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我国楠木属植物资源的地理分布、研究现状和开发利用前景



全 文 :我国楠木属植物资源的地理分布 、研究现状
和开发利用前景
李冬林1 ,金雅琴2 ,向其柏1
(1.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1153;2.金陵科技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1)
摘要:系统介绍了楠木属植物在我国的地理分布规律以及各省资源的分布状况 , 概述了楠木属植物资源的研究现状 , 对楠
木属植物资源的研究方向 、资源保护 、综合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楠木属植物;地理分布;研究现状;保护;开发
中图分类号:S792.2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51(2004)01-0005-05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al Utilization Prospect of
Phoebe Nees Plant Resource of Our Country
LI Dong-lin1 , JIN Ya-qin2 ,XIANG Qi-bai1
(1.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 Nanjing 210037 , China;
2.Jinling Scientif ic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 Nanjing 210001 ,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y stematically introduced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law of Phoebe Nees plant in our country and the P .
Nees plant resource distribution situation of every province , Summarized briefly the research status of P.Nees plant resource , and
raised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research direction , resource protection , and comprehensively developmental utilization o f P.Nees plant
resource.
Key words:Phoebe Nees;geog raphical distribution;research status;pro tection;development
  楠木属(Phoebe)为樟科经济价值较大的一个属 ,多为高大的乔木 。人们习惯将楠木属植物统称为楠
木。在我国中亚热带地区 ,楠木在以壳斗科树种为建群种的天然常绿阔叶林中常作为伴生树种而存在 ,也
有大量以楠木为建群种的群落存在 。楠木素以材质优良而闻名中外 ,为珍贵高档建筑 、家具 、雕刻和精密
模具的良材 ,还广泛应用于制造胶合板 、漆器 、木胎等。楠木树形高大端庄 ,树冠雄伟 ,枝叶繁茂 ,四季常
青 ,在我国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作为行道树 、庭荫树 、风景树 ,在丘陵山区也可作为理想的造林树种。楠
木还具有良好的防风 、固土和防火效能 ,可用于营造防护林带。
1 我国楠木属植物的资源分布
据《中国树木志》(第 1卷1982)记载 ,楠木属约有94种 ,分布于亚洲及热带美洲 。我国约有34种 3变
种 ,产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主产西南和华南 ,以云南 、四川 、湖北 、贵州 、广西 、广东最多。多为珍贵用材树
种。楠木属主要树种在我国的地理分布见表 1 。
从表 1可以看出 ,楠木属植物大多散生于海拔 1 000m 以下的低山丘陵或沟边 、溪旁 ,多喜欢阴湿的地
理环境 ,为亚热带 、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组成树种 ,其中许多树种木材优质 ,树型美观 ,开发潜力很大。
2 楠木属植物资源的研究现状
历史上 ,楠 、樟 、梓 、稠被人们称为四大名木 ,而楠木被冠以其首 ,足见人们对楠木的喜爱。然而 ,多年
来 ,人们对这一珍贵树种的资源培育和开发利用却十分薄弱 。多数种类常年沉睡于深山老林中无人问津 ,
人们对楠木属植物的研究也十分不够。现有报道也仅仅局限于少数种类在种群生态学和生长特性等方面
作过调查研究。
 收稿日期:2002-10-28;修回日期:2003-04-17
 作者简介:李冬林(1969-), 男 ,河南睢县人 ,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讲师 、硕士 , 从事植物分类学 、林木遗传育种学研究。
第 31 卷 第 1 期
2 0 0 4 年 3 月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Jour of Fujian Forestry Sci and Tech
Vol.31 No.1
Mar., 2 0 0 4
DOI :10.13428/j.cnki.f jlk.2004.01.002
表 1 楠木属主要树种在我国的地理分布[ 1]
序号 树种名称 拉丁学名 地理分布 生 境 特 点 备 注
1 利川楠 P.lichuanensis 湖北西南部 海拔约 700m 的沟谷林中
2 披针叶楠 P.lanceolata 云南南部及东南部 、广西 海拔 1500m 以下常绿阔叶林中 ,喜湿润环境
3 茶槁楠 P.hainanensis 海南 生于杂木林中 ,少见
4 崖楠 P.yaiensis 海南 、广西西南部 低海拔山区杂木林中
5 小叶楠 P.microphylla 云南东南部 海拔 400~ 1800m 的沟谷疏林
6 山楠 P.chinensis 湖北 、陕西 、甘肃 、四川 、贵州 、云南及西藏 海拔 1400 ~ 1600m 的山坡或谷地常绿阔叶林中
7 竹叶楠 P.faberi 云南中部及东北部 、四川 、贵州 、湖南 、湖北西部及陕西南部 海拔 800~ 1500m 的常绿阔叶林中
8 红毛山楠 P.hungmaoensis 广西南部及西南部 、海南 、云南 ,也分布于越南 分布于较庇荫的杂木林中
9 小花楠 P.minutiflora 云南南部 山坡或沟谷疏林或密林中
10 乌心楠 P.tavoyana 云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生于常绿阔叶林中 , 海南分布较普遍 , 云南西部海拔可达
1200m
11 细叶楠 P.hui 陕西 、四川 、云南东北部 、贵州 生于 1500m 以下的密林中 ,常与楠木混生
12 浙江楠 P.chekiangensis 安徽南部 、浙江东北部及南部 、江西铅山及福建北部 海拔 1000m 以下的丘陵沟谷或山坡常绿阔叶林中 渐危种 , 国家三级保护
13 闽楠 P.bournei 江西 、福建 、浙江南部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北部及东北部 、贵州东南及东北部
海拔 1500m 以下的山地 、沟谷常绿阔叶林中 ,耐荫 , 深根性 渐危种 , 国家三级保护
14 楠木 P.zhennan 湖北西部 、贵州西北部及四川 多生于海拔 1500m 以下的湿润沟谷及溪边阔叶林中 渐危种 , 国家三级保护
15 琴叶楠 P.pandurata 广西北部 海拔 1000 ~ 1500m 以下的山地密林中
16 白楠 P.neurantha 江西 、广西 、湖南 、湖北西部 、贵州 、云南 、四川 、陕西南部及甘肃南部
海拔 500~ 1400m 的常绿阔叶
林中 ,少见
17 紫楠 P.sheareri 江苏南部 、安徽 、浙江 、福建 、江西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云
南 、贵州及四川
多散生于海拔 1500m 以下常
绿阔叶林中 ,或成小片纯林 , 喜潮湿环境 ,多生于山区沟谷 、溪边 ,土层深厚之处
18 雅砻江楠 P.legendrei 四川西部 、西南部 、及云南西北部 1000m 以上的高海拔密林中
19 长毛楠 P.forrestii 西藏东南部 、云南中部至西部 海拔 1700 ~ 2500m 的山坡或山谷杂木林中
20 大果楠 P.macrocarpa 云南东南部 , 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海拔 1200 ~ 1800m 的常绿阔叶林中
21 普文楠 P.puwenensis 云南南部 海拔 800~ 1500m 的常绿阔叶林中
22 墨脱楠 P.motuonan 西藏东南部 海拔 1700m 的山坡常绿阔叶林中
  我国亚热带广泛分布着闽楠林和桢楠林 ,所以文献中有关楠木的论文多数是指闽楠林和桢楠林 。
1989年 ,马东明 、江洪在对 1957 年在洋槐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的楠木林进行调查 ,分析了楠木人工
林的生物量 ,并且与马尾松等树种进行比较[ 21] 。同年 ,陈辉 、任承辉对楠木人工林生物量产量模式进行了
研究 ,在标准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多元筛选方法 ,建立了楠木人工林各器官间的相互关系模式 。这种模式
可以用来估计一定立地条件下楠木人工林的生产量 ,还从生物量垂直分布的角度讨论了楠木人工林生物
量的合理空间分布问题[ 22] 。1990年 ,任承辉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楠木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测
·6·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第 31 卷
定方法及生物量 、材积 、林分密度与叶面积指数间的关系 ,得出在现有林分条件下 ,单位面积上的生物量 、
材积与叶面积指数均成线性回归关系 ,而叶面积指数与林分密度的倒数成二次回归关系 ,利用这些关系确
定出最佳林分密度估计值[ 23] 。
1996年 ,南京林业大学邹惠渝教授和吴大荣博士在福建罗卜岩自然保护区 ,从生态学的角度系统研
究了闽楠种群与优势乔木种间联结以及闽楠种群与主要蕨类植物种间联结 ,闽楠种群的数量特征 ,闽楠种
群的直径分布规律 ,闽楠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闽楠种群个体生长规律及生物量结构 ,闽楠种群的种子雨
特征 ,并分析了闽楠种群的稳定性 。通过科学的调查 、观测获得可靠的数据 ,运用现代数学手段精确运算 ,
以文字 、数据 、图表进行综合分析 ,初步揭示了闽楠种群的生长动态与演替规律[ 24] 。
1999年 ,陈祖松对楠木人工林优树选择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他分别应用小样地法 、平均木标
准差对比法 、综合平分法 、优势木对比法 ,对 4株预选树进行分析 ,制订出选优标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
小样地法进行楠木(P .bournei)人工林选优最为客观 、正确 ,工作量少 。若预选树生长量 md>40%、mh>
30%、mv>140%,且形态指标符合要求 ,则可定为优树[ 25] 。
浙江楠是 60年代向其柏教授在研究浙江天目山 、龙塘山植物区系时发现的一个新种 , 1974年正式发
表。此前 ,人们长期将浙江楠与紫楠混淆不清 ,并视为一种 。其实 ,两者在树型 、叶片 、种实方面差异明显 ,
就其分布而言 ,紫楠分布广而多 ,而浙江楠分布窄而少;其生长速度浙江楠快于紫楠;其经济价值浙江楠高
于紫楠[ 26] 。
浙江楠自其发表命名以来 ,很少有人研究 ,所以这方面的文献资料相当缺乏 。1990年 ,杭州植物园的
史晓华和浙江林科院的史忠礼对浙江楠种子休眠的生理机制及解除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实验表明 ,除
去种皮的种子能很好地萌发;离体培养时 ,种胚可迅速萌发 ,所以其萌发主要受种皮障碍;种皮中含有
ABA ,通过层积 ,其含量下降;种皮透水性良好 ,但透气性差;用室温(1.5 ~ 11.5℃)或变温(15 ~ 25℃,15 ~
30℃)层积 21d ,均可破除休眠[ 27] 。
1992年 ,黄鹏成 、林金姬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包括闽楠 、浙江楠和桢楠在内的 88种珍稀树种进
行了研究 ,研究了树种的分布 、生境 、保护价值 、采种育苗技术特点 ,重点是种子发芽性状及幼苗的形态 ,并
绘制了种子幼苗的形态图 ,在生产上既可用来识别幼苗 、鉴定树种 ,又可用来从幼苗中选育优良类型[ 28] 。
近年来 ,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学教研室组成浙江楠课题研究小组 ,从种实采集处理 、育苗造林 、生物学特性到
生态习性 、更新演替 ,对浙江楠设立专项资金 ,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这对于这一珍稀濒危绿化树种的推广 、
繁殖 、保护 、更新以及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 ,濒危植物研究的焦点集中在遗传学 、生殖
生态学和生态学等方面 ,在生态学领域中 ,主要分析生态因子对物种生存和生殖的影响 ,以确定致濒的关
键因子 。毫无疑问 ,这些研究深化了对濒危植物的认识 ,对制定保护对策具有积极意义[ 29] 。楠木属植物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是深入研究楠木属植物的基础材料 。遗传多样性是指每个物种所独具的基因库 ,通常
是指种内不同群体间或同一群体不同个体间遗传变异的总和。它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只有在充分
了解楠木属植物间 、种内群体间 、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后 ,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遗传改良策略和资
源保护措施。遗传学研究的空白使得对楠木属植物的遗传改良 、开发利用 、制定保护措施尚缺基本的理论
依据[ 30 ~ 31] 。
关于木材构造 、性质和利用方面 , 1992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木材志》在樟科中仅描述了桢
楠的木材构造 、木材的主要力学性质[ 32] 。1988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木材构造》利用扫描电子
显微镜观察木材构造 ,清晰拍摄了桢楠的木材纤维图片[ 33] 。而对浙江楠及其它树种的木材构造 ,木材的
力学性质尚未见报道 。从文献资料来看 ,缺乏对楠木属植物较为系统性的研究 ,无论是育苗造林 、资源利
用 ,还是生态经营 、遗传改良等方面都是今后研究的课题。
3 楠木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
近年来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 ,城市园林对树种选择日益多样化。人们已不能满足于单一传
统的栽培模式。楠木属植物无论是从经济价值 ,还是从观赏价值都不失为一理想的可选树种 。
·7·第 1 期 李冬林 ,等:我国楠木属植物资源的地理分布 、研究现状和开发利用前景
1)树型优美 ,观赏价值大。楠木属植物树型高大通直 ,树冠端庄美观 ,宜作庭荫树 、行道树或风景树 ,
或在草坪中孤植 、丛植 ,也可在大型建筑物前后配置 ,显得格外雄伟壮观。楠木属植物为常绿阔叶树种 ,四
季常青 ,在公园绿地中可与其它落叶树种配置使用 ,形成独特的园林景观。
2)分布范围广 ,适应性强 。楠木属植物在我国热带 、亚热带地区分布广泛。长江流域和华南各省均有
栽培 。各省均有适宜其生长的乡土树种 。近年研究发现 ,虽然部分楠木属植物的现有分布范围很狭窄 ,但
是其潜在的分布范围却相当广泛。闽楠的分布跨浙 、鄂 、湘 、赣 、川 、黔 ,最南分布到两广和福建 ,最北可达
安徽南部和河南 。紫楠的分布范围也相当广泛 ,最南分布在中南半岛 ,最北可达江苏南部 ,现宜溧山区尚
有野生林 ,与苦槠 、青冈栎等混生。浙江楠的现有分布范围较为狭窄 ,成片分布仅见于浙江杭州云栖 、理安
寺 ,其余主要零星分布在江西 、安徽和福建 ,多与壳斗科 、木兰科 、山茶科 、冬青科 、山矾科 、野茉莉科和樟科
常绿树种混生[ 1~ 20] 。近年试验发现 ,浙江楠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对土壤要求不严 ,具有较强的抗
旱 、抗寒能力 ,其潜在分布范围也十分广泛。目前江苏南部的南京 、镇江 、苏州 、无锡 、吴江 、宜兴均已引种
成功 ,并能安全越冬 。
3)繁殖容易 ,便于引种推广 。楠木属植物大多在 5 ~ 6月份开花 , 10 ~ 11月份果实成熟 ,可用梯子 、枝
剪 、高枝剪采集 ,也可用竹竿击落于地面收集 。种实出籽率 40%~ 60%,种子千粒重 250 ~ 360g 。混沙低
温层积越冬贮藏 ,也可阴干后随采随播 ,层积处理可以解除休眠 ,提高发芽率。试验表明 ,紫楠的发芽率一
般在 64%~ 82%,发芽势为 32%~ 42%;浙江楠的种子多胚 ,发芽率较高 ,一般在 76%~ 92%,发芽势为
42%~ 54%;闽楠的发芽率一般在 70%~ 86%。另外 ,据报道 ,紫楠和闽楠还可以扦插繁殖[ 20] 。可见 ,楠
木属植物的繁殖是较为容易的 ,便于大面积引种育苗造林。
4)早期生长迅速 ,成材期短。楠木属植物为深根性树种 ,根繁叶茂 ,早期生长快 ,成材期短 。据福建莱
舟林场试验 ,在福建 ,闽楠 1年生苗高可达 40cm ,根茎达 0.82cm , 4年半生闽楠幼林平均树高 2.43m ,最高
3.6m ,平均直径 3.9cm ,最粗 5cm ,冠幅 1.57m[ 28] 。据南京林业大学树木组试验 ,在南京 ,浙江楠 1年生苗
高可达 25cm ,根茎达 0.58cm , 2 年生苗高可达 120cm ,根茎达 1.9cm , 3 年生苗高可达 200cm 。根茎达
2.8cm 。在马鞍山 ,6年生平均树高达 3.40m ,最高 5.8m ,平均胸径达 4.28cm ,最粗 5.8cm 。与其它常绿
阔叶树种相比 ,速生性明显。
5)材质优良 ,经济价值大 。楠木属植物多为世界著名的珍贵用材树种 ,木材坚硬致密 ,不翘不裂 ,不易
腐朽 ,削面光滑美观 ,芳香而有光泽 ,为上等建筑 、造船 、家具 、雕刻和精密模具的良材 ,广大丘陵山区可作
为一珍贵用材树种育苗造林。紫楠的根 、茎 、叶还可提炼芳香油 ,供医学或工业用;种子可榨油 ,供制皂或
作润滑油[ 34 ~ 35] 。由于楠木属植物耐荫性强 ,可与其它阳性树种混交配置 ,也可营造纯林 ,以满足生产上
对大量珍贵木材的需求。
6)病虫害稀少 ,经营管理方便 。楠木属植物不易感染病虫害 ,苗期虫害仅发现有少量的地老虎 、卷叶
蛾 、灰毛金花虫等食叶害虫 ,尚未发现病害。楠木属植物直干性好 ,自然整枝明显 ,省去了修枝等经营管理
上的麻烦。另外 ,楠木属植物苗期抗逆性强 ,只要水分条件充足 ,夏季在全光下也能正常生长而不遭受日
灼危害 ,因此完全可以全光育苗 ,不需遮荫 ,从而减少了育苗成本 。
参考文献:
[ 1] 中国树木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树木志(第 1 卷)[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83.
[ 2] 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珍稀濒危植物第 1册[ M].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1.
[ 3] 宋朝枢.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89.198-202.
[ 4] 浙江植物志编委会.浙江植物志(第 2 卷)[ 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2.
[ 5] 福建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第 1-4 卷)[ 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2.
[ 6] 林英.江西森林[ M]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6.
[ 7]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所.广西植物志(第 1 卷)[ M]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1.
[ 8] 中国科学院江苏植物所.江苏植物志[ 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2.
[ 9]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广东植物志(1-3 卷)[ 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7.
·8·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第 31 卷
[ 10]吴征镒.西藏植物志[ M].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6.
[ 11]安徽植物志协作组.安徽植物志(1-3卷)[ 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 , 1985.
[ 12]贵州植物志编委会.贵州植物志[ 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1982.
[ 13]祁承经.湖南植物名录[ 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 1987.
[ 14]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云南植物志(1-8卷)[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3.
[ 15]四川植物志编委会.四川植物志(1-5卷)[ 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 , 1988.
[ 16]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海南植物志(1-4卷)[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64.
[ 17]湖北植物所.湖北植物志(第 1 卷)[ 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1976.
[ 18]刘业经.台湾树木志[ M].台北:国立中兴大学农学院出版委员会 , 1966.
[ 19]牛春山.陕西树木志[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0.
[ 20]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 31 卷)[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2.
[ 21]马明东 ,江洪 ,等.楠木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J] .教学与研究 , 1989 , (2):69-77.
[ 22]陈辉 , 任承辉.楠木人工林生物产量模型的研究[ J].福建林学院学报 , 1989 , 9(4):411-417.
[ 23]任承辉.尤溪县楠木林林分叶面积指数的研究[ J].福建林学院学报 , 1990 , 10(1):67-71.
[ 24]邹惠渝 ,吴大荣.闽楠种群生态学[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7.
[ 25]陈祖松.楠木人工林优树选择标准和方法[ J].福建林业科技 , 1999 , 26(2):29-33.
[ 26]向其柏.桢楠属一新种———浙江楠[ J] .植物分类学报 , 1974 , 12(3):295-297.
[ 27]史晓华 ,史忠礼.浙江楠种子休眠生理初探[ J].浙江林学院学报 , 1990 , 7(4):377-682.
[ 28]珍稀树种开发利用课题组.珍稀树种研究论文集[ C].南京:南京林业大学树木组 , 1992.
[ 29]方炎明 ,张雪 ,彭冶.龙王山落叶阔叶林濒危植物缀块的生态分析[ 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 1998 , 22(2):23-28.
[ 30]江香梅 ,吴晟 ,杨刚花 ,等.楠属主要树种的资源状况及研究 、护存对策[ J].江西林业科技 , 2000 , (2):30-32.
[ 31]周立伟 ,吴乃虎.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J].生物工程进展 , 1995 , 15(4):22-25.
[ 32]成俊卿.中国木材志[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2.
[ 33]腰希申.中国木材构造[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88.
[ 34]任维检.楠木种皮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1990 , 2(3):59-62.
[ 35]端木火斤.浙江樟科资源综合利用[ J].林产化工通讯 , 1995 , 29(3):25-27.
(上接第 4 页)
4 小结
1)本文所收集的样地资料分布范围广 ,年龄跨度大 ,基本能反映南平市延平区天然阔叶林的状况。
2)用数学函数表达林木直径分布是可能和必要的 。经过直径分布模型的研究 ,得出南平市延平区的
天然阔叶林直径分布主要是符合伽玛分布。直径分布模型是以径阶为基本单位 ,以概率分布律为基础 ,进
行数学模拟 ,可预估林分各径阶的株数 ,进而预估林分的总收获量和在收获中不同规格材种所占的比
例[ 1] 。在经营森林过程中 ,抚育间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根据直径分布模型 ,可以估计森林的抚育间伐
量。直径分布模型在林木资产评估等工作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1] 陈昌雄 , 陈平留 ,刘健 , 等.闽北天然次生林林木直径分布规律的研究[ J].福建林学院学报 , 1996 , 16(2):122-125.
[ 2] 孟宪宇.测树学(第 2版)[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5.66-72.
[ 3] 郎奎健.IBMPC 系列程序集[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89.74-90.
[ 4] 陈华豪.林业应用数理统计[ M] .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 , 1988.44-53;117-123.
·9·第 1 期 李冬林 ,等:我国楠木属植物资源的地理分布 、研究现状和开发利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