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浙 江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8 ( 2 ) : 1 3卜 , 4 2 , ; 。8 2
A
e t a A g
r ie u l t u r a e U n i v e r s i t a t i s Z h
e
ji
a n e n s i s
席草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俞 舜 民
(郭县望春区农技站 )
提 要
席草是供编制草席 、 草帽等用品的重要经济作物 . 席草在我国的栽培利用至少有两千年 以上历史 , 但有关席
草的文献则很少 . 本文是作者近二十年来在浙江席草著名产地之一的郭县望春区对席 草进行观察 `研 究 的 结 果 ,
内容包括席草植株各部分— 根 、 根茎、 茎 、 叶的解剖结构和生长发育的特性以及席草对气候和土 壤 条件 的 需求等 。
引 言
席草的种类很多 , 有莞草 、 龙须草 、 咸草 、 蒲草 、 芒草 、 灯心草等 , 本文所述的席草指
广泛栽培用作编制草席 、 草帽 、 草蓝 、 草垫 、 草包等的一种 , 植物学上属灯心草科 , 灯心草
属 , 灯心草种 中 的 一 个 变 种 , 学名 J un ` u : 。 f沂二 : : L . : aT . d ec i P艺e : : 刀uc he : . 古 书 上称
“ 蔺 ” 。 我国广东 、 湖南 、 四川 、 福建 、 江苏 、 湖北 、 江西等省都有栽培 。 浙江有35 个县市
有栽培 , 其中以郭县 、 黄岩 、 东阳 、 永加 、 平阳等县和宁波市为最多 。
我国栽培和利用席草的历史很悠久 , 浙江河姆渡遗址 ( 距今近 7 0 0 0年 ) 出土有灯心草的
残片 , 表 明已利用野生席草 。 文字记载利用席草 , 最早在汉代 , 表明 至 少 有 两千年以上历
史 。 宁波地区的草席出 口到朝鲜是早在唐朝开元年间已有记载 ( 据宋 、 宝庆 《 四明志 》 ) 。
尽管席草在我国和本省的栽培和利用的历史很久 , 但有关席草的植物学和生育特性等的
文献资料非常简略 。 作者在郸县席草产区工作 , 对席草的植物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作了十
余年的长期观察 , 现将这两部分的研究结果作一个综合介绍 , 以供交流 。
一 、 席草的植物学形态特征
( 一 ) 根系
席草的根系为须根系 , 由许 多细长柔软的须状小根组成 , 环生于根茎的茎节上 。 须根旁
又着生出支根 。 通常根长约 15 一 25 厘米 , 一般多密集在土表 16 一20 厘米处 , 最长的可达 67 厘
米 。 根的数 目单丛可达 2 0 0 0一 4 0 0 0条 。 初生须根短而呈 自色 , 以后逐渐伸长 , 转为棕黄色 ,
衰老的根呈棕褐色 。 ( 图 1 、 2 )
本文于 1 981 年 6月 2 日收到 .
浙 江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一— ~ -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 一一 一一一 ~一 一 一— —席草根的组织结构如图 3所示 , 由表皮 、 皮层和中柱三部份构成 。 表皮由二层呈扁长形的小型细胞 组成 , 相互间排列齐密 。 皮层分外皮层 、 皮层薄壁细胞和内皮层三部份 , 外皮层紧靠
彝粼薰翼豁
图1 . 席草幼林 ( A ) 成长植株 ( B )
F i g
.
1 Y o u o g r u s h P la 红 t ( A )
M a t u er r o sh p l a n t (B )
呈棕褐色 , 到衰老时为褐色 。 根茎内无叶绿体 ,
的植株 。
表皮 , 由一列较大的薄壁 细 胞 构 成 , 呈方
形 。 内为皮层薄壁细胞 , 由 8一 9层薄壁细胞
组成 , 细胞呈卵圆形 , 近外皮层 2一 3层细胞
较小 , 向中心 5一 6层较大 , 排列疏松 。 新根
时 , 皮层薄壁细胞 间无孔隙 , 后逐渐老化撕
裂成大小不等的气腔 。 内皮层由一列排列十
分紧密呈方形小形薄壁细胞所组成 。 中柱 ,
包括中柱鞘 、 维管束和髓部 。
( 二 ) 茎
席草的茎包括根茎和地上茎两种 。 ( 图
2一 A )
1
. 根茎 : 细长呈鞭状 , 粗 2 毫米左右 ,
横生于表土层内 , 节间长 3一 5毫米 。 节上生
有鳞片二枚 , 相互重叠裹抱根茎 。 根茎每节
都能抽生二芽 , 故具有强大的分蔡能力 。 初
形成的根茎节间短 , 呈乳白色 , 后逐渐伸展
它的主要功能是行无性繁殖和支持地上部份
地上茎
5 t e m
新芽
N
e w b u d
目十革肖
L e a了s h 亡 a tb
根茎 花序
I
n p l o r e s e 。
(B )
图2 . 席 草 各 部 形 态
F 19
.
2 M o r p h o lo g y o f d i f f e r c n t p a r t s o f r u s h p l a平
2 期 俞舜民 席草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表皮 EP idr e二1 5
niea lt i
s s n c
薄壁细胞 C o
,, C b 、
·
m 飞 t o t: s
了· t芝 e l
c e
l l
一气腔 A
内皮层
d o d
e
C 欣 v I t
r n飞 1 5
中住鞘 } , e r i e y o l e
髓部 P派七h
禾质部
切!戈部
X y l
e m
下) 11 t o e n i
图3 . 席 草 根 横 断 面
F ig
.
3 C
r o s s s e e t i o n o f r u s h
r o o t
表皮
巨P 1 01: z一 m i s
机械组织
M
e e h a n i e a l
t I S S n e
壁组织
r e n e h y m a
图 4 . 席草的茎
F ig
.
4 S t
e m o f r u s h
图5 . 席 草 根 茎 横 断 面
F ig
.
5 C
r o s s s e e t i o n o f r u s h r h i z o m e
根茎的内部结构如图5所示 , 呈明显的三层环状结构 。 外环为表 皮和机械组织 , 表皮由
一列厚壁细胞组成 , 排列紧密 , 内为机械组织 , 有 10 余层厚壁细胞组成 , 棕褐色 , 不含叶绿
体 。 中环为 12 一巧层薄壁淡黄色小形柔细胞组成 , 排列紧密 。 内环为髓部 , 内有30 余个维管
束 , 呈不规划状分布 , 维管束四周为薄壁细胞 。
13 4 欲 征 狄 义 二 学 学 报 8 卷
2
. 地上茎 : 地上茎细长呈圆柱状 ,直立 ,无分枝 , 直径 1 . 8一 2 . 2毫米 ,高 1 20 一 15 0厘米 , 全
茎上下粗细较一致 。 唯离顶端 20 一 25 厘米处较细 , 顶端呈针形 。 茎表面光滑无毛 , 除基部因
叶鞘裹抱处呈白色外 , 全茎均为浓绿色 , 但干燥后呈翠绿色 。 全茎有 4一 5节 , 但均密集于与
根茎交接处 。 茎生长点位于顶节节间基部上 , 故除最上面的一个顶节伸长外 , 其余各节的节
间极短 , 外表难以分辩 。
炎 )戈 仁 ;、 ; d e , 二 1 1
户毛孔 s t ) n、 a
卜刁化组织一薄壁细胞一维价火 己u 二山 。髓 部 l ’ h 髯丫…愕褚图 6 .
F i g
席 草 地 _ L 茎
6 C r o s s s e e t io n o f
横 断 面
r u s h s t e rn
地上茎的内部结构如 图 6所示 。 茎四周为坚韧的表皮 , 由一列无色厚膜 小 形细胞组成 ,
表皮下有 5一 6层富含叶绿体的叶绿柔细胞组成栅状 , 即同化组织 , 此组织 以内有 2一 3层大而
无 色的簿壁细胞 , 其间环列 2一 3层维管束 , 外小内大 。 茎中心髓部 由无数白色多孔疏松的星
状细胞组成 , 又称海绵组织 。 由于地上茎的结构上外坚内松 , 外密内疏 , 所以 全茎坚韧且富
有弹性 , 吸湿力强 。
地上茎的主要功能是代替退化叶营光合作用 , 是人们利用的主要对象 。
( 三 ) 叶
叶退化成圆柱状叶鞘 ,俗称 “ 草壳 ” , 裹包于地上茎的基部 , 开放 。 每节一片 , 互生 , 交
互裹包 , 由下 自上 , 下短上长 , 每茎 4一 5张 。 下部叶鞘长 2一 3厘米 , 棕红色 , 上部叶鞘长 10
一 12 厘米 , 其上端绿 色 , 下端赤紫色 , 是席草分类上的一个重要依据 。 ( 图 2 )
叶鞘的构造 ( 图7 ) 由表皮 、 叶 肉和维管束 , 气腔四部份构成 。 表 皮 有上下表皮之分 ,
上表皮由一层小型近方形细胞整齐排列而成 , 下表皮由一层小型长方形细胞横向整齐排列而
成 。 表皮细胞外壁均角质化 。 叶肉由 6一 7层近方形薄壁细胞组成 , 唯近上表皮细胞内有零星
叶绿粒外 , 大多均无色 。 叶肉细胞中间分布有一列环生维管束 , 约 36 一 40 个 , 及 15 一20 个气
腔 , 相间排列 。
席草的叶 , 因都着生在基部 , 常浸在水中 , 其主要功能是保护茎基部生长组织 。
·
( 四 ) 花和果实
! ’
_
4一 5月间 , 部 分茎在 离顶端 15 一25 厘米处侧生小型聚伞花序 , 花序上共着生有 20 一28 朵
两性小花 , 小花长2毫米 , 有 6片黄色花被 , 雄蕊 3枚 , 雌蕊 1枚 ,柱头 3裂 。 染色体数2n ” 40 产
为自花授粉作物 , 风媒花 。 果实为菊果 , 倒 卵 形 , 长约 1 . 5一 2毫米 , 3室 , 内有 10 一 20 粒种
子 。 种子细小呈纺锤形 , 淡棕色 , 无光泽 , 干粒重仅 0 . 3克 , 除供杂交育 种 外 , 没有繁育价
俞舜民 席草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值 。 (图2 )
表皮 Epi d。 「mi ,
m 己t O U弓
e a v 子t少
维管束日u 几d le
图7 . 席 草 叶 鞘 横 断 面
F 19
.
7 C
r o s s s e e t i o n o f r u s h l
e a
f
s
h
e a th
二 、 席草的生物学特性
( 一 ) 席草的生活史
席草系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 , 依靠根茎分植来持续种的绵延 。 它的 “ 一生 ” 因以无性
繁殖为主 , 通常是指育苗一一移栽一一收割而言的 。 根据它的生育和栽培特点 , 可分为草秧
期和本田期 。
.1 草袂期 : 在浙江宁波地区 自7月上旬高割留秧起 , 到 10 月上旬移栽 , 达 3个月之久 。 这
段时 间主要是使草秧安全 “ 越夏 ” , 到秋季适温产生满心草秧 , 起苗供移栽之用 。
2
. 本田期 : 共计 27 0天左右 。 自移栽起 , 利用晚秋初冬足光 适 温 , 产生一定数量的越冬
苗 , 度过严寒 , 至翌年气温回升后继续生长 。 4月下旬至 5月 中 旬 , 部份早熟茎开花结果 。 6
月份地上茎加速生长 , 至小暑前后地上茎成熟收割 。 按生育特点 , 又可划分为生育前期 、 生
育中期和生育后期三个阶段 ( 见表 1 ) 。
( 二 ) 根茎的分旅
分萦是席草的一个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生物学特性 。 席草返青后 , 根茎开始产生分孽 。
根茎分策发生的数量和时间 , 直接影响地上茎的数量和长度 , 成正相关 , 而地上茎的数量和
长度又是构成席草产量的基础 。
1
. 分集发生 的部位和数量 : 席草的分萦力极强 , 其根茎各节都能发生 2芽 。 1从插植 10 枚
母茎 ( 带 3一 4个最初母芽 ) 的席草 , 到收割时可产生 30 0一 5 0 余枚 分 集 , 多的可达 7 0 余
枚 。
2
.根茎分集的命名及发生情况 : 以 1枚最初母芽 ( 又称原茎或母茎 ) 来说 , 当生长到 5厘
米左右时 , 其顶端的新芽突起 , 与母芽成 45 度角伸展 , 产生第一个分萦 , 向上伸长成为地上
茎 , 新芽基部以 120 度角横展延伸成为新的根茎节 。 在第一分桑长到 5厘米左右时 , 其顶端又
突起 , 抽生出新的幼芽 , 即第二个分萦 , 此芽后又以上述发生情况产生第三个分草 。 这样由
浙 江 农 业 学 学 报 8 卷
最初母芽一~ 新芽 (母芽 ) 一 , 新芽 ( 母芽 )一~ 新芽 , 连续发生 , 长成鞭状的地下茎 , 由
最初母芽基干连续产生的分孽 , 称之为一次分粟 , 用 1 / 0 、 2 /O 、 3 / .0 ” 一 x 0/ 来表示 。 基茎每
表 .1 席草各个生育期所需天数 (孵 古林 19 ` 。一 , ” 7 6 ) _
T a b l e 1
.
N u m b e r d a y s r e q u i r e d f o r d i f f e r e n t de , d o p m e n t a至 s t a , 。 ( Q众i n g co u n tv G u t i n 1 9了。一 1 9 76 )少味合 计T o t a l
节具有 2个萦芽 ( 最初母芽因移栽影响或营养不足 , 有时只抽生一芽 ) , 所 以 除顶端连续发
生分桑外 , 它的各个根茎茎节上又会抽生出新芽 。 新穿同样与母芽呈 45 度角伸展 , 纵展长成
新的地上茎 ,其基部以 1 20 度角伸展长成鞭状根茎 。 新芽顶端同样具有强大的顶端分萦优势 ,
由新芽 ( 母芽 ) 一 , 新芽 (母芽 )一 , 新芽 , 连续发生形成另一支基干茎 , 由一次分萦基干
各节位上所产生的分萦称为二次分策 , 用 l/ 从 2 l/ 、 3八 、 x l/ 来表示 。 由 二 次 分 案节上连
续产生的分孽称为三次分萦 , 用 1八一 1 、 2 l/ 一 2 、 3/ 1一 3 、 4八一 4 、 1/ 2一 1 、 2 / 2一 1等来表
示 。 依此类推 , 见图 8 。 俯视全茎呈鞭状辐射 , 形似菊花 , 见图9 。 -
3
. 分集发生 的时间 : 席草能终年不断发生分萦 。 在它的一生中有 3次分 集 高峰 , 第一次
出现在 8月底到 9月中旬 ( 处暑一一秋分 ) , 第二次出现在移栽后 30 一 40 天 , 第 三 次出现在 3
月中旬到 5月底 。
根茎每个分萦发生所需的时间 , 平均为 5一 7天 , 它受光 、 肥 、 温 、 湿所控制 , 在 强光 、
_足肥 、 适温下 3天可 以产生一个分萦 。 生产 上常在 4月上旬 , 用割尖办法 , 增强丛间光照 , 抑
制地上部份伸长 , 促进根茎多产生分萦 。
据多年的观察 , 栽后成活到冬至分萦较弱 , 70 天总发生 量 每 丛 为 35 枚 , 日平均发生量
心 , 5枚 。 越冬期 ( 12 月 24 日到次年 2月了日 ) 几乎停止 , 45 天中总发生量 5 . 5枚 , 日平均发生蚤
:0 12 枚 。 此后逐渐加速 , 2月 8日到 4月 7日58 天中总发生量 4 0枚 , 日平均发生量 0 . 78 枚 , 4月 8
日后分禁剧增 , 至 6月 7 日 60 天中 , 总发生量 14 3枚 , 日平均发生量 2 . 4枚 。 此后因田间郁闭 ,
2期 俞舜 民 席草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分孽又减少 , 到 7月 7 日收割 30 天中 , 总发生量 4 枚 , 日平均发生量 1 . 47 枚 。
母 : 表示最初母芽
I n ( l 一e 之t 一 n g t ll c
i : 1 I t 、 a l n旧 t lz e r b u d
1行数字表示一 次分典
0 0 ①一
1
n
d i
e氏 t 云。 ` 土h e
一
P r , m 已 r y t i l l e t s
2行数字表示二次 分萦。 @ 。 ,一
l d d 、 e 欢 t i n 公玄; I 。
s e e o n d 透 r y 是i l l e r s
3行数字表示三次分典
@ @ O … …
I n ( 1i e a t i n g 亡h 。
图8 . 席 草 分 集 模 式 图
F i g
.
5 T il l
e r in g p a t t e r n o f
r u s
h p l
a n t
图9 . 席草根茎 全貌
F i g
.
9 F
u l l v i e w o f r u s h
r h i z o m e
图1 0 。 席草地上茎每枚重量 变化
F ig
.
10 A
v e r a g e w e i gh t
e 五a n 罗 o f r u s h s h o o t s
4
·根茎的一次分集与二 、 三次分集的同伸关 系: 据 多年来的观察 , 一 次分巢与二 、 三次
分萦有十分明显的同伸关系 。 当一次第三个 ( 3 / 0 ) 分集发生时 , 一次第一个分集 ( 1 / 0 ) 节
位腋芽突起 , 抽生出二次的第一个分粟 ( 1/ 1 ) ; 在一次第四个分粟 ( 4 0/ ) 产生时 , 一次的
第二个分孽 ( 2 / o ) 节位腋芽突起 , 又抽生二次的第一个分集 ( 1/ 2 ) 。 与此同时 , 根茎 1 l/ 的
顶端分孽芽同时抽生 , 产生第二个二次分孽 ( 2 / 1 ) 。 可见一次分孽的发生与 二 次分莫相差
浙 江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8卷
两个分孽节位 , 即 n一 2 。 二次分桑与三次分萦的发生同样是 n一 2的同 伸 关 系 。 一次与三次
分萦以 n一 4同伸 。
以一枚最初母芽计算 , 从移栽到收割 ,可产生一次分莫 12 一 13 个 ,可发生二次分孽 5 一 6
个 , 三次分孽 12 0一 1 65 个 , 合计可发生 1 87 一24 4个分蔡 。 但在生产上 , 由于受到群体与个体
发育上反馈作用和环境 、 营养等条件的影响 , 所以在一次第 n 一 13 个分桑发生时 , 与其同伸
的二次分粟多不发生 , 同伸的二次分孽也大多受到抑制 。 因此 , 分禁总数一般只有 70 一 80 个
左右 。
( 三 ) 地上茎的 伸长
栽培席草的目的 , 是在获取地上茎作为编织的原料 。 可见地上茎伸长的生物学特性是一
个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特性 。
1
. 地上茎伸长的部位 :
根茎所发生的萦芽 , 纵 向抽生就伸长为地 _上茎 , 茎的伸长部位在幼茎顶节节间基部 , 在
气候适宜 , 肥 、 水 、 光 、 温充足的条件下 , 顶节节 间基部由于居间分生组织细胞的不断地进
行分裂 、 伸长和分化 , 使茎逐渐伸长 。
.2 地上茎伸长的时间及速率 : 草茎在年内伸长缓慢 , 转青成活后 1月内 , 总 的 生长量为
10 厘米 , 平均 日生长量 3 . 3毫米 。 冬至后生长几乎停止 , 12 月 23 日至 2月 23 日 90 天中总生长量
2
.
5厘米 , 平均 日伸长量 0 . 2 7 毫米 , 其中 1月 23 日到 2月 7 日总生长量为。 。 雨水以后 , 随着气
思 恶
图 1 1 . 席 草
F i g
.
1 1
茎 生
G r o w t h
图
0 f
( 1 97 3一 1 9 7。年平均 )
r u s h s h o o t
俞舜 民 席草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温回升转暖又开始伸长 , 2月 24 日到 3月 7 日 12 天中总生长量 4厘米 , 平均 日生长量为 3 . 3毫米 ,
以后 日生长量逐渐上升到 4一 8 . 67 毫米 。 小满以后到芒种伸长加速 , 巧天 内 总生长量为 19 厘
米 , 平均 日生长量 12 . 7毫米 。 芒种到夏至后 3天伸长最快 , 15 天 中 为 23 . 5厘米 , 日生长量 16
毫米 。 6月底伸长又趋缓慢 , 转入草茎内容物充实阶段 , 草茎重量不断增加 , 6月 24 日到 7月了
日总生长量为5 . 5厘米 , 日平均生长量为 3 . 6毫米 。 6月 28 日平均每枚草茎 重 0 . 31 克 , 到 7月 8
日为 0 . 3 5 8克 , 7月 12 日为 0 . 3 9 8克 ( 图 10 ) 。 生产上应掌握小暑后适时抡晴 收 割 , 以获得优
质高产 , 全生育期茎生长呈 S 形 ( 图 n ) 。
3
. 根茎分集次序与地上茎长度的关系 : 据观察 , 一次的第 6一 n 个节位 分 桑及与此同伸
的二次 、 三次节位的分萦芽都能长成 1 0 厘米左右 。 从时间来看 , 这些分孽芽都 是 在清明到
芒种前发生的 , 个体生育期50 一 45 天 , 生产上称这段时间为有效分集期 。 一次的第 1一 5个节
位分萦及与此同伸的二次 、 三次分桑大多在年内和清明前发生 ,这些分孽所长成的地上茎因生
育期长达 1 0 一 1 60 天以上 ,所以在收割时已趋衰老或枯黄 ,色泽差 , 不能为人们所利用 。 但它
能为以后有效分桑发生积蓄养料和提供分孽原基 , 所 以这些分孽同样十分重要 , 生产上称为
基本株形成期 , 与以后产量高低十分密切 ,它与生产量的关系是 : W一 ( 1 . 6 ~ 1 . 7 ) N , W表
表 2
T a b】e
席草根茎发生分集时间与地上茎长度 的关系
2
.
R e l
a t io n b
e tw e e n t il
e t im e o f t il l e r i n g o n t h e r h i z o m e
( 19 7 3一 x o 7 4 , 古林 )
a n d th e l e n g th
o
f
s
h
o o t s
( 1 0 7 3一 10 7 4 , G u l i n )
根 茎 分 孽 发 生 期
T im
e o
f
o e e u r r e n e e o
f hr i艺o m e
t il l
e r in g
收 割 时
L e n g t h
地 上 茎 长 度 ( 匣 米 ) ( 7月 6 日 收 割 )
o
f
s
h
o o t s a t h
a r v e s t王。 g ( e m ) ( 7 / 万 )
日 翌 省 三 产 . 、 枯 署 1 2 1 3 1 4 1 5 1 6 l公 , 又 二 口 发 召 草 兰 1 1 1 1 1 l口 刃 口 口川 生 忍 渗 2 0 3 0 4 0 50 6 0 7 0自 羹 。 , 量 、赘爹婆 八 节从 二 二 枚 弓
O 、 日叫
2 5 7 5 4
.
8 7 5 2
;
`
8 4
:::
l
} 1
。
2 1
。
4
6 7 9
。
8 1 6
。
4 3
。
6 6 2
。
1 } 1
。
8 2
。
8
1 1 8 6
.
2 …;;:: 1 0 1 l 0 。 6 3 。 62 1 1 0 3 。 8 } 4 0 . 6 ! 7 3 。 8
6 12 4
。
6 } 2 7 6
。
5 2 4
。
2
15 1 7 4
。
2 生3 。 2
2 5 20 1
。
2 18
。
8
3 2 14
。
4 l 2
10 2 3 3
。
2 9
17 2 4 5
。
2 1O
2 9 2 5 4
。
2
5 2 6 4
。
2
7 8
。
6 18 6
。
8 7
。
1
.
.9 4 6
。
5 1 2
。
6 15
.
8
9 l
l
1 00
10 0
以上
81190
一(月。。)衬uno日v
q曰今`怡…门JJ肠几州0It几」880自…, .J09口.二
2
。
2
3
。
8
2
。
8
4
5
2
!;
声!l阵l|一曰!1111!一、…
1 9一
1
3 1一
1
5了一
注 , 1 . 采用尼龙 2 . 5毫米软管定期套管 ; 2 . 4月 2日割尖 , 3 . 品种 : 半长种 , 4 .为 10 丛平均数 .
浙 江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8卷
示每亩干草产量 , N 表示清明时每丛平均基本株 , 1 . 6一 1 . 7为产量系数 。 一次的 12 个以后分
桑及与此同伸的二次 、 三次分孽多在芒种后发生 。 由于生育期短 , 距收获期一般少 于 30 天 ,
来不及伸长 , 且此时丛 间郁闭 , 低于光补偿点 , 光合作用受阻 , 所以一般草茎细瘦 , 长度多
多 在 5一70 厘米之间 , 而三次分孽多不发 , 难以为人们所利用 , 生产上称为无效分孽期 。 所
以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力争谷雨一芒种前多分集 , 就可有利于增加长蔺比例 , 增加产量 , 提高
品质 。 ( 表 2 )
( 四 ) 席草的开花
席草每年都开一次花 , 大多发生在 > 5 0/ 一 3 / 1的分集茎上 。 开花时间拉得较长 , 一般在
四月下旬到五月下旬 ` 开花的部位多在离草茎顶端 20 一 25 厘米处破茎侧生出花序 。
席草开花是它的正常生理现象 , 但是它不合乎生产要求 。 因为开过花的草茎 , 不但组织
哀老 , 生长缓慢 , 而且基粗质硬 , 少弹性 , 品质差 。 同时易使基折断 , 不利加工 。
引起开花的原因很多 , 主要有 :
h 品种关系 : 长种型多于侏种型席草 。 野生席草用作栽培的 , 则头三年开花几乎在 98 %
以上 , 株矮茎粗 , 花序累累 。
2
. 移栽过早 : 九月中旬移栽的席草比十月上旬移栽的多 10 % , 原因是九月中旬气温高 ,
根茎第一次分粟发生多 , 故到第二年随着 日照时间增加 , 转入生殖生长的草茎也就多了 。
3
. 日照 : 四 、 五月 日照时数多的年份开花较多 , 一般凡水稻 烂 秧 年 成 , 席草开花就减
少 。
4
. 营养不 良: 土壤缺少氮肥或春季 田里长期断水情况开花较多 。
5
. 高割留苗多于移栽育苗 。
6
. 浅插 多于深擂 。
( 五 ) 席草对外界环境条件 的摇求
席草对环境条件有与其它作物不同的特殊要求 。
1
. 气候条件
( 1 ) 无霜期 : 席草原产温带 , 需 2 30 天 以上的无霜期 , 否则株型矮小 , 产量降低 , 品质
变劣 。
( 2 ) 温湿度 : 喜欢在阴凉湿润的气候下生长 , 怕高温 , 较耐寒 。 草秧 期 要求无旱涝和
无过高的温度 、 重雾 。 气温20 一 23 ℃有利草秧分孽 , 高于35 ℃生长停滞 。 水温在 40 ℃以上要
泡伤孽芽 , 影响发棵 。 生 育 前 期 以温暖 、 多晴天 , 温度在 15 一 23 ℃有利发棵 , 成活快 , 生
长壮健 , 能增强抗寒能力 , 低于 13 ℃ , 分桑缓慢 , 5℃ 以下分粟极少 。 苗期席草抗寒 力强 ,在
一 8℃左右的严寒和灌水情况下除地上茎顶端枯死冻萎外 , 根茎等均无 冻 害 。 农谚曰 : “ 冻
枯樟树脑 , 冰不死水中 ( 席 ) 草 。 ” 生育中期 , 要求温暖多晴天 , 气温在 18 一 25 ℃有利分孽
发棵 , 高于 25 ℃ 、 低于 15 ℃分萦缓慢 , 10 ℃以下分萦减少 。 高于 38 ℃则影响幼茎分粟芽的生
长 。 生育后期 , 主要是地上茎加速生长阶段 , 忌高温 , 喜阴湿 , 温度在 18 一 23 ℃最为适宜 ,
高于 30 ℃ , 低于巧℃则不利 。 超过 35 ℃伸长停滞 , 茎稍发红 。 水温超过 40 ℃ , 往往泡伤水中
桑芽 , 呈现枯萎现象 。 . 农谚 曰 : “ 热黄霉大稻 , 冷黄霉大草 ” . , 就是说重霉适温伸长快 , 产
量高 。 温度 、 降水与席草的生长速率关系见图 1 1 。 - 一 二 -
2期 俞舜民 席草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席草收获期高温烈日有利于干燥 , 提高席草品质 , 杀青快 , 色好 , 草挺直 。
( 3 ) 日照 : 席草为长 日照作物 , 生育前期和中期需要较强的日照 , 有利发 棵 分菜 , 生
育后期需要较弱的日照 , 重霉天有利茎的加速生长 。
( 4 ) 水分 : 席草需水量大 , 一 整个生育期中 , 需水总量每 亩 一约犯0 一 15 0 0立方米 , 比水
稻需水量大 1倍 , 以生育后期需水量最 多 。 深灌有利降温促使伸长 , 抑制无效 分 莫 。 断水易
使席草 “ 倒镰 ” 。 席草应用淡水灌溉 。 有咸潮入侵和含盐在 0 . 1% 以上 的 水 , 以及工厂排出
的污水 , 切忌灌用 。
( 5 ) 风 、 雨 、 雪 : 和风细雨有利茎的生育 。 苗期降水有碍发棵 , 后 期 霉雨和雷雨有利
伸长 。 农谚曰 : “ 一阵雷雨一寸草 ” 。 但接近成熟期如迁大风雨 , 易引起倒伏 。 冬雪有利越
冬 , 眷雪妨碍生育 , 冰凌对席草影响大 , 宜因地灌水预防 。
2
. 土攘条件
席草对土壤的要求与水稻相似 , 以微酸性到中性反应 ( p H 6一 7 ) 为 宜 。 p H低 于 5或高
于 8则生育显著恶化 。 席草对土壤要求较高 , 一般以土层深厚 、 肥沃 , 排水良好 、 有机质多 、
蓄水保肥力强的粘质壤土为佳 。 如在土质粘重 , 排水不良的田种植 , 则基部细 , 品质差 , 发
棵小 , 茎细软 , 易倒伏 。 相反 , 在砂性土壤或浅隔薄土 层 种 植 , 则开花多 , 茎矮粗 、 质量
硬 、 弹性差 、 产量低 。 又因席草耐碱力极差 , 故盐碱地不能种植 。
郸县姜山 、 郊江区部份社队由于在沿江田或砂性重土壤 种 植 席草 , 往往会出现茎硬株
矮 , 根茎黄 , 脑不尖现象 , 产量和质量远远不及湖田席草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浙江农业大学 : 19 61 , 《 作物栽培学 》第三十章 “席草 ,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2 」永井威三郎 : 19 5 2 , 《 作物栽培各论 》 ( 第三卷第六编第十一章 ` 蔺 , ) , 养贤堂 ,
〔 3 J 中野善雄 . 19 6 2 , 《作物大系 》 ( 第 10 编纤维类 、 筵席类 V蔺 ) , 养贤堂 , 13 9一 15 9 。
1 42浙 江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8卷
I NV ES TI GO I T A NO NT H E MO RP HO O L GI CL A A ND
BIO LO GI CL A CHR T A A CERIS TIS CO FRUS H ES
Y uSn u
一
m ing
(W
n ag h C
u饱 Ag r ie u ltor a T le e hn io a lExten s in oS t ato in o fQ u ing Cn o uty )
b A str ae t
’
J un e use f fe s u uL
.v ar . de e ip in e s(r s u五) 1a 5n impr o t an te e on o m ie er o P for
m a k ing r s uhpr o d ue te s uh a sm at
,
h a t a n d o t h e r t h i n g s
。
T h e e u l t i v a t i o n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r u s h e s i n C h i n a h a v e b e e n e o n t i n u e d m o r e t h a n t w o 一 t h o u s a n d
y e a r s , y e t t h e r e a r e 众 w l i t e r a t u r e w r i t t扭 n e o n e e r n i n g i t . T h i s p a P e r i s a
r e P o r t o f t h e i n v e s i g磁 10 红 o n r u s h e s f o r m o r e t h e n a d e e a d o a t t h e W a n g
C h u n e A g r i e u l t u r a l T e e h n i o n a l E x t e n s i o n S t a t i o n o f Q u i n g e o u n t y
, o n e o f
t h e f a m o u s r u s h r e g i o n s i n Z h e ji a n g P r o v i n e e
.
T h e a n 战 t o m i c a l s t r u e t u r e o f
r o o t
, r h i z o m
, s t e m a n d l e a f
, a n d t h e e h a r a e t e r i s t i e s o f g r o w t h a n d d e v e l
-
o p m e n t o f t h e r u s h p l a n t a r e d e s e r i b e d t o g e七h e r w i t h t h e e l i rn a t i e a n d 5 0 11
r e q u i r e m e n t f o r i t s g r o w i n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