1 环烯醚菇类 : 从印度胡黄连中提取分离
到 7 种环烯醚菇类化合物 2[ 一 6〕 (图 1 ) , 其中胡
黄连苦贰 ( p i e r o s id e l 一 l )的含量最高 。 从
西藏胡黄连中除得到上述的 p ier os ide l ~
l 外 , 还得到另一种独有的环烯醚菇贰 ua uc -
b i n [
,
, “〕 (图 2 ) 。
H O
H 0
p l C
p l C
r o s id e
r o s id e
R l
e in n a m o y l

H
v a n i l l o y
P i e r o s id e
子仗 _ H尤~ ~ H - 义` 夕含月 JH
r e r o n i e o s id e
m in e e o s id e
6

ef r u l o y l e a t a P o l
e a t a l P o l
b e n a o y l
t r a n s 一 i s o f e r u lo y l
t r a n s 一 f e r u lo y l
H
图 1 印度胡黄连中环烯醚菇类成分的结构
1
.
2 葫芦素类 : 印度胡
黄连中的葫芦素类化合
物 较 多 , 达 30 余
种 〔 9一 ’ 3〕 , 而从西藏胡黄
连 中仅分离到 2 种 7[j ,
a
uc
u b in
图 2 a u e u b in 的结构
,
A d d r e s s
:
J i W e n l i a n g
,
D e p a r tm e n t o f P h a r m
a e o g n o s y o f N a v a l M e d i e a l
吉文亮 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 , 获学士学位 , 现任南京海军医教学及中药研究 , 目前主要从事中药西藏胡黄连的化学及药理方面的研究 。
.
5 4
.
C o l l e g e
,
N a n j in g
学高等专科学校生药教研室助教 , 从事生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