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 8 干 早 区 研 究 18 9 6年第 2 期
新扭沙拐枣属·的染色体地理分布
王常贵 管绍淳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涣所 )
沙拐枣属 ( C ali g on om L .) 是萝科中较进化的属 , 分布于亚洲 、 欧洲南部和亚 洲 北
部 。 是典型的古地中海区系成分 。 1 9 3 6年 《苏联植物志 》 记载有 71 种 。 以后陆续增 加 到 1 0
多种 。 近年来 , 苏联的一些学者又认为把种划分得太细了 , 进行了大量合并 。 结果仅保留30
多种。 我国学者研究认为 : 该属植物在我国有近 30 种 , 产于内蒙古 、 宁夏 、 甘肃 、 青海和新
疆 。 其中的 20 多种主要分布在新疆 。
近年来 , 国外学者关于染色体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 。 我国和苏联学者对该属植物 , 从不
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在染色体的地理分布方面 , 尚未见有所论述 。
本文对新疆18 种沙拐枣属植物 , 进行了染色体地理分布的初步研究 , 并对涉及的有关间
题 , 进行了一些探讨 。 由于染色体的地理分布的研究在国内还未见到报道 , 我们亦是初步尝
试 , 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正 , 并为有关学科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
一 、 材料和方法
本文所用的材料 , 分别采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霍城 、 奇台 、 都善 、 若羌 、 乌尔禾 、 吐
鲁番等地 。 其中有三种为引自宁夏的栽培种 。
染色体统计采用根尖压片法 , 各种均进行了重复 。 将所采集的成熟果实 置于 2 1 。一 2 5 O C
培养箱中 , 以沙培法使其萌发 , 然后把根尖用对二氯苯 、 8 一经墓哇琳进行预处理 , 盐酸分
离 , 醋酸地依红染色 。 最后将涂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统计观察 。
观察的 18 种沙拐枣及其分布地区和生境如下 :
1
.泡果沙拐枣 C · J u n C C u m , 分布于托克逊 、 达坂城 、 吐鲁番 (红 柳河 ) 、 奇 台 、 焉
一普、 布尔津 、 阿勒泰 、 富蕴 、 博乐等地的砾石戈壁和沙地上 。
2
、 淡枝沙拐枣 C · le u c o c l a d o m , 分布于精河 、 莫索湾 、 沙湾 、 奇 台 、 下野地 、 沙泉
子 、 吉木萨尔 、 霍城 、 绥定等地的沙地和沙丘上. 。
3
、 无叶沙拐枣 C · a p h y l u m , 分布于霍城 、 绥定 ( 三遒河子 ) 、 霍尔果斯的沙 质 戈
壁和沙漠 _卜. 。
4
、 红果沙拐枣 C · r u l〕 i C : , n d t: r , l , 分布于吉木乃 、 而海 、 l喻巴河 、 富 蕴 、 布尔 津 、 滴
水泉 、 阿勒泰 , 以及额尔齐斯河边 , 主要生长于沙丘和戈壁上 。
5
、 密翅沙拐枣 C . d 。 。 s lt m , 分布在伊犁 、 霍城一带的沙漠 、 沙地 l二。
6
、 东疆沙拐枣 C · k玩 m e n 、 2 1 , 分布于阜康 、 奇台 、 木垒的固定沙丘 、 固定沙地和砾
石戈壁 卜. 。
7
、 心形沙拐枣 C · c o f d o l L` , 1, , 分布在准噶尔盆地的一些沙地和戈壁上 。
DOI : 10. 13866 /j . azr . 1986. 02. 009
1 9 86年第 2期 干 早 区 研 究 9 2
8
、 粗糙沙拐枣 C · s q o a o rk o m , 分布于奇台的友岌湖的固定沙丘上 。
:)
、 网状沙拐枣 C · c a n c e l l a t u m , IH二鲁番的栽培利尹。
1 0
、 头状沙拐枣 C · c a p o t 一 n l e d us a e . 吐鲁番的栽培种 。
1 1
、 乔木状沙拐枣 C · a r飞)二 e s C e ls , 吐兽番的栽培种 。
12
、 戈壁沙拐枣 C · g o b i C o m , 分布于奇台 、 克拉玛依 、 乌尔禾等地 。
13
、 蒙古沙拐枣 C · : n o n g ol ic u m , 分布于奇台 、 哈密 、 郑善 ( 各克沁 ) 、 伊否以及罗
布泊东部的半固定沙丘 、 沙地和戈壁上 。
14
、 小沙拐枣 C · p u m il lt m , 分布于都善 、 伊吾的沙地上. 。
15
、 艾比湖沙拐枣 C · e i}t 一 l1[ , r ic u l , 分布于沙湾 、 精河 (沙泉子 ) 、 莫索湾 、 奎屯
的沙地 、 半固定沙丘和砾石戈壁 _ L 。
16
、 塔里木沙拐枣 C · r曲 or 。二 ik i , 分布于皮山 、 民丰 、 且末 、 若羌 、 和 田 、 于田 、
策勒 、 叶城 、 莎车 、 英吉沙 、 巴楚 、 喀什 、 阿克苏 、 新和 、 拜城 、 轮台 、 和静 、 罗 布 泊 、
库尔勒 、 托克逊 、 奇台等地的沙地和沙质砾石戈壁上 。
1 7
、 甘肃沙拐枣 C · c h i n e sn e , 生长在罗布泊的半固定沙地和戈壁上 。
1 8
、 费尔干沙拐枣 C · f o r g a (}n n s 。 , 生长在乌尔禾 、 克拉玛依一带的砾石戈壁 和 沙 地
_
L
。
关于以上 18 种沙拐枣的分布和生境 , 我们是查 阅了本所 以及北京植物研究 所 、 兰 州 大
学 、 `片肃师范大学 、 兰州沙漠研究所 、 内蒙古大学 、 新疆大学 、 八一农学院等单位的全部沙
拐枣标本 , 根据标本上记载的采集地摘下的 。
二 、 观察结果
染色体数目统计和倍数性分析结果如表 :
由表的观察结果 , 可 以确定沙拐枣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是 9 。 有 9种沙拐枣的染色体是
二倍体 ( 1 8 ) , 占观察者的一 半 , 有 7 种是四倍体 ( 3 6 ) 。 有 2 种沙拐枣的染色体除二倍体
以外 , 还有例外情况 。
在东疆沙拐枣的压片观察中 , 发现有非整倍体的体细胞 ; 在蒙古沙拐枣的染色体中 , 发
现有 3 倍体的体细胞 。 而红果沙拐枣 , 在苏联出版的 《 有花植物染色体数目集 》 中 , 有染色
体 95 的记载 。 在我们的压片观察中 , 没有发现这种情况 。 此外 , 网状沙拐枣和乔木 状 沙 拐
枣 , 都存在果肋的左旋和右旋的不同现象。 我们对果肋左旋和右旋的都作了压片观察 , 观察
结果左旋和右旋的染色体数没有区别 。
三 、 结 果 与 讨 论
1
、 奇台地区是二倍体 、 四倍体 、 异倍体和三倍体的混杂分布区 。 这一分布特点 , 可能
与这一地区的气候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 。 奇 台地区的气候 , 既受到西风环流的影响 , 同时也
受到西伯利亚反气旋的影响 。 作为气候交汇地点 , 表现出植物区系分布的交叉 、 种的形态特
征变异大 、 种的分化比较明显 。 在都善 、 哈密 、 伊吾等地 , 由于独特的局部气候和其它自然
条件的作用 , 也促使种群发生演化 , 因而也有异倍体的发生和分布。
干 早 区 研 究 198 6年第 2 期
表 沙 拐 枣 染 色 体 数 和 倍 性 分 析
沙 拐 枣 名 称 染 色 体 数
泡果组 :、 泡果沙拐枣
翅果组
18 (2 4) (有非整倍体 )2 4
八齐ù内勺 1上八」
2
、 淡枝沙拐枣
3
、 无叶沙拐枣
4
、 红果沙拐枣
弓 、 密翅沙拐枣
G
、 东疆沙拐枣
7
、 心形沙拐枣
8
、 粗糙沙拐枣
翅基组
八bhù汽匕 00ó兄以 Q曰吵J乃 1.土,上人
O口八匕011八口llno
9
、 网状沙拐枣
10
、 头状沙拐枣
1 1
、 乔木状沙拐枣
12
、 戈壁沙拐枣
1 3
、 蒙古沙拐枣
14
、 小沙拐枣
15
、 艾比湖沙拐枣
1 6
、 塔里木沙拐枣
17
、 甘肃沙拐枣
1 8
、 费尔干沙拐枣
左旋果实右旋果实
左旋果实右旋果实
1 8 ( 2 7 )
1 8
4
4
4
2
2
2
2 ( 3
2
2
4
2
4
精河以东至沙湾地区 , 为二倍体的集中分布区 。 这是由于该区在西风环流的作用下 , 年
降水比较稳定 , 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 环境的变幅较小 。 这种比较稳定的气候特点 , 决
定了染色体的稳定性。
2
、 四倍体的地理分布范围 , 比其二倍体的近缘种要广 。 如塔里木沙拐枣 , Z n = 36 ,
分布的范围极广 , 北至新疆北部的奇台 , 东至罗布泊 , 以至环绕着整个塔里木盆地都有它的
踪迹 。 又如红果沙拐枣也是四倍体 , 分布范围也很广 , 在富蕴 、 阿勒泰 、 福海 、 布尔津 、 哈
巴河 、 吉木乃和额尔齐斯河的广大地区都有分布 。 这个情况 , 与国外学者统计所得 的 总 趋
势 , 即多倍体的地理分布比其二倍体的近缘种要广些的看法 ’ 2 〕 , 是一致的 。
3
、 植物染色体基数的减少和倍数性的增加 , 是高等植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 国外学者曾统
计在被子植物中 , 多倍体占30 一 35 纬〔“ 〕。我们对 18 种沙拐枣的观察 , 四倍体有 7 种 , 另有两种
中有异倍体和三倍体者 。 关于萝科植物有染色体记载的植物有 30 。多种 , 其中染色体基数小于 9
的不足 10 % , 而染色体基数大于 9 的超过 90 % 。 这些统计结果表明 , 事科在被子植物中是分
化比较剧烈的科 , 沙拐枣是萝科中比较进化的属 ,
198 6年第 2 期 干 早 区 研 究 ls
4
, 关于多倍体的发生学间题 , 目前尚无一致意见 。 有的学者认为冰川复盖是产生多倍
体的条件 , 也有学者认为盐生环境是多倍体发生的因素〔 “ 、 。 我们认为 : 多倍体的产生 可 能
不是某一特定条件所致 , 而是在生态环境严酷或变化剧烈 的情况下 , 都有产生多倍 体 的 可
有琶。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1
、 毛祖美等 , 1 96 3 , 从染色体数 目、 幼枝的解剖特征探讨新疆沙拐枣属内的某些进化
关系 , 植物分类学报 , 2 1 ( 1 ) : 4 4一 4 9 0
2
、 _史 J几宾斯 (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译 ) , 19 6 3 , 植物的变异和进化 , _ L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 。
3
、
R a n d a l l J
.
B a y e r a n d G
.
L e b y a r b S t e b b i n s
, 19 8 1
,
C h ,
·
o m 0 0 0 m e n :` m b e r s
o f N o r t h A m e r i e a n s p e e i e s o f A n t e n n a r i a C a e l
·
t n e r ( A
s t o r a e o a c i n l一l e a e o ) ,
A m e r
.
J
.
B o t
.
6 8 ( 10 )
: 1 3 4 2一 1 3 4 9 。
4
、
E
.
D u r a n 亡 M e 口 r t l, u r , C . L o r c n Z o P o P e a n d D . C a r l F r e e m a n , 1 9 8 1 ,
C h r o m o s o m a l S t t l d i e s o f S u b g e n u s T r i d e n t a t a e o f A r t e r m i s i a
:
l二v id e n e e f o r
a u t o p o l y p l o i d y
, 人 m e r , J . B o t . 6 s ( 弓 ) : 5 8 9一 6 0 5 。
新 疆 的 珍 稀 动 物— 野 马
野马 , 即普氏野马 , 属奇蹄目 , 马科 , 世界性珍兽 , 国际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将其订为
E级 ( 临危种 ) , 载入 “ 红皮书” 。 新近研究表明 , 普氏野马就是家马的祖先 , 在研究家马的
起源 、 进化 、 品种形成与杂交改 良等方面 , 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
在野外 , 己近 20 年没有发现野马的踪迹 , 而来自野马故乡的目击者的报告 , 都未能提供
确切的证据 , 因此有人认为它们 已从原野中绝迹 。 目前 , 饲养于苏联 、 欧 、 美各国动物园的
数百匹野马 , 由于长期近亲繁殖 , 加之缺乏适宜的活动场所 , 已出现生命力下降的 严 重 危
机 。
为了寻找原野中可能残存的野马 , 并研究其濒临绝灭的自然与人为动因 , 探讨重建野生
种群的可能性 , 自70 年代以来 , 我国有关科研机构 、 大专院校和产业部门 , 组织了多次野外
考察 , 获得了不少资料 。
记载的野马分布区 , 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 、 北塔山 、 向东直至甘肃马宗山一带 , 以及蒙
古人民共和国的西南边境 。 上世纪末分布区广达 30 万平方公里 , 近百年来 , 人类的经济开发
迫使分布区不断向中段中央退缩 。 根据我们的考察结果 , 结合分布区生态地理环境变迁趋势
推断 , 目前野马可能在北塔山以东的中蒙边境一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残存 。
及西南的将军庙一带 , 亦可能有残存的野马活动 。
国际有关自然保护组织 , 曾提出将园中饲养的野马放回原产地的计划 ,
壮 , 重建野生种群 , 但未能实现 。 经过我国有关部门和科学工作者的努力 ,
在北塔山以北以
19 8 5年开始在新疆付诸实施 ,
性饲养 , 最终将会重返原野。
以期再 驯 化 复
野马还乡计划于
第一批 n 匹野马已从国外运抵新疆 , 目前正在动物园进行适应
高行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