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光质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生长特征及生化组成的影响研究



全 文 :第 35 卷第 11 期
2014 年 11 月
环 境 科 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Vol. 35,No. 11
Nov.,2014
光质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生长特征
及生化组成的影响研究
唐青青,方治国* ,嵇雯雯,夏会龙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杭州 310018)
摘要: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调制光谱,研究了不同光质(红光、蓝光、白光、红蓝混光 8∶ 1,红蓝混光 8∶
2,红蓝混光 8∶ 3)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生长特性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蓝光下蛋白核小球藻生长效
果最佳,其接种后培养 30 d,光密度为 2. 4,比生长速率为 0. 10 d -1,生物量为 0. 64 g·L -1,而其它光质下光密度、比生长速率
和生物量分别在 1. 0 ~ 1. 7、0. 07 ~ 0. 10 d -1和 0. 27 ~ 0. 38 g·L -1之间,蓝光条件下其光密度、比生长速率和生物量分别约为
红光下的 2. 05 倍、1. 33 倍和 2. 06 倍;红蓝混光有利于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 a和 β-胡萝卜素的合成,蓝光可促进叶绿素 b的
合成,红蓝混光 8∶ 1其叶绿素 a和 β-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为 13. 5 mg·g -1和 5. 8 mg·g -1,而蓝光下分别为 8. 4 mg·g -1和 3. 6
mg·g -1;红蓝混光更有利于蛋白核小球藻单位细胞干重蛋白质和总脂的积累,红蓝 8∶ 3蛋白质含量为 489. 3 mg·g -1,红蓝 8∶ 1
总脂含量为 311. 2 mg·g -1,而蓝光下蛋白质和总脂含量均较低,分别为 400. 9 mg·g -1和 231. 9 mg·g -1 .
关键词:蛋白核小球藻;LED;光质;生长特性;红蓝混光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0-3301(2014)11-4212-06 DOI:10. 13227 / j. hjkx. 2014. 11. 024
收稿日期:2014-04-26;修订日期:2014-06-28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5100365)
作者简介:唐青青(1989 ~),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
生物与生态修复技术,E-mail:245197886@ qq. com
* 通讯联系人,E-mail:zhgfang77@ zjgsu. edu. cn
Effects of Light Quality on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Biochemical
Component of Chlorella pyrenoidosa
TANG Qing-qing,FANG Zhi-guo,JI Wen-wen,XIA Hui-long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Abstract:Effect of light quality,including red light,blue light,white light,red and blue mixing light with ratios of 8∶ 1,8∶ 2 and 8
∶ 3,on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biochenmical composition of Chlorella pyrenoidosa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Results showed that Chlorella pyrenoidosa grew best under blue light,and the optical density,specific growth rate and
biomass of Chlorella pyrenoidosa was about 2. 4,0. 10 d -1 and 0. 64 g·L -1,respectively,while the optical density of Chlorella
pyrenoidosa was between 1. 0 and 1. 7,the specific growth rate was between 0. 07-0. 10 d -1 and the biomass was between 0. 27 and
0. 38 g·L -1 under other light quality after 30 days of cultivation. Under blue light,the optical density,specific growth rate and
biomass of Chlorella pyrenoidosa was approximately 2. 05 times,1. 33 times and 2. 06 times higher than red light,respectively.
Moreover,red and blue mixing light was conducive to the synthesis of chlorophyll a and β-carotene of Chlorella pyrenoidosa,and blue
light could promote the synthesis of chlorophyll b. Chlorophyll a and carotenoids content of Chlorella pyrenoidosa was 13. 5 mg·g -1 and
5. 8 mg·g -1 respectively under red and blue mixing light with a ratio of 8∶ 1,while it was 8. 4 mg·g -1 and 3. 6 mg·g -1 respectively
under blue light. Red and blue mixing light was more conducive to protein and total lipid content per dry cell of Chlorella pyrenoidosa.
Protein and total lipid content was 489. 3 mg·g -1 and 311. 2 mg·g -1 under red and blue mixing light with a ratio of 8∶ 3,while it was
400. 9 mg·g -1 and 231. 9 mg·g -1 respectively under blue light.
Key words:Chlorella pyrenoidosa;light emitting diode(LED);light quality;growth characteristics;red and blue mixing light
光照是影响微藻细胞生长及生化成分变化最重
要的环境因子之一,它对微藻的生长代谢、光合作
用、藻体颜色、细胞形态建成及代谢产物积累均有
重要的影响[1,2]. 自然界中光照的变化具有一定规
律性和稳定性,微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光
照反应的特异性. 因此,研究光照作用及应用适当
的光照技术培养微藻,加快其生长繁殖,调节其营养
成分,是提高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途径[3 ~ 5]. 光照
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因子,其对微藻生长的作用因
素主要包括光质、光强和光周期[6 ~ 8]. 由于光强和
光周期的调节较容易实现,以往研究光环境对微藻
生长的调节作用,偏重于光强和光周期. 而对于传
统的生态照明光源,其比较难以实现合适配比的混
光,因此光质对微藻生长及代谢的影响研究主要以
单色光的影响为主[1 ~ 6].
目前用于微藻培养的光源有荧光灯、水银灯和
11 期 唐青青等:光质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生长特征及生化组成的影响研究
卤钨灯等,并主要以荧光灯为主[9,10]. 荧光灯作为
日常照明,无论从光谱结构还是从发光效率上看都
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但是其发射光谱与水生生物的
选择性吸收光谱不匹配,针对性差、光效低、能耗
大、大量发热影响水温,故将其作为生态照明光源
用于微藻的培养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近年来,发
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一种新型
冷光源因具有电源电压低、耗电少、投光远、工作
温度范围宽、机械强度高、节能高效、稳定性强、
多色、窄带、直流、显色性好、安全、环保、高亮
度、低能耗、长寿命、体积小、发热少、响应快、无
频闪、无污染、无辐射、无故障等优点[11],已经在
生态照明领域展现出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12,13]. 此
外,LED具有冷却负荷低、电光转换效率高、可设
特定波长的光质等特点,光源发热量小,且 LED 光
源光质纯,可按需获得纯正单色光与复合光谱,对微
藻培养是一种非常适合的人工光源[13 ~ 15]. 到目前
为止,LED光源的应用研究多以组培苗为主,且应
用研究主要集中于单色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而用于改进微藻培养方面研究的生态光源主要以荧
光灯为主,基于 LED光源不同配比混光对微藻细胞
培养特征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1 ~ 6]. 因此,本研究
以 LED光源为基础,分析了单色光和不同配比混光
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生长特征及
生化组成的影响,以期为 LED光源在微藻培养中的
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材料与培养基
1. 1. 1 实验藻种
选择蛋白核小球藻(FACHB-9)为实验藻种,购
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藻种库.
1. 1. 2 培养基
蛋白核小球藻培养采用 SE 培养基,具体配方
参考文献[16].
1. 2 培养方法
将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藻种转接到装有 150
mL新鲜无菌培养基的三角瓶中(250 mL),使初始
D680约为 0. 1,并用灭菌的多层纱布进行封口包扎.
LED光质条件(红蓝光不同配比)分别设置为红光∶
蓝光8∶ 1、红光∶蓝光8∶ 2、红光∶蓝光8∶ 3、蓝光(463
nm)、红光(620 nm)和白光,培养温度为(25 ±
1)℃,光照强度均为 100 μmol·(m2·s)- 1,光暗周期
为 12 h /12 h,每个处理设置 3 个重复,相同的 CO2
条件下,采用一次性培养,研究不同光质对蛋白核小
球藻的生长特征和生化组成的影响,接种培养 30 d
后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特征和生化组成的指标进行
测定. 实验所用 LED 灯具均由杭州汉徽光电科技
有限公司提供.
1. 3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1. 3. 1 微藻细胞生长测定
每隔 24 h 取样一次,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
定藻液在 680 nm处的光密度值,用 D680的变化表征
微藻细胞的生长情况[16].
1. 3. 2 比生长速率
在蛋白核小球藻对数生长期开始和结束分别选
取两个时间点 t1 和 t2,分别测定藻细胞在 680 nm处
的光密度值,其比生长速率通过公式 μ = (lnX2 -
lnX1)/(t2 - t1)进行计算,式中,μ 为比生长速率
(d -1),X1 和 X2 分别为实验开始和结束时的 D680
值[16].
1. 3. 3 微藻生物量测定
在生长末期,取一定体积的藻液,10 000
r·min -1离心 10 min,收集藻细胞,双蒸水洗涤 2 次
后10 000 r·min -1离心 5 min,收获新鲜藻体,将藻体
烘干,称重,通过公式(生物量 =烘干藻体重量 /藻
液体积)计算生物量.
1. 3. 4 叶绿素含量测定
离心收获体积为 20 mL的藻类细胞,加入 90%
丙酮,在 4℃黑暗条件下抽提 12 h,分别于 630 nm
和 664 nm处测定光密度值,通过公式计算出叶绿素
含量[16].
1. 3. 5 β-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离心收获体积为 20 mL的微藻细胞,加入 90%
丙酮,在 4℃黑暗条件下抽提 12 h,于 450 nm 处测
定光密度值,通过公式计算出 β-胡萝卜素含量[16].
1. 3. 6 藻蛋白含量测定
分别测定藻液中总氮含量及离心(10 000
r·min -1,5 min)后上清液中总氮含量,两者之差为
藻体的含氮量,藻体含氮量的 6. 27 倍即为藻体内蛋
白含量[16].
1. 3. 7 总脂含量测定
参照胡章喜等[17]的干重法. 称取一定量干藻
粉用蒸馏水悬浮,加入 6 mL 甲醇 /氯仿混合液(2 ∶
1,体积分数)振荡 2 h,离心,将氯仿层转移至预先
称重的螺口试管中,60℃下用氮气将氯仿吹干,称
重. 螺口试管前后质量之差即为总脂质量,按照以
下公式计算藻粉中总脂所占质量分数(ω):ω =(总
3124
环 境 科 学 35 卷
脂质量 /藻粉质量)× 100% .
1. 4 统计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处理和图表制作采用 Excel 2010
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SPSS 19. 0 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 1 光质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特征的影响
2. 1. 1 不同光质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曲线
蛋白核小球藻接种之后在不同光质下的生长曲
线如图 1. 接种后的前 15 d,藻细胞处在迟滞生长
期,增长速度缓慢,不同光质藻细胞光密度没有显著
差异. 接种 20 d后,藻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不同光
质藻细胞光密度开始呈现明显差异,蓝光下蛋白核
小球藻长势较好,并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蓝光下
的生长优势越显著. 接种 30 d 后,蓝光下蛋白核小
球藻 D680约为 2. 4,红光下约为 1. 2,其它光质条件
下约在 1. 0 ~ 1. 7 之间.
图 1 不同光质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曲线
Fig. 1 Growth curve of Chlorella pyrenoidosa
under different light quality
2. 1. 2 不同光质蛋白核小球藻的比生长速率
接种之后第 12 ~ 30 d,不同光质蛋白核小球藻
的比生长速率在 0. 07 ~ 0. 10 d -1之间,其中蓝光下
其比生长速率较高,约为 0. 10 d -1,红光下较低,约
为 0. 07 d -1(图 2).
2. 1. 3 不同光质蛋白核小球藻的生物量
蛋白核小球藻接种后培养 30 d,不同光质其
生物量积累的差异较大,红蓝 8 ∶ 1、红蓝 8 ∶ 2、红
蓝 8 ∶ 3、红光、白光下蛋白核小球藻生物量分别
为 0. 27、0. 36、0. 32 、0. 31、0. 38 g·L - 1,蓝光
下蛋白核小球藻生物量最大,达到 0. 64 g·L - 1
(图 3),分别约为红蓝 8 ∶ 1、红蓝 8 ∶ 2、红蓝 8 ∶ 3、
红光、白光生物量的 2. 4 倍、1. 8 倍、2. 0 倍、
2. 1 倍和 1. 7 倍.
图 2 不同光质蛋白核小球藻的比生长速率
Fig. 2 Growth rate of Chlorella pyrenoidosa
under different light quality
图 3 不同光质蛋白核小球藻的生物量
Fig. 3 Biomass of Chlorella pyrenoidsa under different light quality
2. 2 光质对蛋白核小球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2. 2. 1 不同光质蛋白核小球藻的叶绿素含量
图 4 不同光质蛋白核小球藻的叶绿素含量
Fig. 4 Chlorophyll content of Chlorella pyrenoidsa
under different light quality
蛋白核小球藻接种后在不同光质条件下培养
30 d,不同光质藻细胞内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
4. 从中可以看出,单位细胞干重的叶绿素 a 含量蓝
光最低,约为 8. 4 mg·g -1,红蓝混光较高,红蓝 8∶ 1、
红蓝 8∶ 2、红蓝 8 ∶ 3叶绿素 a 含量分别约为 13. 5、
12. 8、13. 2 mg·g -1,而红光为 11. 5 mg·g -1 . 单位细
胞干重的叶绿素 b含量红光最低,约为 4. 8 mg·g -1,
其它光质没有显著差异,红蓝 8∶ 1、红蓝 8∶ 2、红蓝
8∶ 3、蓝光和白光叶绿素 b 含量分别为 6. 3、6. 1、
4124
11 期 唐青青等:光质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生长特征及生化组成的影响研究
6. 6、6. 4 和 6. 4 mg·g -1 . 不同光质叶绿素 a + b 含
量的变化趋势与叶绿素 a 的基本相同,单位细胞干
重的叶绿素 a + b含量蓝光最低,约为 14. 8 mg·g -1,
红蓝混光较高,红蓝 8∶ 1、红蓝 8∶ 2、红蓝 8∶ 3叶绿
素 a含量分别约为 19. 8、18. 8、19. 8 mg·g -1,而红
光为 16. 4 mg·g -1 .
2. 2. 2 不同光质蛋白核小球藻的 β-胡萝卜素含量
不同光质条件下 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如图 5. 单位细胞干重的 β-胡萝卜素含量蓝光最
低,为 3. 6 mg·g -1,而红蓝 8∶ 1和红蓝 8∶ 3的 β-胡萝
卜素含量分别约为 5. 8 mg·g -1和 5. 7 mg·g -1,红光
则为 4. 9 mg·g -1 .
图 5 不同光质蛋白核小球藻的 β-胡萝卜素含量
Fig. 5 The β-carotene content of Chlorella pyrenoidsa under
different light quality
2. 3 光质对蛋白核小球藻蛋白质和总脂含量的影响
2. 3. 1 不同光质蛋白核小球藻的蛋白质含量
不同光质条件下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如图
6. 单位细胞干重的蛋白质含量红蓝 8 ∶ 3和白光较
高,分别为 489. 3 mg·g -1和 488. 5 mg·g -1,蓝光下
蛋白质含量较低,为 400. 9 mg·g -1,而红光下蛋白
质含量为 456. 7 mg·g -1 .
图 6 不同光质条件蛋白核小球藻的蛋白质含量
Fig. 6 Protein content of Chlorella pyrenoidsa
under different light quality
2. 3. 2 不同光质蛋白核小球藻的总脂含量
不同光质条件下蛋白核小球藻总脂含量的变化
规律如图 7. 总脂含量红蓝 8∶ 1较高,为 31. 1%,蓝
光下较低为 23. 2%,而红光下为 25. 2% .
图 7 不同光质条件蛋白核小球藻的总脂含量
Fig. 7 Total lipid content of Chlorella pyrenoidsa
under different light quality
3 讨论
光合作用是微藻合成细胞内物质的基本途径,
微藻通过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将光能转化为
自身所需的物质[18]. 与高等植物相比,微藻的色素
体及色素组成相对复杂,如蓝藻门色素体无质体,色
素分散,含有叶绿体 a、β-胡萝卜素、藻蓝素、藻黄
素和藻红素等多种色素;绿藻门色素体和叶绿体呈
杯、环节螺旋带状、星状、网状等多种,而不同的色
素体和色素组成对光质的需求不完全相同[19].
Aidar等[3]发现微小环藻(Cyclotella caspia)在蓝-绿
光下生长速率最高,而亚心形扁藻(Tetraselmis
gracilis)在红光下生长较快;Wang 等[15]发现红光
能够提高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比生长速
率,而其在蓝光下光量子转换成生物量的效率最低;
Das 等[5] 研 究 发 现 蓝 光 能 够 提 高 微 拟 球 藻
(Nannochloropsis sp.)的比生长速率,而红光下微拟
球藻的比生长速率最低;Shu等[20]在研究中发现红
光有利于小球藻 (Chlorella sp.)和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混合培养体系生物量的积
累;沈银武等[21]报道了蓝光下中华植生藻(Richelia
sinica)生长缓慢;王伟[22]发现中华盒形藻在白光下
的细胞日增殖率最大,蓝光次之;毛安君[13]采用单
色 LED光源和荧光灯从效率和速率两个角度研究
了光源光谱对海生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和等鞭
金藻(Isoch rysis galbana Parke 8701)生长的影响,发
现连续光谱能够促进最大生长率,蓝光促进生长的
效率较高,两者组合能够较好地兼顾效率和速率.
以上的研究结果说明,不同微藻的色素系统组成不
同,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对光质的需求不同. 如钝
顶螺旋藻生长需要较低[330 μmol·(m2·s)- 1]的光
5124
环 境 科 学 35 卷
强,而蓝光具有较高的光量子和光合效率,因此红光
更能促进钝顶螺旋藻的生长[23],而红光能够高效激
活原始河口底栖微藻叶绿素分子,加速其光合作用
和细胞分裂速率,促进底栖微藻叶绿素等细胞内含
物的积累[24].
微藻光合器官中捕获光能主要是由光合色素完
成,所以光环境(包括光质、光强和光周期)的改变
对微藻光合色素形成具有重要影响[25]. 本研究发
现红蓝光有利于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 a 和 β-胡萝
卜素的合成,蓝光可促进叶绿素 b 的合成. 然而,对
于中华植生藻(Richelia sinica),蓝光更有利于叶绿
素 a和 β-胡萝卜素的合成[21],绿光下紫球藻细胞体
内的藻红素含量增加,红光下藻红素含量下降,叶绿
素含量增加. 因此,微藻培养过程中光质条件的变
化会引起其光合色素含量的改变. 微藻进行光合作
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光合色素捕获的光能,所以光
合色素含量的高低,与微藻的光合速率密切相关.
红光可在转录水平上调节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
(LHC)的合成,而蓝光和近紫外光对光合作用的调
控,主要集中于叶绿体的分化和运动以及调节光合
作用酶的活性等. 中华植生藻光合放氧与吸氧都以
黄光和白光最高,而绿光、红光和蓝光下较低,代谢
作用相对较弱[21],红光对底栖藻类光合作用速率有
促进作用而蓝光对藻类细胞生长有抑制和伤害作
用[24],因此微藻种类不同,其光合色素组成机构受
不同光质调控的差异显著. 当环境条件(如光照条
件和营养盐等)改变时,会影响到藻类光合色素和
色素前体的周转和转化(比如类胡萝卜素循环),从
而引起藻类光合色素的变化. 不同光质处理蛋白核
小球藻出现了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可能是由于不
同光质的作用影响了细胞内光合色素的周转和转
化,从而引起了藻细胞色素的降解或合成.
光质的选择对微藻细胞内物质的积累具有十分
重要影响,不同光质对蛋白核小球藻蛋白质和总脂
的合成积累差异显著. 本研究发现,蓝光虽然有利
于蛋白核小球的生长及生物量的积累,但单位细胞
干重的蛋白质和总脂含量在所有光质中都是较低
的,而红蓝混光更有利于蛋白核小球藻蛋白质和总
脂的积累. 王伟[22]发现蓝光能够促进中华盒形藻
蛋白质的合成,而红光下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脂类
含量在蓝光、红光下有所下降;You 等[6]研究发现
红光和蓝光能促进紫球藻(Porphyridium cruentum)
的光合效率和胞外多糖的积累;Korbee 等[23]在研
究红黄绿蓝白等 5 种光质对红藻紫菜(Porphyra
leucostict)代谢影响时发现,蓝光更加有利于其氮代
谢产物的合成与积累,蓝光能促进类菌胞素氨基酸
porphyra-334、palythine和 asterine-330 的积累,而红
黄绿白光有利于 shinorine的积累;Shu等[20]研究发
现蓝光更加有利于小球藻和酿酒酵母混合培养体系
中油脂的积累;Das 等[5]发现蓝光能够促进微拟球
藻脂肪酸甲酯(FAME)的积累. 以上研究均发现不
同光质条件下微藻细胞的生化组成不同,而光质对
微藻细胞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机制需要进一步进行
探索和研究.
4 结论
以 LED光源为基础,研究了单色光和不同配比
混光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特征及生化组分的影响,
结果发现:①蓝光能够明显有利于蛋白核小球藻的
生长及促进其生物量的积累;②红蓝光有利于蛋白
核小球藻叶绿素 a和 β-胡萝卜素的合成,而蓝光可
促进叶绿素 b的合成;③红蓝混光更有利于蛋白核
小球藻蛋白质和总脂的积累,单位细胞干重的蛋白
质和总脂含量蓝光条件下均较低.
参考文献:
[1] Figueroa F L,Aguilera J,Jiménez C,et al. Growth,pigment
synthesis and nitrogen assimilation in the red alga Porphyra sp.
(Bangiales,Rhodophyta)under blue and red light[J]. Scientia
Marina,1995,59(1):9-20.
[2] Aguilera J,Francisco J,Gordillo L,et al. Light quality effect on
photosynthesis and efficiency of carbon assimilation in the red
alga Porphyra leucosticta [J].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2000,157(1):86-92.
[3] Aidar E,Gianesella-Galvo S M F,Sigaud T C S,et al. Effects
of light quality on growth,bio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oto
synthetic production in Cyclotella caspia Grunow and Tetraselmis
gracelis (Kylin)Butcher[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1994,180(2):175-187.
[4] Kebede E,Ahlgren G. Optimum growth conditions and light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Spirulina platensis (= Atrhrospira
fusiformis) (Cyanophyta) from Lake Chitu,Ethiopia [J].
Hydrobiologia,1996,332(2):99-109.
[5] Das P,Wang L,Aziz S S,et al. Enhanced algae growth in both
phototrophic and mixotrophic culture under blue light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1,102(4):3883-3887.
[6] You T,Barnett S M. Effect of light quality on produc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 and growth rate of Porphyridium
cruentum[J].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04,19(3):
251-258.
[7] 孙岁寒,段舜山. 东海原甲藻的光周期效应研究[J]. 生态
环境,2006,15(3):461-464.
6124
11 期 唐青青等:光质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生长特征及生化组成的影响研究
[8] Liu J H,Yuan C,Hu G R,et al. Effects of light intensity on the
growth and lipid accumulation of microalga Scenedesmus sp. 11-1
under nitrogen limitation [J]. 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2012,166(8):2127-2137.
[9] Jeon Y C,Cho C W,Yun Y S. Measurement of microalgal
photosynthetic activity depending on light intensity and quality
[J].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05,27(2):127-
131.
[10] Yeh K L,Chang J S,Chen W M. Effect of light supply and
carbon source on cell growth and cellular composition of a newly
isolated microalga Chlorella vulgaris ESP-31[J]. Engineering in
Life Sciences,2010,10(3):201-208.
[11] 郝洛西,杨秀. 基于 LED光源特性的半导体照明应用创新与
发展[J]. 照明工程学报,2012,23(1):1-6.
[12] Katsuda T,Shimahara K,Shiraishi H,et al. Effect of flashing
light from blue light emitting diodes on cell growth and
astaxanthin production of Haematococcus pluvialis[J]. 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2006,102(5):442-446.
[13] 毛安君. LED光源促进微藻生长的研究[D]. 青岛:中国海
洋大学,2007.
[14] Lababpour A,Shimahara K,Hada K,et al. Fed-batch culture
under illumination with blue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s) for
astaxanthin production by Haematococcus pluvialis[J]. 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2005,100(3):339-342.
[15] Wang C Y,Fu C C,Liu Y C. Effects of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pirulina platensis[J].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07,37(1):21-25.
[16] 嵇雯雯,夏会龙,方治国,等. 基于污泥资源化利用的蛋白
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培养研究[J]. 环境科学,
2013,34(2):621-628.
[17] 胡章喜,安民,段舜山,等. 不同氮源对布朗葡萄藻生长、
总脂和总烃含量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9,29(6):3288-
3294.
[18] Agrawal S C. Factors controlling induction of reproduction in
algae-review:the text[J]. Folia Microbiologica,2012,57(5):
387-407.
[19] 吴吉林,周波,麻明友,等. 微藻色素的研究进展[J]. 食品
科学,2012,31(23):395-400.
[20] Shu C H,Tsai C C,Liao W H,et al. Effects of light quality on
the accumulation of oil in a mixed culture of Chlorella sp. an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J]. Journal of Chemistry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11,87(5):601-607.
[21] 沈银武,朱运芝,刘永定. 不同光质对中华植生藻的影响
[J]. 水生生物学报,1999,23(3):285-287.
[22] 王伟. 光质对中华盒形藻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J]. 武汉
植物学研究,1999,17(3):197-200.
[23] Korbee N,Figueroa F L,Aguilera J. Effect of light quality on
the accumulation of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proteins and
mycosporine-like amino acids in the red alga Porphyra leucosticta
(Bangiales,Rhodophyta) [J].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B:Biology,2005,80(2):71-78.
[24] 庄树宏,Sven H. 光强和光质对底栖藻类群落影响Ⅱ. 群落
和种群的动态和适应模式[J]. 生态学报,2001,21(12):
2057-2066.
[25] 韩博平,韩志国,付翔. 藻类光合作用机理与模型[M]. 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3.
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