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毛茛科升麻属植物在海南岛没有分布



全 文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2,20(3): 229~231
Journalof Tropicaland SubtropicalBotany
收稿日期:2011-09-02 接受日期:2011-10-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00078)资助
*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yuanqiong@scib.ac.cn
毛茛科升麻属植物在海南岛没有分布
罗江平1,2,袁琼1*
(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5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毛茛科(Ranunculaceae)升麻属(Cimicifuga L. ex Wernisch.)为北温带分布属。Compton等 1998年(Taxon47: 620和
? Appendix1)报道我国热带岛屿海南岛五指山有小升麻[C.japonica (Thunb.) Spreng.]植物的分布,从而使升麻属这一较典型的
? 北温带分布属的分布区扩展至热带地区。经检查他们引证的标本———黄志44305,发现上述报道完全错误,是他们将这一标本
的产地错误地归于海南岛的结果。此外,还指出他们将采自贵州平伐附近的标本 J. Cavalerie 7868的产地错误地归于云南。
? 在我国,小升麻目前仅知在安徽、重庆、甘肃、广东、贵州、河南、湖北、湖南、陕西、山西、浙江有分布。
关键词:升麻属;毛茛科;小升麻;地理分布;海南岛
doi:10.3969/j.issn.1005-3395.201203. 2
The Genus Cimicifuga (Ranunculaceae)Does not Occur on Hainan Island,
China
LUO Jiang-ping1,2, YUAN Qiong1*
(1.Key Laboratory of Plant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Guangzhou 510650,China; 2.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Abstract:The genus Cimicifuga L. ex Wernisch. (Ranunculaceae) is of a north temperate distribution. The
? occurrence of the species C. japonica (Thunb.) Spreng. on the tropical Hainan Island of China documented by
? Compton et al. (Taxon47:620 nd Appendix1.1998)caught our attention.Examination of the specimen cited by
these authors, C. Wang 44305,however,has shown that this specimen was collected fromWuzhiShan,Ruyuan
County, norther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Obviously Compton et al. had confused the Wuzhi Shan in
? northern Guangdong with a mountain on Hainan Island with the same name and much more well-known. The
? occurrence of C. japonica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documented by Compton et al. (Taxon47: 620 an
? Appendix1.1998) is also erroneous. The specimen they cited, J. Cavalerie 7868, was actually collected fromthe
? vicinity of Guiding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In China, C. japonica is currently known only from Anhui,
? Chongqing, Gansu, Guangdong, Guizhou, Henan, Hubei, Hunan, Shaanxi, Shanxi, and Zhejiang.
Key words:Cimicifuga; Ranunculaceae; Cimicifuga japonica;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Hainan Island
毛茛科(Ranunculaceae)升麻属(Cimicifuga L. ex
? Wernisch.)全世界约有23种[1],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
? 区[2-3],在我国亚热带地区海拔较高的山地也颇常见,
但此前从未见世界任何热带地区有该属植物分布的报
道。英国植物分类学家Compton等[1]1998年报道我国
热带岛屿海南岛五指山有小升麻[C.japonica (Thunb.)
? Spreng.]这一植物的分布,从而使升麻属这一较典型的
北温带分布属的分布区扩展至热带地区,这引起了我
们的极大兴趣和注意。我们检查了他们引证的标
本———黄志44305(IBSC,KUN),惊奇地发现上述报道完
全是错误的,是他们将这一标本的产地错误地归于海
南岛的结果。
230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第20卷
从图1可以看出,“黄志44305”这一标本确为
小升麻这一植物;该标本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著名采集员黄志先生于1957年11月27日采自我
国广东省乳源县西山乡(现属于该县乳阳林业局)五
指山。我们推测,很可能由于 Compton不懂中文,
他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检查升麻属标本
时询问该标本的产地,被询问的人士不慎将乳源五
指山误为我国海南岛著名的五指山,遂导致
Compton与他的合作者在后来发表的论文中报道
小升麻在海南岛有分布。Compton等还将“黄志”
误为一个采集队,将其译为“Huangzhi Exped.”。其
? 实我国学者肖培根[4]早在1965年就在小升麻[当
时使用的学名是 C. aceriana (Sieb. & Zucc.)
? Tanaka,是一个不合法名称]这一植物下引证过“黄
志44305”这一标本,明确指出其采自广东乳源,显
然也由于Compton等不懂中文而没有注意到这一
引证。有趣的是,乳源五指山还产另一种升麻属植
物———单穗升麻[C. simplex (DC.) Wormsk. ex
? Turcz.]。这说明我国南岭山脉南麓一带应是一些
? 北温带区系成分分布区的南缘。
作为升麻属植物分类的专家,Compton等无疑
对升麻属植物不产于热带地区这一事实是清楚的,
他们在其论文中也指出该属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
区[1]。他们报道我国海南岛五指山有小升麻分布
可能是他们除了不懂中文外,也是因为对我国的自
然地理缺乏深入了解的结果。
值得指出的是,除错误地报道我国海南岛五指
山有小升麻分布外,由于对我国地名及其变化不熟
悉,Compton等[1]还报道该种在我国云南有分布。
他们引证的标本 J. Cavalerie 7868实际上采自贵州
? 平伐附近(现属贵定)。该植物在我国云南尚未见报
道[5],我们也未见到该种任何采自云南的标本。
图1 小升麻。黄志44305(KUN),广东乳源西山乡五指山。
Fig.1 Cimicifuga japonica (Thunb.) Spreng..C.Wang (=Z.Huang)44305,WuzhiShan,Xishan Xiang,Ruyuan County,Guangdong Province,China.
第3期 罗江平等:毛茛科升麻属植物在海南岛没有分布 231
前面已经指出,小升麻以前在我国长期使用 C.
aceriana (Sieb.& Zucc.)Tanaka这一不合法名称,其
正确学名实际上应当是 C. japonica (Thunb.)
? Spreng.。我国该种植物的分类处理存在较大争议。
? 我国学者肖培根自1965年以来长期将该植物分为
4变型[2,4],即小升麻(f. acerina)、硬毛小升麻(f.
? hispidula)、紫花小升麻(f. purpurea)和伏毛紫花小升
? 麻(f. strigulosa)。但韩国学者 Park和 Lee[6]在1996
? 年将其中的紫花小升麻提升到种的等级,做出 C.
purpurea (P. K.Hsiao)Park & Lee的组合,同时将伏
毛紫花小升麻处理为该种的异名,指出 C. purpurea
在很多性状如萼片颜色、雄蕊数目、花药结构、柱头
? 组织的分布、茎生叶的存在等方面与C. japonica明
? 显不同。Compton等[1]接受这一处理,同时将变型
硬毛小升麻C. aceriana f.hispidula P.K.Hsiao处理
为小升麻的异名。Li和 Brach[7]于2001年在《Flora
of China》中既不接受上述肖培根的分类处理,也不
接受Park和Lee以及Compton等的处理;他们将C.
purpurea与C. japonica合并,而且显然由于为了遵
? 守《Flora of China》不采纳变型这一等级的规定而
在没有给出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将所有变型予以归
并。我们检查了小升麻这群植物在我国的大量标
本,发现确可以根据萼片颜色、雄蕊数目、花药结
构、柱头的分布和茎生叶的有无而分为两个实体:
C. japonica的萼片白色,雄蕊数目大于 20,花药底
? 着,侧向开裂,花柱不伸长,柱头中着,通常无茎生
叶,而C. purpurea的萼片紫红色,雄蕊数目不多于
? 20,花药背着,内向开裂,花柱伸长,柱头下延,通常
具茎生叶[1,6]。因此我们认为 Park和 Lee以及
Compton等对我国这群植物的处理可能比较合理。
从现有标本来看,小升麻(C. japonica)在我国分布于
? 安徽、重庆、甘肃、广东、贵州、河南、湖北、湖南、陕
西、山西、浙江,在日本和韩国也有分布;其近缘种
紫花小升麻(C. purpurea)为我国特有种,分布于安
? 徽、甘肃、贵州、河北、河南、江西、湖北、陕西、山西。
二者的分布区颇有重叠,有必要对它们的形态分化
和隔离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更深入理解它们的
关系。
在改正了 Compton等关于小升麻在我国的地
理分布的错误报道后,我们有两点小建议:
(1)在植物分类学研究中,对植物地理分布的考
订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应予重视。这一方面是由于
传统植物分类学研究特别注重形态-地理学方法,
如果对植物的地理分布考订有误,就会影响到对性
状与地理分布可能的相关性的正确认识而最终影
响到分类处理。另一方面也由于植物分布区的研
究是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如果植物分
类学家提供的植物地理分布资料有误,就无疑会影
响到主要基于分布区资料而作出的植物区系地理
学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2)近年来,我国学者逐渐开始对境外植物开展
分类学研究,其中最大的项目“泛喜马拉雅植物志”
目前已经正式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立项。
对境外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工作必然会涉及到有关
国家的地名和自然地理信息。由于我国分类学家
对国外地名及自然地理状况可能不十分熟悉,所以
在确定有关国家植物的地理分布时应特别谨慎行
事,仔细核对,以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Compton J A,CulhamA,Jury S L.Reclassification of Actaea to
include Cimicifuga and Souliea (Ranunculaceae): Phylogeny
? inferred from morphology, nrDNA ITS, and cpDNA trnL-F
? sequence variation[J].Taxon,1998,47(3):593-634.
[2] Hsiao P K(肖培根). Cimicifuga L.[M]// Anonymous. Flora
? Rei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 Tomus 27. Beijing: Science Press,
? 1979:93-103.(in Chinese)
[3] Tamura M. Ranunculaceae II. Systematic part[M]// Hiepko P.
Die Natürlichen Pflanzenfamilien, Aufl.Ⅱ. 17a (4). Ber in:
? Duncker und Humblot,1995:223-519.
[4] Wang W T (王文采), Hsiao P K (肖培根). Notulae de
? ranunculaceis sinensibusⅡ[J].Acta PhytotaxSin(植物分类学
报),1965(Addit.Ⅰ):49-110 (in Chinese)
[5] Fei Y(费勇). Cimicifuga L.[M]// Wu Z Y(吴征镒). Flora
? Yunnanica Vol. 11.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0: 45- 49.( n
? Chinese)
[6] Park C W, Lee H W. Taxonomic notes on Cimicifuga purpurea,
? stat.nov.(Ranunculaceae)[J].Novon,1996,6(1):93- 5.
[7] LiLQ,Brach A R.Cimicifuga Wernisch.[M]// Wu Z Y,Raven
P H. Flora of China Vol. 6. Beijing: Science Press, St. Louis:
? MissouriBotanicalGarden Press,2001: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