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 of fertilization regime on tea yield, nutrient accumulation and soil fertility

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营养累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年 2月 第 20卷 第 2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Feb. 2012, 20(2): 151−157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5B08)和福建省属公益类基本科研专项(2010R1024-4)资助
† 同等贡献者
林新坚(1955—), 男, 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肥料与微生物, E-mail: xinjianlin@163.net; 黄东风(1975—), 男, 副研究员, 博士,
主要从事土壤肥料学及环境生态学方面的研究, E-mail: hdf-1@163.net
收稿日期: 2011-06-02 接受日期: 2011-08-31
DOI: 10.3724/SP.J.1011.2012.00151
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营养累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林新坚† 黄东风† 李卫华 王利民 王 飞 范 平 邱孝煊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福州 350013)
摘 要 施肥是提高茶叶产量、品质、土壤质量及促进茶园可持续利用最重要的农业措施之一。为了筛选出
合理的茶树施肥模式, 采用连续 4 周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方法, 研究了 6 种不同施肥模式(不施肥、茶树配方化
肥、1/2茶树配方化肥+1/2有机肥、有机肥、茶树配方化肥+豆科绿肥、1/2茶树配方化肥+1/2有机肥+豆科绿
肥)对茶叶产量, 茶叶中氮、磷、钾、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的累积量及茶园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
对照(不施肥)模式相比, 其他几种不同施肥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茶叶产量, 促进了茶叶营养物质的累
积, 并提高了茶园土壤的基本肥力状况; 其中, 1/2 茶树配方化肥+1/2 有机肥+豆科绿肥的试验效果最佳, 其 3
年茶叶总产量最高 , 为 5 929 kg·hm−2, 比对照提高 106.17%; 茶叶氮、磷和钾累积量最高 , 分别为 4.962
kg·hm−2、0.48 kg·hm−2和 5.966 kg·hm−2, 比对照分别提高 88.6%、57.41%和 98.87%; 茶叶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累
积量最高, 分别为 23.39 kg·hm−2和 119.41 kg·hm−2, 比对照分别提高 73.29%和 85.56%; 并比对照分别提高茶园
土壤有机质 1.29倍、全氮 1.7倍、全磷 2.98倍、速效氮 1.59倍、速效磷 34.3倍和速效钾 3.3倍。1/2茶树配
方化肥+1/2有机肥+豆科绿肥施肥模式值得在茶园施肥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施肥模式 茶叶产量 营养累积 土壤肥力
中图分类号: S1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12)02-0151-07
Effect of fertilization regime on tea yield, nutrient accumulation and soil fertility
LIN Xin-Jian, HUANG Dong-Feng, LI Wei-Hua, WANG Li-Min, WANG Fei, FAN Ping, QIU Xiao-Xuan
(Institute of Soil and Fertilizer,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350013, China)
Abstract Fert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measure that improves not only tea yield and quality, but also soil quality; all of
which sustain tea garden utility. A 4-year field orientatio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ith 6 fertilization regime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regime on tea yield, nutrient accumulation and soil fertility. The fertilization regimes included none-fertilization, tea
formula fertilizer, half tea formula fertilizer and half organic fertilizer, organic fertilizer, full tea formula fertilizer and legume green
manure and half tea formula fertilizer plus half organic fertilizer with legume green manure. The tested nutrients included nitrogen,
phosphorus, potassium, polyphenols and water extracts. The study was designed to facilitate the selection of reasonable tea fertiliza-
tion model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ertilization regimes produced higher yields, accumulated nutrients and soil fertility than
none-fertilization regime. Moreover, the regime of half tea formula fertilizer plus half organic fertilizer with legume green manure
regime had the highest output of 5 929 kg·hm−2. Compared with the none-fertilization, it increased tea yield by 106.17%. Its accumu-
lated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were 4.962 kg·hm−2, 0.48 kg·hm−2, and 5.966 kg·hm−2, increased by 88.6%, 57.41% and
98.87% over the none-fertilization regime respectively. The polyphenols and water extracts contents were 23.39 kg·hm−2 and 119.41
kg·hm−2, increased by 73.29% and 85.56%,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none-fertilization regime. It also improved tea garden
soil organic matter by 1.29 times, total nitrogen by 1.7 times, total phosphorus by 2.98 times, available nitrogen by 1.59 times, avail-
able phosphorus by 34.3 times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by 3.3 times. It was therefore beneficial to adopt the fertilization regime of
half tea formula fertilizer plus half organic fertilizer with legume green manure regime in tea production.
Key words Fertilization regime, Tea yield, Nutrient accumulation, Soil fertility
15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第 20卷


(Received Jun. 2, 2011; accepted Aug. 31, 2011)
茶树是中国南方的重要经济作物 [1], 在我国农
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及人
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茶叶产品的数量和
质量需求日益提高, 必然导致茶园种植面积的不断
扩大, 特别是近 10 年来, 茶园种植面积增加尤其
突出。2009年中国茶园面积达到 184.9×104 hm2, 比
2000 年 (108.9×104 hm2)增加 69.8%, 比 1995 年
(106.1×104 hm2)增加 74.3%(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施肥是影响茶叶产量、品质、土壤质量及其可持续
利用最重要的农业措施之一 [1−2]。关于施肥与茶叶
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状况的变化研究也有较多报
道[3−10]。但这些研究大都只针对单独施用化肥、有
机肥、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或套种绿肥等对茶树生长
或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 , 且大部分研究结果是基
于短期(如 1 季或 1~2 年)试验所得。茶树属多年生
作物 , 现有的单一且短期的施肥试验结果还不足
以充分反映施肥与茶树生长及茶园土壤肥力的长
期变化规律。本研究通过连续 4 周年的田间定位试
验, 研究了 6 种不同施肥模式(不施肥、茶树配方
化肥、1/2 茶树配方化肥+1/2 有机肥、有机肥、茶
树配方化肥+豆科绿肥、1/2 茶树配方化肥+1/2 有
机肥+豆科绿肥)对茶叶产量、营养物质累积量及其
茶园土壤肥力变化的规律 , 旨在为选用合理施肥
模式以提高茶叶产量、促进茶叶营养物质的累积及
提升茶园土壤肥力 , 并推进茶业的可持续发展提
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福安市天香茶叶有限公司茶
叶基地, 土壤类型为山地红黄壤, 基础土壤肥力状
况为: pH 5.19, 有机质7.4 g·kg−1, 全氮0.4 g·kg−1, 全磷
0.1 g·kg−1, 全钾 22.4 g·kg−1, 有效氮 58.34 mg·kg−1, 有
效磷 0.87 mg·kg−1, 有效钾 77.20 mg·kg−1。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 6 种不同施肥模式, 即: 不施肥(对照,
CK)、茶树配方化肥(CF)、1/2茶树配方化肥+1/2有
机肥(COF)、有机肥(OF)、茶树配方化肥+豆科绿肥
(CFF)和 1/2 茶树配方化肥+1/2 有机肥+豆科绿肥
(COFF), 每个处理重复 4 次。每个试验小区面积为
15 m2, 随机区组排列。试验以等氮量施用为基础,
兼顾磷钾养分平衡 ; 套种的豆科绿肥 (圆叶决明 ,
Cassia rotundifolia Pers., 34721品系)于每年的冬季
自然枯萎并覆盖在茶园行间的表土上, 其成熟的种
子自然撒落在小区茶园行间的表土上, 并于次年春
季自发萌芽。化肥分别用尿素、磷酸一铵和氯化钾;
有机肥用“农地乐”牌精制有机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土壤肥料研究所农普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
其有机质 368.9 g·kg−1, 全氮 9.0 g·kg−1, 全磷(P2O5)
22.9 g·kg−1, 全钾(K2O) 5.29 g·kg−1。施肥方式为条施。
供试茶叶品种为“黄观音”, 2006年 5月定植。由
于茶树树龄较小, 养分需求量较少, 2006年 10月 19
日和 2007年 4月 3日两次施肥水平较低, 即 N 51.45
kg·hm−2、P2O5 16.95 kg·hm−2和 K2O 16.95 kg·hm−2;
2007年 7月 25日按正常施肥水平进行, 即 N 102.9
kg·hm−2、P2O5 33.9 kg·hm−2和 K2O 33.9 kg·hm−2。2008
年分别于 4 月 15 日、8月 1 日和 10月 20 日进行 3
次施肥; 2009年 9月 9日、2010年 3月 23日、7月
27日和 11月 3日分别进行 4次施肥, 每次施肥量均
为正常施肥水平(表 1)。试验期间, 每次采茶时单独
测量每个试验小区的茶青鲜重, 每年累计茶青总产
量为当年茶叶产量。取 2009年春茶茶青样品进行茶
叶的氮、磷、钾、茶多酚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测定。
2010 年 11 月 3 日, 分别于各试验小区内按“S”形线
路多点采集茶园表层(0~20 cm)土壤, 充分混匀后取
500 g, 作为该小区的分析测试土样。

表 1 不同施肥模式在正常施肥水平下的肥料用量
Table 1 Rate of well-balanced fertilization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regimes kg·hm−2
施肥模式
Fertilization regime
尿素
Urea
磷酸一铵
Monaommonium phosphate
氯化钾
Potassium chloride
有机肥
Organic fertilizer
CK 0 0 0 0
CF 208.8 68.1 56.4 0
COF 104.8 33.7 28.6 5 716.5
OF 0 0 0 11 432.2
CFF 208.8 68.1 56.4 0
COFF 104.8 33.7 28.6 5 716.5
CK: 不施肥, 对照; CF: 茶树配方化肥; COF: 1/2茶树配方化肥+1/2有机肥; OF: 有机肥; CFF: 茶树配方化肥+豆科绿肥; COFF: 1/2茶树
配方化肥+1/2有机肥+豆科绿肥。下同。CK: None-fertilization; CF: Tea formula fertilizer; COF: Half tea formula fertilizer and half organic fertilizer;
OF: Organic fertilizer; CFF: Full tea formula fertilizer and leguminous green manure; COFF: Half tea formula fertilizer plus half organic fertilizer
with leguminous green manure. The same below.
第 2期 林新坚等: 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营养累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153



1.3 分析测定方法
土壤基本肥力状况测定采用常规分析方法: pH
用电位法测定; 有机质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 全
氮用半微量开氏法测定 ; 全磷用钼蓝比色法测定 ;
全钾用火焰光度法测定; 速效氮用碱解扩散法测定;
速效磷用 0.05 mol·L−1 NaHCO3提取, 钼蓝比色法测
定; 速效钾用火焰光度法测定。植株全氮、全磷、
全钾参照文献[11]测定。茶叶样品的茶多酚和水浸出
物含量分别采用《GB/T8313—2002茶 茶多酚测定》
和《GB/T8305—2002茶 水浸出物测定》方法测定。
数据处理采用 SPSS 10.0统计软件和Microsoft Excel
办公软件。
茶叶中营养物质累积量(kg·hm−2)=茶叶产量(kg·hm−2)×
茶叶中营养物质含量(g·kg−1)÷1 000 (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 2)表明: 与 CK 施肥模式相比, 其
他几种不同施肥模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叶
(鲜茶青)产量, 2008—2010年 3年茶叶总产量的提高
值范围为 1 471~3 053 kg·hm−2, 提高幅度为 51.16%~
106.17%。其中, COFF 施肥模式的茶叶总产量相对
最高, 为 5 929 kg·hm−2, 比对照施肥模式提高 106.17%;
而 CFF施肥模式的茶叶总产量次之, 为 5 551 kg·hm−2,
比对照施肥模式提高 93.0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对茶叶产量的提高效果, COFF、CFF 和 OF 等 3 种
施肥模式相对最好, 极显著(P<0.01)优于 CK; COF
施肥模式也相对较好, 显著(P<0.05)优于 CK; 而 CF
施肥模式与 CK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除 CK外,
其他各施肥模式茶叶总产量间的差异也未达显著水
平(P>0.05)。
2.2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营养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中氮、磷和钾养分含量的
影响结果表明(表 3): 与对照(不施肥)模式相比, 其
他几种不同施肥模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叶对
氮、磷(OF 处理除外)和钾的累积量, 提高值分别为
0.354~2.331 kg·hm−2、0.022~0.175 kg·hm−2和 0.386~
2.893 kg·hm−2, 提高幅度分别为 13.44%~88.60%、
7.25%~57.41%和 15.28%~98.87%。其中, COFF施肥
模式茶叶氮、磷和钾累积量最高 , 分别为 4.962
kg·hm−2、0.480 kg·hm−2和 5.966 kg·hm−2, 比对照分
别提高 88.60%、57.41%和 98.87%; 而 CFF 施肥模
式茶青氮、磷和钾累积量次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对提高茶叶钾养分累积量的效果, COFF处理显著优
于 CK(P<0.05), 但与其他几种不同施肥模式间的差
异不显著(P>0.05); 几种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氮和
磷养分累积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中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累积
量的试验结果显示(表 4): 与对照(不施肥)模式相比,
其他几种不同施肥模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叶

表 2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regimes on the yield of tea
年产量 Annual yield (kg·hm−2) 3年总产量 Total yield of 3 years 施肥模式
Fertilization regime 2008年 Year 2008 2009年 Year 2009 2010年 Year 2010 产量 Yield (kg·hm−2) 增幅 Increase (%)
CK 143±73 718±349 2 015±745 2 876±1 155Bb —
CF 176±38 942±141 3 229±1 399 4 347±1 441ABab 51.16
COF 189±39 1 131±647 3 676±461 4 996±749ABa 73.71
OF 197±31 1 066±266 4 137±549 5 400±753Aa 87.78
CFF 221±63 1 478±655 3 852±708 5 551±1 375Aa 93.01
COFF 235±36 1 629±595 4 065±1 316 5 929±1 860Aa 106.17
表中数据为 4 次重复的平均值, 数值后不同大写和小写字母分别表示 1%和 5%水平差异显著(LSD 检验法), 下同。Each value in above
table was the average of 4 repetitions. Different small and capital letters following the value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 and 0.01 level,
respectively (tested by LSD). The same below.

表 3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中氮、磷和钾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regimes on the accumulation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in tea
氮累积量 Accumulation of nitrogen 磷累积量 Accumulation of phosphorus 钾累积量 Accumulation of potassium 施肥模式
Fertilization regime kg·hm−2 增幅 Increase (%) kg·hm−2 增幅 Increase (%) kg·hm−2 增幅 Increase (%)
CK 2.631±1.226a — 0.305±0.187a — 3.073±1.624bc —
CF 3.437±0.521a 30.62 0.327±0.076a 7.25 3.831±0.311ab 27.71
COF 3.285±1.632a 24.85 0.372±0.294a 21.96 3.952±2.307ab 31.74
OF 2.985±1.082a 13.44 0.290±0.106a −4.98 3.459±1.186ab 15.28
CFF 4.562±2.464a 73.39 0.393±0.193a 28.82 5.543±2.678ab 84.77
COFF 4.962±2.951a 88.60 0.480±0.230a 57.41 5.966±3.117a 98.87

15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第 20卷


表 4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中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累积量的影响
Table 4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regimes on the accumulation of polyphenols and water extracts in tea
茶多酚累积量 Accumulation of polyphenols 水浸出物累积量 Accumulation of water extracts 施肥模式
Fertilization regime kg·hm−2 增幅 Increase (%) kg·hm−2 增幅 Increase (%)
CK 13.52±7.1a — 64.40±33.9b —
CF 16.58±1.8a 22.80 79.64±8.7ab 23.76
COF 18.51±11.2a 37.13 87.32±52.9ab 35.70
OF 14.11±4.8a 4.55 69.13±23.7ab 7.43
CFF 23.32±11.8a 72.72 114.25±57.7ab 77.55
COFF 23.39±11.6a 73.29 119.41±59.3a 85.56

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的累积量, 提高值分别为 0.59~
9.87 kg·hm−2 和 4.73~55.01 kg·hm−2, 提高幅度分别
为 4.55%~73.29%和 7.43%~85.56%。其中, COFF施
肥模式的茶叶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累积量最高, 分别
为 23.39 kg·hm−2和 119.41 kg·hm−2, 比对照分别提高
73.29%和 85.56%; 而 CFF施肥模式的茶叶茶多酚和
水浸出物累积量次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对茶叶
中水浸出物累积量的提高效果, 除 COFF 显著优于
CK 外(P<0.05), 其他几种不同施肥模式间的差异均
不显著(P>0.05); 几种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中水浸
出物累积量的影响差异也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P>0.05)。
2.3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园土壤基本肥力状况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表 5), 4 周年后不同施肥模式下
茶园土壤的基本肥力状况发生了一定变化: (1)茶园
土壤的 pH 变化不大, 与 CK 相比, 其他几种不同施
肥模式下的 pH 变化范围为 5.40~5.68, 变化幅度为
−4.26%~0.71%, 各施肥模式间的差异不显著 (P>
0.05)。(2)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除 CF 比 CK 有所降
低外 , 其他几种不同施肥模式均有一定程度提高 ,
提高值范围为 3.437~20.87 g·kg−1, 提高幅度为
37.51%~227.77% , 其中, OF和 COFF 2种施肥模式
的提高效果相对较好。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对提高
茶园土壤有机质的效果, OF显著优于 COFF(P<0.05),
且极显著优于其他几种不同施肥模式 (P<0 .01 ) ;
COFF 与 COF 差异不显著(P>0.05), 但显著(P<0.05)
或极显著(P<0.01)优于 CFF、CK和 CF; 而 CFF、CK
和 CF 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3)与 CK 相比, 几
种不同施肥模式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茶园土壤的全
氮含量, 提高值为 0.093~2.274 g·kg−1, 提高幅度为
14.71%~361.01%, 其中 OF和 COFF 2种施肥模式的
提高效果相对最好。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对提高茶
园土壤全氮的效果, OF显著(P<0.05)优于 COFF, 且
极显著(P<0.01)优于其他各不同施肥模式; COFF 与
COF、CFF 差异不显著(P>0.05), 但显著(P<0.05)优
于 CF和 CK。(4)与 CK相比, 几种不同施肥模式均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茶园土壤的全磷含量, 提高值为
0.12~1.147 g·kg−1, 提高幅度为 58.82%~562.42%, 其
中 OF和 COFF 2种施肥模式的提高效果相对较好。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 对提高茶园土壤全磷的效果 ,
OF 极显著优于其他几种不同施肥模式; COFF 与
COF 差异不显著(P>0.05), 但极显著(P<0.01)优于
CF、CFF和 CK; COF与 CF、CFF差异不显著(P>0.05),
但显著(P<0.05)优于 CK。(5)茶园土壤全钾含量除
COFF比 CK有所降低外, 其他几种不同施肥模式均
比 CK 有一定程度提高, 提高值范围为 0.09~3.71
g·kg−1, 提高幅度为 0.5%~20.44%, 其中, CF施肥模
式的提高效果相对较好。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几种
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P>0.05)。(6)与 CK相比, 几种不同施肥模式均在一
定程度上提高了茶园土壤的速效氮含量, 提高值为
42.44~156.17 mg·kg−1 , 提高幅度为 47.61%~
175.22%, 其中 OF 和 COFF 2 种施肥模式的提高效
果相对较好。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对提高茶园土壤
速效氮含量的效果, OF 和 COFF 差异不显著(P>
0.05), 但均显著(P<0.05)优于 COF, 极显著(P<0.01)
优于其他几种不同施肥模式; COF与 CFF、CF间差
异不显著(P>0.05), 但显著(P<0.05)优于 CK。(7)与
CK 相比, 几种不同施肥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了茶园土壤的速效磷含量, 提高值为 13.43~55.66
mg·kg−1, 提高幅度为 10~41.5倍, 其中OF和COFF 2
种施肥模式的提高效果相对较好。方差分析结果表
明 , 对提高茶园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效果 , OF 与
COFF 差异不显著(P>0.05), 但显著(P<0.05)优于
COF, 极显著(P<0.01)优于其他几种不同施肥模式;
COFF 与 COF 间差异不显著(P>0.05), 但极显著(P<
0.01)优于 CF、CFF和 CK; COF与 CF、CFF间的差
异不显著(P>0.05), 但显著(P<0.05)优于 CK; 而 CF、
CFF和 CK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8)与 CK相比,
几种不同施肥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茶园土壤
的速效钾含量, 提高值为 42.5~213.67 mg·kg−1, 提
高幅度为 73.06%~367.25%, 其中OF和COFF 2种施
第 2期 林新坚等: 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营养累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155


表 5 试验进行 4 周年后不同施肥模式下茶园土壤的肥力状况
Table 5 Status of soil fertility in tea garden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regimes after 4 years
pH 有机质 Organic matter 全氮 Total nitrogen 全磷 Total phosphorus 施肥模式
Fertilization
regime
数值
Value
增幅
Increase (%)
g·kg−1 增幅
Increase (%)
g·kg−1 增幅
Increase (%)
g·kg−1 增幅
Increase (%)
CK 5.64±0.32a — 9.163±2.495Cd — 0.630±0.190Bc — 0.204±0.051Cd —
CF 5.40±0.26a −4.26 9.003±1.569Cd −1.74 0.723±0.200Bc 14.71 0.341±0.013Ccd 66.99
COF 5.47±0.07a −3.01 17.333±6.145BCbc 89.17 1.406±0.817Bbc 123.12 0.619±0.381BCbc 203.59
OF 5.67±0.20a 0.59 30.033±5.862Aa 227.77 2.904±0.814Aa 361.01 1.351±0.118Aa 562.42
CFF 5.68±0.14a 0.71 12.600±0.872BCcd 37.51 0.876±0.103Bbc 39.10 0.324±0.064Ccd 58.82
COFF 5.42±0.17a −3.96 21.000±1.652ABb 129.18 1.705±0.135ABb 170.63 0.812±0.143Bb 298.04
全钾 Total potassium 速效氮 Available nitrogen 速效磷 Available phosphorus 速效钾 Available potassium
g·kg−1 增幅
Increase (%)
mg·kg−1 增幅
Increase (%)
mg·kg−1 增幅
Increase (%)
mg·kg−1 增幅
Increase (%)
CK 18.13±1.81a — 89.13±17.70Bc — 1.34±0.28Cd — 58.17±7.74Cc —
CF 21.84±5.60a 20.44 131.57±40.12Bbc 47.61 16.97±0.42BCcd 1 166.17 100.67±8.88Cc 73.06
COF 18.90±6.32a 4.27 164.77±62.22ABb 84.86 31.70±4.57ABbc 2 265.67 180.10±28.50Bb 209.61
OF 18.22±3.07a 0.50 245.30±30.82Aa 175.22 57.00±5.89Aa 4 153.73 271.80±45.12Aa 367.25
CFF 21.03±4.23a 15.98 137.70±23.38Bbc 54.49 14.77±6.07BCcd 1 002.24 108.50±35.26Cc 86.52
COFF 16.27±3.54a −10.26 231.20±18.58Aa 159.40 47.37±3.26Aab 3 434.83 252.83±19.66Aa 334.65

肥模式的提高效果相对较好。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
对提高茶园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效果, OF和 COFF差
异不显著(P>0.05), 但均极显著(P<0.01)优于其他几
种不同施肥模式; COF极显著(P<0.01)优于 CFF、CF
和 CK; 而 CFF、CF和 CK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
3.1 施肥与茶叶产量的关系
施肥是促进茶叶增产的重要农业措施之一。据
研究, 1970~1992年间世界主要产茶国家茶叶的年平
均增产幅度为 3.11%, 其中来自肥料的贡献率达
41%, 超过土地(25%)、劳动力(8%)等的贡献率[8]。
有关施肥与茶叶产量的关系研究也有较多的报道。
林允钦等 [ 1 2 ]试验结果表明 , 在等量氮肥施用 [15
kg(N)·666.7m−2]条件下, 施用斑竹牌茶叶专用肥比
施用俄罗斯进口复合肥可增加 7 年生茶树茶青产量
13.1%。陈永兴[13]以氮磷钾肥不同用量水平组合搭配
进行 L 9 ( 3 )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 , 施氮量为 1 5
kg(N)·666.7m−2且氮磷钾肥比例为 2 1 1∶ ∶ 时, 佛手
茶茶叶的产量最高。张文锦等[14]的研究表明, 有机
无机肥合理配施, 能促进铁观音的速生快长, 并有
效提高茶叶产量。李昱等 [5]的试验结果显示, 施用
50%麸酸型有机复混肥+50%硫酸钾复合肥处理可比
单施化肥处理提高茶叶产量 5.7%~17.6%。韩效钊等
[15]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茶叶开始采摘前 20 d和 10 d
各喷施 1 次全营养型叶面肥料, 可提高鲜茶叶产量
10%。任红楼等[16]的试验结果表明, 茶树在冬季分别
施用生物有机肥、旋艳阳天有机肥和无机复合肥可
比不施肥处理分别提高次年春茶茶青产量 23.5%、
9.9%和 15.0%。这些试验结果表明, 对茶树合理施用
无机化肥、有机无机复合肥、有机肥、叶面肥等均
可明显促进茶叶产量的提高。但这些研究结果大都
是在较短试验期(如 1季或 1~2年)内, 且只针对单独
施用化肥、有机肥、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叶面肥等
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缺少不同肥料品种合理配施及
较长期的试验结果, 而有关茶园套种绿肥或其他肥
料品种与绿肥配施对茶叶产量的影响报道甚少。本
研究通过 4 周年的田间定位试验, 研究了 6 种不同
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不施肥
相比, 其他几种不同施肥模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
加茶叶产量, 提高幅度为 51.16%~106.17%。其中,
1/2 茶树配方化肥+1/2 有机肥+豆科绿肥施肥模式对
提高茶叶产量的效果相对最佳, 其原因可能有: (1)
该施肥模式所用的茶树配方化肥的氮磷钾比例
(1 0.33 0.33)∶ ∶ 符合我国茶产区推荐的氮磷钾比例
(1 0.25~0.5 0.25~0.5)∶ ∶ [17], 氮磷钾施用比例合理 ;
(2)该施肥模式施用的有机肥料所含养分较全面, 不
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氮、磷、钾养分, 还含有一定
量的中量和微量元素, 可以提高茶园土壤的有机质
含量并平衡矿质养分, 有利于茶树根系发育和养分
吸收, 同时, 还可以解决某些元素的拮抗作用和微量
元素缺乏等问题, 从而进一步提高茶叶的产量[18−19];
(3)该施肥模式套种的豆科绿肥(圆叶决明)可以固定
空气中的氮 [20]供茶树吸收 , 且每年冬季圆叶决明
的枯枝落叶经腐烂分解为茶树提供丰富的养分, 从
而促进茶树增产 ; (4)该施肥模式因套种豆科绿肥 ,
可以调节茶园微气候 [21](如降低夏季茶园表土极高
温、提高冬季茶园表土极低温、涵养土壤水分等),
15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第 20卷


创造更适宜于茶树生长的微环境, 从而有利于茶树
的增产。
3.2 施肥与茶叶营养物质累积的关系
施肥是增加茶叶中营养物质积累的重要物质
基础, 合理施肥是提高茶叶品质的重要途径。茶树
的氮、磷、钾营养水平对茶叶的品质发生直接的影
响[22]。茶叶中的许多含氮成分都直接影响茶叶的色、
香、味, 如茶叶中甘氨酸具甜醇香, 茶氨酸具鲜爽味;
茶树体内的磷参与许多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
作用及生长发育等), 尤其是体内的各种酶促反应和
能量传递, 与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关系密切; 茶树体
内的钾主要是促进和调节各种生理活动过程, 并参
与许多酶促反应, 茶叶灰分中的钾含量与茶的级别
呈正相关, 施钾肥可提高茶叶中氨基酸、咖啡碱、
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的含量, 钾与镁肥配施可明显提
高橙花叔醇的含量, 而橙花叔醇为乌龙茶的主要香
气成分[22]。由此可见, 提高茶树体内的氮、磷、钾
等养分的累积水平是提高茶叶品质的重要物质基
础。本试验结果表明: 与对照(不施肥)模式相比, 其
他几种不同施肥模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叶对
氮、磷(OF 除外)和钾的累积量 , 提高幅度分别为
13.44%~88.60%、z7.25%~57.41%和 15.28%~98.87%;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叶对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的累
积量 , 提高幅度分别为 4.55%~73.29%和 7.43%~
85.56%。其中, 1/2 茶树配方化肥+1/2 有机肥+豆科
绿肥施肥模式对提高茶叶氮、磷、钾、茶多酚和水
浸出物的累积量效果最好, 说明该种施肥模式能够
有效地提高茶叶的品质。
3.3 施肥与茶园土壤肥力变化的关系
合理施肥是提升土壤肥力水平的关键措施[23−24]。
彭萍等 [2]的研究结果表明 , 长期大量施用氮肥后 ,
茶园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之间的正常比例将会受到
破环, 氮对其他元素的拮抗作用将会明显表现出来,
同时也会降低氮素本身的增产效果; 而化肥与有机
肥或绿肥秸秆长期配合施用, 可改良土壤结构, 增
加土壤微生物数量, 提高土壤的生物肥力。池仰坤[25]
连续 5 年开展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和单施化肥 2 种
施肥措施对茶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等
量养分投入条件下,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茶园
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年
平均增加率比单施化肥处理高, 5年后, 前者的土壤
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比后者分
别增加 31.5%、23.1%、67.4%、43.8%、44.1%。由
此可见, 增施有机肥料是提高茶园土壤肥力的主要
途径, 单施化学肥料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
肥力水平, 但效果有限, 有机肥料与化肥配施对提
高土壤肥力效果较好。本试验也得出类似的研究结
果, 6 种不同施肥模式中, 单施有机肥和 1/2 茶树配
方化肥+1/2 有机肥+豆科绿肥 2 种施肥模式对提高
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和
速效钾含量的效果相对最好, 而不施肥处理的茶园
土壤肥力相对最低。过度使用化肥是造成土壤酸化
的根源[26]。本试验结果也表明, 单施化肥(CF)模式
下, 茶园土壤的 pH下降最多, 仅 4年, pH便比不施
肥处理(5.64)下降 0.24, 呈现酸化趋势; 而化肥、有
机肥及绿肥等的合理配施模式有利于缓解茶园土壤
pH的变化。
综上所述, 1/2 茶树配方化肥+1/2 有机肥+豆
科绿肥施肥模式不仅能够明显提高茶叶产量、促进
茶叶营养物质的累积, 还能有效提升茶园土壤的肥
力水平, 因此, 该种施肥模式值得今后在茶园施肥
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阮建云, 吴洵, 石元值, 等. 中国典型茶区养分投入与施肥
效应[J]. 土壤肥料, 2001(5): 9–13
[2] 彭萍, 李品武, 杨水平, 等. 施肥对茶园土壤微生物及土壤
肥力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19(6): 1096–1099
[3] 单武雄, 罗文, 肖润林, 等. 连续 5 年施菜籽饼肥和稻草覆
盖对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0, 18(3): 472-476
[4] 徐福乐 , 李丹楠 . 茶树施用生物有机肥及专用肥效应研究
[J].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18(5): 39–41
[5] 李昱, 王飞, 李清华, 等. 麸酸型有机复混肥对铁观音茶叶
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07, 22(4): 461–464
[6] 叶秋萍 , 孙威江 . 棪施肥对黄 生长与品质及茶橙瘿螨发生
的影响[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38(6):
590–594
[7] 吴洵 . 有机茶生产必须十分重视茶园绿肥 [J]. 中国茶叶 ,
2010, 32(5): 31
[8] Shui S N, Chang K S. Contributions of technical progress to
the tea economy-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R]. International
Tea Workshop: Advances in Tea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and the World Tea Economy, 1996, July 9-11. Beijing, China
[9] Yudono P, Muljanto D, Yudono P,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foliar fertilizer for tea crops as alternative fertilization method
during dry period condition in Pagilaran tea estate[J]. Ilmu
Pertanian, 2000, 7(1): 32–34
[10] Kozlova N V, Malyukova L S. Effect of long-term mineral
fertilization on the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 in acid brown
forest soil of tea plantations in Russian subtropics[J].
Агрохимия, 2009, 9: 24–31
[11] 中国土壤学会.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农
业科技出版社, 2000
[12] 林允钦, 陈慕松, 陈永怀, 等. “斑竹”牌茶叶专用肥对茶叶
的增产效果[J]. 福建农业科技, 2000(5): 8–9
第 2期 林新坚等: 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营养累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157


[13] 陈永兴. 不同氮磷钾组合搭配对佛手茶产量效应的影响初
报[J]. 茶叶科学技术, 2007(4): 3–5
[14] 张文锦, 林心炯. 不同施肥对铁观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 2001, 23(6): 14–15
[15] 韩效钊, 刘文宏, 汪贵玉, 等. 茶园测土配肥及其叶面营养
调理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2): 642–643
[16] 任红楼, 肖斌, 余有本, 等. 生物有机肥对春茶的肥效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 37(9): 105–109
[17] 阮建云. 名优绿茶生产中的平衡施肥技术[C]//中国土壤学
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 “迈向 21 世纪的土壤
科学—— 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浙江省卷). 北
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9: 160–163
[18] 黄东风 , 罗涛 , 林新坚 . 几种有机肥料在茶叶上的应用效
果试验[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24(5):
592–594
[19] 唐劲驰 , 唐颢 , 冯平万 . 不同有机肥在茶园的施用效果比
较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06(7): 46–48
[20] 李跃森, 王义祥, 应朝阳, 等. 施氮对圆叶决明生物固氮及
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J].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30(4):
430–434
[21] 董召荣, 沈洁, 朱玉国, 等. 苜蓿生物覆盖对幼龄茶园生理
生态特征的影响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8, 16(4):
853–857
[22] 何孝延 , 陈泉宾 . 优质高效的茶叶施肥原理与应用[J]. 茶
叶科学技术, 2005(2): 1–3
[23] 宇万太, 姜子绍, 马强, 等. 不同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及土
壤磷素肥力的影响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9, 17(5):
885–889
[24] 胡诚, 曹志平, 罗艳蕊, 等. 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
力及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15(3): 48–51
[25] 池仰坤 . 茶园土壤定向培肥试验初报 [J]. 茶叶科学技术 ,
2010(1): 16–17
[26] Guo J H, Liu X,J, Zhang Y, et al. Significant acidification in
major Chinese croplands[J]. Science, 2010, 327(5968): 1008–
1010


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
以下各位专家在 2011年度为本刊审阅稿件,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艾希珍 安调过 安贵阳 白志辉 毕于运 别之龙 曹承富 曹广民 曹林奎 曹志平
曹致中 柴 强 陈光才 陈洪松 陈利顶 陈世宝 陈素英 陈 欣 陈志彪 陈志杰
成杰民 程红光 程建峰 程一松 池宝亮 戴传超 董文旭 杜尧东 段玉玺 樊胜岳
范志平 高 峰 高 扬 耿元波 郭坚华 郭建平 郭良栋 郭相平 韩秉进 韩淑敏
韩晓日 何丙辉 洪坚平 侯新伟 胡克林 胡绵好 胡正义 黄道友 黄东风 黄林芳
黄玉清 黄占斌 纪 军 姜远茂 景 可 景蕊莲 巨晓棠 孔祥斌 寇太记 李丙智
李春强 李 锋 李凤民 李红军 李加纳 李科江 李强坤 李强子 李庆梅 李全起
李生才 李世清 李小刚 李晓欣 李新平 李雁鸣 李永梅 李兆富 李宗平 梁成华
梁存柱 梁康迳 梁书民 梁银丽 梁永超 廖允成 廖宗文 林开敏 林 琪 林瑞余
林同保 林益明 刘布春 刘长海 刘国振 刘建国 刘金铜 刘明池 刘 鹏 刘荣花
刘少玉 刘胜群 刘世梁 刘守龙 刘万学 刘喜才 刘小京 刘晓风 刘训理 刘彦随
隆小华 娄永根 卢昌艾 鲁剑巍 陆开宏 吕桂云 吕家珑 吕谋超 吕仲贤 罗怀良
罗专溪 骆世明 马风云 马 平 马瑞君 马义兵 马永清 毛任钊 毛显强 孟 凯
孟昭福 闵庆文 莫江明 宁堂原 牛俊玲 潘剑君 潘竟虎 潘开文 彭佩钦 彭正萍
彭致功 漆智平 钱晓晴 秦安臣 秦舒浩 邱栋梁 曲 东 任明迅 任志远 阮维斌
商晗武 商书波 商彦蕊 上官周平 邵有全 师光禄 师尚礼 史春余 史海滨 史印山
束良佐 宋春雨 苏培玺 隋 鹏 孙宏勇 孙剑秋 孙周平 谭周进 汤 丽 腾 应
滕小华 田霄鸿 田小海 同延安 涂书新 王昌全 王德建 王改玲 王 刚 王广印
王 果 王和洲 王红瑞 王宏燕 王建武 王 靖 王军德 王 立 王强盛 王全九
王荣富 王世和 王小艺 王晓燕 王效科 王旭东 王学东 王玉英 王兆骞 王震宇
王智平 魏朝富 魏道智 温学发 吴发启 吴凤芝 吴克宁 肖润林 谢高地 邢前国
熊 伟 徐炳成 徐福利 徐汉虹 徐 慧 徐 进 徐明岗 徐润林 徐卫红 徐小牛
徐阳春 徐 勇 许吟隆 许自成 薛林贵 闫弘文 颜廷梅 颜晓元 杨代斌 杨贵羽
杨合法 杨虹琦 杨莉琳 杨连新 杨青华 杨晓云 杨永辉 杨玉盛 杨正礼 姚丽贤
叶优良 尹昌斌 于法稳 於 方 俞菊生 宇万太 袁国富 袁再健 曾德慧 曾江海
曾昭海 张成君 张 国 张晋京 张俊英 张丽梅 张青峰 张仁陟 张岁岐 张万军
张维昊 张文忠 张锡洲 张喜英 张晓平 张学昆 张雪萍 张杨珠 张永清 张玉铭
张玉秀 张玉烛 张展羽 张正斌 张重义 章明奎 章秀福 赵耕毛 赵广才 赵桂琴
赵惠燕 赵世伟 赵廷宁 赵同科 赵同谦 赵希勇 赵先贵 赵言文 赵艺学 郑长英
郑 军 郅军锐 钟平生 钟旭华 周东美 周福才 周广胜 周冀衡 周 青 朱 波
朱建国 祝树德 庄恒扬 宗良纲 邹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