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松土补播改良退化蒿属草场的研究



全 文 :松土补播改良退化篙属草场的研究
任继生 冯克明 李保军
( 新疆畜牧科学 院草原所 , 乌鲁木齐 )
篙属半荒漠草场在新疆有近亿亩 。 在北
疆它是各类放牧家畜的主要春秋牧场 , 对这
类草场经营的好坏 , 直接关系着畜牧业的兴
衰 。 近一 、 二十年来 , 由于经营不善 , 特别
是超载过牧 , 导致该类草场部分严重退化 ,
成为当地畜牧业生产不能稳定发展的一个重
要限制因素 。 因此 , 改 良筒属半荒漠草场是
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
又分为宽行松土补播 (行距分别为 30 厘米 、
45 厘米和 60 厘米 ) 、 窄行松土补播 (行距分
别为 30 厘米 、 45 厘米和 60 厘米 ) 和窄行浅沟
补播三种方法 。
补播材料为当地野生木地肤 、 灰篙 、 樟
味葵 ( C a 阴 P h o r o : 。 a l e 、 s i n g i i l i t田 ) 、 紫
首楷 ( M e d i c a g o : a 才` v a ) 等 。
三 、 结果与分析
一 、 试验地 区 自然条件
本试验在伊犁谷地中上部进行 ,海拔 8 3 0
米 , 地形为山前坡积— 洪积地 , 年均降水量 2 3 7 . 8毫米 , 土壤为灰钙土 ,土层厚 50 一 60
厘米 ,并掺杂有大量砂石 ,有机质含量 1 . 5% ,
植物为典型的篙属小半灌木荒漠植被 , 建群
种为灰筒 ( A r t e m f s f a s u b l e s s f n g f a ,: a ) , 主
要伴生种有木地肤 (K o e h ` a 户r o s r r a t a ) ,
其次为猪毛菜 ( S a l s o l a r i夕i d a ) 、 角果葵
( C e r a t o e a r P u : a r e o a r i u s )
、 叉毛蓬 ( P e t -
r o s i “ o , i a s `b i r f e a ) 等 。
二 、 改 良措施
篙属半荒漠草场目前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改良 , 即对于极度退化的草场或弃耕地 , 采
用深翻或浅翻耕播种旱生牧草木地肤 , 建立
单一群落的木地肤人工草场 ; 对于一般退化
的灰篙低产草场 , 采用机械松土或耙地补播
木地肤 , 建立混合牧草的半人工草场 。
松耙措施采用松土补播 、 钉齿耙耙地补
播 、 带状耕翻播种三种方法 , 其中松土补播
1
. 改善了土壤的物理状况 据 1 9 8 2年
翻耕播种草场 、 松土补播草场及天然灰篙草
场测定 ,土壤容重依次为 1 . 1 0 0 、 1 . 0 5 2 、 2 . 4 4 7
公斤 /厘米 2 , 土壤孔隙度 分 别 为 5 . 94 5 、
6 0
.
1 2 6和 5 7 . 6 8 0% 。 1 9 8 3年 4 月和 1 9 8 4年 4
月对不同松播草场的土壤容重的测定结果表
明 , 带状翻耕和宽行松土补播草场分别比对
照减轻 7 . 4 %和 6 . 86 % , 土壤孔隙度分别比
对照增加 6 . 32 %和 5 . 8 % 。 说明翻耕和松土
改良的草场土壤机械组成及土壤结构有了显
著的改善和提高 , 增强 了土壤 的渗 蓄水能
力 。 2 9 8 2年 4 ~ 5 月 和 2 9 5 2年 4 一 5 月对
o 一 4 5厘米土层的水分含量的测定表明 , 翻
耕播种草场为 9 . 29 1% , 为天然灰 篙草场的
1 07
.
3%
, 因而有利于 补播 牧草 的生长 。 如
1 9 81年以行距 30 厘米宽行松播 、 带状翻耕和
窄行松播 (行距 30 厘米 ) 者补播当年秋季测
定 , 木地肤草层平均高度分别为2 9 . 1 3厘米 、
9
.
30 厘米和 5 . 35 厘米 , 土壤物理性状的明显
改善 , 有利于补播牧草木地肤和原生植被灰
篙的生长 , 是使退化灰筒草场得以复壮更新
的重要因素 。
2
.对原 生植 被的 影响 据 198 1年调
查 , 以灰篙为建群种的半荒漠草场 , 每亩约
有灰篙 2 2 . 2 5万株 (丛 ) (范围 8 . 50一 1 6 . 5 2
万株 (丛 ) / / 亩 ) , 采取不同松土处理措施
后 , 使部分或较大 比例的灰 篙被剔 出的同
时 , 土壤的物理性状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
善 , 使灰篙处在一 种新 的较 优环境中 。 据
19 81 年试验 , 宽行松播 (行距 30 厘米 ) 、 窄
行松播 (行距 60 厘米 )者约将每亩灰篙株 (丛 )
数的 4 / 5 一 1 / 3 从草被中剔出 , 遗留下来
的灰篙与补进的木地肤构成新的混合草群 ,
宽行松播 (行距 3 0厘 米 ) 者 每亩 约有灰篙
2
.
1万株 (丛 ) ; 窄行松播 (行距 60 厘米 )者
每亩约有灰篙 7 . 5万株 (丛 ) , 木地肤 3 . 5万
株 (丛 ) 。 生境的改善 , 还使灰篙的生物生
态学特性发生了适应性变化 , 株丛分枝数增
多 , 生长速度加快 , 特别是叶量显著增加 。
据测定 , 宽行松土者灰筒茎叶比由未松土天
然草场的 1 : 1 提高到 1 : 2 . 25 。
不同程度地动土和补进新的牧草品种 ,
使改良草场的地下 根量大 幅度 增加 。 据测
定 , 带状翻耕播种 、松土补播和天然封闭草场
的地下根量分别比过度放牧草场增加 46 % 、
1 7
.
8%

2 7
.
9%
, 地下根的良好发育 , 给牧
草吸收水分和养料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使牧
草根部贮存的营养物质显著地增加 , 第二年
春季能较快地形成地上生物量 。 据测定 , 牧
草在秋季贮藏的营养物质 , 大约 75 % 用于早
春的生长 , 在干旱 、 半干早地区牧草在夏 、
冬季休眠 , 均需要贮藏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
活动 。 这样 , 地下根量的显著增加 , 促进了
地上生物量的猛增 。 试验表明 , 带状翻耕播
种 、 松土补播 、 天然封闭草场分别比放牧过
度草场 产量 增 加 3 7 . 41倍 、 2 2 . 2 9倍 、 7 . 2 9
倍 。 这说明有效地改良和利用方式 , 促进了
牧草地下和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 , 使牧草的
同化 、 吸收能力相互促进 , 有利于草场的恢
复更新 , 获得更高的草地生产力 。
3
. 补播牧草的出苗率 测 试 资 料表
明 , 补播牧草的出苗率及幼苗成活率 , 因地
面处理不同其结果也有显著差异 。 以 1 9 8 0~
1 9 8 1年两年的松耙补播为例 , 均以窄行松播
的出苗率最高 (分别为 32 . 82 %和 4 2 . 3 1% ) ,
而幼苗成活率却以宽行松播 、 带状翻耕播种
的效果为最好 (分别为 8 6 . 2 4% 和 9 0 . 5 7% ) 。
据分析 , 窄行松播的两侧 , 挺立的枯黄灰篙
的茎杆 、枝条不仅有助于积雪 , 而且有利于保
墒 。据 1 9 8 1年 3 月测定 , 0 ~ 45 厘米土层的含
水率天然灰篙草场为 1 5 . 96 8% , 翻耕播种木
地肤草场为 1 0 . 82 % , 前者较后者高 47 . 5% 。
因此 , 这是窄行松播出苗率高于宽行松播和
带状翻耕播种的主要原因 。 但当牧草进入生
长期以后 , 不仅补播木地肤幼苗生长需足够
的水 , 而且松土后遗留下来的灰篙适逢枝条
形成期也需要更多的水 , 方能满足其生长需
要 。 因此 , 扎根尚不深的木地肤幼苗 , 竞争
不过灰首 , 所以到后期 , 窄行松播木地肤的
幼苗成活率不如单一木地肤群落或宽行松播
木地肤的成活率高 。 试验还表明 , 播种时间
不同 , 其出苗率也有显著差别 。 如 1 9 8 1年 ,
出苗关键的 3 、 4 月份 , 土壤含水率分别为
1 4
.
14 % 和 1 2 . 38 % , 较 1 9 8 0年同期的平均值
分别低 21 . 7%和 1 2 . 4% , 由于采用了隆冬播
种 , 所以各试验处理的出苗率均较 1 9 80年早
春播种的高得多 , 再次说明补播木地肤的最
佳时间应在隆冬 。
试验还表明 , 补播牧草出苗率的高低受
气候条件的影响 , 特别是受春季降水多少的
制约 。 如 1 9 5 2年 3 ~ 5 月降水量只有 41 . 8毫
米 , 仅为历年同期平均值的4 . 1% , 土壤含
水量平均为 7 . 83 9% ,也仅为 1 9 81年同期平均
值的 6 3 . 7% 。 所以 , 即是翻耕播种的木地肤
其出苗数也是寥寥无几 , 同期窄行松播 ( 行
距 60 厘米 ) 者 , 秋季成苗数仅有 60 0株 /亩 ,
为 1 9 8 1年成苗数的2 . 1% ;耙地补播的成苗数
为 3 0 0株 /亩 , 为 1 9 8 1年的2 . 3% 。 因此 , 大
面积的改良 , 特别是翻耕播种 , 对 年春
季气候干早与否有所予测 。
4
. 产量变化 不同松耙或翻耕 , 不仅
影响补播牧草幼苗生长的快慢 , 而且也直接
影响着产量 。 如 1 9 8 1年试验 , 宽行松播 (行
距 30 厘米 ) 、 带状翻耕播种和窄行松播 (行
距 60 厘米 ) 者 , 当年秋季每亩干草产量依次
为 1 1 . 32 公斤 、 1 1 . 62 公斤 、 3 . 48 公斤 , 而只
补播和耙地补播 的木地 肤 , 到秋 季生长矮
小 , 生物生长 量很少 , 不足以 构成放 牧产
量 。 第二年在春雨少 、气候极干早的条件下 ,
上述主要处理草层的高度虽有降低 , 但年产
量非但未减 , 却反较第一年有更大幅度的增
产 ,平均每亩产量依次是 1 9 . 57 公斤 、 2 3 . 9 9公
斤 、 1 5 . 94 公斤 ,分别为补播产量的 20 . 7倍 、
2 5
.
7倍和 1 6 . 7倍 。
1 9 8 2年对 1 9 8 0年采用五种试验处理的牧
草的产量测定 的结果表 明 , 窄行 松土补播
(行距 45 厘米 ) 的产量为 20 . 8 公斤 /亩 , 其
中木地肤产量为 1 8 . 36 公斤 /亩 , 为灰篙产量
的 6 . 29 倍 ; 宽行松播 (行距 60 厘米 ) 的产量
为 1 6 . 5 2公斤 /亩 , 其中木地肤的产量为 1 4 . 07
公斤 / 亩 , 为灰篙产量的 5 . 74 倍 ; 即使是用
钉齿把耕地补播这种简单处理者 , 每亩产量
8
.
76 公斤中木地肤产量为 5 . 70 公斤 , 为灰篙
产量的 1 . 86 倍 。 由此说明 , 宽行松播 、 窄行
松播和翻耕播种木地肤 , 在一般气候正常的
年份当年就能受益 , 即使气候极度干早的年
份 , 增产效率也高 , 充分显示了改良草场和
提高其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
篙属退化草场经松土改良后 , 随着土壤
坚实度的减少和土壤容重 、 孔隙度的增加 ,
改善了土壤的通透性 和 增 加了土壤的渗 、
蓄 、 保水能力 , 使灰篙产量大幅度提高 。 例
如 1 9 8 1年 ,宽行松播 、窄行松播虽然在松土的
同时剔出了 4 / 5 一 1 , / 3 的灰篙株 (丛 ) ,
但仍有 64 . 7 公斤 / 亩和 3 5 . 4 4公斤 / 亩的灰
筒产量 , 分别为对照天然灰篙草 场 产 量 的
2 2 1
.
9%和 1 2 1 . 4% 。 再如 1 9 5 2年因气候干早
而未能补播成功的试验地 , 基本上属于仅松
土的灰篙草场 , 在 1 9 82~ 1 9 8 5年草群盖度平
均减少 1 1 . 3一 1 2 . 9% 的情况下 , 灰篙平均生
长高度增加 10 . 8一 1 .1 40 % , 产量增加 2 1 . 1
~ 37 %
, 其 中 当 年 增 产 幅 度 为 3 9 . 9 5一
59
.
12 %
。 由此表明 , 松土是退化篙属草场复
壮更新的一条有效措施 。
松土不仅能提高补播牧草的出苗率 、 成
活率 、促使原生植被— 灰篙的生长和发育 ,而且还因地面处理不同 , 牧草产量有显著差
异 。 以 1 9 8 1年采取不同补 播 改 良 试验的为
例 , 到 1 9 8 5年 测 定 , 宽 行松播 (行距 30 厘
米 ) 的效果最好 ,为 45 . 65 公斤 , / 亩 , 其次是
翻耕播种的 ,为 41 . 82 公斤 / 亩 , 窄行松播的
为 36 . 89 公斤 / 亩 , 带状翻耕播种的为 2 9 . 19
公斤 /亩 多 而耕地补播的为 20 . 18 公斤 / 亩 ,
补播的为 21 . 19 公斤 / 亩 , 与对照 ( 1 4 . 61 公
斤 / 亩 ) 相比 , 草群产量虽有提高 , 但差异
不大 , 说明松 土 与 补播是改 .良篙属退化草
场 , 提高牧草产量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
缺少其中之一产量就不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
此外 , 牧草产量还受气候条件的制约 。
四 、 问题讨论
6 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 对篙属退化
草场进行松耕补播改良 , 均有增产或显著增
产的效果 。 但哪种方法更有利于加速改良 ,
则应视草场退化程度及具体地块而定 。
1
. 建立木地肤人工草场 这是改良篙
属荒漠退化草场和干旱撂荒地的彻底方法 。
在气候正常的年份 , 翻耕播种木地肤的产量
为天然草场的 2 ~ 3 倍 , 据我们试验资料表
明 , 其高产性能 8 年仍不见衰减 , 这种改良
措施在巩乃斯地区每亩费用为 5 元 (其中种
籽费 3 元 , 地面处理及播种费用 2 元 ) , 投
资 回收期为 4 . 3年 。 说明 发展人工草场很有
前途 , 这类改 良措施应首先在那些弃耕地或
极度退化的草场上有计划地逐年进行 。
2
. 建立松播改良草场 对篙属一般退
化草场采取宽行松播 、 窄行松播 , 可使单一
群落的灰筒草场变成灰筒 、 木地肤混合草群
较不施此措施的天然草场的产量提高 0 . 63 ~
1
.
7倍 。 这种改 良措施每 亩 费用为 3 元 〔其
中种籽费 2 . 1元 , 地面处理费 0 . 9元 ) ,投资回
收期为 5 . 2年。
3
. 改良草场的利用问题 试验结果表
明 , 宽行松土 , 特别是翻耕播种 , 草地土壤
的物理性状发生了 明显变化 , 土壤较疏松 。
为摸清改 良草场的耐牧性 , 我们对绵羊进行
了模拟放 牧 压 测试 。 结果表明 , 松播改良
草场和 人 工 播种草场的第一年 , 0一 5厘
米土层的坚实度分别为 0 . 6 8公斤 / 厘米 “ 和
0
.
39 公斤 / 厘米 “ , 而成年母 羊 的 放 牧 压
平均为 0 . 7 26 公斤 / 厘米 “ ( 范 围 9 . 5 89 一
1
.
17 0)
, 超过了松土所能承受的负荷 。 同
时 , 补播的牧草也较弱 , 因而不宜放牧 , 但
到第 2 年 , 改 良草场土壤上层 已逐渐变得较
为坚实 、 紧密 , 此时具有与天然草场大致相
同的耐牧性 。 所以 , 松播改良草场和人工播
种草场 , 第 2 年即可供生产使用 。
S T U D I E S O N IM P R O V IN G D E T E R IO R A T I O N A R T E M I S IA
G R A S S L A N D T H R A U G H S L O T S O W I N G O F S O IL L O O S E N IN G
R e n J i s h e n F e n g K e m i n g a n d L i B a o ju n
( R
o n g e 尸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h e 。 c a d e。 夕 o f X i n j i a n夕 a n i o a l : c i e n e 。 )
D e t e r i o r a t i o n A r t e m f s f a s e优 f d es e r t g r a s s l a n d w e r e t r e a t e d w i t h t h e d i f -
f e r e n t s u r f a e e s o w i n g o f K o c h i a P r o s t r a t a
.
T h e t r i a l r e s u l t s h o w s t h a t
l o o s e s o w i n g i n b r o a d a n d n a r r o w d r i l l a n d r e s e e d i n g a f t e r p l o w i n g e o u l d
5 i g n a f i e a n t l y r a i s e t h e r a t e o f s e e d i n g a n d t h e r a t e o f y o u n g p l a n t s u r v i v a l
,
h e r b a g e y i e l d o f g r a s s p o P u l a t i o n e o u l d i n e r e a s e b y a b i g rn a r g i n s a l s o
.
柒达木首着种植面积达二千余亩
青海省柴达木地区属荒漠草原。 为改变这里牧草品种单一 , 豆科牧草缺乏的现状 , 以及适应畜种改良 ,
特别是发展青海高原半细毛绵羊的需要 , 经省、 州 、 县科技人员联合攻关试验 ,取得了引种新疆大叶首稽 、
齐利普首楷 、 和田首稽和紫花首蓓等 品种成功的可喜成果 。 目前初步统计 , 这里首楷推广面积已达 2 , 0 0余
亩 。根据格尔木市草原站对首拾进行的覆盖 、 冬灌等试验 , 经覆盖者越冬成活率达 8 0~ 肠% , 年可刘割三次 ,
共计亩产鲜草 5 , 0 0 公斤 以上 。 经冬灌者亩产鲜草 1 , 5 31 公斤 , 不覆盖不冬灌的亩产鲜草 1 , 4 1 8 . 4公斤 .
海西州草原站还在大格拉乡建立首拾种子繁殖基地 50 亩 , 1 9 8 7年首次采收种子约 3 0 公斤 。 据有关专家
考察鉴定 , 种子 成熟良好 , 子粒饱满 , 质量优于原种 。 从此 ,不仅开创 了柴达木地区开发种植首蓓等豆科牧
草的广阔前景 , 而月打破了青海高原不能繁殖首楷种子的禁区 。
(海西州农牧局李阳祥 , 草原站董特尔、 薛志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