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2006 —01 —04
修订日期:2006 —04 —13
杨梅叶枯病药剂防治试验
郭立中 , 杨修立 , 邓先琼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 衡阳 421005)
摘 要:杨梅叶枯病(Phomopsis myricina Y.J.Huang et P.K.Chi)是近年来湖南省发生普遍 , 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病害。
大田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 50 %扑菌特WP、70%甲基硫菌灵WP、40 %菌克星 WP、50 %多菌灵WP和 50%退菌特
WP ,对杨梅叶枯病既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 又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防治效果达 76%以上;1∶1∶100波尔多液 、45 %石硫合
剂WP、70%代森锰锌WP和 80%新万生WP保护效果比较好 , 但治疗效果比较差。
关键词:杨梅;叶枯病;药剂防治
中图分类号:S 436.62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5710(2006)03 —0061 —02
杨梅叶枯病是由杨梅叶生拟茎点霉(Phomopsis
myricina Y.J.Huang et P.K.Chi)所致[ 1 ,2] ;该病主要
危害叶片 ,病斑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 ,在叶片上病
斑初为针尖状红褐色小点 ,然后逐渐扩大成圆形 、椭
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红褐色病斑 ,病斑边缘有一褪绿
晕圈 ,少数褪绿晕圈不明显 ,以后形成半圆形斑或叶
尖或叶缘枯死 ,病部深褐色 ,病健交界明显 ,病斑中
部干枯开裂 ,上有黑色小颗粒(分生孢器)。株发病
率一般达 25%~ 40 %,叶发病率达 15 %~ 25%,病
情指数 10 ~ 20 ,发病严重地区株发病率达 60 %以
上 ,叶发病率达 40 %~ 60%,病情指数 20 ~ 30。本
文是在室内杀菌剂抑菌试验的基础上[ 2] ,对杨梅叶
枯病的野外药剂防治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植物
供试品种为三年生靖州杨梅植株 。2003年移
栽。
1.2 供试菌种
从湖南衡阳 、邵阳等地杨梅上采集病叶 ,在 PDA
培养基上用常规方法组织分离 ,单孢纯化 ,经致病性
测定后[ 2] ,获得供试菌种 。
1.3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70%甲基托布津WP(湖南浏阳市东
永农药厂)1 000倍液 、50 %扑菌特WP(广东惠阳中
讯化工有限公司)1 000倍液 、湘研植病灵WP(长沙
隆平高科农化开发公司)500倍液 、80 %新万生WP
(美国固信公司)800倍液 、50%多菌灵WP(江苏永
联集团公司江阴农药厂)1 000倍液 、60%炭必灵WP
(河北冀丰农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600倍液 、70 %
红杀WP(四川国光农化有限公司)600倍液 、55%疫
霜锰锌WP(江苏新沂市利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800
倍液 、50%退菌特WP(河北冀丰农药化工有限责任
公司)1 000倍液 、70%代森锰锌WP(西安丰田生物
工程有限公司)1 500倍液 、40 %菌克星WP(山西省
临汾有机化工厂)700倍液 、45%石硫合剂WP(湖南
省邵阳市农业技术雪峰服务中心)100 倍液和
1∶1∶100波尔多液(自配)。
1.4 试验方法
1.4.1 药剂治疗试验 2004年 8月 ,用灭菌水配成
在低倍镜(10×10)下每视野 80 ~ 100个孢子的悬浮
液 ,于傍晚用小型喷雾器喷雾接种杨梅嫩梢叶片正
反面 ,每种处理接种 3株 ,每株接种 5个枝条 ,用塑
料薄膜裹住枝条保湿 48 h;待病菌侵入后 ,再用以上
各种药剂喷雾叶片的正反面 ,间隔 7 d 后第 2 次喷
药;30 d后每枝条调查 20个叶片 ,计算叶发病率 、病
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病情指数的计算参照中华人民
共和国林业部(80)林护字第一号文件“枝叶果病害
的分级标准” :0级无病;Ⅰ级 1/4以下的枝 、叶或果
感病;Ⅱ级 1/4 ~ 2/4的枝 、叶或果感病;Ⅲ级 2/4 ~
3/4的枝 、叶或果感病;Ⅳ级 3/4以上的枝 、叶或果感
病。试验重复 3次。以无菌水作对照。
1.4.2 药剂保护试验 晴天上午露水干后用小型
喷雾器将以上菌 13种杀菌剂喷雾于杨梅嫩枝叶片
正反面 ,傍晚在已喷药液的嫩枝叶片正反面接种上
述浓度的孢子的悬浮液 ,用塑料薄膜裹住枝条保湿
湖南林业科技 2006年第33卷第 3 期 动植物保护
48 h ,20 d后调查发病情况 ,其它方法同上 。试验重
复3次 ,以无菌水作为对照 。
2 结果与分析
2.1 杀菌剂治疗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药剂之间防治杨梅叶枯病
的效果差异显著 ,70 %甲基硫菌灵 WP 、扑菌特WP
对杨梅叶枯病的治疗效果最好 ,在病菌侵入后能有
效抑制菌丝扩展 ,治疗效果达 80.85%~ 83.34%;其
次为40%菌克星WP、50%多菌灵WP和 50%退菌特
WP ,治疗效果达 76.43%~ 79.62%,其它药剂治疗
效果在70%以下 ,最差为1∶1∶100波尔多液 、55%疫
霜锰锌WP和 45%石硫合剂治疗效果仅 16.49 %以
下(表 1)。
表 1 13 种杀菌剂对杨梅叶枯病的治疗效果
药 剂 名称 调查叶数
病叶
数
病叶率
(%)
病情
指数
相对防效
(%)
对照(无菌水) 300 220 73.33 47 0
70%甲基硫菌灵WP 300 70 23.33 7.83 83.34 abAB
50%扑菌特 WP 300 79 26.33 9.0 80.85 bAB
40%菌克星 WP 300 87 29.0 9.58 79.62 bAB
50%多菌灵 WP 300 94 31.33 9.67 79.43 bAB
50%退菌特 WP 300 100 33.33 11.08 76.43 bcB
60%炭必灵 WP 300 120 40.00 16.08 65.79 cBC
70%红杀WP 300 124 41.33 17.25 63.30 cBC
湘研植病灵 WP 300 126 42.00 22.17 52.83 dC
80%新万生 WP 300 130 43.33 19.83 57.81 dC
70%代森锰锌 WP 300 143 47.67 27.83 40.79 eC
55%疫霜锰锌 WP 300 161 53.67 39.33 16.32 gE
1∶1∶100波尔多液 300 176 58.67 39.25 16.49 gE
45%石硫合剂 WP 300 189 66.33 40.83 13.13 gE
注:按 Duncan新复极差测验 ,小写字母不同表示显著差异
(P =0.05)。大写字母不同表示极显著差异(P =0.01)下表同。
2.2 杀菌剂保护试验结果
药剂保护试验结果表明 ,筛选出的 13种杀菌剂
对杨梅叶枯病的预防和保护作用的差异不明显 ,供
试药剂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其中效果最佳的为:
1∶1∶100波尔多液 、70%代森锰锌 WP、45 %石硫合
剂WP ,防治效果达85%~ 89%;其次为70%甲基硫
菌灵WP 、扑菌特WP 、50 %退菌特WP ,防治效果在
81%以上;其它防治效果都较好(见表 2)。
3 小结与讨论
杨梅叶枯病自黄亚军 、戚佩坤于 1996年首次记
录以来 ,作者曾先后对杨梅叶枯病病原菌鉴定 、室内
药剂筛选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
究[ 1 ~ 3] ,但对该病的大田药剂防治尚未见报道 。本
文对室内药剂筛选出来的13种杀菌剂进行了大田
表 2 13 种杀菌剂对杨梅叶枯病的保护效果
药剂 名称 调查叶数
病叶
数
病叶率
(%)
病情
指数
相对防效
(%)
对照(无菌水) 300 220 73.33 47 0
1∶1∶100波尔多液 300 40 13.33 4.75 89.90 abA
70%代森锰锌WP 300 45 15.0 5.33 88.66 abA
45%石硫合剂WP 300 57 19.0 6.83 85.47 bAB
扑菌特WP 300 58 19.33 8.4 82.13 bAB
70%甲基硫菌灵WP 300 63 21.0 7.58 83.87 bAB
50%退菌特WP 300 68 22.67 8.17 82.62 bAB
40%菌克星WP 300 73 24.33 8.75 81.38 bAB
80%新万生WP 300 81 27.0 10.50 77.66 bcB
50%多菌灵WP 300 82 27.33 10.25 78.20 bcB
55%疫霜锰锌WP 300 105 35.0 14.17 69.85 cB
60%炭必灵WP 300 107 35.67 13.92 70.38 cB
70%红杀WP 300 120 40.0 16.58 64.72 cB
湘研植病灵WP 300 128 42.67 17.83 62.1 cB
药剂防治试验 ,结果表明 ,50%扑菌特WP、70%甲基
硫菌灵 、40%菌克星WP 、50%多菌灵WP 和 50%退
菌特WP ,对杨梅叶枯病既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又有
很好的保护作用 ,防治效果达 76%以上;1∶1∶100波
尔多液 、45 %石硫合剂 WP、70 %代森锰锌WP 和
80 %新万生WP保护效果比较好 ,但治疗效果比较
差;这与室内离体抑菌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 2] 。因
此 ,在防治杨梅叶枯病时 ,掌握病害的发生发展规
律 ,在病害发生初期宜施用扑菌特WP 、70%甲基硫
菌灵WP、40%菌克星WP 、50%多菌灵 、50%退菌特
WP 、1∶1∶100波尔多液 、45%石硫合剂WP 和70%代
森锰锌WP。病害发生期施用 50%扑菌特WP 、70 %
甲基硫菌灵 、40%菌克星WP 、50%多菌灵和 50%退
菌特WP 等药剂。甲基硫菌灵 、菌克星 、多菌灵 、退
菌特等药剂属于内吸广谱性杀菌剂 ,对多种病害的
防治都有效 ,但易产生抗药性[ 4 ,5] 。应注意各种药
剂合理混配 ,交替用药 ,药剂防治和其他措施相配
合 ,确保将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控制在最低点。
参考文献:
[ 1] 戚佩坤.广东果树真菌病害志[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0.
98 —99.
[ 2] 郭立中 ,邓先琼.杨梅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药剂筛选初报[ J] .
中国农学通报 , 2005, 21(7):359 —362.
[ 3] 郭立中 ,邓先琼 ,姜小文.杨梅叶枯病菌(Phomopsis myricina)生物
学特性研究[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 21(11):331 —334.
[ 4] Nishwakarma S.N.Chemical control of phomopis blight and
fruit rot brinjal[ J] .Journal of Mycology and Plant Pathology ,
2001 , 31(1):125.
[ 5] Lalancette N , Robison DM.Effect of fungicides , application tim-
ing , and canker removal on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constric-
tion canker of peach[ J] .Plant Disease , 2002 ,86(7):721 —728.
· · 郭立中 ,等:杨梅叶枯病药剂防治试验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