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新疆沙拐枣属植物染色体数目的观察及其倍性分析



全 文 :2 6干 旱 区 研 究 2 95 8年第i 期
新疆沙拐枣属植物染色体数目
的观察及其倍性分析
王常贵 杨 戈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
沙拐枣 Cang i onu m 系寥科植物 。 我国共 20余种 , 主要分布于内蒙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和新疆 。 其中 , 新疆最多 , 约 17 种 , 占总数的 3 / 魂 。 该属植物皆为灌木或半灌木 , 是优 良
的固沙植物 。
分类学依其果实形状 , 将其分为四个组 , 即翅果组 S e e t . P t e r o e o e c u s ( P a l l ) B 。 r S Z -
。 z 、 基翅组 g e c t . C a l l i g o n u m 、 刺果组 S e e t . M e d u s a S o s k . e t A l e x a n d r a和泡果组 S e -
。 t . C a n i p h sy a
。 鉴于 自然界中 , 该属植物果实具强大的变异性 , 加 一L种间杂交等因素 , 有
些种的位置难以确定 。
从染色体角度解决植物的分类学地位的研究 , 国际上 50 年代前后进行了大量 的卓有成效
的工作 , 70 年代以后又有了新的发展 。 近年来 , 这方面的工作 , 在我国也见报道 。 苏联学者
曾对沙拐枣属染色体做过一些工作 , 但观点多有分歧 。
本文力图从染色体数目及其倍性分析入手 , 对该属间一些种的进化关系予以探讨 , 为确
定每种植物准确的分类地位 , 提供参考 。
一 、 材料与方法
研究的材料有 1 5种沙拐枣 ( 详见表 ) 。 它们大部分采 自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吐鲁番县恰特
喀勒乡治沙站 。 该站所种的沙拐枣分别引种于新疆哈巴河县 、 霍城县 、 精河县 、 若羌县以及甘肃
民勤县 , 宁夏 回族自治区沙坡头等地 。 密刺沙拐枣采自霍城治沙站 , 奇台沙拐枣采自奇台县
友友湖 , 小沙拐枣采自都善县 , 塔里木沙拐枣采自若羌县米兰 。
制片方法如下 :
1
、 将采集的饱满种子 , 经水浸泡 , 置于 2 5 O C温箱内沙培 ;
2
、 取已萌发的种子根尖放入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内 , 行预处理 ;
3
、 经预处理的材料水洗数次 ,置于酒精 ,冰醋酸 ( 3 : 1 ) 液中 , 固定 30 分钟一 1小时 ;
4
、 固定后的材料水洗数次 , 放入 I N 的盐酸中 , 置于 50 一 60 “ C 的温箱 内 , 解 离 7 一 10
分钟 ;
5
、 解离后的材料水洗数次 , 加少许 1 %醋酸地衣红压片 , 同时镜检 ;
6
、 冷冻脱片后 , 置于 2 5一 40 “ C温箱内干燥 1 一 2 天 , 以加拿大树胶封固 。
毛祖美 、 潘伯荣 、 杨晓等同志参与采集及研究工作 , 在此致谢,
DOI : 10. 13866 /j . azr . 1985. 01. 012
1 9 8 5年第 1 期 干 早 区 研 究
各种的制片 、 观察进行了多次重复 , 以保证染色体数目的准确性 。
二 、 观察结果
15 种沙拐枣染色体数目如表 :
染色体数目
组 另11 一~ ~一 一一~ ~ ~ 忏。 名 …泡果组 泡果沙拐枣 C . ju n 。 e u m
翅果组
淡枝沙拐枣
无叶沙拐枣
红果沙拐枣
C

l e u e o l a d u m
C
. a P h y l l u m
C
。 r u b i e u n d u m
心形沙拐枣
密刺沙拐枣
奇台沙拐枣
C
。 e o r d a t u m
基翅组 C 。 d e n s u m
C

k l e m e n t x i i
沙 拐 枣 C .
小 沙 拐 枣 C .
艾比湖沙拐枣 C .
乔木状沙 拐枣 C .
勃氏沙拐枣 C .
戈壁沙拐枣 C .
头状沙拐枣 C .
塔里木沙拐枣 C .
m o n g o l i e u m
P u m i l u m
e b i 一 n u r i e u m
a r b o r e s e e n s
刺果组
P r z e u a l s k i i
g o b i e 位 m
e a P u t 一 m e d u s a e
r o b e r o v s k i i
1 8 , ZX
1 8 , Z X
3 6
,
4 X
3 6 , 4 X
1 8 , Z X
1 8 , ZX
1 5 ( 2 4 )
, ZX异体
1 8 ( 2 7 )
, Z X 3X
1 8
,
Z X
1 8 , Z X
1 8 , ZX
1 8
, Z X
1 8 , Z X
3 6
,
4 X
3 6 , 4X
从上表可见 , 15 种沙拐枣染色体基数皆为 9 。 其中 9 种为 2 倍体 , 占所 观 察 总 数 的
60 %

4 种为 4 倍体 , 占总数的2 6 . 7% ,在奇台沙拐枣和沙拐枣中 , 出现了部分的 3 倍体及非
整倍体细胞 , 这样的种只 占13 % 。
三 、 结论与讨论
1
、 泡果组内仅一种 , 即泡果沙拐枣 , 为 2 倍体 , 可 以认为该组是较原始的 。
2
、 翅果组的三种 , 淡枝沙拐枣染色体数为 1 8 、 无叶沙拐枣和红果沙拐枣皆为 36 。 可 以认
为 , 后二种较淡枝沙拐枣进化 。 基翅组中 , 心形沙拐枣与密刺沙拐枣染色体数都是 1 8 , 为 2
倍体 , 而在奇台沙拐粤中 , 除正常 2倍体外 , 还出现了非整倍体细胞 , 染色体数为 24 , 可以
64 干 早 区 研 究 1 9 8 5年第 1 期
认为 , 奇台沙拐枣是处于变异中的种 。 刺果组中 , 塔里木沙拐枣和头状沙拐枣染色 体 数 为
36
, 是四倍体 , 较其它种进化 , 沙拐枣中除 2 倍体外 , 尚有染色体数为 27 的 3 倍体细胞 , 是
处于变异中的种 , 本组内其它 5 种皆为 2 倍体 , 较这三种原始 。
3
、 鉴于奇台沙拐枣与沙拐枣处于变异中 , 可以考虑将此二种列为种下等级 。 但此点尚
需结合其它指标 、 特征 ,予以明断 。
参考文献从略
和田河中下游综合考察胜利完成
1 9 8 4年 10 月 5 日至 n 月 19 日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局组织有关科研单位 , 对和田河中
下游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考察 。 考察队由气象、 沙漠 、 地貌 、 水文 、 水利 、 水 工 、 水 文 地
质 、 考古 、 植被 、 林业 、 农业 、 环保 、 经济地理等 13 个专业 30 人组成 , 新疆农业科学院院长
冯兆坤担任队长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和新疆地理研究所参加了这次考察 。
考察历程约两千公里 。 在和田河考察史上 , 这次是参加学科最多的一次 。
和田河是现在尚能由昆仑山南麓绿洲向北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摸的三条通道之一 。 这次
考察 , 收集了包括沙漠深处的麻扎塔克山在内的和田河中下游两岸绿色走廊 、 沙漠 、 绿洲地
区的多学科资料 , 拍摄了数千张照片 , 采集了大量植物 、 动物 、 水 、 土 、 沙样标本 , 为摸清
这一地区自然资源 , 合理开发和田河流域 , 保护好塔里木河绿色走廊提供了科学依 据 和 方
针 。
考察结果表明 , 由于和田河平约每年有 20 余亿立米水向下输送 , 和田河两岸保持了较连
续的以胡杨 、 灰杨 、 红柳 、 芦苇等为主的天然植被带 , 使绿色走廊在两岸沙漠夹击和河流侧
蚀作用下 , 仍然保持了畅通 。 保护好和田河绿色走廊 , 修筑阿克苏至和田的公路 , 对加快和田
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 具有重要的意义 。 和田河丰富的水资源 , 不仅能满足绿洲农业和工
业的需要 , 而且也保护了下游绿色走廊 。 同时 , 处在大漠深处的麻扎塔克山具有独特的 自然
景观 , 是建立 自然保护区 、 发展沙漠旅游业的理想之地 。 当前的问题是必须加强对沿河胡杨
林等天然植被的保护 。
和 田 、 墨玉 、 洛浦三县绿洲 , 尽管处在沙漠的包围和威胁之下 , 但是 , 靠着得天独厚的
光热 、 水 、 土等优越自然条件和资源 , 几千年来 , 绿洲不仅得到了巩固 , 而且得到了发展 。
今后 , 在加强前山区的水利建设 , 大力发展水电的条件下 , 将促使三县在经济上的 新 的 起
飞 。
目前 , 考察队已返回乌鲁木齐 , 开始资料整理分析和撰写专题总结 。
(周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