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红豆杉属植物中紫杉烷类物质含量影响因素综述



全 文 :收稿日期:2013-04-08
红豆杉属植物中紫杉烷类物质含量影响因素综述
程立超,谢孝坤,韩小冰,胡浩
(黑河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摘 要:紫杉烷是以抗癌药物紫杉醇为首的具有五甲基十五碳烯骨架的一类二萜类化合物的总称,
多数为红豆杉属植物中的主要成分。其中有些紫杉烷可以作为半合成紫杉醇的原料,有些具有多
方面的药理活性。从不同种源、不同性别及年龄、不同部位以及环境因子等方面对红豆杉属植物中
紫杉烷类物质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概述,进而为人们对野生东北红豆杉资源合理、有效、充分的利
用提供理论基础。不仅为紫杉醇大量生产提供解决途径,又可以避免野生资源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关键词:紫杉醇;紫杉烷;影响因素;综述
  紫杉烷是以抗癌药物紫杉醇为首的具有五甲基
十五碳烯骨架的一类二萜类化合物的总称,其中有
些紫杉烷可以作为半合成紫杉醇的原料,有些具有
多方面的药理活性。紫杉醇化学名为:5β,20-环氧-
1,2α,4,7β,10β,13α-六羟基紫杉-11-烯-9-酮-4,10-
双乙酸酯-2-苯甲酸酯13-酯-(2R,3S)-N-苯甲酰基-
3-苯基异丝氨酸,其分子式为C47H51O14N,相对分
子质量为853.9,熔点213~216℃,血浆蛋白结合率
为89%~98%,生物半衰期为5.3~17.4h,具有高
度亲脂性,不溶于水[1-3],外观为白色结晶或无定型
粉末,其结构如图1[4]。
图1 紫杉醇的化学结构
早在1856年,Lucas H就从欧洲红豆杉(Tax-
us baccata)叶片中提取到粉末状碱性组分,即紫杉
碱(taxine)[5]。1958 年,美 国 国 家 癌 症 研 究 所
(NCI)组织化学、生态、药理及临床方面的专家对
35000种植物提取物进行抗癌活性的筛选工作。
1963年,参加NCI筛选目的Research Triangle In-
stitue的化学家 M.E.Wal 和 M.C.Wani首次
从红豆杉树皮和木材中分离到了紫杉醇的粗提物。
在筛选试验中,Wani和 Wal 发现紫杉醇粗提物对
离体培养的鼠肿瘤细胞(包括L1210和P388白血
病、Walker256肉瘤癌、肉瘤180以及B16黑色素瘤
细胞)有很高活性。他们开始分离这种活性成分,但
是由于该活性成分在树中含量极低,分离工作花了
他们数年时间,直到1971年,他们才同Duke大学
的化学教授Andrew T.McPhail一起,通过X-射线
分析确定了该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并把它命名紫
杉醇(taxol)[6]。近几年来,紫杉醇已经是国际市场
上最热门的抗癌药物,并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7]。
1982年紫杉醇开始在临床上进行试验,1989年
完成Ⅱ期临床,1990年进行Ⅲ期临床,1992年12月
29日美国FDA正式批准用于晚期卵巢癌、肺癌、子
宫癌的治疗。它是经FDA认证,目前最好的天然
抗癌药物之一,是治卵巢癌、乳腺癌的首选药物,对
白血病、肺癌、脑癌、直肠癌等疗效也显著,并且毒性
试验表明它的毒副作用很小。总之,紫杉醇是一种
有效治疗多种癌症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其独特的抗
癌机制使之成为全球抗癌药物研究热点。2003年
全球紫杉醇销售额已经超过20亿美元,并且还在以
每年20%的速度递增[8]。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又从不同角度对紫
杉醇抗癌机理、临床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9]。对于
紫杉醇的作用机制,目前普遍认同四种机制,第一,
紫杉醇与微管中β蛋白 N端第31位氨基酸和第
217~231位氨基酸结合,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微管
装配,防止解聚,使微管稳定。导致细胞在有丝分裂
时不能形成纺锤体和纺锤丝,抑制了细胞分裂和增
殖,使癌细胞停止在G2期和 M 期,直至死亡,进而
起到抗癌作用[10]。第二,紫杉醇可以调节体内的免
301
第5期(总第126期)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No.5(GSNO.126)
2013年10月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Oct.2013

DOI:10.13268/j.cnki.fbsic.2013.05.041
疫功能,通过作用于巨噬细胞,导致癌坏死因子
(TNF-α)受体的减少以及(TNF-α)的释放,还可促
进白细胞介素-1(IL-1)及干扰素(IFN-α、IFN-β)的
释放,对癌细胞起杀伤或抑制作用[11]。第三,紫杉
醇可作用于细胞凋亡受体途径的Fas/Fasl通路,或
激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cysteinyl as-
partate proteases caspases)诱导细胞凋亡[12]。第
四,紫杉醇可抑制肿瘤细胞迁移。用紫杉醇处理过
的鼠成纤维细胞只能产生扁平足状突起和丝状假
足,不能移动[13]。
随着对紫杉醇的需求越来越大,紫杉醇的来源
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到目前为止,扩大其来
源的方法主要包括筛选高产红豆杉栽培品种、化学
合成、改进提取工艺、加强天然林保护、代谢调节、基
因工程、细胞培养、真菌发酵、寻找紫杉醇类似物、寻
找红豆杉替代植物等,这些方面都有相关的科研人
员开展了研究工作。
从太平洋红豆杉树皮中分离鉴定出抗癌新药紫
杉醇之后,红豆杉资源的开发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因
其具有防癌、抗癌巨大的药用功能,且被列为世界濒
危物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成为征服癌症的“希望
之树”,成为价值昂贵的植物黄金。因此,紫杉醇及
其他紫杉烷类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因素备受关
注。
1 不同种源红豆杉中紫杉烷种类和数量的分布
Erik等从英国和荷兰的5个不同的地方采集
了750个枝叶样本并分析了每个样本中紫杉醇、10-
脱酰基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巴卡丁Ⅲ和10-脱酰基
巴卡丁Ⅲ的含量[14]。结果显示不同物质在不同品
种红豆杉中含量差异很大。Veronika等检测了匈
牙利各种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的含量,得出结论
T.baccata的枝叶紫杉醇的含量最高[15];苏应娟等
曾报道过我国粤北连州地区南方红豆杉不同组织中
紫杉醇的含量,并且发现与相应T.cuspidata和
T.yunnannesis的组织相比含量较高[16-17]。郑德
勇曾对云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及南方红豆杉的紫
杉醇含量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植物原料
中紫杉醇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云南红豆杉样品
中紫杉醇含量最高,树木各部位平均含量达1.49×
10-4(w/w),其次为南方红豆杉及东北红豆杉,其树
木各部位平均含量分别为1.25×10-4(w/w)和
1.08×10-4(w/w)[18]。赵春芳研究了不同种红豆
杉紫杉烷的种类和数量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曼地亚
红豆杉种紫杉醇相对较高,中国红豆杉与南方、东北
红豆杉间紫杉烷成分差别不大[19]。
2 不同性别和年龄对紫杉烷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含量与植物的生长年龄密
切相关,而性别差异不显著[20]。苏建荣等在滇、川
两省内系统采集了10个龄级的云南红豆杉样品,检
测不同树龄云南红豆杉树皮、小枝和叶的紫杉醇含
量,其中不同树龄植株当年生叶紫杉醇含量在
0.0034%~0.0110%间变化,变异系数为36.809%,
不同树龄3年生小枝紫杉醇含量在0.0009%~
0.0134%间变化,变异系数为67.844%,不同树龄
植株树皮的紫杉醇含量在0.0037%~0.0417%间
变化,变异系数为60.128%。回归分析表明,3年生
小枝和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与树龄不相关;树皮
的紫杉醇含量与年龄有一定相关性[21]。对于小树,
Elsohly等发现3~4年生和7~8年生的栽培红豆
杉单位干生物量中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含量比1年
生的低。有的研究显示成年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的
含量比小树和老树树皮的含量都要低,并且以老树
树皮含量最高。也有另外一些研究认为红豆杉的树
皮和叶子越老,紫杉醇的含量越高[22]。
3 不同植株部位紫杉烷的种类和含量差异
组织部位不同,红豆杉中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
含量也不同。Strobel等人研究发现相对于主干的
树皮而言,树梢、根、根状茎和侧枝的树皮紫杉醇合
成的能力较低[16]。而在树皮中以形成层的合成能
力最强。1999年王书凯等对生长在中国科学院长
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附近的东北红豆杉树皮、
小枝以及针叶中紫杉醇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
明,东北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含量很高,其次为小
枝,针叶中含量最低,但前两者差异不明显[23]。研
究表明,同株植物不同部位紫杉烷的种类差别不大
但含量差异较大。红豆杉的树皮、树叶和种子的色
谱特征谱图具有很高的相似度,说明紫杉烷的产生
无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中国红豆杉的同一棵树种,
老树的树皮种紫杉醇含量约为0.04%~0.02%;紫
杉醇的含量比树冠上部枝条、以及侧枝的树皮含量
高,以内层韧皮部含量最高;在树瘿种未检测到紫杉
醇,其他紫杉烷的含量亦低;DAB-I和BIII等结构
比紫杉醇简单的紫杉烷含量在叶中高于在其他器官
或组织,在须根中含量最低[19]。
401
2013年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第5期

一般而言,紫杉醇在根和主干皮中的含量比在
木质部、小枝条、针叶、假种皮等其它各组织都高,而
Fett等对东北红豆杉的幼茎、幼皮、外皮、幼木质
部、木质部、针状幼叶和针状老叶进行分析,各部位
中以针叶中紫杉醇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树皮,是皮中
含量的3~4倍[24]。还有人认为,植株的生长形状
也会影响到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含量,灌木状的红
豆杉一般比乔木状的紫杉醇含量高[25]。
4 不同环境因子对紫杉烷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在各种环境因子中,光照强度能够显著地影响
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含量。张鸿等的研究认为,生
长于背阴处的红豆杉,其树皮中紫杉醇含量明显高
于同一区域受光照充足的红豆杉树皮[26]。2008年,
王昌伟等通过设计1年以上的长期遮光处理,对南
方红豆杉年生幼株不同遮光处理后,对针叶中紫杉
醇和10-脱酰基巴卡丁Ⅲ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
明,不同的光照情况下,含量有差异[27]。
另外,湿度和土壤肥力也是影响红豆杉中紫杉
醇及其衍生物含量的另外两个重要的因素。红豆杉
喜欢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在湿润、寒冷环境中的
杉树紫杉醇的含量一般明显高于那些生长在温暖、
干燥环境中的,但也有一些例外。
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含量随季节而变化,不同
生长季节叶中的紫杉醇含量的动态变化较大。张鸿
等于4月、9月随机采集同一地点的红豆杉树皮各
l0份,分别进行紫杉醇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采集
于4月的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含量明显高于采集于
9月的样品[26]。张凤梅的实验结果显示,从3月份
气温回升,植物开始萌动生长,东北红豆杉中紫杉醇
的含量降低,随着植物光合能力的增强,紫杉醇的含
量也增加,7月的紫杉醇在叶中积累量最大,达到0.
02384%。之后东北红豆杉叶中的紫杉醇含量降低
趋势,尽管在随后的几个月内紫杉醇含量又逐渐增
加,但增加量还是很有限[28]。
储存方法的不同也会导致测定得到的紫杉醇及
其衍生物含量不同,Fett的研究表明,叶在冰冻下
96h、25℃下真空96h(均为避光条件)及新鲜提取显
示的紫杉醇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叶在60℃、96h,紫
外光谱上紫杉醇峰出现变化,表明在此条件下紫杉
醇有降解[24]。ElSohly等的研究证明保存干剪枝有
利于紫杉醇的保存[29,30]。张鸿对三组不同保管方
式的红豆杉样品中紫杉醇含量进行测定,第一组为
采集后置阴凉通风处摊开干燥;第二组为采集后堆
积放置,发现有发热现象,后置阴凉通风处摊开干
燥;第三组为采集后置露天风吹日晒雨淋约6个月。
第二组和第三组的紫杉醇含量明显较第一组少,表
明原材料不宜久置,更不宜堆积发热或长期置于露
天日晒雨淋[26]。薛艳华等以东北红豆杉新鲜枝叶
为材料,比较不同烘干预处理方法对紫杉醇含量的
影响,分别进行了自然风干、烘箱干燥、微波干燥三
种不同的干燥方法,通过对干燥时间和紫杉醇含量
的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微波干燥法为最佳提取方
法[31]。
以上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影响红豆杉中次生代
谢产物的含量,但由于这些因素并非单独作用,除非
采取严格的实验控制否则很难单独考察各个因素的
影响。野生红豆杉资源匮乏严重阻碍了我国药用紫
杉醇的产业化发展,对红豆杉属植物中有效成分分
布规律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指导人们对野生东北
红豆杉资源合理、有效、充分的利用。这样不仅为紫
杉醇大量生产提供解决途径,又可以避免野生资源
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参 考 文 献
[1] 田丽红.紫杉醇研究进展概述[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
杂志,2004:1231-1232.
[2] 李春斌,佟憬憬,范圣第.东北红豆杉紫杉醇的提取纯
化与HPLC检测[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7(5):
22-25.
[3] 张燕,董建红.紫杉醇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现状[J].现
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4):3312-3313.
[4] 安春志.云南红豆杉枝叶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J].
第一军医大学,2006.
[5] 刘本叶,叶和春,李国凤.抗癌新药紫杉醇的研究概况
[J].植物学通报,1995,12(3):8-14.
[6] Wani MC,Taylor HL,Wal ME.Plant antitumor a-
gents.VI.Isolation and structure of taxol,a novel an-
tileukemic and antitumor agent from Taxus brevifolia
[J].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71,93
(9):2325-2327.
[7] 李媛,李振宇.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J].中山大学
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6,27(4):58-61.
[8] 常明进,李春强,彭明.天然药物紫杉醇的研究与开发
[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7-258.
[9] 扈志洪.紫杉醇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J].重庆教育
学院学报,2005,18(6):46-49.
[10] 张骁,束梅英,张韬.紫杉醇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
技术与市场,2006,6(4):40-46.
[11] 张珏,吕加国,朱驹.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化学研究进
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3):178-181.
[12] 袁金辉,郭立霞,王兴旺,等.紫杉醇的最新研究进展
[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1,17(2):135-139.
[13] 傅喆暾,袁杰,黄雄伟,等.植物抗癌药紫杉醇的研究
进展[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20(3):58-61.
[14] Erik L.M.van Rozendaal,Lelyveld GP,Beek TAv.
Screening of the needles of different yew species and
cultivars for paclitaxel and related taxoids[J].Phyto-
chemistry,2000,53(3):383-389.
[15] Németh-Kiss V,Forgács E,Cserháti T,Schmidt G.
Taxol content of various Taxus species in Hungary
[J].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
sis,1996,14(8-10):997-1001.
501
2013年 程立超等:红豆杉属植物中紫杉烷类物质含量影响因素综述 第5期

辽宁东部山区林下产业开发模式的研究
张志杰,陈艳
(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沈阳 110122)
摘 要:林下产业开发为林农兴林致富开拓了广阔空间,为林业可持续经营开辟了有功效途径。符
合生态经济学原理和森林资源立体开发利用的现代林业经营思想。在总结了山区林农近30年林
下产业开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系统的林下产业开发模式。
关键词:林下产业;模式;增长方式
  辽宁东部山区依托森林资源发展林下产业是山
区林农兴林致富的根本出路,是以短养长、可持续经
营的有效途径,也是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
选择。自改革开放以来,山区林农及科研院所一直
在探索林下产业经营发展模式的命题,并取得突破
性进展。但由于山区林农信息不对称,技术能力差,
诸多政策性营林法规限制和缺乏必要的引导与服
务,导致经常盲目经营、盲目开发,投入多,产出少等
现状。进入21世纪后,林下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特
别是继中共中央关于《林业发展若干决定》出台和集
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实施后,从政策上和林地资源上
为林农赢造了可操作的空间,林下产业发展也达到
了空前热潮。由于辽东山区生态条件、土壤质地等
条件及经营习惯存在较大差异,同一种模式其营造
密度、种类组合、配置方式均有差异,同时,同一种模
式能够在不同立地类型中经营,由此,所形成的投入
产出比也存在较大差异。本课题本着森林涵养水源
和保持水土功能基本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追求经济
效益最大化,激发林农脱贫致富热情的角度出发,创
新林农林业经营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使辽东山区
林业经济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进而编制出
辽东山区普遍适用的林下产业经营模式,以供广大
林农使用。
目前,辽东山区开发的林下产业模式约30余
个,但各地通常使用的模式有较强的范围界定,同一
模式,各地所采用的配置方式和初植密度及经营措
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产出效益存在很大差距。现
阶段林下产业模式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模式营
建技术缺少规范标准,各行其是;市场供需情况不了
解,单项产能增量过剩;林农技术能力差,缺少培训
和指导平台;产业模式应用面不广,不能普遍致富。
1 
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
产业模式编制
[16] Strobel GA,Stierle A,Kuijk FJGMv.Factors influ-
encing the in vitro production of radiolabeled taxol by
Pacific yew,Taxus brevifolia[J].Plant-Science,
1992,84(1):65-74.
[17] Su Y,Wang T,Li XY.Taxol content analysis of dif-
ferent tissues of Taxus mairei[J].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1,13(2):19-20.
[18] 郑德勇.我国3种红豆杉各部位紫杉醇含量的比较
[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23(2):160-163.
[19] 赵春芳.紫杉醇及紫杉烷的积累规律与代谢谱研究及
其应用[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20] 项伟,阮德春,张宏杰,等.不同产地云南红豆杉紫杉
醇的含量分析[J].云南林业科技,1996(2):74-76.
[21] 苏建荣,张志钧,邓疆.不同树龄、不同地理种源云南
红紫杉醇含量变化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5,
18(4):369-374.
[22] 王昌伟,彭少麟,李鸣光,等.红豆杉中紫杉醇及其衍
生物含量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26
(5):1583-1590.
[23] 王书凯,陈凡.东北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的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1999(7):19-20.
[24] Neto AF,DiCosmo F.Distribution and amount of
taxol in deferent shoot parts of Taxus cuspidate[J].
Planta Medica,1992,58:464-466.
[25] Elias TS,Korzhenevsky VV.The presence of taxol and
related compounds in Taxus baccata native to the Ukraine
(Crimea),Georgia,and southern Russia[J].Georgia
and Southern Russia Aliso,1992,13(3):463.
[26] 张鸿,杨明惠.影响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含量的若干
因素[J].中草药,2002,33(1):39-41.
[27] 王昌伟,仝川,李文建,等.遮光对南方红豆杉生长及紫杉
醇含量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8,27(8):1269-1273.
[28] 张凤梅.野生东北红豆杉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季节叶
中紫杉醇含量测定[J].首都医药,2008(9):52-53.
[29] ElSohly HN,El-Kashoury,Croom EM,ElSohly,
MA,Cochran,KD,McChesney,JD.Effect of dr-
ying Taxus needles on their taxol content:the im-
pact of drying intact clippings[J].Planta Medica,
1995,61(3):290-291.
[30] Elsohly HN,Jr.EMC,Kopycki WJ,Alpana SJ,
Mahmoud AE,James DM.Concentrations of taxol
and related taxanes in the needles of different Taxus
cultivars[J].Phytochemical Analysis,1995,6(3):
149-156.
[31] 薛艳华,祖元刚,史权,等.几种影响提取东北红豆杉
鲜枝叶中紫杉醇含量的干燥方法比较[J].植物生理
学通讯,2005,41(5):657-658.
作者简介:程立超(1981-),女,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
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E-mail:chenglichao345@
163.com.
601
第5期(总第126期)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No.5(GSNO.126)
2013年10月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Oct.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