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藤梨根性状及理化鉴别的初步研究



全 文 :收稿日期:2012-11-09; 修订日期:2012-06-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31000158; 30870255)
作者简介:李明明( 1989-) ,女( 汉族) ,湖北荆门人,现为湖北中医药大学药
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的品种、质量及资源开发研究工作.
* 通讯作者简介:韩林涛 ( 1976-) ,男( 汉族) ,湖北武汉人,现任湖北中医
药大学副研究员,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及其复方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
研究工作.
藤梨根性状及理化鉴别的初步研究
李明明,韩林涛* ,黄 芳,杨红兵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65)
摘要:目的 为藤梨根的生药鉴定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四个产地两种基源藤梨根分别打粉制成水合氯醛装
片及蒸馏水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拍下显微特征图。然后分别取四种粉末通过薄层色谱进行理化鉴别。结果 四种基
源藤梨根均有针晶、石细胞、淀粉粒、木纤维及具缘纹孔导管,但在针晶数量分布及红棕色团块有无等方面有区别。理化
鉴别中,四个产地两种基源藤梨根的成分及含量有区别。结论 四个产地两种基源藤梨根的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对其药
材鉴别及药效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藤梨根;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DOI标识:doi: 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3. 09. 039
中图分类号:R282.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 2013) 09-2150-02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Actinidia Root based on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and physico-
chemical identification
LI Ming-ming,HAN Lin-tao* ,HUANG Fang,YANG Hong-bing
( Key Laboratory of Tradition 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 and Compound Prescrip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Wuhan 43006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e pharmacognostic identification and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c-
tinidia Species.Methods Actinidia Species from two different origins and four locations were Bower Actinidia Root( from Nanning of
Guangxi and Jinhua of Zhejiang) and Yangtao Actinidia Root( from Enshi of Hubei and Xinyang of Henan) . They were shattered
into powder and sifted by 4 sieve. Then microscopic slides of the powder were made through chloral hydrate and distilled water.
The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 diagrams were taken under the microscope observation. Ultrasonic processing of four powders was
taken after methanol added. 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identification was proceeded through thin - layer chromatography after filter
and concentration. Results Actinidia Species from two different origin and four locations had raphides,sclereids,starch grains,
wood fibers and bordered pit vessel,but had som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quantity and distribution of raphides and red brown
mass. In physical and chemical identification,methanol extract showed yellow - green fluorescence in the UV lamp ( 365 nm) .
Conclusion The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identification of Actinidia Species from two different origins
and four location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medicinal materials identification and efficacy.
Key words: Actinida Root; Micro - identification; Thin - layer chromatograph
藤梨根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植物药之一,且种类繁多,广
泛分布于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广西、四川等
地。中医认为藤梨根有根皮性寒,味苦涩,具有活血消肿、祛风利
湿、清热利尿、散热止血等功效,用于治疗肝炎水肿、跌打损伤、胃
癌、乳腺癌[1,2]、风湿性关节炎及肿瘤治疗,对消化系统肿瘤的治
疗有显著疗效[3 ~ 9]。藤梨根药材的主要植物基源有两种,其一为
软枣猕猴桃 Actinidia arguta Planch的根,以“猕猴梨”之名为《中
药大辞典》收载;其二为猕猴桃 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的根,
《中药大辞典》以“猕猴桃根”之名收载[10]。始载于《开宝本草》,
具有健胃、清热、利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食道癌,胃癌、消化不
良、呕吐,腹泻等症[11]。临床上应用发现其与健脾养阴中药结
合,对属于癌前病变的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有较好疗效[12]。对
软枣猕猴桃根的我国民间常使用藤梨根治疗癌症,有一定的疗
效。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藤梨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白血病细胞的
抑制率为 54. 24%,对结肠低分化腺癌细胞的抑制率为 60. 1%,
对胃癌细胞的抑制率为 81. 42%,提示藤梨根提取液对肿瘤细胞
有直接杀灭作用[12 ~ 14]。调查表明藤梨根药材品种混乱现象十分
严重,而国内外关于藤梨根的鉴别报道较少且不尽详细,故对药
材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进行研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
的鉴定依据[13]。
1 材料
猕猴梨分别采于广西南宁、浙江金华;猕猴桃根分别采于湖北
恩施、河南信阳,经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杨红兵副教授
鉴定。粉碎机 LH -08B,吉首市中诚制药机械厂产品;COIC 欧依
卡 XSZ - G系列双目生物显微镜,重庆光电仪器有限公司产品;ZF
型紫外投射反射分析仪,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超声仪
SK2200HP,上海科导超声仪器厂产品;TU - 1901 型双光束紫外可
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水合氯醛
试剂,中国上海白鹤化工厂生产产品;分析甲醇,国药集团化学试
剂有限公司产品。
2 方法
2. 1 药材性状鉴别
2. 1. 1 猕猴桃根(湖北恩施、河南信阳)本品呈圆柱形,略弯
·0512·
时珍国医国药 2013 年第 24 卷第 9 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3 VOL. 24 NO. 9
曲,长短不一,直径 1. 5 ~ 4cm。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具纵沟和
横裂纹,皮部常断裂而露出木部,粗糙,残留侧根较少。质硬,难
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棕褐色,木部黄棕色,具有众多小孔。气
微,味淡,微涩。
2. 1. 2 猕猴梨根(广西南宁、浙江金华)根呈长圆柱形,多弯
曲,步分枝,直径 1 ~ 5 cm。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外皮膜质,易
脱落,脱落后现棕色,有纵皱纹。质坚体轻。不易折断,折断面不
平坦,常可见多数发亮细小的结晶,水浸后更明显。皮部较窄,黄
棕色,术质部宽广,黄白色。气微,味苦涩。
2. 2 显微鉴别方法 取四种藤梨根药材,用打粉机打成粉末,过
四号筛。分别取适量粉末按生药学常规方法制成水合氯醛甘油
试液装片及水装片。将制备好的装片置于 COIC 欧依卡 XSZ - G
系列双目生物显微镜下观察,用数码相机拍摄。
2. 3 理化鉴别方法 分别取 4 种粉末各 3g,分别放入 4 个试剂瓶
中,各加入甲醇 30 ml,超声处理 30 min,滤过,收集滤液,浓缩,分
别用如下方法处理:分别吸取 4 种藤梨根提取液各 10 μl点于同
一薄层板,分别以 A 展开系统:氯仿 -甲醇(14 ∶ 1) ,B 展开系
统:甲苯 -乙酸乙酯 -乙酸(22 ∶ 10 ∶ 0. 5)为展开剂,展开,取
出,晾干,置于紫外光灯(365 nm)下观察。
3 结果
3. 1 粉末显微鉴别 3 批 4 个产地两种基源藤梨根的显微特征
如下:
3. 1. 1 湖北恩施、河南信阳猕猴桃根 粉末呈棕红色或棕黄色。
①草酸钙针晶较少,成束或散在。如图 1。②石细胞呈类圆形,
椭圆形,单个散在或两个相连,有的纹孔及层纹明显,孔沟稍粗,
较深,有的直达边缘。如图 2。③淀粉粒较多,单粒圆形,类圆
形,脐点点状,短缝状,有的无脐点;圆粒较大者可见层纹,复粒少
见。④木纤维较多见,多碎断,单个散在或成束,壁较薄,有的可
见壁孔及孔沟。⑤导管大多为缘纹孔导管,纹孔椭圆形或长圆
形,排列较密切,网纹导管少见。如图 3。⑥红棕色团块散在。
如图 4。
2. 1. 2 广西南宁、浙江金华猕猴梨根 粉末呈黄褐色。①草酸钙
针晶较多,散在或成束存在于大型粘液细胞中,如图 5。②石细
胞黄绿色,数个成群或单个散在,多呈类圆形,孔沟明显,纹孔圆
形,如图 6。③淀粉粒较少,单粒多呈圆球形,脐点点状,复粒由 2
~ 3 个分粒组成。④木纤维淡黄白色,成束或单个散在,或与射
线细胞相连,主为纤维管胞,甚长,多为碎断,具缘纹孔较大,纹孔
口斜裂缝状,多数胞腔壁是细密螺纹状交错的纹理。⑤木栓细胞
较多,黄棕色,表面观呈多角形,壁厚。如图 7。⑥韧皮纤维灰绿
色,多 2 ~ 3 个成束或单个散在,呈长梭形,末端钝圆,木化,孔沟
较密而清晰。如图 8。⑦无红棕色团块。
图 1 猕猴桃根针晶 图 2 猕猴桃根石细胞
3. 2 理化鉴别 分别吸取四种藤梨根提取液各 10 μl 点于同一
薄层板,分别以 A展开系统:氯仿 -甲醇(14∶ 1) ,B 展开系统:
甲苯 -乙酸乙酯 -乙酸(22∶ 10∶ 0. 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
干,置于紫外光灯(365 nm)下观察,如图 9,图 10。
图 3 猕猴桃根导管碎片 图 4 猕猴桃根红棕色团块
图 5 猕猴梨根针晶 图 6 猕猴梨根石细胞
图 7 猕猴梨根木栓细胞 图 8 猕猴梨根韧皮纤维
图 9 四种藤梨根在 图 10 四种藤梨根在
A展开系统中的薄层层析 B展开系统中的薄层层析
图 9 ~ 10 中 1、2 为猕猴桃根(湖北恩施、河南信阳) ,3、4 为
猕猴梨根(广西南宁、浙江金华)。薄层板斑点位置和个数均有
区别,说明四者在黄酮、三萜类的种类与含量方面均有差别。
4 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从显微鉴别上分析,猕猴桃根和猕猴梨根只
在少数方面有细微差别,大多数特征基本相同,两者都具有草酸
钙针晶,石细胞,木纤维和淀粉粒等结构,但两者草酸钙针晶和淀
粉粒在数量上有所差别,猕猴桃根草酸钙针晶较少,淀粉粒较多
且复粒少见。猕猴梨根草酸钙针晶较多,淀粉粒较少而复粒较
多。且浙江猕猴梨根针晶较广西猕猴梨根的少且分散。至于这
些差别是否会影响药用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而且从这些薄层
·1512·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3 VOL. 24 NO. 9 时珍国医国药 2013 年第 24 卷第 9 期
层析可以看出,四者之间,不仅有某些成分种类上的差异,而且有
含量区别,对于同一品种,由于产地不同,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差
异性,这些成分及含量尚待进一步研究,对其药效是否有影响也
值得深入研究。这些成分可能为二者共有的药效物质基础,深入
的植物化学研究可以作为藤梨根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为藤梨根抗
肿瘤作用机理、药材品质评价乃至道地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为
藤梨根药材的科学开发利用和抗肿瘤新药的研发奠定基础,为临
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藤梨根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下册[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6:2211.
[2]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同中草药汇编,上册[M]. 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975:820.
[3]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2210.
[4] 崔 莹,张雪梅,陈纪军. 中华猕猴桃根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
国中药杂志,2007,32 (16) :1663.
[5] 陈晓晓,杨尚军,白少岩. 中华猕猴桃根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
究进展[J]. 齐鲁药事,2009,28(11) :677.
[6] Xu YX,Xiang ZB,Jin YS,et al. Two new tripenoids from the roots of
Actinidia Chinensis[J]. Fitoterapia,2010,81:920.
[7] 王 岚,康 琛,杨伟鹏. 藤梨根正丁醇提取物和总黄酮苷抗肿
瘤作用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6) :2184.
[8] 夏德豪. 猕猴桃根生药学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
(10) :718.
[9] Rasmussen B,Cloarec O,Tang H,et al.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inte-
grated and ful - resolution 1H - NMR spectral data from complex phar-
maceutical preparations:St. John 's wort[J]. Planta,Med,2006,72
(6) :556.
[10] 翟延君,冯夏红,康廷国,等. 软枣猕猴桃根的生药鉴定[J]. 中
药材,1993,16(3) :19.
[11] 李 昊,杨慧萍,杨 凡,等. 藤梨根对胃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
研究[J]. 河北中医,2004,26(4) :314.
[12] 朱海涛,陈吉炎,陈 黎,等. 藤梨根的生药学鉴定[J]. 中药材,
2008,31(8) :1131.
[13] 邹益友,谭桂山,谢兆霞,等. 猕猴桃根抑制肿瘤细胞的实验研究
[J].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9,5(4) :37.
[14] 韦金育,曾振东,吕 琳,等.中华猕猴桃根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实
验研究[J]. 广西中医药,2003,26(6) :491.
临床报道
收稿日期:2012-11-21; 修订日期:2013-05-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81273964) ;
加拿大泰瑞福克斯慢跑癌症研究基金及广东省中医院重点科
研基金
作者简介:吴万垠( 1964-) ,男( 汉族) ,安徽和县人,现任广东省中医院教
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肿瘤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
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优势人群与非优势人群的比较
吴万垠,杨小兵,龙顺钦,邓 宏,蔡姣芝,杨昌卫,河文峰,潘宗奇,周宇姝,欧阳育树,廖桂雅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370) )
摘要:目的 观察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优势人群与非优势人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共纳入晚期 NSCLC患者 70 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其中 49 例完全符合优势人群的标准,即东方人
种、女性、腺癌和非吸烟者; 21 例不符合者作为非优势人群。均接受扶正抗癌方( 250 ml,qd) 联合吉非替尼( 250 mg,qd)
治疗。结果 49 例优势人群患者中 CR 0 例,达到 PR 16 例 ( 32. 7% ) ,SD 30 例 ( 61. 2% ) ,PD 3 例 ( 6. 1% ) ,ORR 为
32. 7%,DCR为 93. 9% ; 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 PFS) 8. 2 个月,治疗后中位生存期 9. 9 个月。21 例非优势人群患者中
CR 0 例,达到 PR 5 例( 23. 8% ) ,SD 9 例( 42. 9% ) ,PD 7 例( 33. 3% ) ,ORR为 23. 8%,DCR为 66. 7% ; 中位疾病无进展生
存时间( PFS) 4. 6 个月,治疗后中位生存期 7. 9 个月。二者有统计学差异。一线治疗时,优势人群及非优势人群的客观缓
解率一致,均为 21. 4%。毒副反应较轻,耐受性可,大部分为 1 ~ 2 级,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不影响治疗。结论 扶正
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优势人群优于非优势人群。对于非优势人群,扶正抗癌方对吉非替尼可能
有一定的增敏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抗癌扶正方; 增敏作用
DOI标识:doi: 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3. 09. 040
中图分类号:R273; R4 /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 2013) 09-2152-03
肺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目前人类因癌症死亡的
主要原因,是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
计,2011 年全球肺癌的发病人数为 16. 08 万人[1]。目前对于晚
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被认为是
其标准治疗方案,但总体疗效显示中位生存时间不到 10 个月,很
少有患者的生存时间超过 2 年[2],临床疗效达到了一个“瓶颈”
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代表药物:吉非替尼)的出现在一定程度
上突破了 NSCLC的生存瓶颈,吉非替尼目前已被批准用于 EGFR
基因突变的 NSCLC。在中国,中医药也被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
胞肺癌,中医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本文分析近年来广东省中医院使用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
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2512·
时珍国医国药 2013 年第 24 卷第 9 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3 VOL. 24 NO.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