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茄科蔬菜苗期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全 文 :茄科蔬菜苗期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吉用铨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李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江苏南通 226631)
摘 要:概述了茄科蔬菜苗期主要病害的田间症状 , 各病害的病原及侵染循环 , 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关键词:茄科蔬菜;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06)01-46-01
  茄科蔬菜包括番茄 、茄子 、辣椒和马铃薯等 ,其病害种
类繁多 ,而苗期病害主要是猝倒病 、立枯病 、灰霉病 ,以及
由低温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沤根” ,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以
茄科和葫芦科蔬菜的幼苗受害较为严重。在冬春季苗床
上发生较为普遍 ,轻者引起死苗缺株 ,发病严重时可引起
大量死苗
1 田间症状
1.1 猝倒病 幼苗出土前或出土后均能受害 ,其中幼苗
出土后不久最易发病。幼苗出土后发病 ,初时茎基部呈水
渍状 ,淡褐色 ,后病部变为黄褐色 ,缢缩变细呈线状 ,幼苗
迅速倒伏于地。由于病势来得特快 ,刚倒伏的幼苗仍为绿
色 ,故称之为“猝倒” 。在苗床上 ,开始时单株幼苗发病 ,后
即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扩展蔓延 ,形成成片倒苗。苗床潮湿
时 ,病苗残体表面及其附近土表 ,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
丝。最后病苗多腐烂或干枯。
1.2 立枯病 刚出土的幼苗和大苗均可受害 ,但多发生
在育苗的中后期。发病初时幼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
色病斑 ,后病斑逐渐凹陷 ,并向四周扩展并绕茎一周 ,最后
病部缢缩 ,植株枯死 。早期病苗中午萎蔫 ,早晚可恢复。
由于枯死病苗大多直立而不倒伏 ,故称之为“立枯”。苗床
湿度大时 ,病部及附近土表常有淡褐色的 、稀疏的蛛丝状
菌丝。
1.3 灰霉病 地上部嫩茎被害部呈水渍状缢缩 ,后变褐 ,
上端向下倒折。叶片被害呈水渍状腐败。一般地下部正
常 ,茎或叶片的被害表面常密生一层灰霉。
1.4 沤根 在育苗期经常发生 ,尤以春季育苗时发生为
重。刚出土的幼苗 、一定程度的大苗及移栽后的幼苗均可
发病 。病苗叶片变黄 ,生长停滞 ,重者枯死。病苗极易拔
起 ,根部不发新根 ,根表面呈锈褐色 ,后逐渐变褐色腐烂 ,
一捋则皮层脱落 ,严重时则主根和须根均腐烂 ,病苗死亡。
2 病原及侵染循环
2.1 猝倒病 由鞭毛菌亚门腐霉属多种腐霉菌侵染引
起 ,其中以瓜果腐霉为害为主。病菌的腐生性很强 ,可在
土壤中长期存活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病
菌可不断产生孢子囊 ,进行重复侵染 。
2.2 立枯病 由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侵染引
起。病菌的腐生性较强 ,可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或病残体中越冬 ,一般在土壤中可存活 2-3 a。
2.3 灰霉病 由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灰霉菌侵染引起 。
病菌能形成菌核 ,以分生孢子及菌核在病组织内越冬 ,成
为下一个季节初侵染的菌源 。
2.4 沤根 生理性病害 。苗床土温过低 ,高湿 、光照不足
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
3 防治措施
3.1 加强苗床管理 苗床低温 、高湿 、日照不足是导致苗
期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为避免低温高湿条件的出现 ,苗
床应设在地势较高 、排水良好且向阳的地块;要选用无病
新土作床土 ,如使用旧床 ,床土应进行消毒处理;再次 ,播
种不宜过密 ,播种后盖土不要过厚 ,以利于出苗;苗床要做
好保温 、通风换气和透光工作 ,防止低温或冷风侵袭;苗床
洒水应看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 ,阴雨天不要浇水 ,晴天以
上午浇水最好 ,每次量不宜过多 。
3.2 床土消毒处理 苗床消毒一般在播种前15d进行 。
先将床土耙松 ,每m2床土用福尔马林 450 ml加水 18 ~ 36
kg(加水量视土壤干湿度而定)均匀喷入 10 cm表层土中 ,
加盖薄膜覆盖 3~ 5 d后 ,去掉覆盖薄膜 、将床土耙松 ,让药
液充分挥发 ,两星期后才可播种育苗 。
3.3 药剂防治 如苗床已经发现少数病苗 ,应及时拔除 ,
并喷药保护 ,以防止病害蔓延。常用药剂有:58%瑞毒霉 ?
锰锌可湿性粉剂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进行
喷雾 。苗期病害若以猝倒病为主 ,可用 25%甲霜灵可湿性
粉剂 500倍液进行喷雾 。苗床喷施药后 ,往往造成湿度过
大 ,可撒草木灰或细干土以降低湿度 。
作者简介:吉用铨(1979-), 2001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毕业后一直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收稿日期:2005-12-24
《安徽农学通报》要求投稿人在来稿第一页地脚写明文章第一作者简历(出生年份 、性别 、籍贯 、职称 、学位 、职务)和
联系方式(地址 、邮编 、电话 、E-mail)。请尽可能使用 E-mail投稿 。
46 安徽农学通报 , Anhui Agri.Sci.Bull.2006 , 12(1):46
DOI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06.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