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通脉养心口服液与通脉养心丸药理作用比较



全 文 :通脉养心 口服液与通脉养心丸药理作用比较
夭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 (3 0 0 0 7 0 )
天津市乐仁堂制药厂
赵 树仪 . 陈卫平 祝君梅 周连 发常思勤 李元静 田秀英 蒋燮荣
王淑英 史 林
摘奥 对通脉养心口服液及丸剂进行了药理作用的比较 . 结果表明 , 2种荆型 基本 具有 相 同 的
心血管药理作用 , 但在作用强度上不完全相同 。 在抑制心肌缺血猫 ST 段抬高及提高减压缺 氧耐
力上 , 口服液较丸剂作用稍强 。 在抑制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上 , 丸剂比口服液作用稍强。
关健词 心外膜电图 血小板聚集 实验性血栓 耐缺氧能力
通脉养 』合丸系由生地黄 、 鸡血藤 、 麦门冬及阿胶等 1 味中药组成 。 经多年临床验证 , 该
药对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缺血确有较好的疗效。 通脉养心口服液是在通脉养心丸基础上研制
而成的新剂型 , 我们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探讨 , 业与丸剂做了比较。
1 实验材料
通脉养心丸 (简称丸剂 ) , 含生药 1 . 0 9 /l o丸 。 通脉养心 口服液 (简称 口服液 ) , 含生
药4 . 3 9/ 10 m l , 均由天津市乐仁堂制药厂提供 。 心得安 (片剂 ) , 由天津市力匡制药厂生产。
昆明种小鼠 , 由天津市药检所动物室供给 。 W is tar 大鼠 , 由北京军事医学科学 院动 物
室供给 。 杂种猫 , 体重 2 ~ 4 k g 。
2 方法与结果
2
.
1 对猫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1〕: 猫 30 只 , 雌雄兼用 , 随机分5组 。 腹腔 注射戊 巴 比 妥
钠35 m g / k g麻醉固定 。 气管插管 , 接 D H 一 1型吸呼机 , 左侧开胸 , 暴露心脏 , 冠状动脉左前
降支 (L A D ) 中下 1 / 3交界处穿线 。 短暂阻断血流 , 以估计缺血范围 。 分别在心肌 非 缺 血
区 、 缺血中心区及边缘区设置 l一 2个粘附电极 , 用心电图记录心外膜电图 (标准电压 lm V =
一o m m ) , 记录L A D 阻断前及阻断后 2 、 4 、 6 、 8 、 10 、 1 5 、 Zo m in 时的心外膜 电图 。 然 后 缓
慢放开 , 恢复血流 3 0 m in , 口服液 l 、 1 . 5 9 / k g , 丸剂1 . 5 9 / k g 十二指肠给药 。 3 o m in 后 , 重
复上述过程 , 做前后 2次阻断的自身统计比较 。
结果可见 , 口服液 1 、 1 . 5 9 / k g , 丸剂 1 . 5 9 / k g十二指肠给药 , 均可明显抑制缺血 心 肌
S T 段的抬高 , 且作用均强于心得安 sm g / k g 。 两剂型同剂量 比较 , 口服液较丸剂作用稍强 。
2
.
2 对A D 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2〕: 体重 2 5 0 9左右 , 雄性大鼠51 只 , 随 机 分 5
组。 按表 1所示剂量灌 胃 , 除阿斯匹林组 l次给药外 , 其余均连续给药4 d 。 末次给 药 后 lh ,
腹腔注射戊 巴比妥钠麻醉 , 腹主动脉取血 , 3 . 8 %构椽酸钠抗凝 , 离心 , 制备富 血小板血浆
(P R P ) 及少血小板血浆 (PPP ) 。 以A D P为诱导剂 , 在 B S 6 3I 型血小板 聚 集仪上测定血
小板聚集性。
表 1可见 , 口服液2 0 9 / k g连续4 d 灌胃给药 , 对 A D 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 的 抑
制作用 (尸< 0 . 0 1 ) , 剂量降至 1 0 9 / k g , 丸剂及 口服液的抑制作用均不明显 。
2
.
3 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3〕: 体重 2 8 09 左右 , 雄性大鼠60 只 , 随机均分 6组 。按表
2所示剂量灌胃 , 给药天数同上 。 末次给药后 lh , 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 气管插管 , 分
离右颈总动脉及左颈外静脉。 取中间放有 sc m 丝线的聚 乙烯管 (充满肝素生理盐水溶液 ) , 将
管两端分别插入动、 静脉内 , 开放血流 15 m in , 取出丝线称重 , 总重量减去线重即为血栓湿重 。
.
A d d re s s
:
Z h a o S h u y i
,
T i a n ji
n In s t i tu te o f M e d io a l a n d P h a r m a e e u t ic a l Se ie n e e s
,
T ia n jin
.
3 0 8
.
衰1 对 AOp场导的大限血小板决集性的形晌
药 物
(g / kg )
对照
丸剂 10
口服液 10
口服液 20
阿斯匹林 0 . 5
动物数
(只)
给药天数
(d )
血小板聚集率
(% )
聚集抑制
(% )
(万 士S D )
解聚的%时间
(m i n )
解聚加速
(% )
品O”廿RO勺口内gR.⋯口幼j.二OUn‘.1OJ眨口弓‘山n”O臼目OR”b.⋯J吸巴曰,且尸O闷nI石:;::
5 2

5 士 3 。 2
4 9

9 士6 。 3
4 9

6 士6 。 3
4 6
.
4 士6 . 2二
3 9
,
1 士 7 . 6 中二
4

2 1 士0 。 6 5
4

0 6 士0 。 6 3
3
.
7 1 士0 。 5 9
3
.
7 9 士 0 。 5 4
2
.
9 1 士 0 . 5 5⋯
J决J,J任nU八比nU,1,1. 1.二
. 尸< O 。 0 5 : . 中尸< O 。0 1 , , 中 ‘尸< 0 。 0 0 1
表2显示 , 丸剂2 0 9 / k g 组有明显的抑制作
用 , 同剂量 口服液组作用则不明显 , 剂量提高
到 3 0 9 / k g 时 , 抑栓作用才明显(尸< 0 . 0 5 ) 。
2
.
4 对小鼠常压缺氧耐力的影响 :体重 18 ~
20 9雄性小鼠48 只 , 随机均分4组。 腹腔注射
丸剂 10 9 / k g 、 口服液5 、 1 0 9 / k g , 对照组给
予等体积2 . 5 %葡萄糖液。 30 m in 后 , 将小鼠
分别放入 1 25 m l等容量的磨口瓶中 ( 瓶内放
入少量碱石灰 ) , 记录小鼠存活时间。 结果
裹2 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
药 物
( g / k g )
动物

(只 )
治药 血栓重量 ( m g) 抑制率
天数
( d ) ( 又分 s D ) ( % )
对 照 10
阿斯匹林 0 . 5 1 0
2 2

7 十 4 . 1
1 5

2 士3 。 9 . * . 3 3 . 0
对 照
丸 剂 20
口服液 2 0
口服液 3 0
2 3

0 士 1 。 8
2 1

0 士 1 。 8 .
2 1 。 5 士3 。 1
2 0

4 士 3 。 3 .
6

5
1 1

3
丸剂 10/ k g 、 口服液5 、 1 0 9 / k g腹腔注射 , 小鼠存活时间由对照组的 1 8 . 29 士 2 . 90( m in ) 分别
延长到2 5 . 3 3 士 6 . s x 、 2 9 . 2 0 士 1 3 . 0 4 、 3 3 . 2 1 士 5 . 5 8 ( m in ) , 均可明显延长小鼠存活时间。
2
.
5 对小鼠减压缺氧耐力的影响 : 体重2 ~ 2 69 雄性小鼠48 只 , 分 组 及 给 药情况同上 。 腹
注后 30 m in , 将小鼠放入减压容器中 , 每次 6只 , 实验及对照鼠各半 ( 减压条件80 k P a ) ,
观察动物存活情况 。 超过 1 om in 尚未死亡者 , 即为存活动物 。 结果 : 丸剂 1o g/ k g 、 口服液 5 、
1 0 9 / kg 腹腔注射 , 小鼠存活时间由对照组的0 . 9 1 士 0 . 30 ( m in ) , 分别延 长 到 3 . 13 士 1 . 3 3
( P < 0
.
0 5 )

3
.
15 士 2 . 9 5 ( P < 0 . 0 1 ) 、 7 . 7 5 士 2 . 9 3 ( P ( 0 . 0 0 1 ) m i n 。
2
.
6 急性毒性试验 : 体重 18 ~ 2 09 小鼠 10 只 , 雌雄各半 , 一次灌胃给予口服 液Zg/ m l · k g ,
连续观察 7 d , 未见动物死亡 , 也未发现其它异常现象 。
用改 良寇氏法测得 口服液腹腔给药L D 。。为87 . 1 ~ 95 . 19 / k g 。
3 讨论与小结
实验结果表明 : a) 口服液及丸剂均可明显抑制缺血心肌的 S T 段抬高 , 在作用持 续 时间
上似无明显差异 。 但在作用强度上 , 口服液较丸剂稍强 。 b )两剂型均可 明显抑制大鼠实验性
血栓的形成 , 丸剂较 口服液作用稍强 。 c ) 口服液20 9 / k g 灌胃给药 , 能明显抑制A D P诱导 的
大鼠血小板聚集 , 剂量降至 1 0 9 / k g时 , 两剂型的抑制作用均不明显 。 d ) 2种剂型腹腔注射均
可明显提高小鼠常压 、 减压缺氧耐力。 减压耐缺氧试验中 , 以口服液作用更明显 。
由此可见 , 口服液基本具备丸剂的心血管药理作用 , 且在抑制缺血心肌 sT 段抬高及提高
减压耐缺氧能力上 , 较丸剂作用稍强 。 还具有便于服用、 便于吸收的特点 , 可 以做为该药的
新剂型在临床应用 。
今 考 文 献
1 蒋里荣 , 等 。 中国药理学报 , 19 8 弓, 5 ( 1 ) : 36 8 徐理纳 , 等 . 中国药理学报, 1 9 81 , 2 ( 1 ) : 3 5
‘ 孟娟如, 等 . 中草药 , 19 8 8 , , 9 ( , 2 ) : 2 3 ( 1 9 6 3 一0 5 一3 1收稿 )
《中草药》 1 9 9 4年第25 卷第6 期 , 3 0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