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九龙江口硬相潮间带藤壶类动物的群落生态



全 文 :第 6卷 第 2期
18 97年 5月
热 带 海 洋
TR P OC IC OE AN OL G OY
V o l

6, N o

2
M a y
一 1 98 7
九龙江口硬相潮间带藤立类动
物的群落生态 *
易建生料 李复雪
( 厦门大学海洋系 )
提 要
福建九龙江口硬相潮间带共有 8种藤壶 ,其中以绿鳞笠藤壶 T以ar ` at s q uo 机 os a s 口u a m 。 -
S a , 白脊藤壶 aB l a 玲 u s a zb e` os t a t u s 和泥藤壶 B a艺a n “ s 以绍£” os u s 为优势种 。 根据藤壶优势
种的分布状况 ,九龙江口硬相潮间带藤壶群落可分为三种类型 : 1 . 日本鳞笠藤壶 T时or icl tQ
S qua 协 OS a 沁oP 川 ca 一绿鳞笠藤壶群落 , 2 . 白脊 藤壶一绿鳞笠藤壶群落 , 3 . 泥藤壶 一白脊藤
壶群落。 研究结果还表明 , 各藤壶群落的附着密度和生物量均随盐度的降低而减少。 生物量
一般春季较高 , 夏 、 秋季较低 , 附着密度则冬季较高 , 春季较低 。 潮汐是影响河 口 区硬相
潮间带藤壶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
甲壳动物的藤壶类是河 口区硬相潮间带底栖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 其群 落 生
态 , 不仅可以了解河 口区潮 间带附着生物和牡蜘养殖的敌害 , 而且可为九龙江口生态系
的研究 、 海洋环境监测和发展海洋经济动物养殖提供参考 。
一 、 材料与方法
本文所用材料系 1 9 8 5年 3 月至 1 9 8 6年 4 月在九龙江 口采得 。 岭上 、 屿仔尾为逐月取
小金门
草埔头 屿仔尾
。定性采样点
。 定量采样点

o 口
诊语屿
图 l 九龙江 口硬相区藤壶采样点示意图
本 文于 1 9 8 6年 8 月 1 8 日收到 。
. 本文初稿承蒙郑重教授 、 陈清潮研究员、 丘 书院教授 、 邹仁林和黄宗国副研究员审阅并提 出宝贵意 见 , 特 此
致谢 。
. 现在福建海洋研究所工作 。
热 带 海 洋 第 6卷
样点 , 取样时间分别从 1 9 85 年 3月 , 4月至 1 9 8 6年3月 , 4月 。 季节取样点有草埔头 (沉船 ) 、海
门、 海抢 (码头 ) 、 鸡屿 、 鼓浪屿 、 曾膺按和语屿 ( 图 l ) ,取样时间在 1 9 8 5年 4月 (春 ) 、 7
月 (夏 ) 、 10 月 (秋 ) 和 19 8 6年 1 月 (冬) , 并于 19 8 5年 5 月在海澄和厦门大学海滨定
性采样 。 定量采样梦职只献〔 3 p进行。 样品处理择…蜀梅徉料查规范 》 减 潮区层探主要长
瓦扬 ( v a il an t , 1 8 9 1) 原则并参考厦门大学生物系对厦门及其附近潮 间带 的 分 区 方
法 汇” 划分 (在春季 , 各站均未采到低潮区第 1卿 、 . ·
二 、 结 果
1
。 群落结构
( 1 ) 种类组成
在九龙江口硬相潮 间带上共发现 8 种藤壶 , 隶属于 3 科 3 属 。 它们是白脊藤 壶 B a -
l a n u s a l b玄C o s t a t u s , 纵条纹藤壶 B . a m p h玄t r乞t e a机 Ph £t r 玄t e , 网纹藤壶 B . r e t玄e u l a 云u s , 泥
藤壶 B a l a n讹 u l£g £n o s “ s , 高峰藤壶 B a l a n哪 a 爪a r夕11£s , 白条地藤壶血 r a p h i a w £` h e -
r s£, 绿鳞笠藤壶 T e t r a e l£t a s q“ a二 o s a s o u a 机 o s a和 日本鳞笠藤壶 T . s。“ a m o s a j a p o n 玄e a .
其中 , 白脊藤壶 、 泥藤壶和绿鳞笠藤壶为河 口区硬相潮间带藤壶动物的优势种。
( 2 ) 水平分布
由图 2 可见 , 白脊藤壶和白条地藤壶分布在曾膺按至草埔头之 间 , 白脊藤壶在语屿
了沁z“ 盆J J臼 `夕阴厉口 j “ ]“户。 . 廿` “
r 冲期用 口” ,甲. 爪。 J.
刀口 I’ 胭 J ` bI “ o , t口了”
乙“ 户即斗佰 战了为价 , r
召浏 “ . “ “ I于护肋 一“ 占
刀` 份月 . 即 t之c “ l“ 才“ s
刀 “ 用 “咧 1 2丁
B 口曰庐万 I r二之t “ 用户人改, r而
. , 甲 , ,一不丁面蔽花蔽厂蔽厂蔺雨矿兀菇一石不 1币下疏王篇万一一 , 一一一一一
图 2 河口硬相区藤壶的水平分布
( 图中 “ 彭浪屿 ” 应为 “ 鼓浪屿 ” )
岛数量极少 , 日本鳞笠藤壶和绿鳞笠藤壶则很多。 绿鳞笠藤壶可分布至鸡屿 。 泥藤壶则
从鸡屿开始出现 。 在语屿纵条纹藤壶大量附着在日本鳞笠藤壶和绿鳞笠藤壶的外壁上 ,
曾膺按 至屿仔尾也有分布。 高峰藤壶出现在曾膺按 与屿仔尾之 间 , 数量很少 。 在海抢至
草埔头 间则有网纹藤壶分布 。
( 3 ) 垂直分布
每种藤壶由于对各种生物因子和环境压力 , 特 别 是种间竞争和干燥的适应能力有
第 2 期 易建生等 :九龙江口硬相潮间带藤壶类动物的群落生态
差异 , 因此它们在硬相潮间带上分布于不同
的高度。 白条地藤壶分布最高 , 其下是大量
的白脊藤壶 , 它们在高潮带第 2 层 ( 工 : )
和 中潮带第 1层 ( 亚 ; ) 间形成白条地 藤 壶 -
白脊藤壶带。 白脊藤壶可向下分布到中潮带
第 2 层 ( 五 : ) 。 在九龙江 口外站位 (曾 膺
按至屿仔尾 ) , 亚 : 向浪的岩石上出现大 量
的绿鳞笠藤壶 , 它在中潮带第 3 层 ( 五 : )
仍有少量分布 , 岭上站位则分布至低潮带第
1 层 ( 皿 : ) 。 在语屿 , 由于波浪强烈作用 ,
中潮带完全由日本鳞笠藤壶和绿鳞笠藤壶占
据。 纵条纹藤壶 、 高峰藤壶出现在河口外站
位 亚 3一 1 : 的较隐蔽的岩石上 。鸡屿的亚 。一
皿 : 出现大量的泥藤壶 。在河口内站位 (海抢
至草埔头 )无绿鳞笠藤壶 ,在 亚 : 一 1 : 均有泥
图 3 河口硬相区藤壶的垂直分布
1

E “ r a p耘七a 叨 i亡孔心r s畜j
2

B a艺a n u s 。不b玄e o s才a t “ s ,
3

T e忿r a e艺i t a s q“ a扭 o s a s q“ a哪 o s a
4
.
T t er a e不落才a s叮u a碗o s a l a p o 件宕e a ,
5

B a 艺a 摊“ s a琳 p五艺t r宕君口 a水 p h玄t r东才e ,
e

B a 艺a 摊 u s “ 艺云g恋摊 o s u s ,
7

B a 不a玲 u s r e t乞c u 不a t u s ;
8

B a艺a 作“ s a水 a尽忿不名s
藤壶出现 , 从 l :一 l : 数量迅速增加 。 在 亚 :一 皿 ,还可见到少量的网纹藤壶个体 (图 3 ) 。
2
. 河 口区藤立群落类型
根据藤壶优势种类在河口区岩岸上的分布 , 可将河口区的藤壶群落分成三种类型 :
( 1 ) 日本鳞笠藤壶一绿鳞笠藤壶群落 (海岸群落 )
该群落只分布在语屿岛。 其特点是由于波浪的强烈影响 , 白条地藤壶消失 , 白脊藤
壶极少 , 只有 日本鳞笠藤壶和绿鳞笠藤壶大量生长和繁殖 。
( 2 ) 白脊藤壶一绿鳞笠藤壶群落 (海湾群落 )
该群落分布的站位有僧膺按 、 `厦门大学海滨 、 鼓浪屿 、 岭上和屿仔尾 。 其特点是中
潮带上层形成白条地藤壶一白脊藤壶带 , 其下则为绿鳞笠藤壶所占据。
( 3 ) 泥藤壶 一白脊藤壶群落 (河 口群落 )
该群落分布的站位有草埔头 、 海门 、 海抢和鸡屿 。 其中 , 中潮带上层同样形成白条
地藤壶 一白脊藤壶带 。 从 五 :一 班 : 均有泥藤壶的分布 , 并呈现自上而下递增 。
鸡屿为海湾群落向河 口群落的过渡站 。 该站有相当数量的绿鳞笠藤壶 , 并有大量的
泥藤壶 。 由于泥藤壶的密度和生物量都大大超过绿鳞笠藤壶 , `故将其归于河 口群落 。
3
. 九龙江口各站藤壶的教且分布和季节变化
( 1 ) 数量分布
各站位藤壶的年平均附着密度和生物量如下 (按盐度值由高至 低 排 列 ) : ①语屿
5 9 5
.
7个 /m Z , 2 3 0 . 79 / m 、 ②曾膺按 2 1 3 2 . 4个 / m “ , 20 3 . 29 / m Z ; ⑧鼓浪屿 5 2 5 . 3个 / m “ ,
1 2 4
.
4 9 / m
“ ; ④岭上 8 8 7 . 5个 /m ` , 1 10 . 4 9 / m 么 ; ⑤屿仔尾 14 3 5 . 9个 /m “ , 1 3 2 . 6 9 / m “ ;
⑥ 鸡 屿 9 7 5 . 9个 / m Z , 2 5 2 . 9 9 /m Z ; ⑦ 海 抢 5 9 4 . 4个 /m “ , 1 2 6 。 99 / m Z ; ⑧ 海 门
2 3 8 8
.
8个 / m “ , 2 9 4 . 29 / m Z ; ⑨草埔头 9 0 6 . 6个 / m Z , 1 5 5 . 29 / m ` 。 在 海 湾 群 落 和 河
口群落中 , 随着盐度的降低 , 附着密度和生物量均逐渐减少 。 河 口南岸站的附着密度和
生物量均高于北岸 ( 在盐度相近下 ) 。
热 带 海 洋 第 6卷
(2 )垂直分布
从图 3可见 , 日本鳞笠藤壶一绿鳞笠藤壶群落 (海岸群落 ) 的最高附着密度和 生 物
量出现在 l : 。 在白脊藤壶一绿鳞笠藤壶群落 (海湾群落 ) 中 , 一般 亚 : 层具有豪高 的 附
着密度和生物量 , 在泥藤壶 一白脊藤壶群落 (河口群落 ) 中 , 最高附着密度和生物量 出
现在 五 : 层 (海门则在 皿 : 层 ) 。
( 3 ) 季节变化
衰 1 群落橄且的公立分布
\ 潮带 } 高潮带 ( I ) { 中 潮 带 (1 ) 1 低潮带 ( ,)
站位及 ` 诀 一 _ \ \ l矿尹亘 l位 `了巨 } 公 .护 , { 祖 尝认 } . 尝苗 } 画气 l 。粗 陇八单位 一又卜、 l第 1 层 }第 2层 } 第 1 层 l 第 2 层 1 第 3 层 } 第 1 层
}个 /m , { 一 { 一 { 20 9 。 5 } 2 84 5 一 3 } 4 8 1。 1 { 一
! g趣 , } 一 1 一 } “ 55 } 了6 4 · 4 } “ 9 1 } 一— 产可不奋下二一厂二可一丽石石下几赢了}一蔽了一 {-一 .一茄 - - - - -一一曾盾按 l _ } ( } ! } }一— 一-毕黔阵一 }二斗望些一}一翌 -斗二里二裂一一里一一 - -鼓浪屿 }个`衅 { 一 { ’ ` 0 } 3 0 3 2 · 5 } ’ 0“ · 。 { “ , · , { -_
_
_
_ _ -一上兰竺几匕 {一竺三仁业兰毕坐竺粼一里牛一二- 一 -}个 /m z } 一 } 3 60· 3 ! 3 9 3 7 . 5 } 6 7 7· 0 1 10 9 · 5 1 3 0· 8岭一 _ I { 一 一 !- -一一一品斗-鹦华止4一些竺止 一兰竺二上三些二匕竺竺望卫_ 一里旦竺` _{个 /m z } 一 ! 3 7 · 6 1 6 6 0 9· 4 } 6 20 · 8一一屿仔尾 j _ _ 1 1 1 } } }- - - - - - -- -一哗卿共二斗二斗里竺生书二些共一理生卜一 生生 -一一}个 m/ 2 1 一 1 8 9 ! 3 2 0 5· 6 } 6 9 0· i ! 1 2 1 2· 6 } 5 7, · 2鸡一 一 } } 一- 一 月里奥华一目黑卫里二书一王竺一匕丝兰生止一一些竺-_ _} 个牌 z } 一 } 1 0 2 7 } 1 0 6 9· 7 } 4 7 6· 6 { 1 89 8一 5 } 无海 一 一 一 ! } }__ _ 一 l -竺l竺」二 - 土尘里上一兰竺卫一竺 i二上二些生 {一一一二一一 - -} 个 /m z } 一 } 87 8一 3 1 33 3 4 { 1 6 32 · 2 1 3 64 1 . 4 } 59 84一 2梅 门 1 一 1 } 一 {一一一华竺一毕斗些烈一~坐干一竺纠一里竺只一一型燮一一_ _}个 /也 z } 一 { 8 8 5· 9 } 10 0 8· 8一一一 · 9草墉头 卜 _ 卜 } 一 }} g / nI 孟 } 一 1 “ 1· 6 1 1 6 7· 3 1 1 7 0· 1 { 4 4 6· 7 } 1 85 · 3
在表 2 中 , 日本鳞笠藤壶 一绿鳞笠藤壶群落 , 冬季附着密度最高 , 春 、 夏较低 , 生
物量以春季最高。 白脊藤壶 一绿鳞笠藤壶群落则冬季附着密度较高 , 生物量也以春 季 最
高 。 泥藤壶一白脊藤壶群落 , 附着密度以秋季为高 , 生物量则春季较高。
( 4 ) 主要优势种的分布和季节变化
a . 白脊藤壶 B a l a n “ 5 a l b畜e o s 忿a七u s 从曾膺按到海抢 , 生物量表现出逐渐减少。
在海门则出现一个高峰 , 草埔头又下降。 生物量均为春季最高 , 秋季最低 。 密度的分布
趋势不如生物量有规律 (见图 4 ) 。
b
. 绿 鳞笠藤壶 T e t r a c l云t a s 口“ a m o s a : 。。 a二 o s a 图 5 表明 , 从 曾后 按 到 鸡
第么期 易建生等 :九龙江口硬相潮间带藤壶类动物的群落生态 5 7
衰 2群落密度及生物 t的攀节变化
火厂

盆值
季节 }春 }夏 {秋 冬
站位 \ ~、

~一
个 / m :
g/ m
· …个 / m :} g/二 :…个 /二 :}g/ m :个 / m Zg/ m.
Rù 4内 On八ó.… n仙ō匕 J,.勺.土ù托八幼几Un``上,己月nO甘96QOUt才.…场74弱8016勺`.占.上叮自潘 屿曾膺按鼓浪屿
岭 上
屿仔尾
草埔头
1 5 2

1
1 0 5 4

2
7 8 5

7
8 7 8

0
1 42 1

2
9 4 9

5
6 7 9

9
1 43 3

3
6 7 7

9
2 9 4

8
2 7 8

3
2 0 1

4
1 6 7

7
2 0 6

2
2 1 0

7
1 71

5
3 44

9
2 5 3

0
1 5 5

0
4 7 1

7
5 4 7

5
1 1 6 1

5
1 7 9 1

5
8 80

2
8 9 4

0
2 2 4 8

1
8 0 8

3
2 0 1

9
1 6 8
.
9
1 1 6

9
1 1 1

1
1 1 2

3
1 3 9

7
1 3 4

6
1 6 1

5
1 5 5

5
9 5 3

0
1 2 1 7
.玄
5 6 5

5
61 1

6
79 8

9
9 2 1

6
1 3 2 6

2
3 0 7 9

5
1 1 0 4

5 1 1 4

4
1 1 2 2

5
1 7 7 6

5
1 3 6 2

5
9 0 0

2
1 7 3 2

1
1 1 6 4

2
6 7 7

3
2 7 9 4

1
1 0 3 5

7
1 2 7
.
4
1 4 4

2
9 9

8
3 8 2

3
14 9

3
屿抢门鸡海
屿 , 生物量和附着密度均逐渐减少 。 生物量以冬 、 春季较高 , 夏 、 秋季较低 。 附着密度
表现为秋 、 冬季较高 , 春 、 夏季较低 。
C .
均最高 ,
泥藤壶丑 a l a n “ 5 u l` g£n o s u S 由图 6 可见 , 泥藤壶在海门的附着密度和生物量
其余 3 站较为接近 。 在海门附着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在秋季和冬 、 春季较高。
、 00的
季春X一黑 /60 00卜 : 。。 。卜 — 一 秋季· … “ 。 ·冬 攀
4。。。卜 八认
之的0ǎ嗜诊à砂匆和证
14 00
· 、 、 二尸尹 . 、 t~ .咬尸
10a0765
曾册坟 鼓 浪屿 岭上 的仔尾 鸡屿 海脸 斌丁布箱买 “片饰药痛不劝厂漏蔺嘴矿下杯布片丫站位 站位
图 4 白脊藤壶在九龙江口的分布和季节变化
图 4一 6 , 附着密度和生物鱼均为每 1站位各潮层之和
( 5 ) 白脊藤壶的周年变化
由图 7 可见 , 白脊藤壶的附着密度在 6 月 (屿仔尾 ) 、 7 月 (岭上 ) 达到最高 , 分
别为 10 4 5 0个 /m Z ( 互 , + 亚 : ) 和 5 9 0 0个 / m Z ( l , + l : ) 。 其附着密度最低值出现在 8 月
(岭上 ) 、 10 月 (屿仔尾 ) ,分别只有 2 0 0 0个 / m “和 3 0。。个 / m Z 。在 12 月至翌年 i 月 间 ,
白脊藤壶密度又出现一个次高峰 , 各为 4 2 5 0个 /m “ (岭上 , 12 月 ), 9 4 5 0个 /m “ (屿仔尾 ,
确 . - -
热 带 海 洋 第 6卷
、··……从ū丫一 .争 ~ ~ ~一 X李 -` -伙争… , · ’ · ,冬争
卜、
、人.、,
、、 .
户-会)包铂奋勿
泊加
巴曲
, .0
七华
丫 S的
,邪州 4面
30
2朋
鹰的 户脚幼 滋浪的
一占一~一曰以一一 -上岭上 屿仔尾 鸡屿 柑的 , 后咬 欲渔的 岭上 的仔尾 鸡屿
图 5 绿鳞笠藤壶在九龙江口的分布和季节变化
一弃季. ~ . 一 砚乖.一 伙巾
, . . …. 奋 冬季
ō ||瞥州川严翻洲15o卿咖翎伽
ǎ飞公à湘赵份王
确屿 海枪 舟门 布浦头
站位
图 6 泥藤壶在九龙江 口的分布和季节变化
表示鸡屿站的泥藤壶在冬季遭到了部分人为破坏
白脊藤壶的生物量高峰出现在 3 月 (岭上 ) 和 5 月 (屿仔尾 ) , 分别为 4 4。刁 m Z和
6 5 0 9 /m
Z。 最低值均出现在 1 0月 , 各为 6 0 9 /m “和 1 0 5 9 / m Z 。
三 、 讨 论
1
. 产生不同群落的原因
白脊藤壶一绿鳞笠藤壶群落和泥 藤壶一白脊藤壶群落的出现是由盐度变化引起的 。 而
波浪的强烈作用则产生了日本鳞笠藤壶 一绿鳞笠藤壶群落。
河口潮间带是一个环境因子变化极其剧烈的地区 , 盐度变化最显 著 【` , . ’ 。 由 于 各
种藤壶对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同 , 造成 了它们在九龙江口水平分布上的差异 。 如白脊
第 2期 易建生等 :九龙江口硬相潮间带藤壶类动物的群落生态
、丁退 .à .派州二
5翻
月 .四
0 3旧绷
一 岭上白甘璐蓝蜜度一 ~一一岭上自脊 .遥生物皿
扁 `筋 , ’ ` ” , , , , , “
-
t— 的仔尾 白什协壶密度· . 】二 的仔甩白钾膝壶生物皿
图 7 岭上 、 屿仔尾白脊藤壶的周年变化
藤壶从草埔头到语屿均有分布 。 绿鳞笠藤壶和泥藤壶各是河 口外站位和河 口内站位 ( 以
鸡屿为界 ) 的优势 种 。 从 而 形成 白脊藤壶 一绿鳞笠藤壶群 落 和泥 藤壶 一白脊藤壶群
落。
在曾膺按与语屿之 间 , 盐度变化很小 , 对绿鳞笠藤壶和 白脊藤壶的分布无影响 。 但
是波浪作用在语屿明显强子曾膺按 , 白脊藤壶 、 自条地藤壶由六块壳板构成的外壳不能
承受海浪的冲击而消失 , 因而在语屿岛出现了日本鳞笠藤壶 一绿鳞笠藤壶群落 ` “ ’ 。
2
。 海门 、 草埔头站生物量和附着密度较高的原因
( 1 ) 河 口优势种— 泥藤壶的出现 w i t t a k e r ( 1 9 7 7 ) 〔 “ ’ 指出 , 一个种群沿每一环境梯度具有一种钟形分布 , 数量分布的峰值出现在环境适应中心 。 由图 6 可见 ,
海门站是九龙江口区泥藤壶的适应中心 。 同时河 口环境的高营养盐 , 又给泥藤壶提供了
大量繁殖的物质基础 。
( 2 ) 水流的影响 九龙江河水大部分由南岸经海澄 、 草埔头入海 , 且南岸草埔
头 、 海 门间河道较窄。 在北岸 , 由于九龙江水由此入海量少 , 且河 口宽 , 故草埔头 、 海
门站的水流流速较北岸站位为快。 通过观察证实 , 该水流流速对藤壶幼体在这两站的附
着影响不大 , 它将加速泥藤壶的生长 。
3
。 影响白脊藤壶周年变化的因素
干 燥是影响白脊藤壶周年变化的主要 因素 。 白脊藤壶 分 布 在 江 ,一 亚 : , 以 亚 : 最
多 。 在 1 , , 露出水面的时间多于浸没时间。 白脊藤壶在 4 , 5 月大量繁 殖 。 6 一 7 月
初 , 日照强度尚末达到最大 , 这时 , 尽管许多白脊藤壶大个体死亡 , 但新个体大量补充
使其密度达到一年的最高峰 。 以后 , 随着气温上升和 日照强度增加 , 干燥使白脊藤壶特
别是新附着个体大量死亡 〔 ’ , 8 ’ , 致使其在秋季 , 当气温和 日照强度达到最高时 , 密 度
最低。 生物量则从春季至秋季逐渐减少 , 秋季达到最低 。 秋末气温降低 , 日照 强 度 减
弱 , 12 月至翌年 1月间又出现许多小个体 , 数量低于夏初 ,形成第二次附着高峰 。 以后未发
热 带 海 洋 第 6卷
现有新个体附着。 在冬季 , 白脊藤壶迅速生长 , 附着密度虽略有下降 , 但生物量则迅速
上升 , 在春季形成生物量高峰 。
四 、 结 语
1
. 九龙江口硬相潮 间带上生长着 8 种藤壶 , 隶属 3 科 3 属 。 它们均为暖水种 。 优
势种为白脊藤壶 、 泥藤壶和绿鳞笠藤壶 3种 。
2
. 九龙江口硬相区藤壶群落可分为 3 种类型 : ① 日本鳞笠藤壶一绿 鳞笠藤壶群 落
(海岸群落 )
(河 口群落 )
; ②白脊藤壶 一绿鳞笠藤壶群落 (海湾群落 ) , ③泥藤壶 一白脊 藤 壶 群 落
3
. 各藤壶群落的附着密度和生物量均随盐度的降低而减少 。 南岸站位藤壶的附着
密度和生物量较北岸为高 (在盐度相近下 ) 。
4
. 潮汐是影响河口区硬相潮间带藤壶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 波浪作用对河口外站
位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 盐度则是影响河口区藤壶水平分布的决定因素 。
参 考 文 献
( 1〕 厦 门大学生物系 海洋生教研组 物等 , 1 96 0 , 厦门及其附近潮间带生态调查 , 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7 ( 3 ) : 7 4一 9 5 。
〔 2 〕 R . H . 怀梯克著 (姚 壁君 、 王瑞芳 、 金鸿志译 ) , 1 9 7 7 , 群落与生态系 统 , 卜 82 , 科学出版社 。
( 3 〕 范振刚 , 1 9 7 8 , 潮间带生态学研究介绍 , 海洋科学 , ( 3 ) : 25 一 29 。
〔 4 〕 W . B 。 温伯格等著 (宋天复译 ) , 1 9 8 2 , 海洋动物环 境生理学 , 农业 出版社 .
( 5 ) 蔡如星 , 1 9 83 , 浙江南部沿岸 (岩石 ) 潮间带生态初步研究 , 海洋通报 , 2( 1) : 51 一 61 .
〔 6 〕 C a r r ik e r , M . R . , 1 0 6 1 , E e o lo g y o f 0 5加 a r i n e b e n t h i e i n钱 r t e bart e s : A p e r s件 e t iv e i n e st u a r y . s n :
E s t u a r ie s
.
E d i加 d b y eG o r ge H 。 L a u f f e 七 a l 。 , 遵4 2一4 8 7。 A功 e r i e a n a “ o e i a t io n f o r t h e
a
d
v a n e e m e n t o f s e i e n e e
,
W
a s h in g fo n D
.
C二
〔 7 〕 F o s t e r , B . A . , 1 0 7 4 , T五e barn a e l e s o f F i j i , , i t h o bse r祖 t io n s o n t五e e e o lo g y o f b a扭 a e l e: o n
t r o P i e a l
s h o er

P a 。宕f名e s e云e” c 已 , 2 5 ( 1) : 3 5一 5了。
〔 s 〕 W e t五。 y , D . S . , 1 0 5 4 , Su n a n d s h a d e m o d i at e e o m p et i t io n i皿 t五e b a r公 a e le s c入才九a m a不u s a n d
名e机 fb a艺a ” “ . :人 f ie ld e x P e r i血 nt . 刀忿0 1. 习姐 1不. i G7 : 1 76一1 5 5 .
第 2期 易建生等 :九龙江口硬相潮间带藤壶类动物的群落生态 6工
C O MN M I UTYE C O LO GY O FB A RNA C LEA NA M I LON
一 N下 E RT o IA LH^ Ro_几睡它。 奋 N j吐 O够 _尺 tv E R· E sTu Av R
FU JIA N P RON I VE C
Y I J三 an h se n g L i Fu xu e
( D印 ar亡哪 e件示 o fOc`。界。名 r ap耘夕, X云口琳 e件 tI 此加 。邝立才护)
A b导t r a C t
E ig h t s P e e i e s o f b a r n a e l e o n 呈n t e r t id a l h a r d b e d i n J i u l o n g R iv e r E st u a r y
h a v e be e n i d e n t江 i e d 。 T h e y a r e a l l w a r m 即 e e i e s 。 B a l a 托“ 5 a l b乞e os t a t “ s , T e t r a c -
l玄t a s口u a m o s a s口“ am osa
, a 作 d B a l a ” u s u l乞g玄n o s讹 a r e d o m in a n t s p e e i e s . A e e o r d in g
t o t h e d i s t r i bu t fo n of t h e se d o m i n a n t SP e e i e s
, t五e e o m m u n i t v o f ab r n a e l e m a y
b e e l a s s i f i e d i n t o t h r e e t抑 e s : t h e e o a s t a l e o m m u n i t y ( T e才r a e l乞t a s口u a机 o £a
j a p o n i C a
一 T e t r a e l云t a £口u a机 o s a s q杯 a机 os a e o m m u n i t v ) , t h e g u l f e o m m u n i t y
(B a l
a n u s a l b i e o s t a t u s
一 T e t r a e l£t a 阿“ a机 O s a s口“ a水 o s a e o m m u n it v ) , a n d t h e e s -
t u a r i n e e o m m u n i t y ( B a l a ” u s 祝 l艺s 艺n o s u s一 B . a l b艺e o s t a t u s e o m m u n i t y ) . T h e c o a st a l
e o m m u n i t y i , f o u n d o n l y a t W
u y u S t a t i o n
.
T h e g u l f e o m m u n i t y 15 f o u n d a t
f o u r s t a t i o n s f r o m Z e n g e h u w a n g t o Y u z i w e i

T h e e s t u a r i n e co m m u n it y 15 f o u n d
a t t h e t h r e e s t a t i o n s o f Z h o u p u t o u
,
H a im e n a n d H a i e h a n g
.
T h e h a b i t a t d e n s i t y
o f e o a s t a l e o m m u n i t y a n d g u l f co m m u n i t y 15 h i g h
e r i n w i n t e r t h a n i n s p r i n g
a n d s u m m e r

B i o m a s s 15 t h e h i g h e s t i n s P r i n g a n d t h e l o w e s t i n a u t u m n
.
F o r t h e e s t u a r i n e e o m m u n i t y
,
t h e h i g h p e a k of d e n s i t y o e e u r , i n a u t u m n
a n d o f b i o m a s s i n s p r i n g

T i d e 15 s t i l l t h e m a in f a e t o r e f f e e t in g t h e v e r t io a玉
d i s t r ib u t i o n o f b o r n a o l e i n i n t e r t i d o l h a r d b o d i n t h e e s t u a r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