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几种猕猴桃属植物中乌苏烷型三萜化合物的谱学研究



全 文 :文章编号:1002-8743(2007)04-0053-08
几种猕猴桃属植物中乌苏烷型三萜化合物的谱学研究
方 琴1 ,黄初升1 ,陈希慧2 ,刘红星1 ,钟振国3
(1.广西师范学院 化学系 ,广西 南宁 530001;
2.广西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3.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摘 要:该文对从猕猴桃属植物中所分离得到的 13种天然乌苏烷型三萜化合物的谱学进行了测定 , 分析归纳
了该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波谱特征的规律.
关键词:猕猴桃;苏烷型三萜;波谱特征
中图分类号:O656  文献标识码:A
猕猴桃科(Acitinid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 Lindl)植物为落叶 、半落叶至常绿藤本.在我国民间曾
有用其根作为治疗某些癌症疾病的单方使用记载[ 1] .该属多种植物具有的抗炎 、抗突变 、抗损伤 、抗肿瘤
和增强免疫力作用 ,已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预期可从中发掘用于预防及治疗肿瘤的天然药物.
笔者在对猕猴桃属植物根部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中 ,获得了具有乌苏烷型骨架结构的三萜化
合物共 13个 ,乌苏烷型骨架结构见图 1 ,三萜化合物的结构式见图 2.
利用现代波谱技术 ,将乌苏烷型三萜化合物的结构确定下来 ,它们分别为:2α, 3β ,19α, 23 ,24-五羟
基-12-烯-28-乌苏酸(1),2β ,3α, 19α,24-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2), 2α,3β , 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
(3), 2β , 3α, 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4),2β ,3β ,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5),2β ,3α,24-三羟基-12-
烯-28-乌苏酸(6),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7), 2α,3β ,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8), 2β , 3β
-二羟基-23-氧代-12-烯-28-乌苏酸(9), 24-乙酰氧基-2α,3α-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10),2α, 3β-二
羟基-12-烯-28-乌苏酸(11),熊果酸(12),3β-羟基-20-乌苏烯(13).
  从猕猴桃属植物中分离出的乌苏烷型三萜化合物见表 1.
收稿日期:2007-09-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 C03050201);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桂教科研[ 2006] 26 号 122)
作者简介:方 琴(1982-), 女 ,广西永福人 , 硕士 ,研究方向:天然有机化学.
2007 年 12 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Dec.2007
第 24 卷 第 4期     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24 No.4
DOI :10.16601/j.cnki.issn1001-8743.2007.04.018
表 1 从猕猴桃属植物中分离出的乌苏烷型三萜类成分
名称  部位   成分
中越猕猴桃
A.indochinensis 根[ 2]
2α, 3α, 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2β , 3β , 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3β-
羟基-l2-烯-28-乌苏酸(熊果酸)
毛花猕猴桃
A.eriantha Benth 根[ 3] [ 4]
2β , 3β-二羟基-23-氧代-12-烯-28-乌苏酸;24-乙酰氧基-2α, 3α-二羟基-12-烯-
28-乌苏酸;2α, 3β , 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2α, 3α, 24-三羟基-12-烯-28-
乌苏酸;2β , 3β , 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2α, 3β-二羟基-l2-烯-28-乌苏酸;
熊果酸
地上部分[ 5] 2α, 3α, 24-三羟基-l2-烯-28-乌苏酸;2α, 3β , 24-三羟基-l2-烯-28-乌苏酸;熊果酸
卵圆叶猕猴桃
A.indochinensis
Merr.var.ovatifolia
根[ 6] 2β , 3α, 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2α, 3β , 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
2β , 3α, 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
山梨猕猴桃
A.rufa 根[ 6] [ 7]
2α, 3β , 19α, 23 , 24-五羟基-12-烯-28-乌苏酸;2β , 3α, 19α, 24-四羟基-12-烯-28-
乌苏酸;2β , 3α, 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2α, 3β , 23-三羟基-12-烯-28-乌
苏酸;2β , 3α, 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3β-羟基-20-乌苏烯
网脉猕猴桃
A.cy lindria
var.reticulata
根[ 8] 2β , 3α, 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2α, 3β , 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
安息香猕猴桃
A.styracifolia 根[ 8]
2β , 3α, 19α, 24-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2β , 3α, 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
2α, 3β , 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2β , 3α, 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
金花猕猴桃
A.chrysantha 跟[ 9]
2α, 3β , 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2β , 3α, 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熊
果酸
  这些结构都已通过 IR 、MS和 NMR(1D , 2D)等谱学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认 ,而且在对它们的结
构鉴定过程中 ,得到了一些规律 ,本文仅报道这些结果.
·54  ·        广 西 师 范 学 院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             第 24 卷
1 结构特点
所分离得到的 13个乌苏烷型三萜化合物 ,其结构特征.
(1)除化合物 13 ,其余化合物均为羟基取代 12-烯-28-乌苏酸 ,羟基取代位置主要在 2 ,3 , 19 , 23 ,24
位 ,且在 3位碳上均含有羟基取代基.
(2)除化合物 13双键在 C20(21),其余化合物都在 C12和 C13上形成双键.
2 红外光谱
乌苏烷型三萜化合物中存在的主要官能团及取代基类型有:-OH 、-COOH 、-CO -、-CHO 、
-COOR 、C=C 、C-CH3 、C-O ,它们的红外吸收情况见
表 2.
  三萜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吸收区域主要在区域 A
(1 392 ~ 1 365cm-1)和区域 B(1 330 ~ 1 245cm -1),由于它
们的基本骨架不同而表现出来的吸收峰数目也有所不
同[ 10] .因此 ,通过红外光谱中区域A 和区域 B的碳氢吸收
峰数目的不同可以区别乌苏烷型 、齐墩果烷型等三萜化合
物的基本骨架.乌苏酸的衍生物在区域 A和区域 B各有 3
个吸收峰:A:1 392 ~ 1 386 ,1 383 ~ 1 370 ,1 364 ~ 1 359;B:
1 312 ~ 1 308 ,1 276 ~ 1 270 , 1 250 ~ 1 245.齐墩果酸的衍
生物在区域A有 2个吸收峰:1 392 ~ 1 379 ,1 370 ~ 1 355 ,
区域 B有 3个吸收峰:1 330 ~ 1 315 ,1 306 ~ 1 299 ,1 269 ~ 1 250.
3 质谱
对于具有 12-烯-乌苏烷型骨架的三萜类化合物 ,在 C环极易进行 Retro-Diels-Alder(RDA)裂解 ,使
分子离子裂解为两大离子碎片 ,含 A B环的离子 a ,含 D E环的离子 b(见图 3).离子 b较强 ,在 D E环
含取代基较少的情况成为基峰 ,且离子 b很容易失去 C17角取代基 ,所以在质谱图上常出现 b-CH3 、b-
CH2OH 、b-COOH 、b-COOMe等碎片离子 ,其他离子 b-H2O ,这是由于 D 、E 环有其羟基取代.此外也经常
出现 a-1 、a-H2O 、a-1-H2O 、a-CH2OH 、a-1-CH2OH 等碎片离子.在 m z218 ,203 , 189 , 133 等处有一系列强
峰 ,是 12-烯-乌苏烷型和 12-烯-齐墩果烷型的特征碎片[ 11] ,而 12-烯-28-乌苏酸 C28角甲基被羧基取代 ,
在 m z248处出现基峰 ,并在 m z203 ,189 ,133出现丰度较大的碎片离子峰如图 4(表3为部分化合物的
质谱数据).
第 4 期       方 琴 , 等:几种猕猴桃属植物中乌苏烷型三萜化合物的谱学研究 ·55  ·
表 3 化合物 3 , 7 , 9 ~ 12 的质谱数据
化合物 M + m z(TMS 为标准)
3 488 471 , 452 , 440 , 424 , 39365 , 248(基峰), 203 , 189 , 133
7 488 471 , 455 , 443 , 440 , 424 , 393 , 248(基峰), 203 , 189 , 133
9 486 468 , 452 , 442 , 248(基峰), 203 , 189 , 133
10 530 512 , 484 , 470 , 466 , 281 , 263 , 248(基峰), 203 , 189 , 133
11 472 454 , 248(基峰), 203 , 189 , 133
12 456 439 , 424 , 411 , 248(基峰), 203 , 189 , 133
4 核磁共振谱
在测试核磁共振谱时常用吡啶作溶剂 ,这是因为此类化合物不仅在吡啶中有良好的溶解度 ,而且用
吡啶作溶剂时可以避免各甲基峰的重叠.
4.1 1H-NM R谱
乌苏烷型三萜化合物骨架中具有较多的亚甲基和次甲基 ,以及大多数含有 C=C 双键.这些氢的共
振信号多出现在 1.2 ~ 1.9ppm 比较窄的范围内 ,给氢的归属带来了困难.一般地 ,对乌苏烷型三萜化合
物的1H-NMR谱 ,主要解析高场区 1.30 ~ 0.60ppm的角甲基质子 ,低场区 6.00 ~ 3.00ppm 取代基和碳
质子 ,并对这些质子做相应的归属.
(1)角甲基化学位移
乌苏烷型三萜化合物大多数有 5 ~ 7个角甲基 ,绝大多数 28位的角甲基被羧基取代.23 、24 、25 、26 、
27 、28位的角甲基与季碳相连 ,在氢谱上显示的是单峰 ,而 29 、30位的角甲基与叔碳相连 ,在高分辨氢
谱上显示双峰.角甲基的化学位移值范围在 0.65 ~ 1.20ppm.当 19位的氢被羟基取代 ,使得 29位的角
甲基向低场位移到 1.18 ~ 1.25ppm ,且为单峰.28位上的-COOMe 甲基质子在δ3.55 ~ 3.65ppm ,
-OAc上的甲基质子主要在δ1.90 ~ 2.10ppm .
化合物 1 ~ 11低场区的特征质子峰见表 4.
表 4 化合物 1~ 11的1H-NM R(C5D5N ,δ:ppm , 500Hz)
2-H 3-H 23-H 24-H 12-H 18-H
1 4.42d(9.2) 4.28d(11.0) 4.55 , 3.95d(11.0)
4.84 , 4.25d
(11.0) 5.55brs 3.01s
2 4.45d(10.2) 4.60brs 4.45 , 4.10d(11.0) 5.55 3.01s
3 4.22m 3.70d(11.7) 4.22 , 3.72d(12.0)
5.44brsW 1 2=
7Hz
2.60d(11.0)
4 4.28m 4.44brs 3.71 , 3.56d(10.0) 5.44 2.60d(10.8)
·56  ·        广 西 师 范 学 院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             第 24 卷
  续表 4
5 4.26m 4.22d(5.7) 4.17 , 3.72d(11.0)
5.46mW1 2=
7Hz2.61d(10.5)
6 4.45d(10.6) 4.59 brs 4.11 , 3.82d(11.0) 5.54 2.59d(11.5)
7 4.43m 4.20brsW1 2=
4Hz
4.50 , 4.15d
(11.8)
5.44brtW 1 2=
7Hz
2.61d(10.5)
8 4.23m 3.67d(13.0) 4.44 , 3.55d(10.5)
5.46mW 1 2=
7Hz
2.62d(10.5
9
4.27t(5.7 , 4.
6) 4.13d(5.7) 9.57s
5.46brtJ=
3.5Hz 2.64d(11.5)
10 4.38m 4.18d(3.0) 4.49 , 4.12d(11.1) 5.43 2.59d(10.5)
11 4.21m 3.65d(12.0) 5.45brsW 1 2=
7Hz
2.61d(10.5)
  (2)双键质子化学位移
环内双键质子的δ值一般大于 5 ,约在δ5.10 ~ 5.70ppm 之间.环外烯键质子一般小于 5 ,约为δ4.
60 ~ 5.00ppm 之间.对于乌苏烷型化合物 ,其绝大部分在 C12 , C13形成双键 ,根据表中的数据 , C12烯
氢在δ5.43 ~ 5.55ppm处出现分辨不好的多重峰.
(3)与取代基邻位的氢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
当邻位有取代基时 ,由于取代基的 β效应的影响 ,往往会使邻位质子向低场移动.该类化合物C-18β
质子的化学位移和峰形是区别 12-烯-乌苏烷型和 12-烯-齐墩果烷型化合物的重要指标.因受到相邻的
13位上双键及 17位羰基的影响而向低场移动 ,约在δ2.59 ~ 2.64ppm 处有一个二重质子的信号 ,偶合
常数 J=10.5 ~ 11.5Hz ,这是 12-烯-28-乌苏酸 C18 位质子的特征峰.当 19位上的氢被羟基取代 ,在约
3.01ppm 左右有单峰.
(4)取代基同碳质子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
天然的乌苏烷型三萜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 ,所含取代基大多数为羟基 、乙酰基 、羧基 、羰基和羧基 ,
当这些取代基取代氢后 ,使得同碳质子的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 ,在 3.00 ~ 5.50ppm范围内.
从这几种猕猴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乌苏烷型三萜化合物 ,绝大多数为含羟基取代基 12-烯-28-乌
苏酸型化合物 ,取代位置主要在 A环的 2 、3 、23 、24位碳上.C3位质子共振信号为双峰 ,说明其邻位 C2
上也有羟基取代 ,从 C2 ,C3上的质子偶合常数可判断出取代基的构型:J>9Hz ,C2 , C3 上的质子为 a-a
偶合关系 ,C2 ,C3上的羟基均处于 e键上 ,即 2α,3β的取代 ,如化合物1 ,3 ,8 , 11;J=3 ~ 9Hz ,C2 ,C3上的
质子为 a-e 偶合关系 ,C2 ,C3上的羟基为 2β ,3β或者 2α,3α取代 ,而 3β-OH乙酰化后同碳质子的化学
位移通常在 4.85ppm 以下[ 12] ,由此可判断为何种取代构型;C3位质子为一宽的单峰信号 ,示 C2 ,C3上
的质子偶合为 e-e偶合关系 ,偶合常数很小 ,C2 ,C3上的羟基均处于 a键上 ,即 2β , 3α的取代 ,如化合物
2 ,4 , 6.
4.2 13C-NM R
碳核磁共振碳谱能直接提供碳骨架的信息 ,与氢核磁共振碳谱相比较而言有更大的优越性.三萜化
合物骨架中含有众多的 CH 、CH2 ,在1H-NMR谱中 ,这些氢的共振信号多出现在 1.2 ~ 1.9ppm 比较窄
的范围内 ,给氢的归属带来了困难.在13C-NMR谱中 ,化学位移范围宽达 0 ~ 220ppm ,分辨率要比氢谱
高十多倍 ,这样分子结构中微小的差异所引起的化学位移改变就能在碳谱中反映出来.
表 5为从猕猴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乌苏烷型三萜化合物的13C-NMR谱数据.
第 4 期       方 琴 , 等:几种猕猴桃属植物中乌苏烷型三萜化合物的谱学研究 ·57  ·
表 5 化合物的 1~ 10及化合物 13 的13C-NM R(C5D5N ,δ:ppm , 500Hz)
compounds
NO
1 2 3 4 5 6 7 8 9 10 13
C1 47.7 44.4 47.8 47.8 43.6 46.4 42.1 42.5 43.2 42.4 33.8
C2 69.1 67.5 68.6 66.4 65.4 66.4 66.1 65.4 67.8 65.8 27.4
C3 79.8 75.5 78.1 78.1 78.2 75.4 74.0 85.6 77.4 73.9 79.0
C4 48.0 46.4 43.3 43.4 44.0 40.7 45.0 44.0 57.0 43.0 38.9
C5 47.8 50.8 47.8 47.8 48.3 46.4 49.3 56.5 48.1 49.0 55.3
C6 19.1 20.3 18.3 18.3 18.6 20.1 18.8 19.3 20.5 18.5 18.3
C7 33.4 35.3 33.0 33.0 33.1 32.3 33.9 33.9 33.0 33.6 34.3
C8 40.2 41.9 39.2 39.8 40.0 38.7 40.1 40.0 40.0 40.0 41.1
C9 47.8 49.1 47.7 47.7 48.0 46.5 47.9 38.2 48.0 47.9 50.4
C10 37.9 39.9 38.1 38.1 38.1 35.3 38.4 38.3 38.1 38.2 37.1
C11 24.1 25.6 23.5 23.7 23.9 22.6 23.7 23.9 23.9 23.7 21.6
C12 128.3 129.3 125.4 125.4 125.2 123.8 125.4 125.2 125.2 125.3 27.6
C13 139.2 141.2 139.1 139.1 139.6 140.5 139.1 139.5 139.6 139.1 39.2
C14 41.9 43.4 43.4 39.8 42.5 40.7 42.4 42.5 42.6 42.4 42.3
C15 29.0 28.4 28.4 28.4 28.7 26.1 28.7 28.7 28.7 28.7 27.0
C16 26.7 25.9 24.7 23.6 25.1 22.7 24.8 24.9 25.0 24.7 36.7
C17 48.0 46.4 47.8 47.9 48.3 46.4 47.9 48.2 48.1 47.9 34.4
C18 54.4 55.9 53.3 53.3 53.9 50.7 53.4 53.7 53.7 53.4 48.7
C19 72.7 74.0 39.2 39.1 39.5 38.7 39.9 39.6 39.5 39.4 36.6
C20 42.1 43.6 39.2 38.1 39.5 39.8 39.4 39.6 39.6 39.4 139.8
C21 26.8 28.2 30.9 33.0 30.9 29.4 30.7 31.2 31.0 30.1 118.9
C22 38.2 39.7 37.2 37.2 37.6 35.3 37.3 37.5 37.5 37.3 42.2
C23 64.3 25.0 66.4 68.7 68.7 18.3 23.7 23.9 206.2 23.3 28.0
C24 62.9 66.5 14.1 14.1 14.2 66.4 65.1 68.7 10.5 67.5 15.4
C25 16.5 18.4 17.3 17.3 17.6 18.6 17.3 17.4 17.4 16.9 16.3
C26 16.9 18.4 17.3 17.3 17.6 18.4 17.3 17.4 17.6 17.4 16.1
C27 24.4 25.0 23.7 23.5 23.1 22.7 23.7 23.9 23.1 23.7 14.8
C28 176.9 181.9 179.6 179.7 181.5 181.1 179.8 181.5 181.0 179.7 17.7
C29 26.9 25.9 23.5 17.2 16.7 22.6 17.3 17.4 16.7 17.1 22.5
C30 17.0 18.0 21.2 21.1 21.5 20.1 21.4 21.5 21.5 21.3 21.7
CH3CO 20.6
COCH3 170.7
  乌苏烷型三萜化合物分子骨架结构含有 30 个碳原子 ,在13 C-NMR谱上基本都能够找到相应的归
属.迄今为止 ,所发现天然乌苏烷型化合物的 C25和 C26未见有羟基的存在 ,从表 5中化合物13C-NMR
谱共振信号数据看 ,当 C23有含氧取代基时 , C24的共振信号在 15ppm 以下 ,如化合物 3 ,4 ,5 ,9;而当
C24上有氧取代基时 ,化学位移值在 15ppm 以下的高场区无共振信号出现 ,如化合物 2 , 6 ,7 , 8 ,10.
·58  ·        广 西 师 范 学 院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             第 24 卷
每个碳的化学位移值与该碳所处的化学环境密切相关 ,受到取代基的诱导效应 、立体效应等因素的
影响而有所变化.通过比较各化合物的结构与 13C化学位移值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概括如下:
(1)羟基取代效应
羟基取代使α碳向低场位移 33.2 ~ 48.0ppm , β 碳向低场位移 0.3 ~ 10.1ppm , γ碳的位移则在
(-11.8)~(+2.0)ppm.平伏羟基的α效应比竖立羟基的大 ,向低场位移 2.5ppm , β效应二者相差不
大 ,而γ效应则是竖立羟基大 ,使γ碳向高场移动 3.0ppm.
(2)C28位甲基的含氧取代效应
C28位甲基的化学位移为 17.7ppm ,此时 C17位移值为 34.4ppm.若 C28位甲基被羧基取代 ,羧基
在13C谱 176.9 ~ 181.9ppm 出现共振信号峰 ,C17则向低场位移至 46.4 ~ 48.3 ppm ,羧基甲酯化使
C28位向高场位移 1.3 ~ 7.2ppm.
此外 , 12-烯-乌苏烷型和 12-烯-齐墩果烷型两类不同骨架的三萜类化合物在13C-NMR谱上存在明
显的差异 ,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差异表现为 C12 、C13 的化学位移值不同.在 12-烯-齐墩果烷型结构中 ,
C12 、C13的化学位移值分别为δ123ppm ,δ145ppm 左右 ,而 12-烯-乌苏烷型结构中 , C12 、C13 的化学位
移近似值分别为δ125ppm ,δ139ppm.另一特征差异是 12-烯-乌苏烷型比 12-烯-齐墩果烷型多 1个δ值
大于 50的碳信号 ,这是由于 12-烯-乌苏烷型 C19位有甲基取代基 ,C18信号出现在δ的值约为 54ppm ,
12-烯-齐墩果烷型(无 C19位取代),C18信号出现在约δ43ppm.
4.3 2D-NMR谱
各种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 ,使得推定化合物的结构成为可能 ,而且快捷 、可靠.HSQC谱可归属
与氢直接相连的碳信号 , 1H-1H COSY可提供相邻氢的相关信息 ,结合 HMBC 谱可得出取代基及糖链
的连接位置 ,NOESY则反映空间距离相近氢核的偶合关系 ,这些在推断未知化合物时较为常用.
如化合物 1 ,HSQC谱可知δH 5.55(br s)为烯键质子 H12 ,δH 4.84和 4.25(d , J=11.0)以及 4.55
和3.95(d , J=11.0)分别是亚甲基上面的两个质子 ,δH 2.99ppm 为 19α-OH 有羟基取代的乌索烷型化
合物H-18的特征峰 ,δH 4.28(d , J=11.0)为 H-3 ,此化学位移值处为双峰 ,表明 C2 也连有羟基 ,偶合常
数为 11.0Hz表明为H2a-H3a 的偶合关系 ,C2-OH 和 C3-OH 均处于 e-键上(即 2α, 3β的取代);结
合1H-1H COSY谱可知δH 4.42(d , J=9.2)为 H-2.
  化合物 2 ,HSQC 谱可知 ,δH5.55(br s)为 H-12 ,δH 3.79和 4.10(d , J=11.0 Hz)是 C24上的两个质
子 ,H-3在 4.60ppm 处出现一个宽的单峰信号 ,表示 H-3与 H-2的偶合为 e-e偶合关系 ,偶合常数很小 ,
C-2和 C-3位的羟基在 a键上 ,所以 C-2和C-3位的羟基为 2β ,3α;结合1H-1H COSY谱可知δH 4.45(d ,
J=10.2)为 H-2.
  此外 ,乌苏烷型三萜母核上主要是含氧取代基 ,因此 NOESY在测定取代基构型方面显示其优越
性.如 3位含氧取代基的构型 ,可通过观察 C-23甲基 、H-5α和 3-H的 NOE信号 ,若存在相关 ,则可判断
3位含氧取代基为 β构型.
综上所述 ,利用现代波谱技术 ,如 IR , UV , MS , 1H-NMR , 13 C-NMR , 2D-NMR谱等 ,可将乌苏烷型
第 4 期       方 琴 , 等:几种猕猴桃属植物中乌苏烷型三萜化合物的谱学研究 ·59  ·
三萜化合物的结构确定下来.
参考文献:
[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86:440.
[ 2]  覃益民 , 陈希慧 ,蔡民廷 , 等.中越猕猴桃根三萜化学成分的研究[ J] .中草药 , 1999 , 30(5):323-326.
[ 3]  白素平 , 黄初升 ,陈希慧.毛花猕猴桃三萜化学成分的研究[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1997 , 9(1):15-18.
[ 4]  黄初升 , 张壮鑫 ,李干孙 , 等.毛花猕猴桃中的两个新三萜化合物[ J] .云南植物研究 , 1988 , 10(1):93-100.
[ 5]  白素平 , 李长正 , 黄初升 , 等.毛花猕猴桃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的研究[ J] .中草药 , 1997 , 28(2):69-71.
[ 6]  韩莉妲.两种猕猴桃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D] .南宁:广西师范学院 , 2004.
[ 7]  韦柳斌.山梨猕猴桃根化学成分研究[ D] .南宁:广西师范学院 , 2006.
[ 8]  方琴.两种猕猴桃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D] .南宁:广西师范学院 , 2007.
[ 9]  蒙丽丽.金花猕猴桃根化学成分研究[ D] .南宁:广西师范学院 , 2007.
[ 10] 纵伟 ,夏文水 , 崔宝良.大叶紫薇叶熊果酸的分离纯化及结构[ 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 2005 , 24(1):65-68.
[ 11] CAROLE MATHE , GéRALD CULIOLI , PAUL ARCHIER , CATHY VIEILLESCAZE.Characterization of archaeo-
logical frankincense by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 try[ J] .Journal of Chromatog raphy A , 2004 , 1023:277-285.
Survey on the Spectral Features of
Ursane Triterpense in Actinidia Planties
FANG Qin ,HUANG Chu-sheng ,CHEN Xi-hui , LIU Hong-xing , ZHONG Zhen-guo
(1.Department of Chemistry ,Guangxi Ter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 Nanning 530001;
2.College of Chemist 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3.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 Nanning 530001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in spect roscopic feature(IR ,MS , 1H-NMR , 13C-NMR ,2D-NMR)
of nat ral ursane t ri terpenses in Actinidia plant ies
Key words:Actinidia;ursane triterpense;spect ral features
[责任编辑:黄天放]
·60  ·        广 西 师 范 学 院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             第 24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