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盧虫的养殖技术



全 文 :薄膜袋 ,每天浇一次水 ,二周后 , 移入 田间 , 使
其在自然条件下生长 , 移栽成活率 1 0 % 。
3 讨论
本实验所用的材料为川 白芷 A n ge il ca
a n o m a la L a l l e m
. 曾报道 〔 3 , 白芷 A . d a h u ir e a
( F i s e h
.
e x H o f f m
.
) B e n t h
.
e t H o o k
. 经胚状
体途径形成再生植株 ,在该实验中 ,愈伤组织
的生长有赖于 2 , 4一 D 的加入 , 且认为叶片为
理想的外植体 ,而叶柄则长期未见启动 ;要获
得可转接的愈伤组织需暗培养 70 多天 。 而在
我们的实验中 , 加入 2 , 4一 D 的效果倒不 如
N A A 与 6一 B A 结合使用的效果好 ; 叶轴 、 叶
柄为愈伤化 明显的外植体 ,而叶片与子叶则
启动无效 ;光照下培养 25 d , 愈伤化明显 , 50
d 后便可获得可转接的愈伤组织 。 由此可见
同属不 同种植物在选择外植体和形成愈伤组
织培养的培养条件上 ,往往是不相同的 。
在 M S+ 6一 B A Z 的培养中 ,我们发现 , 在
组织块的某些部位 , 先生出单根 ,相对较粗 ,
紧接着上端长叶 ,开始仅 2 片小叶 , 以后发展
至 4一 5 片 , 完整植株一旦形成 , 便独立存在
而与愈伤组织块无关 ,全株长 2一 3 c m ,但这
种小植株换过多种培养基 ,培养时间长达半
年之久 , 即始终难以长大 。 横切开根部 , 发现
它的构造特点及白色粉性与生药白芷极为相
似 。 对此现象 ,我们正在进一步研究 。
参 考 文 献
1 江苏新医学院编 . 中药大辞典 . 上册 . 上海 : 上海科技出
版社 , 19 8 6 . 6 7 5
2 成都中医学 院主编 . 中药鉴 定学 . 上海 : _上海科技出版
社 , 1 9 82 . 10 7
3 王怀智 . 植物生理学通讯 , l9 8 6( 5 ) : 49
( 1 9 9 6

0 9

1 0 收稿 )
S t u d i e s o n T u b e 一 p l a n t l e t R e g e n e r a t i o n o f E u m e n o l A n g e l i e a ( A n群 l ic a a m o m a l a )
P
e n g F e i
,
W
a n g F
e n g a o
F
a e t o r s a f fe e t in g t u b e

p l
a n t l
e t r e g e n e r a t io n w
e r e s t u d i
e
d
.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b
e s t e x p l
a n t w a s
r a e
h i
s
.
T h
e i n d
u e t io n o f
e a
ll
u s a n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ia t io n o f
a d v e n t i t i o u s b
u d s w
e r e s t im u l a t e d b y t h e e o m b in e d
u s e o f 6

aB
a n d N A A in m e d i u m
.
R o o t g e n s is w e r e b e n e f ie ia l b y r e m o v in g 6

B
a
f
r o m t h e m e d i u m
.
A n
a s e x u a
l
r e p r o d
u e t io n s y s t e m o f A n g e l i e a a n o m a l a s o m a e l o n a l w a s t h u s e s t a b lis h e d
.
童虫的养殖技术
南京市高淳监狱医院 (2 1 1 3 0 8) 邵 春 介
摘 要 度虫为传统的中药材 。 近年来 ,通过科学工作者的精心研究 ,发现其含有氨基酸蛋白质 、
街族化合物 、 有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 。 在临床上有很广泛的使用价值 。 药材市场上需要量逐年增
加 。 人工养殖度虫已在很多地区饲养成功 。 本文现从度虫的生物学特征 、 养殖技术 、 采收加工等方
面加以阐述 。
关钮词 度虫 人工养殖 病虫害防治
魔虫为鳖嫌科昆虫地鳖 E uP o匀沪ha ga is en n is : w al k . 或冀地鳖 tS e le oP h a ga lP a n cy ,
.
A d d
r e s s :
Sh
a o
C h
u n ,
N
a n
ji
n g M
u n i e ip a l G
a o e
h
u n
P
r i s o n H o s p i t a l
,
N
a n
j i
n g
邵 春 男 ,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 , 药剂师 , 发表省级论文 3 篇 , 曾在华东地区第八次中药与天然药物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 ,并获论文证书 。
.
3 6 6
.
(B l o
.
) 的雌虫干燥体 。 别名土元 、地鳖虫 、 度
虫 ,是我国民间传统使用的一种中药 ,有悠久
的应用历史 。 主产于江苏 、 安徽 、 湖南 、 湖北 、
四川等省 。度虫临床疗效可靠 ,广泛用于各种
癖血症 , 如经 闭 、 腰痛 、 乳汁不 下 , 跌打损伤
等 ,具有破血逐癖 ,续筋接骨 、 通经止痛作用 。
1 生物学特性
1
.
1 度虫的形态 〔孙火 玉 , 等编 . 中药 鉴定
学 . 南京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 8 8 . 1幻 : 地
鳖体长 1 . 3一 3 e m ,宽 2 . 0一 2 . 4 。 m ,呈扁平
卵圆形 ,头端较窄 ,尾端较宽 。背部褐色 ,有光
泽 。 背部有胸背板 7 节 ,前胸背板较发达 ,盖
在头部 ,腹背部 3 节 , 呈覆瓦状排列 。 尾部一
节萎缩稍后翘 ,腹面红棕色 ,头部较小 , 有丝
状触发一对 。 胸部有足 3 对 ,具细毛与刺腹部
有横环节 5 节 。
1
.
2 生活习性 : 地鳖虫一般喜欢冬暖夏凉的
阴暗处 ,有穴居性和识穴性 、 怕光亮 、 水 、昼伏
夜出 ,常潜栖在土穴及壁隙之中 。对穴中的泥
土要求较高 ,需保持一定的干湿度 。 很少在灯
光下活动 。地鳖虫为杂食性动物 , 尤其爱吃鼓
皮 、 青菜 、 菜花 、 水果皮及猪骨头等 , 48 h 可
吃 2 5 0一 3 0 0 9 鼓皮 。
2 养殖技术
分人工饲养及野生 ,饲养方式可分盆养 、
箱养 、 地养 、 坑养 、 温房养 、 山地养等 。 现以盆
养加以详细介绍 。
2
.
1 种度虫的选择 : 人工养殖魔虫 , 可以从
养殖户取得种魔虫 ,也可以从野外或乡间老
屋的灶间堆草处寻捕成为种魔虫 。要求体大 、
健壮 、 敏捷 ,周身有光泽而无异常的作种魔
虫 。 可用手轻按之 ,松则能迅速爬行为佳 。 捕
捉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
a) 捕捉时 , 首先准备其经常出没 、 栖居地
方的泥土 ,捕捉后迅速将其放入 ,避免强光刺
激 。
b )不 同种 、 不同地区 、 大小不 同不能混
放在一起 。
。 )才捕捉的鹰虫放入饲养池后 , 不能翻
动 ,使其有一个适应过程 。
《中草药 》 1 9 9 7年第 28 卷第 6 期
2
.
2 饲养方法及设备 :家庭饲养可用大浅缸
或大盆饲养 。注意缸的四壁须光滑 ,以防其爬
出缸外 ,窝土采用富含腐植质的泥土最佳 ,不
能混有杂物 , 其干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
为宜 。 (含水量 12 %一 17 写 ) 。 盛夏和初秋可
稍湿些 。 窝土的颗粒以大小和绿豆粒及米粒
为宜 。 一般 口径在 50 c m 的盆 中可饲养大 、
中魔虫 8 0一 10 0 只左右 。 仔魔虫可相应多些 。
盆养可用喷水的方法调节干湿度 。 气温过高
时 ,窝土表面稍呈白色 , 可用 口含水喷洒 1一
2 次 。 当窝土被魔虫来回爬行形成空洞时 ,表
明窝土过湿 ,可适当用干土换出日晒 。
2
.
3 喂养管理 : 幼度虫离开母度 虫第 5一 7
天至第 1 次蜕皮前的 1 个月为盛食期 。 一般
晴天 ,气温在 20 ℃一 25 ℃时 , 1 只幼度虫 1次
可吃 5 m g 左右的食物 , 4 s h 内可吃 2 0 m g
左右的食物 。母魔虫在产后食量也很大 ,如不
及时投喂食物 , 会因缺水和缺食物而蚕食仔
魔虫 。 因此 ,这个时期适时适量投放魔虫喜欢
的食物 ,是养好魔虫 、 保护仔魔虫的关键环
节 。 母魔虫可喂些鼓皮 、谷糠等 。 仔魔虫可供
些米面或面粉等 。
喂食的次数一般为 3 次 ,早晨 , 晚上 7一
8 时 ,这两个时间喂养是很重要的 ,是魔虫 白
天活动 ,夜间生长 、休息的主要营养来源 。 食
物以不剩或少剩为宜 。 为防营养缺乏而影响
生长发育 , 可多投几种食物 。 喂食时 , 在窝土
上放一张白纸 ,面积为缸面积的三分之一为
宜 。 将鼓皮均匀地撒在上面 ,或将骨头 、水果
切成片或块排放在上面 ,魔虫 自行爬出来吃 ,
吃饱后仍埋于土中 。
2
.
4 繁殖期管理 : 魔虫的交配多数在夜间土
里进行 ,无固定的交配时间 ,一般魔虫在蜕皮
3次后的 15 d 左右可进行交配 。 交配后两周
可产卵 ,产卵多数在清晨或夜间 。产卵后活动
减少 ,数小时后方可活动 。 l 次可产 2一 3 个
卵鞘 ,每卵鞘可孵出 8一 10 只仔度 ,最多可达
1 2一 1 5 只 。
卵为谷粒样大小 , 两头稍 圆 ,等大 ,黄褐
色 , 不透 明 ,呈豆荚形 ,产仔时卵的中央腹线
.
3 6 7
.
裂开 , 可见仔度活动 , 约 7一 8 只 , 也有达 12
只左右 ,然后卵壳弃于窝土中 。
刚产下的仔魔如芝麻样大小 ,数小时后
就能离开母体 自行活动 。这时仔魔全身柔软 、
脆弱 ,不能受伤害 ,受到伤害就会因蜕不下皮
而死亡 。 此时要及时将子度与成魔分开 , 否
则 , 仔魔有可能被成魔吃掉 。 分离时动作要小
心 , 可将仔度放在一张纸上 , 将纸放在准备好
的缸 内 , 任其爬下 。 大约 3一 s d 后 , 仔魔蜕
皮 , 可见其在窝土中活动较频繁 , 表明过渡到
中度期 , 提示要增加食料 , 已到生长发育阶
段 。
2
.
5 病虫害防治
2
.
5
.
1 鼠害 : 是度虫的天敌 。常伏于窝土上 ,
吞食出土觅食的魔虫 。 防治 : a) 加强管理 , 盖
好窝板 。 b) 用药品诱杀 : 将市售 4 . 2 . 4 灭鼠剂
加水调成糊状与大米以 1 : 20 拌匀 , 加入适
量的白糖 、醋 ,做成诱饵 ,放于饲养盆周 围 , 用
于诱杀老鼠 。
2
.
5
.
2 蚁害 : 对仔度伤害很大 。 先将仔魔咬
死然后拉走 。 防治方法 : 可用糖涂于纸上 , 放
于饲养仔魔的缸周围诱捕消除 。
2
.
5
.
3 消枯病 : 因长期饥饿后暴食所致 , 也
可因窝土湿度大 , 不进食所致 。 防治方法 : 用
酵母片 1一 1 . 5 片 ,土霉素 。 . 5 片 ,研粉加水 ,
拌入鼓皮 中供其食用 , 但每次须量少 , 次数
多 ,每 4 h 一次为宜 。 健康的仔度不能与病度
同养 。
3 采收加工
魔虫经 3 次蜕皮约 50 d 左右即成成魔 ,
可捕杀加工 。
3
.
1 开水烫制 : 将加工的度虫放入水桶中 ,
用开水由上而下浇 ,快速上下翻动 2~ 3 次 ,
随后平摊于地面晾晒 ,夏季气温高时可在上
面盖一张 白纸 , 防止虫体内外干燥速度不一
致 ,外表 已脆裂 , 而虫体内部却未干 。 晾晒时 ,
用手翻动几次 , 听到有 “ 沙沙 ” 的干燥物摩擦
声时 , 可收起 ,稍凉 ,方可收藏 ,与花椒同放 ,
可防虫蛀 。
3
.
2 盐水烫制 : 用 5 %的盐开水烫 ,要快速
翻动数次 ,让盐水充分吸进 , 烫后不宜曝晒 ,
上面可加盖两张纸 ,最好放于背阴通风处晾
干 ,即可供药用 。 盐水制后易反卤 ,贮藏时需
经常翻晒 。
( 1 9 9 6

0 2一 0 2 收稿
1 9 9 7

0 2

2 3 修回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修订版 )等已经出版
本书由谢宗万主编 ,共 3册 (两册文字 , 一册中草药彩色照片图集 ,共 1 0 0 0 余张 ) ,收载中草药 4 0 0 0 余种 ,
并附墨线图 3 0 0 。 幅 ,每种中草药均按序号 , 正名 ,别名 ,来源 , 形态特征 (或药材性状 ) , 生境分布 ,栽培 (或饲
养 )要点 ,采集加工 ,炮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性味功能 , 主治用法 , 附方 , 制剂及附注等项顺序编写 ,书后有
中文索引 ,拉丁学名索引等 。 (修订版 )对品种学名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和附注作了重点修改 ,文献资料截止
到 1 9 9 3 年 7 月 , 反映了 90 年代先进水平 ,邮购价 532 元 。 另有《中国药材学 》 (徐国钧主编 ) ,邮购价 552 元 ;
《中药辞海 》 (4 册 4 万条 目) ,邮购价 1 10 0 元 。 邮购地址 :北京百万庄路 24 号中国报道社北京书刊发行部 张
继霞收 ,邮编 : 1 0 0 0 3 7 ,开户行 :招商银行展览路办事处 , 帐号 : 0 9 120 3“ 1 0 0 01 , 户名 : 中国报道社北京书刊发行
部 , 电话 : ( 0 1 0 ) 6 8 3 26 6 4 4 一 2 1 2 3 。
.
3 6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