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 of tillage practices on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in tilth soil

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结构性能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年 3月 第 17卷 第 2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March 2009, 17(2): 203−208


* ACIAR项目(LWR2/1999/094)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5B06)资助
** 通讯作者: 张仁陟(1961~),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生态学、土地资源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营养学等方面的教学
和科研工作。E-mail: zhangrz@gsau.edu.cn
许淑青(1979~), 女, 在读硕士, 主要从事保护性耕作的研究。E-mail: xshq2004@126.com
收稿日期: 2008-03-24 接受日期: 2008-06-15
DOI: 10. 3724/SP.J.1011.2009.00203
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结构性能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许淑青 张仁陟** 董 博 张 鸣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兰州 730070)
摘 要 为了寻求能够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的耕作模式, 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连续 7 年的定位试验研究
基础上, 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湿筛法、重铬酸钾容量法、环刀法), 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结构性能及
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传统耕作(T)相比, 免耕无覆盖(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和免耕+秸秆
覆盖(NTS)3 种保护性耕作方式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耕层土壤的有机碳和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 其中
免耕+秸秆覆盖(NTS)处理效果最佳。在 0~10 cm 土层中, NTS处理的土壤容重低、孔隙度大, 土壤结构得到
了较大改善。不同耕作方式下 0~5 cm、5~10 cm和 10~30 cm土层粒径 1~0.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最高, 粒
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有机碳含量和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 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结构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碳 容重 孔隙度
中图分类号: S1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09)02-0203-06
Effect of tillage practices on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in tilth soil
XU Shu-Qing, ZHANG Ren-Zhi, DONG Bo, ZHANG Mi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 To further explore tillage practices for improving soil structu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illage practices on the structure
and organic carbon of tilth soil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routine method (Wet-sieving, Potassium dichromate volumetry and
Core-cutting sampling). The 7-year research was conducted at an experimental station i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zone in central
Gansu Province. The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no-tillage (NT), conventional tillage with straw incorporation (TS) and
no-tillage with straw mulch (NTS) increase soil organic C and water-stable soil aggregates contents, with the highest effect under
NTS tillage. Soil bulk density decreases while soil porosity increases, greatly improving soil structure under NTS in the 0~10 cm soil
layer. Content of soil water-stable aggregate (1~0.5 mm) is the highest in all 3 soil layers, 0~5 cm, 5~10 cm and 10~30 cm. Soil wa-
ter-stable aggregate (>0.25 mm)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oil organic C content and porosity, but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bulk density.
Key words Conservation tillage, Soil structure, Water-stable aggregate, Organic carbon, Bulk density, Porosity
(Received March 24, 2008; accepted June 15, 2008)
土壤结构是调控土壤物理、生物过程和土壤有
机质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
的基本单元[1]。土壤团聚体可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表
征土壤易蚀性 [2], 因此许多研究者采用土壤团聚体
的数量等结构性质作为土壤侵蚀和退化的指标 [3];
土壤团聚体在土壤中具有保证和协调土壤中的水肥
气热、影响土壤酶的种类和活性、维持和稳定土壤
疏松熟化层的作用[4]。土壤有机碳是土壤质量的核
心, 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关键的作用[5]。土壤有机碳
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着土壤性质、过程和行为, 在维
持土壤质量、控制养分和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方面
起重要的作用。由于土壤可被看作一种碳的源或汇,
20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第 17卷


并且影响大气 CO2 浓度, 因此土壤有机碳的演变已
成为农业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合理的农业措施
可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 进而提高土壤的质量和生
产力[6,7], 保护性耕作措施(如免耕、秸秆还田、长期
施用有机肥和轮作等)已成为减少农业土壤碳损失
的途径之一[8,9], 免耕减少土壤有机碳流失, 可增加
有机碳含量, 增强土壤颗粒的胶结作用,有利于土壤
团聚体的形成[10−12]。
在较为干旱冷凉的黄土高原地区(定西), 土壤
结构的稳定性通常较低 , 极易产生水土流失或风
蚀。在作物收获后几乎将所有作物秸秆移出土壤 ,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含量, 而且在作物播
种前的耕作 , 严重影响了耕层土壤结构的稳定性 ,
造成了土壤退化和农业持续性降低。已有研究表明:
秸秆直接还田有利于土壤结构改善 [13]。近几年来 ,
国内对长期施肥对土壤结构及有机碳影响的研究较
多 [14,15], 而对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结构及有机碳
含量的研究较少。为此, 我们结合在陇中黄土高原
半干旱区的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进行的保护性耕
作定位实验, 对该地区不同耕作措施下耕层土壤结
构性能及其有机碳含量进行了研究, 旨在寻求能够
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的耕作模式, 以减少水土流失,
维持土壤的持续生产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于 2007 年在甘肃农业大学定西旱农生态
综合实验站进行。试区位于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
壑区 , 平均海拔 2 000 m, 年均太阳辐射 591.89
kJ·cm−2 ,日照时数 2 476.6 h, 年均气温 6.4 ℃, ≥
0 ℃积温 2 933.5 ℃, ≥10 ℃积温 2 239.1 ℃; 无
霜期 140 d。多年平均降水 390.9 mm, 年蒸发量 1 531
mm, 干燥度 2.53, 80%的保证率降水量为 365 mm,
变异系数为 24.3%, 为典型的雨养农业区。土壤为典
型的黄绵土 , 土质绵软 , 土层深厚 , 质地均匀 ;
0~200 cm 土壤容重平均为 1.17 g·cm−3, 凋萎含水
率 7.3%, 饱和含水率 21.9%。
1.2 试验设计
试验始于 2001年 8月, 共设 4个处理, 3次重复,
共 24个小区, 小区面积 4 m×20 m, 随机区组排列。
采用小麦豌豆双序列轮作 , 即小麦→豌豆→小麦
(W/P/W)和豌豆→小麦→豌豆(P/W/P), 具体处理方
式如表 1。
供试作物为春小麦和豌豆。其中春小麦品种为
“定西 35号”, 播量 187.5 kg·hm−2, 行距 20 cm。
播种时作为基肥施 N 105 kg·hm−2、P2O5 105
kg·hm−2, 播期为 2007年 3月中旬, 收获期为 2007
年 8 月中旬。豌豆品种为“绿农 1 号”, 播量 180
kg·hm−2, 行距 22.5 cm。播种时作为基肥施 N 20
kg·hm−2、P2O5 105 kg·hm−2, 播期为 2007年 3月
下旬, 收获期为 2007年 7月中旬。所有处理均用中
国农业大学研制的免耕播种机播种。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春小麦和豌豆收获后, 于 2007年 8月在各小区
取 0~5 cm、5~10 cm、10~30 cm土层的土样, 每小
区均取 3 点样混合后风干备用, 用平均值代表小区
的测定值。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利用湿筛法(崩解法)[16]测定;
土壤有机碳利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17]测定;
土壤容重用环刀法[18]测定; 土壤孔隙度由容重计算
得到 : 孔隙度(%)=(1−容重 /密度)×100[18], 土壤密
度为 2.65 g·cm−3。
采用 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碳储量的主要库, 在保持土
壤质量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其含量受气候、植被覆
盖和土壤耕作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秸
秆覆盖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有显著效果[19−23]。
本试验结果表明(图 1), 春小麦和豌豆耕层土壤有机
碳含量因耕作方式的不同有很大差异, 而且耕作方

表 1 试验处理描述
Tab. 1 Treatments description of the experiment
代码 Code 处理 Treatment 操作方法 Operation
T 传统耕作 Conventional tillage 作物收获后至冻结前三耕两耱
TS
传统耕作+秸秆还田
Conventional tillage with straw incorporation
耕作方式同 T, 但第一次耕作时将所有前作秸秆翻埋入土
NT 免耕 No-tillage 全年不耕作 , 播种时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施肥和播种 , 收获后用 2,4-D和草甘磷除草
NTS
免耕+秸秆覆盖
No-tillage with straw mulching
耕作、播种、除草方法 NT, 收获脱粒后将全部前作秸秆覆盖在原
小区

第 2期 许淑青等: 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结构性能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205



图 1 不同耕作措施下春小麦(A)和豌豆(B)耕层土壤有机碳分布
Fig. 1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spring wheat (A) and pea(B)fields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practices
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处理间 P<0.05水平差异显著, 下同。 Different small letter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P<0.05 among treatments.
The same below.

式对不同耕层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程度不同。0~5
cm和 10~30 cm土层两种作物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为
NTS>TS>NT>T, 而 5~10 cm土层为 NTS>NT>
TS>T。免耕无覆盖(NT)与传统耕作(T)相比, 0~5 cm
土层中春小麦和豌豆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为NT>T,
但差异不显著, 5~10 cm土层 NT显著高于 T; 10~30
cm 土层豌豆地土壤有机碳含量 NT 显著高于 T, 春
小麦地两处理差异不显著。免耕+秸秆覆盖(NTS)与
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相比, 0~5 cm土层春小麦和
豌豆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为 NTS显著高于 TS; 5~10
cm土层豌豆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 NTS显著高于 TS,
春小麦地两处理差异不显著; 10~30 cm土层两作物
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是 NTS>TS, 但差异均不显
著。由此可见, 免耕可减少土壤有机碳的损失, 秸
秆覆盖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与传统耕作(T)
相比, 3 种保护性耕作方式均能不同程度地的提高
耕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 , 其中以 NTS 处理效果
最佳。
2.2 耕作方式对土壤结构性能的影响
2.2.1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农学上通常以直径在 10~0.25 mm 水稳性团聚
体含量判别土壤结构好坏, 含量多土壤结构好, 少
则差[24,25]。有研究表明, 在一定粒级范围内, 水稳性
团聚体的粒径有随土壤肥力提高而增大的趋势; 另
外 , 土地利用方式不仅影响土壤表层团聚体的组
成、数量及质量, 而且对表层以下不同深度的土壤
团聚体也有较大影响[26]。图 2 是不同耕作方式下春
小麦和豌豆地耕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布。从图
中可以看出, 不同耕作方式下, 春小麦和豌豆地耕
层土壤中粒径>0.25 mm 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均为
NTS>NT>TS>T, 而且在 0~5 cm、5~10 cm、10~30
cm 3个土层中均是 1~0.5 mm粒径的团聚体含量最
高。由方差分析得出, NTS 处理的两种作物在 0~5
cm、5~10 cm土层, 1~0.5 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
含量显著高于 TS和 T处理。另外, NTS处理下两种
作物耕层>0.25 mm 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
高于 T; 豌豆地 0~5 cm、5~10 cm土层>0.25 mm粒
径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 NTS显著高于 NT、TS处理;
豌豆地 10~30 cm 土层和春小麦地 3 个土层, 尽管
NTS 处理与 NT、TS 处理差异不显著, 但仍为最高,
而且粒径>0.25 mm 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随深度
的增加而减少。这是因为免耕避免了机械对土壤的
扰动而维持了团聚体数量和结构的稳定性, 改善了
土壤结构; 同时, 免耕基础上秸秆还田则进一步加
强了这种改善作用, 因为秸秆还田明显增加土壤有
机碳含量, 而有机碳作为重要的胶结物质特别有利
于大粒径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 在团聚体形成过程
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与李辉信, 任顺荣等的
研究结果一致[26,27]。
2.2.2 土壤容重及孔隙度
容重是土壤的重要物理性质 ,是衡量土壤紧实
程度的一个指标[28]。在土壤质地相似的条件下, 土
壤容重可反映土壤的松紧程度, 容重小, 表明土壤
疏松多孔, 结构性良好; 反之则表明土壤紧实板硬,
缺乏团粒结构。对于作物生长发育来说, 土壤过紧,
妨碍根系伸展, 过松漏风跑墒。从表 2可以看出, 不
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容重变化不同, 两种作物耕层土
壤容重在 0~5 cm土层均为 T>NT>TS>NTS, 并且
在豌豆地 NTS处理与其他 3种处理达显著水平。TS
处理的土壤容重小于 NT, 是因为 TS 处理使秸秆与
表层土壤发生混合, 加上秸秆密度小于土壤矿质颗
粒密度, 降低了表层土壤容重; 且秸秆覆盖会增加
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 , 进而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
成。5~10 cm、10~30 cm土层 TS的土壤容重均大于
或等于 NT、NTS, 且差异不显著, 说明免耕措施能
更有效地调节土壤紧实度。但 10~30 cm土层, 春小
A B
20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第 17卷



图 2 豌豆地 0~5 cm(a)、5~10 cm(b)、10~30 cm (c)和春小麦地 0~5 cm(d)、5~10 cm(e)、10~30 cm (f )耕层土壤不同粒
级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布及豌豆地(g)和春小麦地(h)粒径>0.25mm 水稳性团聚体在不同土层的分布
Fig. 2 Distribution of 0~5 cm, 5~10 cm, 10~30 cm water-stable aggregates in pea field (a, b, c )and spring wheat field (d, e, f) as
well as of >0.25mm water-stable aggregates in different soil layer of pea field (g) and spring wheat field (h)

麦地 NT 容重小于 NTS, 其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
研究。
从表 3可以看出, 两种作物 0~5 cm土层土壤总
孔隙度为 NTS>TS>NT>T, 5~10 cm 土层为 NTS
>NT>TS>T, 10~30 cm土层 NTS和 NT的土壤总
孔隙度略大于 TS和 T。两种作物耕层土壤的总孔隙
度从上到下呈减少趋势, 且除 0~5 cm 土层豌豆地
NTS 的总孔隙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外, 两种作物不
同耕作措施下的总孔隙度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说明
耕作措施对耕层土壤总孔隙度的影响不大。
2.3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有
机碳、容重的相关性
由表 4可以看出, 不同耕作措施下, 除豌豆的 T
处理外, 春小麦和豌豆地土壤粒径>0.25 mm 的水
稳性团聚体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 这
与马成泽[29]的研究结果一致。春小麦和豌豆地粒径
>0.25 mm 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容重除了春小麦
NTS 处理呈显著负相关外, 与其他处理呈极显著负
相关, 与土壤孔隙度除了春小麦 NTS 处理呈显著正
相关外, 与其他处理呈极显著正相关。
第 2期 许淑青等: 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结构性能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207


表 2 不同耕作方式下的耕层土壤容重
Tab. 2 Bulk density of tilth soil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practices in pea and spring wheat fields g·cm−3
豌豆 Pea 春小麦 Spring wheat 处理
Treatment 0~5 cm 5~10 cm 10~30 cm 0~5 cm 5~10 cm 10~30 cm
NTS 1.01b 1.19a 1.27a 1.11a 1.13a 1.22a
NT 1.17a 1.20a 1.20a 1.17a 1.14a 1.19a
TS 1.14a 1.24a 1.28a 1.14a 1.19a 1.22a
T 1.22a 1.26a 1.28a 1.18a 1.26a 1.23a
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处理间 P<0.05水平下差异显著, 下同。Different small letter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P<0.05 among treatments.
The same below.

表 3 不同耕作方式下的耕层土壤总孔隙度
Tab. 3 Total porosity of tilth soil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practices in pea and spring wheat fields %
豌豆 Pea 小麦 Spring wheat 处理
Treatment 0~5 cm 5~10 cm 10~30 cm 0~5 cm 5~10 cm 10~30 cm
NTS 61.73a 55.11a 52.22a 58.19a 57.29a 54.15a
NT 55.77b 54.70a 54.60a 55.90a 56.91a 55.01a
TS 57.14b 53.27a 51.63a 57.05a 55.19a 54.02a
T 53.80b 52.52a 51.65a 55.49a 52.55a 53.69a

表 4 >0.25 mm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有机碳、孔隙度和容重的相关性
Tab. 4 Relevance of >0.25mm soil water-stable aggregates contents with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porosity and bulk density
豌豆 Pea 春小麦 Spring wheat
处理 Treatment 有机碳
Organic carbon content
孔隙度
Porosity
容重
Bulk density
有机碳
Organic carbon content
孔隙度
Porosity
容重
Bulk density
NTS 0.979 5** 0.916 8** −0.916 8** 0.889 6** 0.758 7* −0.758 7*
NT 0.943 3** 0.889 2** −0.889 2** 0.914 1** 0.899 8** −0.899 8**
TS 0.930 6** 0.979 2** −0.979 2** 0.861 5** 0.893 1** −0.893 1**
T 0.702 9* 0.847 4** −0.847 4** 0.773 0** 0.906 0** −0.906 0**
*显著相关, **极显著相关。* and ** mean correlation are significant at P<0.05 and P<0.01 respectively.

3 结论
免耕无覆盖(NT)、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和免
耕+秸秆覆盖(NTS)3 种保护性耕作方式与传统耕作
(T)相比,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
改善土壤结构。其中免耕+秸秆覆盖(NTS)处理效果
最佳。不同耕作方式下, 0~5 cm、5~10 cm、10~30 cm
土层中, 春小麦和豌豆地耕层土壤中均是 1~0.5 mm
粒径的团粒含量最高, 且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的
剖面分布均为 NTS>NT>TS>T, 其中 NTS处理下
两种作物耕层 1~0.5 mm 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
显著高于 TS 和 T 处理。不同耕作措施下, 春小麦
和豌豆地中粒径>0.25 mm 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
土壤有机碳和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 与容重呈显著
负相关。与其他耕作方式相比, 在 0~5 cm、5~10 cm
土层中, NTS 处理的土壤容重低、孔隙度大, 土壤
结构得到了较大改善。但 10~30 cm土层中, NT处理
的容重小于 NTS 处理, 究其原因, 还有待于进一步
研究。

致谢 感谢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蔡立群博
士在试验过程中提供的无私帮助!
参考文献
[1] 安婷婷 , 汪景宽 , 李双异 . 施肥对棕壤团聚体组成及团聚
体中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38
(3): 407−409
[2] Barthes B., Roose E.Aggregate stability as an indicator of
soil susceptibility to runoff and erosion, validation at several
levels[J]. Catena, 2002, 47: 133−149
[3] 查小春 , 贺秀斌 . 土壤物理力学性质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
进展[J]. 水土保持研究,1999, 6(2): 98−104
[4] 王清奎 , 汪思龙 . 土壤团聚体形成与稳定机制及影响因素
[J]. 土壤通报, 2005, 36(3): 415 −421
[5] Batjes N. H. The total C and N in soils of the world[J]. Euro-
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1996, 47: 151−163
20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第 17卷


[6] Gale W. J., Cambardella C. A. Carbon dynamics of surface
residue and root-derived organic matter under simulated
no-till[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2000, 64:
190−195
[7] Schimel D. 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the carbon cycle[J].
Global Change Biology, 1995, 1: 77−91
[8] Kern J. S., Johnson M. G. Conservation tillage impacts on na-
tional soil and atmospheric carbon levels[J]. Soil Science So-
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1993, 57: 200−210
[9] Paustian K., Andren O., Janzen H. R., et al. Agricultural soil
as a C sink to offset CO2 emissions[J]. Soil Use and Man-
agement, 1997, 13: 230−244
[10] 王燕, 王小彬, 刘爽, 等. 保护性耕作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
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3): 766−771
[11] Jastrow J. D. Soil aggregate formation and the accrual of par-
ticulate and mineral associated organic matter[J]. Soil Biol-
ogy and Biochemistry, 1996, 28: 656−676
[12] Six J., Feller C., Denef K., et al. Soil organic matter, biota
and aggregation in temperate and tropical soils: Effect of
no-tillage[J]. Agronomie, 2002, 22: 755−775
[13] 孙海国 , 雷浣群 . 植物残体对土壤结构性状的影响[J]. 生
态农业研究, 1998, 6(3): 39−42
[14] 周萍 , 潘根兴 . 长期不同施肥对黄泥土水稳性团聚体颗粒
态有机碳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07, 38(2): 256−261
[15] 孙天聪 , 李世清 , 绍明安 . 半湿润区长期施肥对土壤结构
体分形特征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13(3):
417−422
[16] 陈震 , 吴俊兰 . 土壤肥料理化性质简易测定法[M].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1980: 31−32
[17]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第 3 版)[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
社, 1999: 30−33
[18] 土壤物理性测定委员会//翁德蘅译. 土壤物理性测定法[M].
重庆: 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79: 40−68
[19] 宋述尧. 玉米秸秆还田对塑料大棚蔬菜连作土壤改良效果
研究(初报)[J]. 农业工程学报, 1997, 13(1): 135−139
[20] 李小刚 , 崔志军 , 王玲英 . 施用秸秆对土壤有机碳组成和
结构稳定性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02, 39(3): 421−428
[21] 武志杰, 张海军, 许广山, 等. 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效
果[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3(5): 539−542
[22] 李萍, 熊伟, 冯平, 等. 秸秆还田对西藏中部退化农田土壤
的影响[J]. 土壤, 2004, 36(6): 685−687
[23] 范丙全 , 刘巧玲 . 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及
其溶磷特性的影响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5, 13(3):
130−132
[24] 李阳兵 , 谢德体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山地土壤团粒
结构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15(4): 122−125
[25] 黄昌勇. 土壤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 79−80
[26] 李辉信, 袁颖红, 黄欠如, 等.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
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J]. 土壤学报 , 2006, 43(3):
422−426
[27] 任顺荣 , 邵玉翠 , 高宝岩 , 等 .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团聚
体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J]. 天津农业科学 , 2006, 12(2):
50−52
[28] 孙利军 , 张仁陟 , 黄高宝 .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地
表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25(6):
207−211
[29] 马成泽 . 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几项物理性质的影响[J]. 土壤
通报, 1994, 25(2): 65−67




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08年 12月接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编委会通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几年来在广大专家、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生态农业学报》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影响因子
为 0.795。不仅被国内众多数据库和索引机构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国际农业生物学文摘、美国乌利希
国际期刊指南等国际数据库或索引收录。荣获第三届、四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一等奖和首届北方优秀期刊
奖,连续四届获得河北省优秀期刊奖。
今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编辑部成员将更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期刊质量,更好地为广大作者和读
者服务。
欢迎广大作者、读者踊跃投稿、订阅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