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析 , 发现不同种源的有效成分含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果表
明 , 东部地区的知母中菝葜皂苷元含量都在 1%以上 ,其中河北
易县 、涿鹿 、北京松山和黑龙江泰康为含量较高 , 最高可达到
2.4%,最低的河北涉县含量为 0.6%。西部地区的 11个产地的
平均值为 0.77%, 经统计分析东西两地产知母有效成分含量存
在极显著差异 , 详见表 1。因此 ,为确保知母的疗效 ,建议使用知
母药材时考虑道地性因素。
表 1 不同产地野生知母菝葜皂苷元含量( x±s) %
地区 产地 含量 地区 产地 含量
大庆 1.06±0.22 辉县 0.19±0.04
泰康 2.13±1.03 灵丘 0.29±0.09
突泉 1.04±0.12 盂县 3.47±0.12
东 通辽 1.78±0.62 西 榆社 0.59±0.12
部 赤峰 1.23±0.40 部 繁峙 0.53±0.03
松山 1.97±0.34 陵川 1.33±0.02
涿鹿 2.44±0.07 绛县 1.47±0.19
易县 1.79±0.31 榆林 0.63±0.12
内丘 1.22±0.22 吴旗 0.56±0.01
平山 0.84±0.08 定边 1.73±0.47
涉县 0.60±0.16 固原 0.58±0.03
n=3
3 种质的保存
课题组每年将收集的种质 ,分别种植在河北易县 、北京密云 ,
在当地分别建立一定规模的资源圃 ,按照相关的管理章程对资源
圃进行管理 , 对生长状况定期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并对种子进行相
应的收集保存。
4 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指出 ,我国急需建立中药资源可持续
发展系统 , 应利用高技术手段对中药资源产量 、蕴藏量 、主产区分
布及需求量进行数据库管理 , 形成中药材信息管理系统 、中药材
资源蕴藏 -需求预测系统和决策系统。根据需要生产 ,克服泛栽
滥种 , 力求做到适时 、适度 、合理 ,并且规范中药材栽培种植 ,以保
证中药材安全。李隆云等 [ 4]认为保存和研究中药材品种资源是
中药新品种选育的需要 ,是物种多样性保护的需要 , 有利于生态
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中药的可持续利用发展。因此结合相
关政策和课题组调查情况认为完善政策和加强基层管理是亟待
解决的问题。
4.1 完善政策法规 ,加强保护力度 目前国家已经制定相应的关
于保护药用物种的法规 、条例 , 如《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国
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
护法》等。以上政策的正式施行使中药资源保护与管理有法可
依 , 丰富和发展了资源保护的内容 , 对维持生态平衡 、保护和合理
利用中药资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杨卫彬等 [ 5]建议应密切关
注受威胁的物种 ,对过度利用的物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 健
全中药资源管理法规 ,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宣传 , 唤起公众对中药
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和对中药资源的保护意识 ,为中药资源保护工
作的开展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
4.2 加强基层管理 中药资源保护工作顺利成功地进行要以国
家政策的合理制定和地方的积极有效的响应为前提 ,地方要根据
具体的实际情况(当地经济状况 、自然条件等)准确地落实政策 ,
以保证政策的有效开展。
通过调查了解到 ,目前基层从事中药事业相关人员的知识结
构不系统 、完整 ,所以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觉悟是非
常有效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 1 ] 陈万生 ,乔传卓.知母本草学研究 [ J] .中药材 , 1997, 20(1):53.
[ 2 ]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77:1366.
[ 3 ] 周 峰 ,陈万生 ,乔传卓.中药知母商品及资源调查 [ J].时珍国医
国药 , 2000, 11(7):672.
[ 4 ] 李隆云 ,钟国跃 ,卫莹芳 ,等.中国中药种质资源的保存与评价研究
[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02, 27(9):641.
[ 5 ] 杨卫彬 ,王永炎.加强中药资源管理的建议 [ J].中国中药杂志 ,
2006, 31(10):863.
收稿日期:2007-10-07; 修订日期:2008-02-2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No.2006BAI06A11-01);国家 “十五 ”科技攻关项目(No.2004BA721A29);广西科技攻关项目(No.0537017-4)
作者简介:莫长明(1977-),男(汉族),广西灵川人 ,现任广西药用植物园助理研究员 ,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马小军(1958-),男(回族),北京人 ,现任广西药用植物园研究员 ,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育种研究工作.
罗汉果组培苗繁育标准操作规程研究
莫长明1 , 白隆华 1, 2 , 马小军1* , 蒋向军 3 , 蒲瑞翎1
(1.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广西 南宁 530023;
2.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094;
3.桂林亦元生现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广西 桂林 541000)
摘要:该操作规程明确规定了罗汉果的种质特性 、种源地环境和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关键词:罗汉果组培苗; 种质特性; 种源地环境; 繁育技术; 标准操作规程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8)09-2092-03
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onTissue-culturedSeedlingsMultiplicationofSiraitia
grosvenori(Swingle)C.Jeffrey
MOChang-ming1 , BAILong-hua1, 2 , MAXiao-jun1* ,JIANGXiang-jun3 , PURui-ling1(1.GuangxiBotanicalGardenofMedicinalPlant, GuangxiNanning530023, China;2.InstituteofMedicinalPlantDevelopment, 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ncesandPekingUnionMedicalColege, Beijing100094,
China;3.GuilinSunnylifeModernBio-TechCo.Ltd, GuangxiGuilin541000, China)Abstract:This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SOP)ofSeedlingsmultiplicationdefintelygivestheregulationsongermplasmcharaters, naturalconditionsinseedresourcebases, multiplicationtechnologiesoftissue-culturedseedlingsofSiraitiagrosvenori
(Swingle)C.Jeffrey.
·2092·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第 19卷第 9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8VOL.19NO.9
Keywords:Siraitiagrosvenoritissue-culturedseedlings; Germplasmcharaters; Habitatconditionsofseedresources; Multiplicationtechnologies; 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
2002年《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中药
材 GAP)的颁布与实施 ,标志着我国中药材生产将从传统的自发
式的落后状态 , 逐步向现代化 、规范化水平转化。对中药材生产
全过程各主要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是保证中药材质量 “稳
定 、均一 、可控” ,保障中医临床用药 “安全 、有效”的重要措施 ,其
核心是针对各地的生产品种 、环境特点 、技术状态 、经济实力和科
研实力 ,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 、达到中药材 GAP要求的方法和措
施 , 即标准操作规程(SOP)。罗汉果植物学名 “光果木鳖”, 别名
拉汉果 , 假苦瓜。 《中国药典》(2005年版 , Ⅰ 部)收载的罗汉果
来源于葫芦科(Cucurbitaceae)罗汉果属 Siraitia罗汉果 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exLuetZ.Y.Zhang(Momordica
grosvenoriSwingle)的果实 [ 1] 。罗汉果野生资源零星分布于热带 、
亚热带区域内 , 在北纬 21 ~ 25°, 东经 106 ~ 111°之间 , 垂直分布
于海拔 250 ~ 1 000 m间 , 气候温暖 , 雨量充沛 , 土层深厚肥沃的
土壤中 , 在较荫蔽 、凉爽 、多湿 、多雾 、日照短 、日温差大的山谷林
下或湿润山坡上 [ 2~ 5] 。罗汉果野生变家种已有数百年历史 , 20
世纪 50年代开始 ,人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 现以广西桂北地区为
主 , 广东 、湖南 、福建 、贵州 、江西等省区也已引种栽培。为了满足
逐步走向规范化 、规模化的中药制药的需要 , 笔者于 2002年起 ,
开展了罗汉果种苗繁育的专项研究 , 并初步制定出其标准操作
规程。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按照我国中药材 GAP, 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罗汉果组培
苗规范化繁育生产操作规程 , 明确规定了罗汉果的种质特征 、种
源地环境 、育苗技术等 ,分别从品名 、种源地 、生长环境 、组培苗生
产等内容进行了论述 。本规程适用于广西罗汉果主要产区。
2 引用标准
2.1 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2.2 G3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3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2.4 GB4285-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种源基地自然条件
3.1 自然地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区是罗汉果的主要产区 ,
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种植历史。该地区气候温和湿润 , 冬暖夏
凉 , 昼夜温差大 , 年平均温度 19.3℃, 降雨量 1 891 mm, 无霜期
312 ~ 332 d。土壤属红壤土带 , 以红壤为主。土层深厚 , 耕作
性好。
3.2 生态环境检测 按照中药材 GAP和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
量标准》 ,在桂北的兴安 、永福和龙胜县范围内 , 选择远离工矿区
和公路铁路干线 、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罗汉果适生地作为罗
汉果种源基地 , 对其土壤和水质两项环境质量进行检测。根据广
西测试分析研究中心检测结果 ,土壤质量优于《土壤环境质量标
准》(GBl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 , 灌溉水水质符合《农田灌溉
水质标准》(GB5084- 92)中的标准。
3.3 立地条件选择 选择避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山坡地或地势较
高的平地 、水田种植 , 忌在风口 、低洼积水处种植。 土层为深厚 ,
疏松 、湿润 、肥沃 、排水良好 , pH值 6~ 7的壤土。
4 植物生物学特性及生长习性
4.1 生物学特性 罗汉果为多年生草质攀援藤本。茎暗紫色 , 单
叶互生 ,卵形 、长卵形或卵状三角形 ,卷须生于腋侧 , 顶端二分叉。
雌雄异株。瓠果矩圆形 , 种子淡黄色 , 扁长圆形。罗汉果在广西
产区 , 3 ~ 4月 ,旬温 15℃以上时 ,块茎颈部休眠芽开始萌动 , 4月
中下旬抽梢 ,新蔓在 5 ~ 8月生长迅速 , 每天可长 3 ~ 10 cm;6 ~ 9
月中旬 ,旬温 22.5 ~ 28.5℃, 结果蔓陆续或间隙显蕾 、开花 , 7月
为盛花期 , 9月下旬后所开的花为无效花 , 果实不会膨大 , 8 ~ 11
月果实分批分期成熟 , 果实生长期 60 ~ 85 d;11月中旬后 , 旬温
降至 15℃, 地上部分逐渐枯萎倒苗 ,从块茎部上 10 ~ 15 cm剪断 ,
将地下块茎培土越冬。全年生长期 240 ~ 262 d。罗汉果的结果
年龄 , 因品种 、栽培技术而有差别。用传统种薯种植 ,青皮果两年
开始结果 ,少数 1年也能结果;拉江果 2 ~ 3年结果;长滩果 3 ~ 4
年才结果 [ 6, 7]。青皮果盛果期 3 ~ 6年 , 长滩果盛果期长达 10 ~
12年。用组培苗种植 ,一般当年结果。
4.2 生长习性 罗汉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生态条件的要求。
喜温 , 怕霜冻。早春低于 15℃新梢停止生长 , 13℃以下就出现枯
梢 , 22 ~ 28℃生长良好 , 35℃以上高温对其生长发育不利 ,果实发
育受阻 ,坐果率明显下降。罗汉果要求空气湿度在 75%以上 、田
间持水量在 60% ~ 80%的条件下生长。因此要求栽培地雨量充
沛 , 年降雨量为 1 366 ~ 1 929 mm左右。罗汉果为短日照植物 ,
幼苗期耐荫 ,忌强光 , 在半荫蔽的环境中生长发育良好 ,每天有 6
~ 8h光照就可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罗汉果对土壤要求不很
严格。除砂土 、粘土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外 , 一般土壤均能生长。
以排水良好 、土层深厚 、含腐殖质多的壤土 ,红黄壤最为适宜。
5 种质特性
经调查 ,罗汉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野生品种较少分
布 , 以栽培品种为主。主要栽培品种有青皮果 、长滩果 、拉江果 、
红毛果 、冬瓜果 、茶山果 , 此外还有大罗汉 、马铃果 、红仔仔果等其
余 25个品种。其中青皮果抗逆性较强 , 产量较高 [ 8 ~ 10] , 是目前
广西桂北地区栽培面积最广的品种 [ 11] 。不同品种植物形态生长
特征见表 1。
表 1 罗汉果不同品种植物形态和生长特性比较
品种 叶 叶柄 果实 生长特性
青皮果 叶片心脏形 ,长 11 ~ 15cm,宽 10~ 13cm 长 3.5 ~ 6.0cm, 粗0.3~ 0.45cm 圆形横径 4.9 ~ 6.3 cm,纵径 5.1 ~ 6.8cm,鲜果重 59~ 97g,果面具脉纹 , 被短白柔毛 结实早 ,产量高 ,抗病力强 ,适应性强
长滩果 叶片心脏形 ,长 17 ~ 22cm,宽 12~ 19cm 长 5.5 ~ 8.0cm, 粗0.25~ 0.35cm
长椭圆形 ,横径 4.6~ 6.1cm,纵径 7.0~ 7.9cm,鲜果重 44 ~ 91 cm果面具细纹 , 被稀柔毛 品质好 ,抗病力一般 ,适应性差
拉江果 叶片心脏形 ,长 16 ~ 18cm,宽 8~ 13cm 长 6.5 ~ 8.5cm, 粗0.15~ 0.25cm 椭圆形 ,横径 4.6 ~ 5.9 cm,纵径 6.1 ~ 7.2cm,鲜果重 52~ 97g,被锈色柔毛 品质好 ,抗病力较强 ,适应性强
红毛果 叶片心脏形 ,长 11 ~ 16cm,宽 10~ 14cm 长 3.5 ~ 6.0cm, 粗0.3~ 0.45cm 梨状短圆形 ,横径 3.5 ~ 4.5cm,纵径 3.5 ~5.2cm,鲜果重 59~ 97g被短柔毛 高产 , 果小 , 抗病力较强 , 适应性强
冬瓜果 叶片三角状心脏形 ,长 14~
25cm,宽 10~ 16cm 长 4.0 ~ 5.5cm, 粗0.25~ 0.40cm 长圆柱形 ,横径 5.1~ 6.2cm,纵径 6.1~ 7.5cm,鲜果重 71~ 85g,具六棱形 ,被短柔毛 高产 ,优质 ,抗病力强 ,适应性强
茶山果 叶片心脏形 ,长 11 ~ 16cm,宽 10~ 14cm 长 3.5 ~ 6.0cm, 粗0.3~ 0.45cm 圆形 ,横径 3.6 ~ 4.6cm,纵径 3.7~ 4.6cm,鲜果重 37~ 62g,被短白柔毛
6 室内培养方法
6.1 外殖体取材及处理 在罗汉果无检疫性病虫害的原种圃或果
园内 ,选择无病虫危害 、性状优良的植株为采集对象。于罗汉果生
长旺盛期选择在晴天的上午 10点以前采集外植体 , 在采集的头天
·2093·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8VOL.19NO.9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第 19卷第 9期
下午及采集前 2 h,对选定好的植株用杀菌剂喷雾灭菌。选取长势
强旺 ,无病虫危害, 已现蕾的嫩枝 20~ 30cm, 剪除部分叶子保留叶
柄 ,整齐放入保鲜袋内封口 ,然后放入已放置冰块或冰袋的保温容
器中 ,材料与冰块之间用纸隔开 ,避免冻伤材料 , 并要防止冰块溶
化的水进入保鲜膜内。以最快的方式运回组培室进行消毒灭菌。
灭菌前用手术刀把多余的叶子切去 ,再切成 3 ~ 5 cm带腋芽的茎
段 ,按老嫩程度分别放入灭菌过的玻璃瓶内 ,每瓶材料所占空间不
超过瓶子容积的 1/3。再放入 0.1%升汞溶液放在振荡器上进行
振荡消毒 6~ 8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 4次以上。
记录包括品种名称 、种植地点 、种植户 、海拔高度 、田间环境
简况 、取材时间 、取材人等 , 以便跟踪观察。
6.2 诱导培养
6.2.1 接种 将灭菌好的茎段切成 1 ~ 2 cm长的带芽茎段 , 用镊
子夹起斜插入诱导培养基上 , 腋芽朝上 , 尽量让腋芽刚好与培养
基表面接触 , 拧紧瓶盖。及时放入培养室进行暗培养。
6.2.2 诱导培养 暗培养一个星期左右 , 当外植体材料长出无菌
芽后每天给予一定的光照 ,无菌芽长到相当高度时剪成带一个腋
芽的茎段接种于继代培养基中 , 茎尖接种于配方为:MS+BA0.3
~ 0.6 mg/L+NAA0.04 ~ 0.08 mg/L+椰子水 100 ml+白糖
2.5% +琼脂 4.0 mg/L, pH5.6的诱导培养基中。在接种 3 ~ 5d
后检查培养材料有无真菌和细菌污染。待苗长出 3片以上功能
叶时进行是否带毒检测。及时清除带病小苗。茎尖长势太慢时 ,
应及时变换配方诱导出芽。
6.2.3 继代培养 把诱导培养的材料剪取每个节间及顶芽用微
型扦插的方法转入配方为:MS+BA 0.2 ~ 0.5 mg/L+NAA
0.04/IAA0.1mg/L+白糖 2.5%+琼脂 4.0 mg/L, pH5.7的增殖
培养基中。在暗室培养 5 ~ 7 d长出愈伤组织和芽 1 ~ 1.5cm时
逐渐加强光照 , 每天开荧光灯照射 1 ~ 2 h, 在材料长至 2 ~ 3cm时
每天光照 4 ~ 5h,当材料达到所需高度时 ,每天光照 10 h, 强度为
2 000 Lx。培养间的温度应白天保持在 24 ~ 28℃,夜间保持在 20
~ 24℃。 当苗势弱时 , 应马上进行转接 , 并适当加大激素
浓度 [ 12 , 13] 。
6.2.4 生根培养 把继代培养好的材料剪取每个节间及顶芽用
微型扦插的方法接入配方为:MS+BA0.05mg/L+IBA0.12mg/
L+IAA0.08 mg/L+活性炭 0.1 g/L+白糖 2% +琼脂 4.3 mg/
L, pH5.8的生根培养基后 , 放入暗室中带盘堆放 5 d, 翻堆清除
污染苗 , 再培养 3 d, 待其根系长出时移至培养架上摆放 , 根据苗
的长势 , 逐步加强光照 , 至叶绿茎粗。培养前期温度白天保持在
30℃左右 , 夜间保持 20 ~ 24℃, 以利根原基的形成。 当苗高达 3
cm以上时 , 逐步降低培养间温度至 15℃, 再把苗拿至大棚
炼苗 [ 12 , 13] 。
7 移栽炼苗
7.1 大棚选址构建及灭菌 温室大棚应选择在背风向阳 、地势
高 、供排水良好 、便于管理 、交通方便 、无任何污染的地方构建。
温室大棚应采用透光性强 、保温性好的塑料薄膜或阳光板作为覆
盖材料。棚内应有配套的喷淋设备 、控温设备 、调湿设备 、遮阳设
备 、防虫网。大棚密闭用熏蒸剂消毒处理。
7.2 苗床的构建及基质准备 苗床宽 1.2 m, 高于地面 10 cm, 各
苗床之间应留有 0.3 m宽的工作通道。苗床表面铺一层隔离物
(煤渣 、板材)将营养杯与地面隔开 , 避免苗床积水以及线虫危
害。加温设施的管线放在隔离物下面 , 苗床每公顷撒用 6 000 kg
石灰消毒。
取土质疏松 、透气 、透水 、肥效好的水库泥与鸡粪生物肥充分
拌匀制作营养土(比例为 7∶3),以保证土壤湿度在 60%以内 ,避
免结块。定植前 5 d再用生物类制剂按比例兑水浇透营养杯土 ,
消毒灭菌 , 杀灭线虫。
7.3 移栽炼苗 二月上旬将瓶苗移进大棚 , 按一定距离摆放在
大棚里进行为期 15 d的炼苗 , 避免强烈阳光直晒 , 避免过高 、过
低温度的出现 , 让其逐步适应自然条件。在移栽前 3 d将瓶盖打
开 ,用杀菌剂对小苗喷雾。防止小苗受细菌 、真菌的危害而染病。
移栽的前 1 d给瓶苗内淋入少许纯净水使培养基软化。
用镊子将瓶苗夹入水盆中 , 用吸水球将根部黏附的培养基清
洗干净 ,按高度将种苗分等级放开 ,栽种不宜过深 , 以固定好植株
不倒 ,根不外露为宜。栽种做到根土密接 , 浇透定根水。苗床每
隔 1 m用一根竹骨架支撑 。用塑料薄膜覆盖成小拱棚 ,薄膜四周
压实 ,大棚用 90%遮阳网遮阴 ,避免光照过强灼伤幼苗。
7.4 育苗管理
7.4.1 温度控制 前期棚内温度保持在 24 ~ 30℃。白天温度控
制在 35℃以下。温度过高时启动降温设备 , 并将小拱棚开口通
风。夜间保持 20℃左右 ,最低不低于 5℃。为保证棚内温度变化
平缓 ,低温天气应加温。后期应去掉小棚 ,去掉大棚遮阳网 ,让其
适应外界气温变化。温度过高时采取通风降温措施。
7.4.2 湿度控制 幼苗移栽后维持在相对湿度为 80%环境中 ,
发现基叶片较干时 , 可进行适当的喷雾 , 在定植后的 7 d内苗床
应密闭 ,此后可逐渐多开口通风 、或使用抽湿机降低湿度 ,后期揭
开小棚适应外部环境。
7.4.3 光照控制 保持大棚薄膜的清洁 ,增加透光度。前期要拉
上遮阳网 , 避免阳光直射。在确保苗床温度的前提下 ,小拱棚中
期要少揭多盖。后期全部揭开小拱棚 , 去掉大棚遮阳网 , 延长光
照时间 ,增加光照强度。
7.4.4 水肥管理 渡过缓苗期后, 用 800倍富华农叶面肥、稀土微肥
交替喷淋, 7d/次。无论人工、半自动喷灌都要求喷洒均匀 ,水滴成
雾状 ,避免过大水滴击伤幼苗或冲走营养土。 20d左右 ,待新根新叶
长出后补充硼、钙肥。应将死苗 、病株及时剔除,及时补苗。
7.4.5 苗期病虫害的防治 幼苗较嫩弱 , 应密切注意温度 、湿度
和光照的变化 , 防止高温高湿引起病害。每隔 7d喷施 50%的多
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或 1 000倍猝枯灵。视苗的状态喷施
霜霉威 、广枯灵 、翠贝防治炭疽病 ,疫病 、霜霉病。 视虫害情况喷
施富华农叶面清洁剂 , 防治害虫。
7.4.6 装筐出苗 育苗时间达到 45 d以上时(一般为 4月上
旬), 将茎杆粗壮 、叶色浓绿的健康苗按高矮分别装入竹筐或塑
料筐 ,每筐苗数一致 ,及时浇透水 , 做好种子标签 , 运输前做好植
物检疫 ,手续随车同行。运输车应有车箱遮避风雨在夜间行车 ,
避免高温烧苗。
参考文献: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 Ⅰ 部 [ 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 , 2005.
[ 2 ] 钟仕强.7种中草药高效益栽培 [ M] .北京:金盾出版社 , 1998.
[ 3 ] 李 锋 ,李典鹏 ,蒋水元 ,等.罗汉果栽培与开发利用 [ M] .北京:中
国林业出版社, 2003.
[ 4 ] 黄志江 ,黄 捷 ,孙滢川 ,等.罗汉果的药用研究 [ J] .广西师范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16(4):75.
[ 5 ] 温 进 ,陈进民 , 李小平.广西罗汉果生态气候特征分析 [ J].广西
气象 , 1984, 4(2):36.
[ 6 ] 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M] .北京:科学出版
社 , 1975:359.
[ 7 ] 路安明 , 张志耘 .中国罗汉果属植物 [ J] .广西植物 , 1984, 4
(1):27.
[ 8 ] 庄伟良 ,林治良.罗汉果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 J] .热带亚热带植物
学报 , 1997, 5(2):23.
[ 9 ] DarlingtonCD, WyhcAP.ChromosomeAltasofFloweringPlants.
1953, 99.
[ 10] 周良才 ,张碧玉.罗汉果品种资源调查研究和利用意见 [ J] .广西植
物 , 1981, 1(3):29.
[ 11] 李 锋.罗汉果种子繁殖及其栽培研究 [ J] .广西植物 , 1990 , 10
(3):261.
[ 12] 张振钰.罗汉果营养器官的结构 [ J] .云南植物研究 , 1988, 10
(2):154.
[ 13] 林 荣 ,王秀琴 ,王润珍 .罗汉果叶组织培养的研究 [ J].广西植
物 , 1981, 1(1):18.
·2094·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第 19卷第 9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8VOL.19NO.9