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uihaia 30(4):451— 454 2O1O年 7月
云南产凤尾蕨属植物(凤尾蕨科)的新修订
宋晓卿,陆树刚 *
(云南大学 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昆明 650091)
摘 要 :在《中国植物志》和《云南植物志》的基础上,对云南产凤尾蕨属植物进行新 的分类修订。文中澄清了
8个混淆类群,其 中新等级 1种 ,即高原凤尾蕨 Pteris cuspigera(Ching ex Ching et S.H.Wu)X.Q.Song;云南
分布新记录 1种,即假指状凤尾蕨 Pteris s“ 0 口c £ n Ching et S.K.Wu;新异名 3个,即 Pteris asperi—
caulis var.cuspigera Ching ex Ching et S.H.Wu,Pteris inaequalis Bak.及 Pteris wallichiana var.yunnanen—
sis(Christ)Ching et S.H.wu。还列出了新修订种类 的文献引证、标本引证 、生境和地理分布。经该文研究确
认 ,现知云南有该属植物 48种 。
关键词:凤尾蕨属;新修订 云南 中国
中图分类号 :Q94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3142(2010)04—0451-04
New taxonomic revision of the genus Pteris
(Pteridaceae)from Yunnan,China
SONG Xiao-Qing,LU Shu-G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botany,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taxonomic revision on the fern genus Pteris L.in Yunnan based on the Flora
Rei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 and the Flora of Yunnaniea.The 8 confused taxa are clarified in this paper.Of which,
one is new state,i.e.Pteris cusp@era(Ching ex Ching et S.H.Wu)X.Q.Song;another one is new recorded to Yun—
nan,i.e.Pteris psudodactylina Ching et S.K.W u;Three latin names are treated as new synonyms,i.e.Pteris asperi—
caulis var.cuspigera Ching ex Ching et S.H.W u,Pteris inaequalis Bak.and Pteris wallichiana var.yunnanensis
(Christ)Ching et S.H.Wu.The new revised taxa are also provided their literatures,the citing of specimen,habitat
and distribution in this paper.There are forty-eight species of the genus Pteris L.in Yunnan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Key words:Pteris L.;New taxonomic revision;Yunnan;China
凤尾蕨属(Pteris L.)建立于 1753年 ,模式种为
Pteris longifolia L.。该属植物约有 300多种,分
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南达新西兰、澳大利亚
(塔斯马尼亚)及非洲南部,北到欧洲南部及北美洲
(美国东南部)。中国有 66种 (Wu,1990)。云南是
该属植物种类最多 的地 区(Lu,2006)。目前《中国
植物志》和《云南植物志》均已完成,但仍有部分类
群 ,如紫轴凤尾蕨 Pteris aspericaulis var.asperi—
caulis Wal1.ex Hieron.与另外 3个变种等,名称尚
不统一,类群处理仍不尽合理。本文在室内和野外
考察的基础上,参考相关资料,对云南产凤尾蕨属植
物进行了新修订。经本文研究确认,现知云南有该
属植物 48种。现将新等级、新异名、分布新记录种
类及《中国植物志》和《云南植物志》处理不统一的类
群依次列出,以供参考。
高原凤尾蕨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集刊)新
等级
Pteris cuspigera(Ching ex Ching et S.H.Wu)
收稿日期:2008—11—1l 修 回日期:2009—06—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O164)[suppom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don of China(30770164)]
作者简介:宋晓卿(1983一),女,山西大同市人 ,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蕨类植物分类学研究 ,(E-mail)xlerqq@163.com。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rrespondence,E—mail:shuganglu@163.corn)
452 广 西 植 物 3O卷
X.Q.Song.Stat.Nov.—— Pteris aspericaulis var.
cuspigera Ching egc Ching et S.H.W u in Acta Bot.
Austro—Sinica 1:8.1983;S.H.Wu in F1.Reip.Pop.
Sin.3(1):61.1990;S.G.Lu in W.M.Chu,FI.Yun—
nan 2O:266.2006.
云南 (Yunnan):贡 山,朱维 明等 18932(B)
(PYU!);朱维明,陆树刚 18996(A)(PYU!);朱维
明等18932(B)(PYu!);鸡足山,一九五六级实习队
58(B)(PYU!)。
产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生于常绿阔
叶林林下或林缘,海拔 l 450~2 300 In。模式标本
采自贡山。
该种与紫轴凤 尾蕨 (P.aspericaulis Wal1.ex
Hieron.)极为相似,但该种叶柄为禾杆色或偶在叶
柄的基部为栗色,全株无紫色。此前因二者 的形态
相似,而分类上多有混淆,经仔细研究,叶柄和叶轴
的颜色是稳定的特征,故将原来作为变种的高原凤
尾蕨提升为种。该种与高山凤尾蕨 (P.subindi—
visa)相比植株更高大,全株无紫色;该种与三色凤
尾蕨(P.tricolor)相比植株更高大,羽片沿羽轴无白
色或紫色条纹,且分布的海拔更高,为亚热带物种。
高原凤尾蕨、高山凤尾蕨、三色凤尾蕨此前曾作为紫
轴凤尾蕨的三个变种,有人认为这些种为复合体,经
本文研究,这些种除形态上具有明显差异外,生态环
境和地理分布亦有差别,并非复合类群。
高山风尾蕨 (中国植物志)新修订
Pteris subindivisa Clarke in Trans.Linn.Soc.
2.Bot.1:467,t.56,f.1.1880.— — P£e s asperi—
caulis var.subindivisa(Clarke)Ching in S.H.W u
in F1.Reip.Pop.Sin.3(1):61.1990;S.G.Lu in W.
M.Chu,F1.Yunnan 2O:266.2006.
云南(Yunnan):贡 山,朱维 明 11622(PYU!);
朱维明等 18954(PYU!)。
产云南,生于灌丛疏荫处 ,海拔 1 400~1 450
m;喜马拉雅山区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喜
马拉雅地区。
该种因叶柄、裂片边缘具紫色而与紫轴风尾蕨
相近,但该种植株更小、侧生羽片对数更少、裂片顶
端为渐尖而不是小突尖。植株形态、裂片形状与高
海拔物种如西藏凤尾蕨(Pteris tibetica Ching)更接
近。故恢复原名称。鉴于《中国植物志》和《云南植
物志》中均无该种的描述,本文将其补充于下:该种
植株高 38~50 cm,根状茎短而直立(未见完整的),
密被线形褐色鳞片;叶簇生,柄长26 cm,基部粗0.2
cm,基部向上兼被紫红色 ,基部颜色更深,光滑 ;叶
片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 ,二 回或基部三 回羽裂,长
28 cm,宽 7 cm,基部与中部几乎等宽;羽片斜向上
弯向顶生羽片,披针形 ,长 12 am,宽 2.5 cm,顶生羽
片具短柄,长 0.5 em,侧生羽片 5~6对,基部一对
再分两叉,分叉小羽片同形略小 ,侧生羽片对生,略
小,长 10 cm,宽 2 cm,羽轴上面有纵沟,两边形成狭
翅,并在中脉基部具有肉刺;裂片呈长圆,尖头,具突
尖,长 1 cm,宽 0.3 cm;羽轴、小羽轴基部、叶边缘略
带紫色;叶片干后表面不光滑 ,侧脉不明显。
三色凤尾蕨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新修订
Pteris tricolor Linden,Gard. Chron. 21 7.
1860.— — P P aspericauis var.tricolor Moore
apud Lowe,New Ferns l9,t.9.1860—61;S.H.Wu
in F1.Reip.Pop.Sin.3(1):61.1990;S.G.Lu in W.
M .Chu,F1.Yunnan 20:266.2006.
云南(Yunnan):盈江,滇西植物调查组 9922、
10000(PYU!)。
产云南(盈江、思茅),生于季雨林下,海拔 560
~ 900 m;锡金、不丹也有分布。
该种因叶柄 、裂片边缘具紫色而与紫轴凤尾蕨
相近,但该种的羽片沿羽轴有白色或紫色条纹;此
外,该种植株更矮小,叶片为阔卵形,侧生对数羽片
更少,裂片顶端不具典型的小突尖,且分布海拔较
低 ,均在 1 000 m以下 ,为热带物种 ,故恢复原名称。
鉴于《中国植物志》和《云南植物志》中亦无该种的描
述,本文将其补充于下:植株高 3o~5o em,根状茎
短而直立 ,根状茎及叶柄基部兼被线形褐色鳞片;叶
片二到三回羽状复叶,阔卵形 ,长 25 cm,宽 23 cm,
侧生羽片 1~3对;羽片 阔披针形,基部略缩短,长
17 cm,宽 6 cm,顶生羽片最大 ,并具 2 cm 的柄;裂
片 25(31),裂片长 2 cm,宽 0.5 cm,裂片呈镰刀状 ,
具不显著的尖突 ;叶柄基部栗色,向上深禾杆色或略
带紫色;羽轴紫色 ,上面具浅纵沟,有不发达的肉刺;
叶片近革质或膜质。
溪边凤尾蕨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新修订
Pteris excelsa Gaud.,Freyc.Voy.Bot.388.
1827.—— P£Pr inaequalis Bak.in Journ.Bot.
1875:】99.1875;S.G.Lu in W .M .Chu,F1.YHnnan
2O:263.2006.New Syn.
云南 (Yunnan):昆 明,朱 维 明,冯永 明 1193
(PYU!);马关 ,和积鉴 75650(PYU!);大关 ,朱维
4期 宋晓卿等:云南产风尾蕨属植物(凤尾蕨科)的新修订
明 5102(PYU!);勐海 ,朱 维 明 ,孙 吉 夏,李 卫 东
6827(PYU !)。
产全省亚热带地区,生于林下或林缘溪边、阴湿
地 ,海拔 32042 600 rn。西藏 、四川 、贵州 、广西、湖
南 、湖北 、江西 、浙江及台湾均有分布 ;也产 日本、越
南、老挝、缅甸、印度、尼泊尔、马来西亚、菲律宾、斐
济和夏威夷。模式标本采 自夏威夷。
前人曾以“植株形体小 ,侧生羽片的分裂度变化
大 ,从进两叉 、半边旗状至 羽轴两侧均为篦齿 形羽
裂”为区别特征,将变异凤尾蕨和溪边凤尾蕨分别独
立为种 ,作者通过观察 大量标本发现二者 的特征有
过渡 ,在野外观察中发现溪边凤尾蕨的侧生羽片变
异较大 ,在同一植株上具有所谓的变异风尾蕨的特
征 ,生 境 也 相 同,实 为 同 一 个 种 。因 此,本 文 将
Pteris inaequalis Bak.归并为 P.excelsa Gaud.的
同物 异 名。此 前 ,Pteris sinensis Ching曾 作 为
Pteris inaequalis Bak.的异名 ,也曾作 为 Pteris ex—
celsa var.inaequalis的异名,因而,在本 文中 Pteris
sinensis Ching亦作 为溪 边风 尾蕨 (Pteris excelsa
Gaud.)的异名。
西南风尾蕨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图 1)新修订
Pteris wallichiana Agardh. Rec. Sp. Gen.
Pterid.69.1839;S.H.W u in F1.Reip.Pop.Sin.3
(1):81,p1.23,f.5—7.1990;S.G.Lu in W .M.Chu,
FI.Yunnan 20:255,p1.51,f.4—5.2006.一 Pteris
wallichiana var.yunnanensis(Christ)Ching et S.
H.W u in F1.Reip.Pop.Sin.3(1):83.1990;S.G.
Lu in W .M.Chu,F1.Yunnan 20:258.2006.New
Syn.
云 南 (Yunnan):新 平,朱 维 明,冯 永 明 337
(PYU!);无量 山,徐文宣 l8(PYU!);永德大雪 山,
朱维明等 15094、14900、14868、15025(PYU!);盈
江 ,滇西植物 调查组 10725、9776(PYU!);贡 山,朱
维明等 17798(PYU!)。
产云南(安宁、新平 、双柏 、绿舂 、屏边 、元 阳、镇
沅 、无量 山、漾泌、永德 、腾冲、盈江 、泸水 、贡 山),生
于林缘或灌丛中 ,海拔 700~2 500 m。贵州、四川、
西藏、广西 、广东、海南及 台湾有分布;不丹、锡金、尼
泊尔、中南半岛、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
宾 、日本等地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 自印度西北部 。
前人 将 P.wallichiana Agardh.和 P.yun—
nanensis Christ,或将 P.wallichiana var.wallichi—
ana Agardh.和 P.wallichiana var.yunnanensis
(Christ)Ching et S.H.W u
理 (Hooker,1858;Christ,1
轴 以及叶片均光滑无毛,而
均被毛。经本文作者对 PI
一 仔细观察 ,发现这两个娈
都均被有多细胞毛(图 1),
轴 、小羽轴以及叶片背 面土
在野外观察中,发现两者士芝
将这 两个 变 种 合 并更 合 j
var..y 乜 P,ls (Christ)C
P.wallichiana Agardh.的
蛾
O.5mm
图 1 西南风
Fig.1 Stipe of P
showing the mu
假指状凤尾蕨 (西藏
Pteirs pseudodactyIjna
Y.W u,F1.Xizang 1:66.19
云 南 (Yunnan):德 钕
(PYU!)。
植株高 3O~5O CII。剞
色 、狭披针形小鳞片。叶霍
短 ,高 20~35 cm,柄长约 】
色 ,光滑 ,有沟槽 ,顶端生出
15 cm,宽约 1 cm,狭披针j
柄或有极短的柄,两侧各有
侧一片长约 7 cm,宽 0.7 c1
4.5 crfl,宽约 0.5 cm,急尖
明软骨质的硬尖锯齿 ;叶脐
斜上 ,伸达锯齿 。能育叶高
端生出三叉的线形羽片 ,基
454 广 西 植 物 30卷
1~2 em,中央一片最长,长约 15 cm,宽约 0.4 cm,
两侧各一片,长约 10 cm,其下两侧各有二叉的线形
羽片,基部有长 3~4 CII的柄(或几无柄与三叉羽片
形成指状),不育顶端边缘有与不育叶同样的锯齿。
孢子囊群线形 ,从羽片近基部向上伸达不育的顶部
以下,囊群盖线形 ,灰白色,全缘,宿存 。
产云南(禄劝、德钦 、丽江),生于林下水沟边,海
拔 2 700 3 050 m。西藏东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
本采自西藏。
本种形态略近凤尾蕨(P.nervosa Thunb.),但
侧生羽片只有 1对 ,且羽片狭披针形至线形远较后者
的羽片更细长,易 区别 ,且该种分布于高海拔地区。
该种是朱维明教授发现为云南分布新记录的种。
长羽凤尾蕨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集刊)
Pteris olivacea Ching ex Ching et S.H.W u in
Aeta Bot。Austro—Siniea 1:5.1983:S.H.W u in F1.
Reip.Pop.Sin.3(1):24,p1.5,f.6.1990.
云南(Yunnan):屏边 大围山阿达 口,中苏联合
云南考察团3616(PE!)(模式标本)。
特产云南(屏边大围山)。生于灌丛 中湿地,海
拔 1 1O0~1 300 1Tl。
P.olivacea Ching ex Ching et S.H.Wu与岩
凤尾蕨 P.deltodon Bak.相似 ,其主要 区别特征是
P.olivacea叶片常三叉 ,侧生一对羽片具明显的柄,
顶生羽片具 2 cm 的长柄;羽片细长 ,长约 12 cm,中
部宽 1.2 cm。作者核查过模式标本之后,认为这些
特征与 P。deltodon Bak有着质的区别 ,所以本文同
意《中国植物志》将二者分别独立为种的处理 ,《云南
植物志》中是将 P.olivacea Ching ex Ching et S.
H.Wu作为 P.deltodon Bak.的同物异名。
勐腊凤尾蕨 (中国科学 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集
刊)(图 2)
Pteris menglaensis Ching ex Ching et S.H.W u
in Acta Bot.Austro—Sin.1:6.1983;S.H.W u in F1.
Reip.Pop.Sin.3(1):35.1990.TYPE:Yunnan(云
南):Mengla(Mon-la)(勐腊 ),S.W.Li(李 锡 文)
13523,in open dry woods,alt.680 m,22,X,1959.
(PE!).
特产云南(勐腊)。生于疏林中,海拔 680 m。
该种在原始文献中写道:“本种略近全缘凤尾蕨
P.insignis Mett.ex Kuhn(图 3),但形体远较矮小 ,
羽片较少(4~5对),较狭(宽仅 1~1.3 cm),下面疏
被微柔毛,叶脉较密 (每厘米 内有 18~2O条)。”在
《云南植物志》中将该种并人全缘凤尾蕨 ,经过本文
第一作者认真比对模式标本,仍同意《中国植物志》
的处 理 。
图 2 勐腊凤尾蕨的叶片背面
Fig.2 Frond of Pteris menglaensis,showing
the puberulent lower epidermis
图 3 全缘凤尾蕨的叶片背面
Fig.3 Frond of Pteris insignis,showing
the glabrous lower epidermis
致谢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云南大学蕨类植
物标本馆(PYU)、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
(PE)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提
供研究标本。云南大学朱维明教授借阅部分资料并
(下转第 442页 Continue on page 442)
442 广 西 植 物 3O卷
图 4 B.mairei的模式标本
Fig.4 Ho!otype of B.mairei Ahrendt
(1961)在发表该新种时,并未将之与小檗属其它种
进行 比较,所附的特征简介为 :花多数,簇生,花梗细
长;小枝圆柱形,叶厚;而从上述特征简介也看不出
该种有何与众不同的特征。作者在中国科学院昆明
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查阅小檗属标本过程中,
见到西山小檗 B.wangii Schneid.的1份等模式标
本(图 3),经与英国 Kew皇家植物园标本馆(K)提
供的 B.mairei Ahrendt模式标本照片(图 4)进行比
较,结合原始文献分析,发现西山小檗与 B.mairei
Ahrendt在习性为常绿灌木 ;叶革质 ,长椭圆形或椭
圆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表面中脉略凹陷,背
面黄绿色,不被白粉,中脉明显隆起 ,叶缘平展,每边
具多数细锯齿;花多数簇生,花梗细长等主要特征上
并无明显差异。并且,二者模式标本的产地都在昆
明附近。因此 ,将 B.mairei Ahrendt归并到西山小
檗中。
此外 ,《云南植物志》第 7卷小檗属虽然收录了
B.mairei Ahrendt(东川小檗),但由于编者未见到
该种的模式标本,所作的描述与实际情况差异很大。
致谢 江苏省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守良先
生、潘泽惠研究员对研究工作给予了许多关心和指导,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Royal Bo tanical Gardens,
Kew,K及 Dr.Mike Gilbert,Dr.Sylvia Philips协 助提
供中国小檗属一些种类模式标本的高清晰照片,KUN
在查阅标本过程给予了许多便利条件。谨此一并致以
衷心的感谢 !
参考文献 :
应俊生.2001.中国植物志 ,第 29卷[M].北京 :科学出版社:
5O一 214
Ahrendt L 1961.Berberis and Mahonia,a taxonomic revision[J].
J Linn Soc Bot,57:1—410
Li XH(李新华).2007.A new name of the genus Berberis(Berbe—
ridaceae)from China(中国小檗属一新名称)[J].J Trop Sub—
trop Bot(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5(6):553
(上接第 454页 Continue from page 454)
指导部分种类的订正研究。在此,作者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72.高等植物图鉴(凤尾蕨属)[M].
北京:科学出版社:1:149—155
吴兆洪,秦仁昌.1991.中国蕨类植物科属志(凤尾蕨属)[M].
北京:科学出版社:221—226
吴兆洪.1990.Pteris.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 出版社,3
(1):1O一89
陆树刚.2006.Pteris[M]//Zhu wA,L云南植物志.北京:科学
出版社,20:241—268
秦仁昌,等.1983.Pteris.西藏植物志.北京:科学出版社,1:
63— 74.
秦仁 昌,吴兆 洪.1983.Materials for the Pteris Flora of China
口].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集刊,1:1—16
傅书遐.1956.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M].北京:科
学出版社,(67):62—72
Ching RC.1936.New and little known ferns from China and
neighboring regions[J].Lingnan Sci J,15:392
Christ H.1898.Fougfres de Mengtze,Yunnan m∈ridional(Cl1ine)
[J].Bull Herb Boiss,6:957
Hooker WJ.1858.Species Filicum[M3.London:wilnam Pamp—
lin,(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