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女金丹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全 文 :女金丹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赵嘉泉 隋艳华 贵阳中医学院(550002)
付 源 贵阳医学院附院(550001)
主题词 女金丹/药效学 动物 大鼠 实验
  女金丹 ,又名胜金丹 , 不换金丹 , 出自《韩氏医
通》 ,由当归 、川芎 、白芍 、没药 、牡丹皮 、延胡索 、人
参 、白术 、茯苓 、赤石脂 、炙甘草 、肉桂 、白芷 、藁本 、
白薇各 2g ,香附 30g 组成 , 具有活血化瘀 , 益气养
血 ,调经助孕的作用 , 曾见到对其解痉止痛 、治疗痛
经的报告[ 1] , 关于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迄今还
未见报道。本文就女金丹对寒凝型血瘀证模型血
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其活血化瘀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Wistar 大鼠 , 体重 260±20g , 雌雄各
半 ,由贵州省中医研究所动物室提供。
1.2 药物 女金丹之药物由我院一附院中药房提
供 ,并经中药鉴定室鉴定。经水煎收取挥发油 ,醇沉
(含醇量为 50%)的方法 , 制成每毫升含生药 4g , 置
冰箱保存 ,实验时加水配制成所需浓度。在临床上
每日成人服用 1 剂 , 体重按 60kg 计算 ,每日用药量
为 1g/kg生药 ,实验所用剂量为成人的 10~ 20 倍。
2 方法与结果
2.1 对血瘀大鼠红细胞压积 、全血粘度 、血浆粘
度 、纤维蛋白原 、红细胞电泳时间的影响 取Wis-
tar 大鼠 40 只 ,随机分为 4组 ,生理盐水(N·S)对照
组 、模型组 、女金丹 10g/kg、5g/ kg组。 前 2 组每日
灌胃(PO)N·S10ml/ kg , 女金丹组以药物分别 PO ,
每日 1次 ,连续 7d。第 5d , 除 N·S 对照组 , 其余各
组大鼠均以 0.1%Adr0.2ml皮下注射 , 共 2 次 , 间
隔 6h ,其间进行一次冰水冷浴刺激 5min , 造成冷凝
型血瘀模型[ 2] 。末次药后 1h , 股静脉取血 5ml , 抗
凝 ,将部分全血置于压积管中以 3000rpm 离心
30min ,测红细胞压积 , 取上层血浆测定血浆粘度 ,
用毛细管法测全血粘度 、测纤维蛋白原含量 , 采用
细胞电泳仪测定红细胞电泳时间。结果(表 1)表
明 ,临床用药 10倍及 20 倍量均可显著改善血瘀大
鼠的红细胞压积 、血浆粘度 、全血粘度 、纤维蛋白原
量及红细胞电泳时间 ,并呈量效关系。
2.2 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及血小板粘附率的影响
 取大鼠 30 只 ,随机分成 N·S 对照组 、女金丹大 、
小剂量组 ,给药剂量同 2.1 项实验 , 连续 7d , 末次
药后 1h ,股静脉取血 1.8ml注入硅化胶管内 , 于体
外血栓形成仪的旋转盘上以 17rpm 旋转 15min , 取
下胶管 , 倾倒出血液及血栓于滤纸上 , 测定血栓长
度及湿重 ,再置 64℃干燥箱内 , 干燥 20min 后称干
重。另将 1ml血液注入粘附球形瓶内, 同上旋转, 室
温 37℃下测旋转前后血小板数 , 计算粘附率%(旋
转前血小板数-旋转后血小板数/旋转前血小板
数)。结果(表 2)表明 ,女金丹能够减轻大鼠体外血
栓湿重 、干重 ,使血栓长度缩短 ,抑制血小板粘附。
表 1 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x±s)
组别 剂量
g.kg -1
红细胞压积
(%)
全血粘度
(比)
血浆粘度
(比)
纤维蛋白原
mg.DL -1
红细胞电泳时间
(s)
N·S组 - 46.2±5.9 6.1±1.3 2.0±0.7 298±34 20.8±2.3
模型组 - 55.3±4.8③ 9.8±2.8② 2.9±0.3③ 358±48② 24.6±3.1②
女金丹组 10 48.8±6.3■ 7.2±1.1■ 2.5±0.4■ 312±35■ 21.2±2.8■
女金丹组 20 48.4±4.1■■ 6.9±3.1■ 2.3±0.5■■ 303±28■■ 20.8±2.6■■
 注:与 N·S组比较①P<0.05  ②P <0.01  ③P <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 <0.01
表 2 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及血小板粘附率的影响(x±s)
组别 剂量
g.kg -1
血  栓
长度(cm) 湿重(mg) 干重(mg) 血小板粘附率(%)
N·S组 — 4.9±1.8 228±30 69±20 30.3±5.6
女金丹组 10 3.4±1.1① 193±28① 50±18① 25.1±3.2①
女金丹组 20 3.1±1.3① 188±25② 48±15① 23.4±4.1②
 注:与 N·S组比较 ①P <0.05  ②P <0.01
·28·
1999年 第 19卷 第 4期      河南中医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19 No.4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