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落羽杉属种源研究∶生长和生物量变异



全 文 :落羽杉属种源研究∶生长和生物量变异
汪企明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南京  211153)  
王 伟 蒋志新
(江苏省农林厅林业局 )
  
张继凡 孙永召
(东海县多管局 )      
秦邦彦 严志清
(宜兴市林副业局 )
孙昭武 方兴荣 陆兴安
(东海县李埝林场 )    
周佰永 宋卫平
(宜兴市丁山林业站 )
摘要 对落羽杉属不同种源、家系和树种苗期、幼林期生长量 (高、胸径、冠幅 )、保存率和生物量及
其分配 (总生物量 ,干、枝、叶、根生物量及其比值 )进行了 5年研究。发现落羽杉不同种源、家系间、
内均存在显著的性状变异。 变异系数以种源、家系间最大 ,个体间其次。生物量的变异系数大于生
长量。未发现不同种源、家系在不同地点存在明显互作。采用多性状综合选择法评选出 7个优良种
源、家系或树种 ( 1600、 401、中山杉、 304、 502、鸡公山落羽杉和 701) ,它们的生长量、生物量大 ,叶生
物量较大 ,地上部分生物量 /根生物量比值大。 其综合选择指数值比平均值大 13. 97% ~ 35. 33% ,
树高比平均值大 11. 22% ~ 24. 49% ,比本地近似树种 (江宁池杉 )大 34. 54% ~ 46. 18% ;胸径比平
均值大 12. 81% ~ 48. 28% ,比江宁池杉大 38. 79% ~ 82. 42% ;总生物量比平均值大 54. 59% ~
110. 67% ;保存率一般也高于平均值及本省江宁池杉。这些优良种源、家系或树种可以在江苏全省
及国内类似地区作用材、防护和观赏树种推广应用。
关键词 落羽杉属 ;落羽杉 ;种源 ;生长 ;生物量分配
中图分类号  S722. 7
   Studies on the variation of provenances and families in Genus Taxodium: g row th and biomass
va ria tion /Wang Qiming , Wang Wei, Jiang Zhixin, Zhang Jifan, Sun Yong zhao , Qin Bangyan e t al. / /
Journal of J iangsu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998, 25( 1)∶ 1~ 7
Fiv e year s studies w ere made on the va ria tion of provenances and families in Genus Taxodium
during seedling to juvenile stage fr om 1993 to 1997 in Nanjing Jiangsu China. Da ta we re presented
on th e g row th ( heigh t, dbh and crow n) , the surviv al and biomass a llocation( yield of seedling stag e,
ro o t: shoo t+ leaves ra tio ) . Significant differ ences w ere found among differ ent pro venances, families
and species in the Genus. Seven supprio r provenances( families o r species) w ere selected wi th multi-
ple selec tion index. They are 1600, 401, hybrid of Taxodium , 304, 502, Ji Gong San Taxodium and
701. The multiple selection o f them are lar ge 13. 97% ~ 35. 33% than that o f the ava rage.
Author’ s address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 su, Nanjing 211153 PRC
Key words  Taxodium Rich. ; T . distichum ; Pr ov enance; Grow th; Biomass allocation
  落羽杉 ( Taxodium Rich. )是古老的孑
遗植物。共有 3种:落羽杉、池杉和墨西哥落
羽杉 ,现天然分布于美国 17个州 ,我国引种
已有近百年历史 ,是优良的用材、防护和观赏
第 25卷第 1期 江 苏 林 业 科 技 Vo l. 25 No. 1
1998年 3月 Journal of J iangsu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Mar. 1998
江苏“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收稿日期: 1997-09-22;修回日期: 1998-01-14
第一作者简介:汪企明 ,男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曾获国家、部、省级奖 10多项 ,发表科技论文 60多篇。并
出版过《松树》等专著。
树种。 耐寒、耐旱、耐水湿、少病虫害 ,在我国
绝大部分地区都能适生。 汪企明等 ( 1993,
1994)曾报道我国在“八五”期间开展落羽杉
属种源、家系和树种联合选育攻关在种子、苗
期生长、形态、物候等变异研究的主要结
果 [3, 4 ]。曹福亮等 ( 1995)亦对落羽杉种源种子
和苗期变异进行了研究 [ 6]。本文是对 5年生
幼林生长、保存率、生物量变异及多性状综合
选择研究的结果。
1 材料和方法
1. 1 试验种源、家系、树种以及试验地概况
试验共有 24个处理 ,包括来自美国原产
地 6个州的落羽杉 ,池杉种源、家系 19个以
及我国早年引种的河南鸡公山落羽杉 ,江苏
江宁池杉、水杉 ,中山杉和火炬松参试作联合
选择。育苗试验地在江苏省林科所内 (江宁 )。
造林试验地在江苏东海李埝林场 (苏北暖温
带丘陵 )和宜兴丁山尹家村 (苏南中亚热带太
湖滩地 ) ,详见参考文献 [3, 4 ]。
1. 2 生长变异的测定
逐年测定试验林 (包括 4个重复 )树高、
地径、胸径、冠幅及保存率。 对所有数据进行
方差分析。计算 F值 ,处理 (包括种源、家系
和树种 )间、内不同层次的平均值和变异系
数。
1. 3 生物量变异的测定
各处理苗木在塑料容器中培育 2年。每个
处理选取 3株平均苗。将苗木连同容器泡入水
中。 待土壤在水中溶散后细心取出完整的根
系。 立即测定苗木高、根径、主根长、主侧根条
数、分枝数。将苗木分解为主干、侧枝、叶、根 ,
分别称取鲜重。然后在 80℃恒温下烘干至恒
重后称取干重。 根据 Ledig and Per ry ( 1966)
关于树苗生长近似于相对生长的原理 [11 ] ,将
苗木高度 H ,根径 D,总生物量 W 和不同器
官生物量 O进行对数转换后导出回归方程。
即:
D
2
H= CW
d即 logD2H= C+ d logW ( 1)
O= CW
d即 logO= C+ d logW ( 2)
O1= CO
d
2即 logO1= C+ d logO2 ( 3)
同时计算总生物量与不同器官生物量的比
值 ,研究不同种源、家系和树种间生物量及其
分配的变异规律。
1. 4 优良种源多性状综合选择
采用 5年生树高、地径、胸径、冠幅、保存
率以及 2年生苗总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 /
根系生物量比值等 7项性状指标 ,计算综合
选择指数值 I。
即: I= ΢X ijXj W ( 4)
其中: Xi j为第 i个处理 ,第 j个性状值 ;
Xj 为该性状最大值 ; W为权重 (树高、地径、
胸径、保存率和总生物量取 1. 0,冠幅和地上
部分生物量 /根生物量比值取 0. 8)。 以 I值
大的前几名为初选优良种源。
2 结果和分析
2. 1 不同处理在苗期、幼林期生长及保存率
的变异 (见表 1)
2. 1. 1 生长变异 从表 1可见 ,从苗期到 5
年生 ,无论是高、径或是冠幅生长 ,方差分析
F值从 2. 74* * ( 2年生地径 )~ 7. 05* * ( 5年
生胸径 ) ,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有随树龄增
大 , F值增大的趋势。说明处理间的遗传变异
是稳定的。 处理间的变异系数大于重复间与
个体间。个体间变异系数大于重复间 ,说明落
羽杉种源、家系内亦有明显变异 ,在群体选择
改良的同时应重视个体的选择改良。
2. 1. 2 保存率变异 因采用容器苗造林 ,当
年试验林平均成活率达 98% ,处理间无差
异。第 2年平均保存率为 94. 58% ,处理间也
无差异 ( F值= 1. 64NS )。但至第 3年 ,遭遇干
旱气候 ,平均保存率下降到 82. 59% (变幅
56. 40% ~ 100. 00% ) , F值 4. 72* * ,变异极
显著。第 5年时 ,连续无雨 70d多。平均保存
率 下 降 为 73. 59% (变 幅 46. 33% ~
95. 00% ) , F值 5. 01* * 。说明在特大干旱压
2 江 苏 林 业 科 技 第 25卷
力下 ,落羽杉不同种源、家系的耐旱性变异得
到表现。少数处理保存率下降到 46. 33% ,部
分处理仍高达 95% 。说明对落羽杉种源、家
系进行耐旱性选择改良有很大潜力。
2. 2 不同处理在江苏 2个地点的生长变异
(见表 2)
表 1 落羽杉种源 (家系 )苗期、幼林期生长和保存率变异
项 目
苗 期
苗高
( cm)
2 年 生
地径
( cm )
  高
( cm)
 地径
( cm)
 保存率
(% )
3 年 生

( cm)
地径
( cm)
冠幅
( m )
保存率
(% )
5 年 生

( cm )
地径
( cm)
胸径
( cm)
冠幅
( m)
保存率
(% )
方差分析 F
值 3. 48* * 3. 09* * 3. 19* * 2. 74* * 1. 64* * 3. 31* * 6. 37* * 4. 83* * 4. 72* * 3. 72* * 3. 93* * 7. 05* * 5. 51* *5. 01* *
平均值 24. 98 0. 35 59. 67 1. 17 94. 58 95. 60 2. 43 0. 74 82. 59 195. 00 5. 78 2. 03 0. 97 73. 59
平均值变幅
15. 06
~
39. 44
0. 26
~
0. 43
42. 00
~
73. 00
0. 79
~
1. 50
78. 16
~
100. 00
69. 87
~
111. 68
1. 58
~
3. 64
0. 60
~
1. 37
56. 40
~
100. 00
133. 00
~
244. 00
2. 63
~
8. 89
0. 98
~
3. 08
0. 74
~
1. 25
46. 33
~
95. 00
变异
系数
(% )
处理间 20. 16 16. 75 19. 90 21. 29 12. 89 18. 42 23. 45 28. 78 40. 22 19. 10 24. 30 32. 45 29. 06 45. 10
重复间 14. 00 13. 70 15. 09 16. 10 11. 20 12. 75 13. 02 18. 58 28. 85 14. 86 17. 99 24. 84 19. 25 30. 40
个体间 20. 04 14. 10 18. 35 20. 15 16. 44 22. 10 27. 08 19. 03 24. 21 30. 66 24. 85
表 2 落羽杉种源 (家系 )在江苏两个地点幼林生长、保存率和多性状选择指数
种源 (家系 )
东海李埝林场
3 年 生

( cm )
地径
( cm)
冠幅
( cm)
保存率
(% )
5 年 生

( cm)
地径
( cm)
胸径
( cm)
冠幅
( cm )
保存率
(% )
宜兴丁山尹家村
3 年 生

( cm)
地径
( cm)
4 年 生

( cm )
地径
( cm )
冠幅
( cm)
多性状
选择指
数 ( 1)
落羽杉  104 91. 89 2. 69 21. 61 90. 10 1. 82 5. 45 1. 74 0. 82 86. 21 4. 12
落羽杉  301 90. 40 2. 02 28. 93 87. 54 1. 78 5. 07 1. 81 0. 82 75. 58 112. 25 2. 18 1. 47 3. 60 0. 83 4. 28
落羽杉  302 94. 02 2. 65 37. 36 95. 34 1. 99 6. 12 2. 11 1. 03 90. 54 92. 69 2. 22 1. 43 3. 74 0. 95 4. 86
落羽杉  303 75. 70 1. 69 27. 53 56. 60 1. 52 4. 43 1. 45 0. 68 47. 50 3. 23
落羽杉  304 101. 03 2. 89 40. 65 76. 40 2. 18 6. 87 2. 29 1. 21 66. 24 5. 52
落羽杉  401 106. 30 2. 99 39. 64 91. 25 2. 32 6. 98 2. 30 1. 06 89. 00 99. 10 2. 37 1. 60 4. 14 0. 77 5. 79
落羽杉  502 103. 33 2. 76 39. 56 98. 20 2. 19 6. 44 2. 47 1. 25 95. 00 101. 44 2. 24 1. 46 3. 31 0. 84 5. 46
落羽杉  503 101. 19 2. 72 37. 53 87. 60 2. 15 6. 35 2. 20 1. 13 71. 50 103. 50 2. 01 1. 50 3. 66 0. 86 5. 20
落羽杉  505 100. 53 2. 61 36. 15 100. 00 2. 19 6. 32 2. 21 0. 98 95. 00 111. 40 2. 17 1. 58 3. 75 0. 85 4. 82
落羽杉  701 104. 17 2. 42 34. 55 75. 04 2. 19 6. 66 2. 41 1. 07 54. 41 100. 00 2. 15 1. 60 3. 75 0. 90 5. 30
落羽杉  1600 111. 68 2. 92 42. 15 100. 00 2. 44 7. 23 3. 01 1. 10 92. 04 83. 50 1. 69 1. 61 3. 99 0. 84 6. 40
落羽杉  1601 97. 95 2. 28 29. 94 92. 00 1. 99 5. 79 1. 99 0. 87 89. 00 97. 31 2. 17 1. 47 3. 40 0. 86 4. 95
落羽杉  1602 93. 65 2. 10 33. 04 71. 04 2. 01 5. 22 1. 88 0. 89 58. 03 4. 57
落羽杉  900-3 77. 52 2. 15 30. 01 80. 45 1. 64 4. 74 1. 60 0. 79 68. 25 86. 08 1. 85 1. 46 3. 83 0. 81 3. 93
落羽杉  41747 92. 79 2. 42 40. 22 90. 31 2. 00 5. 81 1. 90 0. 97 82. 84 4. 51
池杉 1 73. 88 1. 98 25. 22 57. 43 1. 61 4. 73 1. 65 0. 73 46. 33 3. 71
池杉 2 88. 27 2. 42 29. 51 74. 35 1. 86 5. 94 1. 64 0. 92 63. 09 4. 57
池杉 5 84. 98 2. 26 35. 41 56. 40 1. 95 5. 40 1. 83 0. 89 47. 40 4. 02
池杉 6 100. 31 2. 34 30. 53 81. 24 1. 99 5. 42 1. 98 0. 82 74. 46 4. 24
落羽杉 (河南
鸡公山 ) 101. 31 2. 83 40. 91 95. 30 2. 18 6. 02 2. 29 1. 05 94. 00 98. 25 1. 73 1. 41 3. 48 0. 90 5. 42
中山杉 105. 86 2. 65 50. 82 91. 20 2. 15 5. 91 2. 75 1. 20 82. 00 5. 73
水杉 69. 87 1. 56 36. 10 70. 02 1. 33 2. 63 0. 98 0. 61 58. 04 59. 50 1. 14 1. 43 3. 29 0. 63 3. 14
池杉 (江宁 ) 92. 96 1. 61 26. 54 69. 31 1. 67 4. 36 1. 65 0. 74 55. 75 102. 67 2. 32 1. 57 4. 09 0. 85 3. 80
火炬松 86. 82 3. 64 59. 88 95. 30 1. 88 8. 89 3. 08 1. 56 84. 05 98. 89 3. 39 1. 85 5. 73 1. 15 5. 80
3第 1期 汪企明等: 落羽杉属种源研究:生长和生物量变异
  从表 2可见 ,在苏北暖温带丘陵地区 ,生
长和保存都较好的有 1600、 401、 304、 502、
701种源以及河南鸡公山落羽杉、中山杉等。
在苏南中亚热带太湖滩地表现较好的也是
1600, 401, 701和火炬松等。在两地表现较差
的都是 900-3、 303、江苏江宁池杉和水杉。从
目前的生长和保存率看 ,尚未表现出明显的
遗传×环境互作。 这可能是因为落羽杉对环
境适应性较广的缘故 ,但尚待进一步深入研
究。
2. 3 不同处理 2年生容器苗生物量变异 (见
表 3)
表 3 落羽杉种源 (家系 ) 2年生容器苗
生物量及变异系数
种源 (家系 )
生物量 (干重 g)
总生
物量
干枝生
物量
叶生
物量
根生
物量
地上部
生物量
根生物量
落羽杉  101 1. 38 0. 49 0. 39 0. 50 1. 76
落羽杉  104 1. 43 0. 70 0. 25 0. 48 1. 98
落羽杉  301 4. 49 1. 43 1. 49 1. 57 1. 86
落羽杉  302 2. 65 0. 93 0. 83 0. 89 1. 98
落羽杉  303 1. 28 0. 47 0. 36 0. 45 1. 84
落羽杉  401 9. 08 3. 85 2. 80 2. 43 2. 74
落羽杉  502 6. 74 2. 80 2. 05 1. 89 2. 57
落羽杉  503 4. 22 1. 70 1. 27 1. 25 2. 38
落羽杉  505 2. 39 0. 89 0. 52 0. 98 1. 45
落羽杉  601 6. 94 3. 04 1. 67 2. 23 2. 11
落羽杉  701 7. 20 2. 83 2. 52 1. 85 2. 89
落羽杉  1600 6. 97 2. 88 2. 56 1. 53 3. 56
落羽杉  1601 3. 15 1. 36 0. 94 0. 85 2. 69
落羽杉  1602 4. 36 2. 05 1. 19 1. 12 2. 89
落羽杉  900- 3 3. 00 1. 09 1. 00 0. 91 2. 30
池杉 1 4. 13 1. 59 1. 01 1. 53 1. 70
池杉 2 4. 51 1. 94 1. 19 1. 38 2. 27
池杉 10 3. 10 1. 46 0. 83 0. 81 2. 83
池杉 30 2. 37 1. 06 0. 54 0. 77 2. 08
落羽杉 (河南
鸡公山 ) 8. 05 3. 04 2. 00 3. 01 1. 67
水杉 3. 40 1. 40 1. 20 0. 80 3. 25
火炬松 4. 31 1. 77 1. 70 0. 84 4. 13
种源间变
异系数 (% ) 51. 61 52. 51 57. 27 52. 33 27. 72
平均值 4. 36 1. 78 1. 29 1. 28 2. 44
2. 3. 1 生物量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 从表
3可见 ,总生物量为 1. 28 ( 303) ~ 9. 08g
( 401) ,变异系数 51. 61% ; 干枝生物量为
0. 47 ( 303 ) ~ 3. 85g ( 401 ) , 变 异 系 数
52. 51% ; 叶生物量为 0. 25 ( 104) ~ 2. 80g
( 401) ,变异系数 57. 27% ;根生物量为 0. 48
( 104)~ 3. 01g (鸡公山落羽杉 ) ,变异系数
52. 33% 。生物量变异系数显著大于生长量 ,
说明落羽杉选择改良应重视生物量因子的测
定与选择。 这和汪企明等 ( 1988)对马尾松种
源生物量的变异 [ 1] ;李晓储等 ( 1990)对杉木
种源干材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变异 [5 ] ; Bon-
garten et al. ( 1987)对火炬松种源生物量分
配的变异 [7 ] ; Cannell et al. ( 1976)对小干松、
锡加云杉等树种种源干物质分配和根枝比的
变异 [ 8]等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2. 3. 2 落羽杉 2年生苗生物量相对生长回
归方程的建立 按照 Hux ley ( 1932)相对生
长理论 [13 ]以及 Ledig and Perry ( 1966)有关
树苗生长近似于相对生长的原理 [11 ] ,推导出
落羽杉 2年生苗生长和生物量回归方程如
下:总生物量 W与苗高 H、地径 D的回归方
程为:
logW= 1. 461 0+ 0. 332 7logD2H ,
r= 0. 815 1
* * 。
总生物量 W与根生物量 R的回归方程为:
logW= 0. 447 1+ 0. 865 7logR,
r= 0. 943 8* * 。
总生物量 W与干枝生物量 S的回归方程为:
logW= - 0. 401 9+ 1. 016 9logS。
r= 0. 983 0
* * 。
干枝生物量 S与苗高 H、地径 D的回归方程
为:
lo gS= 1. 586 0+ 0. 349 0lo gD
2
H。
r= 0. 830 8
* * 。
其余回归方程 ,不在此详述。
2. 3. 3 不同处理生物量分配的变异 林木
生物量分配 (即总生物量 ,干、枝、叶、根等生
物量及各生物量的比例 )与林木产量和适应
性相关密切。 Jeremy et a l. ( 1995)研究了 3
个热带树种生物量分配模型及其与干材产量
4 江 苏 林 业 科 技 第 25卷
的关系 [10 ]。 Bailian et al. ( 1991)研究了氮肥
和家系对火炬松苗木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9 ]。
沈国华、汪企明等 ( 1981)和汪企明等 ( 1988)
则分析了马尾松种源苗木生长和适应性的相
关 ,认为广东和广西种源生长快 ,地上部分生
物量 /根生物量比值大 (根系相对欠发达 ) ,是
造成其造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1, 2 ]。落羽杉
种源苗木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变异亦有相似情
况。从表 2, 3可以看出 ,生长快、总生物量大
的种源 1600、 401和 502等 ,其叶生物量较
大 ,同时地上部分生物量 /根生物量比值亦
大。从附图可见 ,优良种源、家系与较差种源、
家系以及参试树种在生长、生物量均存在显
著差异。差异主要在地上部分 (包括苗高、地
上部分生物量等 ) ,而主根长度和根生物量的
变异幅度较小。 优良种源主根长度和根量没
有按地上部分同样比例增大。由于造林试验
采用容器苗 ,优良种源成活率和幼林保存率
并未因其根系相对较小而有很大影响。因此 ,
应进一步开展对落羽杉种源、家系幼林生物
量解析研究 ,探讨其根系发育与生长量、抗旱
性的关系。
附图 落羽杉种源、家系及对照树种 2年生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变异
  分析生物量分配的其他因子 ,如总生物
量 /干、枝生物量 ,总生物量 /叶生物量 ,总生
物量 /根生物量 ,干枝生物量 /叶生物量 ,叶生
物量 /根生物量等 ,发现不同处理间亦有差
异 ,但均没有地上部分生物量 /根 [即 (干枝+
叶 ) /根 ]生物量变异幅度大。
2. 4 落羽杉优良种源、家系多性状综合选择
采用 5年生幼林生长、保存率和 2年生
苗生物量及其分配等 7项因子计算的综合选
择指数值 I见表 2。选出 I值> 5. 39的前 7
名为优良种源、家系和树种 (火炬松因遗传关
系远而不入选 )即: 1600、 401、中山杉、 304、
502、鸡公山落羽杉和 701。它们的 I值比平
均值大 13. 97% ~ 35. 33% 。树高生长比平均
值大 11. 22% ~ 24. 49% ,比本地近似树种
(江宁池杉 )大 30. 54% ~ 46. 18% ;胸径比平
均值大 12. 81% ~ 48. 28% ,比江宁池杉大
38. 79% ~ 82. 42% ;总生物量比平均值大
54. 59% ~ 110. 67% ; 保存率比平均值低
51. 46% ( 701)~ 高 13. 82% ,比江宁池杉低
2. 46% ( 701)~ 高 13. 82%。 这些优良种源、
家系或树种的无性系可在江苏全省或国内类
似地区作用材、防护和观赏树种扩大推广应
用。
3 结论和讨论
   ( 1)落羽杉属不同种源、家系和树种从苗
期到 5年生幼林期 ,生长性状 (高、胸径和冠
5第 1期 汪企明等: 落羽杉属种源研究:生长和生物量变异
幅 )变异显著。变异的遗传层次主要在种源、
家系和树种间。个体间也有一定变异。因此
落羽杉属的选择改良策略应该是首先选择优
良群体 (种源、家系、树种或杂种 ) ,然后在优
良群体中选择优良个体 ,进行无性化推广。种
源、家系×地点互作在 5年生幼林时尚不显
著。
( 2)落羽杉属不同种源、家系和树种采用
容器苗造林 ,平均成活率达 98% ,差异不显
著。但当遭遇严重干旱时 ,保存率差异极显
著 ,说明耐旱性有较大变异 ,应作为选择改良
的一项重要因子。
   ( 3)落羽杉种源、家系和树种 2年生苗生
物量及其分配变异很大 ,变异系数大于生长
量 ,是选择改良的重要因子。生长好 ,保存率
高的种源、家系生物量大 ,叶生物量较大且地
上部分生物量 /根生物量比值大。这与前人对
其它树种种源生物量变异研究结果相似。 但
部分优良种源、家系并未因为地上部分生物
量 /根生物量比值大而降低保存率 (抗旱性 ) ,
这又与前人结果不全相符。 这些有待今后对
幼林生物量进一步研究。
   ( 4)采用 5年生幼林生长、保存率和 2年
生苗生物量及其分配等 7项因子进行综合选
择 ,初选出 1600、 401、中山杉、 304、 502、鸡公
山落羽杉、 701等 7个优良种源、家系或树
种。其生长量和生物量比平均值大 11. 22%
~ 110. 67% ;保存率除 701和 304低于平均
值外 ,其余均超过平均值。可在江苏全省以及
国内类似地区作为用材、防护和观赏树种扩
大推广应用。
致 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王豁然、江泽
平、傅紫芰等先生给予指导和支持 ,谨表感
谢。
参 考 文 献
1 汪企明 ,等 . 马尾松不同种源苗期生长和生物量变异的
初步研究 . 林业科技通讯 , 1988, ( 2): 3~ 5
2 沈国华 ,汪企明 ,等 . 不同种源马尾松苗高、生物量和地
理纬度关系的初步研究 .江苏林业科技 , 1981, 8( 1): 30
~ 33
3 汪企明 ,等 . 落羽杉种源研究:种子和苗期变异 . 江苏
林业科技 , 1993, 20( 1): 1~ 4, 8
4 汪企明 ,等 . 落羽杉属种源研究:树种生物学特性 . 江
苏林业科技 , 1995, 22( 2): 15~ 20
5 李晓储 ,等 . 杉木不同种源地上部分干材与生物量的地
理变异 . 华东森林经理 , 1990, ( 3): 11~ 17
6 曹福亮 ,等 . 美国落羽杉种源试验初报 .南京林业大学
学报 , 1995, 19( 1): 65~ 70
7  Bongarten B C. and Teskey R O. Dry Weight Part iti on-
ing and It s Relationship to Productivi ty in Loblolly Pin e
Seedlings f rom Sev en Sources. For. s ci. 1987, 33( 2):
255-267
8  Cannell M G R. and Wil let t S C. Sh oot grow th phenolo-
g y, d ry mat ter dis t ribut ion and root: s hoot ratios of
prov enances of populus t richocarpa. Picea sitch ensi s and
Pinus con to rta g rowing in Scot land silvae Gen et. 1976,
25: 49~ 57
9  Bail lan Li , Al lan H L, Mek eand S E. Ni trogen and Fam-
i ly Eef fects on Biomass Allocation of Loblolly Pin e
Seedlings. for. Sci. 1991, 37( 1): 271~ 283
10 Jeremy P Haggar and John J Ew el. Es tabli shm ent , Re-
source Acquisi tion, and Early Productivi ty as Deter-
mined by Biomass Allocation Pat terns of Three t ropical
Tree Species. For. Sci. 1995, 41( 4): 689~ 708
11 Ledig F T and Perry T O. Ph ysiological genetics of th e
shoot: root ratio. Proc. soc. Am. For. 1966 . 39~ 43
12 Cannell , M G R. Dry mat ter Parti ti oning in: t ree
crops. in: At t ributes of Trees as C rops. Can nel l, M G R
and Jackson J E ( eds ) . Ins ti tute of Terrest rial Ecology,
Abbots Rip ton, U K 1985. 592
13 Hux ley J S. Problems of relative grow th. Meth uen and
Co. Ltd. London 1932
6 江 苏 林 业 科 技 第 2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