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湖北鳞毛蕨属植物与森林植被的关系



全 文 :湖北鳞毛蕨属植物与森林植被的关系
刘松柏
(湖北省宜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宜昌 4 4 3 1 1 1)
摘 要:湖北是我国鳞毛蕨属植物资源较丰富的省区之一 ,通过对湖北鳞毛蕨属植物资源的调
查和分析发现:湖北鳞毛蕨属植物的分布随着森林植被的变化而变化 。在水平分布上随经度
的变化比较明显 ,以鄂西山地丘陵植被区和鄂西南山地植被区分布最为集中 ,由此向西到川东
种类递增 ,向东明显减少;随着纬度的逐渐降低 ,从北到南种类逐渐增加 ,到鄂西南种类最为丰
富;鳞毛蕨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
关键词:鳞毛蕨属;植被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Dryopteris Adanson and
the Forest Vegetation in Hubei
Liu Songbai
(Yichang Pre fecture Forestry Resear ch Institute of Hube i Province Yichang 443111)
Abstract:Hubei is one of the provinces tha t is abundant in Dryopteris in China.I t was found by investigation
and an alysis that the distr ibution of the genus changes along with the vegetation of forest.The hor izontal
distr ibution of the genus changes obviously along with the longitude , distr ibute most concentr atedlly in the
west Hubei mountain and hill vegeta tion r egion and the southwest Hubei mounta in vege tation r egion , it in-
creases f rom this region to the east of Sich uan along the west and it reduces obviously to the eastward;the
water and heat ar e abundant along with the decr ease of latitude , the species incr ease from nor th to south step
by step , and the species a re the most abundant in southwest of H ubei;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ge-
nus has r egional signif icance.
Key words:Dryopteris ;veget ation
  鳞毛蕨属是蕨类植物中一个较大的类群 ,也是
中国蕨类植物一个较大的类群。是 Michel Adan-
son于 1753年以 Polypodium f ilix -max L .(=
Dryopteris f il ix -mas (L .)Schott)为模式建立
的。自建立 200多年来 ,国内外的许多植物学家研
究本属 ,有的认为该属植物有 400种左右[ 1 , 2] ,有的
认为该属植物有 230余种[ 3] ,具体数目仍不清楚 。
《中国植物志》鳞毛蕨科的出版 ,使中国鳞毛蕨属的
种类基本清楚。但湖北的鳞毛蕨属植物资源并不
清楚 。近年来 ,笔者对湖北鳞毛蕨属植物进行了野
外采集 、调查 , 并查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PE)、武汉植物研究所标本馆(HIB)、华中师范大
学植物标本馆(CCNU)和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植物标本馆(WH)的有关标本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
上 ,经研究鉴定 ,确认湖北现有鳞毛蕨属植物 36
种 ,较《中国植物志》中记载的 24种为多 ,基本摸清
湖北鳞毛蕨属植物资源。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湖北
鳞毛蕨属植物的地理分布与森林植被的关系进行
22
收稿日期:2002—12—24
项  目:本文系硕士毕业论文的一部分。在此 ,我要衷心感谢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李建强研究员对我的关
心与指导。
湖北鳞毛蕨属植物与森林植被的关系 总第 1 2 4 期
了初步探讨。
1 湖北自然地理概况
湖北位于中国中部 ,地处长江中游 ,北纬 2 9°
0 5′~ 3 3°2 0′,东经 1 1 6°1 0′~ 1 0 8°3 0′, 与河南 、陕
西 、四川 、重庆 、湖南 、江西 、安徽等省市接壤。全省
面积 1 8 万多 km2 , 山地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
7 0 %,平原不到 3 0 %,水面较广。
湖北省自然条件优越 ,地势西高东低 ,西 、北 、
东三面环山 ,向南敞开 ,略成一个不完整的盆地 。
鄂西山地是全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东缘的一部分 ,由
武当山 、荆山 、大巴山 、巫山等山脉组成 ,一般海拔
1 0 0 0 m 左右 ,山间沟谷深切。与江汉平原对照 ,
地势显得相当高峻。大巴山东段为鄂西最高峻的
部分 ,最高点神农顶 ,海拔 3 1 0 5 m ,为湖北最高
峰 ,也是华中一带最高峰。山间森林茂密 ,为一原
始林区 。鄂西南的高原山地是云贵高原的东延部
分 ,为巫山 、武陵山 、大娄山等的余脉 ,鄂东南山地
为幕阜山 、九宫山等高峰可达 1 5 0 0 m 以上 ,与鄂
东北山地均逐渐向长江河谷降低 ,成为丘陵。中南
部坦荡辽阔的地区为江汉平原 ,是古云梦泽经长江
多次泛滥和汉江三角洲不断伸长 、扩大而成的湖积
冲击平原 ,南与洞庭湖相连。湖北除长江 、汉水两
条主要河流外 ,尚有中小河流 1 1 0 0 多条 ,大小湖
泊1 0 0 0余个 ,素有“千湖之省”的美称 。所以 ,湖北
省兼有高原山区的特色和平原湖区的风光。
湖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变化明显 。
春季多阴雨 ,气温升降明显;初夏雨量集中 ,湿度
大 ,盛夏一般闷热晴旱;秋季鄂东和江汉平原秋高
气爽 ,鄂西山地则秋雨连绵;冬季全省寒冷少雨 。
全省气温由北向南逐渐升高 ,年平均气温 1 3 ~ 1 8
℃,长江三峡峡谷和幕阜山北侧气温偏高 ,山区气
温较低 。湖北平均降水量从北向东南 ,由 8 0 0 mm
左右递增至 1 5 0 0 mm 以上 ,高山地区可达 1 8 0 0
~ 2 0 0 0 mm 。鄂东南和鄂西南山区为两个多雨
区。
湖北大体上西北部 、北部和东北部海拔 6 0 0 ~
7 0 0 m以上地区主要为山地棕壤 ,其下的丘陵地以
黄褐土为主;西南和东南部山区则大部分为山地黄
壤 ,丘陵地带为黄壤与红壤交错分布;江汉平原为
冲积土层 。
2 湖北鳞毛蕨属植物的分布
我国是鳞毛蕨属植物的分布中心之一[ 2 , 4 ] ,尤
其是西南地区(云南 、四川 、贵州等省区)分布较为
集中 、密度较大[ 5 ] ,其它省区也有零星分布 。总的
分布规律是:(1)越往西分类群越多越复杂 ,如云南
(8 4 种)、四川(6 4 种)、贵州(4 3 种)。(2)越往北分
类群越少 ,如陕西(1 6 种)、河南(6 种)有一些分布 ,
而北部的青海 、宁夏 、新疆 、甘肃 、内蒙古 、山西分布
稀少 。(3)东部和南部分布比较平均(海南除外 ,仅
8 种)。(4)在种类多而分布集中的省区鳞毛蕨属
植物多分布于山地林中 ,说明该属植物的生境与森
林植被有密切的关系。
湖北在植物区系的划分上既有华中植物区系
的成分 ,又有华东植物区系的成分[ 6 , 7 , 8 ] ,鳞毛蕨属
植物在湖北的分布主要是在华中植物区系中 。从
湖北鳞毛蕨属植物的水平方向分布来看 ,在南北方
向上 ,由于纬度的不同导致热量分布不同。湖北南
北跨度 4°1 5′,由南至北经历了中亚热带北部地区
到北亚热带的过渡 ,地形由西北 、西南高中山地过
渡到丘陵山地 ,再下降为中南部的江汉平原 ,这些
因素必然对植物的分布产生影响 。湖北中南部(主
要指江汉平原)由于大部分地势平坦 ,地形单一和
土地被开垦的原因 ,据现有的资料还没有鳞毛蕨属
植物在此分布的记录。而中部地区(特别是大洪
山 、桐柏山山地)根据植物的分布规律和自然环境
条件 ,鳞毛蕨属植物在该地区是应该有分布的 ,由
于调查不够充分 ,暂时没有分布记录 ,此工作留待
以后进一步完善 。在东西方向上 ,由于湖北东 、西
两地区的地形 、地貌 、气候和土壤等因素的差异较
大 ,尤其是西部地区 ,由于其自然条件优越 ,生态环
境多样 ,森林茂密 ,植被资源丰富 ,因而西部地区鳞
毛蕨属植物的种类较多 ,计有 3 2 种 ,特别是鄂西北
的神农架林区 ,鄂西南的五峰 、鹤峰 、宣恩等地是湖
北鳞毛蕨属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方 ,而东部地区较
少 ,仅有 1 1 种 ,占总种数的 3 0.5 6 %。
3 鳞毛蕨属的分布与湖北森林植被
的关系
  湖北植被区域在中国植被区划中隶属于亚热
带常绿阔叶林区域[ 9] 。境内的地形地貌极其复杂 ,
植被的地理分布 ,受气候 、土壤 、水文 、地貌等自然
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 ,致使植被的地理分
布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特性 ,形成地域分异明显的植
被现状[ 1 0 , 1 1 ] 。植被地带性以水平地带性为主 ,结
合非地带性 ,综合考虑能够反映现代自然条件的植
232 0 0 3 .2 湖 北 林 业 科 技
物科 、属 、种的分布———区系成分 、垂直带谱 、植被
与环境的相关性 ,湖北植被可划分为 2 个植被地
带 、5 个植被区和 1 7 个植被小区[ 1 1 , 1 2 ] 。现以 2 个
植被地带 、5 个植被区对湖北鳞毛蕨属的分布情况
作初步的分析(见表)。
3 .1  湖北北部亚热带常绿 、落叶阔叶混交
林地带
  本植被地带位于英山 、罗田 、新洲 、黄陂 、天门 、
荆门 、远安 、兴山一线以北 ,包括大别山山地 、桐柏
山山地 、大洪山山地 、荆山山地 、武当山山地和神农
架。境内地貌类型复杂 ,西部为秦巴山地的东延部
分 ,海拔一般在 1 0 0 0 ~ 2 0 0 0 m ,以山地地貌类型
为主;东部为淮阳山脉南麓 ,以低山丘陵地貌为特
征;中部则以岗地丘陵为地貌特征 。属亚热带季风
气候 ,年均温不足 1 6.0 ℃,年降雨量 8 0 0 ~ 1 2 0 0
mm ,大致由东向西递减 ,多集中于夏季 。鳞毛蕨
属有 2 2 种分布在这一地带 ,占湖北该属总种数的
6 1.1 1 %。其中:东京鳞毛蕨 、黄山鳞毛蕨 、腺毛鳞
毛蕨 、凸背鳞毛蕨 、脉纹鳞毛蕨 、硬果鳞毛蕨 6 种在
湖北仅分布于这一地带内。该地带的东段是大别
山桐柏山丘陵低山植被区。整个地势北高南低 ,东
部以低山丘陵为主 ,西部则以丘陵岗地为特点。年
均温 1 5.5 ~ 1 6.0 ℃,年降雨量 8 0 0 ~ 1 4 0 0 mm ,
鳞毛蕨属植物在湖北植被区划中的分布
种类 Ⅰ 1           Ⅰ 2Ⅰ 1(1) Ⅰ 1(2) Ⅰ 2(3) Ⅰ 2(4) Ⅰ 2(5)
奇羽鳞毛蕨 D .sieboldii (Van Houtte ex Mett.)O.Ktze. +
宜昌鳞毛蕨 D .enneaphylla(Bak.)C.Chr. +
桫椤鳞毛蕨 D .cycadina (Fr.et Sav.)C.Chr. +
边生鳞毛蕨 D .handeliana C.Chr. + +
远轴鳞毛蕨 D .dick insii(Fr.et S av.)C.Chr. + +
黑鳞远轴鳞毛蕨 D .namegatae(Kurata)Kurata + +
暗鳞鳞毛蕨 D .atrata (Kunze)Ching + +
密鳞鳞毛蕨 D .pycnopteroides(Christ)C.Chr. +
川西鳞毛蕨 D .rosthornii (Diels)C.Chr + +
黄山鳞毛蕨 D .huangshanensis Ching +
东京鳞毛蕨 D .tokyoensis(Matsum .Ex Makino)C.Chr. +
大羽鳞毛蕨 D .wallichiana (Spreng .)Hylander +
腺毛鳞毛蕨 D .sericea C.Chr. +
狭顶鳞毛蕨 D .lacera (Thunb.)O.Ktze. + +
半岛鳞毛蕨 D .peninsulae K itagawa + + + +
半育鳞毛蕨 D .sublacera Christ +
凸背鳞毛蕨 D .pseudovaria (Christ)C.Chr. +
脉纹鳞毛蕨 D .lachoongensis(Bedd .)Nayar et Kaur +
硬果鳞毛蕨 D .fructuosa(Christ)C.Chr +
裸叶鳞毛蕨 D .gymnophylla (Bak.)C.Chr. + + + +
中华鳞毛蕨 D .chinensis(Bak.)Koidz. +
倒鳞鳞毛蕨 D .ref lexosquamata Hayata +
稀羽鳞毛蕨 D .sparsa (Buch.-Ham.ex D.Don)O.Ktze. +
迷人鳞毛蕨 D .decipiens(Hook.)O.Ktze. +
红盖鳞毛蕨 D .erythrosora (Eaton)O.Ktze. +
黑足鳞毛蕨 D .fuscipes C.Chr. + + + + +
轴鳞鳞毛蕨 D .lepidorachis C.Chr. + +
阔鳞鳞毛蕨 D .championii(Benth .)C.Chr. + + + +
观光鳞毛蕨 D .tsoongii Ching +
平行鳞毛蕨 D .indusiata(Makino)Yamamoto +
华南鳞毛蕨 D .tenuicula Matthew et Christ +
裸果鳞毛蕨 D .gymnosora (Mak ino)C.Chr + +
齿头鳞毛蕨 D .labordei(Christ)C.Chr. + +
假异鳞毛蕨 D .immix ta Ching + + +
变异鳞毛蕨 D .varia (L.)O .K untze + + +
两色鳞毛蕨 D .setosa (Thunb.)Akasawa + + + + +
  注:Ⅰ 1 :湖北北部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地带。 Ⅰ 1(1):大别山桐柏山丘陵低山植被区。 Ⅰ 1(2):鄂西山地丘陵
植被区。 Ⅰ 2 :湖北南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Ⅰ 2(3):鄂东南低山丘陵植被区。 Ⅰ 2(4):江汉平原湖泊植被区。
Ⅰ 2(5):鄂西南山地植被区。
24 湖北鳞毛蕨属植物与森林植被的关系 总第 1 2 4 期
这里分布有半岛鳞毛蕨 、裸叶鳞毛蕨等 8 种。该地
带的西段为鄂西山地丘陵植被区。西北为秦岭山
地的一部分 ,大巴山余脉横列于南部 ,武当山展布
于中部 ,荆山山地在东部 ,均以褶皱为主的山岭所
组成 ,峡谷与盆地错落。年均温在 1 5.0 ℃以上 ,年
降雨量 8 0 0 mm 以上 。黑鳞远轴鳞毛蕨 、腺毛鳞毛
蕨 、黄山鳞毛蕨等 1 8 种分布于该植被区。在该地
带的东 、西两段鳞毛蕨属植物种的数目相差较大 ,
说明鳞毛蕨属植物的分布受到经度变化的影响 。
降雨量大致由东而西递减 ,而鳞毛蕨属植物的种类
则由东而西逐渐增加 。
3 .2  湖北南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本植被地带位于英山 、罗田 、新洲 、黄陂 、天门 、
荆门 、远安 、兴山一线以南 。东部为幕阜山北坡 ,以
丘陵低山地貌为主 ,中部为坦荡的冲积平原 ,湖泊
较多 ,西部为武陵山系的东北麓 ,以山地丘陵为特
点。年 均 温 在 1 6.0 ℃ 以 上 , 年 降 雨 量
1 1 0 0 ~ 1 6 0 0 mm 。鳞毛蕨属在本地带分布有 2 9
种 ,占湖北该属总种数的 8 0.5 6 %。其中:密鳞鳞
毛蕨 、大羽鳞毛蕨 、倒鳞鳞毛蕨 、红盖鳞毛蕨等 1 4
种在湖北仅分布在这一地带内 。
鄂东南低山丘陵植被区位于本带东部 。由于
受构造影响 ,形成明显的平行谷岭相间 、山岳盆地
交错的地貌特征 。气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具有温暖湿润 、雨量充沛 、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均
温在 1 7.0 ℃左右 ,年降雨量 1 2 0 0 ~ 1 5 0 0 mm ,多
集中于春 、夏两季 。分布有鳞毛蕨属植物 1 0 种 。
中段为江汉平原湖泊植被区 。本区在地貌上高亢
平原与湖沼洼地带状相间。年均温在 1 6.0 ℃以
上 ,年降雨量 1 1 0 0 ~ 1 4 0 0 mm 。由于本区开垦历
史早 ,人类活动影响强烈 ,原生植被多被严重破坏 。
因而 ,鳞毛蕨属植物在本区分布较少 ,仅有 4 种 。
鄂西南山地植被区位于本带西段。南部为武陵山
系北麓 ,北部为大巴山巫山余脉的南麓 ,西部为大
娄山东北缘 ,由一系列东北———西南逐渐倾斜的褶
皱山岭所组成 ,地貌类型复杂 。年均温在 1 6.0 ℃
以上 ,年降雨量 1 2 0 0 ~ 1 6 0 0 mm ,多集中于夏季 。
在该植被区 ,鳞毛蕨属植物不仅种类丰富 ,有 2 6
种 ,占湖北鳞毛蕨属总种数的 7 0.2 7 %,而且分布
具有特色 ,国产 3 个亚属均有 。
4 湖北鳞毛蕨属植物的地理分布特点
湖北鳞毛蕨属植物在水平分布上随经度的变
化 ,以鄂西山地丘陵植被区和鄂西南山地植被区分
布最为集中 ,由此向西到川东种类递增 ,向东明显
减少;部分种类分布于大别山低山丘陵植被小区和
鄂东南低山植被区 ,由此向西种类显著减少 ,向东
到浙江 、安徽种类则逐渐增加 。中部的江汉平原湖
泊植被区由于人类活动较多 、地形单一等因素 ,分
布稀少 ,大别山桐柏山丘陵低山植被区中 、西段分
布较少。随着纬度的逐渐降低 ,水热条件更趋丰
富 ,从北到南种类逐渐增加 ,到鄂西南种类最为丰
富 ,鄂西北的神农架[ 1 3 , 1 4 ]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
和保护措施较好 ,鳞毛蕨属植物种类也很丰富 ,仅
次于鹤峰而居第二 。
鳞毛蕨属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区域是鄂西山
地丘陵植被区和鄂西南山地植被区 ,并且又有各自
的特点。因为这两个植被区的地形地貌 、自然环
境 、气候条件极其复杂 ,有利于物种的分化与形成 。
鳞毛蕨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
阔鳞鳞毛蕨和两色鳞毛蕨等分布最广 ,有一些种类
分布区较窄 ,如大羽鳞毛蕨 、倒鳞鳞毛蕨 、密鳞鳞毛
蕨仅见于鹤峰;硬果鳞毛蕨 、东京鳞毛蕨 、黄山鳞毛
蕨 、腺毛鳞毛蕨 、脉纹鳞毛蕨 、凸背鳞毛蕨仅分布于
神农架 ,轴鳞鳞毛蕨仅分布于罗田 ,迷人鳞毛蕨仅
分布于来凤等 。在湖北北部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
叶混交林地带(Ⅰ1)共有鳞毛蕨属植物 2 2 种 ,其中
6 种在湖北仅分布在该地区 。湖北南部中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Ⅰ2)有鳞毛蕨属植物 2 8 种 ,其中
1 4 种在湖北仅分布在该地区 。在这两个植被地带
中均有分布的是:边生鳞毛蕨 、远轴鳞毛蕨 、东京鳞
毛蕨 、两色鳞毛蕨等 1 4 种 , 占湖北本属植物的
3 8.8 9 %。
总之 ,鳞毛蕨属植物在湖北的地理分布与森林
植被类型的关系是密切的 ,环境条件和其自身的生
物学习性共同作用影响了鳞毛蕨属植物的分布。
参考文献
[ 1]  吴兆洪 , 秦仁昌.中国蕨类植物科属志.北京:科学出
版社 , 1 9 9 1 , 1 ~ 2 7;4 1 0 ~ 4 3 8 .
[ 2 ]  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古植物研究室孢粉组.中
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北京:科学出版社 , 1 9 7 6 , 3 2 1 ~
3 2 8 .
[ 3]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
五卷第一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 , 2 0 0 0 , 1 0 2 ~ 2 2 0.
[ 4 ]  秦仁昌 , 武素功.西藏蕨类植物区系的特点及其与喜
252 0 0 3 .2 湖 北 林 业 科 技
马拉雅隆起的关系.云南植物研究 , 1 9 8 0 , 2(4):3 8 2 ~
3 8 9.
[ 5]  吴世福.武陵山蕨类植物研究.植物研究 , 1 9 9 8 , 1 8
(3):2 9 1 ~ 3 0 3 .
[ 6]  王荷生.植物区系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 , 1 9 9 2 , 1 ~
4 1 ;6 3 ~ 9 3.
[ 7]  郑重.湖北植物区系特点与植物分布概况的研究.武
汉植物学研究 , 1 9 8 3 , 2(1):1 6 5 ~ 1 7 5 .
[ 8]  郑洁华.湖北蕨类植物区系基本成分和主要特点的探
讨.武汉植物学研究 , 1 9 8 7 , 5(3):2 2 7 ~ 2 3 3 .
[ 9]  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中国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 ,
1 9 8 0 , 7 3 1 ~ 8 8 9.
[ 1 0]  王映明.湖北植被地理分布规律性(上).武汉植物学
研究 , 1 9 9 5 , 1 3(1):4 7 ~ 5 4.
[ 1 1]  王映明.湖北植被区划(上).武汉植物学研究 , 1 9 8 5 ,
3(1):6 1 ~ 7 3 .
[ 1 2]  王映明.湖北植被区划(下).武汉植物学研究 , 1 9 8 5 ,
3(2):1 6 5 ~ 1 7 6 .
[ 1 3]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神农架植物.武汉:湖
北人民出版社 , 1 9 8 0 , 1 5 ~ 3 3.
花 木 嫁 接 五 要 点
  进行花木嫁接 ,既可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 ,又可弥补盆
景的某些部位的缺陷 、满足造型需要 , 还可大大缩短盆景的
制作时间 ,被行家里手广泛采用。但嫁接要求技术高 , 稍一
不慎 , 嫁接不成活 , 不仅达不到目的 , 而且将原有的盆景弄
坏。现将提高花木嫁接成活率的技术简介如下:
一 、选准嫁接季节
嫁接季节因嫁接所用接穗不同而异。枝接多在春季进
行 ,一般以砧木树液开始流动时为最佳;芽接在整个花木生
长季节均可进行 ,以砧木皮层易剥离为最好。
二 、搞好砧木和穗条的选择与处理
1.选亲和力强的树种作砧木。砧木穗条的亲和力要
强 ,这是嫁接成活的前提和基础。亲和力不强 ,砧木和接穗
之间产生愈合组织的能力弱 ,新的输导组织难以形成 , 水分
和营养等物质运送不到位 ,嫁接则失败。因此 ,在生产中一
般选择本砧嫁接 ,除此之外 , 还选择亲和力较强的其它树种
作砧木 ,如选黑松做五针松的砧木 ,选桃 、李做梅花的砧木 ,
选枳做金橘的砧木 ,选水蜡 、女贞做桂花的砧木等。如无其
它要求 ,砧木选中幼龄为最好。因为在这个时期 , 它的生命
力 、生长势强 , 易形成愈合组织。如要快速制作老桩盆景 ,
则只能选择老桩做砧木。
2.穗条的选择与处理。最好在生长旺盛 、无病虫害的
中幼龄母树上选择健壮 、生长势强的枝条作穗条。进行芽
接的 ,多取用当年生枝的新生芽 ,随采随接。也可用休眠期
采集 1 a生枝的芽进行芽接 ,但采用这种带木质的芽进行嫁
接 ,必须要在湿润低温条件下保鲜。进行枝接的 , 则取用完
全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接穗 ,随采随接 。
到外地采穗条的 , 要切实搞好穗条的保鲜保湿工作。
可采用蜡封穗条基部 、湿砂掩埋 、喷雾 、地窖贮存等方法处
理。
三 、严格按嫁接要求操作
即在嫁接过程中要做到“快 、平 、准 、紧” 。“快”就是嫁
接刀要锋利 , 嫁接动作要快捷 , 尽量减短接穗削面和砧木接
口的晾晒时间;“平”就是接穗削面和砧木接口要平滑 , 没有
凸凹处 , 以便二者能紧密结合;“准”就是在插入接穗时要将
接穗和砧木之间的形成层对准 , 这一点是整个嫁接过程中
关键之关键 , 形成层未对准 , 绝对不会成活;“紧” 就是对砧
穗二者的包扎要严紧 , 不得有松散现象存在 , 只有紧实了 ,
才能形成愈合组织。
四 、创造条件 ,促进成活
嫁接天气以无风的晴天为最好 。对有伤流的树种(如
李 、桃)要在伤流少的时期嫁接 , 或采取在砧木基部切割木
质部放水的办法进行处理;对分泌脂类的树种(如黑松)要
避开树脂分泌旺盛期 , 在树脂分泌缓慢期进行嫁接 , 削穗时
要用酒精擦去刀具上的松脂 ,并用 4 0 ℃的温水浸泡一下接
穗基部 , 以免分泌的树脂包裹削口 , 使形成层难以对接;对
温度 、湿度要求高的树种 ,采用温室嫁接。
五 、接后管理要细
1 .保护好接口。可采用套塑料袋 、遮阳 、涂蜡 、堆土封
埋 、用塑料条缠缚等措施处理 , 防止接口和接穗失水影响愈
合成活。与此同时 , 要严防接口进水。
2 .及时剪砧。早春芽接的 , 在嫁接时或在接芽成活后
剪砧 , 可刺激接芽萌发;夏秋芽接的 , 翌年春剪砧 , 有利于越
冬。属枝接的 , 如采用劈接 、切接 、插皮接 , 则在嫁接时断
砧;如采用切腹接 、插皮腹接的 , 可不剪砧 ,在嫁接成活后再
剪砧。
3 .松绑。嫁接成活一段时间后 , 要解松捆扎用的塑料
带 , 以免阻碍接穗生长 ,但要松而不弃 , 可防止刮风或人 、畜
撞坏。待接芽与砧木完全愈合后才能解除捆扎物。
4 .除萌。嫁接成活后 , 将砧木上的萌芽全部摘除 , 以促
进新梢生长。
5 .补接。嫁接未成功的 , 要及时补接。
(柏劲松 谢红梅)
26 湖北鳞毛蕨属植物与森林植被的关系 总第 1 2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