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农杆菌介导转化豆科牧草百脉根影响因子



全 文 :第 4 卷
以刀 5年
第 4期
7月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AC]队 以二IE闻田出UM N川阳 RAJ LI UM UN IV ERS仃火 TI S S t JN YA r巧 EN I
V ol
.
4 N
0
.
4
J己 . 2田 5
农杆菌介导转化豆科牧草百脉根影响因子 `
张振霞 , ,2 , 席嘉宾 ` , 张惠霞, , 储成才 4
( 1
.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广东 广州 51 0 2 75 ; 2 . 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 , 广东 潮州 521 以 ;1
3
. 广东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 广东 广州 51 05 0 ; 4 .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北京 10 101 )
摘 要 : 对农杆菌介导转化豆科牧草百脉根的相关影响因子进行了实验研究 , 结果表明 : 在百脉根农杆菌转化
体系中 , 以农杆菌 AG LI 菌株 、 子叶转化受体 、 3 d 共培养时间以及 25 州L卡那霉素筛选质量浓度为最佳转化条
件 。 研究还发现 , 头抱霉素对农杆菌 AGL I 菌株的抑制作用要强于狡节霉素。
关键词 : 百脉根 ; 遗传转化 ; 农杆菌介导法 ; 影响因子
中图分类号 : 3Q 34 二 1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5 29 一 65 79 ( 2加5 ) 阵以拍巧一。
百脉根 肠如 co ~ 遥涵时us L
. 是温带地区常见 的
豆科牧草 , 不仅是牲畜的优良饲料 , 还在土壤改
良 、 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积极作
用 。 W e bb [ ’〕早在 1986 年尝试了农杆菌转化百脉根
研究 , 王广立等川用富含硫氨酸的 l oKD 玉米醇溶
蛋白、 eB lu c i 等 3[] 用 俘一 玉米醇溶蛋白和 , 一 玉米
醇溶蛋白转化百脉根 , 在转化植物的叶片中检测富
含硫氨基酸的增加等等 。 但是至 目前有关农杆菌转
化百脉根各种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方面还未见相关
报道 。 本研究将对农杆菌转化百脉根时的各种影响
因素做较为系统的研究 , 以构建良好的遗传转化系
统 , 提高百脉根的转化效率 , 为进一步用转基因技
术培育和改良百脉根品种的研究提供更有效的研究
手段 。
1 材料和方法
1
.
1 细菌和质粒
本研究使用了大肠杆菌 scE ha icr hi a col i D SH 。 株
系 、 双元载体 四 in 19 以及农杆菌 雌四灰配纪月姗
t nU 爬faC ~ AG IL

EHA 105 和 LB A今牡碎 株系。
p BG A 质粒在大肠杆菌 D E匕a 中保存 。 本研究
使用了含 c aM v 35 启动子调控的拟南芥 GA2 0 一 氧
化酶基因 , 大小为 1 . 158 bK , 为 石缸爪 H 扛酶切的片
段 。 另外还使用了含有 p NOS 启动子控制下的 NP 咫
基因 , 大小为 795 饰。
1
.
2 植物材料与处理
供试种子由中科院遗传所吕德阳老师提供 。 种
子处理方法为先用砂纸打磨后用 甲二 70 % 的酒精消
毒 10 而 n , 然后用 甲= 0 . 1%升汞灭菌 20 而 n , 再用
灭菌水冲洗数次后置于 MS 培养基中。 萌发后取刚
展开的子叶和上胚轴以及第 2 、 3 片真叶以及相应
的茎段作为转化受体 。 组织培养条件为 26 ℃ , 每
日光照 12 h , 光强 2 0以) h 。
1
.
3 培养基
细菌培养基包括 比 培养基闭 , 用于培养大肠
杆菌 ; 花B 培养基 5[] , 用于培养农杆菌 。 植物培养
基包括接种培养基 : Ms 困 ; 共培养基 ; 筛选及分
化培养基以及壮苗培养基几种 。
1
.
4 转化方法
将农杆菌单菌落接种于 20 mL 的花 B 液体培
养基 (含卡那霉素 50 呵mL ) 中 , 28 ℃ (巧。 r/
ha n) 培养 2 一 3 d , 重悬至 0 1巧仪) = 0 . 6 一 0 . 9 ; 将培
养 6 一 7 d 的百脉根无菌子叶 , 取 21 3 部分浸人 M S
液体培养基悬浮的农杆菌培养液中摇动 20 而 n 后 ,
取出用无菌滤纸吸干多余菌液 , 将子叶接种于共培
养基上进行光培养 ; 培养 3 d 后转人筛选培养基
上 , 进行转化体的筛选培养 。 培养条件为温度 25
一 26 ℃ , 日光照 12 h , 光强 2 以X) h 。 4 周后统计
分化率 。 每 4 周换一次新鲜培养基 , 继代 3 次以
上 。 最后将再生苗转人壮苗培养基以诱导生根 。 数
周后将植株移栽至温室中。
1
.
5 实验处理
百脉根子叶对卡那霉素筛选剂的敏感性实验设
o

10

2 5

50

7 5

10 gnI/ L 6个卡那霉素的筛选质量浓度 , 培养基为 M s 培养基 。 实验转化以 咧 2
基因 ( n eo n l y c i n hP os hP to s fe arS 。 2) 作为筛选基因 ;
` 收稿 日期 : 2X( M 一肠 一 24
基金项目 : 珠海市科技计划 (代〕 为 31以犯6 ) 资助项 目
作者简介 : 张振霞 ( 1卯5 年生 ) , 女 , 副教授 , 博士后 ; E一二1: 二84 1 @ 163 . C om
第 4期 张振霞等 :农杆菌介导转化豆科牧草百脉根影响因子
对于头抱霉素和梭节霉素的抑菌效果研究用 30
n喇 L的头抱霉素和竣节霉素作为抑菌剂来研究其
抑制效果 ;不同农杆菌菌株对百脉根分化率的影响
实验采用 AG LI、 E H A 150、 LB A今牡碎 3种根癌农杆
菌菌株进行实验 。 共培养天数对百脉根分化率的影
响实验设 2、 3、 4 d 3个处理 。 不同转化受体材料
设百脉根的叶 、 子叶 、 茎段和胚轴几种材料处理 。
表 2不 同菌株对百脉根转化率的影响
.』泪七 . 2 E玉 e t of dj玉花 n t左 , 加赚碗姗 由苗 sn on het
位以而~ 石朋 ife ic e cn y of L
. 印川衣以山 su
农杆菌菌株 转化数 /个 分化数 /个 分化率 /%
AGL I 们 8 20 . 0土 1 . 7 5
1王阵4( 碎 40 5 1 2 . 5 士 2 . 5
EHA 105 粼 ) 3 7 . 5土 1 . 0
2 结果与分析
2
.
1 百脉根子叶对卡那霉素筛选剂的敏感性
表 l 表明 , 当卡那霉素的处理质量浓度为 25
, 1 19 /L 和 50 1119 /L 时 , 百脉根子叶都具有比较理想的
分化效果 ; 而当处理质量浓度为 or 呵 L 时 , o %
的分化率使得无法产生有效的筛选效果 ; 当卡那霉
素的处理质量浓度为 75 m g /L 时 , 百脉根子叶的分
化率太低 ; 而当卡那霉素的质量浓度升至 10 呵 L时 , 百脉根子叶的外植体出现褐化 、 坏死现象 , 分
化率为零 。
表 1 百脉根对卡那霉素筛选剂的敏感性
T习】 . I E任ce t of se lce ivt e 毋 nt k a nam cy in on e o妙lde o n of
L
. 功爪如话以“ ,
卡那霉素质量浓度 转化数 分化数 分化率
l (哩 . L 一 ’ ) /个 l个 z%
0 4D 38 95
.
O士 3
.
75
10 粼〕 36 如 . 0 土 3 . 0
25 4D 8 20
.
0 土 1 . 0
5 0 书 ) 7 17 . 5 土 0 . 7 5
7 5 4( ) 1 2
.
5 士 2
.
5
lX() 4() 0 0
表 3 不 同共培养天数对百脉根转化率的影响
T习〕 . 3 E任茂 t of het ds y s for o c ul恤 初山 A . t助可流 ic sn
on 公比 tr 山招 fo mar it on ief ic
e n c y of L
.
~
理涵以璐
共培养天数 d/ 转化数尹个 分化数 /个 分化率2%
2 4() 4 10
.
0 土 3 . 0
3 40 8 20
.
0 土 1 . 0
4 40 2 5
.
0 士 0 . 75
2
.
5 不同转化受体材料对转化率的影响
表 4 表明 , 在 4 种百脉根受体材料对转化率的
影响中 , 以子叶作为转化受体的最终分化率为最高
(达 20 % ) , 叶的次之 ( 12 . 5% ) , 而以茎段作为受
体 的 分 化 率 为 最 低 ( 5 . 0 % ) , 胚 轴 的 次 低
( 7
.
5% )

表 4 不同受体类型对百脉根转化率的影响
r
n lb
.
4 E压犯 t of 山氏此 nt h . sn fo an t i
o n
, iv
e nt on the
廿田℃允~ 石on ief ic
e nC y of L
. 印阴应以山 us
受体类型 转化数 /个 分化数 /个 分化率 /%
子叶 40 8 220 . 0士 1 . 0
胚轴 40 3 7 . 5土 1 . 5
茎段 4() 2 5 . 0士 0 . 95
叶 40 5 12 . 5土 2 . 25
2
.
2 头抱霉素和梭苇舞素的抑菌效果
研究发现 , 筛选培养 4 d 后 , 在含梭节霉素的
培养基上 , 接种农杆菌 A G l 和 E HA 105 菌株的部
分外植体发生污染 , l 周后外植体全部感染 , 2 周
后全部褐化坏死 。 而在含头抱霉素的培养基中 , 2
种菌株均未感染子叶外植体 , 外植体全部生长正
常 。 同时还发现 , 头抱霉素对 A G L I 菌株的抑制效
果要好于对 EHA 105 菌株 。
2
.
3 不同农杆菌菌株对百脉根分化率的影响
表 2 表明 , 接种 A GL I 菌株时 , 百脉根的转化
率远远高于接种 EHA 105 和 L B为种时 菌株 , 达 20 % ,
而后两者的转化率仅分别为 7 . 5%和 12 . 5% 。
2
.
4 共培养天数对转化率的影响
从表 3可以看出 , 在 3 个培养天数的处理中 ,
以 3 d 的共培养效果为最好 , 有 20 % 的外植体可以
分化为再生苗 , 比共培养时间为 Z d 和 4 d 的分化
率高 1倍和 4倍以上 。
3 讨 论
esD
g典笋es 等困认为卡那霉素筛选浓度过高会
影响转化体愈伤的发生和胚状体的诱导 , 百脉根子
叶转化受体也有类似的反应 。 过高的筛选剂浓度虽
然能更有效的得到转化细胞 , 但同时也严重影响转
化细胞的生长和再生能力 。 通过对筛选剂质量浓度
和筛选时间两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 , 本研究认为选
择 25 州L 的卡那霉素浓度作为百脉根子叶转化受体的筛选浓度比较适宜 。
不同抗生素对不同农杆菌的抑菌效果与不同植
物材料有一定的关系。 如王丹等 v[] 人的研究认为竣
苇青霉素比头抱霉素更适合用于农杆菌介导的马铃
薯叶圆片的遗传转化 。 本研究结果表明 , 就百脉根
子叶受体而言 , 头抱霉素对农杆菌两个供试菌株
A GL I 和 E H A 105 都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 而狡节霉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4卷
素则效果不佳 。
研究发现 , 3 d 时间的共培养足以使卡那霉素
抗性基因 喇 n 在百脉根植物基因组中整合并表达 ;
Z d 的共培养时间偏短 , 外源基因不能完全 、 有效
地在植物基因组上整合 ; 但 4 d 共培养时间有点偏
长 , 农杆菌生长过于旺盛 , 以至转化受体转移至筛
选培养基上时农杆菌已很难抑制 , 反而影响了转化
率 。 这与 Ch al ” u 等 s[] 在紫花首楷上 的研究结果 相
似 。
本研究结果来表明 , 百脉根的子叶显然比其它
组织有相对较强的组织分生能力 , 同时 , 就百脉根
的转化而言 , 采用子叶作为转化外植体 , 一方面取
材不受季节限制 , 操作简单 , 便于重复 , 另一方面
转化体系具有再生速度快 , 频率高 , 移栽成活容易
等优点 。
参考文献 :
「1 ] 确1乙B B K .J 毛翅目访m函朋 J 丘肋罗 】件笋m es 囚 I唱匆确刚碗皿
翻价倾欲动瓜 [J〕 . 肠即 r AP p l C七理 t , 1986 , 72 : 53 一 58
·
〔2〕 王广立 ,唐茂芝 ,林忠平 . 富硫蛋白基因对牧草百脉根
的转化 [ J] . 植物学报 , 19 4 , 36 (3 ) : 2以 一加 8 .
[3」 B E u刀 CC I M , 川尹I N I A , RA C I洲1 5 . E x p此 s io n of ~ ze
y 一 ize
n a
dn p

ze in 罗nes in tar l舀罗垃c 灿加it( 姗 众沽配王训
a l l
d 伽 , co 川衣理止以 us 【J〕 . 儿 nt eC l iT s 吮 Chu , 2X( X) ,
6 2 : 14 1 一 15 1
.
[4」 J萨姆布鲁克 , D W 拉赛尔 ,著 ,黄培堂等译 .分子克隆
实验指南 (第 3 版 )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2以刀 :巧95 .
【5」 M L RA SH IG E T , SKO以 ; F . A er vi 划 n犯d iuln for ar p ld
歹吸用山 阴d ib叨段妇 y s 衍 ht tO I犯 c c o it s ue 。己 t u 了e s 「J」. lP ant
1肠 s iof , 1肠 2 , 巧 : 47 3 一 4 97 .
仁6」 D硬粥AG NES R , l人 B E RGE S , A LI 人 lu 〕 G , et al . eG inet c
加朋肠~ t ion of c
~
ial 阮戚gn il nes of a l (田af
(撇众。锣〕 s以阴 ) [J」. 1 , a n t C e l l iT s gOr C ul t , l哪 , 4 2 :
129 一 140
.
〔7 〕 王丹 ,朱常香 ,郑成超 ,等 .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
传转化条件的优化【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
版 ) , 2X( 刀 , 33 ( l ) : 23 一 27 .
〔8 ] Cl l AB AUD M , 1从骆 IAr n )班: J E , C ON N ()入 F , e t al .
aP
~
et 、 滋介c t ing the {论 q u~ y of k a l团刀 y c in er is sant
t
司括】翻 O b面 n曰 场 月卯 ,撇友云胡刁 友翻娇戚泥 , ~ m 洲 lia ted
加璐肠m u it o n [J ] . lP ant eC l eR op ir s , 1955 , 7 : 5 1 2 一 5 16 .
T h e F a d ()[ sr A伟ec ilt 吧 丸卿加犯翻对“ 挑枷哪阮翻附 一 m 曰五a ted
T份珑白n m目t io n of L o 勿5 c o用ic u勿扭 s
刀恻四` 筋忍 r卜灿 ’ , , , XI J她 . bin ’ , 刀洲四` uH i-x 扩 , c厅U heC 兮ca 扩
( 1
.
cS ho l Of U fe 阮 ie cn es
,
S u n aY t

sen
U n ive o i yt
,
G u an 砂 o u 5 102 7 5 , Ch i n a :
2
.
D e PaJ 内m e n t of B iol ogy
,
Hasn h an N
o n l司 C o l es
,
Ch a o hz o u 5 2 1以 l , C h ian :
3
.
uG an gd
o n g U ves cot k xE
te ns i
o n eS vr ie e s
,
uG an 邵 ho u 5 105 X() , Ch ian ;
4
.
snI t i t
u et 可 eG en ti e s an (1 eD ve 1O p m e n回 B i0 1o爵 , hC i n , A e ad e m y of cS ien ce s , eB ij i n g l X() 10 1 , Ch ian )
A加。 , c t : nA 叩 it m iez d n le t h闭 ofr obt ia in gn a ih hge r l滋 p皿e cn y of A脚 b配 et ir um t un刁流 ic sn ~ m e d i at de tanr 咖 n n a t ion of
肠ust com ic
z血 t璐 aws dces ir h妇
.
I t aws of
u n d ht at ht e o p tim um
e o n ( li t iosn of
r ht e s
cues
s彻 t~ 王b助 a ti o n icn l u d e ht e
u s in g ht e A脚 6配记瓦um s俪 n AG L I , a 3一d盯 e o 一 e u l ti v at ion 洋ir de , e oyt l以Io n t二 s fo mr a tion 二 i详 n t , 朋 d 25 n lg / L Of
k a l l a m y c i n e ocn ent art i
o n
.
Ce fo t ax ien was be
t t e r t han e ar be cn il in fo r e on tolr i嗯 ht e b ac te ir urn
.
K ey 肠 . 找如 : 肠八“ ~ 比翻 h£公 ; 罗en ict t~ fo ~ iot
n ; 雌四械衍月姗 一 m ed ia 喇 me th司 ; 缸死 c tin g fac ot 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