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生长调节剂对三种壳斗科树种幼苗根系生长影响



全 文 :基金项目:宁波市科技局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5B110005)、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杨同辉(1978-),男 ,安徽淮南人 ,硕士,主要从事森林生态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07-04-06
生长调节剂对三种壳斗科树种幼苗根系生长影响
杨同辉 陈婷婷 黄宗兴 李修鹏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宁波  315040)
摘 要:选择宁波地区分布的 3种壳斗科树种 1年生幼苗 ,通过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根施处理 ,测定并分析了幼苗侧
根的数量及其生长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处理后 3个树种的侧根数量及其生长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
长 , 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myrsinaefolia)的有效处理为 PP333 1000mg/L-1500mg/L,
苦槠(Castanopsissclerophyla)的有效处理为 PP333 1500mg/L+IAA1000mg/L, 处理 1-2次为宜。 3个树种对生长调节
剂都较敏感 , 壳斗科其它树种的激素敏感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生长调节剂;壳斗科树种;根系;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07)09-139-03
EfectofPhytohormoneonSeedlingRootsofThreeFagaceaeSpecies
YangTonghuiChenTingtingHuangZongxingLiXiupeng (Ningbo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 Zhejiang,
315040)
Abstract:DiferentconsistencyphytohormonewasappliedtotheseedlingrootsofthreeFagaceaespeciesdistributedin
Ningboarea, thenthenumberandincresmentofsecondaryrootsweremeasuredandanalyz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re
waspromotioninnumberandincrementoftheroots.NomorethantwiceapplicationwouldbeavailablewhichforCyclobal-
anopsisglaucaandCyclobalanopsismyrsinaefoliawasPP3331000mg/L-1500mg/L, andCastanopsissclerophyllaasthe
samewithPP3331500mg/L+IAA1000mg/L.Threetreespecieswereallsensitivetothegrowthhormone, andthefurtherre-
searchshouldbecarryoutinotherFagaceaespecies.
Keywords:Phytohormone;Fagaceaespecies;Roots;Increscentofsecondaryroots
  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地区壳斗科乔木多为常绿树
种 ,优势树种主要有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小叶青
冈(C.gracilis)、细叶青冈 (C.myrsinaefolia)、米槠(Cas-
tanopsiscarlesi)、甜槠(C.eyrei)、栲树(C.fargesi)、苦槠
(C.sclerophyla)、石栎等 [ 1] (Lithocarpusglaber),是优良的
绿化用乡土树种。壳斗科乔木树种直根系发达 ,幼苗地栽
培育过程中主根生长较快 ,侧根发育较弱 ,小苗移栽根系
损失较多 ,移栽后生长不良 ,影响移栽成活率。现有植物
控根育苗技术虽用于大苗控根效果较好 ,但控根育苗成本
较高 [ 2] ,也不适用于大面积穴盘育苗。近年来 ,乡土树种
在绿化中的应用不断扩大 [ 3-4] ,壳斗科树种的需求量也不
断增加 ,为满足绿化需要 ,提高壳斗科树种的移栽成活率 ,
急需寻求适宜栽培方法控制粗大主根生长 ,促进侧根的生
长和数量的增加 ,提高移栽效果 。为此 ,在借鉴果树栽培
方法 [ 5]的基础上 ,利用生长调节剂调控植物根系生长 ,探
索适合壳斗科主要树种激素控根的有效方法 ,进行了壳斗
科主要树种控根育苗技术研究 ,由于受种源的影响 ,此次
激素控根只限于青冈 、细叶青冈和苦槠 3个树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点设在宁波农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所
苗圃内 ,于 2月底选择了苗圃繁育较多的 1年生青冈 、细
叶青冈 、苦槠的容器穴盘苗 。
1.2 研究方法 将穴盘苗换植于同一型号穴盆中 ,先培
养 15d并进行观测 ,然后每种选择 300盆生长势相对一致
的植株 ,设置 A、B、C、D、E共 5个生长调节剂处理 ,即多效
唑(15%PP333)500 mg/L、1000 mg/L、1500mg/L、2000mg/L
4个浓度梯度和多效唑 +吲哚乙酸(40%IAA)1500mg/L
+1000mg/L,以正常浇水为空白对照(CK),每个树种各处
理设置 50个平行样品 。所有样品置于设有遮阳网的荫蓬
内 ,定时浇水 ,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喷雾根施 ,每株喷施量
以穴盆土壤浸湿为准 ,每 15d喷施 1次 ,连续喷施 5次 ,每
次记录用药量 ,并注意观察植株生长状况 ,如顶芽生长长
短 、主干分枝多少 、叶面颜色等。
1.3 数据测定 于每次生长调节剂喷施前从每个树种各
个处理和对照样品中随机选择 5株 ,将植株从穴盆中轻轻
倒出 ,然后在自来水中将根系泥土仔细清洗干净 ,迅速统
计并记录侧根(直径大于 0.2mm二级侧根)总数 、原侧根
数 、新生侧根数及原受损侧根新发根的数量 ,并测量每条
新侧根 、原侧根和原受损侧根及其新生长的长度(cm),得
到每个树种每次各处理各项数据的 5株平均值 。
2 结果与分析
139安徽农学通报 , AnhuiAgri.Sci.Bul.2007, 13(9):139-141
DOI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07.09.073
表 1 生长调节剂处理对 3种壳斗科树种侧根数量的影响
树种    处理 侧根总数(条) 新根数(条) 原根新生数(条)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A 16.0 19.6 14.4 23.0 23.4 7.3 2.4 1.0 4.8 8.6 2.7 7.4 11.6* 11.6 10.8
B 16.8 21.0 25.6* 25.4 27.0 2.2 5.8 3.0* 12.6* 9.6 3.0 9.0 17.8* 12.4 15.6
C 13.2 22.5 22.5 24.8 26.4 1.8 5.8 9.2** 10.0 10.0* 3.6* 11.0 7.4 11.8 13.0
D 15.6 23.0 18.0 26.0 26.0 2.6 9.2 3.6* 7.0 7.6 0.6 7.8 10.6 15.0 12.8
E 13.0 23.0 18.0 26.0 26.0 2.6 9.2 3.6* 7.0 7.6 0.6 7.8 10.6 15.0 12.8
CK 15.0 20.4 18.0 23.8 27.2 4.0 2.0 0.2 5.4 1.8 0.2 9.2 4.2 13.6 23.6




A 13.8 15.6 17.0 17.0 21.8 3.0 1.8 0.8 6.4* 10.0* 2.0 7.4 10.6 8.2 15.2
B 10.6 19.4 20.2 19.4 23.0 0.8* 7.8* 0.8 6.0* 12.6* 2.2 6.6 17.0* 11.8 9.6
C 11.0 15.8 14.4 19.4 21.8 1.3 4.4* 3.2* 6.6* 9.2* 4.0 8.0 8.0 9.0 11.8
D 11.8 13.8 15.0 25.0* 21.8 1.4 2.0 1.0 7.8* 5.0* 2.4 9.0 7.2 15.0* 14.8
E 16.5 14.0 20.0 19.2 20.3 6.8 2.2 4.8* 5.0 4.8* 3.3 8.2 11.8 9.4 13.8
CK 13.6 14.4 16.4 17.6 16.0 3.8 0.8 0.8 1.8 0.4 2.6 9.2 5.2 7.8 15.0


A 20.8 16.6 22.6 21.6 28.0 7.4 4.8 2.4 5.2 4.2 3.0 5.0 16.4** 13.8 15.0
B 13.4 20.8 20.8 20.0 22.6 6.0 2.0 2.2 7.8 6.2* 1.6 8.2 16.2* 10.5 14.8
C 10.2 21.2 16.4 24.8 29.4 2.4 4.0 3.8 11.0*11.4** 2.8 11.4 10.6 10.6 16.8
D 16.4 15.8 18.6 21.8 24.8 6.0 4.2 9.0** 7.0 10.2* 4.4 8.0 10.8 11.8 12.8
E 20.0 21.8 22.2 25.6 24.6 6.0 12.4** 4.2* 6.0 3.6 4.0 8.8 13.6 17.6 18.6
CK 15.6 16.3 22.0 23.4 23.0 4.2 0.5 0.6 2.8 0.4 2.2 13.5 6.6 16.2 21.2
注:*:P<0.05 , **:P<0.01。
2.1 侧根数量 随着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增加 , 3个树种侧
根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且与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 。
从表 1可知 ,青冈的新根数除第 1次处理后与对照无明显
差异外 ,第 2次 D处理中新根数量达到 9.4,第 3次 B、C、
D、E处理中均生成新根 ,最为明显的 C处理新根数为 9.2,
第 4次 B处理和第 5次 C处理新根生成数量较多 ,分别为
12.6和 10.0;细叶青冈第 1次 B处理新根生产量较少 ,仅
为 0.8,第 2次 B、C处理新根产生较多 , B处理新根数上升
到 7.8,第 3次 C、E处理新根增加量较多 ,第 4、5次几乎所
有处理新根生成量较明显 ,最高达到 12.6;而苦槠除第 1
次处理新根产生量与对照无差异外 ,第 2次 E处理(12.4)
和第 3次 D处理(9.0)新根产生量极为明显 ,第 4次 C处
理和第 5次 B、C、D处理新根数量增加较多 ,以第 5次 C处
理(11.4)最为明显 。
              表 2 生长调节剂处理对 3种壳斗科树种侧根生长量的影响 (单位:cm)
树种    处理 原根长 新根长 原根新生长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A 7.08 9.17 8.83 9.97 7.11* 5.41 4.54 1.10 5.22 6.18 3.95 3.91** 4.18 7.04* 6.50*
B 6.29 10.61 8.04 9.40 9.12 5.25 3.32 3.57* 5.02 6.77 3.40 4.03* 4.48 6.73* 7.00
C 6.93 9.17 8.00 8.49 8.08 2.68 5.70 4.47* 6.10 5.79 1.43 5.09* 4.63 6.89* 5.95*
D 6.44 9.70 7.18 10.39 7.89* 2.92 4.65 4.81** 5.11 3.78 0.34 5.54 4.85 6.63* 6.59*
E 6.09 6.44* 7.77 6.29**5.50** 4.29 3.31 4.63* 4.27 4.48 1.82 3.71** 4.64 5.20**4.38**
CK 7.35 11.79 10.20 10.91 11.23 4.96 6.68 0.25 5.66 6.22 1.00 8.68 3.87 10.89 10.10




A 5.81 9.71 10.05 9.56 10.45 4.04 2.57 0.33 5.11 3.95 2.24 3.53* 6.01 6.06* 6.39*
B 5.12 8.28 9.61 9.41 11.85 1.28 3.75 1.42 5.42 3.34 1.72 4.38 6.14* 6.01* 7.81*
C 6.37 8.55* 9.15 7.73 10.60 1.53 4.20 5.05 5.37 5.20* 3.06 5.50 6.87* 7.23 8.66
D 5.86 8.98 9.43 9.12 9.19* 1.80 1.75 2.06 5.65 5.35* 3.61 4.51 7.12 7.31 6.14*
E 5.52 8.79 8.94 7.66 9.53 3.55 2.52 4.56 6.12 5.42* 2.89 5.55 6.51* 6.59 7.45
CK 5.90 12.22 12.43 10.98 13.67 3.73 4.01 2.69 6.75 1.22 2.25 7.98 4.52 9.43 11.21


A 4.77 9.54 9.73 10.27 9.48 5.53 2.90 2.14 2.91 2.51 3.12 3.10 5.53* 6.71 8.54
B 4.92 8.40 8.01* 9.97 10.88 3.05 2.92 1.79 3.42 5.60** 1.77 2.05 4.33* 4.99* 7.67*
C 4.69 7.94 10.25 7.84* 8.28 2.72 3.48 4.06 5.70 4.64* 2.48 3.91 6.25 5.57* 6.05*
D 7.79 9.85 8.14* 9.97 10.70 4.69 4.73 5.52 5.43 4.90* 4.00 5.93 5.72 6.54 8.75
E 7.46 11.14 9.12 11.72 10.69 4.85 6.21* 4.97 7.88 5.57* 5.04 6.09 5.94 9.08 9.35
CK 6.67 14.42 11.81 11.84 13.80 2.14 1.38 2.14 7.92 0.25 3.67 7.15 7.62 10.65 10.60
  3个树种原根新生数 5次处理中均有一定程度的增
加 ,其中青冈 、细叶青冈在第 3次 B处理中原根新生数最
高分别达到 17.8和 17.0,而苦槠在第 3次 A、B处理中达
到 16.4。但 3个树种多数处理中侧根总数增加并不明显 ,
青冈第 3次 B、D处理和细叶青冈第 4次 D处理侧根总数
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其新根数量的增加 ,可见 ,新根数量的
增减可直接影响侧根总数的增减 。尤其是新根数占侧根
总数的比例在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第 1次处理后差异较
大 ,其中青冈在多效唑 500mg/L浓度处理下达到 45.83%,
对照比例超过 26%,其他处理比例均在 20%以下;在后面
140
的几次处理中 ,第 2、3次大多趋下降 ,第 4、5次又缓慢上
升 。细叶青冈 、苦槠也表现相似的趋势。这表明新根数量
的产生在处理中受到所施生长调节剂的抑制 ,从而表明要
获得较多的新根数量应保持适当的处理次数。
2.2 侧根生长量 侧根在生长调节剂的处理下不仅有数
量变化 ,也有长度(即生长量)的变化。从表 2可知 ,青冈
仅第 3次 B、C、D、E处理中新根长度有较明显的增长 ,最
长达到 4.81cm;细叶青冈在第 5次 C、D、E处理中新根长
度增长较为明显 ,新根最长为 5.42cm;苦槠在第 2次 E处
理中新根长度达到 6.21cm,而在第 5次 B、C、D、E处理
中 ,最长新根长达 5.60cm,长度增长十分明显 。 3个树种
原根新生长度总体变化具有一致性 ,即原根新生长随处理
次数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 ,从 5次处理原根新生长平均值
来看 ,青冈各处理平均原根新生长最大为 5.13cm,而对照
组长达 6.91cm,同样细叶青冈 、苦槠对照组平均原根新生
长分别长达 7.08cm、7.94cm,各处理平均最大长度仅为
6.27cm、6.19cm,这表明生长调节剂对原根新生长具有抑
制性 ,尤其是在青冈第 2、4、5次 E处理中表现最为明显。
由于原根长包括原根新生长 ,因而 3个树种原根长在相应
受抑制处理中明显较小 ,如青冈第 2、4、5次 E处理 ,细叶
青冈第 2次 C处理 、第 5次 D处理以及苦槠第 3次 B处
理 、第 4次 C处理等。
3 小结与讨论
3.1 生长调节剂控根的有效性 用 2种生长调节剂 5种
处理后 3个树种幼苗植株根系的数量和生长量均有不同
程度的增长。适当处理对 3个树种新根数量的产生具有
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原根新生数量 ,
对侧根总数影响较小;而对新根生长量有一定促进作用 ,
但对原根新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综合影响 3种壳斗科树
种侧根数量和生长量的生长调节剂有效处理可知 ,青冈 、
细叶青冈的有效处理为 PP333 1000mg/L-1500mg/L,苦槠
的有效处理为 PP333 1500mg/L+IAA1000mg/L。同时 ,通
过观察发现 ,植株主根在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后无明显变
化 ,第 3次处理后 ,植株顶芽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因而生长
调节剂处理 1-2次为宜。
3.2 壳斗科不同种类的激素敏感性 生长调节剂对 3种
壳斗科树种侧根数量和生长量的影响具有一致性 ,即 3个
树种对生长调节剂都较为敏感 ,种间差异主要是其对生长
调节剂特定梯度的敏感性 ,而壳斗科其他树种的激素敏感
性是否存在差异有待继续探讨。
另外 , 3个树种对照组在新根数量增长较少的情况
下 ,原根新生长增加较为明显 ,即受损老根通过自我修复
而获得新的生长 ,与各处理组形成明显差异 ,表明植株在
不同生长环境中的一种生存策略 ,这是否与植株体内激素
水平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宋永昌.中国常绿阔叶林分类试行方案 [ J].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28(4):435-448
[ 2]侯满伟 ,高照良 ,郑振华.控根育苗技术的特点及应用现状 [ J] .
山西农业科学 , 2003, 4:20, 44
[ 3]达良俊 ,杨永川 ,陈鸣.生态型绿化法在上海 “近自然 ”群落建设
中的应用 [ J].中国园林 , 2004, 3:38-40
[ 4]高育剑 ,孔强 ,赵壮乐等.近自然林业在山体绿化规划设计中的
应用 [ J] .浙江林业科技 , 2004, 24(2):20-24
[ 5]过国南 ,郭兆年 ,阎淑芝.生长延缓剂和环剥对苹果杂种苗童期
的影响 [ J] .果树科学 , l992, 9(2):99-102
(周敏编 魏凤校)
(上接 111页)退化问题。认真做好特色旱杂粮配套高产
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 ,特别是要按照无公害 、绿色食品
栽培规程指导农民生产优质 、安全 、卫生的特色旱杂粮 。
3.3 加强组织引导 ,增加财政投入 我市特色旱杂粮生
产目前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与产业化开发较好的地区相
比还有很大距离。如河南驻马店的芝麻生产 、上海郊区和
宁波地区的甜糯玉米生产 、省内的南通启海地区的 “四青
特色早作 ”(即青毛豆 、青玉米 、青蚕豆 ,青豌豆)生产 、连
云港市东海县和赣榆县的榨油花生以及泰兴市小花生的
开发利用 。要学习这些地方的成功经验 ,要把特色旱杂粮
生产作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主导产业 ,加强组织引导 ,
在产品市场流通中 ,注重培养有带动作用的大行业协会和
农民经纪人 ,制定相关政策给予扶持;增加财政投人 ,积极
支持产业化开发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推广应用特色旱杂
粮新品种 、新技术的科技示范大户 。
3.4 继续抓好基地建设 ,加快推进品牌战略 “十五 ”期
间我市特色旱杂粮生产取得较好成果 ,与狠抓专业生产基
地建设是分不开的 。这是一条很重要的成功经验 ,在坚持
不懈继续抓好原有基地建设的基础上 ,应进一步扩大种植
面积 ,我市发展特色旱杂粮的市场空间和潜力较大 。各地
应根据当地的自然优势 ,有计划地发展新的特色旱杂粮基
地。要依据市场需求优化品种 ,发展优势产品和市场需求
旺的产品。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按照 “企业
+基地 +农户 ”的模式 ,建立规模化 、标准化的特色旱杂粮
生产基地 ,为加工产业化提供量足质优的原料。要大力实
施名牌战略 ,将资源和产地优势及时转化为产品和市场优
势。
3.5 突出加工和市场开发力度 ,实现增值增效 发展特
色旱杂粮生产必须在加工利用上进行大的突破 ,加工企业
和科研单位要在加工技术上下功夫 ,积极开发一些营养型
健康食品 、功能型食疗保健品 、杂粮绿色食品 ,使特色旱杂
粮消费逐步实现加工化 、方便化 、大众化 、经常化 ,使杂粮
产品上档次 ,充分发挥其营养性 、医疗保健性 、安全卫生性
3个独特优势 。积极搞好产品宣传 ,注重培育固定消费群
体 ,扩大消费量 ,并通过种植方式和加工保鲜技术的配套
研究 ,延长生产周期 ,错开集中供应 ,实行均衡上市和反季
节销售 。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 ,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实
现特色旱杂粮生产的更大效益。 (周敏编 陶蕙校)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