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有益细菌的筛选



全 文 :食用菌学报 2011.18(2):36~ 38
收稿日期:2011-05-12 原稿;2011-06-02 修改稿
基金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08CD19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060271)的部分研究内容
作者简介:刘 静(1979-), 女 , 2007 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 , 硕士 , 助理研究员 , 主要从事微生物
研究。
*本文通讯作者 E-mail:jkpcnlc@126.com
文章编号:1005-9873(2011)02-0036-03
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有益细菌的筛选
刘 静 , 纪开萍* , 曹 旸 , 张春霞 , 何明霞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 云南景洪 666100)
摘 要:从用于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人工栽培的覆土和草炭中分离 、纯化出 40 株细菌 , 经
液体发酵试验和平板试验检测这些菌株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筛选出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
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的 3 株细菌(编号为:T24 、T34 、C1)。
关键词:暗褐网柄牛肝菌;覆土;有益细菌
  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
又名巨型牛肝菌 ,属于牛肝菌目小牛肝菌科脉柄
牛肝菌属[ 1] 。分布于斯里兰卡 、越南 、印度尼西
亚 、泰国 、巴西 、墨西哥 、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国
家 ,国内广西 、海南 、云南等省都有分布[ 2-7] ,其子
实体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牛肝菌以野生为主 ,因此实现
其人工栽培具有重要意义。覆土是双孢蘑菇 、平
菇 、鸡腿菇等许多人工栽培食用菌的的关键因
素。曹旸等的研究表明 ,暗褐网柄牛肝菌瓶栽条
件下出菇必须经过覆土 ,覆土中的微生物能抵抗
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 并对暗褐网柄牛肝菌子实体
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8] 。笔者对覆土和草炭中的
细菌进行分离 、纯化和培养 ,试图筛选出对暗褐
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有益的细菌 ,为早日实现其
大规模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种
  暗褐网柄牛肝菌(P.portentosus)菌种 B-01-
3-1由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植物保护与微
生物利用研究室保藏 。
1.1.2 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g/L):去皮马铃薯 200 ,葡萄糖
20 ,酵母膏 1 , KH2 PO 4 1 , MgSO4·7H 2O 1 ,琼脂
20 ,pH 自然。液体培养基:不含琼脂 ,其它同基
础培养基 。
1.1.3 覆土
  果园土采自云南省景洪市柚子树下表土
(10 ~ 20 cm),草炭由呈贡园林栽培基质公司提
供。果园土和草炭等体积混合后制成覆土土壤 ,
pH 值为 4 ~ 5 ,含水量为 60%。
1.2 方法
1.2.1 细菌的分离纯化
  从搅拌均匀的覆土或草炭(约 200 kg)中取
50 g ,除去动植物残体 、石砾等杂质 ,用四分法取
5 g 土样 ,放入盛有 45 mL 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
的三角瓶中 ,摇振 20 min ,使土样微生物充分分
散 ,静置后取土壤悬液稀释成 10-1 、10-2 、10-3 、
10
-4 、10-5浓度梯度 ,取 100 μL悬液 ,均匀涂布于
含基础培养基的平板(直径为 9 cm)上 ,静置 3 ~
5 min后 28 ℃培养 2 d。选取可挑取单菌落的平
板 ,根据菌落的形态特征挑取不同的单个菌落用
划线法于 28 ℃纯化 。
1.2.2 有益细菌的初筛
  液体培养基150 mL装于 250 mL 三角瓶中 ,
121 ℃灭菌 30 min ,每瓶接直径为 0.8 cm的暗褐
网柄牛肝菌菌块(菌块在含基础培养基的平板上
28 ℃培养 20 d)5小块(捣碎),28 ℃、121 r/min
培养 4 d后分别接入分离得到的细菌菌株(每瓶
接种 2环),继续振荡培养 7 d ,过滤 ,将菌丝体于
60 ℃烘至恒重后称重 ,以不接细菌为对照 ,每处
理 3个重复 。选择不抑制牛肝菌菌丝体生长的
第 2 期 刘 静 ,等: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有益细菌的筛选
细菌作为初筛菌株。
1.2.3 有益细菌的复筛
  初筛的细菌活化后稀释成 10-5浓度 ,将细菌
悬浮液 100 μL均匀涂布于装有基础培养基的平
板上 , 静置 10 min 后平板中央接入直径为
0.65 cm的暗褐网柄牛肝菌菌块 ,以不接细菌为
对照 ,每个处理 5个重复 ,28 ℃培养 20 d 后用十
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 、观测菌丝长势 。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的分离
  根据菌落形态 、色泽等培养特征挑取单菌落
并进行纯化和扩繁共得到 40 个菌株 ,菌株来源
和编号见表 1。
表 1 细菌菌株来源及其获得时间
Table 1 Origin of bacterial strains and date of isolation
分离时间(年.月)
Isolation date(yea r.mon th)
分离材料
Isolation mater ial
细菌菌株
Bac terial str ain
2008.12 覆土 Casing soil T1 、T2 、T4、T5、T6、T7 、T8 、 T9 、T11 、T12、T13 、T14 、T15、T16
2009.3 覆土 Casing soil T17、T18 、19 、T20、T21 、T23 、T24、T25、T26 、T27、T30、T31 、T33
2010.6 覆土 Casing soil T34、T35 、T36 、T37、T38、T39 、T40、T41、T42 、T43 、T48、T49
2010.6 草炭 Peat C1
覆土:果园土和草炭等体积混合 ,含水量 60%
Cas ing soil was prepared by mixin g equal volumes of orchard soil and peat , and adjust ing th e water con ten t to 60%
2.2 有益细菌的初筛
  接 T24 、C1菌株的处理 ,暗褐网柄牛杆菌的
菌丝体干重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菌球大
小均匀 ,表明 T24和 C1 对牛肝菌菌丝体生长有
促进作用;接 T34 、T31 、T19 、T43 、T38 、T20 、T9 、
T11 、T4 、T2 、T39 、T1菌株的处理 ,菌丝体的生长
不受影响;接其余菌株的处理 ,菌丝体干重显著
低于对照(P <0.05),且有的处理菌球大小不均
匀 ,表明其对牛肝菌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2.3 有益细菌的复筛
  在有初筛细菌的平板中接入暗褐网柄牛肝
菌菌块培养 20 d ,结果表明 ,有 C1菌株的处理 ,
暗褐网柄牛肝菌菌落直径显著大于对照 , 有
T24 、T34菌株的处理牛肝菌菌丝浓密 、粗壮 ,优
于对照 ,表明 C1 、T24 、T34这 3株菌株能促进牛
肝菌菌丝生长;有 T2 、T20 、T1菌株的处理 ,牛肝
菌菌落直径和对照差异不显著 ,菌丝长势 、密度
也与对照相同 ,表明它们对牛肝菌菌丝生长没有
影响;其余菌株则显著抑制牛肝菌菌丝的生长
(表 2)。
3 讨论
  1961年 EGER首次发现双孢蘑菇从营养生
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取决于覆土层微生物
的活动 ,自此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也越来越
多[ 9] 。其中 ,覆土微生物中细菌对子实体形成的
研究较多 ,最著名的是 HAYES等[ 10] 报道的从覆
表 2 细菌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Table 2 Effect of different bacterial strains on the
mycelial growth of P.portentosus
细菌菌株
Bacterial strain
菌落直径
Colony diameter(cm)
菌丝密度**
Mycelial density
C1 5.14 a* +++
T24 4.93 ab ++++
T34 4.77 abc ++++
CK 4.61 bc +++
T2 4.53 bc +++
T20 4.51 bc +++
T1 4.50 bc +++
T38 4.34 c +++
T14 3.80 d ++
T39 3.66 d +++
T9 3.34 dc ++
T25 2.93 ef ++
T4 2.60 fg ++
T11 2.38 g +++
T43 1.45 h +
*差异显著水平为 0.05;**“ +”表示菌丝稀疏 、纤弱 , “ ++” 表示
菌丝密 ,长势一般 , “ +++” 表示菌丝密、长势壮 , “ ++++” 表
示菌丝浓密、粗壮
*Significance at P <0.05;**“ +” :sparse growth , “ ++” :
inter mediate gr owth , “ +++” :vigorous growth , “ ++++” :
luxuriant growth
土层中分离出臭味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
putida )并在洋菜培养基上诱导出了双孢蘑菇子
实体 , 由此认为臭味假单孢杆菌在其子实体发生
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RAINEY[ 11] 的研究认为 ,臭
37
食 用 菌 学 报 第 18 卷
味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 putida )能促进双孢
蘑菇菌丝体生长的速度。因此 ,研究覆土层中的细
菌及其作用在蘑菇生产上有重要意义。本试验表
明 ,从覆土层中分离到的细菌对牛肝菌菌丝生长作
用有 3种 ,即促进 、抑制和作用不明显。通过有益
细菌的初筛 、复筛后 ,得到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
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株细菌(编号为:T24 、
T34 、C1),而这3株细菌对暗褐网柄牛肝菌子实体
形成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PEGLER DN.Agaric flor a of Sri Lanka[ M] .Kew
Bulletin Additional Series , 1986 , 12:1-519.
[ 2] NEVES , MA , CAPELARI M.A preliminary checklist
of Bole tales from Brazil and notes on Boletales
specimens at the Instituto de Botânica(SP)Herbarium,
São Paulo , SP, Brazil[ J] .Sitientibus:Ser ie Ciencias
Biologicas , 2007 , 7(2):163-169.
[ 3] SEGEDIN BP.An annotated checklist of Agarics and
Boleti r ecorded from New Zealand[ J] .New Zealand J
Bot , 1987 , 25:185-215.
[ 4] BANDALA VM , MONTOYA L , JARVIO D.Two
interesting r ecords of Boletes found in coffee
plantations in Eastern Mexico[ J] .Persoonia , 2004 , 18
(3):365-380.
[ 5] HEINEMANN P, RAMMELOO J.Observations sur le
genre Phlebopus (Boletine ae)[ J] .Mycotaxon , 1982 ,
15:384-404.
[ 6] WATLING R. The relationships and possible
distributional patterns of Boletes in South-East Asia[ J] .
Mycol Res , 2001 , 105(12):1440-1448.
[ 7] 纪开萍 ,何明霞 ,张春霞, 等.暗褐网柄牛肝菌半人工模
拟栽培及“宿主树”根系上菌丝生长的持续性[ J] .微生
物学通报, 2009 , 36(3):377-382.
[ 8] 曹旸 , 纪开萍 , 刘静, 等.瓶栽条件下覆土方法对暗褐
网柄牛肝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J] .食用菌学报 , 2010 ,
17(3):29-32.
[ 9] EGER G.Studies on the function of the casing layer in
fruit body production by the cultivated mushroom
Agaricus bisporus[ J] .Arch Mikrobiol , 1961 , 38:4.
[ 10] HAYES WA , RANDLE PE , LAST FT.The nature
of the microbial stimulus affecting sporophore
formation in Agaricus bisporus (Lange)Sing[ J] .Ann
Appl Biol , 1969 , 64:177-187.
[ 11] RAINEY PB.Effect of Pseudomonas putida on
hyphal growth of Agaricus bisporus[ J] .Mycol Res ,
1991 , 95(6):699-704.
Selection of Bacteria Beneficial to the Mycelial
Growth of Phlebopus portentosus
LIU Jing , JI Kaiping* , CAO Yang , ZHANG Chunxia , HE Mingxia
(Yunnan Tropic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 Jinghong , Yunnan 666100 , China)
Abstract:Forty bacter ial str ain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casing soil and peat used for the 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Phlebopus portentosus .P .portentosus mycelia were grown in submerged culture for 4 d and , after inoculation of
these cultur es with each of the bacterial strains individually , the mycelia biomass was determined af ter 7 d further
incubation.Ten bacterial strains which did not inhibit P.portentosus growth under these conditions were selected
for further testing.Suspensions of each of these str ains were spread individually over the sur face of agar plates and
each plate was inoculated with a disc of agar containing P.portentosus mycelium.Mycelial growth r ate and density
were determined after 20 d incubation and three bacterial str ains , T24 , T34 and C1 , were shown to have a
significant promotional ef fect on the vegetative growth of P.portentosus.
Key words:Phlebopus portentosus ;casing soil;beneficial bacteria
[本文编辑]  朱丽娜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