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Biodiversity in 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Yangtse River, Yellow River and Lancang River

江河源区生物多样性问题研究



全 文 :    倡 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的演变与质量评价体系研究”(2002唱N唱106)资助
收稿日期 :2005唱08唱23   改回日期 :2005唱10唱17
江河源区生物多样性问题研究 倡
李轶冰  易  华  杨改河  王得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杨陵   712100)
摘   要   江河源区西部 、南部 、东南部和东北部都毗邻生物多样性中心 ,生态系统多样 ,物种较丰富 。 这种生物多
样性是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以其环境为生存条件 ,因而比较独特 ,不乏特有种 、珍禽异兽 、
名贵药材和受到国家保护的物种 。全面了解江河源区特殊的生物多样性将有利于该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内自
然保护区的建设 。
关键词   江河源区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
Biodiversity in 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Yangtse River ,Yellow River and Lancang River .LI Yi唱Bing ,YI Hua ,YANG
Gai唱He ,WANG De唱Xiang(Nor thwest A & F University , Yangling 712100 ,China) ,CJEA ,2007 ,15(2) :193 ~ 196
Abstract   A complete acquaintance with biodiversity of 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Yangtse River ,Yellow River and Lan唱
cang River w ill be helpful to it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The west ,sou th , southeast and northeast of 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three rivers abut ting with the biodiversity center own a variety of ecosystems and corresponding am唱
ple species . The environment resulting from the upheaval of Qinghai唱Tibetan Plateau is one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abun唱
dant biodiversit y which is exceptional for its special species , some of which are protected by the nation .
Key words   Source regions of the Yangtse River ,Yellow River and Lancang River ;Biodiversity ;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Received Aug .23 , 2005 ; revised Oct .17 , 2005)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 ,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 ,引
起了生物学界和生态学界的广泛重视 ,其研究多集中在物种多样性编目 、生物多样性形成 、多样性与稳定性
机制 、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 、群落多样性与其生产力关系 、生物多样性模型等问题上 。 同时 ,生物多样性保
护成为当今社会热点话题 ,而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其进行就地保护的最有效措施 。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江
河源区[1]是长江 、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 ,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该区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
这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玉树隆宝自然保护区” 、“孟达自然保护区”3 个 ,该区西
北部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接壤并稍有伸入 。 众多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显示了该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和特殊性 ,而该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将大大利于保护区的建设及其功能的发挥 。
1   江河源区生物多样性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及产生背景
中国的气候带包括寒温带 、温带 、亚热带和热带 ,加之地质 、地貌和土壤的变化 ,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
是全球 12 个“巨大多样性国家”(Megadiversit y countries)之一 ,其中尤以热带和亚热带山地的生物多样性最
为丰富和密集 ,如海南热带森林 、川西的凉山山地 、峨眉山 、台湾的垦丁国家公园就被列入了世界生物多样
性分布中心名单中(IUCN Plant Conversation Office ,1990) ,该名单列举了世界上 12 个区域 108 个地区[2] ,
含中国 4 个地区 。 我国学者认为 ,在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中 ,具有国际意义的有吉林长白山地区 、冀
北山地地区 、陕西秦岭山地地区 、川西高山峡谷地区 、滇西高山峡谷地区 、湘黔川鄂边境山地地区 、粤桂湘赣
南岭山地地区 、浙闽山地地区 、台湾中央山脉地区 、西藏东南部山地地区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 、桂西南石灰岩
地区 、海南岛中南部山地地区和青海可可西里地区 ;具有全国性意义的有黑蒙边境大兴安岭山地地区 、内蒙
锡林郭勒草原地区 、新疆阿尔泰山地地区 、新疆伊犁天山山地地区 、甘青东部祁连山地区和宁蒙贺兰山地
区[2] 。 也就是说 ,江河源区的生物多样性无缘于我国具有国际或全国性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中心 ,但其西部 、
第 15卷第 2 期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Vol .15   No .2
2 0 0 7 年 3 月 Chinese Journal of Eco唱Agriculture March ,  2007
南部 、东南部和东北部都毗邻生物多样性中心 。 这并不能抹杀该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 ,而是有助于正
确认识该区生物多样性在全国的地位 。 过去对青藏高原的研究多集中在西藏和川西 ,近年来随着黄河长江
旱涝问题的凸现 ,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受到重视 ,源区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 。
青藏高原隆起是源区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础 。 在青藏高原强烈隆起的过程中 ,生态环境不断发生巨大
变化 。 海陆变迁后 ,周边物种迁入其间 ,随着地壳上升经由低海拔热带和亚热带的湿润 、半湿润生态环境向
现代高寒半干旱 、干旱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中 ,物种不断分化 ,产生不少特有种 。 源区山体常多条并列或羽
状 、树枝状 、掌状展开 ,起伏强烈 ,各种因素过渡性很强 ,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貌类型和气候类型 ,提供了复
杂多样的生境 。 那些伸入到雪线以上的高大山体上发育了规模较大的山地冰川 ,但由于降水量的差异 ,源
区的冰川规模要远远小于青藏高原南缘 。 其中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的冰川是长江 、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
地 ,众多的干支 、分支河流顺势而下 。 地质时期温暖多雨的阶段 ,构造断裂 、地面高低不齐 ,给众多湖泊的形
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湖盆排列方向与主要断裂线一致 ,多深水湖 。 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差 ,加之河流的切割
和侵蚀 ,源区东南部发育有许多高山峡谷 ,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和东南季风为河谷迎风面带来一定水分和热
量 ,从而为寒温性针叶林的发生和繁衍创造了环境条件 ,以云 、冷杉林和圆柏林为主 ,在西倾山 、巴颜喀拉山
脉和唐古拉山脉均有分布 ,其建群树种及伴生针叶树种均为我国的特有种 。 西倾山地河谷地带一些水热条
件较好的地方还有少量落叶阔叶林的存在 ,而高山峡谷中针叶林难以分布的广大寒旱地区发育了适应幅度
较大的灌木林 ,其中一些是森林破坏后的次生林 。 尽管森林覆盖率较低 ,但依然是鸟兽最大的栖息地 。 源
区东部海拔在 3200 ~ 5200m 之间 ,水汽较充沛 、积雪时间较长的地区广布高寒草甸或沼泽 ,其生物种类丰
富 ,群落多样 ;中西部寒旱地区则发育着生物组成简单的高寒草地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组成了源区面积最
大的草地景观 。 西北部那些植被严重退化或遭受冻融侵蚀严重的石质坡地往往形成高寒荒漠 ,植被十分稀
疏或没有植被 。 尽管源区的生态系统类型比较丰富 ,但其结构简单 、生产力水平低 、稳定性差 。 从物种上
看 ,通过文献[3 ~ 6]整理进行不完全统计 ,源区有维管植物 2695 种 ,占青藏高原的 22畅5 % ,分属 504 属 100
科 ,其中种子植物 2665 种 489 属 88 科 ;鸟类 40 科 244 种 ,兽类 8 目 20 科 91 种 ,鱼纲 3 目 4 科 47 种 ,两栖纲
2 目 5 科 9 种 ,爬行纲 2 目 5 科 7 种 ;仅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已鉴定的昆虫有 11 目 87 科 378 种 ;长江 、黄河
和澜沧江上游河段共有藻类 34 种 ,其中硅藻 21 种 ,绿藻 6 种 ,蓝藻 6 种 ,裸藻和黄藻各 1 种 ,底栖动物 8 种 ,
浮游动物 6 种 。 由国家林业科学研究院组建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队(2001 年)发现了鸟类的 15 个
新记录种 ,其中澜沧江占 12 个种 2 个亚种 。 源区大部分地区人烟稀少 ,考察未到达之处可能还有人们未知
的动植物 。
2   江河源区生物多样性的生存条件与特殊性
江河源区的生物多样性有着与其相适应的生存条件 。 独特而丰富的地貌是源区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
础 。 江河源区地貌的地质基础是青藏高原的隆升 ,目前还在继续 。 在地貌分区上包括青南高原大部分(可
可西里除外)和西倾山地(北至拉脊山) 。 青南高原包括昆仑 、积石唱阿尼玛卿 、唐古拉 3 个山地 ,巴颜喀拉山
原 ,黄河 、长江和澜沧江源头的 3 个高平原 ,东和东南发育着高山峡谷 。 各大山脉海拔 5000m 以上地段多为
冰川地貌和冰缘地貌 。 西倾山地河谷发育 ,多高山峡谷 ,亦少数山间台地和河谷小盆地 ,尖扎和循化有谷间
小盆地 。 高海拔导致了气温低 ,热量不足 ,辐射强 ,昼夜温差变化剧烈 。 此外 ,旱 、雨季分明 ,每年 10 月到次
年 4 月 ,空气寒冷干燥 ,大风强劲 ,之后半年 ,印度洋暖湿气流带来一定的降水 ,经过层层山脉 ,愈向西北雨量
愈少 。 温度分布格局与降水大体一致 。 此外 ,各山体气候的垂直地带性也表现显著 ,小气候比较多 。 高寒
的生态条件决定了源区的水文 、土壤和植被状况 。 源头高平原上切割较弱 ,冻期长 ,排水不良 ,发育大面积
高寒沼泽 。 源区处于“千湖高原”腹地 ,湖泊众多 ,河流纵横交错 ,流域面积在 300km2 以上的各级河流有 287
条[7] 。 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 ,成土过程中的生物化学作用减弱 ,物理作用增强 ,土壤胶膜比较原始 ,土壤年
轻 ,土层薄 ,质地粗 ,多 AC剖面 ,B 层发育不良 ,潜在养分较高 ,速效养分不足 。 受地貌 、气候 、植被等的影
响 ,土壤类型有高山寒漠土 、高山草甸土 、高山草原土 、亚高山草甸土 、山地草甸土 、栗钙土 、沼泽土 、泥炭土 、
盐土 、风沙土等 。 另外 ,呈岛状不连续的多年冻土 、大片连续冻土和融区相间分布 。 而表现最直观的植被在
该区分布格局是从东南到西北依次为山地森林带唱高寒灌丛 、高寒草甸带唱高寒草原带唱高寒荒漠带 ,沼泽植
被和垫状植被镶嵌于高寒草甸和高寒荒漠之间 。 越向西北 ,山体的垂直带谱结构越简单 ,各垂直带也逐渐
抬高 。 强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低温限制 ,使植物分布界限通常明显高于其他等温湿润地区 。 一般山地
和高海拔夷平面上高寒植被占主导 ,而海拔较低的盆地和谷地内以温性植被相对占优势 。
194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第 15 卷
江河源区还有其独特的社会经济条件 。 源区在行政区域上包括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 ,玉树藏族自治州
的玉树 、治多 、杂多 、称多 、曲麻莱 、襄谦 6 县 ,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多 、玛沁 、久治 、达日 、甘得 、班玛 6 县 ,海南
藏族自治州的共和(黄河外流区) 、贵南 、兴海 、贵德 、同德 5 县 ,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 、尖扎 、泽库 、河南蒙古
族自治县 4 县 ,海东地区的化隆回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2 县 。 根据第 5 次人口普查数据 ,该区人口
达 138畅5306 万人(不含唐古拉乡 ,含共和县全部) ,占全省的 26畅74 % ,平均性别比为 103畅34 ,平均人口密度
为 4畅35 人/km2 。 从人口总数上 ,依次为海南州 (29 % ) 、化隆和循化 (25畅2 % ) 、玉树州 (19畅4 % ) 、黄南州
(16畅3 % )和果洛州(10畅1 % ) ;而人口密度上 ,依次为化隆和循化(85畅70 人/km2 和 65畅17 人/km2 ) 、黄南州
(12畅59 人/km2) 、海南州(8畅77 人/km2) 、果洛州(1畅85 人/km2)和玉树州(1畅36 人/km2) 。 愈往西 ,愈地广人
稀 。 在民族组成上 ,该区以藏族为主 ,约占 63 % ,其次为汉族 、回族 、撒拉族 、蒙古族 、土族等 。 这里受教育程
度普遍偏低 ,其中受过大专教育的人口占 6 岁以上人口的 1畅67 % ,受过高中和中专教育的占 6畅29 % ,受过初
中教育的占 7畅41 % 。 但这里的传统文化受藏传佛教影响较大 ,对生态是自发保护心理 ,因此文化传统对生
物多样性保护起着积极作用 。 源区的交通 、通讯 、电力 、医疗卫生 、文化 、教育 、科技等基础设施只有在州 、县
级政府所在地较好 ,广大的牧区则非常落后 ,大多延续传统的生活方式 。 由于处于较原始的农牧业社会发
展阶段 ,主要的经济行为是放牧 ,但过牧给草原生态造成了很大破坏 ;而挖掘冬虫夏草等药材 、盗猎野生动
物和淘金人口的大量涌入 ,大大加剧了生态的破坏 ,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背道而驰 。 近年来 ,随着中央和地方
政府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大大增强了该区人们的环保意识 。
青藏高原享有地球第三极 、全球独特生态系统类型分布区 、高山生物物种基因库 、中国气候变化预警
区 、亚洲季风启动区 、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打开地球动力学大门的金钥
匙等美誉 。 毋庸置疑 ,包括源区在内的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在世界上是具有独特地位的 。 就中国而言 ,该
独特地位在有“中华水塔”之誉的江河源区更加突出 。 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是形成源区特殊生物多样性的
决定性因素 。 源区高寒生态系统及其景观生态类型是青藏高原独有的 ,是在青藏高原隆升以及气候环境演
变过程中 ,经过长期演化 、发展而来的 ,其中典型的有高寒草甸 、高寒湿地 、高寒草原 、高寒垫状稀疏植被等
生态系统 ,是我国许多特有物种 、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也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植物区系交汇区 ,许
多物种分布处于气候或海拔上限 。 据统计[3 ,8 ,9] ,源区中国特有植物 1500 多种 ,特有鸟类 16 种 ,特有鱼类 10
余种 ,著名的青藏高原特有兽类有野牦牛( Bos mutus) 、白唇鹿( Cer vus albirost ris) 、马麝( Moschus si fanicus
Buchner) 、藏羚[ Pantholop s hodgsoni(Abel)] 、高原兔( Lepus oiostolus Hodgson) 、藏野驴( Equus kiang Moor唱
croft) 、喜马拉雅旱獭[ Marmota himalayand(Hodgson)]等 。 源区共有 40 多种植物 、约 70 种动物受到国家
保护 ,这些基本上属于珍稀濒危物种 。 在适应源区特殊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 ,植物形成了一些特殊的适应
性 ,如植株矮小或呈垫状 、莲座状 ,根系发达 ,生长期短 ,多年生 ,多无性繁殖 ;有的体表角质化 、革质化或密
被绵毛 ;有的通气组织发达 ,湿地植物内部结构旱生化 ,草本植物支持结构发达 。 动物区系相对贫乏 ,尤其
是两栖类和爬行类 ,而啮齿类和鸟类能适应此环境得以大量繁殖 ,森林和草地上的昆虫数量巨大 ,野牦牛 、
藏原羚( Procapra picticaudata Hodgson) 、藏羚 、藏野驴等大型动物以恶劣环境为庇护 ,种群数量较大 ,雪豹
[ Panthera uncia(Schreber)] 、雪鸡等在雪线附近仍有活动 。 其中许多珍禽异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如黑颈
鹤( G rus nigr icollis)是生活海拔最高的鹤 ;蓑羽鹤[ A nthropoides vi rgo(G .virgo)]是体型最小的鹤 ;红腹锦鸡
( Ghrysolophus p ictus)的光色丰富艳丽 ,无以伦比 ;生活在海拔四五千米高山上的绿尾虹雉( Lophophorus
lhuysii Geoffroy)是濒于灭绝的珍稀鸟类 ;盘羊[ O vis ammon( Linnaeus)]是体型最大的野生羊 ;白唇鹿是分
布海拔最高的鹿 ,源区数量位于西北之冠 ;云豹[ Neo felis nebulosa(Griffith)]多生活在亚热带森林中 ,玉树则
是它分布的最北缘 ;鬣羚(西南亚种)[ Gapr icorn ia sumatraensis(Bechstein)]是惟一属于热带 、亚热带的高山
动物 ,其分布中心是东南亚地区 ,在源区的分布已超越了亚热带的北缘 ;野牦牛是驯化成家畜牦牛的杰出之
例 。青藏高原民俗文化还哺育了独树一帜的藏医学 ,其采用的藏药多取自本地的动植物 ,为人们熟知的有
麝香 、鹿茸 、熊胆 、豹骨 、雪鸡肉 、羚羊角 、冬虫夏草 、羌活 、贝母 、三七 、红景天等 。
3   江河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近几十年来 ,由于气候变暖 ,加之人为破坏 ,如森林的砍伐 、草场的过牧 、一些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
利用 、农田开垦 、道路修筑 、水利工程建设 、采矿以及旅游等活动 ,致使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 ,冰川和雪山
退缩 、湿地萎缩 、水土流失严重 、草场退化 、虫鼠危害加剧 、自然灾害增多 ,生物种类和数量日益减少 ,生物多
样性面临巨大威胁 。 随着国家对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逐步重视 ,针对源区开展的研究和保护逐渐加强 。 源
第 2期 李轶冰等 :江河源区生物多样性问题研究 195 
区生物多样性编目 、动植物区系及其成分正随着科学考察的不断开展而得以扩充和丰富 ,已经大致明晰了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确定了自然保护区内优先保护的生态系统和优先保护物种名单 ,初步了解了
源区的社会经济状况 ,进行了各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问题分析和建设规划并积极开展了建设工作 。 江河源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项紧迫而任重道远的工作 ,需要各级政府的切实行动 ,以及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的广泛
参与 。 然而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从总体上讲还十分肤浅 ,对江河源区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也不例外 。 源
区高寒的生态环境给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强 ,如进一步补充
和完善生物多样性编目 ,从生态学和经济学两方面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给予合理评估 ,深入剖析生物多样性
面临的各种威胁 ,加强自然保护区之外的地区的研究和保护 ,制定整个源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具体
而详实的区划等 。 此外 ,明确政府 、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各自的角色 ,为生物多样性保护
行动提供理论依据 。 还应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工作 ,且当务之急是限制对生物资源的无序和不合理
利用 。
参   考   文   献
1   冯永忠 ,杨改河 ,杨世琦 ,等 .江河源区地域界定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 ,32(1) :11 ~ 14
2   王献浦 ,刘玉凯 .生物多样性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4 . 51 ,57
3   李迪强 ,李建文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 276 ~ 393
4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植物数据库 .[2004唱10唱20] .ht tp ://vnpi . brim .ac .cn/do wnload/qinghaizhi w u . xls
5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藏高原动物数据库 .[2004唱10唱20] .http ://vnpi . brim . ac .cn/do wnload/ jingjidongwu . doc
6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经济动物志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9 . 16 ,129 ~ 130
7   青海省水利志编委会 .青海河流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5 . 2
8   枟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 枠编写组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8 .380 ~ 386
9   世界自然基金会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综述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8 . 390 ~ 395
196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第 15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