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类型豆科植物对黄土母质生土的改土效果



全 文 :第25卷第6期
2011年12月
水土保持学报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Vol.25No.6
Dec.,2011
 
  收稿日期:2011-07-14
  基金项目:国家青年科学基金(31101113);山西省自然基金(991102);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00311002-9);山西农大博士启动基金
  作者简介:杜天庆(1968-),女,山西祁县人,博士,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作物土壤生态研究。E-mail:tgdtq1968@sina.com
  通讯作者:苗果园(1934-),男,山西河曲人,硕士,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作物生态与旱作农业研究。E-mail:miaoguoyuan1934@yahoo.com.cn
不同类型豆科植物对黄土母质生土的改土效果
杜天庆1,苗果园1,郝建平1,杨锦忠2,崔福柱1,薛建福1
(1.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太谷030801;2.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266109)
摘要:以黄土母质生土为供试土壤,以不同类型豆科植物为生物材料,对生物改土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
明:①草木樨、苜蓿根际土壤容重在1.00~1.35g/cm3 之间,是最适宜的土壤容重范围;黑豆、大豆对0.25
~3mm之间团粒具有较强的作用;种植草木樨、苜蓿、黑豆、大豆后,土壤>0.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
均在90%以上。草木樨、苜蓿、黑豆和大豆对土壤物理性质具有良好的改良作用。②草木樨、苜蓿、小冠花
在短时期内对土壤氮素具有较强的补给作用;豆科牧草在生土地上生长两季后,对土壤0-60cm土层氮
素具有明显的表聚效应;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以小冠花最高;0-20cm土壤表层速效P的含量均极显著高
于其他层次的;红三叶和小冠花土壤速效K含量高于草木樨和苜蓿的。种植红三叶和小冠花对土壤表层
肥田效果比草木樨和苜蓿占优势。③一年生高产植物大豆随生长进程的前、中、后期土壤N素表现了高-低
-高的积累-消耗-再积累的过程,土壤N素循环较大。研究为生物改土、有机沃土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豆科植物;黄土母质生土;土壤性状;生物改土
中图分类号:S156.92;S52;S54;S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42(2011)06-0076-05
Soil Improvement Effect by Planting Different Types of
Legume Plants in Immature Loess Subsoil
DU Tian-qing1,MIAO Guo-yuan1,HAO Jian-ping1,YANG Jin-zhong2,CUI Fu-zhu1,XUE Jian-fu1
(1.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Shanxi 030801;2.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266109)
Abstract:Immature subsoil of loess was used to study biological effect on soil improvement by different types
of legume plant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①The bulk density of soil was the best,between 1.00g/cm3
and 1.35g/cm3,by planting sweet clove and alfalfa.Planting black soybean and soybean had strong effects
on soil aggregation between 0.25mm and 3mm.The content of water stability aggregation over 0.5mm was
more than 90%after planting sweet clove,alfalfa,black soybean and soybean.Physical property of soil
could be improved by planting sweet clove,alfalfa,black soybean and soybean.②Planting sweet clove,al-
falfa and crown vetch could supply soil nitrogen in short period.There were obvious surface gathering effects
on the content of N between 0and 60cm after two-season legume plants.The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was
the highest for soil rapidly available P in crown vetch,while the content of K was higher for red clover and
crown vetch than that for sweet clove and alfalfa.It showed that the fertilizer effect of planting red clove and
crown vetch was better than planting sweet-clove and alfalfa.③The nitrogen showed the large cycle pattern of
accumulation-consumption-reaccumulation and high-low-high,folowing with growth period of before-middle-after by
planting soybean.It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model for organic soil improvement from this research.
Key words:legume plants;immature loess subsoil;soil property;biological effect of soil improvement
黄土高原沟壑区平沟造田、小流域治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地表土剥离、土层混乱,形成典型的生土
地;山西是是全国产煤大省,工矿区废弃地的复垦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1]。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土壤肥力
的恢复再造。长期以来,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的直接措施,但随着生物有机农业的发展,生物改土已成为土地
改良的重要指导思想[2]。在生物改土中,与其他植物相比,豆科植物功能显著。关于豆科植物的改土效应,前
人已做过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点:①传统农业中的许多采用豆科与其他科属作物间、混、套、复、轮作
改土的经验[3-4];②豆科绿肥翻压对土壤的改良[5];③种植豆科牧草对土壤的改良[6-10]。与前人研究取材比较
单一、土壤本底值各异、研究方法纵向深入相比,本研究在豆科根形取材上选取具有不同类型代表性与横向可
比性的植物,且以土壤理化性质本底值极低、基本处于黄土母质状态的生土土壤为试验基质,试图在极度缺乏
基本营养的相对相同的本底条件下,探讨不同类型豆科植物的改土效应,以求为迅速改造生土地、加速生土熟
化找出一条生物改土、有机沃土的途径,求得在理论与应用上有所突破与创新。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植物大豆、黑豆、绿豆、豌豆、蚕豆、芸豆由太谷县种子公司提供,苜蓿、草木樨、红三叶、小冠花、柽麻由
山西农业大学动科院草业科学系提供;供试土壤取自地表3m以下的生土,其养分含量为:全N 0.198g/kg,
有机质0.403%,速效P 4.75mg/kg,速效K 35.22mg/kg。为了保持不同作物能够正常生长,在土壤中加入
了肥料,肥料用量为:有机肥2 500kg/666.7m2,尿素15kg/666.7m2,过磷酸钙35kg/666.7m2,氯化钾7.5
kg/666.7m2,全部作基肥施入。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山西农业大学生态研究室及其实验农场进行。盆栽试验:采用直径25cm、高30cm的直筒型瓷花
盆,每盆装土15kg,于2008年4月20日播种,出苗后每盆中留苗5株。试验Ⅰ设11个处理,分别播种绿豆、
黑豆、大豆、蚕豆、豌豆、芸豆、草木樨、红三叶、柽麻、小冠花和苜蓿,重复3次,随机对比排列,一个生长季节后
于2008年10月5日对根际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试验Ⅱ设10个处理,分别播种大豆、黑
豆、绿豆、豌豆、蚕豆、苜蓿、草木樨、红三叶、小冠花和柽麻,重复12次,随机对比排列,分别与6月16日、7月
16日、8月6日和10月5日对根际土壤进行采样,每次每处理取样3盆,分析不同时期土壤表层全N的变化。
土柱根管试验:根管为纵剖两半再对合加固而成的硬质塑料管,管直径25cm、长1m,立于根室中,调查取
样时打开根管、根土即暴露于外。试验设5个处理,2008年4月20日在根管中分别播种苜蓿、草木樨、红三
叶、小冠花和柽麻,重复3次,随机对比排列,出苗后每根管中留苗5株。2个生长季节后于2009年10月5日
对不同层次根际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剖面土壤养分的变化。
1.3 测试指标及方法
容重测定采用环刀法;土壤孔隙度计算可得;土壤三相计算可得;土壤团粒结构测定采用干筛法;水稳性团
粒结构测定利用净水法[11]。土壤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全N测定采用半微量开氏法;速
效P测定采用0.5mol/L NaHCO3 浸提-分光光度法;速效K测定采用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12]。
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与绘图,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系统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豆科植物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2.1.1 不同层次土壤容重、孔隙度、三相比的差异比较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是土壤的基本物理性状,二者直接
影响土壤蓄水和通气性能,土壤良好的物理性状对提高土壤的抗蚀性与抗冲性具有重要意义[13]。表1表明,
不同豆科植物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总体上看,土壤容重与孔隙度呈负向关系,植物10
-20cm土层土壤容重高于0-10cm土层的,除苜蓿和芸豆外,其他9种豆科植物两层之间土壤容重差异均
达极显著水平。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总孔隙度降低,固相、液相增加,气相降低。
进一步分析0-20cm土层各物理性状的平均数,发现土壤容重最低和土壤总孔隙度最高的3种豆科植物
依次是绿豆、大豆、黑豆;气相最高的3种豆科植物为黑豆、绿豆、大豆。土壤容重最高和土壤总孔隙度最低的
5种豆科植物依次是豌豆、芸豆、柽麻、红三叶、蚕豆;气相最低的5种豆科植物分别为豌豆、蚕豆、芸豆、柽麻和
红三叶。土壤容重过大表明土壤紧实,不利于透水、通气、扎根;土壤容重太小又会使有机质分解过速,并使植
物根系扎不牢而易倾倒。根据大多数作物耕层土壤容重一般以1.00~1.35g/cm3 为宜[14],判定和证实了本
试验条件下草木樨和苜蓿对土壤物理性质具有良好的作用。在0-10cm与10-20cm土层之间,土壤物理性
状改变最大的是小冠花,由上而下土壤容重增加138%,气相下降56.14%。究其原因是与小冠花本身的特性
及其生长期间雨量较多有关。小冠花是半匍匐性草本植物,因其覆盖度大而增强了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同时
由于雨水较多,造成了表层积水,土壤水分饱和、胁迫严重。不同年份小冠花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有待进一
步研究。
77第6期       杜天庆等:不同类型豆科植物对黄土母质生土的改土效果
表1 一个生长季节后不同豆科植物不同层次土壤容重、孔隙度、三相比
植物
土壤容重/(g·cm-3)
0-10cm 10-20cm
土壤总孔隙度/%
0-10cm 10-20cm
固相/%
0-10cm 10-20cm
液相/%
0-10cm 10-20cm
气相/%
0-10cm 10-20cm
绿豆 0.45I 0.47G 83.05A 82.20A 16.96H 17.80F 12.56G 12.70F 70.48C 69.50B
黑豆 0.53H 0.56F 80.16B 78.98B 19.84G 21.03E 5.79I 7.59G 74.37A 71.39A
大豆 0.45I 0.57F 83.12A 78.67B 16.88H 21.33E 10.87H 14.68E 72.25B 63.99C
蚕豆 1.26E 1.52B 52.37E 42.57EF  47.63D 57.43A 37.66B 41.18A 14.71J 1.39HI
豌豆 1.38C 1.52B 47.92G 42.90EF  52.08B 57.10A 44.14A 40.70A 3.78K 2.21H
芸豆 1.44A 1.45D 45.83H 45.27D 54.17A 54.74BC  27.47C 27.96B 18.36I 17.30G
草木樨 1.21F 1.28E 54.52D 51.70C 45.48E 48.30D 4.15J 4.68I 50.37E 47.02D
红三叶 1.32D 1.48C 50.06F 44.30DE  49.94C 55.70B 17.44F 20.49D 32.62G 23.82E
柽麻 1.41B 1.44D 46.86GH 45.83D 53.14AB 54.17C 20.79D 24.28C 26.07H 21.54F
小冠花 0.65G 1.55A 75.39C 41.57F 24.61F 58.43A 18.94E 41.26A 56.45D 0.31I
苜蓿 1.25E 1.26E 52.93E 52.41C 47.07D 47.59D 4.34J 5.97H 48.59F 46.44D
  注:同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达0.01显著水平;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达0.05显著水平。下同。
2.1.2 土壤团粒结构和水稳性团聚体的比较 一个生长季节后对土壤团粒结构进行了测定(图1(a)),不同
作物对土壤团粒结构有较明显的影响。黑豆对0.25~3mm团粒的作用最大,其次为大豆、草木樨、红三叶、苜
蓿和芸豆,蚕豆和豌豆对团粒贡献最小,0.25~3mm团粒所占百分数均小于45%。<0.25mm的团粒数以苜
蓿最多,占团粒总数的30.70%,其次为草木樨、黑豆、红三叶和大豆。分析认为:<0.25mm的结构体为微团
聚体,微团聚体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壤表层的微团粒结构越多表明土壤越融和、松
软。有这种结构的土壤不僵板、裂缝少、渗漏损失少、泥性匀活、土肥相融。>0.25mm的团粒含量越高,土壤
容重也越小,土壤疏松、土壤通气度大、土壤涵蓄水分与供应作物生长所需水分的能力越好。
进一步分析>0.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图1(b)),草木樨、苜蓿、黑豆、大豆和红三叶均在90%以上,
但红三叶极显著低于其他4种植物。具有水稳性团聚体结构的土壤水气协调,单位体积内土壤的接触面较小,
故能大大减少土壤的粘结性与粘着性,使土体结构疏松,从而改善土壤的耕性[5]。上述结果表明,利用豆科植
物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草木樨、苜蓿、黑豆和大豆优于其他植物。
图1 一个生长季节后0-20cm土壤团粒结构和水稳性团聚体
     表2 不同时期土壤表层0-20cm全N含量 g/kg
植物 6月16日 7月16日 8月6日 10月5日
大豆 0.343±0.004bc 0.238±0.008a 0.196±0.000ab 0.259±0.004e
黑豆 0.364±0.008b 0.238±0.008a 0.126±0.008e 0.329±0.012c
绿豆 0.336±0.008bc 0.161±0.004e 0.168±0.000cd 0.308±0.000cd
豌豆 0.427±0.012a 0.217±0.020ab 0.189±0.012abc 0.343±0.012bc
蚕豆 0.350±0.008b 0.189±0.004cd 0.210±0.008a 0.280±0.024de
苜蓿 0.294±0.008de 0.189±0.004cd 0.175±0.004bcd 0.371±0.012ab
草木樨 0.301±0.004d 0.189±0.004cd 0.154±0.000d 0.392±0.016a
红三叶 0.315±0.012cd 0.210±0.008bc 0.189±0.004abc 0.315±0.004cd
小冠花 0.266±0.008e 0.238±0.008a 0.203±0.012a 0.322±0.000c
柽麻 0.336±0.016bc 0.182±0.000de 0.154±0.000d 0.308±0.000cd
2.2 不同豆科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2.1 豆科植物第一年生长期间土壤
全氮含量的变化 表2表明,不同作物
生长期间土壤全氮含量变化趋势一致,
即随着生育期的后延,土壤全氮含量逐
渐下降,而当一个生长季节结束后,土壤
全氮含量逐渐回升。这一变化趋势说
明,不同豆科植物的生长均会从土壤中
带走一定数量的氮素,但土壤全氮下降
的幅度有所不同,生长期间4次土壤全
氮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作物之间均表现
出显著差异。对10月5日和6月16日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种植草木樨、苜蓿、小冠花一季后,土壤全氮含量
均显著增加,说明这3种豆科植物在短时期内对土壤氮素具有较强的补给作用,这可能与它们密集的根系在土
87 水土保持学报       第25卷
壤中产生穿插、挤压、分割、网络等作用以及根系分泌物和分解产物密切相关;种植红三叶越冬前植株从土壤中
带走的氮素也得以归还土壤。
对于其他6种豆科植物来说,黑豆从土壤中带走了65.38%的氮素,但到成熟后有61.70%的氮素归还到
土壤中;柽麻和绿豆氮素分别下降了4.17%和4.36%;豌豆和蚕豆氮素分别下降了10.84%和13.50%;大豆
是需氮最多的植物,仅依靠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给予土壤-植物体系所补存的氮素营养不足以弥补它从土
壤中带走的氮,所以到成熟后土壤全氮含量下降了18.53%。
2.2.2 豆科牧草2个生长季节后土壤养分比较 表3为5种豆科牧草生长两季后土壤剖面养分测定结果,与
表2生长一季后土壤表层全N含量相比,红三叶和小冠花土壤表层全N含量增长幅度最大,均为100%;柽麻
的增长量也达50%以上;苜蓿增加47.17%;草木樨增长数量最少,为21.43%。以上结果表明,生土地上种植
豆科牧草,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表层全N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不同层次进行分析,土壤全N的
垂直变化趋势是从上到下逐渐降低,呈现明显的层次性,即在0-20cm土壤表层,除苜蓿外,土壤全N含量极
显著高于亚表层20-40cm的;在20-40cm和40-60cm之间,只有草木樨和小冠花全N含量下降的幅度
较大;在60-80cm和80-100cm 2个层次之间,土壤全N含量除小冠花达0.05水平差异外,其他4种豆科
牧草差异均不显著。以上分析表明5种豆科牧草在生土地上生长两季后,对土壤0-60cm土层氮素具有明显
的表聚效应,这可能与土壤N主要存在于生物活动区,尤其是在植物根系分布区密切相关。
5种豆科牧草土壤有机质的垂直变化趋势与全N的相同,即从表层向下逐步减少,与土壤中植物的残体量
由上向下依次减少一致。小冠花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最高,其次为红三叶,草木樨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高出苜
蓿3%,柽麻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最低。
表3 不同豆科牧草地土壤剖面养分含量
植物 深度/cm 全N含量/(g·kg-1) 有机质含量/% 速效P含量/(mg·kg-1) 速效K含量/(mg·kg-1)
0-20  0.546±0.016aA  1.889±0.053aA  5.760±0.693aA  127.5±1.443aA
20-40  0.434±0.032abAB  1.411±0.066bAB  2.084±0.404bB  100.0±5.774bB
苜 蓿
40-60  0.322±0.000bcBC  1.183±0.066bcBC  1.962±0.412bB  90.0±0.000cBC
60-80  0.238±0.065cdC  0.990±0.151cdBC  1.569±0.578bB  80.0±0.000dC
80-100  0.168±0.057dC  0.740±0.204dC  1.148±0.311bB  77.5±1.443dC
平均值 0.342±0.068  1.243±0.196  2.505±0.830  95.0±9.048
0-20  0.630±0.000aA  1.957±0.039aA  10.400±1.216aA  165.0±2.887aA
20-40  0.364±0.024bB  1.525±0.067bB  1.794±0.209bB  85.0±2.887bB
红三叶
40-60  0.294±0.032bB  1.331±0.007cC  1.786±0.042bB  85.0±2.887bB
60-80  0.154±0.049cC  0.797±0.013dD  0.937±0.259bB  82.5±4.330bB
80-100  0.112±0.008cC  0.421±0.007eE  0.671±0.035bB  75.0±2.887bB
平均值 0.311±0.092  1.206±0.271  3.118±1.834  98.5±16.726
0-20  0.476±0.008aA  1.946±0.007aA  6.905±0.444aA  130.0±4.330aA
20-40  0.420±0.023bB  1.582±0.020bB  2.363±0.119bB  80.0±0.000bB
草木樨
40-60  0.364±0.052cC  1.149±0.020cC  1.648±0.178bcBC  80.0±2.887bB
60-80  0.140±0.018dD  0.876±0.020dD  1.138±0.038cdCD  75.0±0.000bB
80-100  0.126±0.017dD  0.614±0.000eE  0.450±0.000dD  70.0±0.000bB
平均值 0.305±0.073  1.233±0.240  2.501±1.145  87.0±10.909
0-20  0.644±0.008aA  2.173±0.020aA  12.648±0.135aA  160.0±0.000aA
20-40  0.350±0.016bB  1.445±0.059bB  2.006±0.000bB  90.0±0.000bB
小冠花
40-60  0.252±0.024cC  1.047±0.053cC  1.182±0.013cC  85.0±2.887cB
60-80  0.140±0.008dD  0.831±0.020dD  0.672±0.083dD  75.0±0.000dC
80-100  0.084±0.008eD  0.501±0.039eE  0.549±0.035dD  72.5±1.443dC
平均值 0.294±0.099  1.199±0.288  3.411±2.323  96.5±16.194
0-20  0.462±0.000aA  1.775±0.053aA  5.529±0.680aA  130.0±0.000aA
20-40  0.294±0.032bB  1.559±0.020bB  2.616±0.352bB  110.0±0.000bB
柽 麻
40-60  0.224±0.024bcB  1.218±0.046cC  2.082±0.101bcBC  90.0±5.774cC
60-80  0.154±0.000cB  0.614±0.039dD  1.051±0.038cdBC  85.0±2.887cC
80-100  0.154±0.065cB  0.592±0.039dD  0.907±0.172dC  85.0±2.887cC
平均值 0.258±0.057  1.152±0.241  2.437±0.837  100.0±8.803
97第6期       杜天庆等:不同类型豆科植物对黄土母质生土的改土效果
  土壤中速效P含量在剖面上的垂直分布也与全N、有机质的分布趋势一致。0-20cm土壤表层速效P的
含量均极显著高于20-40cm土层的,在20-100cm土层,土壤速效P的变异不大,这与P的移动性少,向下
淋溶少有关。
表层速效K的含量在127.5~165.0mg/kg之间,差异较大,与K的性质有关,土壤中的速效K都是溶解
态和离子交换态,它们很容易被植物吸收。草木樨和苜蓿在土壤中生长两季,除基肥外土壤中一直无外施 K
肥,处于生长旺期的草木樨和苜蓿吸收带走的速效 K较多,使土壤中速效 K的含量低于红三叶和小冠花的。
据观察红三叶和小冠花在生长第2年的7-9月份,其凋落物量明显高于其他3种植物的,凋落物经过几个月
的缓慢分解后,在大量微生物的作用下,养分矿化较快,从而土壤速效K含量明显增加。
土壤有机质是评价土壤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仅能增强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
性,而且可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透水性、蓄水能力及通气性,增强土壤的缓冲性等;土壤全氮含量
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而土壤有机质含量又主要取决于有机物质归还数量、有机物质腐殖化系
数和土壤有机质矿化率。本试验条件下苜蓿、草木樨、红三叶种植两季后对土壤的培肥作用高于小冠花和柽麻
的,这从表3中0-100cm层土壤养分平均数全N与有机质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两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3 结论与讨论
(1)土壤物理性状是土壤直接受植物根系生长构型、挤压、切割穿透、网络影响而形成的空间特性,不同豆
科植物由于株型不同、根冠比不同、生育期与生育寿命长短的不同,因而对土壤物理性状指标影响不同。本试
验条件下分枝性强、营养体繁茂性强、经济产量相对较高的大豆、黑豆,耕层根系发达,土壤容重较低、孔隙度较
大、气相比亦较大,且黑豆、大豆对0.25~3mm之间团粒具有较强的作用;多年生深根牧草草木樨、苜蓿根际
土壤容重界于1.00~1.35g/cm3 之间,是最适宜的土壤容重范围;种植草木樨、苜蓿、黑豆、大豆后,土壤>0.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均在90%以上。由于容重是衡量土壤松紧状况的指标,而土壤团聚体结构状况对土
壤水分和肥力有着重要的涵养作用[13],因此种植草木樨、苜蓿、黑豆和大豆对黄土母质生土物理性质具有良好
的改良作用。
(2)由于豆科植物既是土壤N的利用者,又是土壤N的生产者,因此豆科植物生长期间土壤N素变化循
环较大,尤其是一年生高产豆科植物大豆,随生长进程的前、中、后期土壤N素表现了高-低-高的积累-消
耗-再积累的过程。豆科植物在丰富土壤N素积累过程中,除通过根瘤固N作用减少对土壤硝态氮的吸收,
使土壤肥力得到明显改善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豆科植物的残留物释放养分提供持续的氮素营养,使土壤肥
力得到改善。董智等[9]研究表明,在黄泛平原风沙化土地种植豆科牧草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速效磷、
速效钾含量增加,且不同牧草间各养分状况指标的含量差异显著。在本研究中,草木樨、苜蓿、豌豆、黑豆、小冠
花、红三叶6种豆科植物在短时期内对土壤氮素具有较强的补给作用;5种豆科牧草在黄土母质生土上生长两
季后,土壤0-20cm表层全N含量与生长一季后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培肥土壤能力随种植时间的延长而
越发显著,与董智等[9]研究结果一致。其中红三叶与小冠花提高幅度达100%,种植红三叶和小冠花对土壤表
层肥田效果比种植柽麻、苜蓿和草木樨占优势。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氮和磷的重要来源,同时对土壤物理性状也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土壤有机质作为衡量
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最重要指标而备受重视[5]。本试验条件下0-100cm土层内有机质含量表现为:苜蓿、草
木樨、红三叶显著高于小冠花和柽麻,且与全N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以上结果与根系分布及茎叶根系水温量
有关。种植豆科植物枝叶还田及腐根枯落物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有较
好效果,与秦嘉海等[8]、曾希柏等[16]研究结果一致。
(3)由容重、孔隙度、团粒结构及土壤养分状况总体分析,草木樨、苜蓿、黑豆、红三叶4种豆科植物对黄土
母质生土具有良好的改良效果,因此在同类型土壤开发初期可以作为改土首选,这对新垦贫瘠土壤性状的改良
将有着积极全面的推进作用,可作为生物改土的一项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 杜天庆,苗果园.豆科牧草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1):25-27.
[2] 杨珍平,郝教敏,苗果园.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对混作根际土壤生物活性及土壤营养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0,24
(5):223-227,257.
[3] Rochester I J,Peoples M B,Hulugale N R,et al.Using legumes to enhance nitrogen fertility and improve soil condition in
cotton cropping systems[J].Field Crops Research,2001,70:27-41.
下转第86页
08 水土保持学报       第25卷
4 结 论
(1)武隆主要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适中,pH4.5~7.5范围的土壤占绝大部分。全氮量和碱解氮含量较
高。对于氮含量较高的烟田,为了避免在烟株生长后期因氮素过量造成烟叶成熟期推迟,应适当控施氮肥,并
适当提早追施氮肥的时间。植烟土壤磷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不能为烟草提供充分磷素的土样占总样品数的
77.56%,烟区有近60%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丰富,适宜烟草的生长。
(2)中量元素中近60%的烟田有效钙含量偏高;多数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在适宜至丰富范围;有效硫含量缺
与不缺大约各占50%,缺硫的土样数占56.73%,不缺硫的土样占43.27%。
(3)有效锌含量适中偏丰、有效铜含量丰富,适宜优质烟叶的生长,有90%左右的土壤有效锰、有效铁含量
偏高。因此,主要微量元素不是影响武隆烟区优质烤烟生产的主要因素。
(4)通过对武隆烟区土壤进行模糊性综合评价可以看出,武隆烟区大部分土壤样品的IFI值处于中等(占
39.10%)和较高(占33.01%)水平,另有7.05%处于高水平,而分布在较低水平的占17.63%,仅有3.21%的
土壤样品分布在低水平。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武隆烟区土壤肥力较适宜生产烤烟。
参考文献:
[1] 黄运湘,武孟祥,赵成燕,等.南方主要烟草种植区植烟土壤肥力特征及硫素状况[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283-288.
[2] 朱续熹,宋文峰,刘国顺,等.湖南永顺烟区土壤养分状况的综合评价[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8):78-80.
[3] 李娟,刘国顺,宋晓华.重庆烟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及综合评价[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7):94-96.
[4] 陈文辉,谢高地,卓庆卿.农田基础环境信息空间变异性分析[J].生态学报,2004,24(2):347-351.
[5] 张雯雯,李新举,陈丽丽,等.泰安市平原土地整理项目区土壤质量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7):106-109.
[6] 李新举,刘宁,张雯雯,等.黄河三角洲土壤质量自动化评价及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1):145-148.
[7] 韩平,王纪华,潘立刚,等.北京郊区田块尺度土壤质量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增刊2):228-234.
[8] 杨奇勇,杨劲松,姚荣江,等.基于 GIS的耕地土壤养分贫瘠化评价及其障碍因子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8):
1375-1384.
[9] 秦建成,罗云云,魏朝富,等.基于 ArcGIS的彭水县烟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丰缺评价[J].土壤学报,2006,43(6):892-
897.
[10] 李卫,周冀衡,赵松义,等.湖南烟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评价[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
(4):373-377.
[11] 刘国顺.烟草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34-35.
[12] 胡国松,郑伟,王震东,等.烤烟营养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3] 肖汉乾,罗建新,王国宝,等.湖南优质烟区不同产量水平土壤肥力状况分析[J].作物研究,2003(1):28-30.
[14] 刘勤,张新,赖辉比,等.土壤烤烟系统硫素营养研究Ⅰ土壤硫素营养状况及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
2000(4):20-22.
[15] 介晓磊,刘世亮,李有田,等.不同浓度钙营养液对烟草矿质营养吸收与积累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5,36(4):560-563.
上接第80页
[4] 王旭,曾昭海,胡跃高,等.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效应研究进展[J].中国草地学报,2007,29(4):92-98.
[5] 刘国顺,罗贞宝,王岩,等.绿肥翻压对烟田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1):95-98.
[6] 李月芬,汤杰,林丰年,等.黄花草木樨改良盐碱土的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24(1):8-11.
[7] 张晓红,徐炳成,李凤民.黄土塬区3种豆科牧草的土壤养分剖面分布特征与平衡[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4):810-
817.
[8] 秦嘉海,赵芸晨.苜蓿草对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壤改土培肥效应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4,35(6):806-808.
[9] 董智,李红丽,任国勇,等.黄泛平原风沙化土地种植牧草改良土壤效果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08,30(3):84-87.
[10] LI Wen-jin,LI Jin-hua,LU Jun-feng,et al.Legume-grass species influence plant productivity and soil nitrogen during grass-
land succession in the eastern Tibet Plateau[J].Applied Soil Ecology,2010,44:164-169.
[11] 林大仪.土壤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66-76.
[12]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30-107.
[13] 杨吉华,张永涛,李红云.不同林分枯落物的持水性能及对表层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2):141-
144.
[14] 甄莉娜,张英俊,白春生,等.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容重及含水量的比较研究[J].草业科学,2011(7):58-59.
[15] 王国梁,刘国彬.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效应[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1):48-50.
[16] 曾希柏,孙楠,高菊生,等.双季稻田改制对作物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7,40(6):1198-1205.
68 水土保持学报       第2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