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达里架山的绿绒蒿属藏药



全 文 :达里架山的绿绒篙属藏药
马 骥 崔 颖
用 。 红 花 绿 绒 篙 多 在 海 拔
2 3 0。一 35 0 0米的高山草甸 上
成片生长。 盛夏时节远远望去
犹如一片花海 , 随风摇曳 。 而
五脉绿绒篙 、 全缘绿绒篙等则
隐没在海拔 3 0 0 0一 4 3 0 0 米的
达里架山位于甘肃甘南藏 族 自治 州 夏 河
县 , 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和青海循化撒拉
族 自治县交界处 , 属于甘南高原北部边缘山系 ,
呈北西至南东走向 ,最高峰海拔 4 6 3 6米 。 山顶
终年白雪皑皑 ,半山腰有断壁几十公里 , 绝岩高
数百米 , 景色十分壮观 。 山上有多个小型高山
湖泊 ,湖永清澈碧绿 , 四周牧草环绕 , 当地人称
“ 海子 ” 。 这里气候 、 地貌 、 植被垂直分布明显 ,
年均气温 8 . 4℃ , 全年降水量约 26 4 . 4 毫米 。
达里架山蕴藏着丰富的藏药资源 。 每当盛
夏金秋 , 当地的藏医都要在这里安营扎寨 ,采集
药材 。 其中 ,欧贝类 (或译为欧巴拉 、 吾巴拉 )
就是常见的一种 。 欧贝类系婴粟 科 绿 绒 篙 属
( M c
口。 那行) 多种植物 。 各地藏医所用种类虽
略有差异 , 但多以五脉绿绒篙 ( M . q翻川即11-
, 。 r , i动为正品 ,全缘绿绒篙 (材 . 1, , , e g r i f o zi a ) 、
红花绿绒篙 ( M . p o ic 。。 ) 、 尼泊尔绿绒篙 ( M .
, e户a lu 。 。 。 ) 等为代用品 。 藏 《晶珠本草 》 记
载 : “ 欧贝清肝热 、肺热 ,性凉 , 能解一切热病 ,
并能治热邪引起的喉热闭 。 , 欧贝类具有清热 、
消炎 、 利尿 、 止痛之功 , 藏医以单味药或复方组
分形式用于肝炎 、肺炎 、头痛 、 水肿等病症 。 尤
以花的清热效果最好 。 1 9 7 8 年西藏等六省区卫
高山灌丛中 ,时而露出蓝色 、 紫色或黄色的花朵
来。
五脉绿绒落 叶基生 , 莲座状 。 叶片全缘 ,
两面密生淡黄色羽状硬毛 。 花单生 ,通 常下垂 。
花瓣 4 ,蓝色或淡紫色 。 子房密生淡黄色羽状硬
毛 。 花期 6一 8 月 , 果期 8一 9 月 。 藏药名欧贝
完保 ( “ 完保 ” 意为蓝色 ) 。 花味苦 、 性寒 。 清骨
热 , l上痛 。 用于头痛及各种外伤性疼痛 。
红花绿绒蔺 全体密被淡黄色羽 状 刺 毛。
叶基生 , 莲座状 。 叶片全缘 。 花单一 ,顶生 , 下
垂 。 花瓣 4一 6 , 朱红色 , 具光泽 。 子房密生淡
黄色羽状毛。 花期 6一 7月 , 果期 8一 9 月 。 藏
药名欧贝玛保 ( “ 玛保 ” 意为红色 ) 。 花味甘 、 性
平 ,清热凉血 。 主治热病高烧 、 目赤 、 头痛 、 奥出
血等病。 6一 7 月采花 ,晾干备用 。
全缘绿绒落 全株被红褐 色 或 金 黄 色 软
毛。 基生叶密 , 呈莲座状 。 叶片全缘 。 花通 常
1 朵生于茎顶 , 其它 3一 5 朵生于茎最上部数枚
近轮生叶的叶腋处 。 花瓣 6一 9 , 鲜黄色或淡黄
色 。 子房密被金黄色毛 。 花期 6一 7 月 , 果期
8一 9月 。 藏药名欧贝赛保 ( “ 赛保 ” 意为黄色 ) 。
全草入药 ,性味甘 、 寒 ,清热解毒 、 利尿 、 消炎 、 止
痛 。 主治肺炎 、头痛 、 水肿等 。 花清热解毒 。 6一
生局发布的《藏药标准 》中
2 9 0 个方 剂 有 1 / 10 的 用
到欧贝。 另外 , 多刺绿绒
篙及 其变种总状 绿 绒篙 ,
藏医称刺尔恩 , 用于接骨 、
清热 、 止痛 。
达里架山的欧贝类藏
药有五脉绿绒篙 、 全缘绿
绒篙 、红花绿绒篙 3 种 : 多
刺绿绒篙 ( M . h口r r i ` 。 l a )
和总状绿 绒 篙作 刺 尔 恩 红花缘绒留 全缭操坡蔺 多刺姆城践
在闽西 , 有一种药用
饮料常绿乔木 , 口嚼鲜叶 ,
先感微苦 ,随后转清甘 ,能
生津止渴 ;采其幼芽嫩叶 ,
可加工成饮料 , 成品极似
绿茶 ,味苦 , 回味甘醇 , 别
具风味 , 饮后自觉全身轻松 , 精神百倍 。 它不仅
具有提神醒脑作用 , 而且具有很高的药 用价值 ,
市场上少见 , 群众一般留作自己饮用和治疗感
冒、 肠炎 、痢疾或食用油腻食物而引起的腹泻等
疾病 。 这种饮料 , 群众称之为 山 (仙 )茶 。 其味
苦 , 也有人称为苦茶 。 闽西群众采摘 、 饮用山
(仙 )茶已有几百年历史 。
经笔者鉴定 , 山 (仙 )茶属茶科石笔木属常
绿乔木石笔木 ( T u : c h e r i a s P e c , a b i l i a ) 。 幼枝
有毛 ,芽被绒毛。 叶互生 , 卵状椭圆或披针形 ,
叶长 1 4一 16 厘米 、宽 6一 8 厘米 ,叶基楔形 , 先
端渐尖或近于尾尖 , 叶脉 9一 1 , 对 , 叶缘锯齿
24 一 2 , 对 , 叶柄长 , 1一 1 . 5 厘米 。 花 白色 ,腋生 。
警片 3 列 ,外被金黄色丝毛 , 苞片与警片宿存 。
花瓣 , , 大形 ,革质 ,外被丝毛 。 雄蕊多数 , 基部
连合并与花瓣结合 。花柱合生 , 宿存 , 子房 5 室 ,
外被金色绒毛 。 茹果似桃形 , 木质 , 果径 3一 4
厘米 ,室背开裂 。 每室种子 2 , 种子有棱角 。 花
期 8一 1 月 , 翌年秋果熟 。
山 (仙 )茶分布于华南 、 云南 、湖南等地 , 在
闽西主要分布于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围海
拔 70 0 米左右 山地 ,生长于湿润 、 富含腐殖质的
疏松土壤上 , 仅零星或小面积成片分布 。龙岩市
江山 、 小池 、万安 乡、 漳平市南洋乡 、连城县赖源
乡等地野生资源较丰富 。 漳平市南洋 乡北寮营
水坑的石牛栋有上百株 山 (仙 )茶树 , 其中最大
一株树高 7 . 35 米 、 基部茎围 1 . 3 米 , 从当地老农
发现山 (仙 ) 茶 (从采制野生山茶起 ) 至今己有
1 7 0 多年历史 。 该 乡梧溪村华兴小邦柯发现零
星分散山 (仙 )茶树 7株 ,集 中成片 9 株 ,其中较
大一株树高 4 米 、 基部茎围 7 ,厘米 ,最大山 (仙 )
茶树高达 , . 3 米 。 据 当地老农说 , 山 (仙 )茶树生
长已有 12 0一 1允 年 。连城县赖源 乡有几株特大
山 (仙 )茶树 ,每株可采制干 山 (仙 )茶数千克 ,其
生长历史更久 。 龙岩市万安 、 江山 、 小池 乡等地
均有零星或成片分布 。
山 (仙 )茶于谷雨前后采摘 ,一 年可采 2 次 。
加工方法与绿茶相似 , 杀青时 , 开始火力要大
些 , 并经常翻动 , 当手抓有粘滑感时火力要小
些 , 当芽叶变色 、 无生味 、 而且很粘滑时起锅 ,用
布包裹揉捻成束 , 经烘烤干后即为成品 。 冲泡
方法与绿茶一样
作者单位 福建省龙岩农 校 , 3 6 4 0 0
陈信杰
闲西山茶…石笔木
7 月采花晾干备用 , 8一 9 月采全草 , 洗净晾干 ,
置于干燥通风处 。
多刺绿绒蓄 茎上有伸展的硬刺 。 常同时
自基部叶腋生出数个短花草 。 基生叶和茎下部
叶多数 ,叶片边缘全缘或呈波状 , 两面生硬刺 。
总状花序 ,通常含多花 。 花瓣 4一 8 , 紫蓝色 。 子
房卵形 ,密生黄色硬刺 。花期 6一 7 月 , 果期 8一
9 月二
总状花绿绒蓄 茎上具伸展的硬刺 。 基生
叶和茎下部叶多数。 叶片全缘 , 两面具淡黄色
刺状毛 。 茎上部叶较小 。 总状花序 , 具数朵花 。
花瓣 5一 8 , 淡蓝色 。 子房卵形 , 密生淡黄色刺
状毛 。 花期 6一 7 月 , 果期 8一 9 月 。
以上两种同为藏药刺尔恩 。 全草或花人药 ,
昧苦 、性凉 , 有接骨 、清热 、 止痛等功效 , 用于骨
折 、 胸背疼痛等症 。 夏季采集全草或花 , 阴干 ,
去杂质 ,置通风干燥处备用 。
作者单位 马骥 : 兰州军区医学高等 专 科 学 校 , 兰州
” 0 加 崔颖 : 中国农科院兰州中兽医研究所 , 兰州 7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