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广东林业科技
19 9 4年第 2 期
按属树种在广东省的多点比较试验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吴菊英 吴坤明 徐建民
摘要 对按属 6个树种在广东省 4年生时单位面积蓄积贡进行 3个试脸点的点内和多点
的方差分析 , 用 ·新复全距 (S : ) 检脸法进行显著性浏脸 。 结果表明 , 按属 同一树种在不 同试脸
点上 , 不 同树种在同一试脸点上均有显著差异 。 树种与试脸点问文互作用明显 。 尾叶按和细
叶按在 3 个试脸点上有较高的蓄积贡 , 其单位面积蓄积童比当地主栽树种窿缘按高 32 . 9 %一
2 4 7
.
9 %
, 是值得推广的优 良树种 。
广东省于本世纪 50 年代中期开始发展
按树人工林 , 至 1 9 8 7 年已有按树人工林约
30 万 ha , 主 栽 树种 为 窿缘 按 (及田勺洲us
邵及 , 勿 ) , 其次是柠檬按 (E . 改戚过汾 。 ) 。 长期
以来 , 按树林分的生长量不高 , 平均为 4 . 5一
7
.
5m
3
/ h a
· a 。 根据世界各 国和国内其它地区
对按树试验的资料分析 : 造成低产的主要原
因除了营林措施粗放以外 , 还与造林树种选
择是否适当有关 。 故于 1 9 8 8 年在阳西县 、 惠
阳县和博罗县进行了几种按树的造林试验 ,
目的是通过试验选择出优 良的高产树种 , 作
为今后发展的主要造林树种 。 本试验属广东
省林业厅营林处 、 热带林业研究所和试验地
点所在县林业局的合作项 目。 本文介绍 3 个
试验点共 6 个树种 4 年生的试验结果 .
1 材料和方法
参试的尾叶按 (E . ur hoP 咖 ) 产 自印度尼
西 亚 H a to B u l ie o ( 1 0 1 4 0 ) 、 M T M an d i r i
( 12 8 9 5 )
、
M T W
u k o ( 12 8 9 7 )
、
M T E g o n
( 1 4 5 3 1 ) 和 M T eL w o t o b i ( 1 4 5 3 2 ) 种源的混合
种子 , 细叶按 (E . 尼沙以~ isn ) 产自澳大利亚
昆士兰州的 H e l e n v a l a ( 1 4 1 1 5 ) 、 K e n n e d y R i v e r
( 1 3 4 4 3 )
、
M T G ar
n e t ( 12 9 6 5 )
、
C o o k t o w n
( 2 5 1 9 5 ) 和 M a r e e b a ( 1 4 5 5 6 ) 种源的混合种
子 , 赤按 (E . 二服血 2止份刀is ) 产自澳大利亚昆
士兰州 、 北部地方和西澳大利亚州共 21 个种
源的混合种子 , 以上种子均 由澳大利亚 A -
C IA R 林业研究所提供 。 刚果 12 号按 (E . 滋刀乙
N o
.
12 ) 来自广东省电白县 , 窿缘按 (对照
树种 ) 产 自海南省琼海县 , 梅县薄皮大叶按
(E
. 。 。 ,ojr d x E
. 奴 r尹瀚 )来 自广东省梅县 。
试验点位于广东省西南和东南部地区 ,
试验地概况见表 1 。 19 8 8 年 4一 5 月造林 。 随
机区组设计 , 4 5 株 ( 9 x 5 ) 、 6 0 株 ( 15 x 4 )
和 1 2 0 株 ( 15 X )S 长方形小区 , 小 区间设 2一
6 行缓冲带 , 4 次重复 。 试验周围设保护带 。
株行距 1 . 7 m X Z· 7 m 。
每周年测定 1 次树高和胸径生长量 。 用
公式 v 一喜H D f. :计算材积 , 以林龄 ` 年生时曰 产 、 3 - 一 “ 。 『 ’ 一 ’ 曰 l, 、 ’ ~ ’ r r “ ` ’ ` 一 ” J
的树种单位面积蓄积量进行试验点 内及多点
方差分析 , 用新复全距 s( , ) 测验法进行试验
点内树种间的显著性检验 。
表 1
ó U己se
.入口中占右月弓m八名叼 -暇盯é .K一比 1ó J/苦卜您ù曰创g OC!矛日
HP
试验
地点
地理位置
N E
海拔年均温
(m ) (℃ )
年降水量
(m m )
试验地概况
水解 N速效 P 速效 K
(m g / (m g / (m g /
0 0 19土 ) 100 9土 ) 1009土 )
主 要 植 被
惠阳县 2 2 5 2 ; 12 0 45 02 1 . 7 1 75 0 .35 . 1 7。 6 ., 。 . 8 7 。 . 2 , 2 . 。` 群咀草 `~ ~芒箕 (肠计 。叔即怕心 抽叮七 ) 。
鹤 鸽 草 ( 矛铂动泌阳西县 2 1 4 8 1 1 1 4 3 30 2 2 . 2 2 25 2 . 8 5 . 1 5 1 0 . 4 4. 8 1 0 . 24 0 . 94 网恤侧。 ) ,
岗松 (& 叹双” 介心~ `习 .
博罗县 2 3 1 1 1 1 4 1 7 4 0 2 2 . 0 1 89 4 . 2 5. 2 0 1 2 . 5 3 . 31 0 . 4 7 1 . 30 芒其 , 桃金娘 (月沁白用州路勿m翻白翻 ) 。
2 结果分析
2
.
1 同一树种在不同试验点的生长差异
同一树种在不同试验点上 , 其单位面积
蓄积量大小的排列名次 ;及其与同一试验点
上对照树种 ( C K ) 蓄积量的百分比都有差异 。
如尾叶按蓄积量在惠阳县 、 阳西县和博罗县
依次 为 7 0 . 0 5 m 3 / h a 、 3 5 . 6 0 m 3 / h a 和 2 8 . 0 3
m ’ / h a
, 以惠阳县的最高 , 为博罗县的 2 . 5 倍 ,
在惠阳县和 阳西县排名第 l , 在博 罗县排名
第 2 , 与 c K 蓄 积 量 的 百 分 比 依 次 为
3 4 7
.
9 9%
、
1 4 0
.
3 4%和 1 5 0 . 8 4% ; 细 叶按蓄
积量在各试验点相差不大 ,最大 3 . 73 m 3 / ha
( 惠阳 ) ,最小 3 0 . 3 6 m 3 / h a (博罗 ) , 在博罗县
排名第 1 ,在另 2个点排名第 2 ,与 C K 蓄积量
百 分 比 依 次 为 16 7 . 56 % 、 16 3 . 56 %和
1 3 2
.
8 9%
。 赤按蓄积量在 3 个试验点相差不
大 , 与 C K 蓄积量 百分比依次为 16 0 . 34 % 、
1 1 5
.
18%和 1 3 8 , 7 3% 。 梅县薄皮大叶按在 3
个试验点均居最末位 ,其蓄积量及与 C K 蓄
积量的百分比有较大差异 ,蓄积量 以惠阳县
最大 ( 1 3 . 9 0 m 3 / h a ) ,博罗县最小 ( 9 . 1 0 m 3 /
h a )
,大小相差 1 . 5 倍 , 与 e K 蓄积量的百分
比依次为 6 9 . 0 5% 、 3 7 . 0 8%和 4 8 . 9 9 % 。 其余
2 个树种亦有相似的差异 (详见表 2 ) 。
表 2 按属 6个树种在广东 弓个试验点的蓄积生长
尾叶按 细叶按 刚果 12 号 按 赤 按
蓄积量 ( m , / h a )
与 C K 百分比 (% )
名 次
蓄积量 ( m , / h a )
与 CK 百分比 (% )
名 次
蓄积量 ( m , / h a )
与 c K 百分比 ( % )
名 次
7 0
.
0 5 0 9 3 3
.
7 3 0 6
3 4 7
.
9 9 1 6 7
。
5 6
3 3
.
14 3 2
16 4
.
6 4
3 2
。
2 7 75
1 6 0
。
3 5
窿缘按
(对照 )
2 0
.
13 0 4
10 0
5
梅县薄皮
大 叶按
13
.
8 9 9 7
6 9
.
0 5
6
3 5
.
6 0 2 8 3 3
.
7 1 2 5
1 4 0
.
3 4 1 3 2
.
8 9
l 2
2 8
.
0 3 0 0 3 0
.
3 6 9 1
1 5 0
.
8 4 16 3
。
4 2
2 l
2 8
.
6 2 3 8
1 1 2
.
18
4
1 5
.
1 7 8 0
8 1
.
6 8
5
2 9
.
2 1 9 8
1 1 5
.
1 8
3
2 5
。
7 9 0 7
1 3 8
。
7 3
3
2 5
.
3 6 8 2
1 0 0
1 8
.
5 8 3 1
1 0 0
9
.
4 0 6 9
3 7
。
0 8
6
9
.
1 0 4 7
4 8
。
9 9
6
惠阳县一西博罗
一 3 2 一
将按属 6 个树种在 3个试验点上 4 年生
的蓄积量进行方差分析 , 结果表明 , 在地点 、
树种及树种 X 地点间其单位面积蓄积量均有
极显著差异 (见表 3 ) , 与直观分析结果一致 .
表 3 方差分析表
变 因
区组 ( R )
地点 ( B )
树种 ( P )
M S
l庙界值
( 1 2 6 5 7
.
8 5 0 8 )
19 3 8
.
8 7 3 7 9 6 8
.
4 3 6 9 8
.
6 5 6 5
. `
F o
.
o l = 5
.
0 3 0 0
5 7 6 7 3
.
1 1 4 7 1 5 3 4
.
6 2 3 0 1 3
.
7 0 3 3二 F o . o l = 3 . 3 8 0 0
P X B
误差 ( E )
总 的
1 0 3 0 4 5
.
8 6 2 4 3 0 4
.
5 8 6 2 2
.
7 1 9 8二 F o . o l = 2 . 6 7 2 5
5 5 6 1 5 9
.
4 1 5 3 1 1 1
.
9 8 9 4
7 2 1 8 8 17
.
2 6 6 1
尾叶按对生境反应敏感 , 在较好的立地
(例如 惠 阳 县 O一 40 c m 土 层 有机质含 量
26
.
1 g kg
一 `的造林地 )上生长表现极明显优于
其他树种 。 细叶按 、 赤按和窿缘按适应性较
强 , 对生境反应不太敏感 , 在较好的立地条
件下 , 其蓄积量也没有明显的增加 。
表 4 6 种按树在惠阳县蓄积
生长的新复全距测验
蓄积量
( m
3
/ h a )
S R o
.
o s
户口八j声悦ó匕QǐOnUūt月.1,é 111OJ…ù03njQ自八Uqd一了nj八g112 . 2 不同树种在同一试验点上的生长差异
2
.
2
.
1 各树种在惠 阳县 的生长差异 从表
2 可以看出 , 按属 6 个树种在惠阳县 4 年生
时其单位面积蓄积量有很大差异 , 其中蓄积
量以尾叶按最高 , 7 0 . 05 m , / ha , 梅县薄皮大
叶按的最低 , 仅 1 3 . 9 0 m 3 / h a , 二者相差 5 倍 ;
尾叶按的为对照树种窿缘按 ( 2 0 . 13 m 3 / h a )
的 3 . 5 倍 。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 树种间蓄积
量有极显著差异 . 用新复全距法作显著性测
验 , 尾叶按与其余 5个树种有极显著差异 , 细
叶按 、 刚果 12 号按 、 赤按 3 个树种间差异不
显著 , 而与窿缘按和梅县薄皮大叶按有显著
差异 , 窿缘按与梅县薄皮大叶按无显著差异
(见表 4 ) 。
尾 叶 按
细 叶 按
刚果 12 号按
赤 按
窿 缘 按
梅县薄皮大叶按
.2 2
.
2 各树种在 阳西 县 的生长差异 在 阳
西县 , 尾叶按 4 年生单位面积蓄积量虽不如
惠阳县高 , 但在阳西县仍然是名列前矛 , 蓄
积量 ( 3 5 . 6 0 m , / h a ) 为居最末位的梅县薄皮
大叶按 ( 9 . 4一 m , / h a ) 的 3 . 5 倍 , 为对照树种
窿缘按 ( 2 5 . 3 7 m , / h a ) 的 1 . 4 倍 . 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 , 树种间蓄积量有显著差异 。 用新
复全距法作显著性测验 , 尾叶按 、 细叶按 、 赤
按 、 刚果 12 号按和窿缘按等 5 个树种间无显
著差异 , 而与梅县薄皮大叶按有显著差 异
(见表 5 ) 。
一 3 3 一
表 5 6种按树在阳西县蓄积
生长的新复全距测验
树 种 蓄积量
( m
3
/h a )
S: 0
.
0 5
ō
U
,IC乙Q`11内bt口Q`ù九bQ口
.…互J八jo口nǎ一勺六J八09ù,白自尾 叶 按细 叶 按赤 按
刚果 12 号按
窿 缘 按
梅县薄皮大叶按 9 . 4 1
2
.
2
.
3 各树种 在博罗县 的生长差异 4年
生单位面积蓄积量 , 在前 2个试验点中 , 细
叶按的均居第 2 位 , 在博罗县则居第 l 位 , 其
蓄积量 30 . 37 m , / ha , 是对照 树种窿缘按
( 1 8
·
5 8 m , / h a ) 的 1 . 6 倍 , 是最差树种梅县薄
皮大叶按 ( 9 . 1 0 m 3 / h a ) 的 3 . 3 倍 。 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 , 树种间蓄积量有显著差异 。 用新
复全距法作显著性测验 , 细叶按 、 尾叶按和
赤按 3 个树种间无显著差异 ,而与窿缘校 、 刚
果 12 号按和梅县薄皮大叶按有显著或极显
著差异 ; 窿缘按 、 刚果 12 号按和梅县薄皮大
叶按 3 个树种间无显著差异 (见表 6) 。
表 6 6 种按树在博罗县蓄积
生长的新复全距测验
树 种 蓄积量
( m
3
/ h a )
S
R o
.
0 5
3 结论和讨论
3
.
1 对按属 6 个树种在广东省惠阳县 、 阳西
县 、 博罗县 3 个试验点 4年生时测定的结果
表明 , 同一树种在不同地点 、 不同树种在同
一地点单位面积蓄积量间存在着差异 , 树种
与地点有交互作用 .
3
.
2 尾叶按和细 叶按在 3 个试验点 中均具
有较高的蓄积生长量 , 比当地主栽树种窿缘
按的蓄积量高 32 . 89 %一 2 47 . ” % 。 此次参
试的尾叶按和细叶按均为混合种源 , 而据有
关的种源试验结果已知尾 叶按其中的 H at 。
B u li e o ( 1 0 14 0 ) 种源为不良种源 , 细叶按其中
的 H e l e n v a la ( 1 4 1 1 5 ) 、 M T G a r n e t ( 1 2 9 6 5 ) 、
C o o k t o w n ( 1 5 1 9 8 ) 和 M a r e e ba ( 1 4 8 5 6 ) 种源
为中等水平种源 , 而对照树种窿缘按为海南
省琼海县的优良种源 , 故若尾 叶按用 M T
此w o t o ib ( 1 4 5 3 2 ) 最优 良种源 、 细 叶按用
K e n n ed y R i
v e r ( 1 3 4 4 3 ) 最优良种源参试 , 增
产效果将更为突出 。 因此 , 尾叶按和细叶按
是值得推广的优良树种 。
3
.
3 细叶按在 3个试验点的生长差异不大 ,
赤按和窿缘按两树种也有相似的表现 , 说明
它们的适应性比较强 。 尾叶按对生境反应敏
感 , 若在营林工作中能注意到适地适树 , 在
较好的造林地上选用尾叶按为造林树种 , 则
可以发挥其速生性的特点 , 以获得较高的产
量 。 梅县薄皮大叶按在 3个试验点的蓄积量
都比同一地点对照树种窿缘按的低得多 , 应
该淘汰 。
370958110302851.9
刚果 12 号按
梅县薄皮大叶按
参考文献
罗呜福 · 林业试验设计方法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北京 , 1 9 83 . 2 6一 36 .
荣文垛等 .
赵汉章等 .
马尾松造纸材种源选择 . 林业科学研究 , 1 99 2 . 5 ( 1 ) : 7一 12 .
沙棘种源试验研究 . 林业科学研究 . 19 92 , 5 ( l ) : 14 一 20 .
一 3 4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