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论僵蚕的不 良反应
南京 中医药大学附 院 (2 1 0 0 29) 王居祥
僵蚕 为临床常用药 , 具有 很高 的药用 价值 和多
种治疗作 用 , 在《神农本草 经》中已有记载 , 以 后经诸
本草 不断 充实 , 目前认为具有息 风解 痉 、祛 风止 痛 、
化 痰散 结等 功效 , 常用 于中风 、偏瘫 、惊厥 、癫痈 、 咳
喘 、头痛 、凛疡 、肿瘤 、风疮诸证 。 僵蚕 的副作 用较 多 ,
临床上 由于对其 认识不够 , 常 因使 用不 当而 出现不
良反应 , 笔 者查阅 近 1 0 余年 的文献资料 , 结合多年
临床观察 , 现就 僵蚕 的不 良反 应和 使用 中应 注意 的
几点 意见阐述如下 。
1 不 良反应
1
.
1 过 敏反 应 : 僵蚕具 有活 血祛风 的作 用 , 常应 用
于过敏性疾患 、过敏性哮喘等 。 药用僵蚕系蚕蛾科 昆
虫 家 蚕 蛾 的 幼 虫 感 染 白 僵 菌 万 e a u v e r ia ba s sia n a
(Bal s
.
)V ui n
. 而僵 死 的干 燥全虫 。 白僵菌含 多 种
酶 、 氨基酸 等 , 其异性 蛋 白可 引起 过敏反 应 , 曾报 道
僵蚕 引起 过敏反 应 2 例 〔们 。 笔者治疗 2 例偏头痛时 ,
拟活 血祛 风 、化痰止痛之 剂 , 药用僵蚕 12 9 , 配天麻 、
菊花 、川芍 、延胡 、玉金 、 白芷 、半 夏等 , 服药 后 3 一s h
患者便感 到全身痉痒 , 胸背 四 肢等部 皮肤 散在淡 红
色斑丘疹 , 呈蚕豆样 、铜钱样大 小不等 的风 团 。 后在
原方 中去除僵蚕便未再 发生尊麻疹 。
1
.
2 腹胀 : 一般 剂量无 明显 的腹胀 反应 , 但剂量 偏
大 时则应注 意 , 笔 者曾见 2 例肿 瘤病人 因药用僵 蚕
量大而出现腹胀的不 良反应 。 第 1 例僵蚕用量 30 9
时 , 便感 到腹部 作胀较甚 , 呈 肠胀气 样表现 , 停药后
症 状消失 。 第 2 例方 中僵蚕剂量 30 9 时 , 亦 出现类
似 症状 , 将原 方 中僵 蚕减 为 10 9 后 , 则腹 胀症状 未
再 出现 。 观察其 腹胀 , 一般在服 药 4一 s h 后 出现 , 约
持续 6 ~ 10 h , 以后 逐渐 自行缓解 , 此不 良反应 是否
与僵蚕 “解 痉 ”作用有关 。 据有关文献论述 , 僵蚕有缓
解平滑肌痉孪 的作用而 用于支气管哮 喘 〔2 , 3 〕 , 对 胃肠
道平滑肌是否也有松 弛作用 而出现 胃肠气滞作胀之
症 。 笔者体会到僵蚕剂量不 宜超过 20 9 。
2 临床使 用要点
2
.
1 有 出血倾 向患 者慎 用 :僵蚕具 有活 血化癖 、通
络行经 的作用 , 文献报 道僵蚕 提取 液在 体外 对凝血
酶时间 (T T ) 、凝血酶原时间 (PT ) 、 白陶土 凝血活酶
时间 (K PT T )均有延长作 用 , 每 克生药相 当于 1 . 0 8 、
1 3
.
4 7
、
1 4
.
5 0 单位肝 素 , 其性 质更接近低分子 肝素 ,
推测其抗凝成分可能 与水蛙素样 一类 肤类或其他 含
氨基 酸化合物 〔4“。 笔者曾见 到 3 例消化道肿瘤化疗
后 白细胞 、 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在服用含 虫类药物 , 如
土鳖虫 、僵 蚕 、鳖 甲等化癖软坚的 中药后发生 消化道
出血 。 所以应注意掌握适 应症 , 有血小板减少 、凝 血
机制障碍 、或有出血倾向者应 慎用 。
2
.
2 肝性脑 病患 者慎 用 :僵 蚕具 用抗惊厥作用 , 对
于抽搐震颤等症 为常用药 , 但对肝性脑病抽搐 、扑翼
样震颤者却应慎 用 。 文献认为僵蚕抗惊 厥的 主要成
分为草酸按 , 其中按离子起 主要作用 , 草酸按进入体
内分解 产生 氨 〔5 〕 , 因此肝 昏迷抽搐 患者使用 僵蚕 不
但无抗惊厥作 用 , 反 而可 使血 氨进一 步升高而促使
氨中毒 。氨 中毒是 肝性脑病 的主要 发病机理 , 故提示
肝性脑病抽搐扑翼者应慎用 。
2
.
3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宜 剂量 : 通过临床摸索和
体会 , 僵蚕的合适剂量 : 5一 10 9 能 祛内外之风 , 10 一
12 9 用 于表散风热 , 12 一 15 9 重在 解痉 , 治疗 肿瘤可
用 10 一 20 9 , 是否 合适有待继续探索 。
3 毒性
古代文献 中有关僵蚕的论述多 数说无毒 , 但《药
性论 》谓僵蚕 “微 湿 、有小毒 ” , 又谓 “恶桑缥峭 、桔梗 、
袂荃 、 获神 、草解 ” 。 笔者治疗 脑肿瘤 时常有僵蚕 、获
荃 、袂神合 用者 , 并 未引起不 良反应 , 此论有 待进一
步观察和论证 。 《本草经疏 》谓 “凡中风 口 嚓 , 小儿惊
痈夜啼 , 由于心虚 神魂 不 宁 , 血 虚经 络劲 急所致 , 而
无外邪 为病者忌之 。 女子崩 中 , 产后余痛 , 非风寒客
人者 , 亦不宜用 。 ”对上述论点应 当重视 , 注意观察其
“恶 ” 、 “忌 ” 、 “不宜 ”等论是 否有 合理之处 , 也 可能 为
一家之论 , 有待探讨 。 笔者认为按 辨证用药 当用之则
择之 , 当谨之则慎 之 。
参 考 文 献
l 朱小燕 . 中国中西 医结 合杂志 , 1 9 9 6 ; 1 6 (5 ) : 2 8 6
2 金 文 . 湖南 中医 杂志 , 1 9 9 0 ; (5 ) : 4
3 周和 明 , 上海 中医 药杂志 , 1 9 8 9 ; (6) : 14
4 李安 国 , 等 . 湖南 中医 学院学报 , 1 9 9 2 ; 12 (3) : 37
5 汤化琴 . 天津中医 学院学报 , 19 9 2 ; (3) : 4 0
(1 9 9 7
一
0 3
一
2 1 收稿 )
《中草药 》1 9 9 8 年第 2 9 卷第 12 期 一 8 4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