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 of Dong Nationality utilizing plant resources in Qiandongnan

黔东南侗族利用植物资源的传统知识研究



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uihaia Sept.2014,34(5):614-621           http://journal.gxzw.gxib.cn 
DOI:10.3969/j.issn.1000G3142.2014.05.007
周传艳,陆轶,王济红,等.黔东南侗族利用植物资源的传统知识研究[J].广西植物,2014,34(5):614-621
ZhouCY,LuY,WangJH,etal.ThetraditionalknowledgeofDongNationalityutilizingplantresourcesinQiandongnan[J].Guihaia,2014,34(5):
614-621
黔东南侗族利用植物资源的传统知识研究
周传艳1,2,陆 轶3,王济红4,陈 训3∗,罗时琴2,唐金刚2
(1.华南理工大学 环境与能源学院,广州510640;2.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阳550001;
3.贵州科学院,贵阳550001;4.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贵阳550009)
摘 要:用民族植物学观点和方法,分析聚居于贵州省黔东南的侗族民间在饮食习惯、常用医药、传统民居、
生活用具、生产方式、民间信仰和自然崇拜等方面利用植物资源的传统知识.结果表明:该地区侗族日常生活
涉及的植物约122种,在侗族人物质和精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食用植物、药用植物、染料植物、信仰
植物、民居建筑及生活用具植物等.黔东南侗族在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形成
了具有特异性的民族文化,这些传统知识对植物资源的保育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黔东南侗族;民族植物学;植物资源;传统知识
中图分类号:Q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G3142(2014)05G0614G08
ThetraditionalknowledgeofDongNationality
utilizingplantresourcesinQiandongnan
ZHOUChuanGYan1,2,LUYi3,WANGJiGHong4,CHENXun3∗,
LUOShiGQin2,TANGJinGGang2
(1.CollegeofEnvironmentandEnergy,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510640,China;2.Instituteof
GuizhouMountainResources,GuizhouAcademyofSciences,Guiyang550001,China;3.GuizhouAcademyofSciences,
Guiyang550001,China;4.InstituteofBiology,GuizhouAcademyofSciences,Guiyang550009,China)
Abstract:Basedonviewpointofethnobotany,theDongNationality’straditionalknowledgeofutilizatingplantreG
sourcesinQiandongnan(southeastofGuizhouProvince)werestudied,includingplantresourcesassociatedwiththe
eatinghabits,commonlyusedmedicine,traditionalresidence,livingappliances,modeofproduction,folkbeliefand
worshipofnatureandsoon.Andthewaysofknowing,utilizingandconservingplantresourcesinDongcommunity
therewereanalyzed,too.Theresultsshowedthattherewereabout122speciesofplantsineverydaylifeofDongpeoG
pleinQiandongnan.Plantresourcesplayedaveryimportantroleintheirphysicalandmentallife.Theplantresources
includeutilizedforfood,pharmaceutical,dyestuff,faith,dwelingandlivingutensilsetc.Dongpeoplepossessedalotof
knowledgeandexperienceinutilizingplantsandhadcreatedspecificityethnicculture.Manyoftheirtraditional
knowledgeandexperiencestilhaveimportantvaluesofresearchandreferencefor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ofplant
resourcesintheirownorotherethnicpopulations.
Keywords:DongNationalityofQiandongnan;Ethnobotany;plantresources;traditionalknowledge
  民族植物学(Ethnobotany)是研究人与植物之
间直接相互作用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是人类利用
植物的传统知识和经验,包括对植物的经济利用、药
物利用、生态利用和文化利用的历史、现状和特征
收稿日期:2013G10G21  修回日期:2013G12G02
基金项目:贵州省长基金(黔省专合200956号);2011年度“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院所创能[2010]4001号).
作者简介:周传艳(1973G),女,贵州黄平人,博士,副研究员,从事生态恢复和民族植物学研究,(EGmail)chyzhou66@163.com.
∗通讯作者:陈训,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学研究,(EGmail)chenxunke1956@163.com.
(裴盛基,2011;刘光华等,2012;苏仕林等,2013).
我国56个民族认识、利用和保护植物的传统知识具
有重要的经验价值,民族植物学知识积淀极为丰富
(许再富等,1991;王洁如等,1995;艾怀森等,2003;
王雨华等,2002;刘爱忠等,2000;杨正权,2007);同
时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社会延续都具有不
可估量的作用.
我国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和广西毗邻的
地带.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侗族人的主
要聚居地之一,该地区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多
样,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是贵州省乃至
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黎华君等,
2011).黔东南的侗族主要居住在榕江、从江、黎平、
天柱和锦屏县,依照地理位置差异,榕江、从江和黎
平的侗族称为南侗;天柱和锦屏的侗族则称为北侗.
朴素的生态保护观念和与自然为友的传统是该民族
长期生存繁衍的重要保证,他们对植物资源保护和
利用的方法独特,相关传统知识丰富.研究黔东南
侗族利用植物资源的传统知识,有利于丰富和充实
侗族植物学的内容,挖掘植物资源利用的文化基础;
更有利于保护、研究和传承传统知识,为本地区及其
他地区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经验和参考.
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贵州省黔东南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处
苗岭山区,海拔137~2179m,属亚热带湿润气候,
总面积占贵州省的17.3%,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
数的80.61%,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
(雷启义等,2009).黔东南地区地形复杂、江河纵
横,峡谷多,盆地少,海拔大多300m 以下,热量丰
富.由于受地质构造、成土母岩、海拔高度、气候、植
被和人类活动等影响,形成的土壤类型以黄壤为主,
红壤和黑色石灰土其次,土层深厚,酸性适中,自然
肥力较高.年均温度18.4℃,1月平均气温7.9℃,
7月平均气温27.7℃,多年平均降水量1212mm
(从江县气象站(1961~2000年)记录数据).
通过文献查阅、调查走访,记录、收集和整理侗
族人在植物资源利用方面的相关做法和经验,研究
当地人日常行为中与植物资源利用相关的部分,进
而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论述,以揭示利用植物资源
的传统知识在黔东南侗族地区社会、环境、经济和文
化等方面的价值.
2 研究结果
2.1生活中涉及的植物资源利用传统知识
黔东南侗族人喜临水而居,北侗居住在清水江
流域,南侗居住在都柳江流域,这与侗族的迁徙历史
有关.侗族先民是古百越民族中的一支,早年生息
于江河中下游的宽谷河网地带,过着“饭稻羹雨”的
生活(罗康隆,2009).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他们溯河
而上进入半山区定居.侗族先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对
自然的了解和适应,形成朴素生态保护观念,已渗透
于侗族人的全部生产方式和行为习惯中.
侗族人与植物资源密不可分,并关系着其生死
存亡.日常生活利用到的植物资源主要包括食用植
物、药用植物和染料植物等.
2.1.1食用植物 侗族的饮食是一种鱼米文化,主食
糯米.糯米饭的最佳佐食是腌鱼,常见的稻鱼共生
系统恰好提供了这两种食材.历史上贵州黔东南地
区主产糯禾(俗称“折糯”),是典型的糯禾文化区,侗
族人聚居区是黔东南糯禾的两大核心区之一,糯禾
是侗家人的主食.侗族地区的糯禾营养丰富、煮熟
后软而粘,油质多,喷香可口,香而不腻,侗族人称其
为“香禾”,享有“一亩稻花十里香,一家蒸饭十家香”
的美誉.从侗族人广泛使用的折禾刀、禾晾等工具
以及侗族人的饮食习惯来看,黔东南地区侗族人的
农业活动长期以糯禾生产为主要内容.目前杂交稻
普及的情况下,贵州黔东南地区是世界上糯禾类资
源唯一集中种植区域,集中种植在月亮山,从江、黎
平、榕江三县交界的狭窄地带.糯禾是侗族原生态
农耕文化的精华之一,糯禾的种植与食用,蕴含着极
其丰富的文化内容,体现在侗族的日常生活、生产、
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之中,如换工折禾、吃烧鱼、吃
扁米(糯禾未成熟前摘下,做成较硬的饭,有特殊香
味,当零食吃)、做甜酒、打糍粑、包粽子、炸侗果(将
糯米饭拌入甜藤汁,搓成椭圆形再用菜籽油煎炸而
成)、煮油茶都离不开糯禾,因此该地区糯稻遗传多
样性资源丰富并依然保持着很强的生命力.
腌鱼腌制时还须混入米屑及采自山中或水中的
若干种植物香料,包括生姜、大蒜、辣椒、花椒、甜酒
酿等,甚至还包括稻草灰.侗家油茶是婚庆节日侗
族人喜爱制作的一道休闲美食.侗家的油茶有着丰
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侗不离茶”,“一天不喝
茶,连发三天痧”之说.制作油茶时先抓一把糯米放
5165期          周传艳等:黔东南侗族利用植物资源的传统知识研究
进锅里炒至焦黄,再放进茶叶、山茶油,用锅铲反复
敲打煎炒,待出味后,再加水煮沸三五分钟,滤出渣
滓,得油茶水.侗族地区喜食牛羊肉,擅长制作风味
独特的“羊瘪、牛瘪”,这种食物的特色主要表现在烹
饪手法和特殊的香料使用及搭配,除了常用的葱、生
姜、大蒜、花椒和辣椒之外,最特别之处在于采用牛
小肠内半消化草液或山羊小肠内半消化草液,用纱
布过滤,滤出的汁液用菜籽油煎开,该汁称为“瘪”.
该菜式还要放入山萘(沙姜)、橘皮、垂油子(吴茱
萸)、曼脑(罗勒)、水芹菜、芫荽、薄荷、马尾须(茴香)
等,至少11种植物香料,鲜辣甘香微苦,回味绵长,
可增强食欲,常吃不腻,是黔东南侗族人的特色菜之
一.烧鱼是秋季折禾后开田放鱼时侗族人制作的一
道菜肴,先用去掉树皮的狗啃木(BetulaluminifG
era)枝条将鱼串起在木炭火上将鲜鱼烤熟,再把葱、
生姜、大蒜、芫荽、水芹菜、干辣椒面、花椒、亮光菜、
曼脑、青辣椒、浮萍等野菜拌入鱼肉,该菜肴风味和
营养俱佳,充满野趣,可反映侗族人野外生存的习惯
和广泛利用植物资源的能力.侗族人喜食酸汤鱼,
酸汤以腌制好的酸味红辣椒为主要调味料.主要原
料红辣椒,放入红曲米饭,令色彩艳红,滋补助消化,
再佐以葱、姜、蒜、花椒、山萘、曼脑、盹(香蓼)、折耳
根(鱼腥草)、木姜草(柠蒙草)、木姜子(山鸡椒)、竹
笋(按不同季节有楠竹、水竹、斑竹、花壳竹、苦竹、船
篙竹、刺竹等)等,酸辣开胃,滋味无穷.红肉也是侗
族人喜爱的一道主菜,将新宰杀的鲜猪肉腌制后于
木炭火上烤至七分熟,切成块状,淋入新鲜槽头猪
血,加入食盐、花椒、辣椒、垂油子、薄荷、曼脑、盹、木
姜子等佐料拌匀即成.节庆时节的彩色糯米饭主要
采用乌饭树叶、黄栀子、黄饭花等浸出液浸泡糯米,
蒸制出黑糯米饭和黄糯米饭.甜藤粑也叫三月粑是
利用糯米面与甜藤汁拌匀慢火烙制而成的传统食
品,颜色草绿,甜而不腻.
在黔东南侗族人聚居地,传统农业种植包括水
稻、芥菜、韭菜、冬苋菜、牛皮菜、魔芋、葛薯、木薯、葛
根、甘蔗、荸荠、杨梅、花红、板栗、脐橙等40多种蔬
菜水果和经济作物.此外,山核桃、三月泡(悬钩
子)、乌柿、人脑壳泡(冷饭团)、猕猴桃、拐枣、蕨菜、
映山红(杜鹃)、各种竹笋及香椿、枸杞、荠菜、灰灰
菜、酸模(虎杖)等30多种野生蔬果也是侗族人的传
统食品.侗族地区盛产芥菜,侗族人将其腌制成酸
菜入坛存放,以备新鲜蔬菜缺乏时食用,食用方法主
要有炒、凉拌和做汤以及和其他蔬菜肉类搭配而食.
当地人善用麻栎的坚果和山药块茎加工成麻栎豆腐
和山药豆腐食用,与魔芋豆腐的加工异曲同工.每
年春节前用糯米蒸熟打糍粑和制作甜酒,用籼米制
作炒米.黔东南侗族人喜爱饮用老鸦茶,是用滇白
珠的叶片煮水而成,有清热解毒功效,滇白珠本身具
有药用价值,在黔东南侗族聚居地区主要采集野生
滇白珠叶片加以利用,导致野生种群受到威胁.侗
族人节庆时还喜欢饮接骨茶,用草珊瑚的叶片煮水
而成,这种叶子也可作为做菜或炒油茶的香料.侗
族人还喜采食野生菌类,如枞树菌(松乳菇)、茶树
菇、鸡枞菌等,人工栽培的菌类如香菇、平菇(冻菌)、
金针菇等也常食用.由此可见,侗族人的饮食强调
食物和搭配的多样化,能对食材进行巧妙以获得生
存和适应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能达到膳
食营养平衡,使侗族人生存繁衍得到保障.
2.1.2药用植物 侗族人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
结出很多治病植物药方,涉及到植物665种,分属于
121科(裴朝锡等,1994)在调查走访中发现,用于外
伤止血、发热头痛、止泻、补气强身、产后恢复等植物
单方在当地流传广泛,如产后下奶补虚药翁报(兰叶
大戟)、止血药狼地草(贯众)和茅草等在侗族地区妇
孺皆知.侗医通常就地取材,不用或极少用外地的
植物入药.侗族医药经历了数千年吸收、融合、丰富
和发展,经过人与自然之间的长期检验和适应,总结
了一整套具有地方性和民族特异性的医药理论、用
药和治疗方法,侗族医药体系是侗族人利用植物资
源传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1.3染料植物 侗乡多处小地名为“棉花地”,是因
为在物资流通欠发达的过去侗乡人普遍种植棉花,
纺纱织布,缝制衣服,自给自足.用于给织物上色的
也以植物染料蓝靛,即南板蓝根为主,蓝色是黔东南
侗族日常衣着的主色调.
2.2民居和生活用具涉及的植物资源利用传统知识
黔东南侗族传统民居为干栏式吊脚楼,2层或3
层,2楼多为主要居住层,通常有前廊、堂屋和卧室.
鼓楼、风雨桥也采用杉木建造,是侗寨的特色建筑,
它们与干栏式吊脚楼协调共存,形成侗族社区特有
的建筑体系与景观.一般采用杉木建造.鼓楼、花
桥的建筑艺术以其不用一钉一铆的独特工艺享誉海
内外,被称为“民族建筑艺术之瑰宝.”杨晓琼等
(2011)有关于鼓楼的记载.黔东南境内的鼓楼花桥
主要分布在黎平、从江和榕江三个县,其中历史最长
的黎平述洞鼓楼建于1636年.侗寨大多布局在河
616 广 西 植 物                  34卷
溪两旁,因此出现了风雨桥.其与鼓楼一样,不用一
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杉木凿榫衔接.以黎平县
地坪风雨桥最为古老著名.
黔东南雨热同季,适合林木生长,该地区杉木和
马尾松生长速度快且材质优良,是侗族地区建筑采
用的主要木材资源,侗族民居吊脚楼、鼓楼、风雨桥、
谷仓和厕所等皆为木构,景观清新自然,且结合地形
而作的吊脚楼稳固而轻巧,生动又活泼.此外,桐油
和生漆是黔东南侗族木构建筑物常用的天然涂料.
冬季,该地区常采用麻栎、青冈等较硬的木材煅烧木
炭取暖,但近几年逐渐被便宜的机制木炭取代.侗
族人习惯把侗乡的杉木等木材扎成木排,顺都柳江
运至柳州等地售卖.木制生产生活用具包括家具、
纺车、织布机、板车、戽桶、舂对、磨、锄头把、镰刀把、
钉耙把、折禾刀、米桶、腌桶、钩索、扁担等.
2.3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传统知识
侗族地区森林连绵.烧炭歌和燕子跨海要树种
的故事在侗乡广泛流传.据石廷章(2011)研究,侗
族人对森林有以下几种看法:第一,森林是山坡的衣
服.起到防护、御寒和美观等作用.第二,森林是山
的灵魂.侗族人把山谷森林的回声叫做山的灵魂,
认为有回声尤其是回声大而清晰的山里,是最适宜
人居住的地方.第三,森林是避难的地方.在兵荒
马乱的年代,为避免生命危险侗乡人常跑进深山老
林躲藏,即使断了粮食还可采摘山上的野果、野菜,
捕捉鸟兽等维持生命.第四,森林是避邪之处.侗
乡山寨的习俗:人死入殓时,家人和族人都要到村前
村后的森林里去避邪.第五,森林是生命的依托.
侗乡人有拜树为“保爹”的习俗,逢年过节会给大树
烧香烧纸,表达对生命的托付.第六,森林是希望的
象征.侗族人认为山要有森林,人要有子孙,没有森
林的山从传统观念来说是无希望的.
由于侗族人早已认识到森林的重要性,侗族地
区有春节后全家上山植树的习惯,春节后的植树多
数为补植,在空白的地方补苗.20世纪90年代以
前,侗族人家的木材一般用于自家建房使用,并习惯
于采伐后很快将树苗全部载上,让山上随时保持有
树木生长.该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2.4与民间信仰相关的传统知识
侗族民间信仰文化是在一定历史背景和条件
下,人们产生的对“超自然”力量的恐惧和崇拜,不可
否认它存在一些消极内容,但却在引导侗族人保护
生态和与自然和谐相处中产生了积极作用.在侗族
的自然崇拜中,万物皆有灵的观念让侗族人认为动
植物、山、水、土地等都是有灵性的,不可妄自取之,
对生活环境中的各种资源都予以尊重和珍惜,不随
意刀斧相向,注重取之有度,取之有时.侗族民间信
仰文化是侗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从内容和
形式上看,包含图腾崇拜、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祖先
崇拜、禁忌与占卜等原始宗教内容.在发展过程中
它受到中原儒、释、道思想影响,自唐宋以来,特别是
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加快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开
发,对侗族民间信仰产生了较大冲击和结构性影响,
逐渐形成了尚巫、重道、敬神、礼佛、事鬼的多元复合
信仰体系(石廷章,2011;吴嵘,2011).有这样的民
间信仰和文化基础,侗族人在处理与环境关系时小
心谨慎,不随意改变环境,总是顺应自然而为,这种
生命观和价值观与生态文明理论恰好契合,从主观
及客观上对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保护
作用.侗族地区特别崇拜母性祖先 “萨母”,各寨建
有“萨母祠”或神坛供奉.女性一直备受重视与尊
敬,崇拜萨母和尊重女性也是侗族人温和谨慎的民
族性格特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3 讨论与结论
杨昌岩等(1995)的研究指出,侗族的日常生活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野生动植物的采集和狩猎活
动,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他们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来
源.侗族人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的传统知识和经验
形成了具有地方性、民族性和独特性的侗族地区传
统文化体系.对当地农业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起
到了持久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黔东南侗族利用植物资源的传统知
识及目前的保护利用状况可以总结如下:
(1)侗族人衣、食、住等方面充分表现了对植物
资源利用的传统知识,根据本文研究,日常生活已涉
及植物122种(表1).
(2)侗族食用植物传统知识具有浓厚的区域和
民族特色.具体表现:a,喜食苦味.苦味来自植物
调味料垂油子,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近成熟果实,
用于制作红肉(黎平县称其为血红)、牛瘪、羊瘪以及
拌入辣椒面作调味蘸料,是侗菜烹饪特色之一(牛羊
的苦胆和“瘪”是另两种苦味来源),是侗族地区最有
特色的药食同源饮食风格.b,喜食酸味.历史上
黔东南缺盐,侗族人与聚居于此的苗族人一样善用
7165期          周传艳等:黔东南侗族利用植物资源的传统知识研究
表1 黔东南侗族日常生活利用植物资源的民族植物学编目
Table1 EthnobotanicalinventoryofplantdailyusedbytheDonginQiandongnan
植物中文名和拉丁名
ChineseandLatinnameofplants
土名
Localname
ofplants
利用部位
Utilized
organs
用途
Application
生境
Habitat
目前利用状况
Currently
utilization
枫树Liquidamdarformosana 枫树 嫩枝叶 踩烂作肥料 村寨附近 较少
糯稻Oryzasativavar.glutinosa 糯禾 种子 食用 水田种植 广泛
甘(甜)藤Paederiascandens 甜藤 枝 枝叶锤烂取汁 阴生环境 较广泛
生姜Zingiberofficinale 生姜 根 调料 种植 广泛
大蒜Alliumsativum 大蒜 茎 调料 种植 广泛
辣椒Capsicumannuum 辣椒 果实 食用 种植 广泛
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 花椒 种子 调料 房前屋后 广泛
茶树Camelliasinensis 茶叶 嫩叶 泡茶、炒油茶 海拔较高酸性土 较广泛
山茶C.oleifera 珍茶树 种子 榨油 酸性土坡地 较广泛
花生Arachishypogaea 花生 种子 食用 酸性土 广泛
沙姜(山萘)Rhizomakaempferiae 山萘 根和叶 调料 水沟边 广泛
橘Citrusreticulata 橘子 果肉果皮 食用、调料 酸性土 广泛
吴茱萸(垂油子)Tetradiumruticarpum 垂油子 种子 调料 村寨周围 较广泛
罗勒(曼脑)Ocimumbasilicum 曼脑 全株 调料 种植 较广泛
水芹菜Oenanthejavanica 水芹菜 茎叶 当蔬菜 水沟边 较广泛
芫荽Herbacoriandri 芫荽 全株 调料 种植 广泛
薄荷Menthahaplocalyx 薄荷 茎叶 调料 田间地头 较广泛
茴香(马尾须)Foeniculumvulgare 马尾须 嫩茎叶和种子 调料 种植 广泛
葱Alliumascalonicum 葱 全株 调料 种植 广泛
亮光菜Impetiensloulanensis 亮光菜 嫩茎叶 野菜 田间地头 较广泛
浮萍Lemnaminor 浮萍 全株 野菜 水田水面 较少
香蓼(盹)Vietnamesecoriander 盹 全株 调料 种植 较广泛
鱼腥草(折耳根)Houttuyniacordata 折耳根 根和嫩叶 野菜 田埂 广泛
柠檬草(木姜草)Cymbopogoncitrates 木姜草 叶 调料 种植 较少
山鸡椒(木姜子)Litseacubeba 木姜子 花和种子 调料 杂木林 广泛
野芋(广菜)Colocasiagigantea 广菜 茎 蔬菜 种植 较广泛
楠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 楠竹 幼芽 蔬菜 村边 较广泛
水竹Cyperusalternifolius 水竹 幼芽 蔬菜 村边 较广泛
斑竹Phyllostachysbambussoides 斑竹 幼芽 蔬菜 村边 较广泛
花壳竹P.glauca 花壳竹 幼芽 蔬菜 村边 较广泛
苦竹Pleioblastusamarus 苦竹 幼芽 蔬菜 村边 较广泛
船篙竹Bambusapervariabilis 船篙竹 幼芽 蔬菜 村边 较广泛
刺竹B.blumeana 刺竹 幼芽 蔬菜 村边 较广泛
乌饭树Vacciniumbracteatum 乌饭树 叶 染黑糯米饭 杂木林 广泛
黄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 黄栀子 花 染黄糯米饭 种植 广泛
黄饭花Buddlejaofficinalis 黄饭花 花 染黄糯米饭 田间地头 广泛
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 葵花 种子 食用 种植 广泛
魔芋Amorphophalmskonjac 魔芋 块茎 加工后食用 种植 广泛
水稻Oryzasativa 稻子 种子 食用 水田 广泛
芥菜Brassicaalboglabra 青菜 叶 蔬菜 种植 广泛
韭菜Alliumodorum 韭菜 叶 蔬菜 种植 广泛
苋菜Amaranthustricolor 旱菜 茎叶 蔬菜 种植 广泛
冬苋菜Malvaverticillata 冬旱菜 茎叶 蔬菜 种植 广泛
白菜Brassicachinensis 白菜 叶 蔬菜 种植 广泛
萝卜Raphanussativus 萝卜 茎叶 蔬菜 种植 广泛
胡萝卜Daucuscarota 胡萝卜 茎 蔬菜 种植 广泛
番茄Solanumlycopersicum 海茄 果 蔬菜 种植 广泛
豇豆Vignaunguiculata 豇豆 种子种皮 蔬菜 种植 广泛
四季豆Phaseolusvulgaris 四季豆 种子种皮 蔬菜 种植 广泛
扁豆Lablabpurpureus 篱笆豆 种子种皮 蔬菜 种植 广泛
黄豆Giycinemax 毛豆 种子 蔬菜,做豆腐 种植 广泛
茄子Solanummelongena 茄子 果 蔬菜 种植 广泛
牛皮菜Betavulgarisvar.cicla 牛皮菜 叶 蔬菜 种植 广泛
卷心菜Brassicaoleraceavar.capitata 莲花白 叶 蔬菜 种植 广泛
黄瓜Cucumissativus 黄瓜 果 蔬菜 种植 广泛
苦瓜Momordicacharantia 苦瓜 果 蔬菜 种植 广泛
丝瓜Luffacylindrica 丝瓜 果 蔬菜 种植 广泛
冬瓜Benincasahispida 冬瓜 果 蔬菜 种植 广泛
南瓜Cucurbitamoschata 南瓜 果 蔬菜 种植 广泛
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 洋芋 根状茎 食用 种植 广泛
芋头Colocasiaesculenta 芋头 块茎 蔬菜 种植 较广泛
816 广 西 植 物                  34卷
续表1
植物中文名和拉丁名
ChineseandLatinnameofplants
土名
Localname
ofplants
利用部位
Utilized
organs
用途
Application
生境
Habitat
目前利用状况
Currently
utilization
葛薯Dioscoteachingii 葛薯 根状茎 食用 种植 较广泛
木薯Manihotesculenta 木薯 块根 食用 房前屋后 较广泛
葛根Puerarialobata 葛根 块根 煮熟食用或加工 种植 较广泛
西瓜Citrulluslanatus 西瓜 果 水果 砂壤土种植 广泛
甘蔗Saccharumsinense 甘蔗 茎 食用 种植 广泛
荸荠Eleocharisdulcis 荸荠 球茎 生食 水田 广泛
杨梅Myricarubra 杨梅 果 水果 种植 广泛
桃Amygdaluspersica 桃子 果 水果 种植 广泛
李Prunussalicina 李子 果 水果 种植 广泛
杏P.armeniaca 杏子 果 水果 种植 广泛
花红Malusasiatica 花红 果 水果 种植 广泛
板栗Castaneamollissima 板栗 果 干果 坡地种植 广泛
脐橙Citrussinensis 脐橙 果 水果 种植 较广泛
冰糖橙C.sinensiscv.Bingtangcheng 冰糖柑 果 水果 种植 广泛
碰柑C.reticulata 椪柑 果 水果 种植 广泛
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 野核桃 果 干果 杂木林 广泛
悬钩子(三月泡)Rubuscorchorifolius 三月泡 果 水果 向阳坡地、田边 较少
蕨菜Pteridiumaquilinum 蕨菜 嫩茎芽 野菜 林下 广泛
山药Dioscoreaopposita 山药 块茎 食用 种植或野生 较广泛
虎杖(酸模)Polygonumcuspidatum 酸广苔 茎 食用 野菜 较广泛
枸杞Lyciumbarbarum 枸地芽 嫩茎叶、果 食用 野生 较广泛
荠菜CapsellabursaGpastoris 地地菜 整株 食用 野生 较广泛
灰灰菜Chenopodiumalbum 灰灰菜 茎叶 野菜 荒地 较广泛
草珊瑚Sarcandraglabra 接骨茶 叶 调料 杂木林 较少
贯众(狼地草)Dryopterisbissetiaha 狼地草 叶 药用止血 林下或荒地 广泛
茅草Imperatacylindrica 茅草 茎叶 药用止血 林下 广泛
兰叶大戟(翁报)Euphorbiaeyanophyualevl 翁报 全株 产后下乳 向阳坡地、田边、 广泛
棉花Gossypiumspp. 棉花 种子纤维 纺线制衣 种植 广泛
南板蓝根Baphicacanthuscusia 靛蓝 叶 染布 种植 较广泛
滇白珠Gaultherialeucocarpa 老哇茶 嫩叶 当茶饮用 杂木林内 广泛
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 杉木 茎 建筑、家具 坡地成片种植 较广泛
马尾松Pinusmassoniana 枞树 茎 建筑、家具 坡地成片种植 较广泛
油桐(桐油)Verniciafordii 桐油 果 木器涂料 向阳坡地 广泛
生漆Toxicodendronvernicifluum 生漆 树脂 木器涂料 向阳坡地 广泛
麻栎Quercusacutissima 麻栎 根、树干和果 烧炭、工具和食用 杂木林 较广泛
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 青冈 茎和根 烧炭 杂木林 较广泛
榕树Ficusmicrocarpa 榕树 全株 景观、崇拜 河岸 广泛
亮叶桦Betulaluminifera 狗啃木 树皮和树枝 食用和工具 坡地 较广泛
乌柿Diospyroscathayensis 柿子 果 食用 种植 广泛
拐枣Hoveniaacerba 拐枣 果 食用 杂木林 较广泛  
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 马屎坨 果 食用 坡地杂木林 较广泛
樱桃Prunuspseudocerasus 樱桃 果 食用 种植 较广泛
香椿Toonasinensis 椿芽 嫩叶 食用 村寨周围 广泛
油菜(菜籽)Brassicacampestris 油菜 嫩茎叶和种子 食用 种植 广泛
松乳菇(枞树菌)Lactariusdeliciosus 枞树菌 子实体 食用 马尾松林 广泛
茶树菇Agrocybechaxinggu 茶树菇 子实体 食用 茶树林 广泛
鸡枞菌Collybiaalbuminosa 鸡枞菌 子实体 食用 草坡 广泛
红菇Russulalepida 红菌 子实体 食用 马尾松林 广泛
多汁乳菇Lactariusvolemus 奶浆菌 子实体 食用 马尾松林 广泛
橙盖鹅膏Amanitaeaesarea 黄蜡菌 子实体 食用 马尾松林 广泛
香菇Lentinusedodes 香菇 子实体 食用 种植 广泛
冻菌(平菇)Pleurotusostreatus 平菇 子实体 食用 种植 广泛
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r 金针菇 子实体 食用 种植 广泛
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 木耳 子实体 食用 种植 广泛
银耳Tremellafuciformis 银耳 子实体 食用 种植 广泛
茯苓Wolfiporiacocos 松茯苓 子实体 药用 种植 较广泛
沙田柚Citrusmaxima 沙田柚 果 食用 种植 广泛
西番莲Passifloracaerulea 百香果 果 食用 种植 较少
太子参Pseudostellariaheterophylla 太子参 块根 药用 种植 较少
冷饭团(人脑壳泡)Kadsuracoccinea 人脑壳泡 果和根 食用和药用 杂木林 较广泛
杜鹃(映山红)Rhododdendronsimsii 映山红 花 食用和观赏 杂木林 广泛
9165期          周传艳等:黔东南侗族利用植物资源的传统知识研究
发酵方法将食物变酸,增加食物的味道,因而延续至
今.c,善用天然食品添加剂.甜藤,学名甘藤、鸡矢
藤.甜藤汁主要用于甜藤粑和侗果制作,作为天然
甜味剂,也是药食同源的植物;红曲米饭、乌饭树叶、
黄米饭花和黄栀子等都是常用的食品天然色素.d,
善用香料植物.在侗族人的饮食中广泛使用香料植
物中的花椒、辣椒、茴香、罗勒、木姜子、垂油子等.
e,善于发现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如悬钩子果、冷
饭团、野杨梅、山茶泡、蕨菜、毛毛菜、亮光菜、荠菜、
猕猴桃、各种竹笋等.f,侗族饮食中酸、甜、苦、辣及
各种复杂且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味道都直接取自于其
生活环境的植物,利用方法巧妙.既能在一道菜中
运用多种植物配料,也能在适当时候利用有限的食
材求得生存,体现“杂”和“巧”的特色.
(3)侗族常用的单方药所采用的植物是常用的
中药材,和近邻苗族的苗药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反映
了不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殊途同归的生
活经验和智慧.
(4)出于对自然的崇拜和对自然力的恐惧,侗族
人将顺应自然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养成了
低碳的生活习惯.通过建构人工湿地(稻田、鱼塘
等),解决生计问题,鱼塘上通常悬空建谷仓、厕所,
可防鼠害、实现环境对废物的有效降解利用、肥田和
低成本养殖,使物质循环无害化和低碳化.同时许
多喜好湿地环境的植物种有机会向高海拔地区转
移,有效增加山区植物种的多样性水平.侗族人日
常生活产生的垃圾(以动植物残体为主)习惯倒在猪
圈牛圈,经猪牛踩踏腐熟后,再作为肥料回归土壤.
侗族人有拿草绳标记植物的习惯,先到先得,后来人
不会争抢,保证了资源可持续经营利用.黔东南地
区适宜种植杉木,栽植杉木时,无严格株行距,也不
会清除其他种类的植物,堪称人工营造“自然林”.
侗族人为了保持大自然的和谐不愿深挖树穴和刨掉
树墩,宁愿用原木设土障而不愿开挖梯土.
(5)由于社会发展使人际互动越来越频繁,传统
知识受到周边汉族和苗族等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越
来越大,目前以黎平、从江和榕江三县交界的月亮山
区保存最为古朴完好.北侗地区天柱县和锦屏县与
湘西临近,侗族人饮食习惯与黎平、从江、榕江三县
有较大不同,如牛瘪、羊瘪、红肉、烧鱼等饮食几乎无
处可寻.这与黎平、从江和榕江三县所处的地理位
置有关,该区域在很长历史时期内交通闭塞,信息流
通不畅,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这三个县的侗族人对
植物资源利用的传统知识能一脉相承,体现在饮食、
建筑和生活习惯等方面,是保存传统知识的主要地
区,也是研究黔东南侗族植物资源传统知识保护利
用的重点区域.
(6)黔东南是苗族和侗族共同的聚居区,侗族文
化在建筑、饮食和服饰方面与黔东南苗族人有不少
一致之处,如木构建筑的材料和工艺、酸辣味特色的
饮食、用植物色素给糯米饭染色、棉布制作衣物及绣
花银饰等,表明黔东南侗族和苗族的传统文化有一
定程度的交互影响和融合.
(7)近年来,侗族利用植物资源的传统知识在发
生变化,如机器木炭逐渐在侗族地区由无到有并占
据较大市场份额,客观上保护了该地区的木材资源
和自然生态环境;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使侗族地区生
态环境受人为干扰减小,植被覆盖率有较大提高,西
瓜、山茶油、葛根、脐橙、椪柑、糯禾、腌鱼、腌肉等在
当地及周边地区形成了产业;具有深加工价值的植
物资源如滇白珠、甘藤、山核桃、野杨梅等有待保护、
扩繁、利用和开发.20世纪90年代侗族地区引进
冰糖橙、沙田柚(Citrusmaxima)等获得成功,近年
引进经济植物如西番莲、太子参及药用真菌松茯苓
等推广种植.可以预见,黔东南侗族地区利用植物
资源的传统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更大变化.
总之,侗族人对植物资源的利用方式独特且广
泛,相关传统知识保留和传承较好,形成了具有区域
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从客观上对当地生态环境和
植物资源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很多独到的利用
方式都值得深入研究并可借鉴交流到其他地区.另
外,由于交通、通讯网络的建设和普及,以及旅游产
业的快速发展,黔东南侗族地区利用植物资源的传
统知识必定会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如
何保护和传承侗族利用植物资源的传统知识是值得
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致谢 感谢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吴克华和杨
泊为本研究收集资料.
参考文献:
AiHS(艾怀森),ZhouH(周鸿).2003.Deitymountainforestand
itsfunctioninnaturalreservationinGaoligong Mountainof
YunnanProvince(云南高黎贡山神山森林及其在自然保护中
的作用)[J].ChinJEcol(生态学杂志),22(2):92-96
LeiQY(雷启义),ZhouJJ(周江菊).2009.ImpactofQiandongnan
originalcultureonplantdiversity(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对植
物多样性的影响)[J].SouthwestChinNormUniv:NatSci
Edit(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5):88-92
026 广 西 植 物                  34卷
LiHJ(黎华君),ZhanY(詹瑜),OuGW(欧国武).2011.Analysis
ondevelopmentofspecialecologicalagricultureinsoutheastern
Guizhou(黔东南地区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探析)[J].Guizhou
AgricSci(贵州农业科学),39(11):92-94
LiuAZ(刘爱忠),PeiSJ(裴盛基),ChenSY(陈三阳).AninvestiG
gationandstudyontheplantworshipbyYipeopleinChuxiong
(云南楚雄彝族植物崇拜的调查研究)[J].ChinBiodivers(生
物多样性),8(1):130-136
LiuGH(刘光华),SheCW(佘朝文),ZengHY(曾汉元),etal.
2012.EthnobotanicalresearchonthedyingDongclothinTongG
dao,HunanProvince(湖南通道染制侗布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J].Guihaia(广西植物),32(3):310-314
LuoKL(罗康隆).2009.CulturalinterpretationofDongtraditional
livelihoodandecologicalsecurity(侗族传统生计方式与生态安
全的文化阐释)[J].IdeFro(思想前沿),35(2):11-16
InstituteofCropGermplasmResources,ChineseAcademyofAgriG
culturalSciences(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1992.ChineseRiceResourceDirectory(中国稻作资源目录(上
册))[M].Beijing(北京):ChinaAgriculturePress(农业出版
社),1:5
PeiSJ(裴盛基).2011.GeneralintroductiontothreeGdecadesdevelG
opmentofethnobotanyandperspectivesinChina(中国民族植
物学研究三十年概述与未来展望)[J].JMUC:NatSciEdit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9
PeiCX(裴朝锡),YuanCP(袁楚平),YangCY(杨昌岩).1994.
Dongtraditionalwoodlandmanagementandruralforestry(侗族
的传统林地管理与乡村林业)[J].HunanForSci&Technol
(湖南林业科技),21(1):29-31
ShiTZ(石廷章).2011.RelationshipofDongPeopleandForests
(侗族与树林)[M]//GuizhouDongResearchSociety(贵州侗
学研究会).Beijing(北京):ChinaYanshiPress(中国言实出版
社):526-529
WangJR(王洁如),LongCL(龙春林).1995.Ethnobotanical
studyoftraditionaledibleplantsofJinuonationality(基诺族传
统食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J].ActaBotYunnan(云南
植物研究),17(2):161-168
WangYH(王雨华),PeiSJ(裴盛基),XuJC(许建初).2002.SusG
tainablemanagementofmedicinalplantresourcesinChina:literG
aturereviewandimplications(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管理
的实践与建议)[J].ResSci(资源科学),24(4):81-88
WuR(吴嵘).2011.ModernValueoftheDongFolkBeliefsand
Culture(简论侗族民间信仰文化的现代价值)[M]//Guizhou
DongResearchSociety(贵州侗学研究会).Beijing(北京):ChiG
naYanshiPress(中国言实出版社):530-535
XuZF(许再富),HuangYL(黄玉林).1991.Researchonplant
folknomenclatureandtaxonomicsystemofXishuangbannaDai
nationality(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植物命名与分类系统研究)[J].
ActaBotYunnan(云南植物研究),13(4):383-390
YangCY(杨昌岩),PeiCX(裴朝锡),LongCL(龙春林).1995.
StudyontherelationshipbetweenDongtraditionalculturaland
biodiversity(侗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初识)[J].Chin
Biodivers(生物多样性),3(1):44-45
YangXQ(杨晓琼),GuoWW(郭伟伟),YuanTZ(袁涛忠).2011.
DongpharmaceuticalresearchinQiandongnan(黔东南地区侗
族药物研究)[J].ChinNatMedMag(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10:26-32
YangZQ(杨正权).2007.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ColecG
tionofQiandongnan(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M].
Guizhou(贵州):GuizhouEthnicPublishingHouse(贵州民
族出版社):53-54
􀤻􀤻􀤻􀤻􀤻􀤻􀤻􀤻􀤻􀤻􀤻􀤻􀤻􀤻􀤻􀤻􀤻􀤻􀤻􀤻􀤻􀤻􀤻􀤻􀤻􀤻􀤻􀤻􀤻􀤻􀤻􀤻􀤻􀤻􀤻􀤻􀤻􀤻􀤻􀤻􀤻􀤻􀤻􀤻􀤻􀤻􀤻􀤻􀤻􀤻
(上接第685页Continuefrompage685)
 期根系生长特性)[J].Guihaia(广西植物),31(5):636-640
ShiZJ(史正军),FanXL(樊小林),KlausD,etal.2005.Effectof
localizednitrogensupplyonrootmorphologyinriceandits
mechanism(根系局部供氮对水稻根系形态的影响及其机理)
[J].ChinJRiceSci(中国水稻科学),19(2):147-152
TangSH(唐拴虎),XuPZ(徐培智),ZhangFB(张发宝),etal.
2006.InfluenceofsinglebasalapplicationcontroledreleaseferG
tilizeronmorphologicdevelopmentofrootsystemandlodgingreG
sistanceofrice(一次性全层施用控释肥对水稻根系形态发育
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J].PlantNutrFertSci(植物营养与肥
料学报),12(1):63-69
WangJ(王静),GuoXS(郭熙盛),WangYQ(王允青),etal.2010.
EffectsofConservationTilageandBalancedFertilizationonNiG
trogenLossfromPaddyFieldandRiceYieldsinChaohuRegion
(保护性耕作与平衡施肥对巢湖流域稻田氮素径流损失及水
稻产量的影响研究)[J].JAgronGenvironSci(农业环境科学
学报),29(6):1164-1171
XiaJY(夏敬源).2003.RevolutionofRicecultivationtechniquesG
Techniquedevelopmentandcountermeasuresonhighqualityrice
ofnoGtilageandseedlingGbroadcasting(水稻栽培技术的重大革
命—论优质稻免耕抛秧技术的发展与对策)[J].ChinAgric
Technol(中国农技推广),(6):9-11
YangCM(杨长明),YangLZ(杨林章),OuYZ(欧阳竹).2004.
EffectsofdifferentnutrientandwaterregimesonthemorpholoG
gyandactivityofricerootsystem(不同养分与水分管理对水稻
植株根系形态及其活力的影响)[J].ChinJEcoGAgric(中国生
态农业学报),44(2):265-271
ZhangXZH(张宪政),ChenYF(陈凤玉),WangRF(王荣富).
ExperimentaltechnologyofPlantPhysiology(植物生理学实验
技术)[M].Shengyang(沈阳):JiangsuScienceandTechnology
Press(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62-165
1265期          周传艳等:黔东南侗族利用植物资源的传统知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