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绿绒蒿属植物生物碱成分的研究Ⅱ.美丽绿绒蒿生物碱的研究



全 文 :31 6 0( OH )
,
2 9 8 5
,
2 9 6 5
,
2 9 3 0
,
28 8 0
,
1 6 4 0 ( >
C = O )
,
1 6 3 0 ( > C = O )
,
1 6 1 0 ( > C ~ O )
,
1 5 5 0
,
1 4 8 0
,
1 4 4 0 , 1 2 6 0 , 1 2 0 0
,
1 1 6 0
, 10 2 0 ;
`
H N M R ( g o M H :
,
C L兀 l : , T M S 内标 ) ap p m :
1
.
0 0 ( 3H
, t , 一 C O C H
Z
C H
Z
C H
: ,
J = 7H z )
,
1
.
4 5
,
1
.
5 5 (各 6H , s , 4 x 一C H 3 ) , 1 . 7 0 ( ZH , m , -
C O C H
Z
C H
Z
M e )
,
2
.
7 5 ( 6 H
, s , Z X 一 C O C H
:
)
,
3
.
2 0 ( ZH
, t
, 一
C O C H
Z
C H
Z
M e
,
J = 7 H z )
, 3
.
5 5
.
3
.
6 0 ( 4 H
, s , 2 X C

C H
Z一
C )
, 在 1 0 . 2 0 ( ZH , s ) ,
1 1
.
6 0 ( I H
, s )
, 1 3
.
1 0 ( I H
, s )
, 1 6
.
2 0 ( I H
, s )
,
2 5
.
5 0 ( ZH
, s
)共有 7 个轻基 , 加 D ZO 后峰消
失 ; M Sm / z : 6 1 2 ( M + ) , 4 1 7 , 4 0 4 , 2 0 9 , 2 0 8 ,
1 9 6 , 1 9 3 , 1 7 9 , 1 6 5
,
1 5 3
。 以上数据与 f i li x i e
ac id A B A 文献值一致〔 7〕 , 因此证明为绵马酸
A B A

化合物 l : C Z , H 24 0 : ,丙酮重结晶得无色
针状结晶 , m p l 6 7一 1 6 9℃ 。 I R器 e m 一 ’ : 3 1 50
( O H )
,
2 9 8 0
,
2 9 4 0
,
2 8 8 0
,
1 6 4 0 ( > C = O )
,
1 5 5 0
,
1 4 8 0
,
14 4 0
,
1 3 8 0 , 1 3 4 0 , 1 2 6 0
,
1 2 0 0
,
1 1 60
, 1 0 2 5 ;

H N M R ( 90M H z
,
C l ) Cl
: ,
T M S
内标猪 p p m : 1 . 4 5 , 1 . 5 5 (各 6H , s , 4 x 一C H 3 ) ,
2
.
7 0 ( 6H
, s , 2 X C O C H
3
)

3
.
30 , 3
.
3 4 ( ZH
, s ,
C

C H
Z一
C )
,在 1 0 . 7 0 ( I H , s ) , 1 2 . 3 0 ( ZH , s ) ,
13
·
10 ( IH
, s )共有 4 个经基 , 加 D ZO 后峰消
失 ; M S m / : : 4 0 4 ( M + ) , 3 7 1 , 3 3 4 , 2 2 1 , 2 0 9 ,
1 9 7 , 1 9 6
,
1 9 3 , 1 8 1 , 16 8
,
1 5 3 , 1 3 9 , 1 3 7 , 1 2 6
,
1 1 2
。 以上数据与 a l b a s p id i n A A 文献值一
致〔 7 , , 因此证明为白绵马素 A A 。
致谢 : 核磁共振讲由北京化工研 究院代
浏 ;质讲由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代浏 ;
红外光错由本所分析室代浏 ,特此一并致谢 。
参 考 文 献
1 全国漫清中药材混乱品种贯众科研协作组 . 中国药学会
庆祝建会 80 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 . 北京 : 中国药学会 ,
19 8 7
.
3 1

A

9
2 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辞典 (上册 ) . 上海 : 上海 人民出版
社 , 1 9 7 5 . 1 4 8 4
3 李德华 , 等 . 中草药 , 19 8 6 , 1 7 ( 5 ) : 1 4
4 N o or Y
, e t a l
.
P h yt oc h e m i s t r y
,
1 97 3
.
1 2
: 14 9 1
5 上 田博之 . 医学中央杂志 ( 日 ) . 1 96 4 ( 1 98 ) : 6 8 6 ; 1 9 6 7 ,
( 2 2 5 )
:
3 3 0 . 1 9 70 ( 2 5 9 )
:
9 3
6 W记 e n C J , e t a l . A e t a C h e m 段 a n d B 2 9 , 19 7 5 : 8 5 9
7 久田末雄 ,等 . 药学杂志 ( 日 ) , 1 9 7 2 , 9 2 ( 9 ) : 1 1 24
( 1 9 9 5

1 0

0 6 收稿 )
绿绒篙属植物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1
. 美丽绿绒篙生物碱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西宁 8 10 0 0 1) 王恒山 丁经业
绿绒篙属植物作为藏药一直被广泛使用 , 且资
源丰富 ,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 前文报道了从五脉
绿绒篙中分离出 a m u r in e 和 O 一m e t h y lfl a v i n a n t in e
两种生物碱山 。 美丽绿绒篙的化学研究尚未见报道 .
我们从采自云 南省德钦县白马雪山的美丽绿绒篙
Me
c
on 妒 5 15 sP e c i os a p r a in 中分得两种生物碱 , 经光
谱分析鉴定为 a m u r i n e ( I )和 r e f r a m o l in e ( 一 ) 。还得
到 卜谷街醉 ( l ) 。 还有两种生物碱的结构正在鉴定 。
生物碱 I 属于异把文 (I so p va i en )类型 ,此类型生物
碱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 r 和 I 的化学结构见图 。 图 I 和 I 的化学结构式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中草药 ) 1 9 9 6年第 2 7 卷第 8 期 . 4 5 9 .
1扭 .和分离
美而绿绒篙根粉 6 49 5,用 90 %乙醉回流提取 4
次 ,回收乙醉后得 66 9 浸膏 ,再用氯仿从浸膏中溶解
出 3 99 氛仿部位 ,经硅胶柱层析和硅胶 G 制备薄层
分离出 1 5m g ( I ) , 1 2 . s m g ( , )和 5 6m g ( 一 ) 。
2 鉴定
I
: 无色针晶 , m p Z1 3 ℃ . IR~ , (薄膜 ) c m 一 ` :
2 9 2 4
,
2 8 6 0
,
1 6 7 3
,
1 6 4 5
,
1 6 0 3 (这 3 个强峰是结合环
己二烯困系统特征吸收峰 ) , 15 1 1 , 1 4 8 3 , 1 3 7 7 , 1 2 23 ,
1 1 7 3
,
11 3 8
,
1 1 0 0
,
1 0 4 0
,
9 3 4
,
8 5 7
,
8 2 9
,
7 2 3
,
5 2 7
,
4 3 5 ;
,H N M R ( C l ) C 1
3
) 占p p m : 6 . 8 2 , 6 . 6 , 6 . 3 3 , 6 . 2 8 (各
IH
, s ,
C
,一 H
,
C 4

H
,
C
S一
H
,
C S

H )
,
5
.
93 和 5 . 9 ( ZH , J
= 1
.
SH z
,
( ) C H
2 0 )
,
3
.
7 8 ( 3 H
, s ,
( ) CH 3 )
,
2
.
5 ( 3H
, s ,
N C H 3 )
,
1
.
7~ 3
.
8 ( 7H
,
m
,脂肪族质子簇 ) ; ` 3C N M R
(C IX 二13 )合p p m : 1 23 (C l l ) , 1 1 5 . 5 ( e , ) , 1 0 7 . 6 ( C l ) , l b s
( C 一 )
,
1 0 1
.
2 ( ( ) C H 2 0 )
,
6 0
.
6 ( C

)
,
5 5
.
1 (O C H 3 )
,
4 5
.
5
( C
13 )
,
4 1
.
2 ( N C H 3 )
,
4 0
.
3 ( C I 。 ) , 3 3
.
1 ( C l s )
,
2 9
.
7
( C I 。 ) ; E IM S m /: ( % )
:
3 2 5 ( 1 0 0
,
M
+ )
,
3 2 4 ( 1 8 )
,
3 1 0
( 2 3
,
M
+ 一 C H 3 ) , 2 9 7 ( 3 0 , M + 一 C O ) , 2 8 2 ( 5 2 , M + 一
〔C H Z 二 N C H 3〕) , 26 6 ( 28 ) , 2 4 0 ( 2 2 ) , 1 5 2 ( 17 ) . 1 3 9
( 2 8 )
,
1 1 5 ( 1 0 )
,
7 7 ( 8 )
. 以上数据与 a m u r in e 的已知
物和文献②数据相符 。
, : 无色针 晶 , m p 1 5 8 ~ 1 6 0 ℃ ; U V入思川 n m :
2 55
,
27 8
;
I R~
, (薄膜 ) e m 一 ’ : 2 8 6 1 , 1659 , 16 0 2 , 15 1 1 ,
1 4 83
,
14 5 5
,
1 3 7 0
,
1 2 3 0
,
1 1 2 4
,
1 0 4 0
,
9 3 1
,
8 6 4 攀
` HN M R ( C IX : 13 ) 占p pm : 6 . 7 5 , 6 . 6 5 . 6 . 6 , 6 . 4 5 (各
I H
, s , C ,

H
,
C
` 一H , C ,一 H , C ` 一H ) , 5
.
8 3 和 5 . 8 ( ZH , J
= 1
.
SH z
,
0 C H 20 )
,
5
.
3 5 ( I H
,
b
r ,
O H )
,
3
.
8 5 ( 3H
, s ,
O C H 3 )
,
3~ 3
,
8 ( 6H
,
m
,脂肪族质子簇 ) , 2. 4 5 ( 3H , s ,
N C H
3 ) ; 1 3 C N M R ( C D〔 13 ) 台p pm : 1 29 . 8 ( C 12 ) , 1 13
( C
4 )
,
1 1 1 ( C I )
,
1 0 8 ( C g )
.
1 0 7 ( C 。 ) , 1 0 0
.
6 (O C H ZO )
,
6 1
.
9 ( C I 。 )
,
5 9
.
7 (O C H 3 )
,
5 6 ( C
: 3 )
,
4 5
.
5 ( N C H 3 )
,
4 5
.
2 ( C S )
,
3 9
.
4 ( C l , ) ; E IM S m /
: ( % )
: 3 2 5 ( 4 8
,
M + )
,
2 8 2 ( 5 0 )
,
2 3 9 ( 1 6 )
,
1 9 0 ( 1 0 0
, 轻基 ,氧甲基 一氮甲基异
哇琳碎片离子峰 ) , 1 4 8 ( 1 5 ) , 9 1 ( 6 ) , 7 7 ( 1 1 ) 。 以上数
据与文献 〔3 , 4〕报道的 r e f r a m o !i n e 相符 。
一 : 白色 片 晶 . m p 1 3 7亡 ; I R v黑 e m 一 ` : 3 4 1 0 ,
2 9 60
,
287 0
,
162 5
,
14 6 0
,
1 3 65
,
13 4 5
.
10 60
,
7 6 0 ; E IM S
m /
z (% )
: 4 1 4 ( 9 0 )
,
3 9 9 ( 4 0 )
,
3 9 6 ( 4 5 )
,
3 0 3 ( 4 3 )
,
25 5
( 3 5 )
,
23 1 ( 3 0 )
,
2 1 3 ( 75 )
。 上述数据与文献 〔5〕报道的
卜谷菌醉相符 。
致谢 : 本所周立华研究员鉴定植物样品 ,
兰 州大学分析浏试中心浏定光谱数据 。
今 考 文 献
1 王恒山 ,等 . 高原生物学集刊 , 29 9 4 (一2 ) : 2 0 7
2 aS
r iy a r G
, e t a l
.
P la n t a M ed i e a
,
19 8 3
, 4 9 ( 1 )
:
4 3
3 伪 Ie js L , , t a l . DC l le e t C z e e h C h e m oC m m u n , 1 9 6 8 , 3 3
( 1 1 )
:
3 9 1 7
4 S la vi k J
, e t a l
.
C o lle e t C z e e h C h e m C ( , m m u n
,
1 9 6 8
,
3 3
( 1 2 )
:
4 0 6 6
s 陈迪华 ,等 . 中草药 , 1 9 8 5 , 16 ( 1 0 ) : 2
( 1 9 9 5

0 5

1 6 收稿 )
铁钉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济南 25 0 0 0 1)
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化教研室
杨尚军 左春旭
吴知行
铁钉菜为褐藻门铁丁菜科铁钉菜 sI h ,ge ok a 一
m u ar i Y
e n
d。 的全藻 ,俗称铁钉 、 破网 、 海茜 。 具有清
热解毒 ,软坚散结 , 驱姻等作用 , 民间有捣碎后加调
味品拌食习惯 。 主要分布于 日本 、 朝鲜及我国的东海
和南海 . 迄今末见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鉴定
的报道 。
我们对其石油醚可溶部分及乙酸乙醋可溶部分
进行了分析 ,共分得化合物 8个 ( I ~ 姐 ) ,经波谱学
.
4 6 0
.
方法鉴定为岩藻菌醉 “ u co st er ol ) , , 为 仆甘露醉
( D

m a n n it o l )
,
, 为正十六烷酸 ( h e x a d e e a n o ic ) , VI
~ 姐为长链脂肪酸及其 醋 。
1 提取和分离
铁钉菜 ( 19 9 1一 0 7 采自浙江南虎岛 ,由浙江省苍
南县水产研究所孙建璋同志鉴定 ) 1 8 709 适当粉碎 ,
置索氏提取器中 , 以石油醚浸泡过夜 ,提取 , 回收溶
媒得浸膏 88 9 . 药粉挥去石油醚提取部分 , 以乙酸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