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旋复花汤治半产漏下体会



全 文 :疡性结肠炎。 证属脾胃气虚 , 治宜健脾益气化
湿 , 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 党参、 扁豆各 15g ,
茯苓、 白术各 12g , 怀山药、 薏苡仁各 20g , 砂
仁 (冲 )、 木香 (后下 ) 各 6g, 陈皮 8g , 生姜
3片 , 炙甘草 3g。水煎服 , 每日 1剂。同时配
合灌肠方保留灌肠。经 1周治疗后 , 症状明显
好转 , 大便每日 1~ 2次 , 黄色成形软便 , 无粘
液脓血 , 食欲增加。继续巩固治疗 10天 , 肠镜
复查示: 粘膜轻度充血水肿 ,溃疡面全部愈合。
症状消失 ,大便正常治愈出院。出院带中药 5剂
内服 , 并嘱注意饮食 , 避免精神刺激 , 保持心
情舒畅 ,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1年后随访 ,
未见复发。
5 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 ,多见病程长 ,反复发作。因
外侵湿热之邪 , 或劳累体虚、 饮食失节、 恣食
生冷、 嗜酒肥腻 , 或七情郁结等伤及脾胃 , 脾
虚水湿不化 , 久之损及肾之阴阳 , 以致脾肾两
虚 ; 或肝木克土 , 郁久化生湿热 ,蕴结肠中 ,阻
滞脉络 , 血腐肉败。本病为本虚标实 , 虚实夹
杂 , 本虚责之于脾肾气虚或阳虚 , 标实责之于
湿热壅滞、 肝气郁结或气滞血瘀。初病或急性
发作期多实 ,久病多虚。治疗上应详察病机 ,辨
证施治。运用中药内服可调节整体免疫功能 ,因
结肠局部的炎症、 溃疡 , 与机体全身免疫功能
有关。局部灌肠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 ,
促进溃疡面血管新生 , 创面修复 , 以及保护肠
粘膜等。中药内服合保留灌肠 , 起到了扶正祛
邪 , 整体与局部兼顾的作用 , 具有疗效高 , 见
效快的优势。
在临床治疗中 , 应注意补脾勿忘行滞。《景
岳全书》 载: “脾胃受伤 , 则水反为湿 , 谷反为
滞。” 在补脾利湿中配以木香、 砂仁、 枳壳、 陈
皮等理气行滞之品 ,使补不碍滞 ,消不伤正 ,俟
滞去肠和 , 则泻可止。 温肾勿忘固肠 , 久泻则
清气下陷 ,肾阳渐衰 , 下关不固 ,配以乌梅、罂
粟壳、 肉豆蔻、 诃子等固肠止泻之药。并在治
疗期间或病愈后 , 注意饮食调养 , 忌辛辣刺激
性食物 ,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戒烟酒 , 保持心
情舒畅 , 加强锻炼 , 提高自身免疫力。
收稿日期  2001-12-27
旋复花汤治半产漏下体会
325215 浙江省瑞安市碧山卫生院
陈传钗 陈 珑
关键词 半产漏下 旋复花汤 临床观察
   《金匮要略》: “寸口脉弦而大 , 弦则为减 , 大则为
芤 , 减则为寒 , 芤则为虚 , 虚寒相抟 , 此名曰革 , 妇人
则半产漏下 , 旋复花汤主之”。笔者运用旋复花汤治疗
半产漏下症 6例 , 疗效满意 ,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其中年龄 22~ 24岁 4例 ,
25~ 28岁 2例 ; 有习惯性流产史 3例 ; 停经 60~ 70天
5例 , 70天以上 1例。均经妇科妊娠试验为阳性。 6例
均出现少腹刺痛或隐痛 , 不同程度的漏下出血症状。
2 治疗方法
采用旋复花汤加味: 旋复花 (布包 ) 12g , 青葱管
6支 , 丝棉或蚕茧少许 , 茜草 10g。 每日 1剂 , 水煎顿
服。加减法: 瘀重者加五灵脂 10g; 少腹痛甚者加延胡
索 10g; 出血多者加仙鹤草 20g ,阿胶 30g; 气虚甚者加
生黄芪 30g。 治疗 2~ 3天后观察疗效。
3 疗效观察
通过复诊或联系 , 5例服药后漏下血止 ,少腹刺痛
或隐痛症状消失 ,随访至下次月经正常来潮。1例无效 ,
后去妇科刮宫止血治疗。
4 病案举例
陈某某 , 23岁。 1998年 8月 12日诊。 妊娠停经 2
月 ,昨因负重突发少腹刺痛而下血 ,夜难入眠。舌淡、苔
薄 ,脉弦细。曾有流产史。诊为半产漏下 ,瘀滞为患。方
用旋复花汤加味:旋复花 (布包 ) 12g ,青葱管 6支 ,蚕茧
少许 ,茜草、五灵脂 (布包 )各 10g。每日 1剂 ,水煎顿服。
连服 2剂 ,排下瘀血数块及白色肉样物一块 ,随之痛减
血止。 续予补气养血之剂善后 ,月经也如期来潮。
5 体会
半产漏下多因冲任二脉受损所致 , 其症虚多实少 ,
治疗本当补虚为主。然其漏下因半产而来 ,乃半产后续
发漏下 , 半产不下 , 著而成瘀 , 故治疗不应温补 , 反而
当理气通络以下瘀滞 ,著去而漏血自止。故仲师也以此
方治肝著之病。原方中新绛一味现缺 , 我们即以茜草、
丝棉或蚕茧代之 , 以行化瘀止血之功。
收稿日期  2002-01-17
·143·· 2002年 4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