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ucumber root rot and epidemic factors in Shaanxi Province, China

陕西温室黄瓜根腐病及流行因素研究



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年 7月 第 17卷 第 4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July 2009, 17(4): 699−70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9B07)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2-XB2-05-01)资助
陈志杰(1960~), 男, 研究员, 主要从事设施蔬菜病虫防治研究工作。E-mail: Zhijiechen68@sina.com
收稿日期: 2008-04-20 接受日期: 2008-10-23
DOI: 10. 3724/SP.J.1011.2009.00699
陕西温室黄瓜根腐病及流行因素研究*
陈志杰 1 张 锋 1 张淑莲 1 赵 杰 2
李英梅 1 王 琦 1 严 攀 3
(1.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西安 710032;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杨凌 712100;
3. 渭南市植保站 渭南 721006)
摘 要 为明确陕西省温室黄瓜根腐病的病原及流行影响因素, 采用病原物组织分离的常规方法及田间系统
调查, 对陕西温室黄瓜棚室出现的两种类型根腐病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陕西省不同生态区温室黄瓜根
腐病病原菌不同 , 陕北地区黄瓜根腐病病原菌为甜瓜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 关中地区为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rum)。菌落均在 10~30 ℃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 以 20~25 ℃条件下发育最快, 当温度超过
30 ℃菌落生长速度减慢。设施栽培面积的增加、土壤连作年限的延长、不合理的轮作种植及大水漫灌等与温
室黄瓜根腐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黄瓜栽培环境的变化是影响黄瓜根腐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陕西省 温室黄瓜 根腐病 病原菌 流行因素 栽培环境
中图分类号: S436.4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09)04-0699-05
Cucumber root rot and epidemic factors in Shaanxi Province, China
CHEN Zhi-Jie1, ZHANG Feng1, ZHANG Shu-Lian1, ZHAO Jie2,
LI Ying-Mei1, WANG Qi1, YAN Pan3
(1. Shaanxi Institute of Zoology, Xi’an 710032, China; 2.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China; 3. Weinan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Weinan 721006, China)
Abstract To elucidate pathogen and epidemic factors of cucumber root rot, two pathotypes of cucumber root rot were systemati-
cally investigated under solar greenhouse conditions by tissue isolation, single spore purification and re-inoculation in Shaanxi Prov-
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thogens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regions, and the pathogen responsible for cucumber root
rot in northern Shaanxi is identified as Phytophthora melonis, while that for Guanzhong region is Fusarium oxysporum. The patho-
gen colony grows normally within 10~30 ℃, and rapidly within 20~25 ℃. When temperature is over 30 ℃, the colony growth rate
lowers. The prevalence of cucumber root ro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increased plantation areas, the number of years of continuous
cropping, unreasonable crop rotation and flood irrigation.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cucumber fields constitute the main epidemic
factor of cucumber root rot.
Key words Shaanxi Province, Greenhouse cucumber, Root rot, Pathogen, Epidemic factor, Cultivation environment
(Received April 20, 2008; accepted Oct. 23, 2008)
黄瓜根腐病是典型的弱寄生性土传病害, 棚室
土壤位置相对固定, 有利于根腐病病原菌累积。加
之, 根腐病害发生的隐蔽性及土壤的屏障作用, 增
大了防治难度。温室又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低
温、高湿、弱光的环境条件, 使黄瓜处于一种“亚健
康状态”, 抗病性降低, 导致温室黄瓜根腐病流行成
灾。仅 2006 年陕西省温室黄瓜根腐病发生面积达
629.8 hm2, 约占调查面积的 78.1%, 发病株率
8.8%~69.2%, 平均 18.2%, 其发病株率几乎等于损
失率[1]。随着温室黄瓜栽培面积的增加和栽培年限
的延长, 其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该病已成为陕
西温室黄瓜可持续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
题。有关黄瓜根腐病的病原已有文献报道[2−6]。根腐
病的病因较为复杂, 不同地区的主要致病菌也可能
70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第 17卷


有所不同。本试验于 2003~2006 年开展了陕西省温
室黄瓜根腐病的病原及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原菌分离与纯化
病原菌采自陕北及关中地区典型黄瓜根腐病病
株, 从病株根及根茎部各切取 5 mm2病健交界处组
织, 在无菌条件下用常规方法进行组织分离、单孢
纯化, 分离得到两种菌株, 保存于 4 ℃冰箱待鉴定。
1.2 病原菌的鉴定
陕北菌株培养特性:用直径为 5 mm 的打孔器
在纯化好的菌落边缘打取菌块, 置于 PDA 平板上
25 ℃下培养, 设 4次重复, 第 3 d和第 5 d测量菌落
扩展直径及日平均菌丝生长速度, 第 5 d观察、测量
菌落直径, 描述菌落形态。将在 PDA上培养后的病
菌打菌块, 置于灭菌的培养皿中加无菌水, 再在其
中加入几块黄瓜叶, 诱导孢子囊的产生, 室温培养,
观察孢子囊的形态。另外在 PDA平板上, 25 ℃条件
下培养 5 d 后, 观察有无厚垣孢子和膨大菌丝体的
产生。
关中菌株培养特性:用直径为 5 mm 的打孔器
在典型代表菌株的菌落边缘打取菌块, 置于 PDA平
板上 25 ℃条件下培养, 检测 96 h后的菌落直径, 并
观察菌落形态及气生菌丝形态和色泽。挑取菌丝在
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小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
形态特征。
1.3 病原菌的致病性检测和回接试验
选用“津春 3 号”黄瓜品种, 分别采用蘸根、
伤根两种方法在健康的黄瓜幼苗根部接种陕北、关
中两种菌株的菌悬液 , 检测菌株的致病力及病症 ,
从接种发病的植株上再进行病原菌分离, 进一步确
定分离菌株是否为致病菌。
1.4 温度对黄瓜根腐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用直径为 5 mm 的打孔器在典型代表菌株的菌
落边缘打取菌块, 置于 PDA平板上, 分别在 10 ℃、
15 ℃、20 ℃、25 ℃、30 ℃条件下培养, 观察菌
落生长情况。
1.5 黄瓜根腐病流行因素分析
1.5.1 连作年限与温室黄瓜根腐病发生的关系 试
验设黄瓜连作 1年、2年、4年、8年、11年的土壤,
以露地玉米田土壤为对照(0 年), 将其移入同一个日
光温室内 , 填入事先挖好的长方体土坑中(4.0 m×
0.7 m×0.4 m), 四周用塑料簿膜隔开, 重复 4次, 小
区随机排列。于 5月初首先在各处理区内种植黑豆,
至 8月下旬拔除(消除不同前茬肥力的差异), 10月中
旬定植黄瓜。缓苗后每处理 5 点取样, 每点 100 株,
15 d调查 1次不同处理黄瓜根腐病发生情况。为保
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试验同时在 3 个日光温室内
进行。
1.5.2 不同种植模式与黄瓜根腐病发生的关系 试
验设越冬茬黄瓜−秋延黄瓜−越冬茬黄瓜、越冬茬黄
瓜−秋延番茄−越冬茬黄瓜、越冬茬黄瓜−葱−越冬茬
黄瓜、越冬茬黄瓜−玉米−越冬茬黄瓜、越冬茬黄瓜−
四季豆−越冬茬黄瓜、越冬茬黄瓜−小青菜−越冬茬黄
瓜、越冬茬黄瓜−大蒜−越冬茬黄瓜、越冬茬黄瓜−
休闲−越冬茬黄瓜 8个不同种植模式, 重复种植 3年,
观察温室黄瓜根腐病病害发生情况, 方法同前。
1.5.3 嫁接栽培与根腐病发生的关系 试验设黄瓜
与黑籽南瓜、白籽南瓜嫁接栽培, 以实生苗栽培为
对照, 小区面积 7 m×3.6 m, 重复 4次, 观察根腐病
发生情况, 方法同前。
1.5.4 灌水方式与根腐病发生的关系 试验设滴水
灌溉、隔沟交替灌溉、膜下灌溉和大水漫灌 4 个处
理, 小区面积 7 m×7.2 m, 重复 3次, 观察不同处理
根腐病发生情况, 方法同前。
2 结果与分析
2.1 症状与危害
室内接种及大田观察结果表明, 黄瓜根腐病危
害有两种典型症状, 关中黄瓜根腐病症状表现为根
茎部初呈水浸状, 后表皮变淡黄褐腐烂, 且腐烂处
的维管束变褐 , 不向上发展 , 茎基部缢缩不明显 ,
后期病部水腐变糟 , 枯死 , 剩下维管束呈丝麻状 ,
产生粉红色霉状物。病株地上部初期症状不明显 ,
开始白天叶片出现萎蔫, 晚上或阴天尚可恢复, 持
续几天后 , 下部叶片开始枯黄 , 且逐渐向上发展 ,
最后植株萎蔫枯死。陕北黄瓜根腐病症状表现为茎
基部不出现水浸和腐败症状, 南瓜和黄瓜的维管束
也不变褐, 掘取根部可见细根基部变褐腐烂, 主根
和支根的一部分也出现浅褐色至褐色, 严重时根部
全部变褐色和深褐色, 之后细根基部全部发生纵裂,
并在纵裂中间可发现灰白色黑带状菌丝块, 在根皮
细胞可见到密生的小黑点。病株地上部症状与关中
根腐病没有差异。
黄瓜根腐病过去在陕西省露地和温室黄瓜发生
较轻, 一般不造成危害。但自 2003年以来发生日趋
严重, 成为陕西省温室黄瓜大面积发生的一种典型
土传病害, 由于发生期大多在温室黄瓜结果的初期,
一旦地上部表现出明显症状, 一般的防治措施均无
明显疗效, 因此发病率几乎等于产量损失率。从发
生面积看, 2003 年陕西省温室零星发生, 2004 年全
省发生面积 156.5 hm2, 约占调查面积的 26.2%, 发
第 4期 陈志杰等: 陕西温室黄瓜根腐病及流行因素研究 701


病株率 0.8%~9.4%, 平均 3.1%;2005年全省发生面
积 573.3 hm2, 约占调查面积的 65.8%, 发病株率
5.8%~56.8%, 平均 13.2%;2006 年全省发生面积
629.8 hm2, 约占调查面积的 78.1%, 发病株率
8.8%~69.2%, 平均 18.2%。由于根腐病的流行, 部分
菜农弃棚不种或改种其他大田作物, 严重影响陕西
温室蔬菜的可持续发展。
2.2 根腐病病原研究
2.2.1 陕北菌株特性 根据致病病原菌表现出的疫
霉菌典型菌株的培养性状及形态特征, 参考郑小波
和陆家云等 [7,8]的鉴定方法 , 确定其为甜瓜疫霉
(Phytophthora melonis)。菌落生长速度 9.5 mm·d−1,
菌落灰白色 , 显微镜下观察 , 菌丝分支处稍缢缩 ,
孢子囊卵形, 顶生式, 单生, 孢子囊有乳头状突起,
但突起较低, 较扁平(图 1), 黄褐色。


图 1 黄瓜根腐病甜瓜疫霉菌显微照片(16×40)
Fig. 1 Micrograph of Phytophthora melonis on
cucumber root rot(16×40)

2.2.2 关中菌株特性 根据致病菌镰刀菌典型菌株
的培养性状及形态特征, 对照《真菌鉴定手册》和
《The GenusFusarium》进行鉴定, 认为关中地区菌
株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落白色,
带有粉色, 生长速度 10 mm·d−1, 大型分生孢子镰
刀形 , 顶胞较均匀的逐渐变尖 , 基胞略呈三角形 ,
多数 3~5 隔;小型分生孢子无隔, 呈卵形或者肾形,
产孢细胞短, 单瓶梗;厚垣孢子很容易产生, 球形,
单生或对生, 偶有串生(图 2)。
2.3 回接试验
分别采用蘸根、伤根两种方法测试两种病原菌
的致病性, 陕北 6株黄瓜有 5株发病明显, 伤根处理
的植株第 3 d即出现萎蔫现象, 蘸根处理的植株第 5
d出现萎蔫现象, 瓜秧顶部 4~5叶上午下垂, 早晚尚
能恢复。3~5 d后, 下垂叶片遍及全株, 早晚不能恢
复。茎基部不出现水浸和腐败症状, 之后细根基部
全部发生纵裂, 并在纵裂中间可发现灰白色黑带状
菌丝块, 在根皮细胞可见到密生的小黑点。关中 6
株黄瓜全部发病, 经过伤根处理的植株在第 4 d 出

图 2 黄瓜根腐病尖孢镰刀菌显微照片(16×100, 16×40)
Fig. 2 Micrograph of Fusarium oxysporum on cucumber
root rot (16×100,16×40)

现根腐病早期症状, 瓜秧顶部 4~5 叶上午下垂, 早
晚尚能恢复。3~5 d后, 下垂叶片遍及全株, 早晚不
能恢复。第 10 d包括蘸根都出现全株枯萎。根茎部
典型症状是初呈水浸状, 后表皮变淡黄褐腐烂, 且
腐烂处的维管束变褐, 不向上发展。后期病部水腐
变糟 , 枯死 , 剩下维管束呈丝麻状 , 产生粉红色霉
状物(表 1)。
2.4 温度对黄瓜根腐病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由表 2可知, 陕北、关中致病菌菌落在 10 ℃
温度下均能正常生长发育, 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
菌落生长速度加快, 二者在 20~25 ℃温度下均发
育最快。尤其是在 25 ℃温度培养条件下, 第 5 d
的菌落已经长满培养皿。当温度超过 30 ℃菌落
生长速度减慢。与田间条件下温室大棚黄瓜根腐
病流行规律基本一致。
2.5 影响温室黄瓜根腐病害流行的因素分析
2.5.1 土壤连作年限 研究表明, 温室土壤连作种
植年限与黄瓜根腐病发生呈显著正相关, 即黄瓜根
腐病随棚室土壤连作种植年限的延长发病依次加
重。如连作 1年、2年、4年、8年、11年, 黄瓜根
腐病发病株率分别为 0、2.8%、7.5%、16.8%、28.6%。
大田调查研究结果与小区试验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其原因是连作年限越长黄瓜根腐病病原菌的积累越
多, 从而导致土传病害发生加重[9]。

70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第 17卷


表 1 陕北、关中温室黄瓜根腐病两个菌株回接致病性
Tab. 1 Reinoculation pathogenicity of two strain of cucumber root rot under solar greenhouse in
Northern Shaanxi and Guanzhong Region of China
调查时间 Investigation time (d) 菌株
Strain
处理方法
Processing method 2 4 6 8 10
蘸根 Dipping root 正常 Normal 轻微 Slight 萎蔫 Wilting 萎蔫 Wilting 萎蔫 Wilting
蘸根 Dipping root 正常 Normal 正常 Normal 正常 Normal 轻微 Slight 轻微 Slight
蘸根 Dipping root 正常 Normal 正常 Normal 轻微 Slight 萎蔫 Wilting 萎蔫 Wilting
伤根 Injuring root 正常 Normal 萎蔫 Wilting 萎蔫 Wilting 萎蔫 Wilting 萎蔫 Wilting
伤根 Injuring root 正常 Normal 萎蔫 Wilting 萎蔫 Wilting 萎蔫 Wilting 枯萎 Withering
伤根 Injuring root 正常 Normal 萎蔫 Wilting 萎蔫 Wilting 萎蔫 Wilting 枯萎 Withering
陕北菌株
Northern
Shaanxi
strain






CK 正常 Normal 正常 Normal 正常 Normal 正常 Normal 正常 Normal
蘸根 Dipping root 正常 Normal 正常 Normal 轻微 Slight 轻微 Slight 萎蔫 Wilting
蘸根 Dipping root 正常 Normal 正常 Normal 正常 Normal 轻微 Slight 萎蔫 Wilting
蘸根 Dipping root 正常 Normal 正常 Normal 轻微 Slight 轻微 Slight 萎蔫 Wilting
伤根 Injuring root 正常 Normal 轻微 Slight 萎蔫 Wilting 萎蔫 Wilting 枯萎 Withering
伤根 Injuring root 正常 Normal 轻微 Slight 萎蔫 Wilting 萎蔫 Wilting 枯萎 Withering
伤根 Injuring root 正常 Normal 轻微 Slight 萎蔫 Wilting 萎蔫 Wilting 萎蔫 Wilting
关中菌株
Guanzhong
Region
strain





CK 正常 Normal 正常 Normal 正常 Normal 正常 Normal 正常 Normal

表 2 温度对黄瓜根腐病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Tab. 2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growth of cucumber
root rot pathogens
菌落直径 Colony diameter (mm) 菌株
Strain
调查时间
Investigation
time (d) 10 ℃ 15 ℃ 20 ℃ 25 ℃ 30 ℃
1 5 7 8 9 6
2 5 14 20 26 17
3 5 24 44 44 28
4 6 36 64 80 44
陕北
Northern
Shaanxi
strain



5 7 60 90 90 58
1 5 7 9 9 6
2 5 10 20 25 16
3 5 16 38 40 26
4 5 28 58 80 42
关中
Guanzhong
Region
strain


5 6 40 80 90 70

2.5.2 设施蔬菜栽培环境 田间调查表明, 温室栽
培黄瓜根腐病的发生显著重于相同连作年限的露地
栽培, 如均为连作 8 年, 前者累计发病株率 19.6%,
后者 3.1%。主要原因是温室内温湿度适合根腐病发
生, 使其危害时间延长, 危害加重。另一方面, 温室
栽培 , 土壤位置相对固定 , 难于深耕改土 , 表土层
中病原积累多, 再者温室栽培环境条件一般不能满
足黄瓜正常生长发育, 加之大水肥投入, 土壤养分
不均衡, 黄瓜处于“亚健康”状态, 抗性降低, 有利于
弱寄生性根腐病害的发生。
2.5.3 种植模式 研究表明, 同一种蔬菜连茬种植
根腐病的发病株率均重于不同种(科)蔬菜轮作种植
模式。易感病的不同科蔬菜之间轮作其发病株率明
显高于与抗病蔬菜或作物轮作模式(表 3)。可见, 不合
理轮作也是温室黄瓜根腐病害发生及危害逐年加重的
原因之一。
2.5.4 嫁接栽培 嫁接栽培既能有效预防黄瓜根
腐病的发生, 又能克服土壤连作障碍, 可显著提高
温室黄瓜产量。但嫁接砧木不同对温室黄瓜根腐病
的防治效应不同, 黄瓜与黑籽南瓜、白籽南瓜嫁接
栽培, 根腐病累计平均发病株率分别为 21.8%、5.9%,
实生苗栽培累计平均发病株率为 19.7%, 前者根腐
病发病株率与实生苗栽培无明显差异(P>0.05), 而
后者发病株率低于实生苗栽培及与黑籽南瓜嫁接栽
培, 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 0.01)P < 。
2.5.5 灌水方式 灌水方式既影响温室黄瓜根系
的分布及正常生长发育[10], 又与黄瓜根腐病发生关
系密切。滴水灌溉、隔沟交替灌溉、膜下灌溉和大
水漫灌根腐病累计发病株率分别为 11.2%、14.1%、
19.7%、25.3%, 说明采用科学的灌水方法能有效减
轻温室黄瓜根腐病的发生及危害。
3 小结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甜瓜疫霉是陕北地区黄瓜根腐
病的主要致病菌, 尖孢镰刀菌是关中地区黄瓜根腐
病的主要致病菌。两种病原菌的菌落对温度适应性
均较广, 在 10~30 ℃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发育, 最
适宜温度为 20~25 ℃。在田间根腐病菌主要侵染温
室黄瓜根部, 其发生的隐蔽性及土壤的自然屏障作
用, 给病害准确及时诊断和防治带来很大困难。根
腐病对温室黄瓜产量影响较大 , 一般发病株率
5%~20%, 严重的棚室发病株率达 50%以上, 甚至高
第 4期 陈志杰等: 陕西温室黄瓜根腐病及流行因素研究 703


表 3 棚室种植模式与根腐病发生及危害的关系
Tab. 3 Relation between shed planting model and occurrence and harm of cucumber root rot
种植模式
Planting model
根腐病株率
Infected plant ratio (%)
产量损失
Output loss ratio (%)
越冬茬黄瓜-秋延黄瓜-越冬茬黄瓜
Cucumber in heliogreenhouse-cucumber in late fall-cucumber in heliogreenhouse
23.2a 20.3a
越冬茬黄瓜-秋延番茄-越冬茬黄瓜
Cucumber in heliogreenhouse-tomato in late fall-cucumber in heliogreenhouse
15.6bc 13.5bc
越冬茬黄瓜-葱-越冬茬黄瓜
Cucumber in heliogreenhouse-spring onion-cucumber in heliogreenhouse
11.2d 9.6cd
越冬茬黄瓜-玉米-越冬茬黄瓜
Cucumber in heliogreenhouse-maize-cucumber in heliogreenhouse
19.2ab 16.3ab
越冬茬黄瓜-四季豆-越冬茬黄瓜
Cucumber in heliogreenhouse-green bean-cucumber in heliogreenhouse
17.3bc 15.6bc
越冬茬黄瓜-小青菜-越冬茬黄瓜
Cucumber in heliogreenhouse-greengrocery-cucumber in heliogreenhouse
22.5a 19.8a
越冬茬黄瓜-大蒜-越冬茬黄瓜
Cucumber in heliogreenhouse-garlic-cucumber in heliogreenhouse
11.8d 8.8d
越冬茬黄瓜-休闲-越冬茬黄瓜
Cucumber in heliogreenhouse-fallow-cucumber in heliogreenhouse
16.6bc 15.4bc
表中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 5%水平差异显著。Different small letters in the table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5% level.

达 90%以上。
温室黄瓜长势差, 抗病性低是导致弱寄生性黄
瓜根腐病害流行的主要内因, 土壤连作种植及低温
弱光高湿环境是导致温室黄瓜根腐病流行的主要外
因条件。灌水方式不当、设施栽培黄瓜面积的增加
也有助于根腐病流行。从目前防治研究进展看, 棚
室太阳能消毒是控制温室黄瓜根腐病流行的最有效
措施。随着设施栽培面积的增加、连作年限的延长,
病原菌基数增加, 温室黄瓜根腐病的发生将逐年加
重, 生产上应采用合理轮作、科学灌水、健身栽培
和休闲期利用北方地区高温干旱天气进行高温闷棚
等综合措施预防或控制根腐病的发生及流行。
参考文献
[1] 陈志杰, 张淑莲, 张锋, 等. 温室黄瓜土传病害流行因素及
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增
刊): 697−700
[2] Сайфутдинова M. 李宏科, 译. 保护地上的黄瓜和番茄根
腐病[J]. 植物病理学文摘, 1986 (3): 39−40
[3] 吕佩珂, 李明远, 吴钜文, 等. 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92
[4] 西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黄瓜腐霉根腐病的防治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 1978 (1): 5−6
[5] Stanghellini M. E., White J. G., Tomlinson J. A., et al . Root
rot of hydroponically grown cucumbers caused by zoo-
spore-producing isolates of Pythium intermedium[J]. Plant
Disease, 1988, 72(4): 358−359
[6] Green H., Jensen D. F. Population studies of Trichoderma-
harzianum and Pythium spp. and biological control of damp-
ing-off and root rot of cucumber in peat following substrate
amendment with oatmeal[J]. Bulletin OILBSROP, 1992, 15(1):
42−44
[7] 郑小波. 疫霉菌及其研究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8] 陆家云 , 龚龙英 . 南京地区黄瓜疫病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
性的研究[J]. 南京农学院学报, 1982 (3): 27−35
[9] 陈志杰, 梁银丽, 张锋, 等. 温室土壤连作对黄瓜主要病害
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 (1): 71−74
[10] 陈志杰, 张锋, 梁银丽, 等. 不同灌溉方式对温室嫁接黄瓜
根系分布影响的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4):
874−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